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封建帝制的终结
教学目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目的: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与历史条件;掌握对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准备活动、基本理论及其改良派论战的基本情况;熟悉武昌起义、帝制覆亡、民国建立与袁世凯窃国的过程;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失败原因;同时要求学生深怕关于辛亥革命的基本理论与基本观点,引导学生对辛亥革命进行正确认识和正确评价。
教学目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三民主义的内容;武昌起义的准备与经过;《临时约法》的内容与意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失败原因。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尤其是如何理解平均地权;资产阶级革命派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相同与不同;如何理解武昌起义成功而辛亥革命却失败了;如何理解孙中山与袁世凯的斗争与妥协。
第一节 兴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 清政府横征暴敛,导致民怨沸腾 各阶层人民的反抗斗争风起云涌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新政的措施:设立商部、学部、巡警部等中央行政机构;裁撤绿营,建立新军;颁布商法商律,奖励工商;颁布新的学制,下令从1906年起正式废除科举考试,并“仿行预备立宪”。 新政的破产:“预备立宪”的骗局仅使立宪派大失所望,也使统治集团内部因满、汉矛盾和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尖锐而分崩离析。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基本概念与内涵(一) 《辛丑条约》: 1901年(辛丑年)俄、英、美、德、法、日、意、奥、西、比、荷11国与中国清政府签订的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光绪帝经太原逃往西安。出逃前,已派出李鸿章为代表乞和。于1901年9月7日( 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11国与清政府代表奕劻、李鸿章正式签订《辛丑和约》(又称《北京议定书》,通称《辛丑条约》)。它的主要内容有:①中国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连利息在内,共9.8亿余两,史称庚子赔款。指定海关税、通商口岸常关税及盐税作为偿还赔款之用。俄国索取赔款最多,达1.3亿余两,占总数的29%;其次为德国,占20%。②拆除大沽炮台,北京设使馆区,界内不准中国人居住。除使馆区驻兵外,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12处驻扎外国军队。③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具有反帝性质的集团,违者一律处死;地方官自总督、巡抚以下,对其辖区内发生伤害外国人或违约行为,如不及时弹压惩办,即行革职,永不叙用;对附和过义和团的官员,中央自王公大臣以下,地方自巡抚以下,监禁、流放和处死100多人;发生过反帝斗争的城镇,一律停止科考5年。④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在各部之前,由清朝近支王公主管,另设尚书二人,其中一人为军机大臣。⑤修订新商约,清政府将通商行船各条均行议商,以期妥善简易,并疏浚天津、上海河道等。《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之大,条件之苛刻,都是空前的。它是对中国人民的一次大勒索、大屈辱,也使清政府完全丧失了独立地位。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基本概念与内涵(二) 日俄战争: 20世纪初日本和俄国为争夺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权益进行的以中国东北为主要战场的战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把扩张矛头指向中国东北和朝鲜。1894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和朝鲜的甲午战争,中国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由于条约规定割让的领土中有中国辽东半岛,致使俄国在远东的扩张受阻。1895年4月,俄国联合法国、德国进行三国干涉,迫使日本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不久辽东半岛落入俄国之手。1900年,俄国乘中国爆发义和团运动之机,出兵占领中国东北全境,并乘机加紧向朝鲜渗透,引起英国、美国的不安。1902年1月,英国与日本缔结《日英同盟条约》以对抗俄国。美国亦积极支持日本抵制俄国,使俄日矛盾进一步激化。 1904年2月8日,日本不宣而战,派遣海军偷袭旅顺口的俄国太平洋第一分舰队,陆军先遣队在朝鲜仁川登陆。9日俄国对日宣战。10日日本对俄正式宣战。4月下旬,日军渡过鸭绿江。5月,在辽东半岛登陆的日军占领金州,围困旅顺口。8月下旬,日俄陆军在辽阳会战,俄军大败。1905年1月2日,日军攻陷旅顺口。3月,日俄陆军在奉天(今沈阳)附近决战,俄军伤亡、被俘9万人,日军获胜。5月27日,俄国从欧洲增派的第二、第三太平洋舰队38艘舰艇驶抵对马海峡,遭到日本99艘战舰截击,28日俄国舰队大败,被击沉19艘,被俘5艘,死亡5000人,被俘6000人(包括舰队司令罗热斯特文斯基在内)。6月初,美国向日俄双方提出议和建议。8月10日,日本的小村寿太郎和俄国的S.Y.维特全权代表本国在美国朴次茅斯举行和谈。9月5日双方代表在《朴次茅斯和约》上签字。根据和约,日本获得库页岛南部并取得旅顺和大连的租借权、长春至旅顺间的铁路及其支线的管辖权,并攫取了对朝鲜的实际控制权。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基本概念与内涵(三) 清末新政:清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后十年间,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措施。当时习惯称为“新政”。新政的主要内容有:编练新军;财政改革;废科举、办学堂、奖游学;改革官制、整顿吏治;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等。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后为维护其封建统治,迫于国内外形势而采取的措施。因此,它不可能是一次有成效的改革。不过在当时民主革命高涨的条件下,其中一些措施在客观上对传播文化和民主革命思想,对发展工商业起了一定作用。而有些措施则激起人民反抗,扩大了清政府与汉族官僚之间的矛盾,客观上促进了辛亥革命的到来。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基本概念与内涵(四) 预备立宪:中国清政府在辛亥革命前夕宣布为预备实行君主立宪所采取的一系列措置。又称筹备立宪。1905年10月(光绪三十一年九月),清政府派载泽、端方、戴鸿慈、李盛铎、尚其亨五大臣出洋考查宪政。次年,五大臣归国,拟出立宪方案。慈禧太后于9月1日颁布预备仿行宪政的谕旨。谕旨中宣布了立宪的原则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预备实行的时间是俟数年后规模粗具,查看情形,参用各国成法,妥议立宪实行期限,再行宣布天下,视进步之迟速,定期限之远近。预备内容是将各项法律详慎厘订,而又广兴教育,清理财务,整饬武备,普设巡警,使绅民悉明国政,以预备立宪基础。这些措施实际是清末“新政”的内容。预备立宪谕旨颁布后,各地纷纷建立立宪团体,海外的立宪派也积极响应。清政府于1908年8月宣布预备立宪以9年为限,同时颁布《钦定宪法大纲》23条,其中关于“君上大权”的14条,规定皇帝有权颁行法律、黜陟百司、设官制禄、宣战议和、解散议院、统帅海陆军、总揽司法权等。11月,溥仪继位。1909年3月下诏重申预备立宪,命各省当年内成立咨议局。12月,16省咨议局代表组成国会请愿同志会,在1910年又3次请愿要求速开国会。10月,资政院在北京成立,亦要求1911年召开国会。清政府不得已将预备立宪期9年改为5年,定于1913年召开国会,1911年先成立内阁。1911年5月,清政府裁撤军机处等机构,公布所订内阁官制,组成新内阁,由庆亲王奕劻任总理大臣。在13名国务大臣中,汉族官僚4名,蒙古旗人1名,满族8名,其中皇族又占5人,被讥为皇族内阁。至此,清政府借预备立宪欺骗国人,达到贵族集权、镇压民主革命的目的完全暴露,立宪派的幻想随之破灭,民主革命更加高涨。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基本观点 《辛丑条约》之后中国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民族危机更为严重,以农民阶级为领导的革命已经难以挽救这种严重的局面,只能寄希望于新的领导阶级,因此由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革命是历史的必然。 清政府主持的“新政”虽然是清政府自我挽救的努力,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由于清政府在政治上的极端反动、保守,企图通过“立宪”达到皇族集权的目的,这不但使得广大人民群众认清了清政府的真面目,也引发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斗争,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经典论述(一) 在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以前(五四运动发生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和一九一七年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是中国的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他们的知识分子)。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辛亥革命是革帝国主义的命。中国人所以要革清朝的命,是因为清朝是帝国主义的走狗。 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经典论述(二) 辛亥革命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它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和人民顽强斗争的必然结果。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和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进行了前仆后继、可歌可泣的抗争。中国人民从反抗斗争中逐渐认识到,要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必先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清王朝是中国反动封建势力的代表,同时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不扫除这个障碍,要获得人民的解放和幸福是不可能的。