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流行检测 及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徐晓琴 2006-3-7 淮 安.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認 識 愛 滋 病 與安 全 性 行 為認 識 愛 滋 病 與安 全 性 行 為 臺北市立性病防治所 製作.
Advertisements

「談情說愛」 ---- 「 愛滋病流行現況及防治 」 明台高中 護理教師楊雅莉 內容大綱  愛滋病簡介  全球愛滋病流行現況  台灣愛滋病流行現況  愛滋病的衝擊  毒癮愛滋疫情  愛滋病防治.
桃園縣中壢市青埔國小 宣導日期:99年12月17日 宣導者:詹德木老師 活動地點:視聽教室 愛滋病 AIDS 愛滋病 (AIDS) 防治宣導.
青少年艾滋病预防同伴教育 北京大学红十字会 姓名: 同伴教育原则 中立 非评判的态度.
预防艾滋,共建美好家园 初一( 12 )班主题班会 制作:初一( 12 ) An AIDS patient who cannot afford treatment in hospital 患者没钱上医院治疗.
青春期教育 知识讲座 (二). 专题网页: 飘动的红丝带 —— 青少年与艾滋病专 题网 预防艾滋病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离我们还有多远?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如何预防艾滋病.
张庆 李凤霞 山东省济南卫生学校 关 爱 生 命 预 防 艾 滋关 爱 生 命 预 防 艾 滋 中等职业学校 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课.
1 06/06 e 2007 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 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7 年 12 月 数据来自《 2008 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 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病毒与疾病 生技 10-1 赵桂华. 概念 生物病毒 :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 核酸 ( DNA/RNA ),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 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生物病毒微生物 原指一种动物来源的 毒素。 “virus” 一词源于 拉丁文。 病毒能增殖、遗传和演化,因而 具 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
第二节 危及人身安全的主要形式 1 第一节 典型案例 2 3 第三节 危及人身安全的防范对策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生物高考 精讲专题 第 18 讲 免疫调节 乔文军北京特级教师2015. 《考试大纲》 3-3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 4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 5 )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Stop AIDS, keep the promise. Page  2 Is AIDS far away from us? 新增 7400/day  其中 3300
00003-E-1 – December 2005 《 2005 年艾滋病流行最新报告》部分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5 年 11 月 21 日 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什麼是愛滋病 AIDS ?  Acquired 後天性  Immune 免疫  Deficiency 缺乏  Syndrome 症候群.
主题班会 预防艾滋,共建美好校园 刘芸芸 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  刘德华 - 爱在阳光下 MTV.wmv 刘德华 - 爱在阳光下 MTV.wmv 公益宣传短片 —— 《爱在阳光下》
1 抗击艾滋 从我做起 抗击艾滋 从我做起 江苏省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南京艺术学院卫生所 (健康教育)
艾滋病防治知识艾滋病防治知识 无锡市卫生科技进社区健康科普讲坛课件无锡市卫生科技进社区健康科普讲坛课件 演讲人简介.
密码: 进入邮箱后,点击左侧菜单的“网盘”,点击相关培训班课件。公共邮箱,请勿修改密码。
HIV职业暴露及防护                                      栏杆集镇卫生院 徐明.
关注艾滋病 加强自身防护 华西医院血液科 马洪兵.
问题探讨 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时,靠反射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第十章 会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第一节 我国会计工作的管理体制.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普及.
艾滋病防治工作形势 公共卫生问题 社会问题.
全球健康危机 W. Thomas London, M.D. 翻译:章杨.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HIV病毒与艾滋病实验室检测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检验实验中心 贺政新.
第四十二章 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肺结核.
预防艾滋病 关注生命健康 滕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莉 医学课件.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艾滋病实验室检测技术.
太 仓 市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性病艾滋病防制科 蒋廷华
愛滋病防治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艾滋病与教育.
PCR检测HBV DNA 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谢瑞玉.
糖尿病流行病学.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问题探讨 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时,靠反射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孕产妇管理 艾滋病基本知识 桂林市妇女儿童医院 杨羞花.
内容 艾滋病流行概况 全球 中国 云南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相关危险行为 艾滋病检测基本知识 艾滋病治疗基本知识 报告时间:120分钟.
湖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O一O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艾滋病的传播.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中国药物GCP检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李见明         北京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預防愛滋病 六忠 何慧妤 專題研究報告.
HIV阳性母亲所生儿童 免疫程序说明 无法确定是否感染HIV的儿童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卫生法规 主讲人:石悦.
主题班会 预防艾滋,共建美好校园 阳泉实验中学.
化学品清单 类型.
1085至1125年间的官员地域分布与社会关系 1.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HIV 與 AIDS.
药物的跨膜转运.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愛滋病防治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入侵检测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毕玲.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细胞信号通路检测(一) 总蛋白提取.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艾滋病的流行检测 及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徐晓琴 2006-3-7 淮 安

2006-3-7 淮 安

红丝带 —成为艾滋病防治的象征 象征着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关心和支持 象征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平等的渴望 红丝带 —成为艾滋病防治的象征 象征着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关心和支持 象征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平等的渴望 象征着要用“心”来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 2006-3-7 淮 安

第一部分 艾滋病知识 2006-3-7 淮 安

MMWR 揭开AIDS历史的第一页 Pneumocystie Pneumonia –Los Angeles June 5, 1981 / Vol. 30 / No. 21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Pneumocystie Pneumonia –Los Angeles In the period October 1980-May 1981, 5 young men, all active healthy treated for biopsy-confirmed Pneumocystis carinil Pneumonia at 3 different hospitals in Los Angeles, California. Two of the patient died. All 5 patients… … 2006-3-7 淮 安

艾滋病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爱滋病-----艾滋病 1981年6月5日首先在美国发现---同性恋者中 1983年由法国科学家分离出病原体(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HI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同年在非洲发现异性间传播并发现HIV-2 1985年诊断试剂盒出现. 2006-3-7 淮 安

