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语文全国卷I试题研究及备考建议 精心研究明方向 ,顺势而为定策略 ——近五年语文全国卷I试题研究及备考建议 黄冈中学 邓伏黄
一、走进全国卷 (一)2011—2015年全国卷分类试题呈现
规律探寻:文本类型以社会科学类为主,题材大都 与人类文明相关,又以中国古代文明为主,尤其是 文学、历史、考古、教育等方面文章。 考查能力:1.理解作者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 2.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3.理解文中重要概 念和重要句子的能力。 设题方法: 重组 变形 转述
文言文阅读 年份 内容 考点 2011 《宋史·何灌传》(宋) ①实词解释②筛选信息③文意分析④文言翻译 2012 《宋史·萧燧传》(宋) ①实词解释②信息③文意分析④文言翻译 2013 《明史·马文升传》(明) 2014 《新唐书·于休烈传》 (唐) ①实词解释②断句③文意分析④文言翻译 2015 《宋史·孙傅传》(宋) ①断句②文化常识③文意分析④文言翻译
规律探寻:传统美德教育因素,篇幅一般在600字左右,叙述性强, 且结构相对完整。选文以唐宋为主,选材多为经典史籍。 考查能力:①实词解释②信息③文意分析④文言翻译 (5)断句(6) 文化常识
诗歌鉴赏 年 份 体裁 题材 题干设问 涉及 考点 2011 唐诗《春日秦国 怀古》(周朴) 怀古诗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 析(5分)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 理情景关系的?(6分) 思想感情 表达技巧 2012 宋词《思远人》 (晏几道) 写景抒情 诗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 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 分)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 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 2013 《鹊桥仙》陆 游 山水田园 词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 么样的情感?(5分)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 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2014 宋词 《阮郎归》 无名氏 写景抒情 词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 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9.末尾两 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 的?请简要阐述。(6分) 2015 唐诗《发临洮将 赴北庭留别 》 (岑参)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 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 分)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规律探寻:1、选诗多为名家较为 生僻之作或不出名的经典之作。 2、 唐诗宋词为主流。 考查重点: 重情感、重形象、兼 顾技巧。语言特色、“炼字” 也 涉及。
古诗词默写 规律探寻:初中、高中必背篇目均有涉及;由纯识记类向情景类转换。 年份 内 容 类别 2011 内 容 类别 2011 《论语·述而》、《蜀道难》、《醉翁亭记》 识记 2012 《孟子》、《师说》、《永遇乐》 2013 《观刈麦》、《阿房宫赋》、《赤壁赋》 2014 《离骚》、《蜀道难》、《春望》 情景 2015 《离骚》、《使至塞上》、《念奴娇.大江东去》 规律探寻:初中、高中必背篇目均有涉及;由纯识记类向情景类转换。
选考题(文学类作品) 年份 题目 作者 国籍 考点 2011 《血的故事》 林海音 中国 ①概括分析内 容②分析材料 作用③分析人 物形象④赏析 表现手法⑤探 究人物性格、 主题思想或结 构 2012 《马裤先生 》 老舍 2013 《喂自己影子 吃饭的人》 莱·巴尔莱塔 外国 2014 《古渡头》 叶紫 2015 《马兰花》 李德霞 ①文本线索 ②人物性格 规律探寻: 1、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2、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3、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选考题(实用类) 年份 题目 主传 考点 文本类型 2011 《下笔不觉师造化》 黄宾虹 他传 ①概括分析内 容②筛选信息、 概括要点③探 究传主的人格 魅力、精神境 界或成功原因 2012 《谢希德的诚与真》 谢希德 2013 《飞虎将军陈纳德》 陈纳德 2014 《科学巨人玻尔》 玻尔 2015 《朱东润自传》 朱东润 自传 规律探寻:叙述角度大转变:他传:都强调对伟人、名人传主的事迹介绍。自传:叙述经历,偏重客观。消弭了他传中比较明显的褒溢之词,回归传记体例的“实录”。文章内容变丰富:选材内容不从人物形象角度展现人物,而以人物生命中最重要的经历、志趣学识去表现人物,朴实本色。
