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 原 生 物 学 医 学 微 生 物 学 Medical Microbiology 广州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流行病的预防和护理. 一、流行性感冒 又称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 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常呈地方性流 行 。 1 , 患儿 是主要传染源。飞沫传播。 2 , 潜伏期是几小时到 1--2 天。 3 ,起病快,有发热、头痛、寒战等。 4 , 呼吸道有鼻塞、流涕、 喷嚏、咽痛、 结膜充血、流泪。
肺炎. 定義 即肺部發炎或受到感染。 肺泡壁液體白血球 導致肺泡壁積聚液體及白血球,防礙肺部的正常 功能 病原體 鏈球菌葡萄球菌 細菌性肺炎:鏈球菌、葡萄球菌 黴漿菌披衣菌病毒 非典型肺炎:黴漿菌、披衣菌、病毒.
流行性感冒病毒. 流行性感冒病毒,简 称流感病毒,是一种 造成人类及动物患流 行性感冒的 RNA 病 毒,在分类学上,流 感病毒属于正黏液病 毒科,它会造成急性 上呼吸道感染,并借 由空气迅速的传播, 在世界各地常会有周 期性的大流行。
张佳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 AURI.
学生中常见几种传染病. 传 染 病  传染病,即传染性疾病,是由病原体 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 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病原体疾病病原体疾病  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 37 种。  传染病的特点:有病原体、有传染性、 有免疫性、可以预防、有流行病学特 征。
传染病及其预防. 几种常见的病原体 HIV 立体模式图 蛔虫卵和蛔虫 几种常见的病原体 几种常见的疾病 水痘.
第二十四章 其他病毒 第一节 狂犬病病毒 rabies virus 一、生物学性状 1. 根据表面糖蛋白 G 的不同可分为 4 个血清 型。 2. 抵抗力不强,易被强酸、碱、乙醚灭活。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第三十五讲 授课老师:安宝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甲型 H1N1 流感 定义 甲型 H1N1 流感是由甲型 H1N1 流感病 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甲型 H1N1 流感病毒 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 病毒的基因片段,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 传播。
学校学生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芙蓉区疾控中心 2014年2月20日.
呼吸道感染病毒.
呼吸道病毒 基础医学院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①参与病毒释放 NA可水解受染细胞表面糖蛋白末端的N-乙酰神经氨酸,使成熟病毒体自细胞膜出芽释放;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及处理.
呼吸道病毒.
甲型H1N1流感 Influenza 田纯学 长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9年5月.
预防猪流感.
第22章 流行性感冒 Influenza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017/2/26 1.
微生物及检验学 肠 道 病 毒.
春季呼吸道传染病 防治知识 2015年郎溪县人民医院.
H7N9禽流感生存手册 不恐惧 不信谣 不大意.
呼吸道病毒 呼吸道病毒是指一大类能侵犯呼吸道引起呼吸道局部病变或仅以呼吸道为入侵门户,主要引起呼吸道外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拒统计,90%以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由该类病毒引起。
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引起呼吸道局部病变,或伴全身症状的一群病毒。
非典型肺炎的常见问题解答 上海市青浦区财政局 报告人:朱 蕾 二00三年四月二十五日.
禽 流 感 製作人:江采珊.陳姿君.
第二十八章 肝炎病毒.
病毒学概述.
全球健康危机 W. Thomas London, M.D. 翻译:章杨.
传染病.
第三节 生物技术药物和疫苗.
病例 1.10月28日,20岁男青年来院就诊。3 d前突然畏寒、发热、头痛、乏力和全身酸痛,今起有鼻塞、流涕、咽痛伴有干咳。体格检查:精神欠佳,体温39.5℃,扁桃体充血,稍肿大,心率每分钟90次,两肺呼吸音较粗。实验室检查:白细胞6.3×109/L,中性粒细胞0.61,淋巴细胞0.39。 (1)如何确诊流感的诊断?
疱疹病毒 Human herpes viruses, HHV
第五节 流行性腮腺炎.
第四十四章  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 Antifungal and antiviral drugs 制作:田汉文.
肺结核.
我们为什么需要接种不同的疫苗 第十五章 健康的生活 主讲人:郑岑 北京市密云区密云三中.
Other viruses Rabies virus (狂犬病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 (人乳头瘤病毒)
呼吸道感染细菌 结核分枝杆菌 白喉棒状杆菌 嗜肺军团菌 百日咳鲍特菌 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
肠道病毒的分类关系 脊髓灰质炎病毒 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 新肠道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 肠道病毒属 小RNA病毒科 鼻病毒属.
呼吸道病毒.
病毒性肺炎 制作人:何露露 黄琳.
Department of pathogenic Biology of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第十九章 肝炎病毒  .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27章 肠道病毒.
第29章 肝炎病毒 (Hepatitis virus)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 李冬青
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征 乏力 食欲减退 恶心、呕吐 肝肿大 肝功能损害 黄疸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病毒感染与免疫.
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 麻疹measles.
呼吸道病毒.
第22章 呼吸道病毒 急性呼吸道感染中90%-95%是由病毒引起的。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有正黏病毒科中的流感病毒、副黏病毒科中的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以及腺病毒、风疹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和呼肠孤病毒等。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呼吸道病毒及检验 呼吸道病毒:是指主要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引起呼吸道以及全身感染。临床上的急性呼吸感染中有90~95%是由这群毒引起的。
教学目的 1.熟悉:流感病毒的分型;抗原性变异与流行的关系;红细胞凝集试验的原理与用途。
流 行 性 感 冒 Influenza 长征医院感染科 徐文胜. 流 行 性 感 冒 Influenza 长征医院感染科 徐文胜.
第31章 其他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gilloma Virus.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医学病毒学 Medical Virology 第21章 肝炎病毒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十章 虫媒病毒 arbovirus 共同特点 (1)直径20~60nm。单股RNA。20面体立 体对称。有包膜,表面有血凝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囊虫病 Cysticercosis.
第八周 呼吸道病毒、胃肠道病毒.
Influenza Virus H1N1甲型流感.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病 原 生 物 学 医 学 微 生 物 学 Medical Microbiology 广州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医学微生物学 各论 第二篇 病毒学各论 第二十章 呼吸道感染病毒

