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原理课件 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 财贸系会计教研室 沈 扬.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輔導處八月份主管會報 報告人 : 洪自強. 輔導組本月工作 【行政文書】 建置 100 學年度工作資料夾 擬訂 100 學年度第一學期行事曆 【認輔工作】 匯整 100 學年度續接個案資料 輔導教師持續關心責任班級高關懷個案 統整國小轉銜個案資料 (3 位 ) 【通報案件】 通報性騷擾案件 1 件.
Advertisements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 张芊丽 2008年1月.
中国建筑特色 2013美国富布莱特项目 ——华文教师班暑期课 授课人:邵 英
第五十章 旅外华人现代汉语文学 回目录.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國中1上 第2單元 生命的維持(一) 生物體的協調 6-1 神經系統 6-2 內分泌系統.
区位因素分析专题.
文题: (1)请以“从此,我(他/她)不再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2)以“做人从_____开始”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3)请以“你还会____吗”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第八章   股利分配 本章主要介绍了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主要的股利政策、股利支付的程序及方式、 股票分割及股票回购等问题。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不同股利政策的具体做法,掌握股票股利的作用,了解股票分割和股票回购的涵义及影响。
导入新课 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
1Z 会计基础与财务管理 1Z 会计的职能与核算方法 …2011 会计的职能(熟悉) 一、会计的概念
文明史范式.
金陵科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基础”教研室.
项目二、资金运动管理 模块三、营运资金管理
宋词四首.
脾胃病的饮食调理和中医治疗 贵州省中医院脾胃病肝病内科 医生:朱国琪.
学校消防安全培训.
教育老兵教學經驗談 何進財 曾任 教育部社教司司長 訓委會常務委員 中央警官學校兼任講師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兼任副教授 國立陽明大學兼任副教授
龙腾炎盛鞋业 打造卓越管理人员特训营.
教育的“麦田”,我们该如何守望?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 王振中 二0一二年九月二十六日.
第八章 海岸地貌 海南三亚天涯海角.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上海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张欢欢.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国家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四章 会计职业道德 第三节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 鸭暖中学地理备课组 学习目标 聚落的主要形式 了解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世界文化遗产 探索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环保意识 增强 人地协调发展的环境观.
纳税是有收入的成年人的事,与我们中学生无关。
我的自述 ——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第八章 所有者权益 第一节 所有者权益概述.
●车辆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车辆消防安全知识 2017/3/17 巫山县公安消防大队 1.
省示范校建设项目验收工作汇报 赵小平
婴幼儿意外伤害预防与急救 上海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母婴健康工作室 原上海长海医院儿科 方 凤 宝优网:
新课程高考数学试卷特点分析及复习备考 刘延彬 年3月6日 合肥.
有趣的文字 口 天 天 口 口 木 木 口 下 上 士 干.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 考试(四川卷)考试说明解读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学习目标: 1、掌握田径运动竞赛的主要规则和裁判方法。 2、通过教学与实践,初步具备小型田径运动会的裁判工作能力。
岗位分析与岗位评价 阿里巧巧
98年桃園縣農村再生總體規劃 社區輔導提案研習營
复习专题: 协调发展 社会和谐 学校:上师大附属外国语中学 说课者:李瑞英.
《采购管理暂行办法》讲解 采购管理办公室
综述政府法制监督工作.
固定资产相关案例 【例1】华西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1月从华东公司购入两辆同型号的二手汽车,价格为12万元,这两辆汽车均需要修理才能使用。其中一辆汽车是由于发动机损坏需进行大修理,估计支出为50 000元,而另一辆是由于电气路线损坏只需简单维修即可使用,预计修理支出为3000元。 在对上述汽车发生的修理费用进行会计处理时,该公司会计王某认为,由于这两辆汽车均需修理才能投入使用,因此根据受益原则,这两辆汽车的维修费用支出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所购汽车的成本之中,增加汽车的账面价值;而另一会计李某认为,这两辆汽
升旗仪式 1、你能讲一讲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整个过程吗?你 2、在学校活动中,哪些礼仪最能体现我们的风采? 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节日安全防范 人员安全 损耗 消防安全 紧急及意外事件处理.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习题课四.
第一节 固定资产概述 第二节 固定资产取得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折旧 第四节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第五节 固定资产期末计价 第六节 固定资产处置
高考第一轮复习课件—— 中国的交通、商业和旅游业.
广东省高校招生 志 愿 填 报 浅 析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关注消防 关爱生命 ——中小学生消防常识培训辅导 3/22/2017.
模块: 中国近代史 主题: 近代化的起步.
2.1.3分层抽样.
第五章 联系和发展 教学要求:本章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要求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全面理解唯物辩证法的体系和核心。
《采购管理暂行办法》讲解 采购管理办公室
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问题 与应对方式.
计量法相关规定 一、计量器具的基本规定 1.计量器具是指能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包括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工作计量器具。 2.计量器具具有准确性、统一性、溯源性、法制性四个特点。 3.衡量计量器具质量和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它的准确度等级、灵敏度、鉴别率(分辨率)、稳定度、超然性以及动态特性等,这也是合理选用计量器具的重要依据。
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为四大文学体裁。
心理咨询师论文撰写及答辩辅导.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45分钟 100分).
中國文化基本教材 大學選讀 彭淑芬老師製作.
—— 上海市宝山区“科技馆活动进校园” 试点工作汇报
世界是互相联系的、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是充满矛盾的。
第三节 印 度.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辨析并修改病句█ 制作:吴朝晖 2018/11/6.
分层抽样 石化一中 黄玮
项目二 资 金 筹 集 实 务 广东创新学院 会计系 1.
中级会计实务之借款费用.
內切圓及內心 內切圓的圓心簡稱內心 內切圓半徑 四邊形的內切圓 三角形的內切圓 圓的外切四邊形 圓的外切三角形 顧震宇老師
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 簡介 衛生福利部 107年3月31日.
溝通與衝突管理 主講人: 恆春國小校長 江國樑.
第九章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 一、生产特点对成本计算的影响 二、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的影响 三、成本计算的主要方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审计学原理课件 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 财贸系会计教研室 沈 扬

