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betes(糖尿病) 班級:四英一B 姓名:王心怡 學號:4000Z027.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環保燃料 - 生化柴油. 生化柴油 (Bio-Diesel)─ 廢食用油脂資源化 循環圖 什麼叫做生化柴油? 生化柴油係由可再生的油脂原料,諸如植物或 動物油脂,經合成 ( 交酯化 ) 所得的長鏈脂肪酸 甲脂,可代替柴油的一種 " 環保燃油 " 。經實驗 證明生化柴油可直接作為現有柴油引擎而不需.
Advertisements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张春玉.  糖尿病  冠心病  高血压  痛风  甲状腺结节  心理健康.
甲狀腺甲狀腺 一年 六 班 一年 六 班 第 六 組 第 六 組. 位置 * 頸部前方, 喉部氣管兩側。
糖尿病自我照顧 lec 12 1 前言 據估計在 1995 年全世界糖尿病病人數為 1 億 3 千 5 百萬人 (4.0%) ,至 2025 年則將上升至 3 億人 (5.4%) 。 以台灣地區而言,在全人口中現糖尿病的盛行率 約為 4.0% ,年發生率則在 0.5~1.0% 之間,至於年 齡別死亡率經調整後在.
高脂血症飲食. 一般飲食原則 1. 維持健康體重。 2. 控制油脂攝取量 (1) 少吃油炸、油煎或油酥的食物、含油高湯、滷肉汁及 肥肉豬皮、雞皮、鴨皮等。 (2) 烹調宜多採用清蒸、水煮、涼拌、烤、燒、燉、滷等 方式。 (3) 烹調用油宜選用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高者(如:橄欖油、 芥花油、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等);少用飽和脂.
認識糖尿病急症 之異常血糖值 主講者 : 護士 楊湘琳. 血糖正常值 正常 ( 無懷孕 ) 成人空腹血漿中葡萄糖的濃度 ( 簡稱血糖 ) 是
生物體內的 恆定性與調節 6-5 血糖的恆定 第 6 章. 思考一下 !! 為何在肚子餓一陣子之後,肌餓的感覺會 消失呢?
1 糖尿病共同照護: 殘障的限制與復健 季瑋珠. 2 選取糖尿病為例 n 糖尿病是影響多重器官的全身性疾病 n 三段五級的預防在糖尿病均可應用 n 其他慢性疾病都有類似的性質 – 慢性病的治療可以減少個人的殘障減輕家庭 社會的負擔 – 傳染性疾病的治療還可保護社區不受感染.
糖尿病 主讲:洪阿密. 定义 定义  糖尿病 ( diabetes )是由遗传因素、免疫 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 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 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 (Insulin Resistance , IR) 等而引发的糖、 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
認識慢性腎臟疾病 健康講座 August 11, 討論的主題 1. 了解腎臟的功能 2. 慢性腎臟病的原因 3. 慢性腎臟病的症狀 4. 如何預防慢性腎臟病.
麻豆區衛生所 關心您 叁、腎臟病防治. 麻豆區衛生所 關心您 ☆什麼是腎臟病 ? ★ 腎臟病 - 腎臟的功能出現問題 腎臟病的症狀並不容易發現, 因為 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 ; ★腎臟在受損之後 出現血尿、蛋白尿、多尿、少尿等症狀, 隨著腎臟組織受損程度進而影響腎臟功能。 此外高血壓、水腫、腰背痛、疲倦、頭痛、視力.
報告者 : 張芸庭 張婧慈 心臟病. 定義 心臟病是心臟疾病的總稱。 包括風濕性心臟病、 先天性心臟病、 高血壓性心臟病、 冠心病、 心肌炎等各種心臟病 來源:
食物 迦密 愛禮信小學 張嘉雯 五望 (9) P.1 目錄 P.1 主題 P.2 目錄 P.3 類別 P.4 飲食金字塔 P.2.
講題 大 綱 認識代謝症候群 認識高血脂症 認識糖尿病 升糖效應與升糖指數 五色蔬果健康飲食 慢性疾病與健康.
六大營養素之維生素 脂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 A 維生素 D 維生素 E 維生素 K 水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 B 群 維生素 C.
 1 、糖尿病症狀及相關護理知識  * 什麼是糖尿病 (Diabetes) ?  糖尿病的特點就是在血液及尿液中的葡萄糖濃度過高。  正常的情況下,身體燃燒葡萄糖提供我們日常所需的能 量 ; 為了要燃燒葡萄糖,身體需要一種由胰臟產生的荷爾 蒙 - 胰島素。  胰島素的工作就是調節體內血糖。當缺乏胰島素時,身.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1. 糖尿病是甚麼 2. 糖尿病的症狀 3. 糖尿病的診斷 4. 糖尿病的併發症 5. 糖尿病的飲食控制 林口長庚醫院 內科住院醫師 陳東藝.
糖 尿 病糖 尿 病糖 尿 病糖 尿 病. 糖尿病的醫學定義  身體不能分泌足夠胰島素  體內對胰島素產生抗拒  引致 血糖 過高  做成 脂肪 及 蛋白質 的 新陳代謝紊亂.
糖尿病基本飲食原則 黃玉如 營養師. 糖尿病的原因 體內胰島素分泌不正常或功能減低所引 起的一種新陳代謝發生障礙的慢性疾病。 病人身體組織細胞對糖類的利用率減低 ‚ 而造成血糖過高 ‚ 並且影響到蛋白質及脂 肪代謝不正常。
你知道吗 ?? 70 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心脏病和中风 癌症 慢性呼吸道疾病 糖尿病 慢性病.
糖尿病教育系列讲座(五) 糖尿病相关的检查 及生存技巧掌握.
三軍總醫院糖尿病衛生教育實習 指導老師:陳永懿 實習學員:李汝禮
