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3/7 中医治未病在临床中的应用 石家庄长城医院 主任中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张德蕴
浅谈中医治未病 一、治未病的意义 二、治未病的内容 三、治未病的历史渊源 四、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内涵 五、中医治未病服务方法的产业应用 六、养生是治未病的基础
一、治未病的定义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是至今为主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这样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动权,达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
一、治未病的定义 故朱震享在《格致余论》中说:“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口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一、治未病的定义 “金元四大家”是指金元时期(公元1115-1368年)的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四位著名的医学家。在学术上,他们各有特点,代表了四个不同学派。刘完素主张“火热致病”,善用寒凉药物,故称作“主火学派”或“寒凉学派”;张从正主张“病由邪生”‘善用“汗”、“吐”、“下”攻邪法,故称作“攻下学派”;李杲主张“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善用“益气升阳”,故称作“脾胃学派”或“补土学派”;朱震亨主张“阳有余阴不足论”和“相火论”,善用养阴降火,故称作“养派”。
一、治未病的定义 朱震亨(公元1281-1358年)浙江义乌人,世居丹溪之边,因以为号,三十岁时才改儒学医,对刘、张、李各派学术都作过认真研究,成为当时著名的医学家。主要著作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他充分研究了《内经》以来,各家学说关于“相火”的见解,创造性地阐明了“相火”有常有变的规律,提出了著名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临症治疗上提倡滋阴降火之法。世称“滋阴派”。同时强调节制食欲、“色欲”的重要性。他的学说丰富了祖国医学,在国内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集医之大成者”。在国外,日本于十五世纪曾成立过“丹溪学社”,专门研究他的学说。
一、治未病的定义 所以,治未病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治未病包含两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
二、治未病的内容 1)摄生防病 2)既病防变
二、治未病的内容①摄生防病 ①摄生防病。《黄帝内经》中“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论述历代医家都极为重视,并通过他们的医学实践加以运用和发挥,使其成为别具特色的预防医学理论。只有强身才能防病,只有重视摄生才能强身。摄生是以调摄精神意志为宗旨,思想上要保持安闲清静,没有杂念。精与神守持于内,避免过度的情志变动,心胸开朗,乐观愉快,这样就能达到补养真气的目的。对于外界不正常的气候和有害的致病因素,要及时避开,顺从四时寒暑的变化,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
二、治未病的内容①摄生防病 要求人们饮食有节制,生活起居有规律,身体虽劳动但不使其过分疲倦,同时还要节欲保精。反对“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否则,就会导致疾病、早衰。此外,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强身健体的方法,如五禽戏、气功、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
二、治未病的内容②既病防变 ②既病防变。疾病发生后,必须认识疾病的原因和机理,掌握疾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变化规律,争取治疗的主动权,以防止其传变。例如治疗肝病结合运用健脾和胃的方法,这是因为肝病易传之于脾胃,健脾和胃的方法即是治未病。
二、治未病的内容②既病防变 未病一词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已成为预防医学的座右铭。
二、治未病的内容②既病防变 《内经》中出现“治未病”一词的还有2篇。《素问·刺热篇》说:“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此处所谓“未发”,实际上是已经有先兆小疾存在,即疾病时期症状较少且又较轻的阶段,类似于唐代孙思邈所说的“欲病”,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发现,早期诊断治疗无疑起着决定性作用。《灵枢经·逆顺》篇中谓:“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两篇均强调在疾病发作之先,把握时机,予以治疗,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三、治未病的历史渊源 1、战国时期 2、唐汉时期 3、明清时期 4、新时期