第一章 总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审计的工作和任务; (2)掌握审计的定义、审计与会计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审计的工作和任务; (2)掌握审计的定义、审计与会计的关系; (3)理解和掌握审计的对象和目的、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对审计与会计的区别,拓宽学生审计的基本理论和分析判断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审计与会计的关系,激发学生 第一章 总论

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1)审计的涵义; (2)审计对象和目的: (3)审计的职能与作用。 教学难点:(1)审计与会计的关系; (2)审计的职能。 教学时数:2节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审计的概念 【导入新课】 问题的提出:(1)审计的执行者是谁? (2)审查谁? (3)审查的内容? (4)怎样审查?

【讲授新课】 一、审计的涵义: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经济责任,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的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本概念揭示了四项内容: ①审计的主体:专职机构和人员; ②审计的客体:被审计单位; ③审计的对象: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济活动; ④审计的实施:(审计的依据、审计的目标、审计的职能、审计的目的和审计的性质)。

二、审计关系人 是指构成一项审计活动的相互有责任关系的三方面的当事人。 1、审计人 2、被审计人 3、审计委托人 注:只有由三方面关系人构成的关系,才是审计关系。 三、审计的基本特征 1、独立性(机构独立、人员独立、工作独立、经济独立)。 2、权威性(法律赋予的权威、自身工作树立的权威) 3、公正性 第二节 审计与会计的关系 一、审计与会计的联系 1、两者起源密切相关

2、两者彼此渗透、融会 3、两者目的最终一致 二、审计与会计的区别 1、产生的基础不同(审计的产生是基于经济基础监督的需要;而会计的产生是基于经济管理的需要。) 2、职能不同(审计的职能是监督、鉴证和评价;会计的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3、方法不同(会计的核算方法有: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等;审计的方法有:检查、审阅等)。 4、工作程序不同

会计的工作程序: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审计的工作程序: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段 第三节 审计的对象和目的 一、审计的对象: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状况及有关经济活动以及作为提供这些经济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 与审计对象有关的几个问题: 1、审计的主体:是指审计的专门机构和人员,即审计监督的执行者。 2、审计的客体:是指接受审查、监督与评价的被审计单位。

3、审计的主要内容:是指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济活动。 4、审计所依据的信息载体:是指形成审计证据的各种凭证、账簿、报表以及电子计算机的磁带、磁盘等。 二、审计的目的 是指审计工作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1、维护财经法纪 2、改善经营管理 3、提高经济效益 4、促进廉政建设 5、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第四节 审计的职能、作用与任务 一、审计的职能 是指审计本身所固有的内在功能。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所具备的能力。 1、经济监督职能—是审计最基本的职能。 2、经济评价职能 3、经济鉴证职能—突出地表现在民间审计中。 二、审计的作用 1、制约性作用 2、促进性作用 三、审计的任务(略)

第五节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审计产生的原因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 二、审计产生的社会基础 (1)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审计的最初形态是:官厅审计即国家审计。 (2)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审计的形态是:民间审计。 (3)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政府内部实行中央、地方各级政府的分层管理时所形成的 审计形态是:内部审计。

第二章 审计的分类与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审计方法 的意义及选用要求; (2)理解审计方法的涵义; (3)掌握审计的基本分类和其他分类; (4)熟练掌握审计的技术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比较审计的各种方法,并能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些技术方法 的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忠于职守、奉公办事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正确利用各种审计的技术方法开展审计

业务。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利用各种审计的技术方法开 展审计业务。 教学时数:2节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审计的分类 一、审计的基本分类 (1)按审计主体不同分 1、国家审计 2、内部审计 3、民间审计