2006-3-7 淮 安

艾滋病病毒(HIV-1) 20面体,具被膜,属逆转录病毒中的慢病毒亚科属(RNA病毒),结构上分为二大部分:外层的被膜和内部的核。 外层的被膜:包被在病毒的脂质基质上-----参与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结合。被膜抗原为糖蛋白。 外膜糖蛋白gp120(分子量120000)构成被膜上的刺突(72个),存在高可变区----机体免疫保护无力的原因。 跨膜蛋白gp41(分子量41000)含有重要的可变区域,对HIV-1的分型帮助。-----研究热点 Gp120 gp41抗原共同参与HIV与宿主细胞上CD4受体的结合。是血清诊断(确认)的重要标准。 核内有被蛋白包裹的RNA。还有逆转录酶、整合酶和蛋白裂解酶。 2006-3-7 淮 安

2006-3-7 淮 安

HIV-1亚型种类 HIV-1是高变异的病毒,因此有许多“株” 可分为M组(main)和O组(outer),1998年法国研究人员发现了新的“株”,暂命名为N组。 M组-----目前至少有十个亚型(A---J) 2006-3-7 淮 安

认识艾滋病 是致命性的、是性传播疾病的一种. HIV和大多数STDs临床上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 1.无法治疗及长期感染状态。2.无症状。  1.无法治疗及长期感染状态。2.无症状。 许多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人在潜伏期没有任何自觉症状,有一部分人在感染早期可以出现发烧、头晕、无力、咽痛、关节疼痛、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等类似“感冒”的症状,有些人还可发生腹泻。这种症状通常持续1—2周后就会消失,此后病人便转入无症状的潜伏期。 潜伏期病人的血液中有艾滋病病毒,血清艾滋病病毒抗体呈阳性反应,这样的人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称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很强的传染性,是传播艾滋病最重要的传染源。 2006-3-7 淮 安

至今还没有特效药治疗艾滋病的,也没有有效疫苗可用于预防。所以目前艾滋病还是一种病死率100%的极为严重的传染病。 无症状期2-20年不等(平均近10年)。HIV感染与个人的行为有关,但它的影响已不仅是个人问题------已成为各国政府不得不面对的社会问题。 艾滋病病毒严重破坏人体免疫功能,病人因抵抗疾病的能力极度下降而重复感染多种疾病,如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肺炎、脑炎及其他感染,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最终因长期消耗,全身衰竭而死亡。 至今还没有特效药治疗艾滋病的,也没有有效疫苗可用于预防。所以目前艾滋病还是一种病死率100%的极为严重的传染病。 2006-3-7 淮 安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性传播:通过两性行为传播是艾滋病病毒的主要传染途径,不论同性恋还是两性之间的肛交、口交有着更大的传染危险。 血液传播:通过静脉注射毒品的人共用未经过消毒的注射器;输用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的供血者的血或血液制品,以及类似情况下的输骨髓和器官移值;注射器和针头消毒不彻底或不消毒。 母婴传播:已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妇可通过胎盘,或分娩时通过产道,也可通过哺乳,将病毒传染给婴儿。 2006-3-7 淮 安

不会传染艾滋病病毒的途径 空气; 饮水、食物; 日常工作和生活接触; 游泳池; 吸血昆虫和蚊子、跳蚤、虱子等; 有防护的照料、护理艾滋病人; 蹲式厕所及小便池。 2006-3-7 淮 安

免疫应答 成人: HIV进入机体后,通常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平均45天)才会产生抗体----窗口期----HIV抗体检测为阴性结果。 随着感染过程的进展----血清阳转----诊断 2006-3-7 淮 安

免疫应答 新生儿: 需在出生后16-18个月方可下定论。早期诊断可采用核酸检测技术。一般5岁左右发病。 2006-3-7 淮 安

HIV感染后的免疫情况 2006-3-7 淮 安

感染艾滋病后的自然发展过程 - 4-8周- 诊断艾滋病 感染成功 急性期症状 出现症状 死亡 HIV抗体+ HIV抗体- 有症状 艾滋病 - 4-8周- 8-10 年 1年  0.5-2年  诊断艾滋病 感染成功 急性期症状 出现症状 死亡 2006-3-7 淮 安

第二部分 艾滋病的流行 2006-3-7 淮 安

艾滋病流行规律 艾滋病在一个地区的传播流行一般都由高危险人群开始,然后传播到一般人群。这种流行规律已经在世界各地得到验证。 所谓高危人群就是指吸毒者、卖淫妇女、同性恋等人群。由于这些高危人群不属于社会主流,当艾滋病开始在这些人群流行时,往往很难引起政府的重视。 人们常常错误地认为,艾滋病仅局限在所谓的高危人群,不会影响一般人群。而等到艾滋病在一般人群中流行时,情况已经非常严重,控制艾滋病的良机已经失去。 2006-3-7 淮 安

全球艾滋病仍呈蔓延趋势 全球范围看,艾滋病流行趋势仍继续在加大, HIV感染和死亡的数字居高不下。 UNAIDS(2005年11月)报告,2005年新增500万,估计全球有HIV感染者 4030万人(3670至4530万)。 2005年,全球估计有490万(430-660万)新感染者,310万(280-360万)人死于艾滋病。 每天估计有14000人新感染HIV。其中95%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的国家。 一半左右的新感染发生在15–24岁年轻人 资料来源UNAIDS 2006-3-7 淮 安

全球艾滋病传播途径和比例 传播 形式 同性 性传播 异性 输入血液/血制品传播 静脉吸毒 母婴 比例 (%) 10 70 5~10 2006-3-7 淮 安

艾滋病流行全球共同模式 嫖客 家庭妇女 妓女 婴儿 注射毒品者 同性恋 2006-3-7 淮 安

艾滋病今天在中国流行的形势 Bridge Population 桥梁人群 General Population 一般人群 Drug Users 吸毒者 General Population 一般人群 Sex workers 性工作者 Source Population 源头人群 Family 家庭 Children 儿童 2006-3-7 淮 安

我国流行概况 2005年最新评估显示,目前,中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65万人(54-76万人),其中艾滋病病人约7.5万人(6.5-8.5万人). 自1985年以来,截至到2005年12月底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报告HIV感染者144229例,其中艾滋病病例35487例。 2006-3-7 淮 安