年份 内容 规律探寻:考点集中、稳中有变 语言运用 2011 成语、语病、语句衔接、长短句转换、仿写 2012 成语、语病、语句衔接、简明、连贯、得体、仿写 2013 成语、语病、语句衔接、简明、连贯、得体、图表题 2014 2015 成语、病句、语句衔接、简明、连贯得体、图文转换 规律探寻:考点集中、稳中有变
写作 年份 命题 材料 立意 2011 新材料 对于中国的崛起,谈感想 中国的崛起 2012 修船工顺手补洞而被感激 2013 受助与助人的关系 2013 切割钻石,很多老切割师 不敢动,而徒弟一下子就 把钻石切成两块 经验、技术、勇 气的辩证思考 2014 “山羊过独木桥” 引起争 论和思考 谈论遵守规则,或 谈论变通出新,或 探讨二者之间的关 系 2015 一封信 亲情与规则的辩证 思考
①个人发展问题(幸福、理想、自信、善心等) ②个人与外界关系问题(与他人、集体、社会、 国家) 规律探寻: 1.作文思辨性逐渐明显。 2.作文考查的相关母题 ①个人发展问题(幸福、理想、自信、善心等) ②个人与外界关系问题(与他人、集体、社会、 国家) ③人的认知问题(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等)
整体特征:稳中有变(近5年全国卷纵向比较) 外在形式看似稳定: 容量:10页,约万字。 类型: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种,两类试题赋分与往年相同。 形式与结构: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依然分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必考题的文段体裁、 题型与数量、顺序非常稳定,多年来一直没有变化;选考题提 供了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两种文体的文本。第Ⅱ卷的语言 运用小题,数量和顺序都有很强的稳定性,写作试题类型也没 有变化,还是依照给定的材料作文和相关要求作文。 这“熟悉”的面目在某种程度上消除了考生的陌生感。
“变”的表现 文本多样化、题型丰富化、考核综 合化、思维探究化 核心内容渐向灵活, 整体释放改革信号。
与湖北卷的不同(横向比较) (一)语言文字运用 1.全国卷降低分值和题量 全国卷 20分 3+2题(3个客观题、2个主观题) 全国卷 20分 3+2题(3个客观题、2个主观题) 湖北卷 24分 4+3题(4个客观题、3个主观题) 2.全国卷无字音字形以及和课本挂钩的语言运用 题;突出语言连贯衔接题 3.全国卷没有文学常识、名著阅读
(二)文言文阅读 1.全国卷文言断句以选择题的方式考查 2.全国卷增添文化素养题
1.全国卷阅读量大 论述类+文学类 2.全国卷增分不增时 全国卷:25分 ; 湖北卷:20分 3.全国卷多选题分层级给分,湖北卷 组合给分 (三)现代文阅读 1.全国卷阅读量大 论述类+文学类 2.全国卷增分不增时 全国卷:25分 ; 湖北卷:20分 3.全国卷多选题分层级给分,湖北卷 组合给分
4.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选做 5.降低小说阅读的难度系数,加大 实用类文本考查难度 (三)现代文阅读 2013年——2015年文学类作品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各小题得分情况对比(平均分) 2013 年 11题 12题 201 4年 201 5年 文学 类 9.77 9.93 15.15 实用 类 17.78 19.69 16.21
湖北卷:初中50篇选6; 高中34篇; 初中3题,高中5题 (四)默写题 1.考查范围改变 湖北卷:初中50篇选6; 高中34篇; 初中3题,高中5题 全国卷:初中50高中14 初中1题, 高中2题 2.考查方式改变 全国卷为情景化默写,难度明显高 于湖北卷
隐性区别: 1.更加重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动态考查。 2.更加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弘扬。 3.更加重视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引导。
三、应对策略 (一)整体策略 1.加强研究明方向。 2.“顶层设计”调思路。 3.平稳对接补短板。 4.合理借鉴有策略。
(二)板块复习策略: 1、语言文字应用 (1)第一轮暂停字音、字形、文学常识、名著阅 读的复习; (2)加强语句衔接、填句衔接的系统;每周四进 行30分钟的语文限时训练,侧重于对全国卷中所 考查的语言运用内容进行考查,特别是强调对语 句衔接、填句衔接的系统训练。
2.文言文阅读 强化文言断句客观题训练 将原来的主观题依照全国卷的设题思路改造为客观题,重视对文言断句 选项的设置,提高此题的难度,4个选项中设为断句正确1项, 断句错1 处3项。 关注文言文文化素养题 适当淡化文学常识教学, 强化文化常识教学与系 统整理。
3.加强实用类文本阅读 (1)强化对人物传记类作品的系统阅读,让学校图书馆加订《中外 传记作品选读》这一选修教材。 (2)强化对人物传记类作品的训练,注重将其与小说进行对比阅读, 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专长,早做准备;根据考题,快速抽身”,不要 在考试中摇摆不定,难做决断。
4.名句名篇 加强名句名篇理解性记忆,我们将初 高中必背篇目进行改造,抽取重要语 句,以情景化默写的方式改编为题目 ,题量为每篇10—15题。
5.写作 新材料作文训练和其他考点复习双线 并行,贯穿始终。将作文训练分为审 题立意、谋篇布局、素材积累、语言 辞彩等4个系列,并编纂成册,有计划 地进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