三、治未病的历史渊源 1) 战国时期 奠基于战国时期:中医药传统治未病理论奠基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其时主要指“未病先防”,包括了“养生保健”和“欲病救萌”两个方面。 《黄帝内经》提出了中医治未病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框架。《黄帝内经·素问》中“四气调神大论”“上古天真论”“生气通天论”等篇均有专门阐述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内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是对治未病的最为经典的论断,明确提出了治未病养生“未病先防”的思想内核。
三、治未病的历史渊源 战国时期 养生保健基本原则。而《素问·八正神明论》又云:“上工救其萌芽”,补充提出了未病先防的另一个含义,疾病出现某些先兆,或处于萌芽状态时,应采取措施,防微杜渐,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即“欲病救萌”。实践应用方面,《素问·刺热篇》:“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也。”《灵枢·逆顺》:“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都提出了治未病的具体方法,强调把握先于疾病发作的时机,进行治疗,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三、治未病的历史渊源 汉唐时期 发展于汉唐时期:传统中医治未病理论于汉代产生了跨越式的发展,进一步丰富其理论内涵和实践手段,将“既病防变”和“病后康复”纳入了治未病范畴。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对治未病的理论进行了精妙的阐发,《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中“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论述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既病防变的重要思想。
治未病的历史渊源汉唐时期 伤寒杂病论 又名《伤寒卒病论》,张仲景著于汉末。书中概括了中医的四诊、八纲、八法,理法、方药齐备,确立了辩证论治原则;以脏腑论内科杂病,兼及妇、外科疾病,共记载40余种疾病,对其病因、病机及诊断、治疗均有精当论述;载方269首,基本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对方剂的君臣佐使及加减变化已有较高要求,所用剂型已有10多种,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系统的方剂学理论知识。该书为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曾有四五百家对《伤寒杂病论》进行探索,留下近千种专著、专论,形成独特的伤寒学派,自唐宋以来,其影响远及国外。
三、治未病的历史渊源 汉唐时期 《伤寒论》于六经病篇之后,专设《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指出伤寒新愈,若起居作劳,或饮食不节,就会发生劳复、食复之变。从而将病后调摄,以防复发,补充为治未病内容的重要延伸。《金匮要略》对疾病的发生和预防也作了很多原则性的阐述,并提出了纲领性的治疗方法,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强调虽然客气邪风是致病的主要因素,但可通过“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等一系列措施进行预防,进一步阐发了治未病养生保健的内容。
三、治未病的历史渊源 汉唐时期 唐代孙思邈是又一位在治未病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医家。他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认为医生和患者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他对治未病主要从养生保健和欲病早治的角度着眼,“喜养性者,治未病之病”,所著《千金要方》记载了大量养生延年的方法和措施,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此外,东汉华佗创五禽戏健身法,晋代葛洪强调气功摄生,都对治未病的实践应用进行了深化