辛亥革命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的深切愿望。 江泽民:《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经典论述(三) 清朝的统治,在革命势力迅速发展的情势下,已经不能维持下去。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为了欺骗人民和抵制人民的革命,在将近五十年前,清朝统治者宣布了“预备立宪”,并且公布了一个“宪法大纲”。这个“宪法大纲”的主要目的是要保存封建专制制度,虽然在表面上不能不许诺人民一些要求,但是人民不相信这种许诺是真的,不相信这种“立宪”能使中国进步。人民抵制了这种骗人的“立宪”。 刘少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 》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相关资料(一) 《辛丑条约》签订现场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相关资料(二) 新政的主持者张之洞 新政的主持者袁世凯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相关资料(二) 日俄战争示意图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相关资料(二)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相关资料(四)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遭到拒绝,放弃了改良思想。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并筹划发动反清起义。 1904年,孙中山发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指出只有推翻清朝政府的统治,变君主政体为中华民国,才能真正解决中国的问题。 以上表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踏上革命道路之时,就高举起民主革命的旗帜,并选择了以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斗争方式。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宣传工作: 组织工作: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邹 容:《革命军》 邹 容:《革命军》 陈天华:《警世钟》、《猛回头》 组织工作: 从1904年开始,出现了10多个革命团体,其中重要的有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岳王会等。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选为总理 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基本概念和内涵(一) 孙中山(1866-1925):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逸仙;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广东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在美国檀香山等地接受了近代教育,逐渐产生了产生反清和以资产阶级政治方案改造中国的思想。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失败后,走上了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的道路。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1895年10月,兴中会密谋在广州起义,事泄失败。1905年8月,孙中山与黄兴等人,以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为基础,在日本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党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他所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宗旨被采纳为同盟会纲领。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从1906~1911年,孙中山与同盟会在各地组织多次武装起义,各次起义虽告失败,但给予清政府以沉重打击。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次年1月1日,中国民国建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带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2月13日辞去临时大总统职,让位于袁世凯。1913年3月,袁世凯刺杀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孙中山主张武力讨袁。7月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度出亡日本。1914年6月,孙中山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1917年7月,孙中山在广州建立军政府,进行护法战争。但因受军阀、政客的干扰,护法战争失败。1923年1月,孙中山与苏联代表越飞发表《孙文越飞宣言》,奠定了联俄政策的基础,开始对国民党进行改组。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孙中山主持了大会。大会通过新的党纲、党章,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选出有中国共产党人参加的中央领导机构。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1925年3月12日,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基本概念和内涵(二) 兴中会:孙中山最初的革命活动是从华侨中开始的。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进步华侨的支持下,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兴中会是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会员有100多人。孙中山在会员秘密入会誓词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主张,表明兴中会以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宗旨。兴中会成立后,数月之内会员增至百余人。第二年2月21日,孙中山又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会,对外用“乾亨行”名义作掩护,杨衢云被选为会长。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基本概念和内涵(三) 章炳麟(1869~1936):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一名绛字枚叔,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早年曾肄业于杭州诂经精舍,中日甲午战争后,赞成变法图强,参加强学会,协助粱启超创办《时务报》。1901年受聘为东吴大学教习,1903年任爱国学社教员。1906年在日本参加同盟会,任《民报》主编。同时还举办国学讲习会,讲授《说文解字》和诸子百家之学。1910年在日本刊行《教育今语杂志》,“以保存国故,振兴学艺,提倡平民普及教育为宗旨”。1912年与于右任等发起组织通俗教育研究会,1926年任上海国民大学校长。晚年在苏州等他讲学。 在教育方面,主张教育必须为革命利益服务,通过学校宣传革命思想和培养革命志土。认为革命是开通民智的最好方法。在爱国学社时,常以“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历史事实为教材,激发学生反对清王朝的革命热情。反对清廷尊孔读经的教育宗旨,认为“尊事孔子、奉行儒术”,完全是为了“便其南面之术,愚民之计”。主张德育、智育、体育三者并重。认为道德主要是靠社会熏染,而不是靠讲解。智育也不专在读书。其著作收入《章氏丛书》,今编为《章太炎全集》。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基本概念和内涵(四) 邹容(1885-1905):四川巴县人。1898年在重庆随日本人成田安辉、井户川辰三学习英语和日语,开始阅读报刊,接受“新学”。后因大胆抨击孔孟之道,被经书学院开除。曾做诗悼念谭嗣同,表示要“继起志勿灰”。1901年夏到成都,参加赴日留学考试,因主张革新,被官厅以“聪颖而不端谨”为借口,取消录取资格。同年9月往上海,进江南制造局附设的广方言馆补习日语。1902年春自费留学日本,入东京同文学院学习,并积极投身中国留日学生的革命运动,编写通俗革命读物。 1903年3月31日愤留日陆军学生监督姚雨发破坏革命、生活糜烂,与同志剪其发辫,悬于留学生会馆示众。后被清廷驻日公使蔡钧视为大逆不道,照会日本外务省,驱赶回国。不久在上海加入爱国学社。4月27日在张园拒俄大会上慷慨陈辞,反对沙俄侵略中国东三省。曾与保皇派进行坚决斗争,拒绝加入“国民议政会”,拟创立革命团体“中国学生同盟会”,以联合全国学生。后结识章太炎,并在其热情支持下撰成《革命军》。斥责帝国主义为“外来之恶魔”,清廷为“我同胞之公敌”,号召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共和国,实行自由平等,“以复我天赋之人权”。该书出版时,署名“革命军中马前卒”。章太炎为该书作序,并在《苏报》上撰文介绍,先后发行逾百万,影响极大。清廷为之惊恐,认为“此书逆乱,从古所无”,“尤非拿办不可”,于是勾结帝国主义租界的工部局,向上海会审公廨提出控告。7月,《苏报》案发生,章太炎被捕后,自行到巡捕房投案,被英租界会审公廨判刑2年,1905年4月3日在于中被折磨身亡。时年20岁。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基本概念和内涵(五) 陈天华(1875—1905):湖南新化人。辛亥时期的宣传家、活动家。1903年初留学日本.入东京私文学院师范科,即参加《游学译编》的编辑工作。4月愤沙俄违约拒不从中国东北撤兵,写血书数十幅邮往国内,号召国人拒俄御侮,并加入拒俄义勇队。拒俄运动被清政府镇压后复与黄兴等组织军国民教育会,转向反清革命。是年秋发表《猛回头》《警世钟》,宣传反帝爱国,号召推翻“洋人的朝廷”清政府,被传诵一时,影响广泛。冬,归国。次年2月协助黄兴等在长沙创立华兴会,参与策划在湖南武装起义并担任运动军队,未发事泄,逃亡日本。1905年在东京参加组建中国同盟会,任会章起草员,参与拟定《中国同盟会总章》,并被选为书记。《民报》创刊,任编辑,为主要撰稿人之一。11月日本文部省颁布《清国留日学生取缔规则》,留日中国学生群起反对,他坚决主张归国谋划,反对忍辱留日,为抗议《取缔规则》,唤起同胞觉醒,于12月8日在日本东京大森湾蹈海自尽,留《绝命书》激励留学界坚持斗争。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基本概念和内涵(六) 华兴会:清末由黄兴在湖南创立的反清革命团体。