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10物理高考 常州市第一中学物理组
展望2010物理高考 物理考试说明重读 08、09年高考物理试卷比较 2010年物理最后阶段复习策略 物理考前指导
重读2010高考物理考试说明
2010考试说明出台背景 2010江苏高考录取文理分开划线 规范办学的“五严令” 江苏教学要求适度降低的修订“即将进行”
2010考试说明传递的信息 1、保持08、09说明的主体稳定性 2、明确三类教学模块的定位 3、典型题示例调整
2010说明的调整 小变 不变 中变 大变 物理1、物理2 选修3-1、选修3-2 选修3-3、选修3-4、选修3-5 典型题示例
物理1、物理2 小变 定位:面对课标及江苏省新的教学要求 面向全体学生的物理 删除 仅限于单个弹簧(明确不考虑弹簧的串并联)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形变和弹力 胡克定律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功和功率 删除 仅限于单个弹簧(明确不考虑弹簧的串并联) 仅限于单个物体(明确不考虑连接体问题中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降为1级要求
选修3-1、选修3-2 不变 能力考核的重点 定位:体现区分度
定位:进一步降低选修模块的要求, 高考考查为识记或简单应用(了解、知道) 选修3-3、选修3-4、选修3-5 中变 3-3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3-4 简谐运动 简谐运动的表达式和图象 3-5 动量 动量守恒定律 全部由Ⅱ 级降为Ⅰ级要求
思考:进一步发挥考试 说明的导向作用 典型题示例 大变 风格保持 总体难度略降(与08版比较) 典型题更换达8题 推导证明题的保留 计算题变化信息内涵丰富 思考:进一步发挥考试 说明的导向作用
14. 航模兴趣小组设计出一架遥控飞行器,其质量m = 2 kg,动力系统提供的恒定升力f = 28 N 14. 航模兴趣小组设计出一架遥控飞行器,其质量m = 2 kg,动力系统提供的恒定升力f = 28 N.试飞时,飞行器从地面由静止开始坚直上升.设飞行器飞行时所受的阻力大小不变,g取10 m/s2. (1) 第一次试飞,飞行器飞行t1 = 8 s时到达高度H = 64 m.求飞行器所受阻力f的大小; (2) 第二次试飞,飞行器飞行t2 = 6 s时遥控器出现故障,飞行器立即失去升力.求飞行器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
如图所示,带电量分别为4q和-q的小球A、B固定在水 平放置的光滑绝缘细杆上,相距为d.若杆上套一带电 小环C,带电体A、B和C均可视为点电荷. (1)求小环C的平衡位置. (2)若小环C带电量为-q,将小环拉离平衡位置一小位移x(|x|<<d)后静止释放,试证明小环C受力的大小正比于位移,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 (提示:当a<<1时,则)
08、09年高考物理试卷比较 单选题部分 2009试卷 2008试卷 力学3题,电学2题 力学3题,电学2题 图像1题 图像1题 科学前沿1题 (黑洞观测) 2008试卷 力学3题,电学2题 图像1题 科学前沿1题 (2007诺贝尔物理奖)
多选题部分 2008试卷 力学2题, 电学2题 2009试卷 力学2题, 电学2题
实验题 2008 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 (读数、估算、理论探究)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理论探究、作图、图像分析) 2009 (读数、电路、理论探究) 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计算、作图、图像分析)
选考模块(3-3) 2008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阿伏伽德罗常数 气体实验定律 2009 温度和内能、热力学第二定律
选考模块(3-4) 2008 简谐运动、简谐运动的表达式和图象,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 长度的相对性 2009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光的折射定律
选考模块(3-5) 2008 动量守恒定律,核反应方程 康普顿效应、光电效应、氢原子光谱、放射性同位素、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 2009 核力与结合能、质量亏损、光的波粒二象性、物质波、概率波、普朗克能量子假说
计算题 2008 2009 力1(曲线运动) 力1(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电2(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电磁感应) 联系实际问题题目1 (乒乓球发球问题) 2009 力1(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电2 (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电磁感应) 联系实际问题题目1 (回旋加速器问题)
2010高考展望—— 稳定+创新