(2)按审计的内容和目的不同分 1、财政财务审计 2、财经法纪审计 3、经济效益审计 4、经济责任审计 (3)按与被审计单位的关系分 1、外部审计 2、内部审计 二、审计的其他分类 (1)按审计范围分 1、全部审计 2、局部审计 3、专项审计

(2)按审计实施时间分 1、事前审计 2、事中审计 3、事后审计 (3)按审计执行地点分 1、就地审计 2、送达审计 (4)按审计动机分 1、强制审计 2、任意审计 (5)按是否通知被审计单位分 1、预告审计 2、突击审计

第二节 审计的方法 一、审计方法的选用要求 1、必须服从于审计目标。 2、必须服从于审计方式。 3、必须适应于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 二、审计的技术方法 (1)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 1、顺查法(以审查会计资料为例) 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 2、逆查法 会计报表→会计账簿→记账凭证→原始凭证

3、详查法(第34页) 4、抽查法(第35页) (注:财经法纪不宜采用抽查法) 5、审阅法(第36页) 6、核对法(第37页) ①证证核对 ②账证核对 ③账账核对 ④账单核对 ⑤账表核对 ⑥表表核对 △审阅法与核对法要同时结合运用,不能截然分开。

7、查询法(第40页) ①询问法 ②函证法(肯定式和否定式函证法) 8、分析法 (2)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1、盘存法 △现金和贵重的原材料,应采用突击性盘点;固定资产、大宗的原材料及产成品,应采用抽查性盘点。 2、调节法 △在实际工作中,调节法通常应用于银行存款余额的审查。

3、观察法(第44页) △采用观察法应与盘存法等其他审计方法相结合。 4、鉴定法(第44页) 第三章 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 教学目标: 1、了解国家审计机关的设置、职责权限以及西方国家审计机关的概况,了解我国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审计职责和审计权。 2、掌握我国民间审计组织各西方民间审计组织概况、掌握审计人员的任职资格、素质要求、职业道德以及法律责任。 教学重点:1、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性质、职责;

2、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及法律责任。 教学时数:2节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国家审计机关 一、国家审计机关的设置 (一)国家审计机关的概念 是指代表国家依法行使审计监督权的行政机关,包括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审计机关。它具有宪法赋予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1、中央国家审计机关→审计署(是我国最高审计机关) 2、地方国家审计机关→审计局(厅)

二、国家审计机关的职责 (一)国家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责 1、审计监督国家财政收支; 2、审计监督与国有资产有关的财务收支。 (二)国家审计机关的具体职责(11项第54页) (三)国家审计机关职责的特殊规定(4项54页) 三、国家审计机关的权限 1、要求提供、报送资料权; 2、监督检查权; 3、调查取证权; 4、采取临时强制措施权; 5、通报或公布审计结果权; 6、经济处理权;

7、行政处罚权; 8、建议纠正违法规定权; 9建议行政处分权; 10、建议刑事处分权。 第二节 民间审计组织 一、民间审计组织的概念和性质 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或条例规定,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注册登记的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由注册会计师组成,是承办法定业务的工作机构,它不是国家机关的职能部门,但具有法人资格。 △在我国,注册会计师只有加入会计师事务所,才能承办业务。

二、民间审计组织的业务范围 1、审计业务; 2、会计咨询、服务业务; 3、其他法定审计业务。 △注册会计师依法执行审计业务出具的报告,具有证明效力。 三、民间审计组织的权限(5点第60页) 四、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1)性质和职责 ①性质:是注册会计师的全国性组织。 ②职责:服务、协调和管理。 (2)会员(第61页) (3)机构设置:权力机构、执行机构、常设办事机构。

第三节 内部审计机构 一、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 (一)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范围(即哪些单位要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第63—64页 (二)内部审计机构 1、部门内部审计机构 2、单位内部审计机构 二、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和权限 (一)职责(第64页) (二)权限 1、要求报送资料权; 2、审核检查权; 3、参加会议权;

4、调查取证权; 5、临时制止权; 6、采取临时措施权; 7、建议意见权; 8、建议反映权。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接受国家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第四节 审计人员 一、审计人员的任职资格 (一)要具备审计专业技术职称 1、高级审计师 2、审计师 3、助理审计师 (二)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第69页) 1、政治素质 2、业务素质

二、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一)国家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第69页) (二)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第70页) (三)民间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第70页) 三、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第72页) (一)国家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 (二)内部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 (三)民间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 四、民间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种类(7种第74页)

第四章 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 教学目标: 1、了解审计准则的意义、基本内容及国际审计准则; 2、熟练独立审计准则; 3、掌握国家审计准则、审计依据的涵义、种类、特点及运用审计依据的原则。 教学重点:1、国家审计准则; 2、审计依据的涵义和特点。 3、教学难点:运用审计依据的原则。 4、教学时数:2节 5、教学过程:

第一节 审计准则的意义和内容 一、审计准则的涵义和意义 (一)审计准则(审计标准)的涵义 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工作时所必须恪守的行为规范,也是判断审计工作质量的强威性准绳。 (二)审计准则的意义 1、制约审计人员的行为规范; 2、指导审计工作的业务指南; 3、衡量审计质量的客观标准; 4、签署审计意见的重要依据。 二、审计准则的基本内容