全国累计报告HIV感染者按地理分布图 (截至2005年12月底) 2006-3-7 淮 安

截至2005年全国HIV感染者按传播途径分布 2006-3-7 淮 安

人群分布特点 从性别分布上看,全国HIV感染者以男性为主。累积报告的144229例病例中,男性占65%。2004年度报告的47615例HIV感染者中,男性占63%,女性感染者的比例较往年有所上升。 从年龄分布上看,青壮年仍为受艾滋病影响的主要人群,以20—29岁年龄组感染人数最多,占50%左右,其次为30~39岁年龄组(约30%)和40—49岁年龄组(约10%):15岁以下儿童所占比例2005年比2000年明显增加。 2006-3-7 淮 安

中国艾滋病流行的3个阶段 “中国正成为世界上艾滋病传播最迅速的国家之一” 早期阶段(85-88) 传播阶段 (89-94) “国外的问题” 。卫生部长:“这种病不会在中国发展,因为同性恋和性乱在中国受到限制” 对策:禁止从国外进口血液制品,禁止国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中国居住 传播阶段 (89-94) 89年云南省近150IDU 被检测出HIV (+) 90年初,商业机构从卖血者“采购”血液,分离血浆后,将红细胞输回卖血者体内(以使卖血者更频繁卖血)。这种不洁操作,使约25万名卖血者感染了艾滋病 静脉注射吸毒者和卖血者占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2/3 扩张阶段 (95-?) IDU/ 卖血者将病毒迅速传播给他们的性伴和孩子 性服务者的感染逐步上升 男同性恋者也正慢慢成为高危人群 “中国正成为世界上艾滋病传播最迅速的国家之一” 2006-3-7 淮 安

中国艾滋病流行特点 艾滋病疫情地区差异大(河南>2万,云南、广西>1万,内蒙、宁夏、青海、西藏<100) 艾滋病疫情继续呈上升趋势 传播途径仍以经吸毒传播为主,但三种传播途径并存 艾滋病发病和死亡持续增加 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态势仍在继续 女性感染者比例上升(2001年22.7%, 2003年35.6%, 2004年39%) 2006-3-7 淮 安

江苏省艾滋病流行概况 1991年发现首例HIV感染者,1999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 截止2005年9月底,全省累计报告HIV感染者935例 艾滋病病人213例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死亡129例 全省已有13个市的85个县(市、区)发现江苏籍感染者。 2006-3-7 淮 安

江苏省历年报告HIV/AIDS情况 2006-3-7 淮 安

江苏省发现HIV感染者地区分布 2006-3-7 淮 安

发现者感染途径构成情况 2006-3-7 淮 安

历年发现的HIV年龄构成 20-50岁之间的青壮年占83.53% 2006-3-7 淮 安

感染者发现主要通过临床及各类体检被动发现 前10位发现途径 感染者发现主要通过临床及各类体检被动发现 2006-3-7 淮 安

艾滋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艾滋病被发现已有20多年,随着人类对AIDS认识的不断深入,AIDS流行的规律也逐渐为人类所了解,这一规律包含了AIDS对全社会的影响。 社会学家根据其流行的特殊性将它分为3期:HIV流行期、AIDS流行期、HIV/AIDS引起的羞辱与歧视以及对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的影响的流行期。这3个期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常常互相重叠。AIDS流行到今天,人们已经明显地感到它在社会中的各项负面影响。 2006-3-7 淮 安

疾病的流行或多或少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AIDS以其特殊的流行特点,决定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随着AIDS流行程度的不断加深,其影响可以分为对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影响。 2006-3-7 淮 安

An AIDS patient who cannot afford treatment in hospital 患者没钱上医院治疗 2006-3-7 淮 安

A women with her grandson, whose father died of AIDS, he is HIV positive now. 儿子死于艾滋病, 留下一个孙子也 是艾滋病毒携带者 2006-3-7 淮 安

He becomes orphaned because of AIDS 父母双亡,无依无靠。 2006-3-7 淮 安

形势: 三个空前: 政策承诺 政策支持 经费投入 三积极: 地方政府 有关部门 社区社团 2006-3-7 淮 安

温家宝总理、吴仪副总理看望艾滋病患者 2003年12月1日 2006-3-7 淮 安

“这是第一次由中国高层领导出面公开表达对艾滋病病人的关怀。” 2006-3-7 淮 安

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到河南省考察艾滋病防治工作 2003年12月18日~20日 2006-3-7 淮 安

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成立2004年2月26日 2006-3-7 淮 安

2004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到北京佑安医院看望正在这里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慰问医务人员和志愿者。这是胡锦涛与患者亲切交谈 2006-3-7 淮 安

“四免一关怀”政策 对农村居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病病人免费提供抗病毒药物; 在全国范围内为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 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提供免费母婴阻断药物及婴儿检测试剂; 对艾滋病病人的孤儿免收上学费用; “一关怀”指的是国家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提供救治关怀,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人纳入政府救助范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必要的生活救济。积极扶持有生产能力的艾滋病病人开展生产活动,增加收入。 2006-3-7 淮 安

中国当前的艾滋病形势 低流行率 集中在高危人群 集中在一小部分的社区 2006-3-7 淮 安

中国的主要战略 防止二代传播 2006-3-7 淮 安

第三部分 HIV的检测、质量控制 及检测网络现状 2006-3-7 淮 安

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文件 1990. 全国HIV检测管理规范(试行) 1997.9. 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规范(97版) 2003.5.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试行) ----- “规范” 2003. 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 ----- “办法” 2004.8.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4版) 2006-3-7 淮 安

HIV的实验室检测 包括病原学检测和免疫学检测 。 前者包括病毒分离培养、病毒抗原检测、病毒核酸检测等。 后者主要检测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是目前艾滋病诊断中最常用的方法 HIV抗体检测—— 确认是否感染的依据。 2006-3-7 淮 安

HIV抗体检测的目的 HIV抗体检测可用于监测、诊断、血液筛查。 以诊断为目的的检测是为了确定个体HIV感染状况,包括临床检测和自愿咨询检测(VCT) 、术前检测、根据特殊需要进行的体检等。 以血液筛查为目的的检测是为了防止输血传播HIV,包括献血员筛查和原料血浆筛查。 2006-3-7 淮 安

