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數學基礎 例如 數論(Number Theory),資訊理論(Information Theory),複雜度理論 (Complexity Theory),組合論(Combinatoric Theory),機率(Probability)及線性代數 (Linear Algebra)等等數學理論.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014 年浙江省数量资料 华图网校 刘有珍 数字推理 年份题量数字规律 三级等差 2. 和递推 3. 幂次修正 4. 倍数递推 5. 倍数递推 6. 特殊差级 7. 倍数递推 8. 倍数递推 9. 积递推 10. 分数数列
Advertisements

工職數學 第四冊 第一章 導 數 1 - 1 函數的極限與連續 1 - 2 導數及其基本性質 1 - 3 微分公式 1 - 4 高階導函數.
不定積分 不定積分的概念 不定積分的定義 16 不定積分的概念 16.1 不定積分的概念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積分公式。
大綱 1. 三角函數的導函數. 2. 反三角函數的導函數. 3. 對數函數的導函數. 4. 指數函數的導函數.
變數與函數 大綱 : 對應關係 函數 函數值 顧震宇 台灣數位學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對應關係 蛋餅飯糰土司漢堡咖啡奶茶 25 元 30 元 25 元 35 元 25 元 20 元 顧震宇 老師 台灣數位學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變數與函數 下表是早餐店價格表的一部分: 蛋餅 飯糰 土司 漢堡 咖啡 奶茶.
九十五年國文科命題知能 研習分享.
1.1 利用平方差及完全平方的恆等式 分解因式 A 利用平方差的恆等式 B 利用完全平方的恆等式 目錄.
遞迴關係-爬樓梯.
岳阳市教学竞赛课件 勾股定理 授课者 赵真金.
認識倍數(一) 設計者:建功國小 盧建宏.
第四章 數列與級數 4-1 等差數列與級數 4-2 等比數列與級數 4-3 無窮等比級數 下一頁 總目錄.
出入口Y27 往塔城街口/中興醫院 出入口Y25 往延平北路一段/中興醫院 出入口Y23往延平北路一段 出入口Y21往延平北路一段
絕對不等式 課堂練習2 (算幾不等式).
勾股定理 说课人:钱丹.
RSA Cryptosystem Theorem 1.3: For n = p * q p,q 均是質數
二、現代的加解密法:RSA 非對稱式密碼系統的一種。
9.1 圓的方程 圓方程的標準式.
密碼學與網路安全 第8章 數論介紹.
2-1 直線方程式及其圖形 直線的斜率 1 直線的方程式 2 兩直線關係 直線方程式及其圖形 page.1/22.
4B冊 認識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關係.
Chapter 13 數論基礎.
现代密码学理论与实践 第4章 有限域 Fourth Edition by William Stallings Slides by 杨寿保
密码学导论˙第4章 数论基础 8学时 李卫海.
數學基礎 on Cryptography.
十字交乘法 多項式乘積: (X + 3)×(X+2) =X2 +2X +3X + 6 =X2+ 5X + 6 因式分解: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 乘法分配律 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Chapter 2 密碼基礎數學I:模數算數、同餘 與矩陣.
1.3 在整除性問題之應用 附加例題 3 © 文達出版 (香港 )有限公司.
第二章 數與密碼 課前指引 本章中,我們僅針對較基本與現常用資訊軟體有直接關係的數論與常用密碼機制演算法部份做介紹。
第一章 直角坐標系 1-1 數系的發展.
导数及其应用 高三数学组 葛乃兵.
搭配頁數 P.35 比例式 1.比的前項、後項與比值:    .
Ch2多項式函數 2-2 多項式的運算與應用 影音錄製:陳清海老師 資料提供: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章 直角坐標系 1-3 函數圖形.
學習單元:N6 數的性質 學習單位:N6-3 用短除法求H.C.F. 和 L.C.M. 學習重點 : 1. 複習因數分解法求
RSA and Rabin.
变 阻 器 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陆 俊.
第九章 數論基礎.
Definition of Trace Function
小學四年級數學科 8.最大公因數.
大綱:加減法的化簡 乘除法的化簡 去括號法則 蘇奕君 台灣數位學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積分網路教學課程 應用統計學系 周 章.
例題11:計算 的一個近似值?.
 多項式的除法 x3 + 2x2 – 5x + 6 = (x – 1)(x2 + 3x – 2) + 4 被除式 除式 商式 餘式
完全二分圖的Pt-因子分解的探討 指導教授:高金美 學生:陳昆楠.
第三章 函数的微分学 第二节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一、导数的四则运算 二、偏导数的求法.
反矩陣與行列式 東海大學物理系‧數值分析.
3-5 多項式方程式 實係數多項式方程式及其根 多項式方程式的解法 虛根成對定理 勘根定理 正數a的正n次方根.
7.3 餘弦公式 附加例題 3 附加例題 4.
10394: Twin Primes ★★★☆☆ 題組:Problem Set Archive with Online Judge
※歡迎挑戰,兩人(隊)中先完成連線即算過關!
(a+b)(c+d)=ac+ad+bc+bd
例題 1. 多項式的排列 1-2 多項式及其加減法 將多項式 按下列方式排列: (1) 降冪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升冪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列 降冪:次數由高至低 升冪;次數由低至高.
( )下列何者正確? (A) 7< <8 (B) 72< <82 (C) 7< <8 (D) 72< <82 C 答 錯 對.
1-4 和角公式與差角公式 差角公式與和角公式 1 倍角公式 2 半角公式 和角公式與差角公式 page.1/23.
第一章 直角坐標系 1-3 函數及其圖形.
第三章 指數與對數 3-1 指數 3-2 指數函數及其圖形 3-3 對數 3-4 對數函數及其圖形 3-5 常用對數 回總目次.
1 試求下列三角形的面積: 在△ABC中,若 , ,且∠B=45° 在△PQR中,若 , ,且∠R=150° (1) △ABC面積 。
4-1 變數與函數 第4章 一次函數及其圖形.
2.1 一元一次不等式 定 義 設a、b為兩個實數。.
在直角坐標平面上兩點之間 的距離及平面圖形的面積
10791: Minimum Sum LCM ★★★☆☆ 題組:Problem Set Archive with Online Judge
3-5 多項式方程式 實係數多項式方程式及其根 一般而言,可化成 f (x)=0 形式的方程式,其中
10303: How Many Trees? ★★☆☆☆ 題組:Contest Archive with Online Judge
解下列各一元二次方程式: (1)(x+1)2=81 x+1=9 或 x+1=-9 x=8 或 x=-10 (2)(x-5)2+3=0
11621 : Small Factors ★★☆☆☆ 題組:Problem Set Archive with Online Judge
ABC ( )已知 ,則下列哪些是x6-7x5-8x4 的因 式?(複選) (A) x+1 (B) 2x+2 (C) x3(x+1)
第三章 比與比例式 3-1 比例式 3-2 連比例 3-3 正比與反比.
第一章 直角坐標系 1-2 距離公式、分點坐標.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三章 數學基礎 例如 數論(Number Theory),資訊理論(Information Theory),複雜度理論 (Complexity Theory),組合論(Combinatoric Theory),機率(Probability)及線性代數 (Linear Algebra)等等數學理論 數論應是近代密碼學中(尤其是公開金匙密碼系統中)最重要的數學基礎。 2.0 群 (Group): (G, *) G: a set; *: an operation Associativity: a*(b*c) = (a*b)*c Identity: 1G, a G , such that 1*a=a*1=a Inverse: every element has inverse element. a G , a-1G, such that a* a-1 =1 Example: 1. (Z, +), I=0, 2. (R-{0}, *) 3. (Zp*, *), 4. ….. * Abelian group(Communicative group) 交換群  a*b=b*a or a+b=b+a Chap 3