三、治未病的历史渊源 汉唐时期 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约生于隋开皇元年(公元五八一年),卒于唐永淳元年(公元六八二年),活了一百零二岁,人们把他当做“神仙”,尊称为“药王”。他从小勤奋好学,有“圣童”之称。到了二十岁,已精通诸子百家学说,隋唐两代帝王屡次请他做官,他都“固辞不受”,而立志学医,他的这种认识,是从切身体验中得来的。经过这样长期刻苦的钻研,他的医学造诣很深,成为隋唐时期医药界的佼佼者。宋代林亿称道:“唐世孙思邈出,诚一代之良医也”。
三、治未病的历史渊源 明清时期 成熟于明清时期:中医传统治未病理论成熟于明清时代,这个时期的医家们在临床实践中灵活应用治未病理论,大大丰富了治未病的方法和手段。明末清初喻嘉言也是治未病思想的大力倡导者,并专门撰写了《医门法律》,如中风门中的人参补气汤便是御外入之风的绸缪之计;又如血痹虚劳篇中对于男子平人谆谆致戒,是望其有病早治,不要等虚劳病成,强调于虚劳将成未成之时,调荣卫,节嗜欲,积贮渐富,使虚劳难成。
三、治未病的历史渊源 明清时期 喻昌,字嘉言,号西昌老人,江西新建(今江西南昌)人。生于明代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卒于清代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终年七十九岁。喻昌少年读书,以治举子业。崇祯年间,以选送贡生进京,但无所成就。后值清兵入关,于是转而隐于禅,后又出禅攻医。往来于南昌、靖安等地。清代初期(公元1644~1661年间),喻氏又移居江苏常熟,医名卓著,冠绝一时,成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与张路玉、吴谦齐名,号称清初三大家。著有《寓意草》、《尚论篇》、《尚论后篇》、《医门法律》等。
三、治未病的历史渊源 明清时期 清代叶天士对于治未病研究颇深,明确提出了逐世界中医药 邪务早、先证用药、先安防变等临床用药原则,如在《温热论》中指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如邪入营分而见斑疹隐隐,必须“急急透斑为要”,故用清热凉血之剂, 使营血热毒得解。又如对“平素心虚有痰者”,治法总兼以养心化痰,主张用石菖蒲、郁金、牛黄丸、至宝丹等开其闭,以防其“昏厥为痉”。后来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保津液和防伤阴的治疗原则,提出要在温病治疗过程中注意步步顾护津液,与叶氏“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之意恰恰吻合,亦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
三、治未病的历史渊源 明清时期 叶天士(1667-1746)名叶桂,号香岩,江苏吴县人,清代著名医学家. 其祖父紫帆.父亲一生皆精通医学,对他积累丰富 的医学知识,成为 一代医学家很有影响. 他从小好学,先后受教于十七名老师,诊病治病灵活运用古代医术经验,有独到见解. 后博采众家之长,著成«温热论»,对温病学说很有贡献,尤擅长奇经.脾胃.儿科等. 叶天士生平著述不多,其门生为他辑«临床指南医案».«叶案存真»等书.
三、治未病的历史渊源 新时期
三、治未病的历史渊源 新时期 应用于新时期: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中医药现代化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疾病预防治疗和健康服务的理解和认识也不断深化,一些管理者和学者将目前我国严重的医疗卫生问题和中医治未病的思想进行碰撞和融合,初步提出了治未病预防保健理论体系的概念,即运用中医治未病的伟大思想和丰富手段,在完善临床医疗体系的同时,通过养生保健、疾病预防、重大疾病阻断和康复的全过程、多层次的实践,构建我国具有中医特点的预防保健理论体系,以及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特色和优势,更好地解决我国当前的医疗卫生困境,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
三、治未病的历史渊源 新时期 一年前,吴仪副总理从疾病谱的改变、医学模式的转变出发,提出将中医“治未病”思想引入卫生实践,并强调“中医药要把疾病防控作为重要的研究和发展方向”。卫生部部长陈竺不久前也提出,“中医的整体观、辨证施治、‘治未病’等核心思想如能得以进一步诠释和光大,将有望对新世纪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医疗政策、医药工业甚至整个经济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带来深远的影响。”
三、治未病的历史渊源 新时期 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癌症、心脑血管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民众健康的主要威胁,并构成疾病社会负担的大部分(68.7%),且以18%的年增长率上升。沉重的医疗支出不仅困扰着发展中国家,也已成为包括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性难题。研究显示,从人的整体功能失调到疾病的发生,是一个渐变到突变、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此过程初期正是“治未病”的最有效时期。因此,“治未病”思想在符合我国防治疾病“战略前移”、“重心下移”要求的同时,也体现了21世纪医学模式的转变.