1903年11月4日,黄兴、宋教仁、刘揆一、章士钊、周震鳞、翁巩、秦毓鎏、柳聘农、柳继忠、胡瑛、徐佛苏等在长沙议决建立名为华兴会的反清革命团体, 1904年2月15日,召开华兴会成立大会。到会一百多人,举黄兴为会长,宋教仁、刘揆一为副会长。华兴会成立后,曾联系会党洪江会领袖马福益,密谋在长沙组织反清起义,后事泄失败,黄兴亡命日本。宋教仁、陈天华、刘揆一等也相继东渡。后马福益亦被捕遇害。1905年夏,孙中山到日本,会见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商洽联合组织全国性的革命团体。在同盟会筹备期间和成立以后,华兴会员绝大多数先后加盟入会,不少人成为同盟会的领导骨干。华兴会的成立和起事,推动了两湖革命运动的勃起,并对同盟会的组成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基本概念和内涵(七) 科学补习所:1904年7月3日,刘静庵、宋教仁、吕大森、张难先、胡瑛、曹亚伯等人在武昌成立科学补习所,先设在武昌多宝寺街,后迁至魏家巷1号。吕大森被推为所长,胡瑛为总干事,曹亚伯任宣传,时功璧任财政,宋教仁任文书。以补习文化、研究科学为名义,实行光复汉族、“革命排满”的宗旨。成员主要是青年学生和新军士兵,着重在新军士兵和低级军官中进行革命宣传和发动工作。后因准备策应华兴会长沙起义,被当地官吏发觉,张之洞下令搜捕补习所成员,补习所被迫停止活动。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基本概念和内涵(八) 光复会:光复会是上海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903年,东京军国民教育会派龚宝铨等人回国,在上海组织暗杀团,增加的成员基本上是浙江籍的留日学生。1904年冬,在暗杀团的基础上成立了光复会,蔡元培被推为会长。入会誓词为“光复汉族,还我山河,以身许国,功成身退。”光复会以排满复仇为号召,带有较为浓厚的汉族传统的民族主义色彩。以后不久,徐锡麟、秋瑾、陶成章等先后入会,成为领导骨干。光复会还注意联络苏、浙、皖、闽、赣五省的会党,因此一部分会党成员参加了光复会。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基本概念和内涵(九) 黄兴(1874-1916):黄兴,原名轸,字克强。湖南善化(今长沙)人。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10月25日生。 1901年被派往日本,在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学习,参与创刊《湖南游学译编》。1903年返长沙。翌年2月15日,与陈天华、宋教仁等发起成立华兴会,被推为会长。11月16日策划长沙起义失败,经上海亡命日本。 1905年7月与孙中山结识。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任执行部庶务。1907年至1910年春,与孙中山等在广西、云南、广州发动数次起义均失败。 武昌起义后,从香港赶往武昌,任革命军总司令。在汉口、汉阳与清军作战。上海等地光复后到上海,任副元帅,主持南北议和的谈判。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陆军总长。临时政府北迁,任南京留守。1913年7月任江苏讨袁军总司令,于苏州等地讨袁失败,再度亡命日本。在日本与孙中山意见不合,1914年赴美国,仍为护国军筹措军饷,积极讨袁。 1916年袁死后,回上海,恢复与孙的关系。1916年10月31日在上海病逝。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基本概念和内涵(十) 宋教仁(1882—1913):名链,字钝初,号渔父,湖南桃源人。1903年入武昌文普通学堂,1904年3月与黄兴等在长沙创立华兴会,8月与刘静庵等在武昌组织科学补习所。11月华兴会密商起义,事泄出走日本,入东京法政大学。1905年5月与黄兴等创办《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鼓吹革命。8月参加中国同盟会,任庶务干事兼撰述员。1910年与谭人凤等欲将革命重心转向长江中游一带,建议筹组中部同盟会,任《民立报》主笔。1911年7月在沪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当选总务部干事,武昌起义后与黄兴偕赴鄂领导,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法制局长。嗣任北京政府农林总长。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后,推为理事,并由孙中山委代理理事长,力倡责任内阁制。1913年2月大选结果,国民党大胜,行将出任内阁总理,致招杀身之祸,3月20日袁世凯派人刺杀于上海,年仅三十二岁。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基本概念和内涵(十一) 中国同盟会:庚子国变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组织的反清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各地革命活动蓬勃发展,为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准备了条件。1905年7月,孙中山到达日本东京,先后同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人商议筹建统一的革命政党问题。他指出:“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故现今之主义,总以互相联络为要。”(《宋教仁集》下册,第546页)7月30日,孙中山召集筹备会,决定成立中国同盟会。8月20日,中国同盟会(简称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到会者数百人。大会通过了黄兴等人起草的章程。总章第二条规定,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大会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干事。在东京设立总部,在总理之下设立执行、评议、司法三部。国内设立东、西、南、北、中五个支部,支部下按省设立分会,国外设立南洋、欧洲、美洲、檀香山四个支部。还决定将刊物《二十世纪之支那》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后来出版时改名为《民报》。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基本观点 清政府极度腐败、无能、保守,使得爱国志士对其幻想彻底破灭,选择了革命的道路。 组织团体从事反清活动是资产阶级革命革命运动的重要特点。 资产阶级革命派虽然形成了不同的团体,但其在推翻清政府与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两个方面基本达成一致,因此最终能够联合成立中国同盟会。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基本观点:经典论述 在辛亥革命以前,有上十年的舆论准备,包括康有为的戊戌变法运动,包括孙中山1905年成立的同盟会。 毛泽东:同河北省委书记刘子厚等的谈话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相关资料(一)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相关资料(一)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相关资料(二) 檀香山兴中会旧址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相关资料(三) 章炳麟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相关资料(四) 邹容与《革命军》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相关资料(五) 陈天华与《警世钟》、《猛回头》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相关资料(六) 华兴会部分成员。前排左起第一人黄兴,第三人胡瑛、第四人宋教仁,第五人柳扬谷 后排左一章士钊,左四刘揆一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相关资料(七) 光复会部分成员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相关资料(八) 革命先驱黄兴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相关资料(九) 宋教仁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相关资料(十) 同盟会成立时会员合影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民族主义 要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政府 追求独立,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民权主义 创立民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民生主义 中山主张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为国民共享。国家还可按原定地价收买地主的土地。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基本概念与内涵 三民主义: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构成,简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它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遗产。三民主义反映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社会基本矛盾,概括了客观历史进程提出的三大斗争任务。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反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始终是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在清末的战斗口号。这不仅由于清王朝是一个由满族贵族“宰制于上”的封建专制政权,还因为它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反满”口号所以具有广泛的动员意义,原因就在于此。避免中国被瓜分、共管的厄运,争取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是民族主义的另一主要内容。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外邦逼之”和“异种残之”并列为民族主义“殆不可须臾缓”的基本原因。“非革命无以救垂亡”,而革命必须“先倒满洲政府”,民族主义的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意义蕴涵于此。