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06/06 e 2007 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 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7 年 12 月 数据来自《 2008 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 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Advertisements

00003-E-1 – December 2005 《 2005 年艾滋病流行最新报告》部分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5 年 11 月 21 日 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和平与发展 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新课导入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达标训练 思维创新.
第九课 第一 框 总览 第四单元 知识细解一 知识细解二 对点训练.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第3版 冯特君 主编.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论 主讲人:王 琼 尹全姣 说课人:边 辽.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2、全球化的原因和条件: 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 各国、各地区相互交融形成一个整体的历史过程。 2、全球化的原因和条件: ①20C八九十年代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中国能源安全 ——形势与对策 主讲 董玲.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课堂总结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艰难的复杂的曲折的。必须不断的探索改革实践。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探索) 社会主义经济
第八单元 当今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英才网.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多极化趋势下的世界 (20世纪90年代初——21世纪初).
区级课题汇报 (初期) 汇报人:建平中学周宁医 2008年9月27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情景导思: 近百年历史进程 两次世界大战——冷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21世纪头20年是重要战略机遇期.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第七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第七章.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七章 国际金融机构 第一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第二节 世界银行集团 第三节 国际清算银行.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第24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第五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二、东亚货币合作的发展进程 马尼拉亚太地区高级财政金融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加强地 区金融合作新机制的设想,又称“马尼拉框架协议”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回顾 1、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2、联合国的宗旨 3、国际竞争的实质 4、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二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中国药物GCP检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李见明         北京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中国是个陆海兼备的大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和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陆上边界有2万多公里,与15个国家接壤;大陆海岸线1
第二讲 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毛泽东思想 12建筑学第二小组18~34.
Harvard ManageMentor®
R in Enterprise Environment 企业环境中的R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内容:国际商法的概念和范围 国际商法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商法的渊源 国际商法的主体.
Harvard ManageMentor®
我们能给贫穷者什么希望.
Greening One Belt One Road The Role of NGOs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西藏 Tibet.
Harvard ManageMentor®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持续循环 企业标志 品牌力:…… 服务力:…… 品牌力/服务力 潜规则是…… 1、品质 2、战略 1、价值 2、绩效
获奖类别: 获奖题目: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研究内容:(400~500字,2~3幅插图)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第9课 西欧和 日本经济的发展.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影响风险评估专家研讨会 ACCC Workshop: Climate Change Impact and Risk Assessments 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祝愿我们的国家和党永远强大, 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让我们一起为党呐喊,为党祝福!.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Sssss.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 ——认识当今时代主题的变化和当今世界发展的特点 ——理解和掌握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

教学重点、难点: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新时期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3、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结构和内容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二、世界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三、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二、世界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三、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 四、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每个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都有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 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世界基本特征并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战略意义的问题,就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毛泽东关于国际形势的总体看法 两个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

1、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 两点论: 新的世界大战既有可能发生也可能防止

2、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 重点论:应对大规模的战争 ——山雨欲来风满楼 ——黑云压城城欲摧 这种判断决非无中生有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苏联到处动武 ——1964年勃列日涅夫当政后,在中苏边界陈兵百万。 ——1968年10月,制造布拉格事件,侵占捷克斯洛伐克。 ——1969 年入侵珍宝岛:“差点引起世界战争”。 同时,美国和我周边不少国家和地区签订条约,结成反华同盟,对我形成了“半月形”包围圈。 1964年8月美国大规模轰炸越南北方。把战火烧到了中国南大门。

(二)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 1985年,他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主要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发生新的世界大战问题。 1、和平问题是全世界面临的重大突出问题之一 主要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发生新的世界大战问题。

维护世界和平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第一,饱尝战乱之苦的世界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给人们带来了什么? 两次世界大战 地区战争

巴以冲突

核武器出现,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某些核大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第二,军事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 了战争。 核武器出现,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某些核大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美向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 原子弹在广岛爆炸后形成的蘑菇云