三、治未病的历史渊源 新时期 吴仪副总理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保健体系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开展“治未病”工作的要求。一年多来,有关部门进行了大量探索性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承担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医‘治未病’及亚健康干预”项目,在辨识、分类、监测、数据库、干预方法和保障模式等方面进行研究;在全国开展了“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工作,13家中医院被确定为首批试点单位;确定了中医“治未病”研究专项第一批21个课题,结合“治未病”试点开展研究;在全国启动了“治未病”健康工程。目前,一个融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于一体的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正在形成。
三、治未病的历史渊源 新时期 “治未病”既是老话题,也是新事物,其核心就在于“预防为主”。要积极探索“治未病”的服务模式;加强人才队伍培养;鼓励支持中医医院和社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治未病”服务;积极研究机构和人员准入的条件,健全管理规范;努力探索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运行机制。同时,必须注意一切从实际出发,开展多学科合作,注重实效,绝不能搞形式主义,也绝不能把“治未病”泛化或庸俗化。
四、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内涵 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内涵经历代医家不断充实,今之学者因各自视角不同而略有差异。很多学者将之和现代预防医学的三级预防近似地联系起来,围绕疾病进行了阐释。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治未病出自内经养生篇,主要还是讲养生保健,不宜和疾病治疗联系起来。笔者认为,治未病是中国传统文化理念“防患于未然”在中医学中的具体应用,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治未病是关于预防的哲学思想在中医学养生、保健、预防、医疗、康复全过程中的应用体现,而且随着后世不断发展完善,不断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方法。
四、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内涵 笔者将新时期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的理论体系概括为:未病就是疾病未生、疾病未发、疾病未传和疾病未复;治未病就是以健康为核心,无病养生以防患未然;欲病救萌以防微杜渐,已病早治以防其传变,病后调摄以防止复发;治未病预防保健体系充分体现了在辨证论治和整体观的原则之下,以健康为核心,贯穿个体化、积极主动地开展防治结合的全程养生和预防的理念。
四、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内涵 (包括内容) 1、疾病未生———无病养生 、防患未然 2、疾病未发———欲病救萌、防微杜渐 四、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内涵 (包括内容) 1、疾病未生———无病养生 、防患未然 2、疾病未发———欲病救萌、防微杜渐 3、疾病未传———已病早治、防其传变 4、疾病未复———病后调摄、防止复发
四、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内涵 疾病未生———无病养生 、防患未然 疾病未生时的治未病,即指在身体尚未发生疾病之前,就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加强养生保健调理,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抗御能力,防止疾病的发生。于疾病未生之时进行治理和调摄,也就是重视养生保健的思想。通过养内和防外两方面的措施,达到养生保健、防病于未然的目的。
四、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内涵 疾病未发———欲病救萌、防微杜渐 疾病未发时的治未病,即指疾病虽尚未发生,却已出现某些先兆,或疾病已经处于萌芽状态时,应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微杜渐,及时把疾病消灭在起始和萌芽状态。病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规律,一方面要强调及早治疗,防微杜渐,避免疾病的深入发展;另一方面不同情形要有针对性治疗措施,要在适当的时候采用恰当的方法,如“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史记·扁鹊仓公传》) 。