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它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又一个主要矛盾,即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民权主义的基本内容是:揭露和批判封建专制主义,指出封建的社会政治制度剥夺了人权,因而,决非“平等的国民所堪受”;必须经由“国民革命”的途径推翻封建帝制,代之以“民主立宪”的共和制度,结束“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的严重状态。与这种“国体”的“变革”相适应,关于政体的擘划也构成民权主义的重要内容。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的“社会革命”纲领,孙中山把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归结为土地与资本两大问题。“平均地权”——“土地国有”是孙中山的土地方案。主要内容为“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归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孙中山认为这一方案的实施可以防止垄断,也能使“公家愈富”,从而促进“社会发达”。在有关资本的课题上,孙中山把发展社会经济的途径归结为“节制资本”和发展“国家社会主义”,即将“不能委诸个人及有独占性质”的“大实业”(如铁路、电气和水利等)“皆归国有”,因为这既可“防资本家垄断之流弊”,又得以“合全国之资力”。民生主义实质上是最大限度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虽然它涂上了主观社会主义的色彩。三民主义存在着历史的局限,主要表现为缺乏明确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内容。但是,它批判地承袭了农民战争和维新运动的积极内容,从西方借取了民主主义思想素材,成为中国近代社会中具有比较完全意义的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表达了人民群众争取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愿望,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在更完整意义上的开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产生过重大的积极作用。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基本观点 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三民主义存在着历史的局限,主要表现为缺乏明确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内容。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经典论述(一) (一)民主革命阶段上一部分纲领的不相同。共产主义的全部民主革命政纲中有彻底实现人民权力、八小时工作制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则没有这些部分。如果它不补足这些,并且准备实行起来,那对于民主政纲就只是基本上相同,不能说完全相同。(二)有无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不同。共产主义于民主革命阶段之外,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因此,于最低纲领之外,还有一个最高纲领,即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纲领。三民主义则只有民主革命阶段,没有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因此它就只有最低纲领,没有最高纲领,即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纲领。(三)宇宙观的不同。共产主义的宇宙观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三民主义的宇宙观则是所谓民生史观,实质上是二元论或唯心论,二者是相反的。(四)革命彻底性的不同。共产主义者是理论和实践一致的,即有革命彻底性。三民主义者除了那些最忠实于革命和真理的人们之外,是理论和实践不一致的,讲的和做的互相矛盾,即没有革命彻底性。上述这些,都是两者的不同部分。由于这些不同,共产主义者和三民主义者之间就有了差别。忽视这种差别,只看见统一方面,不看见矛盾方面,无疑是非常错误的。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经典论述(二) 孙中山先生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高举实现民族独立自由和民主革命的旗帜,领导创立中国同盟会,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胡锦涛:《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大会上讲话 》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相关资料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演说三民主义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改良派:革命会引起下层社会暴乱,招致外国的干涉、瓜分,使中国“流血成河”、“亡国灭种”,所以要爱国就不能革命,只能改良、立宪。 革命派: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欲求免瓜分之祸,舍革命末由”。只有通过革命,才能获得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改良派:中国“国民恶劣”、“智力低下”,“民智未开”、“程度未逮”,没有实行民主共和政治的能力,如果实行,非亡国不可。因此,只能实行“君主立宪” 革命派: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拯救中国与建设中国都必须“取法乎上”,直接推行民主制度,而不能以国民素质低劣为借口,搞君主立宪甚或开明专制。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中国国民自有颠覆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的能力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要不要社会革命 改良派:改良派反对土地国有、反对平均地权 革命派:必须通过平均地权以实现土地国有,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实现社会革命,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的出现。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基本概念与内涵(一) 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更生。广东南海县人,人称南海先生。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十二月十日,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光绪皇帝,主张变法。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清朝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翌年,康有为利用进京会试时机,奋笔撰就1.8万字的《上今皇帝书》,要求废除《马关条约》,并联合赴京会试的各省1300多名举人共同签名,成为轰动一时的“公车上书”。随后又上第三书、第四书。同年中进士,授工部主事。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后,第五次上书,提出“德人突据胶州湾,外患日迫,非变法不足以图存”的主张。翌年1月29日第六次上书,渴盼光绪审时度势,尽弃旧习,发愤更始,走日本明治维新的道路。其政治主张成为指导后来“百日维新”的变法纲领。同年3月12日,第七次上书,以俄国彼得变法图强的历史激发光绪革故鼎新,有所作为。与此同时,组织保国会,积极推动变法。6月,光绪皇帝正式宣布实行变法维新,史称戊戌变法,后遭慈禧太后镇压。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流亡国外。在海外流亡的16年里,到过30多个国家。辛亥革命后回国组织保皇会。1917年鼓吹并参与复辟,反对共和。 1923年,康有为隐居青岛,1927年在青岛病逝 康有为著作甚丰,计130余种。辑有《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万木草堂遗稿》、《康有为政论集》等。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基本概念与内涵(二)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思想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梁启超自幼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1890年投康有为门下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后协助康有为组织“公车上书”。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活跃,曾主北京《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和上海《时务报》笔政,又赴澳门筹办《知新报》,在鼓动舆论、宣传维新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1897年,应湖南巡抚陈宝箴之邀,就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在湖南宣传变法思想,培养维新人才。1898年回京,积极参加"百日维新"。9月,政变发生,梁启超逃离北京,东渡日本,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同时也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1905~1907年,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达到高潮,此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逐渐取代改良主义的维新变法成为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梁启超作为改良派的主将,遭到革命派的反对。辛亥革命后,一度支持袁世凯,承袁意,将民主党与共和党、统一党合并,改建进步党,与国民党争夺政治权力。1913年,进步党“人才内阁“成立,梁启超出任司法总长。但因袁世凯帝制自为的野心日益暴露,梁启超劝说无效,遂反对袁氏称帝。1915年8月,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对袁氏意欲复辟帝制的行径进行猛烈抨击,旋与蔡锷密谋,策划武力反袁。为护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袁世凯死后,组建宪政研究会。1917年后退出政坛。