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读懂一首诗歌 (思想内容与情感表达) 【抓体裁、语言、题材、阅读技巧】 一、诗题 二、作者 三、序文 四、附注 五、意象 六、关键词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基于分析型思维的 汉语格律诗平仄格式教学 中国,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李岗 教授. 一些汉语水平较高的外国学生对中国古代格 律诗迷恋不已,但对其韵律美感不能真正欣赏。 主要障碍之一在于对格律诗格式及其变化无所适 从。格律诗的音韵平仄是利用汉语声调语言特点, 通过平仄声调的排列组合,产生抑扬顿错的声律.
Advertisements

第一课 第一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杂剧(北曲) 南戏(南曲) 元代戏剧分类 前期 :(鼎盛期)杂剧活动中心是大都 关汉卿 《窦娥冤》《救风尘》 《望江亭》 《单刀会》 王实甫 《西厢记》 白 朴 《墙头马上》《梧桐雨》 马致远《汉宫秋》 后期: (趋衰微)杂剧活动中心是杭州 郑光祖《倩女离魂》 元杂剧的分期元杂剧的分期.
教学目的 品味意象、意境,结合虚实相济的写 法,感受情景交融的特点,体会离人情怀。 教学重点: 情景交融的手法和效果。 教学难点 : 品味诗词意蕴,体会 “ 离人 ” 情怀。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诗歌鉴赏 之表达技巧 诗歌鉴赏 之表达技巧. 《考试说明》对 “ 古代诗歌鉴赏 ” 的能力要求是: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意境、语言 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级.
詞 選. 關於詞 關於詞 起源承襲樂府,受外來新樂影響,改變唐詩的新文體 別稱詩餘、樂府、曲子詞、長短句、倚聲 體制 1. 依字數分:小令 (58 字以下 ) 、中調 (59-90 字 ) 、長調 (91 字以上 ) 2. 詞牌,像現代歌譜,與內容無關。詞牌下小字為題目,才與內容有關。 格律 1.
古诗鉴赏题10大规律 诗歌鉴赏要求考生从诗歌内容、语言、结构、写作技巧及作品风格、鉴别其所表达的主旨、思想情感及社会意义。
轻叩诗歌的大门 综合性学习.
第一章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 一、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概述 (一) 诗歌起源与原始歌谣 1.诗歌起源
中国最早的诗书 原名 [诗]或[诗三百] 原点 王宫采诗 周朝的帝王 民间诗谣 孔子删诗 从三千首到三百首 公卿献诗 官臣献给帝王 内容跨越了600年的历史 西周初朝 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 春秋时期中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至今有超过三千年的历史.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地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沦落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为反抗帝国主义,推翻封建制度,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进行了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斗争。这期间,音乐在唤起民众、凝聚民心、改造中华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历史作用. 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近代三个不同时期的歌曲。
诗歌自由创作及鉴赏 第二小组制作 组长:黄彩丽 组员:麦晓璇、陈淑敏、 许泳毅、林少劝、 郑晓红、沈丽莎、 冯招弟.
诗歌赏析 ——赏析诗歌中的思想情感 主讲:佛山市高明区荷城中学 刘天年.
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欢乐颂 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 胡巧巧.
春江花月夜 唐 张九龄.
本文的写作顺序 第一部分(1—5段)描写早期的大树,写了 大树的形象、经历和对人类“友善”的情况。
中国古代诗歌 发展概述.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悲莫悲兮生别离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词五首.
韦应物(737—792?),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曾任玄宗近侍三卫郎。 广德二年(764),卒业于太学。历任滁州、江州、苏州刺史。有《韦苏州集》十卷。
强化二 语言鉴赏.
理解诗意的切入点.
诗歌押韵的规律 作者:临川一小 杨联根.
轻叩诗歌的大门之 诗 海 拾 贝 重庆市九龙坡区金凤镇小学 陶静.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21教学资源网整理发布: 导入 1.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给大家介绍你看过的描写春天的文章或诗歌。 2.想知道古人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惠崇》,看看诗人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两晋与南朝.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小桥流水人家.
专 题 气 象 物 候.
单元六: 轻叩诗歌的大门.
诗配画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学习古诗的方法 读全诗,知大意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解题 这首诗叙述了采桑少妇严词拒绝太守调戏的故事,歌颂了女主人公的机智、幽默和反抗强暴的精神。
古代诗歌四首.
陌上桑与“桑女”意象.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渔歌子 21教学资源网整理发布:
近 体 诗 学 习 目 标 学 海 导 航 山 居 秋 暝 八 首(之一).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本资源来自初中学科网(
安阳市第二十中学 路 鹏.
己亥杂诗 龚自珍.
《诗经》三首 关  雎 蒹  葭 君子于役.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饮 酒 陶渊明.
温故知新 1.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有什么关系? 2.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
9 词两首.
近 体 诗 学 习 目 标 学 海 导 航 山 居 秋 暝 八 首(之一).
2009高考诗歌鉴赏 专题备考方案 天津市复兴中学.
风雨中,踏雨吟啸,怡然自乐. 风雨中,踏雨吟啸,怡然自乐 风雨中,踏雨吟啸,怡然自乐 风雨后,蓦然回首,云淡风清.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 第二组 5、古诗词三首 hyyzixin.
南北朝民歌.
                                                                                                                                                                
