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Advertisements

破坏 DNA 结构和功能的药物. 常用的抗恶性肿瘤药物 二、破坏 DNA 结构和功能的药物 烷化剂 代表药物 环磷酰胺 氮芥 顺铂 塞替派.
第七章 抗肿瘤药物 第一节 生物烷化剂. 一、药物作用靶点 恶性肿瘤死亡率居第二位 手术治疗放射治疗 药物治疗 联合化疗综合化疗 按作用靶点 DNA 为靶点有丝分裂过程 烷化剂和抗代谢药某些天然活性成分 肿瘤细胞为靶点.
抗肿瘤药 汕大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Antineoplastic Drugs ( Anticancer Drugs )
第 40 章 抗恶性肿瘤药 2 第一节 概述 恶性肿瘤是目前世界上死亡率较高, 危害性较大的一种常见病。病因, 发病 原理尚未完全清楚, 但采用手术、放射、 药物、免疫疗法, 或多或少能够起到缓 解和延长生命的作用。
第八节 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肿瘤的病因 ( 一 ) 、外环境因素 1 、化学致癌因素 已达 1000 多种 直接致 癌物 间接致 癌物 引起与机体直接 接触部位的癌肿 以前致癌物形式进 入机体,经代谢、 转化形成活化的终 致癌物.
第四节 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 的种类和功能 核糖体 RNA (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转移 RNA ( tRNA ):转运氨基酸 信使 RNA (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 RNA ( hn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 小核 RNA ( snRNA ):
抗恶性肿瘤药 Antineoplastic Drugs
(Antineoplastic Agents)
第三十三章 抗恶性肿瘤药的临床应用.
第九章 核酸的降解 与核苷酸代谢.
Metabolism of Nucleotides
Introduction of BMS Section Ⅵ.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
项目41 治疗恶性肿瘤的药物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药学研究室
第39章 抗恶性肿瘤药 邵阳医专药理教研室 周效思.
嘧啶类抗代谢物.
抗菌药合理应用 临床应用抗菌药基本原则: 1. 尽早确立病原学诊断。 确定感染部位、致病菌种类及对抗菌药的敏感度。
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抗生素 烯二炔类抗生素 烯二炔(enedinye)类抗生素,由放线菌产生,对多种肿瘤细胞均有强烈的杀伤作用,且作用迅速,是迄今发现的活性最强的抗肿瘤类抗生素.
药 物 化 学 第十三章 抗 肿 瘤 药.
第二节 干扰DNA合成的药物  Agents Interfering with DNA Synthesis.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生命科学发展趋势、优先发展领域与资助思考
基因工程及应用.
左乳腺癌术后的PDT治疗.
抗恶性肿瘤药.
复 习 题 抗结核药应用原则.
抗恶性肿瘤药 锦州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王国贤.
抗恶性肿瘤药.
抗恶性肿瘤药 恶性肿瘤:常见病,多发病。发病 率逐年提高,发病年龄年轻化。 病因:环境中化学物质的污染……。
高二生物 绪论 制作人:李 绒.
第四十七章 抗恶性肿瘤药 Antineoplastic Drugs
第四十四章  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 Antifungal and antiviral drugs 制作:田汉文.
抗恶性肿瘤药概述.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复习 1.甲硝唑、吡唑酮各有哪些作用与用途? 2.用吡唑酮治疗囊虫病时需注意哪些问题? 3.治疗不完全性蛔虫性肠梗阻宜选什么药?为什么?
一轮复习 细胞的增值.
二、骨髓和血细胞发生(概述) 出生前造血器官 卵黄囊 肝 脾 骨髓 出生后造血器官 骨髓 ——红、粒、单、血小板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第七节 维生素与辅因子.
问 题 探 讨 1.DNA的中文全名是什么? 2.为什么DNA能够进行亲子鉴定? 3.你还能说出DNA鉴定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
①在医药卫生方面,基因工程有哪些应用和前景?
第十一章 抗肿瘤药 Antineoplastic Agents
MA (Megaloblastic Anemia )
消化功能调节药.
第33章 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
13-14学年度生物学科教研室总结计划 2014年2月.
第十章 核苷酸代谢 Chapter 9 Metabolism of nucleotide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二章 第三节 细 细胞溶胶 内质网 胞 核糖体 质 高尔基体 线粒体 第一课时 浙江省定海第一中学 黄晓芬.
第八章 核苷酸代谢.
上节课内容: α-酮酸的去路: ①氨基化生成非必需氨基酸(如丙氨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由一步转氨反应合成,其它的也是通过短的,不太耗能的途径合成);②转变成糖和脂肪;③氧化供能 生糖氨基酸 生酮氨基酸 一碳单位 概念:甲基、亚甲基(-CH2-)、次甲基(-CH=)、甲酰基、亚胺甲基(-CH=NH)等,称为一碳单位。
抗恶性肿瘤药物.
甲状腺激素.
第四十五章 抗恶性肿瘤药物.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第十一章 核酸的酶促降解和核苷酸代谢 本章重点讨论核酸酶的类别和特点,对核苷酸的生物合成和分解代谢作一般介绍。 第一节 核酸的酶促降解
第九章 核苷酸的代谢 Nucleotide Metabolism
第六章 核酸类物质的积累机制 核酸发酵是在氨基酸发酵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的代谢控制发酵,即以代谢控制理论为依据,设法造就(选育)从遗传角度解除了正常代谢控制机制的突变株。
第九章 核苷酸代谢 主讲人:龙 雁 华. 第九章 核苷酸代谢 主讲人:龙 雁 华 第九章 核苷酸代谢 已有的学习基础 核酸的结构——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第12章 核酸与核苷酸代谢 主讲教师:卢涛.
第3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 核酸.
第四十章 抗恶性肿瘤药.
第3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本节聚集: 1.细胞核有什么功能? 2. 细胞核的形态结构是怎样的?
作用于血液系统药物 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 李金鸣 教授.
第二节 核酸与细胞核.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遗传物质--核酸 核酸分子组成 核酸分子结构.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第三节 转录后修饰.
讨论:利用已经灭绝的生物DNA分子,真的能够使灭绝的生物复活吗?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3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第二课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