(一)一般公认审计准则 1、一般准则:是指对审计人员任职资格和执业行为作出的规范。 2、工作准则:亦称审计的实施准则或审计的外勤准则,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行为时应遵守的规范。 3、报告准则:指对审计人员编制审计报告的原则、形式、内容所作的规范。 (二)政府审计准则 是指政府审计部门根据自身的作性质、范围及特点,参照一般公认审计准则制定的对其所属审计人员及其行为所作出的规范。 (三)内部审计实务准则 指由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内部审计准则委员会制定并颁布的对内部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实施审计行为所作

出的规范。 三、国际审计准则 (一)颁布人: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二)范围:任何时候都可应用于所进行的独立审计。 (三)构成: 1、一般准则:对审计人员提出的要求; 2、外勤工作准则:对实施审计行为提出的要求; 3、报告准则:对审计报告提出的要求。 (四)内容:审计目的、基本原则、审计约定书、 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和法规的考虑等。

第二节 我国审计准则 一、国家审计准则 指由国家制定颁布的,指导国家审计人员实施审计工作时应遵守的行驶为规范。 (一)颁布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 (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三)适用范围:(教材第88页) (四)内容:(附录五第271页) 二、独立审计准则 是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颁布的,指导注册会计师执业时应遵守的行为规范。

1、颁布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三、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第91页) 四、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2页) 五、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93页) 六、执业规范指南(第93页) △执业规范指南是注册会计师执行独立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的具体规范,不具有强制性。 第三节 审计依据 一、审计依据的涵义及与审计准则的关系 (一)审计依据的涵义:指查明审计客体的行为规范,亦是据以作出审计结论,提出处理意见的

客观尺度。 (二)审计依据与审计准则的关系 1、审计依据包含审计准则 2、审计准则是审计依据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审计依据的种类(第94页) 如:法律、法规、制度等。 三、审计依据的特点 1、层次性 2、相关性 3、时效性 4、地域性

四、运用审计依据的原则 1、准确性原则 2、针对性原则 3、辩证性原则 4、有效性原则 5、可靠性原则 △审计依据运用不当,将会导致认定错误,或降低审计工作质量。 第五章 审计程序 教学目标:(一)了解 1、审计程序的涵义; 2、审计准备阶段的内容; 3、审计实施阶段的内容;

4、审计终结阶段的内容。 (二)掌握 1、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涵义; 2、审计计划的内容。 教学重点:1、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签订; 2、审计计划的编制。 教学难点:审计计划的编制。 教学时数:3节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审计程序的概述 一、审计程序的涵义 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所采取的步骤和行动。

二、审计程序的组成 (一)准备阶段 是指从确定审计任务开始,到具体实施审计工作之前的整个准备过程。它是整个审计工作过程的起点和基础。 (二)实施阶段 是指根据审计计划确定的范围、要点、方法、进行取证、评价、借以形成审计结论,实现审计目标的中间过程。它是审计全过程的中间环节。 (三)审计终结阶段 是指经过深入细致的审计工作,审计人员取得了充分有效的审计证据后,则可以编写审计报告,并做好审计的结束工作。

第二节 审计准备阶段 一、审计准备阶段的内容 (一)、接受审计业务,确定审计重点。 (二)、下达审计通知书。(范例第104页) (三)、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范例第105页) (四)、编制审计计划。 1、审计计划的分类 ①总体审计计划 ②具体审计计划 2、审计计划的内容 ①总体审计计划的内容(第107页) ②具体审计计划的内容(第107页) 二、审计计划编制的步骤: 1、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2、分析重要性水平;(例:第108页) 3、考虑审计风险;(第109页) 4、制定初步的审计策略; 5、编制审计计划。 ①总体审计计划的编制(第110页表5-2) ②具体审计计划的编制(第110页表5-3) 第三节 审计实施阶段 一、审计实施阶段的内容 (一)进驻被审计单位; (二)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符合性测试; (三)对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及其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实质性测试; (四)收集审计证据,形成审计工作底稿。

第四节 审计终结阶段 一、审计终结阶段的内容 (一)整理、评价审计证据; (二)复核审计工作底稿; (三)期后事项的审计;(应在整个审计工作即将结束前完成) (四)或有负债的审计; (五)撰写审计报告;—由项目负责人撰写。 (六)后续审计。 △复审期间,原审计结论和决定应照常执行。

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教学目标: 1、了解审计工作底稿的涵义和种类; 2、了解审计工作底稿的结构和内容; 3、掌握审计证据的涵义与分类; 4、掌握审计证据的收集与鉴定。 教学重点:审计工作底稿的填制。 教学时数:4节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审计证据的涵义与分类 一、审计证据的涵义:是指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 获取的真实证据,用于证实或否定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所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