《望海潮》.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Shī jīnɡ · fēnɡ · zhōu nán · ɡuān jū
语文园地二.
Reading of English-American Literature
目 录 1 教材分析 2 学情分析 3 学法设计 4 教法设计 5 教学过程 6 板书设计 7 教学反思.
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 诗歌鉴赏 --- “情”与“景”的关系
《詩經》關雎.
中欧项目部 张茂松.
特别的作业.
《我爱你中国》 万先金.
陶渊明的诗. 陶渊明的诗 田园诗: 指以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篇。陶渊明的田园诗,多方面描写田园景色和农村生活,表现了农村的恬美静穆和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也表现了诗人参与农村劳动的感受,以及与农民的愉快交往。本来与谢灵运的山水诗异趣,但随着南朝齐谢脁山水诗注意表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象,田园诗与山水诗的界限遂渐渐模糊。人们一般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可见其合流的趋势。
生词 คำศัพท์ 宋词 sòngcí ฉือในสมัยราชวงศ์ซ่ง 词人 círén นักประพันธ์ “ฉือ”
生词 คำศัพท์ 1. 楚辞 chǔcí บทกวีของรัฐฉู่ 2. 诞生 dànshēng กำเนิด ; เกิดขึ้น
生词 คำศัพท์ 汉乐府 hànyuèfǔ เพลงที่รวบรวมโดยหน่วยงานเย่ว์ฝู่แห่งราชวงศ์ฮั่น 民歌 míngē เพลงพื้นบ้าน 莲蓬 liánpéng ฝักบัว 叙事诗 xùshìsh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怎样读懂一首诗歌 (思想内容与情感表达) 【抓体裁、语言、题材、阅读技巧】 一、诗题 二、作者 三、序文 四、附注 五、意象 六、关键词 一、诗题 二、作者 三、序文 四、附注 五、意象 六、关键词 七、典故 八、表达 【抓体裁、语言、题材、阅读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专题(一) 诗歌的体裁 课本176页

中国古代诗歌 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光辉历程 一、上古——口头歌谣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 ” 先将竹竿截断,然后用弦将截断的竹竿连接两头制成弹弓。一颗颗弹丸从弹弓中射出,击中了一只只猎物,人们欢乐地追逐着,满载而归。。

二、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 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 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 (代表作家:屈原)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赋(铺陈叙述) 比(比喻) 兴(起兴) 体制:“风、雅、颂”三部分 “国风”现实主义的精华 表现手法: ★句式四言为主,语言双声叠韵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屈原的骚体诗,依诗取兴,引类譬喻,继承发展了《诗经》的比兴传统。 《楚辞》的比兴具有象征的特质,成了一个形象的系统——香草美人。 骚体诗冲破《诗经》四言诗的固定格式,句式加长而灵活,篇章放大而严密,词采绚丽而贴切,是《诗经》之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

奠基人、最早影响最深远的爱国诗人——屈原 代表作:《离骚》 屈原的骚体诗,是浪漫主义的典范作品。对理想的热烈而执着的追求、爱憎情感火山爆发式的自我倾诉、献身祖国的赤胆忠心,都在奔放的辞句、宏大的结构中被容纳。 诗人大胆地驰骋想象,糅合了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自然现象与自身遭遇,创造了一个个前无古人的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

三、汉代——汉乐府 其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歌辞予以配乐,以及将文人歌功颂德之诗制谱以供统治者祭祀和朝会宴饮之用。 乐府原指音乐机关,汉武帝刘彻时扩充为大规模的专署。 其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歌辞予以配乐,以及将文人歌功颂德之诗制谱以供统治者祭祀和朝会宴饮之用。 “汉乐府”即是汉代的乐府诗,又称“乐府诗”或“乐府歌辞”。

