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层.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法規暨訴願審議委員會 102 年度原住民身分法實例演練講習: 原住民身分認定及救濟程序.
本校自民國 78 年於顏前校長世錫任內創設本系 設立鑑識科學學系大學部,專責鑑識人才之培養, 為目前國內唯一專門培育鑑識科學人才、研究鑑識 科學學術之大學學系,設系剛滿 20 年。自 85 年於姚 前校長高橋任內,設立鑑識科學研究所招收碩士生 ,民國 88 年於謝前校長瑞智任內先後獲內政部、教.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 什么叫做遗传? 2. 什么叫做性状? 3. 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
调查人数 421 人 回收 415 份 有效卷 402 份 调查结果 目前同学近视人数多.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植物生理 植物细胞生理基础 同工酶. 学习目标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Click to add title n here  掌握同工酶的概念。  了解同工酶的意义。
辐射简化算法计算11Km高度处和地面太阳辐射光谱
第二章:生物科學與食品 第三節:基因改造食品.
公務員申領小額款項專案法紀宣導 法務部廉政署 編製
第三章 现代教育与人的发展.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控制消耗臭氧层物质非法贸易对话会暨海关培训班
大气环境保护.
4.5 光的色散.
大气环境保护.
第四讲:我们的空气 1、空气的组成 2、空气质量报告(首要污染物和空气污染指数). 第四讲:我们的空气 1、空气的组成 2、空气质量报告(首要污染物和空气污染指数)
第21课时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考 点 聚 焦 专 项 突 破 1.
國民中學 自然與生活科技 第二冊 第3章 生殖 3-1 細胞分裂 3-2 無性生殖 3-3 有性生殖.
全球环境问题 气候变化 臭氧层破坏 生物多样性锐减.
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探究1: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 吉水三中王鹏.
全球健康危机 W. Thomas London, M.D. 翻译:章杨.
学校核心发展力 上海市建平中学 程红兵.
必修二 生物 (人教版).
想一想 议一议 P74 我们常吃的蘑菇有根、茎、叶吗? 它们的生长是否需要光? 为什么说它们是真菌而不是植物呢?
三次科技革命 学习目标: 1.知道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标志、发源地、理论基础、主要成就、主要特点及影响。 2.培养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肺结核.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臭氧层和消耗臭氧层物质 基本知识 环境保护部外经办项目三处 2008年5月27日
王永慶遺產分配 第三組民法報告 4970T011 劉昭妤 4970T037 吳品怡 4970T090 袁如意
台南在地美食文化介紹 台南市鳳凰城文史協會 理事長 歐財榮.
一、作者概說:    王壽來,民國三十八年生,山西省 五臺縣人,中興大學 法律系畢業,美國 喬治城大學碩士、臺灣師範大學 美術研究所碩博士。長期從事文化與外交工作,現任文建會 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主任。   王壽來靈感多取自生活經驗,善用中外名言,描繪人生百態。著有《公務員快意人生》、《藝術‧收藏‧我》、《公務員DNA》、《和世界偉人面對面》等書。
第3节 身体的防卫.
植物和我们.
导入新课 波能绕过障碍物产生衍射。既然光也是一种波,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观察到光的衍射现象呢?.
高中生物学必修Ⅰ 分子与细胞 前 言.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糖尿病流行病学.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关注生物技术的 伦理问题.
2015年高考历史质量分析报告 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杨彩玲.
肝功能正常的小三阳注意事项.
突變 突變是指遺傳物質發生改變, 而影響到性狀的表現 例:白化症.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友信不銹鋼工程有限公司 台北市康定路4號 工廠:台北縣三重市竹圍仔街22-3號
司法机关.
                                                                                                                                                                
第5章 5-3 臭氧層.
生物五界的分類方式.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第三章 辐射 学习单元2 太阳辐射.
Positive gate bias-Induced Reliability in IGZO TFT
氮循环 肖子聪.
人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 一个受精卵.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遗传物质--核酸 核酸分子组成 核酸分子结构.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Astrid Schödel 全球质量管理总监
非同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
Session 2: Working on environmental issue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ESA)
基因信息的传递.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香港城市大学 导师: 布礼文教授( Dr. L M Po ) 学生: 徐叙远 ( Xu Xuyuan )
五.有丝分裂分离和重组 (一) 有丝分裂重组(mitotic recombination) 1936 Curt Stern 发现
证据运用 第八章 证据的运用 第一节 证据体系的结构及运用规则.
讨论:利用已经灭绝的生物DNA分子,真的能够使灭绝的生物复活吗?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臭氧层