知识点 1、必修模块物理1、2 力学部分的内容比例会保证,但难度会适当,计算题不大会出现较难题 主干知识点: 力学中的运动学(直线、圆周、平抛)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问题 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和能的应用 万有引力定律及应用
知识点 建议这部分教学能多留一点时间给学生主动思考和体会;内容难度要求适当低一些;过程与方法的要求适当提高一点。 1、必修模块物理1、2 建议这部分教学能多留一点时间给学生主动思考和体会;内容难度要求适当低一些;过程与方法的要求适当提高一点。 而就是在复习环节,也要充分重视其基础性地位,引导学生适当拓展和提升基础性内涵
知识点 2、必考模块选修3-1、3-2 电磁学的2个模块选修3-1、3-2既是必考部分的主干知识点,又能密切联系现代科技和生产生活实际,还较多使用力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解决问题,因此应重点关注; 能力立意、试卷区分度主要集中体现在这里
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全面体现,尤其是计算题 主干知识点 库仑定律 全电路欧姆定律 洛伦兹力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电场、磁场、重力场)中的运动 电磁感应 交变电流 变压器 传感器
知识点 3、选考模块选修3-3至选修3-5 1、变化的重点之一 2、题型(关注主题情景引领下的不同设问形式,如以光纤维、以核反应等为主题情景列出一系列问题。) 3、注重知识覆盖面,适当降低综合性和难度,不追求所谓重点知识. 4、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加强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创新 物理实验(创新之一) 能独立完成表2中注明“实验、探究”的内容,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控制实验条件. 会使用实验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评价. 能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问题的答案提出假设;能制定解决方案,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所给的实验仪器去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创新 物理实验 重视基本实验技能与实验素养的考查(包含在考试说明要求的几个实验中,复杂的电路设计,一般不会考查!) 重点是设计性实验的: 数据计算、图像研究、变式问题的理论探究(规律猜想)
实验技能与实验素养 图甲 图乙
关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探究) (09南京二模11 题) 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要测量一个标有“3V、1.5W”的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灯泡的电流。现有如下器材: A.直流电源3V(内阻可不计) B.直流电流表0~3A(内阻0.1Ω) C.直流电流表0~600mA(内阻约0.5Ω) D.直流电压表0~3V(内阻约3kΩ) E.直流电压表0~15V(内阻约200kΩ) F.滑动变阻器10Ω、1A G.滑动变阻器1kΩ、300mA (1)除开关、导线外,为了完成实验需要从上述器材中选用 (用序号字母表示)
(2)若某同学用导线a、b、c、d、e、f、g和h按图所示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所有元器件都完好,且电压表和电流表已调零。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的示数为2 V,电流表的的示数为零,小灯泡不亮,则判断断路的导线为_________;若电压表的示数为零,电流表的示数为0.3 A,小灯泡亮,则断路的导线为_________;若反复调节滑动变阻器,小灯泡亮度发生变化,但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不能调为零,则断路的导线为____________。
(3)下表中的各组数据是此学习小组在实验中测得的,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方格纸上作出该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U(V) I(A) 0.5 0.17 1.0 0.30 1.5 0.39 2.0 0.45 2.5 0.49 (4)若将该灯泡与一个10Ω的定值电阻串联,直接接在题中电源两端,则可以估算出该小电珠的实际功率为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008江苏第10题)某同学想要了解导线在质量相同时,电阻与截面积的关系,选取了材料相同、质量相等的5卷导线,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一导线的直径如下图所示. 读得直径d= mm. (2)该同学经实验测量及相关计算得到如下数据: 电阻 R(Ω) 121.O 50.O 23.9 IO.O 3.1 导线直径d(mm) O.80l 0.999 1.20l 1.494 1.998 导线截面积S (mm2)O.504 0.784 1.133 1.753 3.135 请你根据以上数据判断,该种导线的电阻R与截面积S是否满足反比关系?若满足反比关系,请说明理由;若不满足,请写出R与S应满足的关系
