针灸与推拿技术
第一节 腧穴概述 一、腧穴的分类 (一)腧穴与经络的关系 ▲1.腧穴的含义: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也是内脏疾病在体表的反应点和针灸施术的位置)。 “腧”与“输”通,有转输的含义;“穴”有孔隙的意思。
2.腧穴与经络的关系 如果把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贯穿上下、运行气血的经络比作河流,那么腧穴就是分布在沿河的湖泊,它对河流起调整作用。刺激一定的腧穴,就可以发挥相应经络的作用,以调节脏腑气血的功能,激发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所以经络的运行气血、沟通内外、调节平衡的功能,临床上可以通过刺激腧穴来体现。
▲(二)腧穴的分类 1.十四经穴(经穴):指分布在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上的穴位。共有361个穴名,670个穴位,是腧穴的主要部分。其特点是有定名、定位、定数和明确属于何经。 (二)奇穴(经外奇穴):指有定名、定位、定数,但不在十四经上,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的治疗作用的穴位。 (三)阿是穴(天应穴):指既无具体的名称,又无固定的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敏感的反应点作为针灸穴位的。所以又叫“以痛为腧”、“以痛为穴”。
二、腧穴的作用 1.生理作用:输注气血 2.诊断作用:反映病候 近治作用 3.治疗作用: 远治作用 特殊作用
三、腧穴的定位 (一) 体表标志定位法 1、固定的标志 2、活动的标志
(二) “骨度”分寸定位法
(三)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四)简便定位法 如两耳尖直上连线的中点定百会;两虎口交叉食指尖端到达的高骨凹陷处定列缺;自然垂手中指尖端到达处定风市等。
第二节 针刺技术 (一)进针技术 1.指切进针法:主要适用于短针的进针。 2.挟持进针法:主要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3.提捏进针法:主要适用于肌肉浅薄的部位进针。如印堂、地仓、列缺等穴 。 4.舒张进针法 :此法主要适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纹部位的进针。如腹部的腧穴 。
(二)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1.角度
直刺90度,适用于大部分腧穴的针刺;斜刺45度,适用于皮肉较浅薄处以及内有重要脏器的部位(如背部)的针刺;平刺15度,适用于皮肉特别浅薄的部位(如头部)的针刺。 2.深度 针刺的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以既有针感又不伤及重要脏器为原则。
(三)行针技术 进针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而行使一定的手法,称为“行针”。 针刺感应称为“得气”.也称“针感”。即进针后,患者针刺部位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部分病人尚有不同程度的感应扩散及传导。医者则有针下沉紧的感觉。
1、行针基本手法 (1)提插法(2)捻转法
2.行针辅助手法 : 刮柄法 、弹针法 、循法 、摇法、飞法、震颤法 。
(四)留 针 技 术 留针是指进针后,将针留置穴内,以加强针刺感应和延长刺激的作用,还可以起到候气和调气的目的。 (五)出 针 技 术 出针时,先以左手拇、食指按住针孔周围的皮肤.右手持针轻微捻转并慢慢提至皮下,然后将针迅速拔出,除特殊需要外,出针后常规用干棉球按压针孔,防止出血 。
二、 针刺意外情况的处理和预防 技术
晕 针 1、临床表现:在针刺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出汗、头晕目眩、心慌气短、恶心欲吐、脉象微弱。严重者会出现四肢厥冷、血压下降、二便失禁、不省人事等。 2、原因:患者体弱、紧张、饥饿、疲劳、体位不适、医者针刺手法过重或大汗、大吐、大泻后。多见于初次接受针刺的病人,晕针的直接原因是脑部暂时缺血。
3、处理:立即将针全部取出.病人平卧,饮温开水或糖水。轻者片刻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的基础上,可指掐或针刺人中、合谷、内关、足三里,灸百会、关元等穴。必要时应配合其他急救措施。 4、预防:对于初次接受针刺治疗和精神紧张者,应先作好思想工作,解除畏针心理;采取卧位;取穴不宜太多,手法不宜过重;体弱者慎刺;过饥、疲劳者勿刺;医生在针刺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者神色,询问病人的感觉,针刺结束后患者需稍作休息方可离开。一旦出现晕针,要做到及时处治。
滞 针 1、表现:进针后,出现提插、捻转及出针困难时称“滞针”。 2、原因:患者精神紧张,针刺入后,局部肌肉强烈收缩,或行针时连续进行单向捻转,致肌纤维缠绕针身所引起。 3、处理:嘱患者消除紧张状态,放松局部肌肉。因单向捻转而致者,则须反向捻转;如系肌肉一时性紧张,可留针一段时间,然后再行捻转出针。也可以按揉局部,或在附近部位加刺一针,以转移患者注意力,随之将针取出。 4、预防:进针前先消除患者紧张心理;行针时捻转幅度不宜过大,不宜单向连续捻转。