有限場(Finite Field) 1) 正式的定義為,若一集合F在已定義的兩個運算“+”及“·”中, 具有下列性質者, 則F稱為一個場: 1. F在運算"+"中為一交換群(Abelian Group),且具有單位元素0。 2. F- {0} 非零的元素在"·"中亦為交換群。(注意,交換群有反元素存在)。 3. F中"·"對"+"運算滿足分配律(Distributed Law)。即對於所有a, b, c, F,滿足 a · ( b + c )=a · b + a · c。 3) 一個場F,若其元素個數為無限多個,F稱為無限場(Infinite Field)。反之, 若F之元素為有限個,則稱為有限場(Finite Field)。 Chap 3

同餘及模運算 令三整數a, b及n 0,我們稱a在模n時與b同餘, a與b的差為n的整數倍。即a-b = kn,其中k為任一整數。 若a與b在模n中同餘,我們可寫成a ≡ b mod n。 由上述定義可知:若a與b在模n中同餘,則n必整除a與b之差,即n整除(a-b),在符號上我們寫成 n|(a-b)。 剩餘類(Residue Class): 為n所整除之數為一剩餘類,以n整除餘數為1之數為一類,餘2之數為一剩餘類,以此類推。若將每一剩餘類中取一數為代表,形成一集合,則此集合稱為模n之完全剩餘系(Complete Set of Residues),以Zn表示之。很明顯地,集合{0,1,2,…,n-1}為模n之一完全剩餘系。 5. 在同餘的基本運算中,存在以下之基本定理 定理(1): a = a mod n(反身性)。 定理(2): 若a = b mod n,則b = a mod n(對稱性)。 定理(3)︰ 若a = b mod n且b = c mod n,則a = c mod n(遞移性)。 定理(4)︰ 若a = b mod n且c = d mod n,則a + c = b + d mod n,a - c = b - d mod n,ac = bd mod n。 Chap 3