本题以学生实验《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实验、探究)》为基础,以解决在长度未知的情况下,影响控制可变因素问题为背景,将长度不变替换为质量不变(这里可等效为体积不变)这一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探究。本题要求考生理解电阻定律的确切含义,正确评估实验结果貌似与电阻定律所述电阻与截面积成反比的矛盾,应用电阻定律以及质量与体积、体积与截面积和长度的关系,重新对实验条件和实验方案进行分析与论证,具有较强的探究性。较好地体现了实验的探究思想,还在问题的设计上呈现开放性。
题型 计算题的考查 1)历年计算题考核风格的一致性 2)问题解决的层次性、过程性体现 3)物理思维能力和方法的综合应用
基本能力:就是题目直接给出物理模型,学生只要根据已知模型应用相应公式列方程,联立求解即可; 较高能力:题目给出问题情景,并且给出运动特征和作用规律,学生需要根据情况自己建构物理模型,然后应用相应的物理规律列出方程,求解。数学解得到后,还要根据题目给出相应的物理解释; 更高能力:题目给出情景,描述相应的运动特征及相互作用,要求学生首先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准确得到物体运动的特征和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特征,并能寻找某些有规律的信息,其次能建构相应的物理模型,第三能根据模型,应用相关物理知识列出方程,联立求解,第四将所的结果结合问题的实际情况给予合理的物理解释。
物理最后阶段复习策略 值得关注的问题 1、关注科技进展 2、关注基本实验 3、关注定性分析与估算 4、关注物理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强化电磁学 5、关注推导证明题
1、关注科技进展 引入教育元素到高考中!通过高考为中学物理提供教育资源 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对称性的破缺 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对称性的破缺 2009年是国际天文年 望远镜 传感器 航天 LHC大型强子对撞机 粒子的加速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高锟(CharlesKao),韦拉德-博伊尔(WillardBoyle)和乔治-史密斯(GeorgeSmith)三人分享。
CCD CCD,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可以称为CCD图像传感器 1969年由美国贝尔实验室(Bell Labs)的维拉·博伊尔(Willard S. Boyle)和乔治·史密斯(George E. Smith)发明 CCD是一种半导体器件,能够把光学影像转化为数字信号 ,作用就像胶片一样,但它是把图像像素转换成数字信号
CCD应用 数码摄影 天文学 光学遥测技术 光学与频谱望远镜 和高速摄影技术如Lucky imaging。
(2008江苏第2题)200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法国和德国的两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巨磁电阻效应”.基于巨磁电阻效应开发的用于读取硬盘数据的技术,被认为是纳米技术的第一次真正应用.在下列有关其它电阻应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A.热敏电阻可应用于温度测控装置中 B.光敏电阻是一种光电传感器 C.电阻丝可应用于电热设备中 D.电阻在电路中主要起到通过直流、阻碍交流的作用。 以“巨磁电阻效 应”为出发点,以考生较熟悉的电阻和传感器为考查点,体现了经常性与科学性的结合,对引导物理教学关注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拓展学生科学视野具有积极意义
3、关注定性分析与估算 体现物理思想 抓住实际物理问题的本质 把握物理问题解决的方向 数学近似方法的应用 历年试题中都重视
2005 2006
2007江苏高考
(北京卷 2005年第19题) 一人看到闪电12.3s后又听见雷声。已知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30m/s~340m/s ,光速为3×108 m/s ,于是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为4.1 km。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可以判断 A.这种估算方法是错误的,不可采用 B.这种估算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与观察者间的距离 C.这种估算方法没有考虑光的传播时间,结果误差很大 D.即使声速增大2倍以上,本题的估算结果依然正确 【说明】本题难度值为0.37。