弯 针 1、临床表现:指针身弯曲,针柄倒向一侧,提插捻转及出针均感困难,局部感觉疼痛。 2、原因:医者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或针下碰到坚硬组织;留针时移动体位;针柄受到外物压迫和碰撞,以及滞针未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所致。 3、处理:恢复原来体位,使局部肌肉放松,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切忌强行捻转拔针。 4、预防:医者要思想集中,熟练操作;针前选好体位;防止外物碰压针柄。
断 针 1、临床表现:针身折断,残端留在患者体内。 2、原因:针具质量差、针身或针根有剥蚀等损坏;针刺时,针身全部刺入;行针时,强力提插捻转及滞针和弯针现象未及时正确处理所致。 3、处理:嘱患者不要紧张、不要乱动,以防断端向肌肉深层陷入。如断端还在体外,可用手指或镊子取出;如断端与皮肤相平,可挤压针孔两旁,使断端外露,用镊子取出;如针身完全陷入肌肉,应在X线下定位,手术取出。 4、预防:认真检查针具质量,不要将针身全部刺入,行针勿过猛,滞针、弯针时妥善处理。
血 肿 1、临床表现:出针后,局部肿胀疼痛,继则皮肤呈青紫色。 2、原因:针刺时损伤血管所致。 3、处理:微量出血稍加按压即可;出血较多可先冷敷,血止后可予热敷或按摩,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 4、预防:熟悉解剖部位,避开血管针刺;出针时常规用干棉球按压针孔。
三、针刺注意事项 1.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顶部腧穴不宜针刺。此外,因小儿不能配合,故不宜留针。 2.怀孕3个月以下者,下腹部禁针;3个月以上者,上下腹部、腰骶部以及一些能引起子宫收缩的腧穴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均不宜针刺。
3.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病史的患者。不宜针刺。 4.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5.针刺眼区腧穴,要掌握好角度和深度,不宜大幅度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留针,以防刺伤眼球和出血: 6.对于胸、胁、腰、背部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禁止直刺、深刺,以免刺伤 心、肺,尤其对肺气肿患者,更须谨慎,防止发生气胸。 7.两胁及肾区的腧穴,禁止直刺、深刺,以免刺伤肝、脾、肾脏,尤其肝脾大患者,更应注意。
8.对于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和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必须注意针刺的角度、深度,如针刺不当,也可能刺伤胃肠道和膀胱,引起不良后果。 9.针刺项部以及背部正中线第3腰椎以上的腧穴,如进针的角度、深度不适当,可以误伤延脑和脊髓,引起严重后果。针刺这些穴位时,到一定的深度,如患者出现触电感向四肢或全身放散,应立即退针,切忌提插。
灸 法 技 术 灸法是用艾绒等为燃烧材料,点燃以后,在体表的一定穴位熏灼,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作为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也是针灸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灸法可以弥补针刺之不足。
一、灸用材料 施灸的材料很多,但多以艾叶为主。其是一种多年生草本菊科植物,艾叶气味芳香.易燃。将干燥的艾叶捣研如绒后除去杂质制成灸料,温和有力,而不起火焰。具有温经通络,行气和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瘀、回阳救逆及防病保健等作用。灸用艾叶,以久陈者为良,故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
常用灸法 (一)艾柱灸 艾柱是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手指搓捏成圆锥状即成
l.直接灸:即将艾柱置于应灸的穴位上,以火点燃上端.待燃到2/5左右,病人感到发烫微痛时取去,更换艾柱再灸。每燃一个艾柱习称“一壮”。一般灸3~5壮,以局部皮肤充血红晕为度 . 2.间接灸:即在艾柱与皮肤之间,垫置生姜片、蒜片或蒜泥、食盐、附子饼等物。
(二)艾条灸
(三)温针灸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使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又必须施灸的疾病。操作方法是:针刺得气后,将毫针留在适当的深度,将艾绒捏在针柄上点燃 .
灸法注意事项 1.施灸程序,一般是先灸上部、背部,后灸下部、腹部;先灸头身,后灸四肢;先灸阳经,后灸阴经。但在特殊情况下,可灵活运用,不必拘泥。 2.施灸时,应注意安全,防止艾绒脱落、烧伤皮肤或衣物等。 3.大凡热证及阴虚发热者,一般不宜用灸法。 4.眼球周围、鼻头,浅表的大血管部位、高血压患者的头部及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一般禁用灸法。 5.灸后处理:施灸后,局部皮肤微红灼热,属正常现象,不需处理。如因施灸过量、时间过长,局部皮肤灼伤起泡,轻者只要注意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较太,可用消毒针刺破,放出水液,涂上龙胆紫药水,用消毒敷料加以保护,以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