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马胃蝇蛆病.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 折射光线向 法线方向偏 折.( 填 “ 靠近 ” 或 “ 远离 ” ) 空气 玻璃 靠近 2. 一束光线斜射到一块玻璃三棱镜上 ( 如下 图 ), 画出光折射的情况.
Advertisements

? 亲子运动会 游园活动 雨伞绘画比赛 爱心拍卖活动 义卖活动 捐书仪式 环保袋制作 乐队表演 社团展示 化妆舞会.
经过同学们近两周的笔袋制作材料搜集、 设计、制作,我们的作品终于完工啦!大家 迫不及待地展示并相互交流了自己的作品。 经过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参评和投票,我 们最终选出了一、二、三等奖作品。 下面就请随我们的镜头一起来看一看我们 的杰作吧! 自制环保笔袋交流评比.
第十章 生物的整体性 第一节 生物体的结构整体性 第二节 生物体的功能整体性 第三节 生物体与环境的整体性 第四节 从整体性角度研究的课题.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付俊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03 级 学号: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物种从数量和种类 来说都占了地球上物种数量和种类的绝大 多数。但教材上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介绍。 这篇论文将从昆虫的生存特性和生理特 点来介绍地球上昆虫繁盛的原因。
兽医临床鉴别诊断技术 第四章第五节流涎 第四章消化系统症状鉴别诊断 黄 金 龙. 兽医临床鉴别诊断技术 第四章第五节流涎 第五节 流 涎 概念 由唾液腺所分泌的唾液在口腔消化中起着重 要作用。各种家畜的唾液分泌量有一定生理范围, 每昼夜的分泌量猪约 15L ,牛约 100—200L.
似 蚓 蛔 线 虫 Ascaris lumbricoides. 简 介 似蚓蛔线虫简称蛔虫 (round worm) ,是寄生人体的肠道线 虫中体形最大者,感染率高达 71% 以上。成虫寄生于人的小 肠,引起蛔虫病 ( Ascariasis )
蠕形住肠虫 us vermicularis 蠕形住肠线虫 Enterobius vermicularis.
学习目标 掌握幽门螺杆菌的基本生物学性状 熟悉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理解幽门螺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 第十二章 螺杆菌属.
烟. 我对你说不 目录. 男人吸烟:伤肺更 伤胃 吸烟易致肺癌的道理人人都知道,但吞云吐雾也会伤及胃部, 增加胃癌的患病率却鲜为人知。 中国中医科学院肿瘤科副主任张培彤告诫吸烟者,这个 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烟雾会随吞咽动作进入胃部,其有害 物尼古丁将直接刺激胃黏膜,使得黏膜下血管收缩、痉挛, 胃黏膜出现缺血、缺氧的症状,形成胃部溃疡,进而导致糜.
第六节、 毛尾线虫病 ( 毛首线虫病 ) 一、毛尾线虫病 ( 鞭虫病) 二、旋毛虫病. 一、毛尾线虫病 ( 鞭虫病) 1. 病原形态 呈乳白色。前部细长,为食道部,后 部短粗,为体部,内有肠和生殖器官。
果蝇杂交实验 学 院 学 院: 动物科技学院 课程名称 课程名称: 动物遗传学实验课 主 讲 人 主 讲 人: 蓝贤勇 博士、副教授 陈 宏 博士、教授 雷初朝 博士、教授.
图 1-8 人体体温的昼夜变动(图) 人的体温是指人身体内部的温度。由于身体内部的温度不容易测 量,所以临床上常以口腔、腋窝和直肠的温度来代表体温。正常人 的口腔温度为 36.7 ~ 37 ℃ (平均为 37.2 ℃) ,腋窝温度为 36.0 ~ 37.4 ℃ (平均为 36.8 ℃ ),直肠温度为.
粪类圆线虫 Strongyloides stercoralis ; threadworm.  兼性寄生虫,生活 史包括自生世代和 寄生世代。寄生世 代中,成虫主要寄 生在人、狗、猫等 宿主小肠;同时, 幼虫可侵入肺、脑、 肝、肾等组织器官。
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 clonorchiasis sinensis 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 感染科.