定理(5)︰ (a + b) mod n=[(a mod n) + (b mod n)] mod n, 定理(6)︰ 若ac = bd mod n且 c = d mod n及 (c, n) = 1, 則 a = b mod n。 ( (c, n)表示c及n之最大公因數,(c, n) = 1表示c與n互質)。 証︰由(a - b)c + b(c - d) = ac - bd = 0 mod n可得n|(a - b)c。 因為(c, n) = 1,故得n|(a - b)。因此a = b mod n。 (注意:定理(6)中,若c與n不互質,則此定理不成立。) 例如,3 × 2 = 1 × 2 mod 4 且 2 = 2 mod 4,但 3 1( mod 4)。 Chap 3

剩餘類 在模n的完全剩餘系中,若將所有與n互質的剩餘類形成一集合,則此集合稱為模n之縮剩餘 系(Reduced Set of Residues),以 表示之。 例如n = 10時,{0,1,2,3,4,5,6,7,8,9} 為模10之完全剩餘系; 而 {1,3,7,9} 為模10之縮剩餘系。在模n中取縮剩餘系之原因,為在模n之縮剩餘系中取一整 數a,則必存在另一整數b(屬於此縮剩餘系)使得ab = 1 mod n且此解唯一。例如 其中"×"表示"無意義"。若ab = 1 mod n,則稱b為a在模n之乘法反元素,b可表示為a-1。定理(7) 說明上述之敘述為正確。 定理(7)︰若(a, n) = 1,則存在唯一整數b,0<b<n,且(b ,n)=1,使得ab = 1 mod n。 証:由定理(6)知,若(a, n) = 1,且i j mod n,則ai aj mod n。因此,集合{ai mod n}i=0,1,…,n-1 為集合{0,1,2,…,n-1}之一排列(Permutation)。因此b為ab = 1 mod n唯一解。此外,因ab - 1 = kn, k為整數,若(b, n) = g則g|(ab - 1)。因為g|ab,∴g|1。因此g = 1。故b亦與n互質。 定義(1)︰令Φ(n)為小於n,且與n互質的所有整數的個數。即Φ(n)為模n縮剩餘系中所有元素的 個數,此Φ(n)稱為尤拉商數(Euler Quotient Function)。 A 1 2 3 4 5 6 7 8 9 B × Chap 3

証:設(arj, n) = g,則 g|a或g|rj。因此我們得以下兩種情況: (1)g|a且g|n,或 (2)g|rj且g|n。 定理(8)︰令{ r1 ,r2 ,…,rΦ(n) }為模n之一縮剩餘系,且(a, n) = 1,則{ ar1, ar2 ,…,arΦ(n) } 亦為模n之一縮剩餘系。 証:設(arj, n) = g,則 g|a或g|rj。因此我們得以下兩種情況: (1)g|a且g|n,或 (2)g|rj且g|n。 (1)中不可能,因為(a, n) = 1。(2)中亦不可能,因為rj為模n縮剩餘系之一元素。因此(arj, n) = 1。此外,ari arj,若 ri rj。因此{ar1, ar2 ,…,arΦ(n)}為模n之一縮剩餘系。 定理(9)︰尤拉定理(Euler's Theorem) 若(a, n) = 1,則aΦ(n) = 1 mod n。 証︰令{ r1, r2 ,…, rΦ(n) }為模n之一縮剩餘系,由定理(8)知若(a, n)=1,則{ ar1, ar2 ,…,arΦ(n) }亦為一縮剩餘系。因此, 。故得(aΦ(n) mod n)( )= 。 由消去法(Cancellation)可得aΦ(n) mod n = 1。 例一:{1,3,5,7}為模8之一縮剩餘系,{3×1,3×3,3×5,3×7}亦為模8之一縮剩餘系。因此, (3 × 1)(3 × 3)(3 × 5)(3 × 7)=1 × 3 × 5 × 7 mod 8 34(1 × 3 × 5 × 7)= 1 × 3 × 5 × 7 mod 8 34=3Φ(8)=1 mod 8 Chap 3