HIV检测实验室的设置 1、种类: 确认实验室 筛查(或称初筛)实验室 2、分级: 国家艾滋病参比实验室 艾滋病确认中心实验室 艾滋病确认实验室 艾滋病筛查中心实验室 艾滋病筛查实验室 2006-3-7 淮 安

艾滋病筛查实验室 1、承担本地区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任务。 2、负责将筛查阳性反应标本送艾滋病筛查 中心实验室复检。 3、按规范要求开展检测前后咨询。 2006-3-7 淮 安

筛查实验室配置 酶标仪+洗板机 生物安全柜 洗眼器 移液器 普通离心机 普通冰箱 恒温水浴 高压灭菌器 2006-3-7 淮 安

筛查实验室必备条件 配置到位 人员:有3名以上的医技人员,其中中级卫生技术人员1名以上,从事病毒血清学工作2年以上,接受过国家级或省级HIV抗体确认中心的培训,并获得合格证书。 有独立的实验室,污染区和清洁区要分开。 符合《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9489-2004)对II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的各项要求。 2006-3-7 淮 安

艾滋病筛查中心实验室 1、承担辖区内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任务。 2、负责辖区内阳性反应标本的复检,及时将 需要做确认试验的标本转送确认实验室。 3、负责辖区内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的技术培训 和指导。 4、按规范要求开展检测前后咨询和培训。 2006-3-7 淮 安

艾滋病确认中心实验室 1、承担卫生部和省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区域的艾滋病病毒抗体确认和部分筛查任务。 2、负责省内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的人员培训。组织省级业务培训 。 3、负责本省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和技术指导。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室间质量考评。 4、负责建立本省实验室数据库,定期报省卫生行政部门国家艾滋病参比实验室。 5、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本省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网络建设,包括实验室验收和考核。 6、负责本省使用的艾滋病诊断试剂质量评估。 7、按规范要求开展检测前后咨询及培训。 2006-3-7 淮 安

检测程序 筛查试验 重复检测 确认试验 2006-3-7 淮 安

筛查试验方法 用于检测HIV抗体筛查试验的试剂盒种类很多,目前常用的筛查试剂有酶联免疫试验(ELISA)、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斑点ELISA、斑点免疫胶体金(或胶体硒)快速试验、唾液检测卡、其它快速筛查试验、尿液HIV抗体检测。 第一个用于HIV抗体诊断的试剂盒于1985年问世, ELISA最常用。操作简单、价格便宜,敏感性、特异性较好,适合我国国情。 2006-3-7 淮 安

筛查试剂的要求 筛查试剂必须是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批准、批批检合格、临床评估质量优良、在有效期内的试剂。 推荐使用经临床质量评估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试剂。 2006-3-7 淮 安

筛查试验(-) 出具“HIV抗体阴性”报告 不能出阳性报告 2006-3-7 淮 安

复 检 初次筛查时发现阳性反应,应及时进行复检,复检时除了原标本外尚需重新采集标本一份。(这样既可核对原有检测和复检结果一致性,又可了解有无血液标本受污。)两份标本同时送检。 国际上均认为复检阳性才是做确认检测的指征。 2006-3-7 淮 安

复检时的检测试剂 应该用2种不同原理的试剂。 有时由于条件限制,当用ELISA筛查呈阳性反应,在重复检测标本时,如用快速试剂往往敏感性不高,故只好提出用两种不同厂家制造或用原试剂外再用一种高质量的ELISA试剂进行检测。 2006-3-7 淮 安

HIV抗体检测的要点 筛查试验阳性不能出阳性报告。 严格遵守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SOP)。 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不得擅自更改。 注意防止样品间交叉污染。 注意安全防护。 2006-3-7 淮 安

HIV抗体确认 包括免疫印迹实验(WB)、条带免疫试验(LIATEK HIVⅢ)、放射免疫沉淀试验(RIPA)及免疫荧光试验(IFA) 2006-3-7 淮 安

HIV确认实验 2006-3-7 淮 安

2006-3-7 淮 安

艾滋病实验室质量管理 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 质量评价 2006-3-7 淮 安

质量保证 实验室规范化建设 人员培训及其评价(岗前培训、复训等) 标本采集、运送和处理 检测方法和试剂的选择 设备维护与校准 文件和文件管理(SOP、原始记录、标本登记、文件存档) 2006-3-7 淮 安

艾滋病实验室应建立的SOP (1)样品的接收、登记和处理, (2)检测方法和步骤, (3)仪器的使用维护和校准, (4)实验中的质量控制, (5)结果解释与报告, (6)保密程序, (7)检测数据的记录与保存, (8)追踪和处理, (9)实验室的清理和消毒, (10)实验室安全防护。 2006-3-7 淮 安

质量控制 质控品的制备和保存 质控图的建立及应用(灰区)(“即刻法”质控) 质控规则及使用 质控图的分析及失控处理 2006-3-7 淮 安

质量评价 评价体系(国际相关机构、国家艾滋病参比实验室、艾滋病确认中心实验室、艾滋病筛查中心实验室) 质量评价参比标本 评价程序(标本的制备发放—盲检—报告检测结果—分析—评价报告—反馈—自我评价并总结) 2006-3-7 淮 安

质控血清 1.内部对照质控血清 内部对照质控血清是指每个试剂盒内厂方提供的一套阴性和阳性对照 2.外部对照质控血清 外部对照质控血清是各级实验室为了监控每次检测的重复性和稳定性以及检验试剂盒批间差异而设置的一套阴性和阳性对照血清。设立外部对照还可以提示标本处于临界值状态时的检验操作情况。 2006-3-7 淮 安

外部对照质控血清的组成 理想的外部对照应该包括阳性对照、弱阳性对照、临界值对照和阴性对照。 在每次实验时应设置一个单一浓度水平的质控品即弱阳性对照。 这个弱阳性对照的值以设定在该试剂盒Cut-off值的2-3倍为宜。 2006-3-7 淮 安