四、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内涵 疾病未传———已病早治、防其传变 四、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内涵 疾病未传———已病早治、防其传变 疾病未传时治未病,是指要善于把握疾病的传变规律,在已有疾病尚未传变之时,“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在疾病发生的初期,就及时防止或阻止疾病的发生、蔓延、恶化或传变,救急防危。在疾病初期,一般病位较浅,病情较轻,对正气的损害也不甚严重,故早期治疗可达到易治的目的。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云:“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 ”疾病由外及内,四肢才觉重滞,马上进行导引、吐纳、针灸和膏摩等,勿令九窍闭塞,可以在疾病部位尚浅时治愈,防止传变脏腑。
四、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内涵 疾病未复———病后调摄、防止复发 四、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内涵 疾病未复———病后调摄、防止复发 疾病未复时治未病,是指疾病初愈,或处于疾病尚未发作的间歇期,疾病尚未复发之时,虽然症状消失,但此时邪气未尽,正气未复,气血未定,阴阳未平,必须调理方能渐趋康复。所以应慎起居、节饮食、勿作劳,做好疾病后期的善后治疗与调理,方能巩固疗效,防止疾病复作,以收全功。
五、中医治未病服务方法的产业应用 中医治未病几千年来应用于实践,其丰富的养生、保健、预防、诊疗和康复的理念、手段和方法,蕴含着大量的产业化元素。中医治未病除了辨证论治的主要方法以外,健康服务的主要方法还包括以下几类:
五、中医治未病服务方法的产业应用 1、服食方药(膏药) 2、针刺艾灸 3、推拿按摩 4、精神调摄 5、食疗药膳 6、其他传统养生保健方法
五、中医治未病服务方法的产业应用 1)服食方药(膏方) 五、中医治未病服务方法的产业应用 1)服食方药(膏方) 中医服食方药历史悠久,根据个性化原则,不同季节服食不同方药,对于预防疾病有很好的效果。特别是近年来中药作为绿色天然药物,适合人们回归自然崇尚天然的趋向。从大量的中医服食方药中开发适合不同人群的保健产品,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优势。例如“服地黄方”“黄精膏方”“服松脂方”等。
五、中医治未病服务方法的产业应用 2)针刺艾灸 五、中医治未病服务方法的产业应用 2)针刺艾灸 针灸能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具有明显的保健作用。据研究,针刺内关、神门、心俞、巨阙、百会、印堂诸穴可用来调整心功能,补益心气,镇静安神;艾灸神阙、关元、中极、命门、肾俞、太溪能补肾壮阳,增强性功能。根据中医治未病和辨证的原则开发相应的针灸技术和产品,能达通经脉,调其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脏腑功能趋于调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五、中医治未病服务方法的产业应用 3)推拿按摩 五、中医治未病服务方法的产业应用 3)推拿按摩 根据中医理论,按照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原则,运用规范的手法作用于人体相应的穴位或部位,刺激经络和腧穴,以调整机体的生理状态,促使人体气血流通,改善其病理环境,从而使人体增强抗病能力。运用传统规范的推拿按摩手法,能疏通经络、运行气血、消肿止痛、调和营卫、养心安神、平衡阴阳,可预防亚健康的发生,并有缓解筋脉拘急及延年益寿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五、中医治未病服务方法的产业应用 4)精神调摄 五、中医治未病服务方法的产业应用 4)精神调摄 中医治未病强调清静养神,如《太平御览方术部》“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神清意平,百节皆宁,养生之本也”。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养性序》:“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在心理疾患日益增多的今天,发掘“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精神内涵,注重精神调摄,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五、中医治未病服务方法的产业应用 5)食疗药膳 五、中医治未病服务方法的产业应用 5)食疗药膳 战国后期的《吕氏春秋·季春纪篇》说“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五者充形则生害矣”,提出了中医治未病饮食调养的一些原则。历代以来中医治未病积累了大量的有效食疗方和药膳的方法,如辨体施膳、平衡饮食等等,也是市场开发的重要源泉。
五、中医治未病服务方法的产业应用 6)其他传统养生保健方法 五、中医治未病服务方法的产业应用 6)其他传统养生保健方法 如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气功、导引等运动保健的方法,对于预防改善身心状态、预防疾病有着突出效果;再如根据五行制化原则开发的音乐疗法,按照宫、商、角、徵、羽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关系,可以很好地调节情绪,愉悦性情,治病延年。