概述 呼吸道病毒是指主要以呼吸道为传播途径,侵犯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并引起呼吸道局部感染或呼吸道以外组织器官病变的一类病毒。拒统计,90%以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由该类病毒引起。

呼吸道病毒的分类 正粘病毒科 流感病毒 冠状病毒科 冠状病毒和SARS冠状病毒 副粘病毒科 麻疹病毒、副流感病毒、 正粘病毒科 流感病毒 冠状病毒科 冠状病毒和SARS冠状病毒 副粘病毒科 麻疹病毒、副流感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腮腺炎病毒 其他病毒科 腺病毒、风疹病毒、鼻病毒、 呼肠病毒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病毒 influenza virus

概述 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有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是反复流行最为频繁和引起流感全球流行的重要病原体。 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人外,还可引起禽、猪等多种动物感染。 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性易发生变异。曾多次引起世界大流行。

一、流感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结构 流感病毒多为球形,球形直径80-120nm,新分离株有时呈丝状或杆状。 有包膜,单链分片段的RNA病毒。

流感病毒的电镜照片

是分节段的单负链RNA,7-8个节段,每一节段编码一种结构或功能蛋白。 流感病毒的结构 1、核心 是分节段的单负链RNA,7-8个节段,每一节段编码一种结构或功能蛋白。

NA HA 1 2 4 3 5 6 7 8 分节段的(-)SSRNA 核糖核蛋白(RNP) RNA多聚酶 M2 M1 PB2 PB1 PA

2、核蛋白 是包绕核酸的蛋白质,具型的特异性,构成病毒衣壳。

3、包膜 病毒最外层,是位于外膜蛋白之外的双层脂质 M1:基质蛋白 M2:膜蛋白

4、刺突 包膜上镶嵌着两种刺突,决定流感病毒的亚型,其抗原性容易发生变异。 血凝素(HA):呈柱状 神经氨酸酶(NA):呈蘑菇状

流感病毒的表面结构 血凝素(HA) 神经氨酸酶(NA)

血凝素(HA) 三棱柱状,为三聚体,它基本上以相同的间距覆盖了病毒的全部表面 功能: 凝集红细胞 吸附宿主细胞 抗原性

神经氨酸酶(NA) 四个亚单位组成的四聚体,并不平均分布在病毒表面,而是聚合成群。 功能: 参与病毒释放 促进病毒扩散 具有抗原性

(二)分型与抗原变异 据NP和M蛋白抗原性分 甲型 乙型 丙型 甲型根据HA和NA抗原性不同,再区分为若干亚型 H1~H15 N1~N9 乙型、丙型至今未发现亚型

