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iratory failure)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Advertisements

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 呼吸治疗. 一、机械通气的目的 替代自主呼吸; 替代自主呼吸; 改善通气; 改善通气; 改善换气; 改善换气; 降低呼吸作功; 降低呼吸作功; 纠正病理性呼吸动作:链枷胸 纠正病理性呼吸动作:链枷胸.
第六章 呼吸 第 一 节 肺的通气 莲山中学甘春华制作.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 的 组 成 呼吸道: 肺: 鼻腔咽 喉气管支气管 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运动: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有清洁、湿润空气的作用 肺的通气: 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包括呼气 和吸气两个过程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的通气.
鼻导管吸氧技术 手术室 王桂云. 相关理论  概念 氧气吸入疗法 是指供给患者氧气,纠正由各 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代谢,以维持 机体生命活动的治疗方法。
慢阻肺的防治 呼吸科 简小云. u 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 COPD ) u 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或(和)肺气肿 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即慢阻肺( COPD )。特点 :气流为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
咳嗽、咳痰 病因与发病 机制 病因与发病 机制 病因与发病 机制 病因与发病 机制 相关护理 诊断 相关护理 诊断 相关护理 诊断 相关护理 诊断 定义 临床表 现 临床表 现 临床表 现 临床表 现 护理评 估要点 护理评 估要点 护理评 估要点 护理评 估要点.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Respiratory Regulation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 一 ) 呼吸中枢 1.基本节律中枢 -延髓 2.呼吸调整中枢 -脑桥上部 3.呼吸随意控制 -高位脑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Respiratory Regulation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生 理 学 PHYSIOLOGY 蔡文杰 肺容积 潮气量 (TV) 潮气量 (TV) ml ml 肺通气功能基本指标 肺通气功能基本指标 补吸气量 (IRV) 补吸气量 (IRV) ml ml 吸气储备能力.
1. 健康感知 — 健康管理形态 1.1 保持健康能力改变 1.2 个人执行治疗方 案无效 1.3 不合作 ( 特定的 ) 1.4 家庭执行治疗方 案无效. 1.5 社区执行治疗方案无效 1.6 保护能力改变 1.7 寻求健康行为 ( 特定的 ) 1.8 有感染的 危险 1.9 有受伤的危险 1.10.
Respiratory pathophysiology
雾化吸入法 定义 目的 常用药物 常用方法 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湿化气道 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通气功能
支气管扩张.
呼吸系统常见病 制作: 张 颖.
缺氧 长春中医药大学 病理学教研室 于兰英.
肺功能不全 (Respiratory insuffciency) 病理教研室 钟子健.
第十四章 呼吸功能不全 (respiratory insufficiency)
血气分析——重要的临床工具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 吴炜.
呼吸衰竭 苏州市立医院本部急诊科 庄智伟.
Qj1.6呼吸衰竭 病人的护理.
第十四章 呼吸功能不全 (respiratory insufficiency)
* 07/16/96 第八章 呼吸功能不全 病理教研室 高洁 *.
呼吸衰竭 respiratory failure.
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9;7(5):309。 患者男,45岁。于1993年7月7日13时30分因车祸致全身多发伤(左胸多发肋骨骨折,左血气胸,肝脾破裂,左肾挫裂伤,左肘关节损伤,左胫内踝骨折,尿道损伤、失血性休克),伤后20 min 入院。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行脾切除、肝肾破裂修补、左胸闭式引流、左胫内踝骨折固定。手术时间为2h.
动脉血气分析.
无创正压通气 在COPD合并急性 左心衰的应用
( Respiratory failure chronic )
第十四章 呼吸衰竭 (respiratory failure)
HAMUVTON-C2 呼吸机的临床应用 河西急诊科 杨 娟.
第十四章 肺功能不全 Chapter 14 Respiratory Failure
PBL教学:呼吸衰竭护理.
中心静脉压(CVP)监测 广东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 李辉.
第十四章 肺功能不全 (respiratory insufficiency)
Respiratory Insufficiency
老年人呼吸功能变化与术前评估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老年呼吸内科 张德明.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无创机械通气.
水 肿.
病例分析 病史:男性患者,25岁,在一次飞机着陆事故中骨盆、胫骨等多处骨折,烧伤及烟雾吸入致呼吸道损伤。事故前身体健康。
呼吸功能不全 (Respiratory insuffciency)
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大连开发区医院呼吸科 高治庆
动脉血气分析 呼吸科 崔艳芝.
阻塞性肺气肿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 呼吸内科.
呼吸衰竭 一、概念 七、治疗要点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八、护理诊断及措施 三、病理生理 九、其他护理诊断 四、临床表现 十、保健指导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主讲人 潘华.
慢 性 阻 塞 肺 疾 病.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及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第四章酸碱平衡紊乱 内容纲要: 反应酸碱平衡的常用指标及意义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酸碱物质的来源和稳态 代谢性酸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
糖尿病流行病学.
Diseases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第三章 急症症状的鉴别与急救处理 第二节 呼吸困难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 张波.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血气分析 重症医学科急救中心 单仁飞.
各位专家、老师好!我是 ,来自 公司。 我公司是美国伟康公司在 国内 地区代理商,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向大家推荐伟康公司及其出色的产品。
动脉血气分析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李胜岐.
§3 缺 氧 尤家騄.
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应用 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
第三节 Gas Transport in the blood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呼吸 (respiration): 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呼吸机的临床应用.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第三篇 脉管学(angiology) 第一章 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l system)  第一节 概述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1、心(heart):二房、二室 2、动脉(artery):大、中、小。 3、静脉(vein) 4、毛细血管(capillary) 人体解剖学——浙江大学.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Circulatory System 循环系统 周俊 Department of Histology & Embryology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Respiratory failure) 呼 吸 衰 竭 (Respiratory failure) 护理学院 朱秀丽