果的公允性、合法性的一切资料。 △整个审计过程就是收集、鉴定、整理和分析审计证据的过程。 二、审计证据的特点 1、相关性:指收集的审计证据要同审计目标和所提出的审计意见有关。 2、重要性:指审计证据对审计评价和审计结论有重要的影响。(重要性取决于事实的性质和数额) 3、客观性:指审计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能是主观虚构的产物。 △只有客观的审计证据才是最具有证明力的。

4、可靠性:是指审计证据本身及其来源必须是真实可靠的,是依据法定审计程序和科学的方法取得的。 5、足够性。(又称公允性),是针对审计证据应有多少数量而言的,必须有足够数量的证据来支持审计人员的审计意见。 三、审计证据的分类 实物证据 书面证据 (一)按其形式分 口头证据 环境证据 直接证据 (二)按与审计对象的关系分 间接证据

内部证据(△证明力强) `(三)按来源分 外部证据(证明力强于上者) 审计人员自己获得的证据(△ 此证据比由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证据可靠) 第二节 审计证据的形成过程 一、审计证据的收集 (一)收集审计证据的基本要求 1、充分性 2、成本效益性 3、重要性 4、相关性

(二)收集审计证据的方法 1、检查法:是指审计人员对财务报表、账簿、凭证等会计记录和其他书面文件的可靠程度进行审阅和复核。 △这种方法得到的证据是:书面证据。 2、监盘法:是指审计人员在被审计单位对各种实物资产进行盘点时亲临现场监督盘点,并进行适当的抽查。 △这种方式一般能取得可靠的证据。 3、观察法: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场所、实物资产和有关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实地观察。

4、查询与函证法 查询法是就某一问题向有关人员提问并获得的口头答复。 函证法是指为了证实被审计单位会计记录所记载的某一事项而向第三者发函询证。(137页) (对“应收账款”的审计可采用此方法。) 5、计算法: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原始凭证及会计记录中的数据进行的验算或另行计算。 6、分析性复核法: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进行的分析,对分析中发现的差异,特别是异常变动进行调查,必要时要适当追加审计程序。(常用的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

(一)鉴定证据的作用(即为什么要鉴定审计证据?) 二、审计证据的鉴定 (一)鉴定证据的作用(即为什么要鉴定审计证据?) 1、保证审计证据的质量; 2、支持审计意见和结论。 △并非所有收集到的证据都具有证明力。 (二)鉴定证据的内容 1、鉴定证据的客观性; 2、鉴定证据的充分性; △并非证据越多越好,而是以能够满足被审计事项的需要为度。 3、鉴定证据的相关性; 4、鉴定证据的可靠性;

5、鉴定证据的重要性; △审计证据的重要性是鉴定审计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6、鉴定证据的经济性。 (三)鉴定证据的方法 1、分类 2、计算 3、比较 第三节 审计工作底稿的涵义和种类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涵义 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全部审计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证据的载体,可作为审计过程和结果的书面证明,也是形成审计结论的依据。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种类 表格 按形式划分 流程图 笔录文稿 审计工 一般工作底稿 作底稿 按职能划分 专用工作底稿 综合类工作底稿 按类别划分 业务类工作底稿 备查类工作底稿

第四节 审计工作底稿的结构和内容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结构和内容 1、被审计单位的名称。 2、审计项目名称。 3、审计项目的时间或期间。 4、审计过程记录。 5、审计标识及其说明。 6、审计结论。 7、审计索引及页次。 8、编制者姓名及复核日期。 9复核者姓名及复核日期。 10、其他应说明事项。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

1、业务类工作底稿。 2、试算平衡表。 3、审计差异调整表—调整分录汇总表。 4、审计程序表。 5、询证函。 6、库存现金盘点表。 第五节 审计工作底稿的填制和审核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填制 △审计人员填制审计工作底稿时需要根据(审计准则)的要求进行。

范例: 生产成本及销售成本倒轧表 被审计单位名称:ABC公司 审计项目:主营业务成本 会计期间:2000年 签名 日期 索引号 编制人 李明 2000年2月10日 B1–1∕1 复核人 张华 页次 1

单位:元 索引号 项目 未审数 调整或重分类分录(借) 审定数 80000 150000 借5000 155000 60000 借1000 原材料期初余额 80000 加:本期购进 150000 借5000 155000 减:原材料期末余额 60000 借1000 61000 其他发出额 10000 直接材料成本 160000 借4000 164000 加:直接人工成本 15000 贷2000 13000 制造费用 42000 贷4000 38000

续表 索引号 项目 未审数 调整或重分类分录(借) 审定数 生产成本 217000 贷2000 215000 23000 30000 加:在产品期初余额 23000 减:在产品期末余额 30000 借8000 38000 产品销售成本 210000 贷10000 200000 审计标识说明 (略) 审计结论 由于多计产品生产成本10000元, 导致多计产品销售成本10000元, 将影响产品销售利润少计10000元。 其他说明: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审核 (一)审计工作底稿复核的要点和要求 1、复核的要点: ①实施审计程序时引用的有关资料是否真实可靠。 ②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有效。 ③审计判断是否有理有效据,符合审计专业标准。 ④审计论结论是否恰当。 2、复核的基本要求 ①做好复核记录。 ②复核人签名日期。