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 抗原漂移 抗原转变 因HA或NA的点突变造成,变异幅度小,属量变,引起局部中、小型流行。

区别 抗原漂移 抗原转变 变异幅度 小 大 变异性质 量变 质变 流行趋势

禽流感

禽流感

(三)流感病毒的生活史 病毒侵入 遗传物质的释放 病毒的复制与病毒蛋白的合成 病毒的装配 出芽

流感病毒复制过程示意图

(四)培养特性 最适宜在鸡胚中增殖,但不引起明显的病变。 可进行红细胞凝集实验以确定鸡胚中病毒的存在。

(五)抵抗力 较弱 不耐热,56℃30分钟被灭活。 对干燥、紫外线、乙醚、甲醛等化学药物敏感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流行性感冒”( Influenza )是英国人john huzxam在1743年创造的字,他依据意大利语中用来描述这个疾病起源的片语“un infuenza di freddo”,即“寒冷的影响 ”。它主要发生在深秋、冬天和早春季节。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人群受到感染。

(一)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传染源-------病人或病毒携带者 传播途径:病毒经飞沫、气溶胶传播通过呼吸道在人之间直接传播。

(二)致病机理 病毒 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增殖 引起细胞变性、坏死、脱落、黏膜充血、水肿等。

正常呼吸道黏膜 感染后3天 感染后7天

(三)临床表现 人群普遍易感 潜伏期1-4天 局部症状:鼻塞、咳嗽、流涕、咽痛 全身症状:发热 、畏寒、头痛、厌食、乏力 发病初2-3天,分泌物含大量病毒,传染性强。

(四)转归 自限性疾病,一般于5-7天即可恢复 常见并发症: 继发细菌性感染 肺炎

(五)免疫性 同型有1-2年免疫力 免疫物质为SIgA及中和抗体IgG 、IgM

三、微生物学检查 病毒分离 取患者咽漱液或鼻咽拭,接种鸡胚或培养细胞 血清学诊断 快速诊断 分型鉴定

四、流感的防治 接种疫苗 灭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 药物治疗 盐酸金刚烷胺、干扰素滴鼻、板兰根、大青叶

第二节 冠状病毒和SARS冠状病毒

概述 冠状病毒属 多种动物冠状病毒 人冠状病毒:1967年发现,引起普通感冒。 SARS冠状病毒:新的冠状病毒,2002年11月至2003年6月世界流行,引起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SARS )。

一、冠状病毒 单正链RNA,不分节段,螺旋对称 有包膜,突起 对理化因素耐受力差 三个血清型,与鼠肝炎病毒有共同抗原 普遍存在,引起普通感冒和咽喉炎 自限性 飞沫传播

二、SARS冠状病毒 引起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2002年11月16日在我国广东佛山发现第一例。 2002年11月至2003年8月在世界流行,全世界有32个国家和地区有疫情,发病人数达8465人,死亡919人。 我国内地发病人数5327人,死亡349人。 2003年4月16日正式命名,我国于4月8日将该病定为法定传染病。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结构 非突变株 与冠状病毒相似,病毒颗粒不规则,直径60-220nm。 有包膜,四周伸出突起,形如花冠。 螺旋单正链RNA及衣壳N蛋白组成核衣壳。 包膜有E蛋白,且表面有两种蛋白:S蛋白、M蛋白。

结构 核心:单正链RNA N蛋白 衣壳:螺旋对称型 包膜刺突:S蛋白 M蛋白 E蛋白

照片資料來源: 美國疾病管制局

病毒的复制过程

2、培养及抵抗力 可在Vero-E6细胞,FRhK-4细胞内进行增殖并引起细胞病变。 病毒复制可被恢复期血清所抑制。 对脂溶剂敏感,对热、冷抵抗力较冠状病毒强。 粪便和尿中存活1-2天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传染源:SARS患者 传播途径:近距离飞沫传播为主,同时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呼吸道分泌物经口、鼻、眼传播,不排除经粪-口等其他途径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在冬、春季流行为主。

2、致病性 潜伏期2-10天。 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伴头痛乏力、关节痛。 继而出现干咳等肺部病变表现,X胸片48h病灶50%以上,并呈多叶病变。 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严重肺渗出,呼吸窘迫,伴过敏性血管炎,休克,DIC,心率紊乱等。

