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分集与合并 分集技术(Diversity Technique)的基本原理 分集的物理意义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信号与系统 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 东北大学 2017/2/27.
Advertisements

日月潭的水怪 動畫重新著色過的圖片淡出成為黑白圖片 (進階)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定义和功能、基本组成 OSI/RM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相关概念, 模型中数据传输 等)
1.2 信号的描述和分类.
第4章 抗衰落和链路性能增强技术 4.1概述 4.2分集技术 4.3 信道编码技术 4.4 均衡技术.
OFDM与OFDMA系统中的 同步技术研究
第六章 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CDMA基本原理 武汉贝斯特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部
MIMO、空时码与智能天线系统 《宽带无线通信》报告 孙岳.
主要内容 N.1 基站有效辐射功率 N.2 电波空间传播特性 N.3 系统噪声与干扰 N.4 分集技术 N.5 信息传输技术.
通信技术基础 第1章 通信与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王钧铭 1.1 通信的概念 1.2 通信系统 1.3 通信方式 1.4 信道和传输介质
实验四 利用中规模芯片设计时序电路(二).
第二章 调制解调 张燕
§5.1 幅度调制(线性调制)的原理 一般模型 边带滤波器.
手机射频电路工作原理.
第2章 调制解调 2.1 概述 2.2 数字频率调制 2.3 数字相位调制 2.4 正交振幅调制(QAM) 2.5 扩展频谱调制
第4章 广播电视信号的发射 4.1 广播电视信号的射频发射 4.2 电视的微波中继传输.
无线通信 之 扩频通信.
不确定度的传递与合成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CDMA伪导频系统 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第 9 章 现代数字调制解调技术 9.2 最小移频键控(MSK) 9.3 高斯最小移频键控(GMSK) 9.4 DQPSK调制
Chapter Three 物理层.
2.5 多路复用技术 频分多路复用 时分多路复用 光波分多路复用.
UMTS 移动通信系统 徐国鑫 北京邮电大学无线通信新技术研究室.
The CAN bus 李强.
無線通訊系統概論 行動通訊與網路 Chapter 7 多重分工技術.
SOA – Experiment 3: Web Services Composition Challenge
实用组网技术 第一章 网络基础知识.
第二章 调制解调.
现代通信原理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混频器、倍频器的研究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
MTK平台手机射频电路工作原理.
数据挖掘工具性能比较.
OFDM技术 薛建彬.
多媒体技术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黄东军.
第3章 信息与信息系统 陈恭和.
绪 论 1.1 发送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1.2 接收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1.3无线电波波段的划分 本课小结.
高频电子线路 华东交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教研室 TEL:
第四章 MCS-51定时器/计数器 一、定时器结构 1.定时器结构框图
電子郵件簡介.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单管共射电路的频率特性.
第13章 调频与鉴频 13.1 调频波的基本性质 13.2 变容管调频电路 13.3 调频波的解调—鉴频 13.4 自动频率控制(AFC)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单管共射电路的频率特性.
主要内容: 无线局域网的定义 无线传输介质 无线传输的技术 WLAN的架构 无线网络搭建与配置 无线网络加密配置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Cassandra应用及高性能客户端 董亚军 来自Newegg-NESC.
陈振国 杨鸿文 郭文彬 编著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激光器的速率方程.
扩频通信 主讲人:郑晓昆 讲师.
第四章 模拟调制系统 4.1、引言 4.2、幅度调制的原理及抗噪声性能 4.3、非线性调制的原理及抗噪声性能 4.4、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比较
2 模拟通信系统 角调制 课程目标 1、理解角调制的基本概念 2、掌握NBFM(窄带调频)、WBFM(宽带调 频)的频谱分布、带宽及功率
无线通信系统 信源:消息信号(调制信号) 振荡器:高频载波(正弦) 三要素: 振幅 AM 频率 FM 相位 PM 超外差接收 已调信号.
第1章 绪 论.
第八章 总线技术 8.1 概述 8.2 局部总线 8.3 系统总线 8.4 通信总线.
欢迎同学们学习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 祝同学们学习愉快学业有成.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无线网络特性展现 张琦.
Okamura-Hata模型仿真.
第四章:扩频信号的产生与调制技术 4.1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 4.2 直接序列系统射频带宽和处理增益 4.3 直接序列系统中信息的发送
课题五 频率变换电路 调幅波的基本性质 调幅电路 检波器 混频器.
调幅与检波的研究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3.8 局域网应用实例 某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网络中心组网实例 会议中心的无线组网实例.
3.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第四章 移动通信的调制技术 第四章 调制技术 4.1概 述 4.2窄带数字调制技术 4.3扩频调制技术 4.2.1线性调制方式
混沌保密通讯 实验人 郝洪辰( ) 李 鑫( ).
9.6.2 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1. 无输出变压器(OTL)的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UCC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8.4 分集与合并 分集技术(Diversity Technique)的基本原理 分集的物理意义 发射信号经过独立或高度不相关的两个或多个传播路径到达接收机; 接收机通过查找独立或高度不相关的多径信号,利用某种合并方式, 对接收到的同一发射信号的多个样本进行合并来实现分集。 分集的物理意义 从概率意义上讲,多个接收样本信号的功率同时低于给定门限的概 率比任一单个信号功率低于给定门限的概率小得多,因此分集改变 了检测器输入端SNR的统计特性。 某条传播路径中的信号经历了深度衰落,但另一条或多条相互独立 的路径中可能仍包含着较强的信号,可以利用。

