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活血化瘀药 掌握活血化瘀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掌握丹参、川芎的药理作用和现代应用。 了解益母草、 延胡索其他药物的药理作用。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出血性疾病 Disorders of Hemostasis 2 3 第一节 概述 l 出血性疾病是指由于人体的止血、 凝血功能发生障碍而导致临床上 皮肤、粘膜、内脏的自发性出血 或轻微损伤后出血不止的一组疾 病。
Advertisements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人体 β 1 - 肾上腺受体 受体 - 腺苷酸环化酶偶联和受体 - 磷 脂酶偶联示意图.
第九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血液流变学的临床意义 俞丹凤. 一、概念 血液流变学是一门新兴的生物力学及生物流变 学分支,是研究血液宏观流动性质,人和动物体 内血液流动和细胞变形,以及血液与血管、心脏 之间相互作用,血细胞流动性质及生物化学成分 的一门科学。它是近二十年来才发展成为一门独 立的新兴的边缘学科。 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改变主要是在血液粘度上,异.
仙方活命饮 组 成 二花三钱( 9g ) 防风一钱( 3g ) 白芷一钱( 3g ) 赤芍一钱( 3g ) 当归一钱( 3g ) 乳香一钱( 3g ) 没药一钱( 3g ) 皂刺一钱( 3g ) 穿山甲一钱( 3g ) 贝母一钱( 3g ) 花粉一钱( 3g ) 陈皮三钱( 9g ) 甘草一钱(
牛常见病防治 延边综合试验站. 瘤胃积食 一次采食过量劣质、难消化 饲料; 突然改变饲喂方式; 偷食过量精料。
血栓止血概述 与 血管壁止血功能检查及疾病诊断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北京大学医学部 病理生理教研室 徐 海.
血管性眩晕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 定义: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管腔狭窄、阻塞 心肌缺血、缺氧 心脏病 2)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
上皮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心 成立以来开展的主要合作研究项目 日期 中国科学院 2002 合作单位 项目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精神疾病与社区处理.
第十二章 理气药 掌握理气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掌握枳实与枳壳的药理作用和现代研究 熟悉香附的药理作用和现代研究 了解青皮的药理作用.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第二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第八章 中药学概述 第一节 中药导论 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凡是运用中国传统医学理论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古代本草书籍所记载的中药至今已达8000余种,目前经整理的各种中药有3000多种。它以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为主要来源,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由于其中植物药较多,应用最广泛,因而也有“本草”的称谓。
第十一章 血 液 的 生 物 化 学 Hemal Biochemistry.
第二十四章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理.
第十五章 活血化瘀药 掌握活血化瘀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掌握丹参、川芎、延胡索的药理作用和现代应用。 熟悉益母草、莪术的药理作用和现代应用。
第九章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adrenoceptor blockers)
创新大赛经验浅谈 高二(18)班 黄佳淇.
血栓止血概述 与 血管壁止血功能检查及疾病诊断
国家级精品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河北大学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各位茶友,大家好.
抗心绞痛药 Antianginal Drugs
—医 生 帮 你 认 识 冠 心 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王及华
肺结核.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田 丰.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第三章 血 液 Blood.
具有抗血栓作用的酶抑制剂 血栓形成的三个因素: 1)血管壁改变 2)血液成分改变 3)血流改变.
第十四章 止血药 熟悉止血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掌握三七的药理作用和现代应用 熟悉蒲黄的主要药理作用.
实验诊断 血栓与止血检验.
Coagulation and anticoagulation imbalance
水 肿.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第 13 章 休 克 病理学教研室 于兰英.
炎症.
第二章.
抗痛风药的作用、分类及典型抗痛风药的结构、理化性质和临床用途 蔡楚璇 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
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的途径.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抗血栓药.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步长产品联合用药标准方案 (草案) 集团市场部医学部.
第二十八章 抗心绞痛药.
Diseases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病理生理学 牡丹江医学院 病生教研室.
第十六讲 超敏反应(19) 一、概述 1. Hypersensitivity (allergy,anaphylaxis) 该物质
甲状腺激素.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代谢组学技术及应用新策略简介 代谢组学平台 刘慧颖.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脉管系统 脉管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脉管系统不仅是体内的运输管道系统,而且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如心肌细胞能分泌血管紧张素、抗心律失常肽,血管内皮细胞能合成和分泌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等。
 第三篇 脉管学(angiology) 第一章 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l system)  第一节 概述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1、心(heart):二房、二室 2、动脉(artery):大、中、小。 3、静脉(vein) 4、毛细血管(capillary) 人体解剖学——浙江大学.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急性冠脉病症的病理机制 Nathan Wong.
Circulatory System 循环系统 周俊 Department of Histology & Embryology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五章 活血化瘀药 掌握活血化瘀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掌握丹参、川芎的药理作用和现代应用。 了解益母草、 延胡索其他药物的药理作用。

第一节 概述 活血化瘀药的定义: 能疏通血脉、祛除瘀血的药物;临床用于治疗血瘀证。 本类药物多归心、肝、脾三经。

肝藏血 脾统血 心主血脉

血瘀证与现代医学疾病 血瘀证涉及内、外、妇、儿等科的常见疾病,临床可见到疼痛、肿块、瘀斑等症状,内科常见疾病包括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血栓性疾病。