定理(10)︰費瑪定理(Fermat's Theorem) 令p為一質數,且(a, p) = 1,則ap-1=1 mod p。 証:若p為質數,則Φ(p) = p-1,由尤拉定理可得証。 2.3 乘法反元素之求法 已給a及n且(a, n)=1,如何求a a-1=1 mod n? 方法一: 若Φ(n)已知,則由尤拉定理可知aaΦ(n)-1=1 mod n。 因此,aΦ(n)-1 = a-1 mod n (注意:若n為質數,則Φ(n) = n-1為已知。若n為合成數,則Φ(n)不一定為已知 )。 方法二:利用歐基里德演算法(Euclidean Algorithm) 在中學數學中,我們已熟知利用歐基里德演算法求兩整數a及n之最大公因數 (Greatest Common Divisor , gcd)。我們首先介紹,利用歐基里德演算法求gcd之方法。 refer to textbook for detail Chap 3

rj-2 = rj-1gj-1 + rj 0 rj < rj-1, 令r0 = n, r1 = a,n a,利用連續除法可得 r0 = r1g1 + r2 0 r2 < r1, r1 = r2g2 + r3 0 r3 < r2, ﹕ rj-2 = rj-1gj-1 + rj 0 rj < rj-1, rm-4 = rm-3gm-3 + rm-2 0 rm-2 < rm-2, rm-3 = rm-2gm-2 + rm-1 0 rm-1 < rm-2 , rm-2 = rm-1gm-1 + rm 0 rm < rm-1, rm-1 = rmgm 則rm為a及n之最大公因數。歐基里德演算法求gcd之主要觀念在於,若c = dg + r,則(c, d) = (d, r)。因此在上述演算法中,(a, n) = (r0, r1) = (r1, r2) = … = (rm-1, rm) = (rm, 0) = rm。歐基里德演算法亦可以求出兩個整數s及t使得sa + tn = (a, n) (注意s及t並非唯一)滿足上述者我們稱為(a, n)為a, n之線性組合。 其方法為 rm = (a, n) = rm-2-rm-1gm-1 ,因此(a, n)為rm-2及rm-1之線性組合。由於rm-1 = rm-3-rm-2gm-2, 代入上式得 (a ,n) = rm-2-(rm-3-rm-2gm-2)gm-1 = (1 + gm-1gm-2)rm-2-gm-1rm-3 Chap 3

因此(a, n)為rm-2及rm-3之線性組合。以此反推回去,我們可得(a, n) = sa + tn。若(a, n) = 1,則1 = sa + tn。所以sa = 1 mod n,因此s = a-1 mod n。 Knuth[1]已証明,利用歐基里德求模n之乘法反元素,平均約需0.843ln(n)+1.47次除法。而利用方法一之尤拉定理,平均約需1.5 log2n-2乘法。因此,求乘法反元素以方法二為較佳。 Chap 3

(2) 若(M, n) 1,則上述亦成立唯証明較複雜,請參閱 [5]。 定理(11)︰令n>0且(e, Φ(n)) = 1。設d滿足ed = 1 mod Φ(n)。令E(M)=Me mod n且D(C) = Cd mod n,則D(E(M)) = E(D(M)) = M mod n。 証︰對於所有0 < M < n。 (1) 若(M, n) = 1則D(E(M)) = (Me mod n)d mod n = Med mod n = M tΦ(n)+1 mod n = M mod n。同樣地,可得E(D(M)) = M。 (2) 若(M, n) 1,則上述亦成立唯証明較複雜,請參閱 [5]。 模n之完全剩餘系Zn在加法中為一交換群,且單位元素0存在。 模n之縮剩餘系 在乘法中為一交換群。 Chap 3

線性同餘 已給整數a, b及n>0,下式稱為單變數同餘式(Linear Congruence in One Variable) ax = b mod n 其中x為變數。 定理(12):令a, b及n為整數,且n>0及(a, n) = d。 (1) 若d | b,則ax = b mod n無解。 (2) 若d|b,則ax = b mod n恰有d個模n不同餘類的解。 証:由定義知,線性同餘式等於求兩變數x及y滿足ax – yn = b。整數x為ax = b mod n之一解,若且唯若存在整數y,使得ax – yn = b。當d | b時,因d|ax及d|yn,使得d|(ax-yn),當d | b時,ax – yn = b無解。當d|b時ax – yn = b,有無限多解。因為若x0及y0為一解時,所有 x = x0 + t , y = y0 + t 均為其解,其中t為任意整數。但上述解中祇有d個模n的不同餘類,因為 t mod n中祇有d個不同的同餘類,即t = 0 ,1 ,2 ,…,d-1。 由本定理知,若(a, n) = 1,則ax = b mod n有唯一解。 Chap 3