广岛市被原子弹炸后的景象:房倒屋塌,30万居民中近一半死亡

泰历新年,渴望和平的女性跪盼结束纷乱、实现和平 第三,第三世界国家成为反对战争, 维护和平的中坚力量。 他们面临着发展经济,摆脱贫困的主要任务,这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 泰历新年,渴望和平的女性跪盼结束纷乱、实现和平

第四,社会主义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 重要力量。   1993年中国维和部队在柬埔寨

第五,世界经济一体化为维护世界和平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 世界各国原有的“一国经济”正走向“世界经济”,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一旦战争打起来,不仅对方发展受影响,本国经济也会受到严重冲击。

和平是人们的共同愿望

2007年10月27日,美国11个城市同时举行游行抗议对伊拉克的战争。这是在洛杉矶拍的反战示威者面部的拼版照片

澳大利亚反战者在悉尼歌剧院顶上刷上了反战标语  

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反战游行  

1993年9月13日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巴勒斯坦主席阿拉法特在华盛顿历史性握手,签署了以巴和平协议,即落实奥斯陆协议的临时自治原则宣言,走上自治建国、民族和解之途。 拉宾和阿拉法特历史性的握手

1988年11月举行的4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宣布1990-2000年为根除殖民主义国际年。

发展问题主要是指实现世界各国经济上的繁荣与进步 2、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 ? 发展问题主要是指实现世界各国经济上的繁荣与进步

南北关系现状使解决发 展问题显得尤为紧迫 (1) 北半球:越来越发达和富裕 南半球:越来越贫穷和落后 南北关系现状使解决发    展问题显得尤为紧迫 (1) 七大工业国(美、英、加、法、 德、意、日 )主要分布在地球的北半部 北半球:越来越发达和富裕 南半球:越来越贫穷和落后

非洲饥民

联合国《2001年人类发展报告》描述全世界贫富差距状况  美国最富有的10%人口(大约2500万人)的收入比世界上最穷的43%人口(大约20亿人)的收入还多。    邓小平:“发达国家越来越富,相对的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南北问题不解决,就会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障碍。”

“现在世界上北方发达、富裕,南方不发达、贫困,而且相对地说,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南方要改变贫困和落后,北方也需要南方发展。南方不发展,北方还有什么市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发展速度问题,再发展问题。”

发展问题是影响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大问题 (2)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1991年的海湾战争。 1998年的科索沃战争。 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 进入90年代,局部战争和冲突接连不断。1991年共有各种规模的战争25起, 1992年30起,1993年月34起,1994年38起,1995年45起。

二、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曲折发展

①力量对比的变化决定着世界格局的变化。②世界格局是建立在各国实力的基础上的。③世界格局是一种不稳定的、内部充满矛盾斗争的国际关系状态。 (一)什么是世界格局 所谓世界格局是指在国际舞台的主要政治力量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结构状态,一种力量对比态势。 ①力量对比的变化决定着世界格局的变化。②世界格局是建立在各国实力的基础上的。③世界格局是一种不稳定的、内部充满矛盾斗争的国际关系状态。

(二)两极格局的解体:四大标志 二是美苏首脑马耳他会晤,美苏由对抗走向友好合作(1989年12月初) 一是东欧剧变与华约解体(1991年7月1日) 四是北约伦敦会议调整对苏战略1990年7月6日 );1991年12月15日苏联解体。 三是两德统一(1990年10月3日

所谓世界多极化,是指存在多个对世界政治、经济具有重要影响的力量中心。 (三)世界多极化已经初见端倪 1、多极化的涵义 所谓世界多极化,是指存在多个对世界政治、经济具有重要影响的力量中心。

2、世界多极化的表现 第一, 大国关系调整,呈现网状交织状态 网状交织多极关系 日 中 俄 欧 美

八国首脑会议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

第二, 洲际性合作机制初步建立 A.1996年3月2日,第一届亚欧会议在曼谷落下帷幕。它既是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一个具体表现,又是后冷战时期亚欧主要国家或国家联盟调整对外战略和关系的一个重要步骤 。