三、汉代——汉乐府 汉乐府民歌直接继承了《诗经》中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但它又与《诗经》发歌以抒情为主不同,汉乐府发歌以叙事为其特色,善于通过戏剧情节的铺叙,通过人物语言、行动的刻画塑造出特定环境中富有个性典型形象 。 这些歌辞描画了惨重的阶级压迫与剥削,揭露了上层社会的奢淫腐朽,反映了长期对外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达了人民对封建婚姻的抗议,对自由爱情的热烈向往……

三、汉代——汉乐府 《上邪》 《陌上桑》 《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阵阵, 夏雨雪, 天地和, 乃敢与君绝!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汉末) 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原题为《古诗》,最早收录于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所编《文选》之内。这些诗并非一人一时之作,作者属于地主阶级中下阶层。

如《行行重行行》、《涉江采芙蓉》、《迢迢牵牛星》、《西北有高楼》皆为传世经典。 《古诗十九首》在历代都受到了高度评价,南朝文论家刘勰评为“五言之冠冕”,其艺术成就确是文人五言诗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如《行行重行行》、《涉江采芙蓉》、《迢迢牵牛星》、《西北有高楼》皆为传世经典。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西北有高楼》

建安风骨 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并普遍采用五言形式,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 “风”偏重指精神气质,“骨”偏重于指骨格形态,二者密不可分,合而为一为风骨。 建安风骨所指的文学具有内容充实、感情丰富,慷慨悲凉的阳刚气派的风貌。

观 沧 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四、魏晋南北朝 2.正始文学: 代表作家:阮籍、嵇康 3.两晋文学: 西晋: 左思(《咏史》诗开启了咏史和咏怀结合的新路子。) 东晋: 陶(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 谢(谢灵运 :开创了山水诗派)

陶渊明《归园田居》等作品,语言朴素自然, 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污浊社会现实的憎 恶,给人以含蓄隽永、意境醇美的享受。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谢灵运——开创山水诗派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登池上楼》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四、魏晋南北朝 4.南北朝时期 (最大的成就是民歌的发展) 南朝民歌: 文学特征: 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 代表作:《西洲曲》

《西洲曲》 -----南朝民歌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西洲曲》 -----南朝民歌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 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 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四、魏晋南北朝 北朝民歌: 代表作:《木兰辞》(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 成就) 文学特征: 题材广泛、风格刚健、语言直率

五、隋唐五代 唐代是诗歌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在唐代近三百年的时间里,留下了近五万首诗歌,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大约有五、六十人。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他们才气横溢,不满现状,通过自己的诗作抒发愤激不平之情和壮烈的怀抱,拓宽了诗歌题材) ☆陈子昂 陈子昂建立高峻雄浑、刚健有力的新诗风。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

盛唐歌飞

五、隋唐五代 盛唐(盛唐时期是诗歌繁荣的顶峰。) 乐府、歌行、律诗、绝句,各体齐备;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相辅传扬; 边塞派、山水田园诗派、怀古咏史诗派, 各呈异彩。 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 高适、岑参、韩愈、李商隐、杜牧

诗歌的体裁① 古体诗 古体诗相对于唐时而言,是古代的自由诗。 特点:章无定句,句无定字,不讲平仄, 不讲对仗,押韵自由 它常常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 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 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 杂言古诗、乐府诗 标题有的加上“歌”“行”“引”“曲”“吟”“弄”等名称 如《琵琶行》。

诗歌的体裁② 近体诗 近体诗大致分为三种:律诗,排律,绝句。 律诗的意思就是依照一定的格律来写成的诗。 主要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⑴ 每首限定八句,每句五字(五律)或七字(七律) ⑵ 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⑶ 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 ⑷ 2句一联共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 必须是对偶句。 绝句又称截句,字数比律诗少一半,在形式上 就等于半首律诗,格律要求同律诗(2)(3)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座以散愁! 【即时小练】 石鱼湖上醉歌 (唐)元结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座以散愁! 樽:酒杯 沼:水池 徒:只是 历历:一个个清楚地 废:停止

寄李儋元锡 (唐)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即时小练】 寄李儋元锡 (唐)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茫茫:模糊不清的样子 黯黯:情绪低落的样子 田里:故乡 流亡:流亡的人

【即时小练】 2.阅读王维的《山居秋暝》,回答问题。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上面这首诗中押韵的字: 秋、流、舟、留。 (2)这首诗的第三句应该是(  ) A.素月出东岭 B.月出惊山鸟 C.明月松间照 D.月上柳梢头

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宫怨》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柳色参差掩画楼,______________ 。 【即时小练】 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宫怨》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柳色参差掩画楼,______________ 。 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A.晓莺啼送满宫愁 B.深锁春光一院愁 C.斜晖脉脉水悠悠 D.寂寞空庭春欲晚 七言绝句,从押韵、粘对的角度,排除D项,从粘对的角度排除B项,从内容的角度排除C项。