常用的抗恶性肿瘤药物 一、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抗代谢药) ⑴ 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 代表药物:甲氨蝶呤。 ⑴ 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 代表药物:甲氨蝶呤。 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的化学结构与叶酸相似,对二氢叶酸还原酶具有强大而持久的抑制作用,它与该酶的结合力比叶酸大106倍,呈竞争性抑制作用。药物与酶结合后,使二氢叶酸 不能变成四氢叶酸 ,从而使5,10-甲酰四氢叶酸产生不足,使脱氧胸苷酸合成受阻,DNA合成障碍。MTX也可阻止嘌呤核苷酸的合成,故能干扰蛋白质的合成。

常用的抗恶性肿瘤药物 临床上用于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和绒毛膜上皮癌;鞘内注射可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预防和缓解症状。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反应如口腔炎、胃炎、腹泻、便血;骨髓抑制最为突出,可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严重可有全血细胞下降;长期大量用药可致肝、肾损害;妊娠早期应用可致畸胎、死胎。为了减轻MTX的骨髓毒性,可先用大剂量MTX,经过一定时间后,再肌注甲酰四氢叶酸钙作为救援剂,以保护骨髓正常细胞。

常用的抗恶性肿瘤药物 一、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抗代谢药) ⑵ 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 代表药物:氟尿嘧啶。 ⑵ 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 代表药物:氟尿嘧啶。 氟尿嘧啶(fluorouracil,5-FU)是尿嘧啶5位上的氢被氟取代的衍生物。5-FU在细胞内转变为5-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 ,抑制脱氧胸苷酸合成酶,阻止脱氧尿苷酸 甲基化转变为脱氧胸苷酸 ,从而影响DNA的合成。此外,5-FU在体内可转化为5-氟尿嘧啶核苷,以伪代谢产物形式掺入RNA中干扰蛋白质的合成,故对其他各期细胞也有作用。

常用的抗恶性肿瘤药物 5-FU口服吸收不规则,需采用静脉给药。对消化系统癌(食管癌、胃癌、肠癌、胰腺癌、肝癌)和乳腺癌疗效好,对宫颈癌、卵巢癌、绒毛膜上皮癌、膀胱癌、头颈部肿瘤也有效。对骨髓和消化道毒性较大,出现血性腹泻应立即停药;可引起脱发、皮肤色素沉着;偶见肝、肾损害。

常用的抗恶性肿瘤药物 一、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抗代谢药) ⑶ 嘌呤核苷酸互变抑制剂 代表药物:巯嘌呤。 ⑶ 嘌呤核苷酸互变抑制剂 代表药物:巯嘌呤。 巯嘌呤(mercaptopurine,6-MP)是腺嘌呤6位上的-NH2被-SH取代的衍生物。在体内先经过酶的催化变成硫代肌苷酸后,阻止肌苷酸转变为腺核苷酸及鸟核苷酸,干扰嘌呤代谢,阻碍核酸合成,对S期细胞作用最为显著,对G1期有延缓作用。肿瘤细胞对6-MP可产生耐药性,因耐药细胞中6-MP不易转变成硫代肌苷酸或产生后迅速降解。6-MP起效慢,主要用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维持治疗,大剂量对绒毛膜上皮癌亦有较好疗效。常见骨髓抑制和消化道粘膜损害,少数病人可出现黄疸和肝功能损害。

常用的抗恶性肿瘤药物 一、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抗代谢药) ⑷ 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 代表药物:羟基脲。 ⑷ 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 代表药物:羟基脲。 羟基脲(hydroxycarbamide,HU)能抑制核苷酸还原酶,阻止胞苷酸转变为脱氧胞苷酸,从而抑制DNA的合成。对S期细胞有选择性杀伤作用。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显著疗效,对黑色素瘤有暂时缓解作用。可使肿瘤细胞集中于G1期,故可用作同步化药物,增加化疗或放疗的敏感性。主要毒性为骨髓抑制,并有轻度消化道反应。肾功能不良者慎用。可致畸胎,故孕妇忌用。

常用的抗恶性肿瘤药物 一、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抗代谢药) ⑸ DNA多聚酶抑制剂 代表药物:阿糖胞苷。 阿糖胞苷(cytarabine,Ara-C)在体内经脱氧胞苷激酶催化成二或三磷酸胞苷(Ara-CDP或Ara-CTP),进而抑制DNA多聚酶的活性而影响DNA合成,也可掺入DNA中干扰其复制,使细胞死亡。与常用抗恶性肿瘤药无交叉耐药性。临床上用于治疗成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或单核细胞白血病。有严重的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静脉注射可致静脉炎;对肝功能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