營養標示看仔細.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委託高雄醫學大學經營) 林麗英 羅婉菁 糖尿病衛教師
輔助血糖管理餐具 指導老師:陳世中 學生:胡庭恩.
英文閱讀 第七週功課 糖尿病.
糖尿病.
告诉病人:得了糖尿病怎么办?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内分泌科 贾克宝.
認識 菸、酒、檳榔 對身體的危害 一同保護你的身體健康 製作者:楊婉瑄.
啉食ê衛生kap營養 第六組:簡嘉威 徐祥雲 李懿文.
過重/肥胖兒童與青少年 之篩選及處理流程 體位評估 BMI ≧ 該年齡、性別過重BMI值者 否 隔年再評估 是 是否符合以下 任一條件:
食物熱量計算.
班級:幼保二甲 學號:499I0004 姓名:鄭惠慈 指導老師:陳韻如
糖尿病 第五組 組員 生技二甲4A2H0002 蔡嘉真-口頭 生技二甲4A2H0025 林瑩甄-口頭
糖 尿 病.
你的肝----發炎了! 肝發炎指數 – GOT 及 GPT 超過 40 U/L。 如果一直不降,就嚴重了。
糖尿病 糖尿病的分類 糖尿病的診斷標準 糖尿病的死亡性 2年17班11號 李長育 什麼是糖尿病 糖尿病有哪些症狀
糖尿病的综合防治 健 康 大 课 堂.
病 毒 性 肝 炎.
功能性益生菌的臨床複方應用 代謝症候群 vs 糖尿病
Chp 2 行為與心理的生物基礎.
100年上半年度三高團體健康講座 三高剋星課程 歡迎參加 一律免費 來電預約專線 轉3276 小港醫院關心您 日期 時間 講題
從「頂新」事件談健康飲食 2014/10/13.
糖尿病飲食原則 2008/10/20 愛萍.
凝血機轉 a指的是酵素的active type(活化態) 12 (表面因子) 7 (促凝血酶原激酶原) (3,因子 III) 11
老化的細胞生物學 (1)細胞衰老(senescence) (2)基因體的不穩定(genomic instability)
遠離三高健康講座暨篩檢活動 歡迎來參加~~ 遠離三高健康講座暨篩檢活動
糖尿病流行病学.
Diabetes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因體內胰島素絕對或者相對不足所導致的一系列臨床綜合症。糖尿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多飲、多尿、多食和體重下降(「三多一少」),以及血糖高、尿液中含有葡萄糖(正常的尿液中不應含有葡萄糖)等。 世 界衛生組織將糖尿病分為四種類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續發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雖然每種類型的糖尿病的病徵都是相似甚至相同的,但是導致疾病的原.
糖尿病急症.
調劑報告 報告者:藥學4-3 Case 49-2 Q1~4、49-3 Q1:62號 胡雅婷
短片:吸煙後的肺.
健 康 教 育 分 組 報 告 第五組 疾病與健康 組員   陳毅修 楊惠婷 張智堯.
單元內容 什麼是高血壓 高血壓有哪些症狀 導致高血壓的可能原因 高血壓對健康的危害 高血壓的危險因子 如何控制高血壓 高血壓的藥物治療.
關於ORADUR®-Methylphenidate
認識糖尿病,生活更甜蜜 麻豆區衛生所 關心您.
認識食品營養標示 資料取自中原食品工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我是捍衛身體的小超人, 向“垃圾食物”說“NO”
腸胃炎,怎麼吃呢 ? 主講人 : 楊翊吟 指導營養師 : 陳盈君營養師. 腸胃炎症狀 止瀉藥 ?
Diabete.
健康食物.
科學科專題報告 F.3C 組員 陳麗青 ( 04 ) 馮子軒 ( 15 ) 萬艷玲 ( 28 ) 譚盈盈 ( 33 ) 胡瀚華 ( 37 )
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 typhimurium (S. typhimurium)
健康小食.
健康生活 林思敏 五禮.
中三生物科 生物的七個特徵.
18-3 課堂整理 第十五組 0993B010 張維哲 0993B042 游博雄.
Influenza Virus H1N1甲型流感.
Machine Learning & Bioinformatics
細胞.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Diabetes(糖尿病) 班級:四英一B 姓名:王心怡 學號:4000Z027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因體內胰島素絕對或者相對不足所導致的一系列臨床綜合症。糖尿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多飲、多尿、多食和體重下降(「三多一少」),以及血糖高、尿液中含有葡萄糖(正常的尿液中不應含有葡萄糖)等。 世界衛生組織將糖尿病分為四種類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續發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雖然每種類型的糖尿病的癥狀都是相似甚至相同的,但是導致疾病的原因和它們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卻不同。不同類型的糖尿病都會導致胰腺中的β細胞不能產生足量的胰島素以降低血糖的濃度,導致高血糖症的發生。1型糖尿病一般是由於自體免疫系統破壞產生胰島素的β細胞導致的;2型糖尿病是由於組織細胞的胰島素抵抗(通俗地說,就是細胞不再同胰島素結合,使得進入細胞內部參與生成熱量的葡萄糖減少,留在血液中的葡萄糖增多)、β細胞功能衰退或其他多種原因引起的;妊娠期糖尿病則與2型糖尿病相似,也是源於細胞的胰島素抵抗,不過其胰島素抵抗是由於妊娠期婦女分泌的激素(荷爾蒙)所導致的。