诗歌的体裁③ 词 别称: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按字数多少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阕是一曲终了的意思。 词的标题和词牌 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着严格区别的,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体现,词牌则规定了词的格式。 词必须有词牌,但不一定有标题。

菩萨蛮 (唐)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①人似月,皓腕凝霜雪②。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即时小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唐)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①人似月,皓腕凝霜雪②。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注 ①垆边:酒家。②凝霜雪:像霜雪凝聚那么洁白。 (1)《菩萨蛮》是一首词,“菩萨蛮”是词牌。 (2)词的句子长短不一,故称长短句;词原指合乐歌唱的歌词,故称曲(曲子词)。

六、宋代 宋诗重理趣: 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杨万里(“诚斋体”) 苏轼 宋词: 婉约派:柳永、李清照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雨 霖 铃》 柳 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雨 霖 铃》 柳 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 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破 阵 子 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 辛 弃 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破 阵 子  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 辛 弃 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2.阅读下面的句子,完成后面两题。 ①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 ②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⑤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诗歌的体裁④ 曲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 白朴《墙头马上》 马致远《汉宫秋》 郑光祖《倩女离魂》 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两种形式。杂剧属戏剧,散曲属诗歌。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 白朴《墙头马上》 马致远《汉宫秋》 郑光祖《倩女离魂》

《长亭送别》王实甫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 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 了玉肌:此恨谁知?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 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

散 曲 散曲是宋元时代兴起的,由词蜕化出来的一种可供歌唱的新诗体,它有一定的乐调和一定的歌词格式,是按节拍来歌唱的。 散曲的体式和词相近,但比词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套曲)两种形式。 小令只含一支曲子,如《越调·天净沙·秋思》只有“天净沙”一曲。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踟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张养浩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踟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套数 宫调和曲牌 套数是把同一宫调的若干支不同曲牌的曲子连缀在一起,少则几首,多则十几首,甚至几十首。套数的名称以第一曲及所属宫调命名。 宫调是音乐术语,表示声音的高低等, 如《长亭送别》中的《正宫》就是一种宫调。 曲牌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不同的曲牌在字数、平仄、押韵上往往不同,如《长亭送别》中的《滚绣球》、《叨叨令》、《快活三》、《四边静》、《朝天子》、《满庭芳》、《五煞》等都是曲牌。 每一个曲牌,在韵上必须属于一种宫调;一种宫调下有的有若干个曲牌。

八、清代 清诗:龚自珍(以其先进的思想,打破了清中叶以来诗坛的沉寂,常着眼于社会、历史和政治的观点来揭露现实,使诗成为现实社会的批判工具。 已亥杂诗其一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其二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词:纳兰性德

木 兰 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二、从体式入手读懂古诗 ——起承转合的写作思路 二、从体式入手读懂古诗 ——起承转合的写作思路 春日忆李白 杜 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答:先写景,后抒情:先选取草色、柳色桃花、杏花等典型春景表现春日之美, 再用东风不消愁、春日惹恨长来点明春思 春 思 贾 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杏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请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答:先写景,后抒情:先选取草色、柳色桃花、杏花等典型春景表现春日之美, 再用东风不消愁、春日惹恨长来点明春思

(1)起 东坡· 苏轼 “起”句就是开头,或写景,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方式多样。 其作用主要有两种:①点明题旨,统领全诗,奠定情感基调;②托物起兴,烘托铺垫,渲染映衬。 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答: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的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2)承 “承”句或写景,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 其主要作用是:①承上启下,②铺垫下文。 咏山泉储 光羲 咏山泉储 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 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答: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欲扬先抑的效果

(3)转 往往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由浅入深,从正到反,思路的转换体现诗意的跳宕转折。 望湖楼晚景 苏 轼 苏 轼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第三句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说说它的作用。 答: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承上启下。

4)合 ①呼应开篇或诗题,圆合首尾;②对比前文或总结全诗,卒章显志;③以景结情,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直接抒情、言志、阐理;或暗示、象征地表达作者的感情、寄托诗歌的主旨。 碛中作 岑 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试赏析本诗末句的作用。 答:本诗末句并不正面回答第三句的疑问,而是以景结情,描写明月照耀下的朦胧、沉寂、荒凉、荒无人烟的莽莽平沙,气象阔大,含蓄地暗示了戍边将士风餐露宿的艰苦生活,余味无穷。

作业 完成《劝学》、《师说》背诵 预习《100天背诵》第17、18天 完成《步步高·练出高分》第2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