外部对照质控血清的来源和选择 1)通过向有关机构购买获得 2)通过实验室制备获得 ( 比较经济的方法 ) ① 混合试剂盒内部对照血清,等量分装。 ② 混合HIV抗体阳性或阴性人血清,3000转/分钟离心15分钟,用0.2m 生物滤膜过滤除菌后再进行56 ℃30分钟加热灭活处理。弱阳性对照可以通过使用HIV抗体阴性的正常人血清梯度稀释HIV抗体强阳性血清并经标定后得到。弱阳性对照的OD值以2-3倍于Cut-off为宜。 2006-3-7 淮 安

外部对照质控血清的质量要求 1、应该均一、无菌,并且不含有影响ELISA反应的防腐剂。 2、质控物的管间或瓶间变异必须小于监测系统预期的变异(cv<20%),并且质控物的成分应在稳定状态中。 2006-3-7 淮 安

外部对照质控血清的保存 1、外部对照血清或血浆的一次制备量应该足够本实验室一年使用. 2、标定后应该等量分装,每个分装的量应足够一周使用. 3、应该分类作好标记,使用不同颜色的标签. 4、应该存放在-70 ℃,如无条件则存放在非自动除霜的-20 ℃冰箱. 5、外部对照血清一旦融解以后应该存放在 2-8 ℃,一周后必须弃去,不能重新冻存. 2006-3-7 淮 安

外部对照质控血清的使用 每一次实验必须使用外部对照质控血清,以便监控实验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同时可以了解各批试剂盒的批间或孔间差异,绘制质量控制图。 2006-3-7 淮 安

质控图 95%可信限为 x  2s X-2S X-S X X+S X+2S 2006-3-7 淮 安

质控图建立和分析的注意点 建立质控图参数:平均值( x )、标准差(s)、变异系数(cv)。 质控图的判定和分析:失控、位移、趋势 采用S/CO比值制图要比单用OD或A值制图的方法给出更为精确的评估,因为它将每次/每天OD值的浮动考虑在内。 建议长期和稳定地使用一种质量好的试剂盒( 各实验室本身可以进行试剂盒质量的比较 )。由于不同厂家生产的ELISA试剂盒所使用的HIV抗原的构成(env,gag或pol区)以及使用比例不同,因此对同一标本的反应会有差异,表现在OD值相差较大,对外部对照质控血清结果的分析造成困难。 2006-3-7 淮 安

“即刻法”质控 “即刻法”质控统计方法,在连续测3次后,即可对第3次检验结果进行质控。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将测定值从小到大排列:x1,x2,x3……xn(x1为最小值,xn为最大值) 2)计算x和s 3)计算SI上限值和SI下限值 SI上限=(X最大值-x)/s SI下限=(x-X最小值)/s 2006-3-7 淮 安

“即刻法”质控(Cont.) 将SI上限、SI下限与SI值表中的数字比较 2006-3-7 淮 安 N n3s n2s 3 1.15 12 2.55 2.29 4 1.49 1.46 13 2.61 2.33 5 1.75 1.67 14 2.66 2.37 6 1.94 1.82 15 2.71 2.41 7 2.10 16 2.75 2.44 8 2.22 2.03 17 2.79 2.47 9 2.32 2.11 18 2.82 2.50 10 2.18 19 2.85 2.53 11 2.48 2.23 20 2.88 2.56 2006-3-7 淮 安

“即刻法”质控(Cont.) 当SI上限和SI下限<n2s时表示处于控制范围内,可以继续往下测定,继续重复以上各项计算; 当SI上限和SI下限有一值处于n2s和n3s值之间时说明该值在2s-3s范围,处于“告警”状态; 当SI上限和SI下限有一值> n3s值时说明该值已在3s范围之外,属“失控”。 数值处于“告警”和“失控”状态应舍去,重新测定该项质控血清和病人样本。舍去的只是失控的这次数值, 其他次测定值仍可继续使用。 2006-3-7 淮 安

做好全过程质控! 2006-3-7 淮 安

从事快速HIV检测单位必须遵守 有关部门批准 购买有效的试剂 从事人员经过培训,有上岗证 按规定对象检测 严格按厂家说明书操作 满足质量保证要求 做好检测前后咨询 2006-3-7 淮 安

检测前后的咨询 目的: 提供所需知识、信息;帮助预防感染;促进改变危险行为 减少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预防性病艾滋病的感染与传播 提供所需知识、信息;帮助预防感染;促进改变危险行为 减少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帮助求咨者应付心理、情感、社会压力;建立信心,增强责任感 支持感染者/病人接受或完成治疗 帮助求咨者遵医嘱彻底治愈疾病,性伴治疗; HIV感染者---- 改善生活质量 2006-3-7 淮 安

咨询的对象 担心感染的人 想要检测的人 已做过检测的人 HIV感染者 感染者的家人或朋友 卫生工作人员 2006-3-7 淮 安

咨询的原则 尊重的原则 不评判原则 启发/自我决策原则 保密原则 坚持职业关系 2006-3-7 淮 安

HIV传播效率 传播方式 效率(1/100次暴露) 男 女 0.1 ~ 0.2 女 男 0.033~0.1 男 男 0.5~3.0 母 婴 男 女 0.1 ~ 0.2 女 男 0.033~0.1 男 男 0.5~3.0 母 婴 13~48 血液(血制品) 90~100 2006-3-7 淮 安

HIV抗体检测前的咨询 咨询员应了解的内容: 求咨询者要求检测的原因; 感染危险性的评估; 求咨者对HIV抗体检测的知识了解多少; (必须澄清求咨者的错误信息) 求咨者社会支持条件以及应付各种危机情况的能力 2006-3-7 淮 安

检测前咨询须说明的一些问题 HIV、AIDS 抗体检测、其它检测 窗口期、婴儿的抗体被动携带 不能检测出感染时间 无论检测结果怎样,都应改变危险行为 国家对HIV检测的有关规定 清楚告知取报告的时间、地点、人、费用 2006-3-7 淮 安

HIV抗体检测后的咨询 所有检测结果必须认真核对、妥善保管 不能将HIV抗体检测报告单随便放在化验室及导医台上自取 不应通过电话报告结果 注意事项: 所有检测结果必须认真核对、妥善保管 不能将HIV抗体检测报告单随便放在化验室及导医台上自取 不应通过电话报告结果 2006-3-7 淮 安