猪病防治 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学习目标 1. 掌握急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2. 掌握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毛首鞭形线虫 ( Trichuris trichiura Linnaeus , 1771 ). 毛首鞭形线虫 ,呈世界性分布。 成虫寄生于人体盲肠,可引鞭虫病 ( trichuriasis )。本病是世界上分布 最为广泛的蠕虫病之一,与蛔虫病、 钩虫病都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在 我国距今二千一百多年前的西汉古尸.
第四章 牛羊的常见寄生虫病.
子宫内膜炎 子宫粘膜 及粘膜下 层的炎症。.
第七节 猪疥螨病 猪疥螨所引起的一种以皮肤病变为主的寄生虫病,称为猪疥螨病。.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技术培训 牛肉生产与常见病防治要点 张继瑜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张掖.
动物解剖生理 主讲人:解红梅.
急性扁桃体炎 Acute tonsillitis.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临床寄生虫学和寄生虫学检验 Clinical parasitology And laboratory
吸 虫 TREMATODA Dept. of Human Parasitology,
绦虫 1、虫体背腹扁平,带状,分节。 2、雌雄同体(每节均具有♀、♂生殖 器官) 3、缺乏体腔与消化道。
吸虫形态学观察 肝吸虫、血吸虫生活史 肝吸虫、血吸虫、肺吸虫、姜片吸虫虫卵、幼虫、成虫及中间宿主.
消化系统检查 (第四讲).
第三十八绦虫.
第五节 猪囊尾蚴病 是由钩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于猪的肌肉和其他器官中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又称猪囊虫病。本病在世界各国均有发生。
肺结核.
第 22 章 鲽形目的主要养殖鱼类.
生殖细胞.
兽医寄生虫学串讲.
医学寄生虫总论 (三).
毛首鞭形线虫 医检1301班 王春嫔 医检1301班 王春嫔
猪寄生虫控制.
浅表淋巴结检查.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技术培训 冬季牛主要疫病防疫要点 张继瑜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安徽.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优质麦的中后期管理 小麦吸浆虫的防治 主讲:XXXXX 优质麦高产栽培技术.
绦虫纲概述 (Class Cestoda) 绦虫 (cestode) 或称带虫 (tapeworm), 属于扁形动物门的绦虫纲
临床寄生虫学和寄生虫学检验 Clinical parasitology And laboratory
胃、十二指肠疾病 解 剖 和 生 理 (Anatomy and physiology) 一、胃的解剖 二、胃的生理 三、十二指肠的解剖和生理.
钩 虫 病 概述 病因及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预防.
第十节 硬 蜱.
实验三 带绦虫卵 牛带绦虫孕节 猪带绦虫孕节 牛、猪带绦虫头节 微小膜壳绦虫卵 旋毛虫囊包幼虫 班氏微丝蚴 其它线虫.
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clonorchiasis sinensis
吸虫概论 扁形动物门------吸虫纲 吸虫的形态特点 大多数背腹扁平、两侧对称,叶状或舌状 有吸盘 无体腔 雌雄同体(血吸虫除外)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消 化 系 统.
蠕形住肠线虫 Enterobius vermicularis
光学谐振腔的损耗.
第五篇 医学蠕虫 Medical helminthology 安春丽 讲稿.
第四节 寄生虫病的特点 1. 寄生虫感染与带虫者: 感染阶段: 寄生虫感染 : 带虫者: 寄生虫病 : 2. 慢性感染与隐性感染 慢性感染
第四节 颌面部检查与口腔卫生保健 一.常用的检查器械和方法 常用检查器械 1. 口镜 2. 牙用镊子 3. 牙用探针.
第二节 矛形双腔吸虫病 本病是由矛形双腔吸虫寄生于牛、羊、骆驼、鹿等的肝脏胆管和胆囊内引起的一种肝脏
第一节 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
功能性胃肠病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
防蚊灭蚊.
中药饮片调剂技术 戥秤的结构.
钩虫与旋毛虫.
干细胞再生治疗 症例.
鼻孔和鼻屎的故事 圖片來源:漢聲《鼻孔的故事》.
绦 虫 一、共同特点: 二、寄生人体的绦虫分两个目:圆叶目和假叶目。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节 马胃蝇蛆病