2009江苏高考 12. A. (3)已知气泡内气体的密度为1.29kg/,平均摩尔质量为0.29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 ,取气体分子的平均直径为,若气泡内的气体能完全变为液体,请估算液体体积与原来气体体积的比值。(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B. (3)图丙是北京奥运会期间安置在游泳池底部的照相机拍摄的一张照片,照相机的镜头竖直向上。照片中,水利方运动馆的景象呈现在半径的圆型范围内,水面上的运动员手到脚的长度,若已知水的折射率为,请根据运动员的实际身高估算该游泳池的水深,(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关注物理、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物理模型思想 等效思想 对称思想 守恒思想 数形结合的思想 微元与累积的思想 归纳的思想 极限的思想
高考实例 端值法与 特殊值法 量纲法 等效替代与对称法 微元法 08年北京理综 第20题 (选择题) 09年北京理综 08年北京理综第20题 09年北京理综第20题(选择题) 06年全国卷Ⅱ第17题(选择题) 06年上海卷第 11题(选择题)(等效) 05年上海卷第 4题(填空题)(对称静电场) 08江苏卷第13、14题(计算题)对称 07年天津理综第25题(计算题) 06年江苏卷第19题(计算题) 07年江苏卷第18题(计算题) 08年江苏卷第15题(计算题) 09年江苏卷第15题(计算题)
1.(08北京理综)有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判断。例如从解的物理量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的趋势,解在一些特殊条件下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举例如下:如图所示。质量为M、倾角为的滑块A放于水平地面上。把质量为m的滑块B放在A的斜面上,忽略一切摩擦,有人求得B相对地面的加速 ,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对于上述解,某同学首先分析了等号右侧量的单位,没发现问题。他进一步利用特殊条件对该解做了如下四项分析和判断,所得结论都是“解可能是对的”。但是,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指出该项。( )
A.当θ=0°时,该解给出a=0,这符合常识,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B.当θ=90°该解给出a=g,这符合实验结论,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C.当M>>m时,该解给出a≈gsinθ, 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D.当m>>M时,该解给出 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09年北京理综)图示为一个内、外半径分别为R1和R2的圆环状均匀带电平面,其单位面积带电量为σ。取环面中心O为原点,以垂直于环面的轴线为x轴。设轴上任意点P到O点的的距离为x,P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下面给出E的四个表达式(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其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你可能不会求解此处的场强E,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根据你的判断,E的合理表达式应为(B)
A. B. C. D.
如图所示,两金属棒ab和cd长均为l,电阻均为R,质量分别为M和m,M>m,用两根质量和电阻均可忽略不计的不可伸长的柔软导线将它们连成闭合回路,并搭在水平、光滑不导电的圆棒两侧,两金属棒都处在水平位置,整个装置处在一与纸面相垂直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强度为B,若金属杆ab恰匀速向下运动,求其速度。
解析 当ab匀速下落时,cd将匀速上升,此时机械功率全部转化为电功率(最终转化为热功率),所以由能量守恒有 联立以上两式得:
如图所示,长为 L、电阻r=0.3Ω、质量m=0.1kg的金属棒CD垂直跨搁在位于水平面上的两条平行光滑金属导轨上,两导轨间距也是L,棒与导轨间接触良好,导轨电阻不计,导轨左端接有R=0.5Ω的电阻,量程为0—3.0A的电流表串接在一条导轨上,量程为0—1.0V的电压表接在电阻R的两端,两表可视为理想电表。垂直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向下穿过平面。现以向右恒定外力F使金属棒右移。当金属棒以v=2m/s的速度在导轨平面上匀速滑动时,观察到电路中一个电表正好满偏,而另一个电表未满偏。问: (1)满偏的电表是什么表?说明理由。 (2)拉动金属棒的外力F多大? (3)此时撤去外力F,金属棒将逐渐慢下来,最终停止在导轨上。求从撤去外力到金属棒停止运动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量。 (4)从撤去外力到停止运动,棒共运动的的距离。