阴性结果的咨询 认真核对最后一次可能接触HIV的行为发生的时间,排除窗口期; 无论没有感染的人还是需要复查的人,都 应鼓励他们改变危险行为,并与之讨论降低感染危险的方法; 有心理问题出现的情况(综合症) 2006-3-7 淮 安

不确定结果的咨询 要仔细询问造成不确定结果的一些因素是否存在 建议在1,3,6个月后复查,并说明原因和必要性 2006-3-7 淮 安

江苏省检测工作 江苏省自1985年开始HIV抗体检测工作。 1991年发现首例HIV感染者。 自1998年开始建设江苏省艾滋病检测网络。 2006-3-7 淮 安

目前我省HIV检测网络现状 至2005年6月: 确认中心实验室——1个 确认实验室——3个 筛查中心实验室——13个 筛查实验室——316个 2006-3-7 淮 安

江苏省筛查实验室的分布状况 南京市—54 无锡市—24 徐州市—37 常州市—19 苏州市—54 南通市—32 连云港市—17 淮安市—12 盐城市—22 扬州市—15 镇江市—18 泰州市—17 宿迁市—8 2006-3-7 淮 安

第四部分 安全防护及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 2006-3-7 淮 安

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9489-2004 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laboratories—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biosafety 2004-04-05发布 2004-10-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6-3-7 淮 安

内 容 前言 范围 术语和定义 危害程度分级 生物危害评估 防护屏障和生物安全水平分级 设施和设备要求 动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 个人防护装备 内 容 前言 范围 术语和定义 危害程度分级 生物危害评估 防护屏障和生物安全水平分级 设施和设备要求 动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 个人防护装备 管理要求 良好内务行为 安全工作行为 化学品安全 放射安全 紫外线和激光光源(包括高强度光源的光线) 电气设备 防火 水灾和其他自然灾害 紧急撤离 样品的运送 废弃物处置 参考文献 2006-3-7 淮 安

WHO、英美微生物的指导性分类 第一类,不引起人类疾病; 第二类,可以引起人类疾病,并具有危险性, 但不会传播; 第三类,可以引起严重的人类疾病,并具有危险性,还可以传播; 第四类,可以引起人类疾病,具有很大危险性及传播性,而且没有预防及治疗措施,如埃博拉病毒、拉沙热病毒) HIV被分在第三类 2006-3-7 淮 安

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 艾滋病血清学检测 艾滋病血清学检测(包括筛查和确认实验室)、免疫学和核酸检测应在符合Ⅱ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要求的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中进行。 HIV分离、研究 HIV分离、细胞培养及研究工作应在Ⅲ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3)中进行。 2006-3-7 淮 安

实验室的要求 有专用实验室,应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并有明显标记,有充足的操作空间。 实验室墙面、地面、台面材料应耐酸、耐碱、易清洁消毒、不渗漏液体。 艾滋病实验室所用的个人防护装备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 2006-3-7 淮 安

防 护 用 品 实验室应为每个工作人员配备足够的防护服,包括白大衣、隔离衣或一次性工作服。 防 护 用 品 实验室应为每个工作人员配备足够的防护服,包括白大衣、隔离衣或一次性工作服。 实验室应配备足够的一次性手套、一次性口罩、安全防护眼镜及冲洗眼睛的装置。 实验室应配备实验室专用的工作鞋,鞋面覆盖足背,鞋底防滑。 2006-3-7 淮 安

个 人 防 护 高标准的个人保健对于减少感染的危险性很重要。皮肤受损、患病都会增加感染的危险。皮肤的任何伤口和擦伤都应以防水敷料覆盖。 进实验室前要摘除首饰,修剪长的带刺的指甲,以免刺破手套。 进入实验室应穿隔离衣,戴手套。如果接触物传染危险性大,则应戴双层手套和防护眼镜。 离开实验室前必须脱去隔离衣,并洗手。 严禁在艾滋病实验室内进食、饮水、吸烟和化妆。 2006-3-7 淮 安

实验室管理要求 建立安全制度 人员培训和管理 建立严格的保密制度并定期检查 严格质量管理 对存放试剂和有毒物区域的监控 建立应付突发事件的措施 2006-3-7 淮 安

建立安全制度 非实验室人员和非实验室物品不得进入实验室(准入制度) 强化全员安全培训和“普遍性防护原则”安全意识,所有工作人员都有责任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根据《规范》制订本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制度或安全标准操作程序(S-SOP),该制度或程序应适用于现有的实验条件,并与实验室其它规定相一致。 必须告知新上岗人员实验室工作的潜在危险。 实验室工作人员年度采血检测HIV抗体和备案制度的建立。 制定意外事故处理预案,建立意外事故的登记和报告制度。 2006-3-7 淮 安

严格的保密制度 与HIV/AIDS相关检测项目的所有资料均应严格保密,包括送检单与检测记录的保管、报告单的发放和工作人员年度采血检测等。 艾滋病检测实验室所有人员应具有高度的保密意识。不可对无关人员透露检测结果。 2006-3-7 淮 安

实验室的安全操作 做好个人防护 禁止采用口腔吸液管,必须使用移液器来操作实验室的所有液体。 操作中有标本、检测试剂外溅时应及时消毒。 血清及其它体液样品均应严格按要求妥善保存,HIV抗体阳性样品应做好标记单独保存并做好记录。 尽量避免在实验室使用针头、刀片、玻璃器皿等,以防刺伤。 2006-3-7 淮 安

样品的采集 所有的血液、血清、未固定的组织 和组织液样品,均应视为有潜在传 染性,都应以安全的方式进行操作。 2006-3-7 淮 安

样本的运送 1.样品从一个实验室转送到另外一个实验室,必须是血清或血浆,除特殊需要外,一般不用全血,且须置于带有盖帽的试管内,防止样品流出,试管上应有明显的标记,标明种类、姓名、地区、时间或原有的编号。 2.感染性材料必须放在密闭的管子中,再将管子放在含有足够吸水材料的生物危险罐中,以防泄漏。将试管放入专门带盖的容器内,容器的材料要易于消毒处理,在所放样品管周围上下均垫有软性物质,以免碰碎,容器外标有HIV检测专用字样。如果路程较远或者气候炎热时,盛有样本的容器应置于4℃以下运送。送样同时需附送验单。 2006-3-7 淮 安

