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文學 ── 現代主義 講 師:楊宏通.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天、文學 劉 炯 朗 清 華 大 學.
Advertisements

Fill this land with the Father’s Glory, Blaze, Spirit, blaze,
解構《現代文學》與臺灣現代主義文學的神話
美国文学简介.
翻开近代第一家族兴衰史: 宋氏家族私密生活相册 【单击切换】.
中國圖書分類簡表 500●社會科學類 000●總類 ●史地類 100●哲學類 800●語文類 200●宗教類
* 畢卡索 (Pablo Picasso)的生平 畢卡索 (Pablo Picasso)的繪畫風格
如火青春,放飞梦想 高二(2)班主题班会 林志强.
生命的意義(上) 1974年諾貝爾生醫學獎得主 Christian de Duve 克里斯坦 . 德 . 杜維 著 陳挹芳 譯.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poetry and Foreign poetry
第十誡:不可貪戀 You shall not covet your neghbor’s house, wife,…anything.
常州市“十二五” 规划课题第二批课题 开题报告会.
2 杜威十進分類法 複習 000 總類 100 哲學及心理學類 200 宗教類 300 社會科學類 400 語文類 500 自然科學及數學類
演講者:林玫君教授(法文系) 時間:2007年4月11日 12:10~13:00 地點:七樓團體視聽室
現代/新感覺 現代主義(Modernization)包含了象徵主義、意象主義、超現實主義等等許多20世紀的藝術流派,基本上都受到三方面影響:
第六篇 借你一双慧眼——社交安全.
第四章 世界霸權的爭奪 第二節 六○年代的政治和社會
……我虽然不同意楠哥的一些观点,但是我誓死地捍卫您说话的权利。
主钉 十架 圣殿 被毁 彼得 保罗 殉道 保罗三次 旅行传道 保罗 信主 约翰写 启示录
浅析广告语言的特性.
P119.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醫療器材審查員 陳羿羚
現代心理學 (重修版) 張春興 第一章 對現代心理學的基本認識.
懇求主使用我們 我們心中有個熾熱盼望 直到主耶穌再來那日 懇求主使用我們 我們心中有個熾熱盼望 直到主耶穌再來那日.
第七章 浪漫與殺手﹝婚前性行為,墮胎﹞   I.婚前性行為 「少年人,你要逃避淫行。」--- 聖經.
Shine, Jesus Shine 真光普照.
符號學:大眾文學、文化 張心榆 徐萱 謝喻如
这一生最美的祝福 The Gift of Knowing You
这一生最美的祝福 1/2 在无数的黑夜里,我用星星画出你 你的恩典如晨星,让我真实的见到你 在我的歌声里,我用音符赞美你
何等恩典.
西安市盲哑学校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Unit3: Look at me Grade Seven 授课教师:姜 波.
there is no one else who satisfies like the deer panting for the water
你開了我的耳我的眼, 我的嘴將稱頌你到永遠。 你的意念高過我的思想, 如同天高過地。
Lesson 44:Popular Sayings
曇花.
主耶和華 滿有憐憫和恩典 我投靠在你翅膀蔭下 當我回轉 一宿雖然有哭泣 早晨必歡呼喜樂
塞   尚 法國人稱十七世紀為「大世紀」(1625~1700),因為此時期的法國在「太陽王」路易十四的中央集權統治下,握有凌駕歐洲諸國的政治主導權,而在藝術文化上,光耀史冊的歷史人物陸續登上歷史舞台,建構起延續至今的法國文化基礎。
西方藝術史.
每當我瞻仰你至聖榮面 每當我在愛中仰望你 在你榮耀光中 所有一切都失去光彩 When I look into Your holiness
藝術概論 Unit 3: 藝術的分類.
達利.
野 獸 派 & 馬 諦 斯 林 明 宗 老 師.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個體經濟學 張清溪 / 國立台灣大學
夏卡爾 (Marc Chagall) 的生平 夏卡爾 (Marc Chagall)的繪畫風格
象徵主義 象徵主義(symbolism),是約 年間歐洲文學和視覺藝術領域一場頗有影響的運動。
花 時 間.
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 新寫實主義 1940年代出現在戰後義大利, 反映當時社會現實狀況的電影.
Getting to know you: Let’s talk in Chinese
╰☆中四新春習作專題報告☆╯.
道德推理 課程網頁: 第十一週 自殺: 你憑什麼理由反對或贊成自殺?
1-1 隨機的意義– P.1.
題目:心中最討厭的…… / 我喜愛 /理想的風景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倫理學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做門徒的挑戰 – 新舊的衝突 歷史、文化、社會、家庭 衝突是因改變而來的現象 問題的所在:新的是什麼?
美感教育概念分享 報告人| 張晏慈.
A Presentation By: Mike Sharobim Pictures By: Unknown source
貳.企業願景、使命與目標(1/3) 願景 利害關係人 內部利害關係人 外部利害關係人 高階領導者必須創立一種以顧客為焦點的、清晰可見的價值
P106.
I love you more than anything in life
陳 艾 美 電視冠軍歌手 【六燈獎】 福音民謠歌手 【唱彈奇異恩典】 特殊優良教師 【師鐸獎】.
River of Desire 這條愛河 來自新郎的心 開啟神豐富的鑰匙 在這裡 我聽見 聖靈在耳邊輕低語(好喜歡你)
* 畢卡索 (Pablo Picasso)的生平 畢卡索 (Pablo Picasso)的繪畫風格
企業識別標誌(logo)設計—第二講 圖文合一的創作法
夏卡爾 (Marc Chagall) 的生平 夏卡爾 (Marc Chagall)的繪畫風格
蒙德里安調色盤 藝術與人文視覺藝術教學設計 蔡娟娟
2010頭份國小藝術才能班 知性之旅行前導覽 馬內到畢卡索~費城美術館經典展.
愛火燃燒 Burning 我已尋得 我心的至愛 I have found the Love of my desire 他向我的熱情是 I’m caught up in the passion of 如此深深抓住我 an ever-flaming fire.
音樂欣賞 (Music Appreciation)
主日信息 『基督裡的自由』 (約 8:31-36) 薛忠勇 弟兄 5 19  2013.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藝術與文學 ── 現代主義 講 師:楊宏通