解析 (1)运用假设法,假设电流表满偏,即电路中的电流为3. 0A,则电压表上的读数为 V=1 解析 (1)运用假设法,假设电流表满偏,即电路中的电流为3.0A,则电压表上的读数为 V=1.5V超过了电压表的量程。假设是错的,所以满偏的电表是电压表。 (2)当金属棒以v=2m/s的速度在导轨平面上匀速滑动时,电阻R上的电压 V 联立解得 N 从能量转化与守恒角度可知匀速运动时有 同样解得F=3.6N
(3)方法一 (微元法) 撤去外力F后,金属棒做变加速运动,现取一时间元 ,则有 再把多个连续的时间元进行累积,即: 得 所以
方法二(图象法)通过分析金属棒在撤去外力F后的受力和运动特征后,画出金属棒运动的a—t图象和金属棒中电流的I—t图象,见图。由图可见,a—t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是速度变化量,I—t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是通过电阻R的电量q,由于 ,所以面积之比为 , 即 得 I0 a0 I a t
方法三 (平均值法 ) 因为a与I成正比,所以 与 成正比,则
(4)撤去外力F后,金属棒做变加速运动仍然用微元累积的思想来求运动的距离 则 从撤去外力到停止运动棒共运动的距离
5.关注推导证明题 物理学研究方法 伽利略时代:实验; 牛顿时代:实验和理论; 近代物理:实验、理论和科学计算 不单是证明物理规律或公式 不单是给了答案的计算题 问题情景——建立坐标系——推导证明出发点——数学语言准确表达——推导过程的因果、严密、逻辑与合理——结论(可以有不同的数学表达)
⑵若小环C带电量为q,将小环拉离平衡位置一小位移x( ) 后静止释放,试判断小环C能否回到平衡位置。(回答“能”或“不能”即可) (07江苏卷)如图所示,带电量分别为4q和-q的小球A、B固定在水平放置的光滑绝缘细杆上,相距为d。若杆上套一带电小环C,带电体A、B和C均可视为点电荷。 ⑴求小环C的平衡位置。 ⑵若小环C带电量为q,将小环拉离平衡位置一小位移x( ) 后静止释放,试判断小环C能否回到平衡位置。(回答“能”或“不能”即可) ⑶若小环C带电量为-q,将小环拉离平衡位置一小位移 x( )后静止释放,试证明小环C将作简谐运动。 (提示:当 时,则 ) 4q -q A B d
6.关注选考模块 关注容易忽略的地方,不求高度综合
阶段复习建议 物理最后阶段复习策略 1、突出主干: 力学和电磁学地位更加突出。(这部分要重视专题的归纳和研究) 2、注重基础: 力学和电磁学地位更加突出。(这部分要重视专题的归纳和研究) 2、注重基础: 基本知识与方法,物理学的基本模型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在今年的高考中可能会更多! 3、利用教材: 高考命题时会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相关知识的教育价值和功能。试题可以是取材于现行教材中的例题、习题.
阶段复习建议 4、关注创新: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注重开放性设计实验。和去年一样这些 问题都是高考的创新点。 5、 重视应试指导:关注等级记分对试卷区分度的要求 难度不是线性的,难点分散,区分度采用的是多点把关!
(09南京二模13题)金属条制成边长为L的闭合正方形框abb´a´,质量为m,电阻为R。如图所示,金属方框水平放在“E”型磁极的狭缝间,方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设匀强磁场仅存在于相对磁极之间,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且磁场区域在竖直方向足够长,其他地方的磁场忽略不计。可认为方框的aa´边和bb´边都处在磁极间,同时切割磁场,产生串联的两个感应电动势。方框从静止开始释放,其平面在下落过程中保持水平(不计空气阻力)。 ⑴求方框下落的最大速度vm; ⑵当方框下落的加速度为g/2时,求方框的发热功率P; ⑶已知方框下落的时间为t时,下落的高度为h,其速度为vt(vt<vm)。若在同一时间t内,方框内产生的热与一恒定电流I0在该框内产生的热相同,求恒定电流I0的表达式。
(09南京二模14题)如图所示,传送带以v为10m/s速度向左匀速运行,BC段长L为2m,半径R为1 (09南京二模14题)如图所示,传送带以v为10m/s速度向左匀速运行,BC段长L为2m,半径R为1.8m的光滑圆弧槽在B点与水平传送带相切。质量m为0.2kg的小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5,g取10m/s2,不计小滑块通过连接处的能量损失。求: (1)小滑块从M处无初速度滑下,到达底端B时的速度; (2)小滑块从M处无初速度滑下后,在传送带上向右运动的最大距离以及此过程产生的热量; (3)将小滑块无初速度放在传送带C端,要使小滑块能通过N点,传送带BC段至少为多长?
在如图(a)所示的正方形平面oabc内存在着垂直于该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已知正方形边长为L。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不计重力)在t=0时刻平行于oc边从o点射入磁场中. (2)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按如图(b)所示的规律变化, 规定磁场向外的方向为正方向,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0.,假使带电粒子能从oa边界射出磁场,磁感应强度B变化周期T的最小值. (3)若所加磁场与第(2)问中的相同,要使带电粒子从b点沿着ab方向射出磁场,满足这一条件的磁感应强度变化的周期T及粒子射入磁场时的速度v0.