废弃物处置和消毒 废弃物处置应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9489-2004)和《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 从艾滋病实验室出来的所有废弃物,包括不再需要的样品、培养物和其它物品,均应视为感染性废弃物,应置于专用的密封防漏容器中,安全运至消毒室,并在高压消毒后再进行处理或废弃。 2006-3-7 淮 安

HIV对环境的抵抗力 HIV对外界环境中物理和化学因素抵抗力均较低,比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抵抗力低得多.因此,对HBV的消毒和灭活方法对HIV均可使用。 对热的抵抗力 对化学品的抵抗力 对紫外线的抵抗力 2006-3-7 淮 安

对热的抵抗力 在室温(22-27℃)液体环境下可存活15天以上。 在54-56 ℃时病毒活性约每20分钟下降1个对数TCID50(细胞的半数感染单位)。 56 ℃30分钟可使HIV在体外对人的T淋巴细胞失去感染性,但不能完全灭活血清中的HIV。 经过60 ℃3小时或80 ℃30分钟作用,不能检出感染性病毒,对逆转录病毒灭活,WHO推荐100 ℃20分钟。 在干燥的室温下HIV的感染性持续时间可达3天以上。 2006-3-7 淮 安

对化学品的抵抗力 HIV不耐酸,pH3.0时病毒滴度在10分钟下降4个 对数。 HIV较耐碱,pH高达9.0时,病毒滴度下降甚微。 HIV对消毒剂、去污剂等化学因素一般敏感,如0.2%次氯酸钠5分钟可灭活HIV 。 酒精对起其具有良好的灭活作用,70%酒精只需1分钟即不能检出RT酶活性。 吐温-20(2.5%)对HIV无灭活作用。 2006-3-7 淮 安

对紫外线的抵抗力 对紫外线或射线不敏感,紫外线、射 线不能灭活HIV。 2006-3-7 淮 安

1997-2005年我国HIV职业暴露事故统计 2006-3-7 淮 安

我国HIV职业暴露事故发生实验室类别统计 (1997-2004) 2006-3-7 淮 安

我国防疫、医院、公安系统HIV职业暴露事故发生比例(1997-2004) 2006-3-7 淮 安

定 义 职业暴露是指实验室、医护、预防保健人员以及有关的监管工作人员,在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非胃肠道粘膜,或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而具有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可能性的情况。 2006-3-7 淮 安

原 则 坚持预防为主和安全操作是避免艾滋病防治工作中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毒的基本保证。 原 则 坚持预防为主和安全操作是避免艾滋病防治工作中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毒的基本保证。 各有关机构应严格内部安全防护管理制度,认真执行《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试行)及安全操作的有关规定。 2006-3-7 淮 安

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的使用是作为减少HIV职业感染的最后一个环节。 现已证明,职业暴露后感染艾滋病毒的危险性是存在的,但是发生率很低,这取决于暴露的性质、接触病毒的多少等诸多因素。及时联合使用2-3种抗-HIV药物,可以明显降低实验室和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感染艾滋病毒的危险性。 2006-3-7 淮 安

HIV职业暴露的预防 学习医源性传播防止、HIV实验室安全操作和防护措施 有专门领导和管理系统 坚决实施各项防止交叉感染、安全操作和个人防护的要求 及时评估 遇到事故要报告、登记、处理。 2006-3-7 淮 安

预防的关键 严格的管理 安全的防护措施 2006-3-7 淮 安

有传染性的体液包括 血液 精液 阴道分泌物 脑脊液 羊水 胸水, 腹水 心包液 滑膜液 一切有可见的血液污染的体液 2006-3-7 淮 安

职业性HIV感染的危险 危险性是存在的。 实际感染艾滋病毒的机率是很低的。 经皮暴露:0.33% (95%可信限0.2%-0.5%) 粘膜暴露:0.09% (95%可信限0.006%-0.5%) 2006-3-7 淮 安

导致感染发生的因素 接触血液量: ①伤口的深度 ②器械曾放入病人的血管,器械上 有可见的病人血液 ③针头刺破了静脉或动脉 HIV的滴度高: 病毒载量高.如晚期病人;HIV培养 物;窗口期的感染者 细胞免疫功能:暴露而未感染的人有HIV特异 的细胞毒性T细胞( CTL)反应 2006-3-7 淮 安

HIV暴露后的紧急处理 紧急局部处理 安全事故报告和随访 评估 建立安全事故登记和报告制度 -向所在单位领导和专家报告 -向地区性HIV安全药物储备点报告和确定暴露后药物预防(PEP) -如要服药则需在24小时内完成,越早越好。 -暴露者血液检测:0, 6周, 12周, 6月, 12月 评估 建立安全事故登记和报告制度 2006-3-7 淮 安

紧急局部处理 用肥皂和水清洗沾污的皮肤,如有伤口,应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 用肥皂和水清洗沾污的皮肤,如有伤口,应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    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避免揉擦眼睛。连续冲洗至少十分钟。 受伤部位的消毒:伤口应用消毒液(如70%酒精,0.2-0.5%过氧乙酸,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干净。 2006-3-7 淮 安

安全事故的报告、检测和保密 1.重大事故 :    事故发生单位及时与有关艾滋病职业暴露安全药品储备库(点)报告,储备库(点)负责人联系当地有关专家根据情况共同进行风险的评估,确定用药的必要性、预防药物和用药程序,并将处理情况向主管行政部门报告。并抽血检测被暴露者的艾滋病病毒抗体(包括做快速试),该血清留样备用。如果暴露者以前已有艾滋病病毒抗体的化验结果,则应加以记录。暴露后一年内要定期检测抗体,即分别在暴露后6周、12周、6个月、12个月检测。 2006-3-7 淮 安