五、中医治未病服务方法的产业应用 6)其他传统养生保健方法 五、中医治未病服务方法的产业应用 6)其他传统养生保健方法 总之,中医治未病遵循个体化的原则,针对不同的个体,由于体质、生活环境等内外因素的不同导致其生理特征、病理变化的不尽相同,“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应用了多种多样预防、养生、保健和康复的手段和方法,也有着更为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当前影响人们健康的因素复杂多样,人们对生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超越了当下医疗技术所能达到的水平。
五、中医治未病服务方法的产业应用 6)其他传统养生保健方法 五、中医治未病服务方法的产业应用 6)其他传统养生保健方法 新时期具有中医特色优势的治未病预防保健体系的构建,能够充分发挥我国传统中医药所提供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在疾病未生、未发、未传、未复之时,通过多种简便的个性化保障手段,能够很好地阻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和复发,作为临床医疗体系的重要补充,是让13亿人民都能够享受到基本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的有效途径,将为服务我国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
六、养生是治未病的基础 中医养生讲究四时阴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人应该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比如,春天的时候,要有一种生发之气,被发缓形,夜卧早起。冬天不能太张扬、太发散,万物处于秘藏。中医养生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六、养生是治未病的基础 中医养生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一系列养生原则,而协调平衡是其核心思想。当一个人身体达到平衡点的时候,是最健康的,是“治未病”。
六、养生是治未病的基础 1)精神养生 养生当中,最重要的是养心。“一生淡泊养心机”,这是一个很高的精神境界。人都有喜、怒、哀、乐、悲、恐、惊,这是人的七种情志,过了头就是七情过激。“常观天下之人,凡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简默者寿。盖四者,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寿”。仁就是要做到温和、善良、宽宏、幽默。仁心仁德、养心立德是一个人健康的内在要素。《黄帝内经》强调“恬淡虚无”,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简言之,要做到“淡”字。
六、养生是治未病的基础 1、精神养生 2、饮食养生 3、运动养生 4、房事养生 5、气功养生 6、药物养生 7、住宅养生
六、养生是治未病的基础 1)精神养生 精神养生:中医治未病的核心是养心,即调节情志,保持良好心态。心理保健已成为21世纪的健康主题,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健康的重要保障,“心身疾病”已成为21 世纪人类健康之大敌。不健康的心理表现为物欲化倾向、冷漠化倾向、粗俗化倾向、躁动化倾向。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互为因果。所以,中医治未病心理保健工作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发展潜力
六、养生是治未病的基础 2)饮食养生 饮食养生。关键要有合理的膳食结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南宋陆游的养生方法是喝粥。他有一首诗写道:“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养生录》中谈到养生“六宜”,食宜早些、食宜暖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缓些、食宜软些。中国人盐的摄入量超标,脑溢血、高血压等疾病与此相关。上述观点也与目前营养学界提倡的“健康膳食金字塔”相一致。
六、养生是治未病的基础 2)饮食养生 饮食保健:合理的膳食结构是保健的关键。《素问·脏器法时论》中“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气”的观点,堪称中华民族饮食和营养的纲要。《养生录》中谈到养生“六宜”,食宜早些、食宜暖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缓些、食宜软些。中国保健食品的特点和优势是传统的中医药学、养生学与现代食品科学、营养学密切结合,既有几千年的丰富经验、系统理论,又有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及研制方法的优势互补,使保健食品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安全有效,颇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六、养生是治未病的基础 3)运动养生 说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理论,创造了“五禽戏”模仿五种动物的姿态,促进体魄的强壮。《内经》云:“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提示应当劳逸结合、锻炼适度,才能气血调畅、疏郁散结、脏腑得养、阴阳互守。适当的运动能使周身的血液畅流不运动保健是中医治未病的重要内容。三国时的华佗,根据中华传统文化所息,不致瘀滞;能改善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保证脏器细胞正常活动;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使人体保持旺盛的活力,是预防疾病,消除疲劳,恢复体力,获得健康长寿的要素。