首届亚欧会议开幕式,与会国家领导人合影

B.首届欧盟—拉美首脑会议 1999年6月28日第一届欧盟—拉美首脑会议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 来自欧盟15国和拉美、加勒比地区32国的领导人共同签署了联合声明和行动纲领,表达了欧洲与拉美建立更加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的强烈愿望。

首届欧盟与拉美首脑会议举行

联合国的作用有所加强 第三, 联合国成立时只有51个成员国,如今增加 到191个,新增成员国大多为原来被奴役 和压迫的殖民地,使联合国真正成为最具 普遍性和代表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联合国五十周年大会

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持续发展,经济实力日益增强    发展中国家实力的增强,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第四, 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持续发展,经济实力日益增强

  1996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为3.8%,而发展中国家增长速度为6.3%   发展中国家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974年的14%到1995年的29%

发展中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 治的意识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 我们中国不打别人的牌,也不允许任何人打中国牌,这个我们说到做到。这就增强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增强了中国在国际问题上的发言权。 ” ——邓小平

3、世界多极化初见端倪 美国欲称霸世界,可称一超 俄罗斯仍是世界多极化中的一极 日本也将成为世界多极化中的一极 欧盟也是世界多极化中的的一极  中国将在世界多极化中占一席之地

一超多强

(四)美国企图独霸世界 冷战结束后,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凭借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肆无忌惮地向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输出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在国际事务中以大欺小、恃强凌弱,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并企图以“美洲共同体”为主体,“大西洋共同体”和“太平洋共同体”为两翼,建立美国的一统天下,妄图使美国为主导的一极世界“万古长存”。

(五)世界多极化的意义 1、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3、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 4、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问题讨论 如何看待世界多极化进程?

如何看待世界的多极化进程? 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 这将是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进程 在多极化与单边主义的斗争中,军事力量仍然是关键因素 要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经济技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三、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 (一)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其中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全球化时代 (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初步形成:工业革命 出现:新航路的开辟 殖民扩张 商品输出 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输出 ( 18C60年代- 19C中期) 商品输出 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资本输出 全球化时代 20世纪90年代(原因) 资本新一 轮扩张

(三)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 经济全球化加强的表现 1、贸易全球化——世贸组织(WTO)的建立和发展

(1)性质:调解贸易关系、 解决贸易争端的机构 (2)发展历程 ①前身:194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关贸总协定(GATT); ②正式建立:1995年1月1日 ③发展:截至2003年12月,共有148个成员。其总部在瑞士日内瓦。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成员的贸易量占世界贸易的95%以上。

(3)世贸组织成立和发展的意义 标志世界贸易进入新时期: ①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化。 ②标志着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的构筑。 ③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的开始。 -----表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4)中国加入WTO: 2001年,多哈会议 中国为什么要加入WTO? 原因:历史的必然 邓小平: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

2、资本全球化:两大国际金融组织的组建 (IMF)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nternational Monetery Foundation (IMF) 1945年成立。 现在成员国180多个, 中国是成员国之一。 其基金主要来源于各成员国应缴的份额,现在资金约2000亿美元,其中我国约为46亿美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 宗 旨 稳定国际汇兑; 协助建立多边支付制度; 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B、世 界 银 行: WORLD BANK 又叫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 IBRD) 1945年12月27日,宣布正式成立。1946年6月25日开始营业,1947年11月5日起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间金融机构之一。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 现有成员国180个,1980年中国恢复了在世界银行的席位。 世界银行标志

世 界 银 行(WB)的 宗 旨 向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以推动该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3、生产全球化——跨国公司迅速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只有少数发达国家在其他国家利用当地资源和劳动力投资建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遍及世界各地。近年来,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民族经济的发展壮大,也纷纷积极对外投资,兴办自己的跨国公司。 据联合国有关机构1993年的统计,目前世界上共有37000家跨国公司,其海外附属公司总计达17万家。其中,发展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2700家。