糖尿病 目前,1、2型糖尿病尚不能完全治癒,但是自從1921年醫用胰島素發現以來,糖尿病得到了很好的治療和控制。目前糖尿病的治療主要是飲食控制配合降糖藥物(對於2型糖尿病)或者胰島素補充相結合治療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通常在分娩後自癒。 糖尿病可以引起多種併發症。如果糖尿病沒有得到足夠的控制,可以引起一些急性併發症,如低血糖症(hypoglycemia)、酮症酸中毒(ketoacidosis, DKA)、非酮高滲性昏迷(nonketotic hyperosmolar coma)。嚴重的長期併發症包括: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衰竭(又稱糖尿病腎病,是發展中國家成年人中血液透析的主要原因)、視網膜病變(又稱糖尿病眼病,可致盲,是發展中國家非老齡成年人致盲的主要疾病)、神經病變及微血管病變。其中,微血管病變可能導致勃起功能障礙(陽痿)以及傷口難以癒合。而足部難以癒合的傷口則可能導致壞疽(俗稱「糖尿病足」),進而導致患者截肢。如果糖尿病得到了足夠的控制,並且對血壓充分控制並結合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不吸煙,保持健康的體重等),則可以在有效的降低罹患上述併發症的危險。

歷史 雖然糖尿病自古代就已被發現,且在中世紀以後在世界各地出現了多種不同的有效的治療方法,但是,直到1900年左右糖尿病的發病機理才被科學實驗所證實。1889年,德國科學家約瑟夫·馮·梅林(Joseph von Mering)和俄裔德國科學家奧斯卡·明科夫斯基(Oskar Minkowski)發現摘除了胰腺的狗出現了糖尿病所有的癥狀並在不久後死亡。1910年,愛德華·阿爾伯特·沙比-謝弗爵士提出患有糖尿病的病人是因為缺少一種胰腺製造的物質,他建議稱這種物質為「insulin」(源自拉丁文「insula」,意為小島,中文譯為「胰島素」)。 直到1921年,胰臟在新陳代謝中的內分泌作用以及胰島素是否真的存在才被進一步的研究所證實。1921年,弗雷德里克·格蘭特·班廷爵士和查爾斯·赫伯特·貝斯特(Charles Herbert Best)重複了梅林和明科夫斯基的實驗,然後,他們進一步證明,可以通過注射健康狗的胰島提取物使患了糖尿病的狗恢復過來。班廷、貝斯特以及他們的同事,特別是化學家科利普(Collip)在多倫多大學繼續從事提純牛胰島素的工作。