六、养生是治未病的基础 3)运动养生 中国的养生保健体系是关于人体运动保健思想、理论及方法的体系,认为运动保健应讲求性命双修、形神俱养和心身并育。未来理想的运动保健模式将以个人分散的运动健身活动为主,根据自我身心的特点,自觉自由地进行运动锻炼。运动保健的原则是协调统一,形神兼练;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比较适宜于健身的运动项目有太极拳、气功、散步、慢跑等。
六、养生是治未病的基础 4)房事养生 《洞玄子》、《素女经》等也是研究“房中术”的书籍,讲究阴阳和谐,并强调欲不可早,不可过度,又不可无的思想。古人认为过度房事会影响健康。有言云:“一滴精水,万滴血水”。精液被认为含有人体的精气、元神,比人的血水还重要。如果房事过多,会损神折寿,精力外泄。
六、养生是治未病的基础 4)房事养生 还有的在某些特定时候要节制房事。如,雷雨天气不能同房,否则有损身体。俗话说“百里行房事者病,行房百里者死”。意思就是远行前后禁忌行房事。走远路后再房事会生病的,而行房事后再走远路就更危险。行房事的危害还与人的情绪有关。一般心情郁闷、愤怒的时候是禁忌房事的。因为情绪闷躁、恼怒是肝火太盛的表现,此时行房事,会火上浇油,伤肝损脾的。
六、养生是治未病的基础 4)房事养生 另外,受到惊吓之后,情绪紧张,也不能行房事。还有吃得太饱或空肚腹时也不宜行房事。俗以为醉饱后行房事会损伤五脏,空腹时行房事会大伤元神。凡有病,或病未痊愈时都禁忌房事,俗以为痨病者,性行为的要求很强烈且频繁无克制,然而痨病者最忌行房事,虽已养好痊愈,看上去很强健了,仍要断欲一年以上,否则,将无可救药。生疮出痘后,如未完全复原,千万不可行房事,否则,疮破痘发,无可收拾
六、养生是治未病的基础 4)房事养生 眼疾未愈或始愈,不可行房事,否则眼会失明。伤筋动骨的,要养好伤后再断欲两个月才行。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即是一百天才能复原的意思。那么行房事则需要再加上七十天才行。否则百日内行房必死,刚过百日就行房也会导致残废。行房的场所忌阴冷,竹席上忌行房事。因竹子性寒冷,犯者易感寒气,将来会落得腰酸腿疼。
六、养生是治未病的基础 5)气功养生 《庄子》讲“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吐故纳新”指做气功,“熊经鸟申”讲人就像熊一样攀援,像鸟一样左顾右盼。这两种方法就是导引,这样做的人就是养形人。养形要达到什么效果?要像彭祖那样“寿高八百”。气功养生在日本很流行,有人写了一本书《只需五分钟》。在这五分钟里,常吐气、常呼吸。当头昏脑胀时,不妨这样做做,五分钟后会耳目清明,心情为之一爽。
六、养生是治未病的基础 6)药物养生 历代医家对药物养生保健有很多记载。《本草纲目》中记载有养生作用的药物共约160 种。后世医家分别制成膏、丹、丸、散等剂型,遵循中医理论进行君、臣、佐、使的配伍,适宜于长期进行养生保健。传统保健药物如六味地黄丸、四君子汤、肾气丸、逍遥丸、归脾丸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保健佳品,受到国内外人士的欢迎。
六、养生是治未病的基础 6)药物养生 我们可以凭借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开发出能够改善亚健康状态、提高人体免疫力、抗疲劳及抗衰老的保健药品;可以根据现有的复方研究成果,如补肾填精方、益肾健脾方、脑力智宝方、葆春方等,以及古方如十全大补方、八珍汤、小建中汤、地黄饮子等进行再开发;也可以借鉴一些保健单味药的研究成果如银杏、白芍、月见草等,进一步开发研究。开发保健药品还可以在改变保健品剂型上下工夫,将保健药品制成简便易携带、方便易保存的中药制剂如胶囊、丸剂、膏剂、颗粒剂等,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六、养生是治未病的基础 7)住宅养生 中华文化典籍中有“鸡初鸣、洒扫堂庭”等教导。到后世朱柏庐《治家格言》明确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后汉张让传所载,灵帝三年,毕岚创造翻车、渴鸟。就像现在的人造喷泉和洒水车。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居住健康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居住者和社会舆论的关注,住宅规划设计的不健康因素,导致居住环境受到污染、人际关系冷漠,装修病、空调病蔓延。
六、养生是治未病的基础 7)住宅养生 应该围绕居住环境与人类健康的相关问题,使人们以居住与健康的新价值观重新审视66我们的住宅。从住宅保健角度分析,具有保健作用的住宅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住宅建筑的地理形势、住宅建筑的自然方位、住宅环境的水土质量、住宅环境的气流状况等。我们应当顺应住宅保健的发展趋势,防止由于住宅而引发健康问题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