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小艳 090602214 EMAIL:joe-0512@163.com
说到竹子, 你想到的是什么?
郁郁葱葱的竹林?
竹子也会开花?
还是可爱的大熊猫?
你知道吗?竹子也有一个大家族 竹竹的种类很多,合计种、变种、变型、栽培品种计500余种,大多可供庭院观赏,著名品种有:楠竹、凤尾竹、小琴丝竹、佛肚竹、大佛肚竹、寒竹、湘妃竹、冷 箭竹、大箭竹、唐竹、泰竹、大泰竹、孝顺竹、粉单竹、牛耳竹、方竹、四川方竹、龙拐竹、车筒竹、青皮竹、粉单竹、短穗竹、黄竹、花秆黄竹、巨龙竹、拐棍竹、光巨竹、阔叶箬竹、水银竹、人面竹、毛竹、花毛竹、花竹、紫竹、斑竹、龟甲竹……
罗汉竹 鹅毛竹
紫竹
楠竹
黄金竹 花语 “ 每一天都为你心跳,每一刻都被你感动,每一秒都为你担心。有你的感觉真好。”
富贵竹 花开富贵 竹报平安 大吉大利 富贵一生 万寿无疆
佛肚竹 枝叶四季长青, 其节间膨大, 状如佛肚, 形状奇特, 故得名佛肚竹。
竹与中国传统文化 竹枝杆挺拔,修长,亭亭玉立,袅娜多姿,四时青翠,凌霜傲雨,倍受中国人民喜爱,有“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梅松竹”岁寒三友之一等美称。中国古今文人 墨客,嗜竹咏竹者众多。据传,大画家郑板桥无竹不居,留下大量竹画和咏竹诗。大诗人苏东坡则留下“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名言。
竹与中国传统文化 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竹与中国传统文化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柳宗元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箨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 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哲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
竹与中国传统文化 题刘秀才新竹 杜牧 数茎幽玉色,晓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竹的特点 清翠欲滴,四时一贯的色泽之美 潇潇的音韵之胜 含露吐雾,滴沥空庭的意境之妙
竹子的特点 有人说竹子“日出有清荫,月照有清影,风吹有清声,雨来有清韵”从观赏和审美的角度,高度赞美了竹子的声、影、意、形“四趣”。 “声趣”:贾岛诗“篱外青荫接药栏,晓风交嗄碧琅轩”; “影趣”:陆游诗“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意趣”:《红楼梦》潇湘馆对联“宝鼎茶 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尤凉,”诗情画意跃然纸上; “形趣”:陈毅诗"夹道万竿成绿海,风来凤尾罗拜忙"潇洒脱俗。
竹的寓意 正直 虚心 有节 纯洁 高雅 竹的笔直凌霄的形态与人格正直在结构特征上相对应,于是人们就常用竹象征正直的人格。
竹的寓意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仰两花。 ——郑板桥 “低首虚心”既描竹的外在自然状态,又指人的内在精神品德 郑板桥性狂放不羁,傲岸正直,因此他常咏竹画竹以勉人和自勉。
竹与中国传统文化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扬州府属兴化县人,生于清康熙年三十二年(1693年),卒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 郑板桥幼年家贫,早年的生活十分贫寒,便在扬州以卖画为生 。后得友人程羽宸资助,才得到游历和读书机会,并应科举历经三代,成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49岁才出任山东范县、五年后调任潍县的知县(即七品 县官),历时12年。
竹与中国传统文化 在任期间,他对百姓关怀备至,有一年山东遭受严重自然灾荒,“十日卖一儿,五日卖一妇”的饥馑情景,他据理为民请命,力争赈济,并在 潍县开仓捐廉,救济灾民,深得百姓的感戴。他擅自开仓赈济,以及施政措施,得罪上司,遭到土豪劣绅的不满,他们便串通一气诬告其借救灾之机贪污舞弊。十二 年的官场生活,目睹腐朽和黑暗,促使他六十一岁时愤而罢官而去。
竹与中国传统文化 郑板桥乃“扬州八怪”之一 其实“扬州八怪”并非只限于八人,而是指形成共同艺术风格的一群画家,他们都是在野的文人,生活上较困苦,对当时封建社会现实不满。有的是自命清高,不愿作官;有的是作了小宫,而遭谗罢官,甚至被诬入狱,。他们的作品大胆地突破了当时形式主义画风的束缚,在题材上,主要是宋元以来文人士大夫所喜欢的“四君子”(梅、兰;竹、菊)、 写意花鸟。运用诗、书、画、印的巧妙结合,来抒发其思想感情,表现其强烈的“叛逆性”,他们主张学习传统,但反对泥古不化,在艺术上继承了徐青藤、石涛、朱耷等人,尤其是石涛的绘画艺术而加以发展。挥洒自如,不守成规,具有大胆、放纵的艺术特色,因此,他们的画,被当时守旧的人斥为“异端”,视之为 “怪”。
竹与中国传统文化 扬州画派中 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成就最突出、影响最深远的要算郑燮。郑燮,诗、书、画三绝,尤其他的兰、竹之作,驰誉中外,深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郑板桥得人心,一在官品,二在画品。
竹与中国传统文化 著名画家徐悲鸿在一幅板桥画的《兰竹石轴》 中跋道:“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绝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及书已,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仁慈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