感染病毒 死亡 潜伏2-10d 发热>38℃、头痛、关节痛、干咳、胸闷气短等,肺部X线片双侧或单侧阴影 严重肺渗出、呼吸窘迫、休克、DIC等 肺部出现多叶病变、X 线胸片48h内达50%以上;低氧血症和呼吸困难

3、免疫性 10天出现IgM 15天出现 IgG,具有中和保护作用。 同时出现细胞免疫。

(三)微生物检查 病毒分离鉴定:P3 实验室 采集咽拭子、痰液、气管分泌物等标本,用Vero-E6细胞分离培养病毒。 核酸检测:RT-PCR 血清学检查:患病12天后检出率高。

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分级 (安全性) Ⅰ级:教学用普通微生物实验室 Ⅱ级: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普通微生物 实验室加上使用生物安全柜 Ⅲ级:通过呼吸道传播致死性疾病的病原体, 但有预防性疫苗(P3实验室) Ⅳ级:高度危险性,无有效疫苗或不明微生 物(P4实验室)

(四)防治原则 预防措施 隔离病人 切断传播途径 提高机体免疫力 SARS特异性疫苗的研制 治疗方法 对症处理 支持疗法

第三节 麻疹病毒

概述 麻疹病毒是麻疹的病原体。是儿童时期最为常见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四季都可发生,但冬春季发病率最高。临床表现为高热、畏光,结膜炎、鼻炎、咳嗽是三个主要的前驱症状。麻疹本身可自愈,但常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而导致死亡。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结构 颗粒较大,呈球形 包膜刺突为血凝素(HA)和血溶素(HL) 核心为完整的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 只有一个血清型

2、培养特性 能使宿主细胞融合成多核巨细胞,核内及胞浆中可出现嗜酸性包涵体。 抵抗力弱

二、致病性 麻疹病毒的传播 人是麻疹病毒的自然宿主 急性期患者为传染源 通过飞沫或鼻腔分泌物传播

(一)麻疹病毒的致病机理 入血(第一次病毒血症) 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增殖 入侵 侵入淋巴组织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多种组织、器官受累,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增殖后再次入血(第二次病毒血症)

(二)麻疹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约10~12天 体温略高、咳嗽、流涕、好打喷嚏及泪眼,症状持续3~5天 体温突然升高(达到40~40.5C),口颊粘膜出现柯氏斑,随后出现红色班丘疹,从耳部开始,2~3天后遍及全身 4天后消退,脱屑

柯氏斑

(三)麻疹的并发症 呼吸道最为常见,如肺炎、肺结核 消化道:腹泻、阑尾炎或盲肠炎 营养失调 脑脊髓炎(0.1%)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SSPE)

(四)免疫力 免疫力牢固,抗HA抗体和抗HL抗体可抵御再感染,一般很少再感染 恢复期主要为细胞免疫 母亲抗体可保护新生儿

三、微生物学检查 病毒分离 血清学检查:双份血清 快速诊断

三、防治原则 1、治疗方法 扑热息痛及水疗法控制高热 保持室内湿度 及时补液 注意饮食营养 儿童应补充维生素A 注意并发症

2、预防措施 麻疹减毒活疫苗 我国接种年龄为8个月,发达国家一般为15个月,7岁时再次免疫,免疫力可持续10年左右。 孕妇不宜接种疫苗。 紧急被动免疫用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

第四节 风疹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不规则球形 核心为单正链RNA,有包膜 包膜刺突有血凝素刺突 只有一个血清型 人是其唯一自然宿主

二、致病性 儿童是主要易感者 呼吸道传播 局部淋巴节增殖后经病毒血症散播全身 潜伏期10-21天。 表现为发热、麻疹样皮疹,并伴有耳后和枕下淋巴结肿大。 成人感染则症状较重。 病后大多预后良好。

可垂直传播导致胎儿先天性感染,引起流产或死胎,或先天性风疹综合症(CRS),引起胎儿畸形,表现为心脏病、白内障、耳聋三大主症。 风险: 妊娠第1个月:58% 妊娠第2个月:35% 妊娠第3个月:15% 妊娠第4个月:7% 病毒 先天性感染

三、预防及免疫 自然感染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母亲抗体可保护胎儿 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 三联疫苗(MMR:麻疹、腮腺炎、风疹) 孕妇要进行风疹病毒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