(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加速发展 1、原因 (1)市场机制的广泛建立,为经济全球化疏通了商品流通渠道。 (2)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3)国际金融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 (4)跨国公司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关键因素。 (5)冷战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6)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加强,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经济 全球化 跨国公司 国际组织 科技革命 主要力量 国际协调机制 物质基础 催化剂 和平环境 体制 国际金融 条件 冷战的 结束 和平环境 国际金融 发展 催化剂 市场经济 体制

(五)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发达国家 经济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 最大的受益者 机遇 双刃剑 利大于弊 挑战

双 刃 剑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度《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 总之,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意味着机遇,更意味着挑战. 双 刃 剑

它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 1、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影响 它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 例如

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 第一,大量外资的进入容易造成债务负担。 如1995年墨西哥债务危机。自1994年2月以来,美国连续6次提高利率,造成了数百亿美元从墨西哥等国抽走流向美国。 第二,外资进入对民族资本和民族工业冲击较大。 第三,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夕阳产业 ) 第四,金融市场的风险(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 。 第五,损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边缘化)。

你说,我说,大家说? 有人说:“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 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 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 因此发展中国家应团结起来, 抵制全球化。” 你怎么看待这一观点?

我们要抵制全球化吗?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来说,几乎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他们是最大受益者。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则是利弊共存。 但是,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实践证明,一个国家的开放程度与它所获得的发展机会成正比。只有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才能争取主动、获得发展。如果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会有出路的。

四、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一)“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命题的提出 近年来,中国的日渐崛起引起国际 社会的关注与猜测 “对内,加强和平崛起的研究。 对外,加强和平发展的宣传。” ----胡锦涛

命题的提出 温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2004年3月)后答记者问全面解释,标志新一代领导人的新战略正式形成。 温总理2003年12月美国哈佛大学演讲引用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正式引用,上升为官方思想、意识形态。 温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2004年3月)后答记者问全面解释,标志新一代领导人的新战略正式形成。 2005年12月22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

(二)中国为什么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思考比较: 西方各大国崛起之路 战争崛起之路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1、 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但至今还是一个处在转型关键时期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进一步发展自己。 要使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提高,就需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2 中华文化历来强调和为贵的价值观念。 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渴望和平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 讲信修睦、崇尚和平的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也决定了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3 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中国是国际社会一员,要实现自己的发展,也要顺应天下大势,与各国共同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 ——孙中山: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的郑重选择与庄严承诺。

(三)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

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 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 (1) 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 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 (1) 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实行对外开放; (2) 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努力实现 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3) 坚持和平、发展、合作,与各国共同致 力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4)

简单地讲 就是坚持和平、开放、合作、和谐、共赢的理念,努力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

(四)中国如何走和平发展道路

1、坚持和平共处,积极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如:积极发展与主要大国的友好合作关系;积极推进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关系积极履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责任义务;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要将稳定周边作为外交战略的首要任务,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不断加强双边和区域合作。 2、坚持对话合作,积极营造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  要将稳定周边作为外交战略的首要任务,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不断加强双边和区域合作。

3、坚持合作共赢,积极营造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 

如:加强国际反恐合作;积极推进地区安全对话合作;致力于和平解决争端;积极发展能源安全合作;大力促进防控大规模传染性疾病。 4、坚持共同安全,积极营造互信协作的安全环境    如:加强国际反恐合作;积极推进地区安全对话合作;致力于和平解决争端;积极发展能源安全合作;大力促进防控大规模传染性疾病。

5、坚持增信释疑,积极营造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二节

一、独立自主外交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宣布:凡愿意遵守平等、互利以及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中国对外关系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一页。

“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 (一)独立自主外交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 我们党在建国时就制定了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

周恩来也明确指出,新中国外交的基本立场是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任何国家都不能干涉中国内政 。 根据这一基本方针,在不同历史时期针对国际形势的特点,确定并实施了不同的外交政策 。