1918年底,梁启超赴欧,亲身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同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工农运动的兴起,也使其深感不安。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梁启超不仅是中国近代重要的思想家、政治活动家,而且也是一位著名学者。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1920年后,先后在清华学校、南开大学等校执教,并到各地讲学。担任过京师图书馆馆长、北京图书馆馆长、司法储才馆馆长等职,为培养人才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一定成绩。1929年 1月19日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终年五十七岁。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基本概念与内涵(三) 民报:1905年11月26日创刊于日本东京,是中国同盟会机关报。初为月刊,后改为不定期出版。其前身是《20世纪之支那》,胡汉民、张继、陶成章、章炳麟、汪精卫等先后任主编。陈天华、朱执信、宋教仁等人撰文。宣传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同改良派刊物《新民丛报》等进行论战。孙中山在发刊词中首次揭示“三民主义”。共出26期,1908年10月被日本政府封禁。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基本概念与内涵(四) 新民丛报: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重要刊物。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2月在日本横滨创刊。为半月刊,共出版96期。主编梁启超,撰稿人主要有韩文举、蒋智由、马君武等。分图画、论说、学说、时局、政治、史传、中国近事、海外汇报、教育、小说等栏目。初期着重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宣传变法维新,鼓吹君主立宪。并力倡“民族主义”,激烈抨击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加之,文章新颖,语言明快,文笔犀利,在这个时期深受读者欢迎,销量日增。但随着革命形势的深入发展,作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喉舌的《新民丛报》,却坚持立宪保皇的政治立场,反对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连篇累牍地发表鼓吹改良、反对革命的文章。《民报》第3号便以号外形式,就革命与保皇、民主立宪与君主立宪、‘土地国有’等问题展开论战。1907年,《新民丛报》停刊。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基本观点 这场论战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这场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这场论战也暴露了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表现出对帝国主义的妥协性与革命纲领的不彻底性。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经典论述(一) 孙中山比改良派又更进一大步,他公开号召实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和临时革命政府,并制定了一个《临时约法》 毛泽东:《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 》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经典论述(二) 在清朝末年,出现了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这一派和改良派不同,他们抱着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理想而进行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斗争,这就比改良派大进了一步。 刘少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 》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相关资料(一) 康有为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相关资料(一) 梁启超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相关资料(三) 左图为《民报》第三号号外《民报》与《新民丛报》辩论的提纲;右图为《民报》主编之一胡汉民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相关资料(四) 新 民 从 报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 武装起义与保路风潮 黄花岗起义。黄兴率敢死队120余人在广州举行起义,革命党人大部牺牲。七十二烈士的遗骸被葬于黄花岗,故是役史称“黄花岗起义”。 保路风潮。为了反对清政府出买铁路利权,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地掀起保路运动,由于受到清政府的武力镇压,在四川发展为武装暴动。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 武昌首义与各地响应 武昌首义。在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的组织下,1911年10月10日晚,驻武昌的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起义军一夜之间就占领武昌,取得首义的胜利。 各地响应。革命军在3天之内就光复了武汉三镇,成立了湖北军政府。在一个月内,就有13个省和上海及其它的省的许多州县宣布起义,脱离清政府的统治。腐朽的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基本概念及内涵(一) 黄花岗起义:1911年(宣统三年)武昌起义前夕由同盟会发动的一次武装起义,即辛亥广州起义。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领导的西南边境的六次起义,以及1910年春的广州新军起义,先后都失败了。1910年11月,孙中山到达马来亚北部槟榔屿(即庇能),召集黄兴、赵声、胡汉民等同盟会重要骨干,以及南洋和国内东南各省代表,举行秘密会议,部署在广州再次举行起义的工作。当时革命党人,因广州新军起义失败而情绪低落,对革命前途缺乏信心。针对这种情况,孙中山鼓舞大家说:“一败何足馁”,号召“内地同志舍命,海外同志出财”,积极作好起义准备工作。因有人告密,孙中山被南洋英殖民当局勒令离境,只好再度远涉重洋,去美洲募款购置军械,把领导广州起义的重任委托给黄兴、赵声等人。1911年1月,在香港成立了起义领导机关——统筹部,黄兴、赵声分任正副部长。决定占领广州后,由黄兴率一军出湖南趋湖北;由赵声率一军出江西趋南京;长江流域各省由谭人凤、焦达峰等率兵响应。然后各军会师南京,即行北伐。随后,一面发动广州新军、防营、巡警及当地会党参加起义,一面以同盟会会员为骨干,组成一支800人的敢死队,预定4月13日起义。不料在4月8日,同盟会员温生才单独行动,枪杀了清朝署理广州将军孚琦。广州全城戒严,形势紧张,起义部署被打乱,参加起义人数大减。黄兴潜入广州,临时将原定十路进兵的计划改为四路,黄兴率一路集中力量攻打总督署,其他三路分别由姚雨平、陈炯明、胡毅生负责,并决定将起义日期推迟到4月27日(阴历三月二十九日)。起义前,黄兴、林觉民、方声洞等敢死队员写了绝命书,表示誓死疆场的革命决心。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领200人的敢死队,攻入总督署。总督张鸣岐闻讯逃走。黄兴放火烧毁督署后,乃分兵攻袭督练公所等处,与敌人发生激烈的遭遇战,一夜之间杀死清军甚多。姚雨平、陈炯明、胡毅生起义发动后未率部响应,致使黄兴所率的队伍孤军作战,多数战死,其中著名的有林时爽、方声洞等。喻培伦、林觉民受伤被俘后,大义凛然,慷慨陈词,英勇就义。黄兴,朱执信等少数人受伤后化装逃脱。事后,广州革命志士设法收殓死难烈士遗体72具,合葬于广州城外东北郊的黄花岗,因而,这次起义又称为黄花岗起义。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基本概念及内涵(二) 保路风潮:又称“铁路风潮”或“保路运动”。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劫夺中国铁路主权的爱国运动。1911年(宣统三年)5月,清政府借铁路国有名义,将已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旋又大举向英、法、德、美四国银行签订借款合同,将铁路修筑权出卖给帝国主义,激起全国人民强烈反对,保路风潮席卷湘、鄂、川、粤各省。湖南绅商群起争路,5月14日长沙各界群众万余人集会,迫使湘抚奏请朝廷收回成命。在上奏遭到申斥之后,各界群众相继罢工、罢课、罢市,全省拒交租税。湖北商民亦群起抗争,提出“存路救国”口号。广东市民痛斥朝廷出卖路权,并拒用官发纸币,挤兑现银,以示抗议。留日中国学生也纷纷集会声援,表示“路存与存,路亡与亡”。 四川反抗尤为激烈。6月,川汉铁路股东代表在成都开会,成立保路同志会,推蒲殿俊、罗纶为正副会长,全省各地纷起响应,参加者达数十万人。在革命党人的推动下,至8月下旬,保路运动由"破约保路"发展到罢课、罢市和抗粮抗捐的群众斗争,继而转变为反清武装起义。清政府命四川总督赵尔丰严行镇压,制造了“成都血案”。成都附近州县保路同志军闻讯,立即起事,旬日间二十万人包围成都。清政府急调鄂、湘、陕、黔、滇等军队援川镇压,同志军转战各州县,在新津、大相岭等地与清军展开激战。9月28日(一说25日),荣县宣布脱离清王朝统治而独立,各州县纷纷效法,推翻清政权,实现独立的浪潮迅速席卷全川。保路运动成为武昌起义的前奏。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基本概念及内涵(三) 共进会:1907年8月,同盟会领导人孙中山、黄兴等人为了发展长江流域的革命形势, 在东京成立共进会,参加者有川、鄂、湘、赣、皖、浙、粤、桂、滇等省人士百余人,绝大多数是同盟会会员。成立宣言称:“共进会者,合各派共进于革命之途,以推翻满清政权,光复旧物为目的。”后成员孙武等人回国,于次年春设立共进会湖北分会,积极在新军中展开活动,取得长足的进展,与文学社并称新军中的两大革命团体。到该年初秋,文学社和共进会达成联合协议,组成统一指挥起义的领导机构,从而共同发动了10月10日武昌起义。湖南首先响应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后,由于多数领导人分别地同其他派别的人们从事筹组政党的活动,共进会无形中涣散解体。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基本概念及内涵(四) 文学社:清末湖北地区主要革命团体之一。其前身振武学社,由蒋翊武主持社务,秘密开展革命反清工作。振武学社组织发展很快,引起官府注意。为掩蔽革命目标,于1911年1月30日议改组为文学社,蒋翊武为社长,詹大悲为文书部长,刘尧澄为评议部长。文学社简章自称“以联合同志研究文学”为旨趣,实际上却是以革命排满作为“心记之宗旨”。会员绝大多数为趋向革命的士兵和青年学生,也吸收少数进步的下级军官参加。由于革命时机已经迫近,文学社在新军中紧张地展开宣传组织工作,社员最多时发展到两三千人,几乎遍及湖北各标营队。文学社成立后不久,就与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取得联系。