课时目标 1.陈述呼吸衰竭的概念; 2.简述呼吸衰竭的分类及病因; 3.解释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 4.陈述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 5.陈述呼吸衰竭的治疗原则与采取的主要措施。

定 义 Ω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syndrome)。

诊断标准 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条件下,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出量减低等致低氧因素 PaO2<60mmHg;伴或不伴PaCO2>50mmHg

病 因 气道阻塞性病变 肺组织病变 肺血管疾病 胸廓与胸膜病变 神经肌肉疾病

分 类 Ⅰ型:即缺氧性呼吸衰竭;主要见于肺换气障碍 PaO2<60mmHg,PaCO2正常或降低 Ⅱ型:高碳酸性呼吸衰竭;主要见于肺通气障碍 一、按动脉血气分析分类: Ⅰ型:即缺氧性呼吸衰竭;主要见于肺换气障碍 PaO2<60mmHg,PaCO2正常或降低 Ⅱ型:高碳酸性呼吸衰竭;主要见于肺通气障碍 PaO2<60mmHg,伴PaCO2>50mmHg

二、按发病急缓分类: ★急性呼吸衰竭: ★慢性呼吸衰竭:

三、按发病机制分类: 泵衰竭: 肺衰竭:

发病机制  肺通气不足(hypoventilation) 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V/Q; ventilation- perfusion mismatch)  肺动-静脉解剖分流增加(Increased anatomic shunt)  弥散障碍(diffusion abnormality)  氧耗量增加

 肺通气功能障碍 在静息呼吸空气时,总肺泡通气量约为4L/min,才能维持正常肺泡氧和二氧化碳分压。

肺泡通气量(L/min) 肺泡氧和二氧化碳分压与肺泡通气量的关系 O2、CO2 O2、CO2 分压 分压 (kpa) (kpa) 肺泡通气量(L/min) 肺泡氧和二氧化碳分压与肺泡通气量的关系

肺通气障碍 气道狭窄 或阻塞 弹性阻力增加 胸壁损伤 呼吸中枢抑制 脊髓高 位损伤 呼吸肌 无力 脊髓前角 细胞受损 运动神经受损

in alveolar hypoventilation) (二) 肺泡通气量不足的血气变化 (Changes of blood gas in alveolar hypoventilation) 属于Ⅱ型呼吸衰竭。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Ventilation-Perfusion Imbalance) 成人在静息状态下,肺泡通气(VA) 约为4 L/min,肺泡毛细血管的血液 灌流量(Q)约为5L/min, VA / Q =0.8

通气>血流 无效腔通气 通气<血流 动-静脉样分流 正常换气

功能性分流(functional shunt) 或静脉血掺杂(venous admixture) (1) VA/Q比值降低 <0.8 功能性分流(functional shunt) 或静脉血掺杂(venous admixture) 如肺泡萎陷、肺炎、肺不张、肺水肿等引起的病变部分

O 2 CO 2 A血 V血

VA/Q比值增高〉0.8 死腔样通气 (dead space-like ventilation)

O 2 CO 2 A血 V血

(Changes of blood gas in imbalance) 2. VA/Q比值失调时的血气变化 (Changes of blood gas in imbalance) 单纯VA/Q失调的情况下,病人出 现I型呼吸衰竭。

V/Q失调主要影响PaO2 、无PaCO2 原因 1.A-V血之间的氧分压差(59mmHg)比CO2分压差(5.9mmHg)大10倍; 2.CO2 的弥散系数是 O2 的20倍; 3.氧合解离曲线呈S形,而CO2解离曲线呈直线 。

解离曲线 @

(Increased anatomic shunt) (三) 肺部解剖分流增加 (Increased anatomic shunt) @ 解剖分流(anatomic shunt) 或真性分流(true shunt) 肺内有一部分完全未经气体交换 的静脉血经支气管静脉和极少的肺内 动脉—静脉吻合支直接流回肺静脉。

④弥散障碍 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弥散面积 呼吸膜厚度 气体和血液接触的时间 气体弥散能力 呼吸膜两侧气体分压差 心排血量、血红蛋白含量、V/Q比值

肺泡毛细血管膜结构: 肺泡 血液 O2 CO2 表面活性物质 内皮细胞 上皮细胞 间质

 氧耗量增加 发热、寒战、呼吸困难、抽搐可增加氧耗量; 同时伴有通气功能障碍,则会出现严重的缺氧.