1、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政策 另起炉灶 新中国初期,毛泽东提出三大外交方针: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 边 倒

另起炉灶:就是中央人民政府不承认国民党政 三大外交方针的含义 另起炉灶:就是中央人民政府不承认国民党政 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外交关系,而是要在新 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新中国要全面清理旧 中国残留的对外关系遗迹,建立国内的良好环境, 以全新的面貌建立、发展同其它友好国家的关系。 一边倒:就是在帝国主义对新中国实行敌视政策 的情况下,中国只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对三大外交方针的评价 这三大方针的核心:独立、自主、和平 符合中国人民实现国家安全、独立和维 护世界和平的根本利益,为独立自主的 新中国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受到社会主义国家的热忱欢迎,出现一个承认新中国的高潮。 从建国之日到年底,国际社会共有25个国家承认了新中国,其中17个国家与这个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他们大多是社会主义国家。

“一边倒”不等于屈从于苏联 共同舰队 长波电台

2、20世纪60年代的外交政策: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我国外交政策调整为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打倒美帝,打倒苏修! 20世纪60年代,由于美国仍然对中国实行孤立、封锁和禁运。 同时,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发生重大分歧。 “两个拳头打人”

3、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政策 “一条线”的外交战略 : 从东边起,日本、中 国、欧洲、美国,加 上同一条线上的第三 世界各国,联合努力, 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 :苏联加强在中苏边境的军事部署,并企图从北、南、西三面包围中国;美国实行战略收缩,急于从越南脱身,谋求打开对华关系。 “一条线”的外交战略 : 从东边起,日本、中 国、欧洲、美国,加 上同一条线上的第三 世界各国,联合努力, 共同对付苏联霸权主 义。

26届联大会恢复新中国的合法席位 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一个重大的外交胜利。

1972年中日关系正常化

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4、20世纪80年代的外交政策 进入1980年代,随 着国际形势和中国 外交的发展,联美 抗苏、备战的战略 和政策已不适应中 国国内政治经济变 革的需要和国内外 形势的发展。 1986年3月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把中国的对外政策第一次概括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表明中国已基本完成了国际战略、外交方针和对外政策的调整,开始显现全方位外交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 1、邓小平的发展 2、江泽民的发展 3、胡锦涛的发展

1、邓小平对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 不与任何大国 或国家集团结 盟,奉行真正 的不结盟政策。

2、江泽民对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后,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 形势,江泽民继承和 发展了邓小平外交思 想,提出了新安全观。

指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互相信任,互不敌视,开展安全对话 指本国利益和他国利益兼顾,本国安全与他国安全并重,争取实现双赢。 江泽民提出的新安全观 ——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指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互相信任,互不敌视,开展安全对话 指平等相待,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政。 指以和平方式进行协调,解决争端,开展安全合作。 指本国利益和他国利益兼顾,本国安全与他国安全并重,争取实现双赢。

3、胡锦涛对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新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

——建设“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 2005年4月,胡锦涛主席参加雅加达 亚非峰会,在讲话中提出,亚非国家应 “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 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 。 2005年9月,胡锦涛在出席联合国成立6O周年首脑会议时,在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中,全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的深刻内涵 。 纪念联合国60周年大会发言

中美关系 2005年9月13日,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时会晤 2006年5月28日中美经济合作交流会在哈尔滨召开 2007年5月23日,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对话协商 谋求共识

2006 中国“俄罗斯年” 中俄关系

中欧关系 2006年11月8日第21屆中欧经贸委员会在京举行 2005年9月5日,中欧就纺织品贸易问题达成一致 2007年9月5日第八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在京举行

周边关系 2007年9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五次会议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 2006年11月19日下午,亚太经合组织(APEC) 首脑会议在越南首都河内通过了领导人宣言 周边关系 2006年10月30日温家宝与东盟10国共同签署联合声明

周边关系 2006年10月8日,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东门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破冰”之旅 2007年4月12日,温家宝访日:任重道远的"融冰"之旅 周边关系