定理(12)祇告訴我們線性同餘式ax = b mod n是否有解,及若有解時,有多少個解 。以下我們介紹當有解時,如何求出其解: (1) 利用歐基里德演算法求出(a, n) = d,若d | b,則上式無解。 (2) 若d|b,則令a'= ,b'= ,n'= 。則 a'x' = b' mod n'中有唯一解,因為(a', n')=1。 此解可以由歐基里德演算法求出。例如,先求a'為模n'之乘法反元素(a')-1,令x' = (a')-1 b' mod n'即為其解。接著令x0 = x' mod n,則x0即為ax = b mod n之一解。令x = x0 + t mod n,t = 0, 1, 2, …,d-1, 則所有d個解均可求出。 例二:求解9x = 12 mod 15。 解︰ (1) (9, 15) = 3且3|12,故有3個解。 (2) 求解3x' = 4 mod 5,由於3‧2 = 1 mod 5 ,故3 –1 = 2 mod 5。∴x' = 2‧4 = 3 mod 5。令x = x0 = 3 mod 15 且 x = x0 + 5 = 8 mod 15,x = x0 + 5‧2 = 13 mod 15,此為所有3個解。 Chap 3

中國餘數定理(Chinese Remainder Theorem) 定理(13):令n1, n2 ,…,nt為兩兩互質之正整數,令N = n1n2…nt。則以下同餘系統中,x = a1 mod n1,x = a2 mod n2,…,x = a t mod n t,會在[0 , N-1]中有唯一解。 証:由於n1 ,n2 ,…,nt為兩兩互質,故對所有i=1, 2, … ,t , = 1。因此,存在yi,使得 yi = 1 mod ni。此外, yi = 0 mod nj,當j i,此乃由於 為nj之整數倍。若我們令 x = y1a1 + y2a2 + … + ytat mod N = [ ] mod N 則x為上述同餘系統之解,因為對於所有i, 1 i t,x mod ni = yiai mod ni = ai。 若上述同餘系統有兩個解為x及z,則對所有i, 1 i t,滿足x = z = ai mod ni,故ni|(x-z)。因此,N|(x-z),即x = z mod N。因此,此系統有唯一解。 註:中國餘數定理最早記載於第一世紀之孫子算經中[8],為線性同餘式之濫觴, 故名之為中國餘數定理。其原問題為: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賸二,五五數之賸三,七七數之賸二,問物幾何? 即求正整數x滿足 x = 2 mod 3, x = 3 mod 5, x = 2 mod 7。 Chap 3

解:首先求出u滿足 u‧n2 = 1 mod n1,接著 (1) 若a1 (a2 mod n1) , 例三:求x滿足上式。 解:N=3‧5‧7 = 105, , , , ∴由 35y1 = 11 mod 3, 得y1 = 2。 由 21y2 = 1 mod 5,得y2 = 1。 由 15y3 = 1 mod 7,得y3 = 1。 故 x = 35‧2‧2 + 21‧1‧3 + 15‧1‧2 = 23 mod 105 中國餘數定理在密碼學上有非常重要的應用。例如在RSA解密時,利用中國餘數定理,可以使解密速度加快約4倍[4]。以下我們介紹求解t = 2時,較快速的方法。此方法較定理(13)之標準解法,可節省約一半的計算時間。 例四:已給a1, a2, n1及n2, 且n1<n2 , 及(n1, n2) = 1 ,求x使得0 x < n1n2,滿足 x = a1 mod n1 = a2 mod n2。 解:首先求出u滿足 u‧n2 = 1 mod n1,接著 (1) 若a1 (a2 mod n1) , 則x = (((a1 - (a2 mod n1)) × u) mod n1) × n2 + a2 (2) 若a1< (a2 mod n1) , 則x = (((a1 + n1 - (a2 mod n1)) × u) mod n1) × n2 + a2 Chap 3

二次剩餘(Quadratic Residue) 二次剩餘在機率式密碼系統、質數測試、分解因數等,均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定義(2)︰令n為正整數,若整數a,(a, n)=1,滿足x2 = a mod n有解,則稱a為模n之二次剩餘(Quadratic Residue of n)。否則a稱為模n之非二次剩餘(Quadratic Nonresidue of n)。 我們通常以符號QRn表示所有模n之二次剩餘的集合。以QNRn表示所有模n之非二次剩餘之集合。 例五︰若n = 7,模n之二次剩餘有{12,22,32,42,52,62 }mod 7 = {1,2,4},其餘{3,5,6}為非二次剩餘,因為無法找到整數解滿足x2 = a mod 7,a {3,5,6}。 定理(14):令p為奇質數,且0 < a < p,則 (1) 若a QRp,則x2 = a mod p有二個解。若a QNRp,則無解。 (2) 令p為奇質數,則 |QRp| = ,且 |QNRp| = 。其中 |QRp| 表示集合QRp之元素個數。 証: (1) 若a QRp,則 x2 = a mod p至少有一解x1。但 p-x1 亦為其解,因為 (p - x1)2 = (p2-2px1 + x12) mod p = x12 = a mod p,且對於p > 2,p - x1 x1,故得証。 (2) 明顯地,12, 22, …, mod p均為二次剩餘。此外,並無其他二次剩餘。因為,若 a QRp,則至少其平方根x1,或p-x1,必落在[1, ]範圍中。 Chap 3