解析:(1)若带电粒子从a点射出磁场,则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所需时间 又根据 得 (2)要使粒子从o a边射出,其临界状态轨迹如图所示 则有 sin α= , α=300. 在磁场变化的半个周期内,粒子在磁场中旋转1500角, 运动时间 而 所以磁场变化的最小周期为
(3)若使粒子从b点沿着ab方向射出磁场,轨迹如图. 在磁场变化的半个周期内,粒子在磁场中旋转的角度为2β,其中β=450,即 所以磁场变化的周期为 每一个圆弧对应的弦长OM为 (n=2,4,6…) 圆弧半径为 r= 由 , 得 ( n=2,4,6…)
物理应试指导 Ⅰ.物理解题策略指导 一、选择题解题策略 1.看清题目要求,如选正确的还是选取错误的,单选还是多选。 2.注意题肢与题干的逻辑关系(有无因果关系,是否所答所问),注意“可能”与“一定”的区别,前者可找个别正例,后者一是正面判断另一种是举反例否定。
3.灵活选择解法(不一定用常规方法),如特殊值法、逆向思维法、极限思维法、图解法等。 4.对不定项选择中模棱两可的选项的处理,从提高该题的得分率考虑,当难以确定的选项的可确定率低于70%时,宁可少选不多选。
二、实验题解题策略 1.仪器(仪表)读数,一是要注意 有效位数,二是注意单位,包括要不要写单位写什么单位(要不要换算) 2.关于电路图连线,一是所有接线 必须在接线柱上,不可将线直接绕在变阻器的滑片上。二是线条分布简明,尽量不出现导线的交叉.
3.涉及实验原理、步骤等叙述时文字要认真组织和推敲,既要准确又要简洁。必要时可通过示意图来表达. 4.设计性实验,尽可能联系相关的习题模型,必要时注意作合理的近似处理,要注意有关量测量的可操作性。如研究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涉及倾角θ的三角函数可行的方法是量有关长度(h,l,s),电学实验中电流表的内外接,变阻器的限流式与分压式都必须在估算的基础上确定。如电表在实验过程中最大偏角一般不小于满量程的二分之一,还要考虑电表内阻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
三、计算题解题策略 1.合理选取对象和过程(整体法、隔离法),建立清晰的过程图景,善于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简单问题。 2.正确选用物理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和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优先考虑守恒,其次考虑应用定理,最后再用牛顿定律。
3.规范表达。包括必要的文字说明(交待研究对象和过程,列式的依据,有关物理量字母的假设)、列原始方程,体现代入数据计算的过程。
(1)关于规范的文字说明 ①对非题设字母、符号的说明; ②对物理关系的说明和判断。如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物体用弹簧相连,在两物体速度相等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在弹簧为原长时物体的速度有极大值; ③说明方程的研究对象或者所描述的过程,即说明某个方程是关于谁的,是关于哪个过程的 ④说明作出判断或者列出方程的根据; 还要注意学科术语的表达规范,如:定律、定理、定则、公式、关系等。
(2)关于字母符号的规范 ①尊重题目所给的符号,题目给了符号一定不要再另立符号,题目给出的是R,你写成r就是错的; ②一个字母在一个题中只能用来表示一个物理量,忌一字多用。例如物体在运动第一阶段的时间用t1表示,第二个阶段的时间用t2表示,不能都用t,一个物理量在同一题中也不能有多个符号,以免混乱
③注意沿用习惯用法,拉力用F,摩擦力用f,阅卷人一看就明白,如果用反了就可能产生误解; ④角标的书写一是要注意位置,二是注意大小比例要恰当,三是角标的含义要尽可能一目了然; ⑤字母书写尤其忌讳了草不清,如防止v、r、γ、ν不分或u、μ不分。