1. 世紀末 (Fin de siècle) 1.1 世紀末文藝思潮 1.1.1 肉體之秋 ─ 頹廢主義 知識分子對社會不滿而又無力反抗,所產生的苦悶徬徨情緒反映在文藝領域中 思想基礎 唯心主義 非理性主義 藝術 vs 生命、美 vs 真、善

1. 世紀末 (Fin de siècle) 1.1.1 肉體之秋 ─ 頹廢主義 否定文藝的社會作用 否定理性認識對文藝的作用 認為文學藝術不應受生活目的和道德的約束 強調藝術超越功利 否定理性認識對文藝的作用 宣揚悲觀、頹廢的情緒,特別是從病態或變態的人類感情中以及與死亡、恐怖有關的主題中去尋求創作靈感

1. 世紀末 (Fin de siècle) 1.1.1 肉體之秋 ─ 頹廢主義 a) 唯美主義 (esthétisme) 為藝術而藝術 (l’art pour l’art) 藝術的目的不在於政治、倫理、教育、社會等方面的需要,而在於藝術自身的美 藝術的全部價值在於它具有完美的形式 藝術家的任務就在於表現形式的美,不必為作品的道德意義操心 美本身即具有道德意義 戈蒂葉 (Théophile Gautier, 1811-1872) 「享樂就是生活的目的,是世界上唯一有用處的東西」 「真正稱得上美的東西只是毫無用處的東西。一切有用的東西都是醜的,因為它體現了某種需要」

1. 世紀末 (Fin de siècle) b) 象徵主義 (symbolisme) 反抗社會現實,反抗現實主義文學 藝術特色 抒寫的不是日常生活中淺浮的喜怒哀樂,而是不可捉摸的內心隱秘 反對片面注重描寫造型美的帕爾納斯派 (Parnassians) 把有關的形式、技巧、表現手法等放在首要位置 對日常用的字詞加以特殊的、出人意外的安排和組合,使之發生新的含義 半明半暗、撲朔迷離 不追求單純的明朗,也不故意追求晦澀 要使讀者似懂非懂,彷彿若有所悟 馬拉美 (Mallarmé)、魏爾倫 (Verlaine)、韓波 (Rimbaud)

1.2 波德萊爾 (Charles-Pierre Baudelaire, 1821 - 1867) 現代主義先驅 「你給我污泥,我把它變成黃金」 一切事物,不管是粗俗的、野蠻的、抑或殘暴的、邪惡的,都可以魔術般地轉化為美 頹廢派的聖經 ─ 《惡之華》(Les fleurs du mal) 沉醉於官能美,憤世嫉俗 對現實生活採厭倦、反抗、逃避的態度 揭露生活的陰暗面,歌頌醜惡事物