在黄兴的鼓励和中部总会的促进下,经过刘尧澄、孙武等人反复磋商,文学社与湖北地区另一主要革命团体共进会于9月14日举行联席会议,正式确定双方联合行动,建立统一的起义领导机构,并筹划起义后的革命政权组成问题。10月10日文学社与共进全共同发动武昌起义。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基本概念及内涵(五) 武昌首义:四川保路风潮发生后,清政府派出大臣端方率领部分湖北新军入川镇压,致使清军在湖北防御力量减弱,革命党人决定在武昌发动起义。1911年9月14日,文学社和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建立了统一的起义领导机关,联合反清。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夺取位於中和门附近的楚望台军械所,吴兆麟被推举为临时总指挥。缴获步枪数万支,炮数十门,子弹数十万发,为起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至次日,整个武昌在起义军的掌控之中。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闻风而动,分别於10月11日夜、10月12日光復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後,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各省民众起义响应。武昌起义胜利後的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三个省纷纷宣佈脱离清政府宣佈独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退位,清朝灭亡。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基本概念及内涵(六) 湖北军政府: 1911年10月10日夜,驻武昌湖北新军发动反清起义,次日占领武昌全城。革命党人集合湖北省咨议局大楼(武昌阅马场红楼),公推原清军二十一混成协协统黎元洪为都督,组成军政府,作出重要决议:(1)湖北革命领导机关定名为中华民国军政府,设于湖北省咨议局;(2)中国称中华民国;(3)本年为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4)暂用都督黎元洪名义通电全国,布告地方;(5)革命军旗为十八星旗。并决议军政府暂置谋略、军 事、政治、外交4部,各部设正、副部长。15日,谋略部改组为参谋部。17日,军政府议决《鄂军政府暂行条例》。25日,复决《中华民国鄂军政府暂行条例》。军政府都督之下置参谋、财政、民政、司法、交通等部;另设顾问、参议2处,为监察、咨询机关。汉口建立有军政府分府,设于前清江汉关道署,主任詹大悲,副主任何海鸣(兼秘书长)。分政府机关设司令、参谋、军需、军政、军械、军法、交涉、稽查8处,后统一于鄂军政府。 军政府电请各省派全权代表到鄂,商组临时中央政府。11月15日,江苏等10省代表在沪组成“各省都督代表联合会”,24日赴武昌。30日,在汉口英租界顺昌洋行召开第一次会议,选谭人凤为议长。会议决定,以湖北军政府执行中央军政府任务,并制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和《南北议和纲要》;协议南京为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12月14 日,在南京选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成立中华民国临时中央政府,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湖北军政府改组为大都督府。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基本观点 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武昌起义前发动的多次起义虽然宣告失败了,但宣传了革命思想,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为武昌起义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派深入到新军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新军中培养了革命的骨干力量,成为武昌起义的主力。 武昌起义充分暴露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组织工作的薄弱以及革命的不彻底性。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相关资料(一) 黄花岗起义后部分被捕就义的起义者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相关资料(二) 辛 亥 秋 保 路 死 事 纪 念 碑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相关资料(三) 共进社成员孙武(左);文学社社长蒋翊武(右)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相关资料(四) 武昌起义后,起义军在武昌各城门戒严,防止奸细混入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相关资料(五) 武昌起义军在汉口街市巡逻。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相关资料(六) 湖北军政府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改国事情为“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中国民国临时政府。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在相当程度上也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法典。 《临时约法》的许多条文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精神。 《临时约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基本概念及内涵(一) 南京临时政府:辛亥革命时期在南京建立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府。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到11月,已有十五个省区宣告独立,各起义省区代表集会武昌,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提出在召集国民会议、颁布宪法之前,组织临时政府。12月29日,各省代表又在南京开会,选举刚刚回国的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定国号为“中华民国”,五色旗为国旗,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的诞生,它不仅结束了二百多年的清朝统治,也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南京临时政府虽然包括了一部分立宪派和旧官僚,但它的领导权掌握在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手中。1912年 1月28日,南京临时参议院成立,参议员中革命派占绝大多数。1912年 3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具有宪法效力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并享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和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临时约法》关于人民权利和自由的一系列规定,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精神。《临时约法》按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和“代议政治”的原则来构建中华民国的国家制度;为了防止和限制袁世凯专权以保障民国,它还将原先的总统制改为内阁制。《临时约法》集中体现了辛亥革命的积极成果,成为民主共和的象征和旗帜,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在内外重重压力下,革命党人幻想争取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反正”,以换取革命早日成功。1912年 2月,清帝被迫宣布退位,孙中山随之辞职,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并在京津等地制造兵变,以此为借口拒绝南下就职,迫使革命党人放弃了建都南京的主张。3月,袁推唐绍仪出任国务总理,抵南京组织新内阁,接收临时政府。4月1日,政府迁往北京。政权落到了袁世凯的手中。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基本概念及内涵(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公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献。1912年3月8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11日公布施行。计分总纲、人民、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国务员、法院、附则等七章,共五十六条。①临时约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②临时约法体现了民主主义精神。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和信教的自由;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同时规定,人民有纳税、服役等义务。③在政府的组织形式上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规定全国的立法权属于临时参议院,参议院有权议决一切法律、预算、决算、税法、币制及度量衡准则,募集公债,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弹劾大总统和国务员,对临时大总统行使的重要权力,具有同意权和最后决定权。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统率全国海陆军,制定官制官规,任免文武官员等,但行使职权时,须有国务员副署。受参议院弹劾时,由最高法院组成特别法庭审判;法官有独立审判的权利,它否定了集大权于一身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此外,还规定了“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体现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要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文件,其制定与颁布的历史意义在于,它肯定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彻底否定了中国数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在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民主”“共和”的形象。