定理(15)︰若p為奇質數,且0 < a < p,則 証:由費瑪定理知a p-1 - 1 = 0 mod p。 若p為奇數,則上式可分解成 。 此意味著p可整除 或 。即 ,或 。若a QRp,則存在x,使得x2 = a mod p,因此, = x p-1 mod p = 1 mod p 故 有 解。但因其次數(degree)為 ,故最多僅有 解。其餘的 個非二次剩餘,必為 之解。 定義(3):雷建德符號(Legendre Symbol) 若p為奇質數,且0 < a < p,雷建德符號 定義為 註:(1) 由定理(15),可求出 。若p不是質數則稱為加寇比符號。 (2) 無意義。 Chap 3

定義(4):加寇比符號(Jacobi Symbol) 令n為奇正整數,且n = p p … p 。其中pi為質數,ti 0。令整數a與n互質,則加寇比 符號定義為 以下是加寇比符號之性質。在此,n為正奇整數,且a與b 均與n互質,有興趣的讀者請參閱[6]。 性質(1) 當n為奇質數時, 。 (2) 。 (3) 。 (4) , 即若n = 1 mod 8 或 n = 7 mod 8 則 J( ) = 1, 即若n = 3 mod 8 或 n = 5 mod 8 則 J( ) = -1, (5) 。 (6)若(a, b) = 1,則J( )J( )= 。 Chap 3

由於雷建德符號為加寇比符號之特殊狀況(n為奇質數),故上述性質亦存在於雷建德符號中。 由雷建德符號之定義及定理(15)可知,求雷建德符號祇需一次指數模乘法。 由加寇比符號之定義知,若我們能分解因數n = p p … p ,為使n成為所有質數的乘積,則 求加寇比符號祇需最多m次指數乘法。事實上,利用性質(3)及(6),我們可以更快速地求得加寇 比符號J( )。 問題一︰若我們無法分解因數n,是否我們仍能快速求出J( )? 定理(16)告訴我們其答案是肯 定的,其証明請參閱[6, p.330]。 定理(16)︰令a , n為正整數,且 ( a , n ) = 1,則J( )可以在O((log2n)3)位元運算中(相當於指數運 算)求出。有關符號O之定義請參閱3.2複雜度簡介。 性質(3)提供我們一個很重要的事實:設p為奇質數,令c = ab (mod p),則若 (1) a QRp且b QRp,則c QRp, (2) a QRp且b QNRp,則c QNRp, (3) a QNRp且b QRp,則c QNRp, (4) A QNRp且b QNRp,則c QRp。 Chap 3

問題二: 若J( )=1,是否表示x2 = a mod n均有解? 此問題之答案為︰否定。(注意若( )=1,則答案為︰肯定)。其原因為,若J( )= ,並不表示所有 ,i = 1,2,… m。 例如J( ) = = (-1)(-1) = 1。但因x2 = 2 mod 3,及x2 = 2 mod 5均無解 ,故x2 =2 mod 15亦 無解。例如 J( )=1,但因x2 = 1 mod 3,及x2 = 1 或5均有兩個解。故 x2 =1或15有4個解: x=1,x=4,x=11,x=14。 當n=pq,p及q均為兩大質數時,為近代密碼學中最重要的應用。例如RSA系統即為此種情況。 當n = pq時之二次剩餘,有以下重要定理。 定理(17)︰設p及q均為奇質數且n = pq,令a ,則 (1) a為模n之二次剩餘,若且唯若a為模p之二次剩餘,且a為模q之二次剩餘。 (2) 若a為模n之二次剩餘,則z2 = a mod n在 中有四個解,表示為{x,n-x,y,n-y}。我們通常將 {x,n-x}表為一組解,{y,n-y}表為另一組解。 (3) 若n為模n之二次剩餘,且p及q均為已知,則z2 = a mod n之四個解均可在多項式時間內求出。 (4) 若a為模n之二次剩餘,則若我們已知z2 = a mod n二組解中之任一解,則n可在多項式時間 內分解因數p及q。 Chap 3