2. 現代主義 2.0 現代主義概述 20 世紀上半誕生於歐美,具有反傳統特徵的文學流派的統稱 同時涉及繪畫、音樂、戲劇、電影等藝術領域

2. 現代主義 2.1 現代主義文學的形成背景 西方現代工業社會的產物 動蕩不安的 20 世紀歐美社會時代精神的藝術表達 科學進展急劇,形成強大經濟結構 人的自由度反而降低,異化程度則加深,西方人精神上惶恐不安 20 世紀初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動搖了西方傳統理性主義的文化大廈 社會現實矛盾 動搖了傳統真、善、美的觀念 動搖了宗教信仰 對人類的本性產生了懷疑 對未來的命運與前途深感悲觀焦慮

2.2 現代主義的思想特徵 2.2.1 具有強烈的文化批判傾向 不堅守傳統理性原則 不相信人道主義理想 不寄望於「理性王國」的實現 認為既有的文化傳統乃至整個人類文明,都有悖於人的生命欲求,有悖於人的價值的實踐,應予摒棄 有虛無的傾向

2.2 現代主義的思想特徵 2.2.2 突出表現異化主題 探索人的生存狀況、人的本質問題 四種異化 a) 自然與個人 物質世界對人的異化,物質與精神的對立 物質世界往往成了人類生存危機的製造者,大自然也是醜惡的 物質文明造成了人類精神的虛無感、威脅感與恐懼感 物質文明有抑制人的生命本體、扼殺人性,甚至毀滅人性的危險 艾略特 (TS Eliot) 《荒原》(The Waste Land)

2.2 現代主義的思想特徵 2.2.2 突出表現異化主題 b) 社會與個人 整體的人與個體的人對立 人在強大的科學化現代社會面前顯得渺小無力,個性喪失,軟弱無力 社會像強大無形的魔掌,掌握著個人命運 寫出人性的變形和個人對社會及意識型態的不信任與反抗 卡夫卡 (Kafka) 《變形記》(metamorphosis)

2.2 現代主義的思想特徵 2.2.2 突出表現異化主題 c) 個人與個人 非理性主義哲學 人是受欲望驅使的,生命的本能是利己的 從人性本質看,互相殘害難以避免 資本主義社會,人喪失固有的行為準則後,完全根據與他人的利害關係來調整自己的行為 現代文學常展示一幅幅人與人之間充滿敵意的圖像 斯特林堡 (Strindberg) 《鬼魂奏鳴曲》(Ghost Sonata)

2.2 現代主義的思想特徵 2.2.2 突出表現異化主題 d) 個人與自我 現代心理學 人的自我核心是潛意識和本能,它是飄忽不定、變化莫測的 人個性的異化,自我的消失 現代文學表現受他人與社會壓抑下的人的自我和個性 艾里森 (Ellison) 《隱身人》(Invisible Man)

2.3 現代主義的藝術特徵 2.3.1 強調表現內心生活和心理真實 具有主觀和內傾特徵 心靈世界才是唯一真實的世界 藝術的使命是非寫真的、泛表現的 文學創作應表現內心世界的真,追求超現實的、抽象的、形而上的真

2.3 現代主義的藝術特徵 2.3.2 普遍運用象徵隱喻模式 把讀者置於意義的深淵之中,通過不斷的闡釋和發掘,才能獲得審美的意義 使文學對生活的描寫從表象走向本質,從表層走向深層,從現實走向超現實,從所指(signifiant) 走向能指 (signifier),形成一種文學藝術的深度模式

2.3 現代主義的藝術特徵 2.3.3 「反向詩學」─ 提倡以醜為美 對死亡、黑夜、墮落、犯罪、畸形、變態、瘋狂、瘟疫、屍體的描寫大大超過傳統文學 企圖在醜的自我暴露、自我否定中肯定美 無情地解剖、否定現實與自我的平庸,通過醜的描述來表達對美的追求 部分作家從醜中看到人性的美與崇高

2.3 現代主義的藝術特徵 2.3.4 熱衷於藝術技巧的革新與實驗 信奉藝術本體論 形式即內容 追求「藝術的非人格化」 對藝術形式和技巧進行大膽的革新與創造,敢於標新立異,表現出反傳統特徵 大量採用自由聯想、時空倒錯、內心獨白、自動寫作、偶然結合、意識流以及頓悟、象徵、隱喻、暗示…等手法 追求有意味的形式 ─ 對語言、符號、圖畫、結構、風格技巧等形式因素格外重視 部分作家創作流於形式主義