它所反映的资产阶级的愿望和意志在当时条件下是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民主要求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基本观点 中华民国的建立,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精神的法令,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事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南京临时政府的一系列政令也显示出其局限性,反帝反封建的不彻底性。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经典论述(一) 孙中山的纲领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战斗的、真诚的民主主义。它充分认识到“种族”革命的不足,丝毫没有忽视政治问题,或者说,丝毫没有轻视政治自由或容许中国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改革”、中国立宪改革等等并存的思想。这是带有建立共和制度要求的完整的民主主义。它直接提出群众生活状况及群众斗争问题,热烈地同情被剥削劳动者,相信他们是正义的和有力量的。 列宁:《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 》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经典论述(二)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虽然它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激励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而更加勇敢地奋斗。 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伟大里程碑。 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经典论述(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产生了中华民国和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的南京临时政府,并产生了一个临时约法。这个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有进步意义的。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使人们公认,任何违反这个观念的言论和行动都是非法的。 刘少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 》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经典论述(三)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从而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这是孙中山先生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建立的最具历史意义的伟大功勋。 胡锦涛:《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大会上讲话 》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相关资料(一)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召开的第一次国务会议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相关资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
一、共和制蜕变为封建军阀专制 袁世凯窃国,辛亥革命流产。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袁世凯一方面以武力压迫革命派,另一方面假意赞成共和;革命派也为了逼清帝退位,早日取得革命成功,向袁世凯妥协。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随即辞去临时大总统。
一、共和制蜕变为封建军阀专制 封建军阀专制统治 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 在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一、共和制蜕变为封建军阀专制:基本概念及内涵(一) 北洋军阀:北洋军阀是清朝末年由袁世凯建立的封建军事政治集团。清政府自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以来所依靠的湘军和淮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一败涂地,腐朽不堪。为了支撑危局,清政府于1894年冬天任命淮系官僚胡燏棻到小站训练新式陆军。1895年,清政府派袁世凯接统这支军队,旧例兼北洋大臣的直隶总督节制,这就是北洋军建立的开始。北洋军按照德国的营制和操典进行训练,与旧式军队不同。北洋军阀就是随着北洋军的建立和发展而产生的。为了控制北洋军,袁世凯从一开始就注重搜罗党羽,拼凑班底。其中最终要的有袁世凯的老朋友徐世昌和被称为“北洋三杰”的天津武备学堂毕业的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等人,构成了后来的北洋军阀的骨干。1898年,袁世凯依靠北洋军,出卖维新派,换得西太后和荣禄的信任,袁世凯和北洋军初露头角。1899年和1900年,袁世凯又依靠北洋军镇压山东义和团,得到中外反动派的赏识。1901年,袁世凯继李鸿章后,担任举足轻重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利用职权,竭力扩充自己的实力,到1905年,北洋六镇全部练成,兵力六、七万人。随着北洋军的扩张,袁世凯和他的亲信逐渐形成了以袁世凯为头子的封建军事政治集团——北洋军阀。1911年武昌起义后,袁世凯依靠北洋军的实力和帝国主义的支持,一方面迫使清政府交出实权,另一方面又迫使革命党人妥协。1912年,袁世凯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位,从此开始建立起北洋军阀对中国长达17年的反动统治。1913年,用武力镇压了“二次革命”建立并巩固了专制独裁统治,北洋军阀的势力达到了鼎盛时期。1915年复辟帝制失败,1916年,袁世凯死后,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北洋军阀分为直、皖、奉三系,各派军阀争权夺利,混战不已。1926年,皖系军阀段祺瑞被赶下台,1927年,直系军阀被国民革命军消灭,1928年奉系军阀政府垮台,北洋军阀对中国17年的统治结束。
一、共和制蜕变为封建军阀专制:基本概念及内涵(二) 中华民国约法:1914年5月1日公布,由袁世凯一手操纵的“约法会议”所制定,具有宪法性质。又称“新约法”,以示区别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该法分十章六十八条。以确认袁世凯专制独裁制度为基本特征,取消了国会制。它虽然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但在关于人民权利的各项规定中,都附加了“于法律范围内”的限制条件。而法律的制订,人民是无权过问的,实际上否定了主权在民的原则。虽在条文上也保留了人民享有言论、结社等项自由权利,事实上却被剥夺殆尽。这个约法修改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阁制原则,把总统的权力提高到如同封建皇帝一样。规定“大总统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行政以大总统为首长,置国务卿一人赞襄之”。大总统有权制定官制、官规、任免文武职官、宣战、媾和,“发布与法律有同等效力之教令”等。同时,否定“三权分立”原则,把制宪大权集中于大总统。参议院的职能改为“应大总统之咨询,审议重要政务”。宪法草案经参议院审定后,“由大总统提出,于国民会议决定之”。“国民会议由大总统召集并解散之”。另外,这个约法对民权严加抑制。虽规定了立法院的组成和职权,但对选举人和被选举人都有严格的限制,而且始终没有设立,另搞一个参政院代行职权。袁世凯企图利用这个约法,把个人独裁以法律形式加以肯定,为复辟封建帝制作准备,但遭到全国人民的坚决反对。《中华民国约法》随着袁世凯的垮台而被废止。
一、共和制蜕变为封建军阀专制:基本概念及内涵(三) “二十一条”: 1915年1月,日本向中国政府提出的,企图把中国的领土、政治、军事及财政等都置于日本的控制之下的二十一条无理要求。1915年 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晋见袁世凯,递交了二十一条要求的文件,并要求袁政府“绝对保密,尽速答复”。二十一条共分五大项: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山东省不得让与或租借他国。②承认日本人有在南满和内蒙古东部居住、往来、经营工商业及开矿等项特权。旅顺、大连的租借期限并南满、安奉两铁路管理期限,均延展至99年为限。③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的人开采。④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租借或让给他国。⑤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中日合办警政和兵工厂。武昌至南昌、南昌至杭州、南昌至潮州之间各铁路建筑权让与日本。日本在福建省有开矿、建筑海港和船厂及筑路的优先权等等。二十一条要求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袁世凯不敢立即表示接受。消息一经传开,反日舆论沸腾。欧美列强对日本损害他们在华的侵略权益一致不满,纷纷给予抨击。正式谈判于1915年2月2日开始。日本以支持袁世凯称帝引诱于前,以武力威胁于后,企图使袁世凯政府全盘接受。中国人民反日爱国斗争日趋高涨,日本见事态严重,便一面宣布第五项为希望条件,属于劝告性质;一面提出新案,内容与原要求一至四项基本相同,仅将若干条文改用换文方式。5月7日日本发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应允。袁世凯指望欧美列强干涉落空,又怕得罪日本,皇帝做不成,便以中国无力抵御外侮为理由,于5月9日递交复文表示除第五项各条容日后协商外,全部接受日本的要求。5月25日在北京签订了所谓“中日条约”和“换文”。 二十一条是日本帝国主义以吞并中国为目的而强加于中国的单方面“条约”,袁政府事后也不得不声明此项条约是由于日本最后通牒而被迫同意的。此后历届中国政府均未承认其为有效条约。