(2)、由定理(14)(1)知,a在模p中有二個解{x'及-x'},a在模q中有二個解{y',-y'}。 因此w滿足下列四式其中之一︰ 証:(1)、 設a為模p及模q之二次剩餘,則存在r ,t ,使得r2 = a mod p,及t2 = a mod q。由中國餘數定理知,必存在w Zn,滿足w = r mod p,且w = t mod q。故w2 = a mod p,且w2 = a mod q。因此,w2 = a mod n。故a為模n之二次剩餘。另一方面,令ap = a mod p , aq = a mod q,因a ,故a p 及aq 。令w2 = a mod n,w ,則w2 = ap mod p,且w2 = aq mod q。故ap及aq分別為模p及模q之二次剩餘。 (2)、由定理(14)(1)知,a在模p中有二個解{x'及-x'},a在模q中有二個解{y',-y'}。 因此w滿足下列四式其中之一︰ (1) w = x' mod p 或 (2) w = x' mod p w = y' mod q w = -y' mod q (3) w = -x' mod p 或 (4) w=-x' mod q w = y' mod q w=-y' mod q 由中國餘數定理知,w2 = a mod n最多有4個根。此外,(1)及(4)之解恰為一組即{x,n-x},(2)及(4) 之解恰為一組,即{y , n-y}。且均不相同,故恰有四個解。 (3)、由於p及q均為質數,因此w2 = ap mod p,及w2 = aq mod q之解{x', -x'}及{y', -y'}均可在多項 式時間內求出。利用中國餘數定理,(2)中四種情況之解,均可在多項式時間內求出(將於以後 討論)。 Chap 3

(4)、若已知z2 = a mod n二組解,且各為{x, n-x}及{y, n-y}中之任一解,例如x及y,則x及y滿足 及 故 或 所以q|x + y,p|x - y。故(x + y, n) = q,(x - y, n) = p,因此最大公因數可在 多項式時間內求解,故得証。 註: (1) 若已知同一組解之二解,{x, n-x}或{y, n-y},並無法分解因數。因GCD (x + (n-x), n) = n或 GCD(x - (n-x), n) = 1。 (2) 若已知z 2 = a mod n 4個解中之任二解,則能在多項式時間內分解因數n之機率為 。因為, 此二解分屬不同組之機率為 。 由定理(17)可知,若n為兩大奇數之乘積,即n = pq,設En (x) = x2 mod n,則E n(x)為一個4對1函 數,因為有4個x 會對應至相同的值En(x) = a = x2 mod n。若a在模n為二次剩餘,且p, q為已知, 則可在多項式時間內求出其4個解。由定理(18)知,若p, q為未知,則欲求一模n之二次剩餘a的平 方根,x滿足x2 = a mod n的困難度,等於分解因數n。因此En(x)若在不知p及q情況下為一單向函 數,若已知p及q,則En(x)非為單向函數,此種函數可稱為單向暗門函數(p及q為暗門)。 Chap 3

設n = pq,為兩奇質數之乘積,若x ,由於加寇比符號 J( ) = J( )J( )=( )( ), 定理(18)︰已給n=pq,p、q為兩大質數且為未知,若有一演算法AL,可在任給模n之二次剩 餘a時,求出其任一平方根滿足x2 = a mod n,則AL可在多項式時間內分解因數n。 証:我們可任選一整數x1<n,若x1不與n互質,則求x1與n之最大公因數即可得p或q,故可在 多項式時間內分解n 。若x1與n互質,則我們求出x = a mod n,並利用AL求解a之平方根x, 若x與x1為二組解中之同一組解,則我們無法分解因數n,但若x與x1為二組解中之不同一組解, 則由定理(17)我們可分解因數n,故成功之機率為 。但重覆上述步驟t次,則我們可分解因數n 之機率,大於等於1-2-t。因此 利用AL我們可在多項式時間內分解因數n。 設n = pq,為兩奇質數之乘積,若x ,由於加寇比符號 J( ) = J( )J( )=( )( ), 因此,當J( ) = 1,則( ) = 1且( ) = 1, 或( ) = -1 且( ) =-1。 當J( ) = -1,則( ) = 1 且( ) = -1, 或( ) = -1 且( ) = 1。 Chap 3