2.4 現代主義的流派 2.4.1 後期象徵主義 (late symbolism) 主張情與理、主觀與客觀、有限與無限的統一 跳出個人局限,努力表現社會的總體精神 思辯哲理性較前期象徵主義強 代表作家和作品 艾略特 (TS Eliot) 《荒原》(The Waste Land) 葉芝 (Yeats) 瓦萊里 (Valéry) 《海濱墓園》(Le cimetière marin)

When You are Old (Yeats) 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2.4 現代主義的流派 2.4.2 表現主義 (expressionism) 20 世紀初產生於德國,後蔓延到歐美各國 善於透過事物外層表象,展現內在的本質 人物外部行為 → 揭示內部靈魂 善於直接表現人物心靈體驗,展現內在的生命衝動 思辯哲理性較前期象徵主義強 代表作家和作品 卡夫卡 (Kafka) 《變形記》(metamorphosis)

2.4 現代主義的流派 2.4.3 未來主義 (futurism) 20 世紀初從意大利流行到歐洲各國 否定傳統文化,主張徹底拋棄藝術遺產和傳統文化 歌頌機械文明和都市混亂 讚美速度美和力量 主張大破舊有的形式規範,用自由不羈的語句隨心所欲地進行藝術創造 有明顯的文化虛無主義傾向 代表作家和作品 馬里奈蒂 (Marinetti) 《未來主義宣言》(Manifesto of Futurism)

2.4 現代主義的流派 2.4.4 超現實主義 (surréalisme) 兩次大戰期間從法國流行到歐洲各國 試圖將文藝從理性的梵籠中解放出來 超現實 ─ 更高、更真實的現實 強調表現超理性、超現實的無意識世界和夢幻世界 風格晦澀艱深 代表作家和作品 阿拉貢 (Louis Aragon, 1897-1982) 艾呂雅 (Paul Eluard, 1895-1952)

The River (Eluard) The river I have under my tongue, Unimaginable water, my little boat, And curtains lowered, let's speak.

2.4 現代主義的流派 2.4.5 存在主義 (l’Existentialisme) 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產生於法國,戰後盛行於整個西方世界 存在主義首要信念 ─ 存在先於本質 (l'existence précède l'essence) 題材 多樣化 ─ 現實的、神話的、虛構的 揭露世界和人的存在的荒誕性 表現人在荒誕、絕望的境況中的精神自由和自由選擇 總表現出對人的生存狀態的深切關注

2.4 現代主義的流派 2.4.5 存在主義 (l’Existentialisme) 代表作家和作品 薩特 (Jean-Paul Sartre, 1905-1980) 「自在的存在」:世界荒謬,人生孤獨 「自為的存在」:自由選擇,不斷選擇 責任觀:自由選擇必須承擔責任 代表作:《噁心》(La nausee)

2.4 現代主義的流派 2.4.5 存在主義 (l’Existentialisme) 代表作家和作品 卡繆 (Albert Camus, 1913-1960) 代表作:《異鄉人》(L’etranger) 《瘟疫》(La peste) 貝婁 (Saul Bellow) 代表作:《何索》(Herzog) 《阿金奇遇記》(The Adventures of Augie March)

3 現代主義大師 3.1 普魯斯特 (Marcel Proust, 1871-1922) 《追憶似水年華》(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3 現代主義大師 3.2 喬哀思 (James Joyce, 1882-1941) 《藝術家的年輕畫像》(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 《尤利西斯》(Ulysses)

3 現代主義大師 3.3 福克納 (William Faulkner, 1897-1962) 《喧嘩與騷動》(The sound and the fury)

3 現代主義大師 3.4 塞尚 (Paul Cézanne, 1830-1906) 現代繪畫之父 外觀物象,推移擴張而成心靈圖畫

3 現代主義大師 3.5 克林姆 (Gustave Klimt, 1862-1918) 頹廢派掌門人 華麗、憂鬱、夢幻、感官、自毀

3 現代主義大師 3.6 馬蒂斯 (Henri Matisse, 1869-1954) 野獸派鼻祖 唯感、唯心、唯情

3 現代主義大師 3.7 畢卡索 (Pablo Picasso, 1881-1973) 立體派宗師 唯視覺、唯觸覺、唯智覺

3 現代主義大師 3.8 德布西 (Claude Debussy, 1862-1918) 印象派音樂大師 視覺與聽覺的臨界,心靈與物象的融和 “Clair de lune”

3 現代主義大師 3.9 史特拉文斯基 (Igor Stravinsky, 1882-1971) 現代音樂旗手 不協調的音符,強烈的節奏,直指心靈悸動 “L'Oiseau de Feu” “Sacre du Printemps”

完 下周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