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 原 生 物 学 医 学 微 生 物 学 Medical Microbiology 广州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医学微生物学 各论 第二篇 病毒学各论 第二十章 呼吸道感染病毒
概述 呼吸道病毒是指主要以呼吸道为传播途径,侵犯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并引起呼吸道局部感染或呼吸道以外组织器官病变的一类病毒。拒统计,90%以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由该类病毒引起。
呼吸道病毒的分类 正粘病毒科 流感病毒 冠状病毒科 冠状病毒和SARS冠状病毒 副粘病毒科 麻疹病毒、副流感病毒、 正粘病毒科 流感病毒 冠状病毒科 冠状病毒和SARS冠状病毒 副粘病毒科 麻疹病毒、副流感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腮腺炎病毒 其他病毒科 腺病毒、风疹病毒、鼻病毒、 呼肠病毒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病毒 influenza virus
概述 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有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是反复流行最为频繁和引起流感全球流行的重要病原体。 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人外,还可引起禽、猪等多种动物感染。 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性易发生变异。曾多次引起世界大流行。
一、流感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结构 流感病毒多为球形,球形直径80-120nm,新分离株有时呈丝状或杆状。 有包膜,单链分片段的RNA病毒。
流感病毒的电镜照片
是分节段的单负链RNA,7-8个节段,每一节段编码一种结构或功能蛋白。 流感病毒的结构 1、核心 是分节段的单负链RNA,7-8个节段,每一节段编码一种结构或功能蛋白。
NA HA 1 2 4 3 5 6 7 8 分节段的(-)SSRNA 核糖核蛋白(RNP) RNA多聚酶 M2 M1 PB2 PB1 PA
2、核蛋白 是包绕核酸的蛋白质,具型的特异性,构成病毒衣壳。
3、包膜 病毒最外层,是位于外膜蛋白之外的双层脂质 M1:基质蛋白 M2:膜蛋白
4、刺突 包膜上镶嵌着两种刺突,决定流感病毒的亚型,其抗原性容易发生变异。 血凝素(HA):呈柱状 神经氨酸酶(NA):呈蘑菇状
流感病毒的表面结构 血凝素(HA) 神经氨酸酶(NA)
血凝素(HA) 三棱柱状,为三聚体,它基本上以相同的间距覆盖了病毒的全部表面 功能: 凝集红细胞 吸附宿主细胞 抗原性
神经氨酸酶(NA) 四个亚单位组成的四聚体,并不平均分布在病毒表面,而是聚合成群。 功能: 参与病毒释放 促进病毒扩散 具有抗原性
(二)分型与抗原变异 据NP和M蛋白抗原性分 甲型 乙型 丙型 甲型根据HA和NA抗原性不同,再区分为若干亚型 H1~H15 N1~N9 乙型、丙型至今未发现亚型
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 抗原漂移 抗原转变 因HA或NA的点突变造成,变异幅度小,属量变,引起局部中、小型流行。
区别 抗原漂移 抗原转变 变异幅度 小 大 变异性质 量变 质变 流行趋势
禽流感
禽流感
(三)流感病毒的生活史 病毒侵入 遗传物质的释放 病毒的复制与病毒蛋白的合成 病毒的装配 出芽
流感病毒复制过程示意图
(四)培养特性 最适宜在鸡胚中增殖,但不引起明显的病变。 可进行红细胞凝集实验以确定鸡胚中病毒的存在。
(五)抵抗力 较弱 不耐热,56℃30分钟被灭活。 对干燥、紫外线、乙醚、甲醛等化学药物敏感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流行性感冒”( Influenza )是英国人john huzxam在1743年创造的字,他依据意大利语中用来描述这个疾病起源的片语“un infuenza di freddo”,即“寒冷的影响 ”。它主要发生在深秋、冬天和早春季节。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人群受到感染。
(一)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传染源-------病人或病毒携带者 传播途径:病毒经飞沫、气溶胶传播通过呼吸道在人之间直接传播。
(二)致病机理 病毒 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增殖 引起细胞变性、坏死、脱落、黏膜充血、水肿等。
正常呼吸道黏膜 感染后3天 感染后7天
(三)临床表现 人群普遍易感 潜伏期1-4天 局部症状:鼻塞、咳嗽、流涕、咽痛 全身症状:发热 、畏寒、头痛、厌食、乏力 发病初2-3天,分泌物含大量病毒,传染性强。
(四)转归 自限性疾病,一般于5-7天即可恢复 常见并发症: 继发细菌性感染 肺炎
(五)免疫性 同型有1-2年免疫力 免疫物质为SIgA及中和抗体IgG 、IgM
三、微生物学检查 病毒分离 取患者咽漱液或鼻咽拭,接种鸡胚或培养细胞 血清学诊断 快速诊断 分型鉴定
四、流感的防治 接种疫苗 灭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 药物治疗 盐酸金刚烷胺、干扰素滴鼻、板兰根、大青叶
第二节 冠状病毒和SARS冠状病毒
概述 冠状病毒属 多种动物冠状病毒 人冠状病毒:1967年发现,引起普通感冒。 SARS冠状病毒:新的冠状病毒,2002年11月至2003年6月世界流行,引起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SARS )。
一、冠状病毒 单正链RNA,不分节段,螺旋对称 有包膜,突起 对理化因素耐受力差 三个血清型,与鼠肝炎病毒有共同抗原 普遍存在,引起普通感冒和咽喉炎 自限性 飞沫传播
二、SARS冠状病毒 引起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2002年11月16日在我国广东佛山发现第一例。 2002年11月至2003年8月在世界流行,全世界有32个国家和地区有疫情,发病人数达8465人,死亡919人。 我国内地发病人数5327人,死亡349人。 2003年4月16日正式命名,我国于4月8日将该病定为法定传染病。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结构 非突变株 与冠状病毒相似,病毒颗粒不规则,直径60-220nm。 有包膜,四周伸出突起,形如花冠。 螺旋单正链RNA及衣壳N蛋白组成核衣壳。 包膜有E蛋白,且表面有两种蛋白:S蛋白、M蛋白。