臭氧层简介 臭氧层的破坏 视频 臭氧层破坏产生的危害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臭氧层   臭氧层是存在于地球上空16~48千米平流层内薄薄的一层气体。因为它以吸收太阳光中杀伤力很强的光线,特别是紫外线,从而使生命有可能存在。   人造卫星上的仪器可以测量臭氧层的厚度的范围。观测证明,在南级上空臭氧层处出现日渐增大的“空洞”。如果到达地球的有害辐射增多,这对动植物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造成的后果之一是人类皮肤癌病例将会增加。

臭氧层发生变化的部分原因是由氟氯碳化物引起的,这类化合物常用于生产气雾剂、电冰箱致冷剂、干洗剂以及某些塑料。今天,许多制造商在产品中采用了各种对保护臭氧层有利的化学品。 由于臭氧层中空洞的存在,人们被劝告要戴上遮阳幅和涂上防晒霜。   这幅地图显示的是臭氧洞。1986年,那里的臭氧量仅是30年前的一半。   臭氧层已受到影响的不仅是在南极上空。1988年,曾发现北半球上空臭氧层已比20年前要薄百分之三。这种变化足以使皮肤癌的病例增加。

臭氧层破坏     臭氧层就在我们头顶的大气层中距地表约20至30公里那儿聚集了大量的无色、活泼的气体---臭氧,我们便称之为臭氧层。臭氧会吸收太阳光里的紫外线大量的紫外线会导致皮肤癌的发生; 而这群臭氧尖兵阻挡了近98%的紫外线只让那些对生物有益的光线照到地球上。     臭氧是一种温室气体,它的存在可以使全球气候增暖。但是,臭氧与其它温气体不同,这是自然界中受自然因子(太阳辐射中紫外线对高层大气氧分子进光化作用而生成)影响而产生,并不是人类活动排放产生的。臭氧除了能够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环境和生态外,还对人类健康产生强烈的直接影响。由实验及实际观测推论会造成以下的影响。

(一)对人类健康影响 (二)对生态影响

    (一)对人类健康影响 1.增加皮肤癌:臭氧减少1%,皮肤癌患者增加4%-6%,主要是黑色素癌。 2.损害眼睛,增加白内障患者。 3.削弱免疫力,增加传染病患者。

    (二)对生态影响     1.农产品减产及其品质下降。试验200种作物对紫外线辐射增加的敏感性,结果2/3有影响,尤其是大米、小麦、棉花、大豆、水果和白菜等人类经常食用的作物。估计臭氧减少1%,大豆减产1%。     2.减少渔业产量。紫外线辐射可杀死10米水深内的单细胞海洋浮游生物 。实验表明,臭氧减少10%,紫外线辐射增加20%,将会在15天内杀死所有生活在10米水深内的鳗鱼幼鱼。     3.破坏森林据研究,臭氧减少影响人类健康及生态系统的主要机制是紫外线辐射的增加会破坏核糖核酸(DNA),以改变遗传信息及破坏蛋白质。除了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态外,因臭氧减少而造成的紫外辐射增多还会造成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如使塑料及其他高分子聚合物加速老化。这些均在研究中。    

 臭氧的变化有两个原因:     (1)由于臭氧是在自然因子下产生的,所以它受自然因子如太阳活动和大气环流的影响。由于太阳活动有准11年和22年周期的振荡,而大气环流有两年周期的振荡,因而臭氧变化也有准11年和准两年周期的变化。     (2)受人类活动排放的气体破坏,如氟氯烃化合物、卤化烷化合物 、一氧化二氮、氨和一氧化碳均可破坏臭氧。其中氟里昂11和12起主要作用 ,其次是一氧化二氮。 自80年代初以后,平流层大气中的臭氧量急剧减少。 臭氧减少以南极附近为最大。