血瘀证现代研究: “血瘀证”与微循环障碍、血流动力学异常、血液流变学异常有密切关系。

血瘀证的具体表现: 一、血液方面, 二、血管方面, 三、心脏方面, 四、其他:血瘀证还与代谢异常、炎症反应、免疫异常有关。

⒈血液流变学异常: ①特点: 浓: 黏: 凝: 聚:

⒈血液流变学异常: ②血液流变学异常的原因: 由于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受损细胞释放生物活性物质(组胺、5-HT、缓激肽等)。 改变血管渗透压

⒉血流动力学异常: 主要表现为心血管功能异常。

⒊微循环障碍: ①、微循环障碍时血流缓慢,易引起微血管内血栓; ②、生物活性物质引起微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渗出,血液浓缩,导致血液黏性升高,红细胞聚集。

活血化瘀 《内经》“疏其气血,令其调达” 活血化瘀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和重要治疗原则。

活血化瘀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1、改善血流动力学、抗血栓形成。 2、改善微循环。 3、改善血流动力学。 4、对子宫平滑肌的作用 5、镇痛 6、抑制组织异常增生

1、改善血液流变学抗血栓形成 活血化瘀药用于治疗血栓性疾病有良好的疗效,临床使用的许多活血化瘀药都具有抗血栓作用。 冠脉血栓、脑血栓、眼底血栓、静脉血栓、脉管炎、等。

(血栓形成过程) 动脉管壁内损伤 血小板黏附(血小板表面活性↑) 血小板聚集(启动凝血因子) 血液凝固(第Ⅷ因子-FSF纤维稳定因子) 纤维蛋白形成(纤溶酶) 血栓形成!

血小板黏附与聚集

血栓形成

活血化瘀药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机制: ①抑制血小板聚集 ②增加纤溶酶活性(溶解纤维蛋白)

2、改善微循环 ①改善微血流; ②改善微血管形态; ③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①改善微血流 使流动缓慢的血流加速,微血管扩张。

②改善微血管形态 缓解微血管痉挛。 改善微血管形态与轮廓。

③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减少渗血。

3、改善血流动力学 扩张外周血管和冠状血管,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

4、对子宫平滑肌的作用 具有活血调经功效,可加强子宫收缩。

5、镇痛 血瘀证常见到疼痛症状,具有活血止痛功效的药物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

6、抑制组织异常增生 血瘀证可见良性的异常组织增生(瘢痕组织,肠粘连,盆腔炎), 活血化瘀药通过抑制胶原合成,促进其分解来抑制组织异常增生。

第二节 丹参

丹参是著名的「活血化瘀」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古代广泛用于心血管、血液类的疾病。数十年来,中国大陆对丹参做了许多现代化的研究,尤以纯化脂溶性的丹参酮为主。 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雷米普利”(Ramipril)相比,丹参在缩小心梗面积方面和雷米普利同样有效(2000)。

天士力集团的拳头产品复方丹参滴丸是提取丹参、三七的有效成分,加入适量冰片而制成的新型纯中药滴丸剂,是中医的传统理论与现代药学新技术相结合研制而成。 先后以处方药或非处方药的身份进入16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在28个国家进行了商标注册,是现代中药的成功典范。

丹参的有效成分 脂溶性成分,主要为丹参酮、隐丹参酮等, 水溶性成分,包括丹参素等。

[药动学] 丹参酮: 口服与静脉给药; 脂溶性大,易透过血脑屏障。

[药理作用] 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功效: 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

药理作用: (1)抗心肌缺血 (2)抗脑缺血 (3)抗血栓 (4)改善微循环 (5)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增生 (6)镇静与镇痛

(1)抗心肌缺血 有效成分:丹参素、丹参酮 作用环节: ①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 ②扩张侧支血管,改善缺血区供血; ③抑制心肌收缩力,减少耗氧; ④抗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保护心肌。

(2)抗脑缺血 作用: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组织,减轻脑部病理改变,降低死亡率。 作用机制:改善脑组织微循环,抗血栓形成,减轻局部缺血损伤。

脑血栓及梗死

(3)抗血栓 有效成分:丹参素、丹参酮 作用: ①抗凝血; ②抑制血小板聚集; ③促进纤维蛋白降解; 治疗心绞痛和脑缺血

(4)改善微循环 有效成分:丹参素、丹参注射液 作用: ①加快微循环血流; ②增加毛细血管网开放数; ③建立侧支循环;

(5)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增生 作用:促进多种组织修复与再生,尤其是肝脏组织(细胞);还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5)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增生 其他: ①促进骨折愈合(加速骨痂组织生长,加快成纤维细胞生长成熟变性); ②促进皮肤切口愈合; ③抑制肺纤维化病变(抑制胶原纤维增生,阻止胶原细胞转化为胶原纤维); (高浓度起到抑制作用)

(6)镇静与镇痛 镇静作用 镇痛作用

[现代应用] 1、冠心病 2、慢性肝炎和肝硬化 3、脑缺血(缺血性中风) 4、肺心病(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 (心绞痛、心肌梗塞,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注)

[不良反应] 在4500mg/kg(相当于临床用药剂量的360倍)剂量下,无毒理学意义。

[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荨麻疹;过敏性哮喘;过敏性休克; 神经系统:头晕、头痛; 肝功能:ALT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