2006年11月5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非洲领导人合影。 中国与广大 发展中国家

二、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 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1、基本目标 2、基本立场 独立自主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3、基本准则

1、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即:维护我国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符合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根本利益。 如: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反对任何分离的言行 再如:1969年,为了0.74平方公里 的珍宝岛我们拼死争夺

2、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 “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邓小平:“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 独立自主作为我国 外交政策的基本立 场包括两方面内容: 邓小平:“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 另一方面是指本国人民具有处理自己国家一切对内对外事务的独立权利 一方面是指国家的主权独立

处理国家关系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论亲疏 不与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结盟,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 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主要体现: 独立自主的 和平外交政策 不结盟 不屈从 不划线 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   处理国家关系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论亲疏   不与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结盟,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   坚持国家主权独立,不受大国意志左右,不屈从任何外来压力 不对抗

3、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础准则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12月我国政府在同印度就两国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的谈判中首次提出的。

1954年6月28日,周总理会见尼赫鲁发表声明重申了这一协议。

1954年6月29日,中、缅两国总理确认了这些原则。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目标 和 平 共 处 准则 平 等 互 利 措施 互 不 干 涉 内 政 保证 互 不 侵 犯 前提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3)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同世界各国的关系 第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前提保证。 邓小平会见尼克松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最好方式 第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最好方式 邓小平在日本召开记者招待会

实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核心是正确对待各国之间的差异 第三, 实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核心是正确对待各国之间的差异 布什与江泽民在上海APEC会议上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同样适用于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外国政党的关系 第四,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同样适用于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外国政党的关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们倡导建立的国际新秩序的基本准则 第五,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们倡导建立的国际新秩序的基本准则

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为维护世界和平,解决国家间的冲突,1948年联合国开始了维持和平行动。 1999年中国开始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在东帝汶、波黑、柬埔寨都有来自中国的维和人员,作为和平的使者出现在世界的舞台上 ?

第一,中国在近代曾经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奴役,中国人民从自己的遭遇中体会到和平的珍贵。 这样的经历和认识促使 中国外交追求和平与发 展的目标。

第二,中国是个社会主义国家,决不会发动战争去侵略和奴役别国人民,也决不愿像过去那样受别国的奴役和压迫。 第三,中国处在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我们需要和平 的外交环境来实现社会主 义现代化,和平是中国发 展繁荣的前提。

(二)怎样才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2、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我们主张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平等协商。”

国际关系民主化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要坚持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决定,任何国家和外部势力不应也无权干预。 另一方面,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平等协商解决。

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基本要素 国家平等原则 尊重主权和不干涉内政 尊重世界的多样性 互利合作,共同发展

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重要途径 开展协商对话,有利于当代世界加强沟通、促进合作、消除对立、解决争端 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活动和国际规则的制定,把国际组织作为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的主要场所 积极参加和召集国际会议,加强在国际舞台的多边交往与合作,为国际关系民主化创造良好的氛围

3、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中国的新安全观 中国的新安全观是1995年在东盟地区论坛上提出的。 2002年7月31日,参加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向大会提交了《中方关于新安全观的立场文件》,对中国在新形势下的新安全观进行了全面系统地阐述。 根据该文件,中国新安全观的核心内容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在这里,互信是基础,互利是目的,平等是保障,协作是途径。

4、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 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和谐世界”新理念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目标的新概括,是指导我国对外工作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新方针。

和谐世界的内涵 坚持民主平等,实现协调合作 坚持和睦互信,实现共同安全 坚持公正互利,实现共同发展 坚持包容开放,实现文明对话 (摘自《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

中国在建设和谐世界中的主张 政治上,致力于实现各国和谐相处 经济上,致力于实现各国互利共赢 安全上,致力于实现各国互信协作 文化上,努力实现不同文明相互促进

我们的做法: 发展大国关系 建设和谐周边 立足发展中国家 优化国际秩序 汲取人类成果

携手建设持久和平、 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