因此, 依加寇比符號可以被分成下列四類。如表2.1所示。 因此, 依加寇比符號可以被分成下列四類。如表2.1所示。 表2.1 依加寇比符號將分成四類 J( ) J( ) 1 Q00(n) -1 Q11(n) Q01(n) Q10(n) Qij(n) 在上述分類中,祇有x Q00(n)時,x才是模n之二次剩餘。若x屬於其他三類時,則x為非 二次剩餘。由於J( )=1或-1可在不需知p及q情況下於多項式時間內求解。因此當 x Q01(n)或Q10(n)時我們可在多項式時間內判斷其為非二次剩餘。若x Q00(n)或Q11(n) 則我們無法在多項式時間內判斷x是否為二次剩餘,除非我們能求出p及q。 由加寇比符號之性質(3),若n=pq,且p, q>2,則我們有以下結果: (1) 對於x,y ,xy mod n為模n之二次剩餘,若且唯若x及y屬於相同的Qij(n)。 (2) 兩二次剩餘之乘積,為二次剩餘。 (3) 二次剩餘與非二次剩餘之乘積,為非二次剩餘。 Chap 3

(2) 若x,y ,滿足x2 = y2 mod n,且x y或 -y mod n,則J( ) = -J( ) 若n = pq,且p = 3 mod 4及q = 3 mod 4,則n稱為布倫(Blum)整數。當n為布倫整數時,其二次 剩餘具有以下有趣的性質: (1) J( ) = J( ) (2) 若x,y ,滿足x2 = y2 mod n,且x y或 -y mod n,則J( ) = -J( ) (3) 若a為模n之二次剩餘,則x2 = a mod n之4個解恰好在Q00(n), Q11(n), Q10(n), Q01(n)中各有一解。 証: (1) 由於p=3 mod 4,且q = 3 mod 4,則( ) = = -1,且( )= = -1,故J( ) = ( )( ) = (-1)(-1)=1。所以,J( ) = J( )J( )=J( )。 (2) 若x2 = y2 mod n,則x2 = y2 mod p且x2 = y2 mod q。故(x-y)(x+y) = 0 mod p。因此,x = dy mod p,d為1或-1,相同地。x = ey mod q,e = 1或-1。由於 。 若e = d,則y = dx mod p及y = dx mod q。故y = dx mod n。但因y x或-x mod n,此與假設矛盾。 故e d。因此,J( ) = J( )J( )J( ) = -J( )。 Chap 3

(3) 令{x, n-x, y, n-y}為a模n之4個平方根。由於n-x = -x mod p,故J( ) = -J( )。相同地, J( ) = -J( )。因此,若x Qij(n),則n-x Q1-i,1-j(n)。此在y及n-y中亦存在。由上述性質(2) 知,若x2 = y2 mod n, 且y x或 -x mod n,則J( ) = -J( )。因此,x與y不能在同一類Q(n), 故y及n-y需在Qi,1-j(n)及Q1-i,j(n)中。故a之4個平方根中恰好在Qij(n),i = 0或1,j = 0或1中,各 有一解。 Chap 3

輸入:質數p(=3 mod 4)及模p之二次剩餘a。 輸出: x滿足x2=a mod p。 步驟(1):求 。 步驟(2):輸出x。 方法一: 輸入:質數p(=3 mod 4)及模p之二次剩餘a。 輸出: x滿足x2=a mod p。 步驟(1):求 。 步驟(2):輸出x。 上述步驟(1)中,若x2=a mod p,則 由於不論是x或-x,均是a在模p中之平方根(定理14),故方法一為正確。 當p = 1 mod 4之質數時,迄今並無類似方法之確定式演算法存在。Peralta[9]在1986年提 出一個非常簡單的演算法可求出a的平方根,此方法為機率式演算法,有興趣之讀者請 參閱原論文(註:本方法不論p為何種形式均可求解) Chap 3

步驟(1):任選一整數r,若r2 = a mod p,輸出x = r。 步驟(2):計算 方法二: 輸入:質數p及模p之二次剩餘a 輸出:x滿足x2 = a mod p 步驟(1):任選一整數r,若r2 = a mod p,輸出x = r。 步驟(2):計算 步驟(3):若u = 0,則輸出x = v -1 mod p,否則重覆步驟1。 上述步驟(2)中y為一符號,相當於在複數中之i,(b + cy)(d + ey)= (bd + cey2) + (be + cd)y = (bd + cea) + (be + cd) y mod y2-a。 由於a為模p之二次剩餘,因此f(y) = y2-a = (y + x)(y - x)。故f(y)並不是不可分解多項式, 因此,其運算雖與GF(p2)類似,但在f(y)中並不是有限場。Peralta已証明,每一次任選r, 本演算法可求出x之機率,大於或等於 。 例八:求x使其滿足x2 = 12 mod 13。 解: (1) 任選r=3,32=9 12,故進行步驟(2)求 。因為12 0, 故重覆步驟(1)。 (2)任選r = 7,72 =49 12,故進行步驟(2)求(7+y)6=0+8y mod y2-12。 故x=8-1=5 mod 13。 Chap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