3.无论重大事故或小型事故,对事故涉及的职业暴露者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均应注意做好保密工作。每一个得到信息的机构或个人均应严守秘密。 2.小型事故 可在紧急处理后立即将事故情况和处理措施报告主管领导和有关专家,以及时发现处理中的疏漏之处,使处理尽量完善妥当。不进行暴露后预防用药者,也要定期检测HIV抗体,检测时间同前。 3.无论重大事故或小型事故,对事故涉及的职业暴露者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均应注意做好保密工作。每一个得到信息的机构或个人均应严守秘密。 2006-3-7 淮 安

职业暴露后评估 确定暴露的级别, 确定HIV传染源头的严重程度, 鉴于职业暴露后的感染率很低而用药的毒、副作用很大,所以应严格掌握用药的指征。    2006-3-7 淮 安

暴露物是否是体液、含血体液、OPIM或其沾染器械 步骤1:确定暴露级别 暴露物是否是体液、含血体液、OPIM或其沾染器械 是 否 不需PEP 血液或含血体液 完整的皮肤 粘膜或可能有损伤的皮肤 刺、割伤皮肤 不需PEP 危险度 暴露量 低危 表皮擦伤、针刺 高危 伤口较深、见血液 量大 暴露时间长 量小 暴露时间短 2级暴露 3级暴露 1级暴露 2级暴露 2006-3-7 淮 安

步骤2:确定HIV传染源头严重程度 传染源的HIV情况 HIV阴性 HIV阳性 传染源不明 不需PEP 传染源HIV滴度低 无症状,CD4高 (轻度) HIV暴露级别2 (重度) HIV暴露级别 不明 2006-3-7 淮 安

步骤3:预防性治疗的推荐方案 暴露级别 传染源级别 推荐方案 2 1 使用基本PEP程序治疗 3 1或2 使用强化PEP程序治疗 暴露级别 传染源级别 推荐方案 1  1    PEP不一定用,本人决定 1  2    使用基本PEP程序治疗 2  1    使用基本PEP程序治疗 2  2    使用强化PEP程序治疗 3   1或2     使用强化PEP程序治疗 原因不明 原因不明 使用基本PEP程序治疗 2006-3-7 淮 安

暴露后预防性用药(PEP) AZT作为PEP用药 控制其他感染HIV危险性后可以使抗体阳转的危险减少81%(95%CI 43-94%) 现已证明AZT加3TC具有更强的抗病毒活性,而且3TC的耐受性很好,一般不会增加预防用药的毒副作用,这一组合更具合理性。双汰芝就是含有AZT和3TC两种药物的联合制剂。 2006-3-7 淮 安

推 荐 方 案 至少两种药物。如果伤害程度严重,应使用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AZT+3TC),再加一个蛋白酶抑制剂(PI),这样的组合具有更强的抗病毒活性,并且可以防止因污染源中的病毒对AZT或/和3TC耐药而发生的治疗失败。 目前可采用的基本用药程序是单用双汰芝,强化用药程序是用双汰芝的同时合并使用佳息患(PI)。 2006-3-7 淮 安

使用PEP药物需知 连续服药4周 2种和3种联合应用之分 50%有副反应,尤以服药后头2周反应最重 依顺性 AZT+d4T有颉颃作用 ddI+ddC加重副作用(前列腺炎和周围神经炎) 大量喝水 耐药 2006-3-7 淮 安

基本PEP治疗程序 如 - AZT4周(200mg, tid 或 300mg, bid) + 3TC(150mg, bid) - 其他 两种逆转录酶抑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 如 - AZT4周(200mg, tid 或 300mg, bid) + 3TC(150mg, bid) - 其他 或参考抗病毒治疗指导方案。 本程序适用于轻度低危暴露。 2006-3-7 淮 安

强化PEP治疗程序 基本用药程序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如佳息患或利托那韦。 基本PEP治疗程序+佳息患(800mg, tid) 施多宁(600mg, qd)+佳息患 其他 本程序适用于严重暴露。 2006-3-7 淮 安

PEP用药的注意事项 1、预防性治疗药物应在专家的指导下使用。 2、暴露后预防性用药应在暴露后1—2小时之内立即开始。 3、由于服用药物4周才有明显保护作用,如果无很大的副作用,预防性用药应持续4周。 4、暴露后72h内应当考虑对暴露者进行重新评估,尤其是获得了新的暴露情况或源患者资料时。 2006-3-7 淮 安

PEP用药的注意事项(Cont.) 5、所有HIV职业暴露的人员(无论用药与否)均应接受医学咨询和追踪检测。 6、如果使用预防性药物,应监测药物的毒副作用,包括使用预防性用药时和服药2周后的全血、肝肾功能的检测。 7、如果出现主观的或客观的毒副作用,应在专家的指导下,减少剂量或换用药物,并详细记录药物毒副作用情况。 8、如果证实源患者未感染HIV,则应当立即中断PEP。 2006-3-7 淮 安

应用PEP失败原因 大剂量病毒接种 开始治疗过晚 使用疗程过短 使用剂量不足 传染源是否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耐药,SI毒株 2006-3-7 淮 安

HIV职业暴露后的检测与诊断 检测 平均抗体出现时间2.4月(中位数),95%HIV抗体见于6个月,有5%6个月后阳转,直至暴露后12个月内出现。 诊断 ELISA重复持续检出,也可快速测试阳性,并以WB确定,一旦HIV抗体阳转,则持续终身,HIV RNA敏感度高,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存在,不作诊断依据。 2006-3-7 淮 安

报 告 制 度   每年7月5日前,各事故处理单位将上半年填写的“艾滋病职业暴露人员个案登记表” 报至本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一年的1月5日前报告下半年的情况 。每年7月10日和1月10日,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本省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安全事故及处理情况分两次汇总,填写“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职业暴露事故汇总表” ,汇总后报至省卫生厅,抄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6-3-7 淮 安

药品贮备库的设置 (一)国家级:根据地理位置,目前设立4个药品储备库和3个药品储备点。4个区域性储备库分别设在北京、上海、成都和广州;3个储备点分别设在云南、新疆和河南。 (二)省级:江苏省艾滋病检测确认中心。 (三)市级:各市艾滋病筛查中心。 2006-3-7 淮 安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我们任重而道远 我们平凡而伟大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Thank You 2006-3-7 淮 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