歷史 直到1922年,第一位糖尿病患者得到了一種有效的治療——胰島素注射療法。班廷和實驗室主任約翰·麥克勞德因此獲得了1923年的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這在諾貝爾獎歷史上是最快的一次,從發現到獲獎只有2年的時間。班廷和貝斯特為胰島素註冊了專利但是並沒有收取專利許可費或控制商業生產,這使得胰島素的生產和使用迅速的遍及全世界。 1936年1月哈羅德·珀西瓦爾·希姆斯沃斯爵士(Sir Harold Percival Himsworth)發表論文指出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區別。

病因及類型 糖代謝 因為胰島素是調節大多數組織細胞(主要是肌細胞和脂肪細胞,不包括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元細胞)吸收葡萄糖的主要激素,所以胰島素缺乏和細胞受體對胰島素不敏感在所有類型的糖尿病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大多數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在幾個小時之內就會被轉化成葡萄糖單醣——一種在血液中主要的碳水化合物。也有一些碳水化合物不能轉化,例如果糖(fructose),雖然其也能作為細胞能量來源,但是並不會轉換為葡萄糖,也不參與胰島素-葡萄糖調節機制。另外,纖維素也不能被轉換成葡萄糖,雖然其是由許多葡萄糖分子組成的長鏈,這是因為人類和許多動物的消化道沒有能力消化它。 當血液中葡萄糖的濃度升高時,比如飯後,β細胞就釋放胰島素到血液中。胰島素使得大多數的細胞(通常的估計是全身2/3的細胞,包括肌細胞和脂肪組織)從血液中吸收葡萄糖作為他們的能量,或者轉化成其它人體所需要的分子,或者儲存起來。

病因及類型 胰島素也是葡萄糖和儲存於肝臟和肌肉細胞中的肝醣之間相互轉換的主要控制信號,血糖濃度降低既會導致胰島β細胞減少釋放胰島素,也會降低葡萄糖向肝醣的轉化。 高胰島素水平可以加速多種生化合成的過程,比如細胞的生長和分裂、蛋白質合成和脂肪形成等。

糖尿病診斷標準 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ADA)2010年的推薦標準,滿足以下任何一條即可診斷為糖尿病 空腹血漿血糖在7.0毫摩爾/升 (126 毫克/分升)或以上 在口服糖耐量試驗中,口服75克葡萄糖2小時後,血漿血糖在11.1毫摩爾/升 (200 毫克/分升)或以上 有高血糖癥狀,並且隨機血漿血糖在11.1毫摩爾/升 (200 毫克/分升)或以上 糖化血紅蛋白(HbA1C) 在6.5或以上