3、审计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制度 ①项目经理复核。(一级复核) ②部门经理复核。(二级复核) ③主任会计师复核。(三级复核,是审计工作底稿复核最重要的环节)

第七章 内部控制的评审 教学目标:1、了解内部控制的涵义和作用; 2、了解内部控制的要素; 3、了解内部控制的种类与评价; 4、掌握控制的调查内容; 5、掌握内部控制的调查与描述方法; 6、掌握内部控制的测试与评价。 教学重点:内部控制的调查与描述方法。 教学难点:内部控制的测试与评价。 教学时数:6节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内部控制 一、内部控制的涵义和作用 (一)内部控制的涵义 是指在特定的组织内部为执行国家方针政策及组织经营决策,实现既定目标,维护资产完整,保证财务收支合法性、合规性和会计信息真实性、正确性以及保障经济动作的效益性而进行的驾驭和支配。 (二)内部控制的作用 1、保障财经法纪的贯彻执行; 2、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 3、提高会计记录的正确程度;

4、确保单位管理制度的执行。 二、内部控制的要素 1、控制环境 2、风险评估 3、控制活动 4、信息交流 5、监督 三、内部控制的种类 1、内部会计控制 是指为维护资产完整,会计信息真实、正确而通过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所进行的内部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 是指为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而通过行政管理及业务管理所进行的内部控制。 会计凭证控制 会计账簿控制 会计报表控制 会计分析控制 2、内部管理控制 是指为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而通过行政管理及业务管理所进行的内部控制。

内部管理控制的内容: 组织机构控制 劳动工资控制 员工教育控制 计划预算控制 合同执行控制 生产经营控制 质量检验控制 环境监测控制 四、内部控制的评审步骤 1、调查内部控制 2、测试内部控制 3、评价内部控制

是指通过审阅、询问等方法了解掌握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建立、健全,是否符合控制原则所进行的考察活动。 第二节 内部控制的调查与描述 一、内部控制的调查 是指通过审阅、询问等方法了解掌握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建立、健全,是否符合控制原则所进行的考察活动。 (一)调查方法 审阅 询问 (二)内部控制的内容 1、界定职权范围 ★强化内部控制,必须界定职权范围

2、不相容职务分工 ①不相容职务分工的原则: 经济业务处理过程的分工 ②不相容职务分工的内容 财物记录与保管的分工 各职能部门相对独立 禁止一人包办经济业务 账钱物分管 经济业务处理过程的分工 ②不相容职务分工的内容 财物记录与保管的分工

A、经济业务处理过程分工的要点: 及其执行 及其审核 及其记录 及其审核 分工 ▲经济业务的授权 分工 ▲经济业务的执行 分工 ▲经济业务的记录 及其审核

B、财物记录与保管分工的要点: 保管 核对 明细分类账的记录 日记账的记录 ●财产物资的记录 保管 分工 ●财产物资的保管 核对 分工 ●总分类账 明细分类账的记录 分工 日记账的记录 ●总分类 账 任何一项经济业务处理必须经过授权、主办、核准、执行、记录、复核六个步骤。

3、内部会计控制 ①内部会计控制的目的: ②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 确保会计资料合法、完整、正确; 维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合法性控制 完整性控制 正确性控制

4、行政控制 行政控制的目的和内容 目的 促使员工遵章行事 要求员工遵守职业道德 内容 健全的规章制度 职业道德教育 公平的奖惩

直观,便于表达内部控制的特征。灵活,便于查阅和评价内部控制。 绘制和运用流和图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 二、内部控制的描述 (一)内部控制的描述方法 描述 方法 概念 优点 缺点 文字描述法 P159 灵活、简便、易行。 较为抽象、细节难辨。 调查表法 P161 简便易行、概括性强、一目了然。 系统性差、难以将所有应调查事项包含在内、易流于形式。 流程图法 P163 直观,便于表达内部控制的特征。灵活,便于查阅和评价内部控制。 绘制和运用流和图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

指对被审计单位有关经济业务办理的手续或实施的程序进行检查与核查。 指对内部控制中的控制目标的功效所进行检查核查。 1、检查证据法。 (二)各种描术方法的范例(第160、162、163页) 第三节 内部控制的测试与评价 1、内部控制的测试 ① 符合性测试 P165 目的 内容 方法 业务测试 功能测试 是获取对准备予以信赖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执行的证据,从而确定会计报表审计的范围和程序。 指对被审计单位有关经济业务办理的手续或实施的程序进行检查与核查。 指对内部控制中的控制目标的功效所进行检查核查。 1、检查证据法。 2、穿行试验法。 3、观察现场法。