马胃蝇蛆寄生于马属动物的胃和十二指肠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病原 胃蝇蛆是胃蝇科胃蝇属的几种胃蝇的幼虫,俗称瘦虫。在我国常见的胃蝇种类有肠胃蝇 (又叫马胃蝇)、红尾胃蝇、兽胃蝇和鼻胃蝇 (又叫烦扰胃蝇)。

这几种胃蝇外形很像蜜蜂,全身密生绒毛,口器已退化。雄蝇尾端钝圆,雌蝇尾部长而向腹下弯曲。

成熟幼虫呈黄色或红黄色,明显分11节,大部分体节上长有小刺,有些种类各节上长两排小刺,有些种类各节上只有一排小刺。虫体前端尖,有一对黑色小钩,后端平钝,有一对气孔。

图4-49 肠胃蝇 1.成虫背面 2.成虫侧面 3.第三期幼虫

图4-50 肠胃蝇 发育史

胃蝇的整个发育期大约1年,成蝇寿命只有几天。雄蝇交配后死亡,雌蝇产卵后死去。产卵期主要在夏天。雌蝇在日间最热的时候围绕着马群飞翔,频频飞近马体而产卵于毛上。

一个雌蝇大约可产600~700个卵,产卵的部位因胃蝇的种类不同而异,有的在四肢和腹部的被毛上产卵,有的在口唇和颊部皮肤上产卵,有的种类在下颌间隙、上颈部或咬肌等处被毛上产卵。

卵经1~2周,内部形成幼虫,卵盖在温热、湿润和摩擦作用下揭开,幼虫即行爬出。有的胃蝇幼虫不逸出外界 (如兽胃蝇)。

幼虫在马的皮肤上爬行,引起痒觉,马用牙齿啃舐皮肤的发痒部,幼虫即粘在马的牙齿、嘴唇或舌上而带进口腔。有的种类的幼虫能够钻入颊部皮肤而进入口粘膜。

进入口腔的幼虫首先钻入口粘膜和舌粘膜下,并逐步移行到胃。进入胃的幼虫以口钩固着在贲门部、幽门部、腺体部,有的固着在十二指肠,逐步发育为第三期幼虫。

第三期幼虫长达16~20毫米,多呈红色或血红色,有的呈灰黄色。幼虫在宿主体内寄生9~10个月,成熟的幼虫随粪便排到外界。有的种类在排出过程中还在直肠粘膜上停留几天,这时虫体即带上一种淡绿色。

排出的成熟幼虫钻入土壤中化为蛹,蛹经3~5周变为成蝇。 干旱炎热的天气有利于胃蝇的活动,马匹受感染也较多。湿度大对蛹不利。

诊断 早期,幼虫在口腔、舌或咽部粘膜下移行时,可能损伤粘膜,引起炎症、水肿或溃疡等现象。患马有时发生口炎、咽头炎、出现吞咽困难。咳嗽等症状,有时发生舌麻痹。

幼虫寄生于胃和十二指肠,常引起胃粘膜炎症和溃疡。幻虫多时,可使胃的运动机能和分泌机能降低。由于幼虫分泌毒素致使患马呈现营养障碍和胃肠炎症状,常常出现周期性疝痛,精神萎顿、出汗增多,使役能力降低。

防治 应于每年蚊虫活动季节结束时,驱除寄生于马体内的胃蝇蛆。驱虫药物有:

1.敌百虫 成年马12~18克,驴7~9克,驹5~7克;或50~80毫克/千克,配成10%~20%溶液内服,药后4小时内禁饮。

2.甲苯 绝食2~4小时后,每千克体重投服0.2~0.4毫升。 3.伊维菌素 0.2毫克/千克,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