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中药鉴定学(Authent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s):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主要任务: 一、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 1.同物异名,同名异物。
益 母 草
马蓝 蓼蓝
2.古代典籍,记述粗略。
3.一药多源,易于混杂。
二、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 真:即正品,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载的品种均为正品。 伪:即伪品,凡是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品种以及非药品冒充或者以它种药材冒充正品的均为伪品。 优:是指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 劣:是指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
金钱白花蛇 银环蛇的成蛇拼接伪品 西藏那曲虫草 四川虫草
三、研究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 四、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沙 棘 麒麟竭 剑叶龙血树
第二章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诗经》(约公元前11-公元前6世纪)记载有采英(酸模),采卷耳(苍耳)等 《山海经》 《五十二病方》载药247种
《神农本草经》 365种 分上中下三品,为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新修本草》 850种 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 《本草纲目》 1892种 对药学贡献最大,是我国16世纪以前医药成就的大总结。
第三章 中药的采收、加工与贮存 第一节 中药的采收 第三章 中药的采收、加工与贮存 第一节 中药的采收 一、采收与品质的关系 二、适宜采收期的确定 1.有效成分含量有显著的高峰期而药用部分产量变化不显著,则含量高峰期即为适宜采收期。 2.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与药用部分产量高峰期不一致时,要考虑有效成分的总含量,即有效成分的总含量=单产×有效成分%含量,总量最大值时,即为适宜采收期。 3.对有多种因素影响质量的生药合理采收期的确定,需结合计算机处理实验结果。
三、一般采收原则 植物类: 1.根和根茎类 一般宜在植物生长停止,花叶萎谢的休眠期,或在春季发芽前(秋后春前)采收。 2.叶类和全草 应在植物生长最旺盛时,或在花蕾时或在花盛开而果实种子尚未成熟时采收。 3.皮类 树皮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根皮以秋季采收。 4.花类 一般在花刚开放时采收。花蕾期,分批采摘。 5.果实和种子 应在己成熟和将成熟时采收;少数用未成熟的果实,如枳实、青皮等。 6.菌、藻、孢粉类 动物类 因种类不同而异 1.昆虫类 必须掌握其孵化发育活动季节。 2.一般动物及虫类多在其活动期捕捉。 3.两栖动物如蛤士蟆,于秋末当其进入“冬眠期”时捕捉; 4.根据生长期捕捉。鹿茸须在清明后45-60天(5月中旬至7月上旬)锯取。 矿物类 大多结合开矿采掘。
三、采收方法 1. 采挖 根与根茎的生药 2. 收割 全草与花类生药 3. 采摘 果实、种子,部分花类 4. 击落 高大的木本或藤本植物的果实、种 子类生药 5. 剥皮 树皮和根皮类生药
第二节 中药的产地加工 一、产地加工的目的 加工的目的和要求: 目的:使药材达到干燥,符合商品规格,确保药材质量,也便于包装、运输和贮存。 要求:一般说来都应达到体形完整,含水分适度,色泽好,香气散失少,不变味,有效物质破坏少的要求,才能确保用药质量。 二、加工方法 1.拣、洗:将采收的新鲜药材除去泥沙杂质和非药用部分。 2.切片:适用于 ①植物大及不易干燥的药材。如土茯苓、大黄、木瓜。 ②药材干后坚硬,不易切制的,如鸡血藤。
3.蒸、煮、烫 a.含浆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用一般方法不易干燥时,须先经蒸、煮或烫的处理,则易干燥。 b.杀死虫卵,不使其继续生长,保持药效,如桑螵蛸、五倍子等。 c.使一些酶类失去活力, 不致分解药材的有效成分. 如黄芩。 d.药用的需要,如黄精、玉竹、女贞子等熟制后,能起滋润作用。 4.熏硫 使色泽洁白,防止霉烂,用硫黄重制,如山药、白芷、川贝母。 5.发汗 将药材堆积放置,使其发热,“回潮”,内部水分向外挥散,这种方法称为“发汗”。 6.干燥 干燥的原则 干得快,干得透,而干炼燥的温度又不致破坏药材的有效成分,能保持原有的色泽。