结构 核心:单正链RNA N蛋白 衣壳:螺旋对称型 包膜刺突:S蛋白 M蛋白 E蛋白
照片資料來源: 美國疾病管制局
病毒的复制过程
2、培养及抵抗力 可在Vero-E6细胞,FRhK-4细胞内进行增殖并引起细胞病变。 病毒复制可被恢复期血清所抑制。 对脂溶剂敏感,对热、冷抵抗力较冠状病毒强。 粪便和尿中存活1-2天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传染源:SARS患者 传播途径:近距离飞沫传播为主,同时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呼吸道分泌物经口、鼻、眼传播,不排除经粪-口等其他途径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在冬、春季流行为主。
2、致病性 潜伏期2-10天。 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伴头痛乏力、关节痛。 继而出现干咳等肺部病变表现,X胸片48h病灶50%以上,并呈多叶病变。 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严重肺渗出,呼吸窘迫,伴过敏性血管炎,休克,DIC,心率紊乱等。
感染病毒 死亡 潜伏2-10d 发热>38℃、头痛、关节痛、干咳、胸闷气短等,肺部X线片双侧或单侧阴影 严重肺渗出、呼吸窘迫、休克、DIC等 肺部出现多叶病变、X 线胸片48h内达50%以上;低氧血症和呼吸困难
3、免疫性 10天出现IgM 15天出现 IgG,具有中和保护作用。 同时出现细胞免疫。
(三)微生物检查 病毒分离鉴定:P3 实验室 采集咽拭子、痰液、气管分泌物等标本,用Vero-E6细胞分离培养病毒。 核酸检测:RT-PCR 血清学检查:患病12天后检出率高。
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分级 (安全性) Ⅰ级:教学用普通微生物实验室 Ⅱ级: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普通微生物 实验室加上使用生物安全柜 Ⅲ级:通过呼吸道传播致死性疾病的病原体, 但有预防性疫苗(P3实验室) Ⅳ级:高度危险性,无有效疫苗或不明微生 物(P4实验室)
(四)防治原则 预防措施 隔离病人 切断传播途径 提高机体免疫力 SARS特异性疫苗的研制 治疗方法 对症处理 支持疗法
第三节 麻疹病毒
概述 麻疹病毒是麻疹的病原体。是儿童时期最为常见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四季都可发生,但冬春季发病率最高。临床表现为高热、畏光,结膜炎、鼻炎、咳嗽是三个主要的前驱症状。麻疹本身可自愈,但常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而导致死亡。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结构 颗粒较大,呈球形 包膜刺突为血凝素(HA)和血溶素(HL) 核心为完整的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 只有一个血清型
2、培养特性 能使宿主细胞融合成多核巨细胞,核内及胞浆中可出现嗜酸性包涵体。 抵抗力弱
二、致病性 麻疹病毒的传播 人是麻疹病毒的自然宿主 急性期患者为传染源 通过飞沫或鼻腔分泌物传播
(一)麻疹病毒的致病机理 入血(第一次病毒血症) 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增殖 入侵 侵入淋巴组织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多种组织、器官受累,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增殖后再次入血(第二次病毒血症)
(二)麻疹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约10~12天 体温略高、咳嗽、流涕、好打喷嚏及泪眼,症状持续3~5天 体温突然升高(达到40~40.5C),口颊粘膜出现柯氏斑,随后出现红色班丘疹,从耳部开始,2~3天后遍及全身 4天后消退,脱屑
柯氏斑
(三)麻疹的并发症 呼吸道最为常见,如肺炎、肺结核 消化道:腹泻、阑尾炎或盲肠炎 营养失调 脑脊髓炎(0.1%)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SSPE)
(四)免疫力 免疫力牢固,抗HA抗体和抗HL抗体可抵御再感染,一般很少再感染 恢复期主要为细胞免疫 母亲抗体可保护新生儿
三、微生物学检查 病毒分离 血清学检查:双份血清 快速诊断
三、防治原则 1、治疗方法 扑热息痛及水疗法控制高热 保持室内湿度 及时补液 注意饮食营养 儿童应补充维生素A 注意并发症
2、预防措施 麻疹减毒活疫苗 我国接种年龄为8个月,发达国家一般为15个月,7岁时再次免疫,免疫力可持续10年左右。 孕妇不宜接种疫苗。 紧急被动免疫用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
第四节 风疹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不规则球形 核心为单正链RNA,有包膜 包膜刺突有血凝素刺突 只有一个血清型 人是其唯一自然宿主
二、致病性 儿童是主要易感者 呼吸道传播 局部淋巴节增殖后经病毒血症散播全身 潜伏期10-21天。 表现为发热、麻疹样皮疹,并伴有耳后和枕下淋巴结肿大。 成人感染则症状较重。 病后大多预后良好。
可垂直传播导致胎儿先天性感染,引起流产或死胎,或先天性风疹综合症(CRS),引起胎儿畸形,表现为心脏病、白内障、耳聋三大主症。 风险: 妊娠第1个月:58% 妊娠第2个月:35% 妊娠第3个月:15% 妊娠第4个月:7% 病毒 先天性感染
三、预防及免疫 自然感染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母亲抗体可保护胎儿 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 三联疫苗(MMR:麻疹、腮腺炎、风疹) 孕妇要进行风疹病毒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