糖尿病之種類 1型糖尿病 也稱為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病狀通常出現在兒童或青少年時期。可能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在這情況下,身體的免疫系統對體內生產胰島素的β細胞做出攻擊,最終導致體內無法生產胰島素。患者需要注射外源性的胰島素來控制體內的血糖。 2型糖尿病 也稱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常出現在成年人(特別是肥胖症患者)身上,其病症會導致消瘦。 病因包括: 胰島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使到身體不能有效地使用胰島素。 胰島素分泌的減少,無法滿足身體所需。 早期第二類糖尿病患者可以通過改善生活方式(如健康飲食,適量運動等)來控制糖尿病。大多數患者可通過口服降糖藥物來幫助控制體內血糖。一些第2類糖尿病患者需要胰島素注射。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ebetes Mellitus,GDM),是圍產期的主要併發症之一。可能導致胎兒發育畸形、胎兒宮內窘迫、胎死宮內新生兒低血糖、巨大兒以及難產或者死產等併發症。 診斷標準: 妊娠24~28周時,若使用兩階段檢測先進行50克的葡萄糖篩檢(口服),若是異常則進行100克口服葡萄糖量(口服)試驗,分別測量空腹、餐後1小時、2小時及3小時的血糖濃度,若 空腹>95 mg/dL (5.28 mmol/L); 餐後1小時>180 mg/dL (10.00 mmol/L); 餐後2小時>155 mg/dL (8.61 mmol/L); 餐後3小時>140 mg/dL (7.78 mmol/L) 符合其中的兩項或者兩項以上,即可診斷妊娠糖尿病。

其他類型糖尿病 一些糖尿病導因有別於第一型,第二型和妊娠糖尿病,這包括: β細胞基因缺陷(β細胞分泌胰島素) 遺傳性胰島素抗拒 胰臟疾病 荷爾蒙失調 化學或藥物導致

糖尿病所引致之併發症 糖尿病的併發症主要表現在全身微循環的障礙,可以發生在心臟血管、腦血管、眼的視網膜、四肢周邊血管及腎臟,也可引起神經病變: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長期的高血糖環境會損傷視網膜血管的內皮,引起一系列的眼底病變,如微血管瘤、硬性滲出、棉絮斑、新生血管、玻璃體增殖甚至視網膜脫離。一般糖尿病出現十 年以上的病人開始出現眼底病變,但如果血糖控制差,或者是第一型糖尿病的患者則可能更早出現眼底病變,故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到眼科檢查眼底。 糖尿病腎病:可分成五個階段,最終可能引致腎衰竭。 糖尿病足:初期只是腳部傷口難於癒合,若處理不當可引致截肢。

治療和控制 總的治療原則是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包括飲食控制、體育鍛煉和減輕體重,並配合一定的藥物治療,以達到控制血糖、預防併發症的目的。 對於嚴重的第2型糖尿病且嚴重肥胖的患者,最近發展了一種胃繞道手術(Gastric Bypass Surgery)手術,可以顯著改善其血糖水平。

飲食原則 避免肥胖,維持理想且合適的體重。 定時定量,每餐飲食按照計劃份量進食,不可任意增減。 少吃油煎、炸、油酥及豬皮、雞皮、鴨皮等含油脂高的食物。 烹調多採用清蒸、水煮、涼拌、涮、烤、燒、燉、鹵等方式。不可太鹹,食鹽攝入量6克以下為宜 飲食不可太鹹,少吃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例如腰花、肝、腎等動物內臟類食物。 烹調宜用植物性油脂。 配合長期性且適當的運動、藥物、飲食的控制。 經常選用含纖維質高的食物,如未加工的蔬果等。

飲食原則 含澱粉質高的食物及中西式點心均應按計劃的份量食用,不可隨意吃,以免過量吸取。 少吃精製糖類的食物,如煉乳、蜜餞。 如有必要時,可選用少許代糖以代替糖調味。 盡量減少赴宴,必要時,注意選擇食物的種類及分量。 糖尿病患者由於特殊的體征表現及病理情況,其在飲食上要有特別注意,米飯水果要適當食用,尤其甜食要格外注意。宜吃五穀粗糧;豆類製品食物;香菇、南瓜、苦瓜等。不宜糖類、動物脂肪及高膽固醇食物;忌嗜酒。 忌辛辣;戒煙限酒。 進餐時,要專心吃;咀嚼要細嚼慢咽,不可狼吞虎咽;不要吃菜汁泡飯;不要吃剩飯;飯後立即刷牙漱口。

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zh-hant/%E7%B3%96%E5%B0%BF%E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