a.含挥发油的药材不宜采用此法, 以避免挥发油散失, 如薄荷、银花。 干燥方法 ①阳(晒)干法 需注意: a.含挥发油的药材不宜采用此法, 以避免挥发油散失, 如薄荷、银花。 b.药材色泽和有效成分受日光照射后易变质者,不宜采用。如白芍、红花及一些有色花类药材。 c.在烈日下晒后易爆裂的药材,不宜采用。如郁金、厚朴。 d.药材响干后要凉透,才可以包装,否则将因内部温度高而发酵或因部分水分未散净而造成局部水分多,以致引起发霉现象。 ②阴干法 将药材放置或悬挂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使水分自然散发。 ③烘干法 利用人工加温方法使药材干燥。可在通风良好的烘房或焙炕上进行。 ④远红外干燥技术 ⑤微波
干燥温度: 一般含苷类和含生物碱生药的干燥温度为50~60℃。 含维生素C的多汁果实可用70~90℃迅速干燥。 含挥发油的生药一般不宜超过35℃,以免挥发油散失。 需保留酶的活性的生药,不宜用50℃以上温度干燥。
第三节 各类中药的贮藏与保管 一、环境影响因素:主要是温度、湿度、阳光和空气。 温度——较高。 A.含淀粉、蛋白质、糖类多的药材易分解、发霉; B. 树脂类、浸膏类生药易粘连、变形。 C.含挥发油的药材易挥发,失去原有的香气。 湿度——空气中湿度大,使药材吸湿而增加水分,易生霉、虫蛀,含盐质的药材,易于潮解而出现泛潮流水现象。 阳光——对含色素的药材易发生褪色现象。 空气——干燥药材失水,出现风化、酥脆、破裂以及干枯等性状改变。 二、变质现象及预防 ①霉变: 防霉措施主要是控制库房的湿度在65%-70%为宜。药材含水量不能 超过其本身的安全水分。一般而论,含水量应保持在15%以下。
②虫蛀:适宜的温度(通常为18~32℃)和湿度(空气相对湿度达70%以上)及药材含水量(13%以上)均能促进害虫的繁殖。 防治措施: 物理方法 太阳曝晒、烘烤 低温冷藏 密封法 化学方法 杀虫剂熏蒸(如磷化铝) 传统方法 陈皮与良姜同放; 泽泻与丹皮同存,泽泻不易虫蛀; 海龙、海马和蕲蛇等,放入花椒则可防虫; 地鳖虫、全虫、斑蝥和红娘子等放入大蒜;
③变色: 原因 酶引起的变色:药材中所含成分的结构中有酚羟基,在酶的作用下,经过氧化,聚合,形成了大分子的有色化合物,使原来色泽加深,如含黄酮类、羟基蒽醌类和鞣质类等药材。 非酶引起的变色:a.药材中所含糖及糖酸分解产生糠醛及其类似化合物,与一些含氮化合物缩合成棕色色素;b.药材中含有的蛋白质中氨基酸与还原糖作用,生成大分子的棕色物质,使药物变色。C.温度、湿度、日光、氧气和杀虫剂的影响。 预防措施:干燥、避光、冷藏。 ④泛油(走油):某些含油药材在贮藏不当时油分向外溢出,或有些药材在受潮、变色、变质后呈现油样物质的变化,称为“走油”。
走油的原因:a. 贮藏温度过高, 油质往外溢出; b.贮藏年久,药材某些成分自然变质或长期接触空气而使变色、变质。 C.与药材所含的某些成分有关。含脂肪油、挥发油、粘液、糖质的药材容易“走油”。 预防措施:冷藏、避光保存。 四、药材贮藏的新技术应用 1.气调贮藏 充氮或二氧化碳降氧,库内充满98%以上的氮气或二氧化碳,而氧气留存不到2%,使害虫缺氧窒息而死。 2.应用除氧剂养护中药 原理:利用其本身与贮藏系统内的氧产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稳定的氧化物,将氧去掉,以达到保存商品品质的目的。 3.核辐射灭菌 钴射线
中药材的炮制 第一节 中药材炮制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中药材炮制的目的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中药的基本理论、临床用药及生产的需求而进行的特殊处理加工过程。 一、提高净度 二、增强药物疗效 三、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 四、改变或缓和药物性能 五、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 六、矫味矫臭 七、便于调剂制剂 八、利于贮运
第三节 中药材炮制的方法 古代炮制方法:“雷公炮制十七法” 近代炮制方法: 一、一般修制 二、水制 三、火制 四、水火共制 五、其他炮制法
二、水制 洗、淘、漂、泡、飞(水飞、火飞)、去心 三、火制 1.烘 2.焙 3.炒 (1)清炒(净炒):炒黄;炒焦;炒炭 (2)麸炒 一、一般修制 捡(挑)、筛、簸、揉、拌、去毛(刷去毛、刮去毛、火燎去毛、烫去毛、炒去毛)、磨、捣或击、制绒。 二、水制 洗、淘、漂、泡、飞(水飞、火飞)、去心 三、火制 1.烘 2.焙 3.炒 (1)清炒(净炒):炒黄;炒焦;炒炭 (2)麸炒 (3)盐粒炒 (4)米炒 (5)土炒 用灶心土(伏龙肝)拌炒
4.烫 烫的温度较高,一般200-300℃。 5.煅 药材经高温处理,一般700℃以上。 (1)铁锅焖煅 (2)铁锅煅 (3)坩埚煅 (4)直接火煅 (5)灰火焖煅 (6)炉火焖煅 6.淬 7.炙 将药材用其他的液体辅料来拌炒。 (1)蜜炙 (2)醋炙 (3)酒炙 (4)姜汁炙 (5)盐水炙 (6)油炙 (7)羊油炙 8.煨 一般是指药材包埋在另一种物质中加热的方法。 (1)面浆或纸浆包煨 (2)煨烘 (3)重麸炒煨 (4)米汤煨
四、水火共制 1.煮 (1)清水煮 (2)酒煮 (3)醋煮 2.蒸 (1)清蒸 (2)酒蒸 (3)醋蒸 3. 潬 五、其他炮制法 1.复制法 2.发酵 3.制霜 4.发芽法
复习思考题: 1.中药采收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2.产地加工的方法有哪些? 3.贮藏中常见的变质现象有哪些?如何防止? 4. 简述中药炮制的目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