2、内部控制的评价 (1)初评: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在形式上是否健全所作出的评价。P164 (2)总评:是在符合性测试的基础上对内部控制进行的总体评价,其主要指依赖程度评价等。P167 第四节 管理建议书 一、管理建议书与审计报告的区别 1、对象不同 2、责任不同 3、影响程度不同

二、管理建议书的结构和内容 1、标题。标题统一为“管理建议”。 2、收件人。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 3、审计目的、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 4、管理体制建议书的性质。 5、前期建议改进但本期限仍未改进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6、本期审计发现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及其影响和改进建议。 7、使用范围及使用责任。 8、签章。由注册会计师签章,并加盖会计师事务所公章。 9、日期。签发日期为完成外勤工作日。 范例:P171

第八章 审计抽样 教学目标: 1、了解审计抽样的涵义和种类、样本的设计和选取、样本结果的评价。 2、掌握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的目的、用途及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样本的设计与选取。 教学时数:4节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审计抽样的涵义及种类 一、审计抽样的涵义 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测试时,从被审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审计,通过样本的审计结果来推断被审计总体特征的一种审计技术方法。

﹡审计抽样通常可适用于逆查、顺查、函证、盘点等审计方法,不适用询问、观察、分析性复核等方法。 二、审计抽样的分类 统计抽样 按技术划分 非统计抽样 审计抽样 属性抽样 (适用于内部控制的符合性测试。) 按内容划分 变量抽样 (适用于账户余额或报表项目的实质性测试。) 第二节 样本的设计与选取 一、样本的设计 1、样本设计的概念

样本设计;是指审计人员在具体计划指导下,围绕样本的性质、样本的数量、抽样方法、抽样工作质量等要求所进行的计划工作。 2、设计样本考虑的因素 (1)审计目的 (2)审计对象总体与抽样单位 (3)抽样风险与非抽样风险 (4)可容忍误差 (5)可信赖程度 (6)预期总体误差 (7)分层 二、样本选取 (一)样本选取的方法 1、利用随机数表选样 例见下页

随机数表(部分列示) (1) (2) (3) (4) (5) 1 10481 45011 01536 02011 81647 2 23368 列号 (1) (2) (3) (4) (5) 行号 随机数 1 10481 45011 01536 02011 81647 2 23368 48573 25595 85313 30995 3 24430 48360 22527 97265 76393 42467 93093 06243 61680 07856 4 81837 16656 06121 5 39590 39975 11008 42751 27756 6 77924 08907 56420 69994 98872 7 99562 72905 8 96301 91977 05463 07972 18876 9 89579 14342 63661 10281 17453 10 85475 36857 53342 53988 53060 11 48018 69578 88231 27633 70997 12 63553 40961 48235 03427 49626 13 19429 93069 52636 92737 88974 14 16365 61129 87529 85689 48237 15 27119 97336 71048 08178 77233

假定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连续编号从500至5000的现金支票进行随机抽样。 要求:从第一列第一个数为起点,选号路线从第一列始,依次至第五列,选出20个样本的号码分别是多少? 答:从第1列第1 个数为起点,从第1列开始,依次至第5列,选出20个样本的号码分别是: 1048,2336,2443,4246,3959,4801,1942,1636,2711,4501,4857,4836,3997,890,1434,3685,4096,2559,2252,624。 将选取的号码与其对应的20张支票作为选取定样本进行审查。 2、系统选样

系统选样范例: 试从1000张现金支票中选出50张样本进行审查,这些样本的号码分别是多少? 答:系统选样的步骤如下: 总体量N 1、计算抽样间隔:抽样间隔= ×随机起点数m 样本量n 1000 = ×1(若选1个随机起点) 50 =20 2、从1至20间选取1个随机起点:假定选得6。 3、从随机起点开始,每个抽样间隔选一个样本:即顺序为26、46、66、86、106、126、146、166、186、206、226、 246、266、286、306、326、346、366、386、406、426、466、486、506、526、546、566、586、606、626、646、666、686、706、726、746、766、806、826、846、866、

886、906、926、946、966、986、1006、1026、1046。 若选2个随机点: 1000 1、抽样间隔= ×2=40 50 2、在1至40间选取2个随机起点,假定选得16和34。 3、从16和34开始,每间隔40张选取一个样本。即第16、56、96、136、176、216、256、296、336、……和34、74、114、154、194、234、274、314、……张支票被选出作为样本审查。 3、分层选样 范例:在应收账款审计中,运用函证程序,根据重要性原则,审计人员可能按余额的大小把应收账款明细账分为三层,各层选样方法如下 :

特征 选样方法 余额大于50000元 100%肯定式函证 余额在1万元—5万元之间 随机选取10%肯定式函证 余额小于10000元 第一层 余额大于50000元 100%肯定式函证 第二层 余额在1万元—5万元之间 随机选取10%肯定式函证 第三层 余额小于10000元 随机选取5否定式函证 层次 4、整群抽样 可缩短选样和抽查的时间。但因其样本分布的不均匀,代表性可能降低,因而抽样风险较大。 5、金额单位抽样(P186)

