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一算!您有幾個代謝症候群危險因子?
代謝症候群危險因子 依據衛生署近年來國人十大死因統計,與代謝症候群之相關疾病,如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糖尿病、腎病變和高血壓等,也都在十大死因之列,且無論是標準化死亡率或相關醫療總花費皆高出惡性腫瘤,代謝症候群患者聚集數種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於一身,如血脂異常、血壓偏高、血糖偏高與腹部肥胖,增加了糖尿病與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發生率,也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代謝症候群危險因子 代謝症候群的形成機制並未完全釐清,然而,一般認為胰島素阻抗是肥胖、高血糖、高血脂及高血壓所有徵狀間的共同連結因子。代謝症候群的危險性來自於它與第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危險因子具高度關聯性,部份研究指出,患有代謝症候群之非糖尿病患者日後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機率較正常人增加4倍,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則增加30%。
代謝症候群危險因子 代謝症候群是慢性疾病發生前的症候群聚現象,可透過適合個人的健康飲食、足夠的運動、體重控制,等必要的健康生活型態,來預防進展為慢性疾病;除了透過衛生教育增加認知、改變態度之外,最重要的是要能落實於生活中;但是飲食與運動行為的改變及維持,除了個人的毅力之外,還需要良好的支持系統。飲食是個別性,一個健康人可以透過團體性營養衛教,調整日常飲食;但大部份的疾病患者則需要個別的諮詢,代謝症候群患者亦然,而阻斷代謝症候群患者成為慢性病罹患者,有著相當大的價值。
代謝症候群危險因子 衛生署於2006 年訂定代謝症候群中文名稱,並研訂臨床診斷準則,且對部分指標做了修正,目前台灣的診斷標準如下: (一)腹部肥胖:男性腰圍≧90 cm,女性腰圍 ≧80 cm (二)血壓上升:血壓值≧130/85 mmHg (三)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過低: 男性 <40 mg/dl,女性 <50 mg/dl (四)空腹血糖值上升:空腹血糖濃度≧100 mg/dl (五)三酸甘油酯上升:三酸甘油酯濃度≧150 mg/dl
代謝症候群危險因子 以上五項危險因子中,若包含三項或以上者,即可診斷為代謝症候群。隨著年齡的增長,新陳代謝率逐年下降,體重在不知不覺中逐年上升,伴隨而來是代謝症候群發生,若是體重減輕則代謝症候群者有回轉的機會。
代謝症候群危險因子 苗栗縣衛生局預定於苗栗市、竹南鎮、通霄鎮、苑裡鎮、銅鑼鄉、公館鄉、造橋鄉衛生所,成立衛教團體,除了苑裡鎮之外,每個衛生所,藉由測量腰圍、血壓,及抽血檢驗空腹血糖、膽固醇、三酸甘油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篩選高危險群個案,招收10~12名18-65歲代謝症候群民眾,聘請合格營養師,進行每週一次,為期三個月的衛生教育、與個別飲食諮詢活動,歡迎有意願者或機關團體與上述衛生所聯繫。算一算您有幾項危險因子 本文由【苗栗縣政府衛生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