(3)关于方程的书写规范 ①列字母方程,原则上不要有些量用数字,有些量用字母; ②要列原始方程,不要写变形后的方程;要按照习惯方式书写,如牛顿第二定律的习惯写法是F=ma,而不应写成ma=F ③不要将方程写成连等式,也不要方程套方程; ④要写的是能和本题中的物理量相对应具体方程,而不是写一般的公式;
(4)数学运算过程的规范表达 ①“代入数据”、解方程的具体过程可以不写出来; ②解题过程中涉及的几何关系只需说出判断不必证明; ③重要的中间结论的文字表达式要写出来 ④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解都要写出来,然后,该舍的舍去; ⑤数字相乘,数字之间不要用点而是应用叉,字母相乘不要用叉; ⑥卷面上不要做约分的斜线或打叉号。
5.关于题解的答案规范表达 ①对题目所求,要有明确的回应。或者在行文中已经设定,或者在最后要说明; ②文字式做答案的,所有字母都应是已知量。如果最后表达式中含有未知量或者中间量时,即使前面已经求出了,也视为运算没有结束,不给答案分; ③物理数据都是近似值,一般来说,不宜用无理数或者分数做为最后结果(字母式结果例外);
④如果题目没有特殊要求,计算结果一般应取2~3位有效数字,不要取1位有效数字或者许多位有效数字; ⑤如果题目求解的是矢量,只回答大小是不完备的,要同时答出大小和方向;矢量取负值时必须说明其意义,请不要将(—5m/s)作为最后结果。 ⑥要明确题解的结果,必要时还要对结果进行讨论阐述解的物理意义。
Ⅱ.物理考试注意点 1.合理分配考试时间,科学安排答题的顺序。 总体来说按题号顺序、先易后难的原则。第一轮,选择题的最难的1~2道,实验的最后一道,若求解不顺利,可先放一放。第一轮:选择题15分钟,实验题 15分钟,选考题15分钟,计算题45分钟。第二轮:10分钟,完成未能解决的问题,复查。
③要勤画草图,如运动示意图、受力图、等效电路图、运动轨迹图等。必要时能按比例准确作图,这对分析和求解是非常有用的。 2.狠抓审题。 ①坚持先定性后定量的原则。 ②要将题目看完理出思路后再下笔答题 ③要勤画草图,如运动示意图、受力图、等效电路图、运动轨迹图等。必要时能按比例准确作图,这对分析和求解是非常有用的。
①理解关键词语 ②挖掘隐含条件 ③排除干扰因素 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影响提高答题的效度和精度 审题中应该注意的三个方面 ①理解关键词语 ②挖掘隐含条件 ③排除干扰因素 题眼
隐含条件可能在卷首的说明,大题题首的说明,括号中的条件,插图中的条件等。对出现估算(不是指常规计算题)的问题,有些物理常数要从自己的记忆库中提取。题中有时会多给一些条件,也就是说,有时题中给的条件不一定都要用到(当然,这种情形是较少见的)。 要特别防止熟题上当。注意高考题跟自己熟悉的题可能的不同点,千万不能不加分析就凭印象写结果。
必须注意物理题解自身的一些特点。 ①临界与极值。 ②多解。解集的表示。 ③矢量性。矢量的大小和方向。标量的正负。 ④注意有关物理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运用。如整体法与隔离法,等效与化规思想,对称思想,图象法解题 ⑤注意有关物理解题中的数学方法与技巧的运用 。
审题细节 是否考虑重力 在涉及电磁场的问题中常常会遇到带电微粒是否考虑重力的问题. 一般带电粒子如电子、质子、α粒子等具体说明的微观粒子不需要考虑重力 质量较大的如带电油滴、带电小球等要考虑重力 有些说法含糊的题目要判断有无重力,如带电微粒在水平放置的带电平行板间静止,则重力平衡电场力. 要特别当心那些本该有重力的物体计算时忽略重力,这在题目中一定是有说明的,要看清楚 重力不计,不表明动能不计。
A.3×102eV B.4×103eV C.1×104eV D.9×104eV 审题细节 选择题中选错误的还是正确的. 伦琴射线管中电子的加速电压为8×104V,则产生的伦琴射线光子的能量肯定不可能是 A.3×102eV B.4×103eV C.1×104eV D.9×104eV 答案:D
审题细节 矢量还是标量? 求功必须指明是正功还是负功? 求该物体的加速度? 求最终的速度? 求受到的安培力? 求力时还要注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 求功必须指明是正功还是负功?