{ { { 限制性通气不足 肺泡通气 不足 通气障碍 (PaO2↓ PaCO2↑) 阻塞性通气不足 呼衰 (外呼吸) 弥散障碍 换气障碍 PaCO2 N ↓)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解剖分流增加(V/Q=0)

缺O2和CO2潴留对机体的影响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对肝肾功能和造血系统影响 对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影响

(一)缺O2和CO2潴留对中枢神经的影响 早期—轻度缺O2 及CO2潴留 脑血管扩张、血流量 —中枢兴奋

晚期—重度缺O2及CO2潴留并酸中毒 (1)脑血管N麻痹、血管内皮损伤-血管通透性 脑间质水肿-颅内高压-血管受压缺血缺O2 、脑疝形成; (2)红细胞ATP生成 - Na+-K+泵障碍 - 细胞内Na+、H2O -脑细胞水肿; (3)抑制性神经递质( 氨基丁酸)生成 -神经功能紊乱

缺O2 PaO2<60mmHg--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和视力轻度减退;

CO2潴留 轻度-皮层下刺激加强、中枢兴奋; 重度-脑脊液[H+] --影响脑细胞代谢、兴奋 、头痛、头晕、烦躁不安、言语不清、精神错乱、扑翼震颤、嗜睡、昏迷、抽搐。

R (二)缺O2对心血管、循环的影响

A

(四)对肝肾和造血系统的影响 缺氧 缺氧 刺激肾小球旁细胞 RBC生成素 骨髓造血 RBC 肝肾功能降低 转氨酶 氮质血症 A

对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影响 严重缺O2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 CO2潴留可引起呼吸性酸中毒、高钾血症、低氯血症。

临床表现 1.呼吸困难 2.发绀 3.精神、神经症状 4.血液循环系统 5.消化和泌尿系统症状 6. 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

1.呼吸困难 呼吸频率、节律和幅度的改变 慢阻肺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 严重时为浅快呼吸、点头或提肩呼吸等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 并发CO2麻醉时,则出现浅慢呼吸或潮式呼吸; 危重者有潮式呼吸、间停呼吸或抽泣样呼吸。

2.发绀 当SaO2<90%或PaO2<50mmHg时,可在血流量较大的部位如口唇、指甲、舌等处出现发绀。 发绀的程度与还原型血红蛋白含量相关,红细胞增多者发绀明显,贫血病人发绀不明显。 休克致末梢循环障碍引起的发绀(SaO2正常)称为外周性发绀。 SaO2减低引起的发绀称为中央性发绀。

3.精神、神经症状 急性缺氧可迅速出现精神错乱、狂躁、昏迷、抽搐等症状; 慢性缺氧多表现为智力或定向力障碍; CO2潴留常表现先兴奋后抑制,失眠、烦躁不安、昼夜颠倒、甚至谵语; 肺性脑病表现为表情淡漠、肌肉震颤、间歇抽搐、嗜睡、甚至昏迷等。

4.血液循环系统 CO2潴留体表静脉充盈、皮肤潮红、温暖多汗、球结膜充血水肿 心率增快、血压升高 脑血管扩张,产生搏动性头痛; 严重缺氧、酸中毒周围循环衰竭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慢性缺氧和CO2潴留引起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体循环淤血。

5.消化和泌尿系统症状 肝功能异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 肾功能不全尿素氮升高,尿中有蛋白、红细胞和管型; 上述症状均可随缺O2和CO2潴留的纠正而消失。

and electrolyte disturbances) 6.酸碱平衡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Acid-base imbalance and electrolyte disturbances) (1) 酸中毒 (Acidosis) 代谢性酸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

酸中毒时电解质代谢变化是: 细胞外K+浓度增高 血清Cl­浓度降低

(二) 碱中毒 (Alkalosis) 呼吸性碱中毒 通气过度 代谢性碱中毒 低钾、低氯

(Mixed acid-base disturbances) (三)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Mixed acid-base disturbances) 缺氧和CO2潴留 代酸+呼酸 缺氧导致肺 通气增强 代酸+呼碱