臭氧层破坏产生的危害 臭氧层耗减对全球环境造成的影响,只能是从最近10多年的环境情况与10多年前或更早年代 的情况相比,发现了某些特异的变化,就目前情况而言,还不能认为已经产生了明显的严重 后果。   臭氧层的耗减产生的直接结果就是使太阳光中的紫外线UV-B达到地面的数量增加。臭氧 层耗减和UV-B辐射量之间的关系见图1-3-1。通常认为臭氧浓度降低1%,UV-B辐射量增加1 .5~2%。

紫外线UV-B能破坏蛋白质的化学键,杀死微生物,破坏动植物的个体细胞,损害其中的脱氧 核糖核酸(DNA),引起传递遗传特性的因子变化,发生生物的变态反应。下面就其对人类健 康、生物和环境等产生的危害予以介绍。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适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的健康是有益的,它能增强交感肾上腺机能,提高免疫能力,促进 磷钙代谢,增强人体对环境污染物的抵抗力。但是长期反复照射过量紫外线将引起细胞内的 DNA改变,细胞的自身修复能力减弱,免疫机能减退,皮肤发生弹性组织变性、角质化以至 皮肤癌变,诱发眼球晶体发生白内障等。

一、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二、白内障 三、皮肤癌

一、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中波紫外线UV-B的照射,对人体有许多影响。有的是积极的影响,适量的UV-B是维持人类生 命所必需的。但是长期接受过量紫外线辐射,将引起细胞内DNA改变,细胞的自身修  复能力 减弱,免疫机制减退。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看来与肤色无关。由于紫外线辐射的增加,大量疾 病的发病率及严重程度都会大大增加。这些疾病包括麻疹、水痘、疱疹和其它引起皮疹的病 毒性疾病,通过皮肤传染的寄生虫病(如疟疾和利什曼病)、细菌感染(如肺结核和麻疯病)和 真菌感染等。

  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部分存在于皮肤内,使得免疫系统可直接接触紫外线照射。动物试验发 现紫外线照射会减少人体对皮肤癌、传染病及其它抗原体的免疫反应,进而导致对重复的外 界刺激丧失免疫反应。人体研究结果也表明暴露于紫外线B中会抑制免疫反应,人体中这些 对传染性疾病的免疫反应的重要性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在世界上一些传染病对人体健康影 响较大的地区以及免疫功能不完善的人群中,增加UV-B辐射对免疫反应的抑制影响相当大。 

二、白内障   白内障是形成在眼球晶体上的一层雾斑(晶状体浑浊)。实验证明紫外线能损伤角膜和眼晶体 ,可引起白内障、眼球晶体变形等。据分析,平流层臭氧减少1%,全球白内障的发病率将增 加0.6%~0.8%,全世界由于白内障而引起失明的人数将增加10 000~15 000人;如果不对 紫外线的增加采取措施,从现在到2075年,UV-B辐射的增加将导致大约1 800万白内障病例 的发生。

三、皮肤癌   紫外线UV-B辐射的增加,直接导致人类常患的三种皮肤癌。前两种是Basal和鳞状皮肤癌, 这种非恶性癌每年在美国大约有50万患者,如果发现及时,这种病可以治好,很少有人 死于此病。美国环境保护局估计臭氧每减少10%,这两种皮肤癌的发病率就提高26%。恶性黑 瘤比较少见,它与紫外线辐射有关,其机理知之甚少。每年大约有25 000人患此病。这种 病比较危险,每年大约有5 000人死于此病。每个细胞里的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都对 紫外线很敏感,脱氧核糖核酸的损伤会杀死细胞 或将其变成癌细胞。

白色皮肤的人对太阳光缺乏自然保护,他们更容易患皮肤癌。据计算, 臭氧每减少1%,非黑色素瘤皮肤癌就增加3%。按美国当今在世人口计算,良性黑色素瘤的病 例将增加45万例,恶性黑色素瘤的病例将增加1,000例。未来数代受害将更加严重。在靠近 南极的澳大利亚,皮肤癌发病率增加了3倍,近年来在那里也一直在讨论有关“臭氧警告” 的问题。

为了防止紫外线对人体皮肤和眼睛造成损害,应避免强烈地日晒,户外活动和工作应穿着长 衣长裤,或使用防止紫外线的防晒油涂抹身体裸露部分。为避免角膜炎和白内障,应佩戴能 过滤紫外线的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