审题细节 分清轨道半径、地球半径、离地的高度 吴健雄星是一颗直径约为32km的小行星,如果小行星的密度与地球相同,则该小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____m/s.(已知地球半径R=6400km) 答案:20
不能凭主观想象 审题细节 不能凭主观想象,必须看清、明确题意 不能误认为就是已做过的那题 只有明确了物理现象(模型)才能用对应的物理规律
例 如图所示, AB为一条竖直放置的通有电流I 的可自由运动的直导线,在它的正右方有一个通有顺时针方向电流的方形导线框,则AB将 C.A端向纸里,B端向纸外运动 D.以中点为轴沿顺时针方向运动 A B 答案:B
审题细节 看清图象横坐标纵坐标的物理意义 看清横坐标纵坐标的物理意义,特别是单位前的倍率 如果是作图题,一定要定标度;如是实验题还必须注意,所画的图要充分利用表格,即所画的图要占据整个表格
如图所示,一个小环沿竖直放置的光滑圆环形轨道做圆周运动.小环从最高点A滑到最低点B的过程中,小环线速度大小的平方v2随下落高度h变化的图象可能是下列四个图中的( ) 根据物理规律找出它们的函数关系式 A B C D
如图(甲)所示,两平行金属板间接有如图(乙)所示的随时间t变化的电压u,两板间电场可看作是均匀的,且两板外无电场,极板长L=0 如图(甲)所示,两平行金属板间接有如图(乙)所示的随时间t变化的电压u,两板间电场可看作是均匀的,且两板外无电场,极板长L=0.2m,板间距离d=0.2m,在金属板右侧有一边界为MN的区域足够大的匀强磁场,MN与两板中线OO′垂直,磁感应强度B=5×10-3T,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现有带正电的粒子流沿两板中线OO′连续射入电场中,已知每个粒子的速度v0=105m/s,比荷q/m=108C/kg,重力忽略不计,在每个粒子通过电场区域的极短时间内,电场可视作是恒定不变的。 (1)试求带电粒子射出电场时的最大速度。 (2)证明任意时刻从电场射出的带电粒子,进入磁场时在MN上的入射点和出磁场时在MN上的出射点间的距离为定值。写出表达式并求出这个定值。 (3)从电场射出的带电粒子,进入磁场运动一段时间后又射出磁场。求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和最短时间。
解析:首先需要对物理情景进行分析判断: (1)带电粒子射出电场时的最大速度出现在何处?需要的条件是什么? (2)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和最短时间分别对应粒子的何种运动情况?这种运动是在什么条件下实现的 ? (3)任意时刻从电场射出的带电粒子是否受到某种制约?
解(1)设两板间电压为U1时,带电粒子刚好从极板边缘射出电场,则有 代入数据,解得:U1=100V 在电压低于100V时,带电粒子才能从两板间射出,电压高于100V时,带电粒子打在极板上,不能从两板间射出。粒子刚好从极板边缘射出电场时速度最大,设最大速度为v1,则有: 解得:v1=1.414×105m/s
(2)设粒子进入磁场时速度方向与OO‘的夹角为θ,则速度大小 ,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 ,粒子从磁场中飞出的位置与进入磁场的 位置之间的距离 ,代入数据, 解得s=0.4m,s与θ无关,即射出电场的任何一个带电粒子进入磁场的入射点与出射点间距离恒为定值。 θ
(3)粒子飞出电场进入磁场,在磁场中按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粒子飞出电场时的速度方向与OO‘的最大夹角为α, α=45°。当粒子从下板边缘飞出电场再进入磁场时,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t1=9.42×10-6s;当粒子从上板边缘飞出电场再进入磁场时,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短,t2=3.14×10-6s α
对任何陌生的计算题,一定要新题老解,长题多读,短题多想,对任何熟悉的计算题,一定要老题新解,切莫草率行事。 因此我们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先进行定性解析,然后用综合法,从已知条件最充分处按步列式,特别应挖掘陷含条件和临界态,从临界条件入手,先写文字公式,然后代入数据计算,最后答案应明确写出数值、单位、方向或正负号;对多答案题,应讨论答案的合理性;对范围类问题,用不等式表示时,要考虑除大于、小于外是否包括等于?
恭祝老师们 在高三复习教学中取得好成绩!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