一、共和制蜕变为封建军阀专制:基本概念及内涵(四) 袁世凯复辟帝制:1913年初,袁世凯颁布《整饬伦常令》,声称“中华立国,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6月,通令恢复学校祀孔。1914年9月28日,袁率百官到孔庙祭孔;12月23日到天坛祭天,穿古衣冠,行大拜礼。祀孔祭天是袁复辟帝制的预演。德、英、美、日等帝国主义也支持袁称帝。为了恢复君主国体,袁一手操纵的参政院制定《国民代表大会组织法》,规定由“国民代表大会”决定“国体”,各省在军政长官监督下加紧选出“代表”,在当地进行所谓国体投票。1915年12月11日,参政院以“国民代表大会总代表”名义上书袁“劝进”。12日,袁发布命令,承受帝位。13日,接受百官朝贺,大加封赏。31日,袁下令翌年(1916年)改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于1月1日即皇帝位。由于云南、贵州等省发动护国战争,纷纷讨袁,1916年3月22日,袁被迫宣布取消帝制,废除“洪宪”年号,仍称大总统。6月6日,袁世凯在全国人民声讨中忧惧而死。
一、共和制蜕变为封建军阀专制:基本概念及内涵(五) 张勋复辟:张勋,字少轩。江西奉新人。1854年(清咸丰四年)生。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投靠袁世凯任管带,后任副将、总兵等职。1911年升为江南提督,率巡防营驻南京。武昌起义后,在南京屠杀民众数千人,顽抗革命军,败后退至徐州一带。为表示效忠清王朝,所部禁剪辫子,时称“辫子兵”。1913年奉袁命进攻讨袁军,重占南京,后调徐州任长江巡阅使。袁死后,在徐州成立北洋7省同盟,不久任安徽督军,扩充至13省同盟,阴谋为清室复辟。1917年6月,利用黎元洪与段祺瑞的矛盾,率3000辫子兵,借“调停”于6月14日进北京,解散国会,逼走黎元洪。 7月1日,张把12岁的溥仪抬出来宣布复辟,改称此年为“宣统九年”,通电全国改挂龙旗,自任首席内阁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康有为被封为“弼德院”副院长。7月12日,段祺瑞率“讨逆军”进攻北京,辫子兵战败,张逃入东交民巷荷兰使馆。溥仪再次宣告退位,复辟丑剧仅12天破产。
一、共和制蜕变为封建军阀专制:基本观点 袁世凯窃取民国政权主要依靠武力,也采取了一些欺骗手段,同时也利用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固有的妥协性与软弱性。 北洋军阀的统治是赤裸裸封建专制统治,完全抛弃了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民主共和精神。
一、共和制蜕变为封建军阀专制:相关资料(一) 袁世凯与北洋军阀将领
一、共和制蜕变为封建军阀专制:相关资料(二) 段祺瑞部讨逆军在紫禁城东门与辫子军交战
一、共和制蜕变为封建军阀专制:相关资料(三) “二十一条”谈判时的中日代表
二、旧民主义革命的终结 挽救共和的努力及其受挫 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护法运动
二、旧民主义革命的终结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客观上,帝国主义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齐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主观上,革命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二、旧民主义革命的终结:基本概念及内涵(一) 二次革命: 袁世凯做了临时大总统后,建立起反动的独裁统治。1912年底,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准备组织责任内阁,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引起袁世凯的恐慌。1913年3月20日,袁世凯派人在上海车站暗杀了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4月,他又和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签订了《善后借款合同》,打算用这笔钱作为镇压革命党人的军费。6月,他又下令罢免国民党籍的江西、安徽、广东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挑起内战。 孙中山号召举行“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的统治。7月12日,江西都督李烈钧在江西湖口宣布独立,组织“讨袁军”,发布讨袁檄文。黄兴也在南京宣布独立。接着,广东、安徽、福建、湖南、四川等省也相继宣告独立。这就是“二次革命”。7月23日,袁世凯发布“讨伐令”,北洋军大举进攻江西、南京。7月25日,北洋军攻陷湖口。8月18日,南昌陷落,李烈钧出走。 北洋军攻打南京时,黄兴先期出走。9月1日,北洋军攻陷南京,“二次革命”失败。袁世凯下令通缉孙中山,孙中山被迫流亡国外。
二、旧民主义革命的终结:基本概念及内涵(二) 中华革命党:1914年7月8日,孙中山为推翻袁世凯专制独裁统治、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而在日本东京成立的资产阶级政党。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逃亡到日本。他从二次革命的失败中深切感到:国民党组织严重不纯,人心涣散,已不能领导革命继续前进。于是,他决心从整顿党务入手,重组新党,拯救革命。9月27日,孙中山亲自拟定入党誓约,规定入党者须绝对服从其领导,无论资格多老,皆须重立誓约,加按指印;并接受遵约履行手续的王统等人为新党首批党员。至1914年四五月,先后入党者达四五百人。5月10日,孙中山创办《民国》杂志,作为新党机关刊物。7月8日,在东京举行大会,正式宣告中华革命党成立。中华革命党设本部于东京,推选孙中山为总理。本拟举黄兴为协理,因黄反对立约按指印,并在策略上与孙中山存在分歧,拒绝入党而虚其位。本部设总务、党务、军务、政治、财政五部,由陈其美、居正、许崇智、胡汉民、张人杰分任部长。其支部总计五十七个,大多建于海外各埠,国内各省仅占十八个。其分部则全部在海外。党员总计万余人。中华革命党以实现民权、民生主义为宗旨,以推翻袁世凯专制政府,建设完全民国为目的。因此,它把武装讨袁放在首位。自1914年6月至1915年12月,在湖南、江苏、广东、江西、上海等省市先后发动大小武装起义四十多次,进行刺杀龙济光、郑汝成等四次暗杀活动。护国战争爆发后,在广东、四川、湖南、湖北、江苏、安徽、山东等省全面展开军事讨袁活动,在全国范围内牵制了袁世凯的军事力量。1916年7月护国战争结束后,中华革命党宣告停止一切党务。1919年10月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中华革命党是二次革命失败后长期坚持武装讨袁斗争的唯一政党,但由于它忽视民族主义,未提出反帝要求,组织上又采取个人绝对服从主义,军事上实行脱离人民群众的冒险主义,终于没有取得护国战争的领导权 。
二、旧民主义革命的终结:基本概念及内涵(三) 护国运动:1915年,袁世凯加紧进行复辟帝制活动。12月12日,他公然宣布“接受”帝位,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定于1916年元旦举行登基大典。梁启超领导的进步党首先举起“护国”旗帜。在梁启超的学生、具有民主思想的爱国将领蔡锷的主持下,反对袁世凯称帝、捍卫共和制度的护国运动爆发了。 1915年12月25日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向全国发出通电,宣布云南独立,反对帝制,武力讨袁。按照中华民国成立时的体制和名称,设立都督府,以唐继尧为都督。组织护国军,以蔡锷、李烈钧为护国第一、二军总司令,统兵出征,分别进入四川、广西等地;唐继尧兼任护国第三军总司令,留守云南。1916年1月1日云南军政府发布讨袁檄文,历数袁世凯二十大罪状,号召全国军民共同讨伐袁世凯,保卫共和民国。接着,贵州、广西、广东、浙江、陕西、四川、湖南等省先后宣布独立,通电迫袁退位。北洋系军阀、官僚亦与袁世凯离异,帝国主义各国亦“警告”袁缓称帝。袁在内外压力下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撤销帝制,企图退保总统地位,但遭到各方拒绝。5月8日军务院在广东肇庆成立,唐继尧任抚军长,与袁世凯政府对峙。6月6日袁忧愤而死,由黎元洪任大总统,宣布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7月14日军务院撤销,护国运动结束。
二、旧民主义革命的终结:基本概念及内涵(四) 护法运动:1917年8月25日,孙中山召集原国会部分议员在广州开会,提出“护法”,即维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因到会人数不足,故称“非常国会”。会议决定在广州成立军政府,以孙为军政府大元帅,唐继尧、陆荣廷为元帅。孙以大元帅名义通电否认以冯国璋为总统、段祺瑞为国务总理的北京政府,号召北伐。北京政府因此下令通缉孙中山等人。1918年5月,非常国会通过《修正军政府组织法》,准备取消大元帅首领制,剥夺孙的职权。孙愤然辞去大元帅职回上海。孙辞职后,广东护法军政府改行7总裁合议制,由非常国会推举岑春煊、孙中山、唐继尧、陆荣廷、伍廷芳、唐绍仪、林葆怿7人为总裁,以岑春煊为主席总裁。孙没有就职。1920年,陈炯明部把桂军驱出广东,孙回广州,在护法旗帜下成立“非常政府”,任“非常大总统”。不久陈炯明勾结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发动政变,使孙再次无法在广州立足,护法运动遭到彻底失败。
二、旧民主义革命的终结:基本观点 辛亥革命以及其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多次挽救共和努力的失败表明,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具有与生俱来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因此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成功,辛亥革命仅仅赶跑了一个皇帝,却没有能够改变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治的统治基础,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中国革命需要新的领导阶级和新的指导思想。
二、旧民主义革命的终结:经典论述(一) 辛亥革命没有成功,失败了。为什么失败?就是因为孙中山的领导集团犯了错误,有缺点。关于这一点,孙中山有过自我批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宣言上曾经说,当时向袁世凯妥协是不对的 。 毛泽东: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
二、旧民主义革命的终结:经典论述(二) 当时的革命派是有缺点的。他们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纲领,没有广泛地发动和组织可以依靠的人民大众的力量,因此他们不能取得对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彻底胜利。这次革命终于失败了,袁世凯领导的反动派篡夺了国家权力。从此中国就进入各派北洋军阀统治的时期,临时约法被撕毁,“中华民国”变为名不副实的空招牌。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派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斗争,但是没有得到成功。 刘少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 》
二、旧民主义革命的终结:相关资料(一) 二次革命中的讨袁军在架设大炮
二、旧民主义革命的终结:相关资料(二) 孙中山在中华革命党成立时与领导成员合影。前排右起:二、廖仲恺,三、居正,四、胡 汉民,五、孙中山,六、陈其美,七、许崇智
二、旧民主义革命的终结:相关资料(三) 护国运动将领
二、旧民主义革命的终结:相关资料(四) 1917年8月25日,国会非常会议在广州召开。图为会议开幕式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