分集 (续) 例: 系统噪声功率50pW 90%时间,接收信号的平均功率1.11nW, SNR=13.5dB, BER=10-10 10%时间,接收信号的平均功率0nW ,BER=0.5 此时平均误比特率 0.9 ×10-10+0.1 ×0.5=0.05 采用空间分集, 两天线接收功率同时为0的概率0.1 ×0.1=0.01, 同时为1.11nW的概率0.9×0.9=0.81, 而一个为0另一个为1.11nW的概率为2(0.1 ×0.9)=0.18 此时平均误比特率 0.81×10-10+0.01 ×0.5+0.18×10-10=0.005

分集 (续) 克服小尺度衰落(微分集)的几种方法 空间分集:(Space diversity)也称天线分集,通常采用多个收发天线实现 分集,是无线通信中使用较多的分集形式 时间分集:(Time diversity)信号在不同的时隙上进行传输,时隙最小间隔 大于信道的相干时间 频率分集:(Frequency diversity)信号通过多个不同频带进行传输,且频 带间的最小间隔大于信道的相干带宽 角度分集:(Angle diversity)使用不同天线方向图的多个天线 极化分集:(Polarization diversity)用2根天线分别传输/接收水平极化和垂 直极化的信号

分集 (续) 宏分集:一种减小大尺度衰落影响的分集技术。 宏分集实现 把多个基站设置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上和在不同方向上,同时和小区内的一个移动台进行通信(可以选用其中信号最好的一个基站进行通信)。 宏分集实现 中继 中继器接收信号,进行放大再发送 同播(单频网SNF) SNF是由多个不同地点的处于同步状态的发射机构成的网络,每个发射机在“同一时间、以同一频率发射同一比特”,以实现对一定服务区的可靠覆盖。

分集合并技术 选择式分集:跟踪监视所有分集支路,选择指示参量最好的支路。 开关分集:只监视有效分集支路,当有效分集支路的质量低于某一门 限时,接收机转向另一支路。 合并分集:多路分集之路以一定的策略进行叠加合并。

8.5 扩频系统 利用与信息无关的伪随机码,以调制方法将已调制信号的频谱 宽度扩展得比原调制信号的带宽宽得多的过程。目的是克服外 来干扰和无线多径衰落。 主要特点包括: 抗干扰能力强,特别是抗窄带干扰能力。 可抗多径干扰、抗频率选择性衰落。 可检性抵,不容易被侦破。 具有多址能力,易于实现码分多址(CDMA)技术。 频谱利用率高,容量大。 具有测距能力。 技术复杂。

跳频 跳频(Frequency Hopping)用简略的术语表达就是“多频、选码、频移键控”,即用伪随机码序列构成跳频指令来控制频率合成器,并在多个频率中进行选择的频移键控(FSK: Frequency Shift Keying)或其它调制方式。 自上世纪70年代末第一部跳频电台问世至今,跳频通信的发展势头锐不可当,在军用通信领域的应用已相当成熟,并又拓宽到民用领域。 FHMA Frequency Time FDMA Time Frequency

跳频系统 发送端用信源生成的数据流去调制频率合成器产生的载频,得到射频信号。 在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与干扰经前端处理后送至混频器。 使用与发端相同的本地伪随机码序列控制本地频率合成器,使其输出与接收到的跳频信号同步跳变,差频出一个固定的中频信号。 对中频信号进行解调,就可以恢复出发送的数据信息 伪随机码序列控制频率合成器,由此产生的载频按一定规律跳变。因此,天线发射出去的信号载频也按照频率合成器的频率变化规律跳变。

跳频图案 跳频系统的频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称为跳频图案。为了直观地显示跳频系统的跳频规律,可以用图形的方式将跳频图案显示出来。 图示跳频数为8,频率跳变次序为f3、f1、f5、f7、f4、f8、f2、f6。在实际中,跳频图案是由伪随机码序列发生器控制产生的。

跳频扩频特点 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易于组网,实现码分多址,频谱利用率高。 良好的系统兼容性。 解决了远近效应。 跳频图案具有伪随机性,其周期可长达数十年甚至更长,跳变的频率可达成千上万个; 仅在某一频率或某几个频率上施放长时间干扰是无济于事的。 易于组网,实现码分多址,频谱利用率高。 利用不同的跳频图案或时钟,在一定的频带内容纳多个同时工作的跳频系统,达到频谱资源共享的目的。 良好的系统兼容性。 跳频系统是瞬时窄带系统,而目前的通信系统不论是模拟调制还是数字调制的,通常都是窄带通信系统。 解决了远近效应。

直接序列扩频(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直接序列扩频方式是直接用伪噪声序列对载波进行调制,要传送的数据信息需要经过信道编码后,与伪噪声序列进行模2和生成复合码去调制载波。

直接序列扩频的性能 直扩系统最重要的应用就是在军事通信中作为一种具有 很强抗干扰性的通信手段。 在实际中我们遇到的干扰主要有下面几种: 宽带噪声干扰; 部分频带噪声干扰; 单音及多音载频干扰; 脉冲干扰等。

扩频抗宽带干扰 扩频码 宽带干扰 窄带信号 宽带信号 信号与干扰 干扰+宽带信号 扩频码 信号合并 P(t) P(t) t t P(t) t

扩频抗窄带干扰 窄带信号 扩频码 宽带信号 干扰 信号与干扰 干扰+宽带信号 扩频码 信号合并 f P(f) P(f) f P(f) f

本章小结和知识点 无线通信的概念、挑战 无线信道的传播方式 无线信道的衰落 多径效应与多径衰落 多普勒效应 分集技术 扩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