诊 断 病史 缺O2和或CO2潴留的临床表现 动脉血气分析 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史 其他能导致呼吸功能障碍的疾病 PaO2<60mmHg 诊 断 病史 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史 其他能导致呼吸功能障碍的疾病 缺O2和或CO2潴留的临床表现 动脉血气分析 PaO2<60mmHg 或伴有PaCO2>50mmHg

治 疗 建立通畅的气道 氧疗 增加通气量、减少CO2潴留 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 抗感染治疗 合并症的防治 营养支持

治 疗 建立通畅的气道 清除口咽部分泌物或胃内反流物 鼓励病人咳嗽、翻身拍背、纤支镜吸痰 祛痰、解痉

25

26

27

28

氧疗 1. 一般性氧疗(Ⅰ型~ ):<50%O2 2. 控制性氧疗(Ⅱ型~ ): 持续 低浓度(<30%O2 ) 2. 控制性氧疗(Ⅱ型~ ): 持续 低浓度(<30%O2 ) 低流量(1~2L/min) PaO2 =60mmHg 给氧 SO2=85%

治 疗 低浓度给氧:Ⅱ型呼衰 化学感受器 低氧性肺血管收缩 氧离曲线的特点 COPD伴Ⅱ型呼衰,长期氧疗可改善预后

LOW FLOW SYSTEM

30

HIGH FLOW SYSTEM

增加通气量、减少CO2潴留 呼吸兴奋剂 在减轻胸、肺、气道机械负荷基础上应用 中枢抑制为主√ COPD呼衰? 肺换气功能障碍× 尼可刹米(可拉明)

增加通气量、减少CO2潴留 机械通气---适应证 意识障碍,呼吸不规则 气道分泌物多,排痰障碍 有较大的呕吐反吸的可能性: 全身情况较差,疲乏明显者 PaO2≤45mmHg,PaCO2≥70mmHg 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 人工气道的选择:经鼻气管插管耐受性好,停留时间长

机械通气----常用通气模式 控制通气(control mechanical ventilation,CMV) 辅助通气(assist mechanical ventilation,AMV)\ 辅助—控制通气(A—CV); 同步间歇强制通气(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 SIMV); 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 PSV); 双相气道正压(biphasic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BIPAP)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持续气道正压(SIMV+CPAP), 辅助/控制通气+呼气末正压(A/C+PEEP),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持续气道正压(SIMV+CPAP), 压力支持+持续气道正压通气(PSV+CPAP)。

禁忌症:昏迷、吞咽障碍、气道分泌物多且伴有清除障碍或伴多器官功能障碍 无创通气 禁忌症:昏迷、吞咽障碍、气道分泌物多且伴有清除障碍或伴多器官功能障碍

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 呼吸性酸中毒 改善通气量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适量补碱,使PH值升至7.25左右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防止碱中毒的医源性因素 避免CO2排出过快 适量补氯和补钾 低钾、低钠、低氯

抗感染治疗 前提:保持呼吸道痰液引流通畅 经验用药:广谱、高效,G- 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

合并症的防治 肺心病、右心衰、上消出血、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 营养支持 高蛋白、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适量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营养支持应达到基础能量消耗值

病例分析 病史:男性患者,25岁,在一次飞机着陆事故中骨盆、胫骨等多处骨折,烧伤及烟雾吸入致呼吸道损伤。事故前身体健康。

体检:BP 80/50 mmHg, 呼吸12次/分;给与输液及气管插管。肺部可听到很少量的细微啰音,未见气胸症状。胸部X光片无明显异常。 血气分析: pH = 7.47, PaO2: 0.87 65mmHg, PaCO2:33 mmHg

因脾破裂行脾切除术,对烧伤等进行对症处理,给予40%的氧气吸入。

入院24小时后患者呼吸急促,30次/分;发绀,肺部可听到大量啰音,胸部X光片显示弥散性雾状浸润。PaO2:35 mmHg,组织学检查发现肺泡内充满渗出物,含有透明膜,巨噬细胞及其他炎症细胞。肺泡膜间织变厚,水肿,肺泡损伤广泛存在。

Questions 患者在入院24小时后的症状为何种 疾病, 其特点是什么? 患者入院24小时后PaO2下降的病理 生理机制是什么? 患者在入院24小时后的症状为何种 疾病, 其特点是什么? 患者入院24小时后PaO2下降的病理 生理机制是什么? 如何纠正该患者的缺氧问题?

常见护理诊断、措施 1.潜在并发症:重要器官缺氧性损伤 (1)给氧 (2)体位、休息与活动 (3)促进有效通气 (4)用药护理 (5)心理支持 (6)病情监测 (7)配合抢救

2.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呼吸道感染、分泌物过多或黏稠、咳嗽无力及大量液体和蛋白质漏入肺泡有关; (1)保持呼吸道通畅 (2)痰的观察与记录 (3)应用抗生素的护理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