竹与中国传统文化 他画得的竹子体貌疏朗、笔力瘦劲,自有一番超凡脱俗的风格,时称“郑竹”。画竹清瘦、挺拔弧直,借以寄情遣兴,表现他的孤傲,刚正,“倔强不驯之气”。线条抑扬顿挫,反应出不趋名利的傲骨。
竹与中国传统文化 “画如其人,一如他刚正不阿的品行。”
竹与中国传统文化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苏东坡
竹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过往经常说“竹树开花,必有大灾”。 因为竹子开花比较少见,并且在开花后绿叶凋零,枝干枯萎,成批的死去,所以一些有迷信思想的人误认为竹子开花是“不祥之兆”。 科学家曾计算过,在印度东北50年一度的竹树开花周期发生时,老鼠的数量会激增4倍。突然增加的鼠量使村庄所储存的粮食急速的被消耗,导致饥荒的发生。
竹之典故 竹报平安 竹:竹简。 竹报:旧时家信的别称。指平安家信。唐·段成式《酋阳杂俎续集·支植下》:“北部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
竹之典故 竹苞松茂 根基象竹那样稳固,枝叶象松树那样繁茂。用作视长寿或宫室落成时的颂词,也比喻家族兴盛。《诗经·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明·范世彦《磨忠记》:“祝寿享,愿竹苞松茂,日月悠长。”
竹之典故 青梅竹马 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比喻男女儿童在一起玩耍,天真无邪的感情。唐·李白《长千行》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
竹之典故 势如破竹 形势如劈竹子一样,劈开上端之后,下面就随着刀刃分开了。形容节节胜利,毫无阻挡。也形容不可阻挡的气势。《晋书·杜预传》:“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迎刃而解。”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九回:关胜等众,乘势长驱,势如破竹,又克大谷县。
竹之典故 钻鱼上竹 钻音(年),鱼名,身滑元鳞。钻鱼粘滑,难于上行。旧比喻求进艰难。宋·殴阳修《归田录》:“(梅圣俞)其初受敕修《唐书》,语其妻刁氏曰:‘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刁氏对曰:‘君于仕宦,亦何异钻鱼上竹竿耶!’”。
竹之典故-斑竹1 上古时候,尧王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叫女英,二女儿叫娥皇,姐姐长妹妹两岁。女英和娥皇都长得俊秀,贤惠善良,尧王很喜欢他的两个 女儿。尧王选贤让能,选虞舜为继承人,并将两个女儿许给舜为妻。舜在帮助尧王管理国家大事期间,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尧王死后,舜帝即位,南方的“三苗” 部族(现在湖南),多次在边境骚扰,舜亲率大军南征,娥皇、女英也跟随同行,留住湘水之滨.大军征战南进到苍梧,舜王不幸病死,葬在九嶷山下(后人把这个 地方叫做零陵)。
竹之典故-斑竹2 娥皇、女英接到噩耗,痛哭不止,一直哭得两眼流出血泪来。泪珠洒在竹子气上面,染得竹子满身斑斑点点,成为斑竹,后来,姐妹二人投水而死。人为纪念娥皇、女英,在湘水旁建立庙宇,名为黄陵庙。传说她二人都做了湘水女神,娥皇是湘君,女英湘夫人。她们的墓在衡山上面。二妃死后,湘水出口处的洞庭湖君山出产一种竹子,竹子上面有斑斑点点紫晕的玟痕,传说为二妃的血泪所化而成。人们将这种竹子起名“斑竹”,又名“湘妃竹”。 链接:现在我们把论坛的版主称为“斑竹”
竹与人类的文化生活 竹与人类的文化生活结下不解之缘,自古以来,在中华民族的日常衣、食、住、行中,到处都有竹的倩影。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感叹地说:“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
竹与人类的文化生活 在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县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内也发现了竹子的实物,可见在原始社会时期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有了密切关系。 我国商代已知道竹子的各种用途,其中之一就是用作竹简,即把字写在竹片(有时用木片)上,再把它们用绳子串在一起就成了“书”,汉字“册”即由此而来 注:我国辞海(1979年版)中共收录竹部文字209个,如笔、籍、簿、简、篇、筷、笼、笛、笙等等
竹与人类的文化生活 春秋战国时期 竹筒提水灌溉的“高转筒车”
竹与人类的文化生活 早在9世纪我国已开始用竹造纸,比欧洲约早1000年。当然竹纸的大发展还是此以后。关于用竹造纸,明代《天工开物》中作了详细记载,并附有竹纸制造图。
传统 VS 现代 时尚 质朴
传统 VS 现代 做工粗糙 设计典雅、精致
传统 VS 现代 交通工具 旅游项目-“双溪漂流”
竹与人类的文化生活 在现代社会中,同样处处能看到竹子的身影:饮食,家具,织物室内外的种植,甚至电子产品
饮食
家具 竹子方便桌 竹子灯
织物 柔滑软暖,似“绫罗绸缎” 吸水力三倍于棉,真正的“空调纤维 抑菌抗菌,杀菌率75% 绿色环保,抗紫外线 天然保健 竹纤维毛巾
植株 竹子吸水量大,在房前屋后种上一些竹子,不仅可美化环境,而且在夏季非常阴凉 。 “同时也增添了 一份典雅、幽 静的气息。”
电子产品 音响 华硕笔记本
思考 如果古代文人骚客爱竹是因为竹的正直、虚心的品质,古代老百姓喜欢竹子在于它的实用性 ,那现代人又是为什么喜欢竹制品呢?甚至连电子产品都要穿上竹子的外衣 除了因为竹子本身的一些优良属性,还因为什么呢?
思考 面对工作压力,噪音污染,白色污染等,人们渴望大自然的清新。但是我们没有英式花园,更没有办法把植物园搬回家,像竹制品这样贴近原生态的东西自然博得人们的喜爱。 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诉求 --禁塑令 --反对骨感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