第三节 属性抽样 一、属性抽样的概念 是指在精确度和可靠程度一定的条件下,为了测定总体特征的发生频率而采用的一种方法。 用于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 用途: 目的: 确定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程度。 二、属性抽样的方法 1、固定样本量抽样 利用固定样本量抽样进行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的步骤: (1)确定审计的目的和抽样总体 例:假定某一被审计单位有关材料采购的内部控制如下:

采购与付款程序图 采购计划 订购 付款 验收 货款结算 会计记录

原则:以销定产和合理库存原则。 制定采购计划: 部门:生产部门或仓储部门。 凭证有:请购单和准购单两种。 订购 订购单由采购部门或专人编制。 验收凭证有:验收单(入库单),由专门负责验收的人员编制,以及供应商发票。 验收 付款 付款凭单有:支出凭单。由会计人员根据验收单、供应商发票及订购单编制。 如果被审计单位的采购业务符合上述内部控制程序,审计人员就可以确定抽样总体为:被审计年度的所有购货订单。 △

(2)定义“违反”的标准 内部控制测试的结果是:符合或违反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 承上例:被审计单位的采购业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属于违反购货内部控制制度。 A、未经请购和审批已开具订单购料。 B、材料未经验收却已入库。 C、购货订单、验收单与供应商发票不一致却已付款。 (3)确定相关因素 A、确定抽样要求的可靠程度。也就是在多大程度上保证查账结论是准确无误的。可信赖程度与样本规模成正比,要求可信赖程度越高,所需要样本规模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B、确定可容忍的最大误差率(即精确度上限)。 可容忍误差:是指查账人员认为抽样结果在可以达到查账目的的前提下,所愿意接受的查账对象总体的最大误差。换句话说,也就是通过抽样查账所作出的结论与总体实际情况之间允许的最大误差范围。 可容忍误差与样本规模成反比,可容忍误差越小,样本规模越大,反之则越小。 一般情况下,可信赖程度的水平确定于90%—99%之间,可容忍误差的水平在1%—5%之间。 C、确定总体预期的误差率。 可容忍的最大误差率:是指审计人员认为该项目内部控制认为有效,可以依赖的最大误差率。 承上例:假如审计人员要求抽样的可靠程度为95%,根据经验预计总体的误差率为3%,最大可容忍的误差率为6%。

如果要求抽查的可靠程度在95%,预计总体的误差率为3%,最大可容忍的误差率0 6%,则可查得的样本量为195。 (4)确定样本量 方法:查表法、计算法。 A、利用“查表法”确定样本量 例:表8—2P189 如果要求抽查的可靠程度在95%,预计总体的误差率为3%,最大可容忍的误差率0 6%,则可查得的样本量为195。 B、利用“计算法”确定样本量 有关计算公式: t 2 P(1-P) n = 2 △ 式中:n为样本量;t为正态标准差(可从表8—3查得) P为预计总体的误差率;△为精确度。

可见,查表法与计算法比较,计算得到的样本量少于查表得到的样本量。这是因为制表时已加上了稳健系数。 承上例,计算如下: 2 1.96 ×0.03×(1-0.03) n= =124 2 0.03 可见,查表法与计算法比较,计算得到的样本量少于查表得到的样本量。这是因为制表时已加上了稳健系数。 (5)选取并审查样本 (6)从样本的审查结果推断总体 是指预计总体误差率为零开始,边抽样边评价来完成抽样审计工作。 2、停—走抽样 采用“停—走抽样”进行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的步骤为: (1)确定审计目的与抽样总体 与固定样本量抽样法的意思一样。 (2)定义“违反”的标准

(3)确定抽样要求的可靠程度和可容忍的最大误差率。 如图8—4所示,若由风险系数算得总体最大误差率不大于审计人员可容忍的误差率,则“停”;否则“走”。即扩展样本量,继续抽查。 注意:一般在扩大后的样本总量不超过初始样本量的3倍,仍采用“停—走抽样”的方法处理;若样本总量超过初始样本量的3倍,一般用样本的误差率作为总体预期的误差率,这时采用固定样本量抽样的方式处理。 (4)确定初始样本量。 (5)选出并审查样本,进行停—走抽样决策。 风险系数=样本量×总体的最大误差率

例:若对50个初始样本审查,没有一个违反标准的,问:审计抽样应“停”还是“走”? 答:在对50个初始样本审查中,因为没有一个违反标准(即发现错误数为0),查表8—5P192可知风险系数为3。依公式:风险系数=样本量×总体的最大误差率,得:总体的最大误差率=3÷50=6%,在审计人员可容忍的范围内,因此审计抽样应“停”。 若对50个初始样本审查中,发现有一个违反有关内部控制(即发现错误数为1),查表8—5可知风险系数为4.8。则总体的最大误差率=4.8÷50=9.6%(9.6%>6%)超出了审计人员可容忍的范围,这时审计抽样应“走”,即扩展样本量,继续抽查。 3、发现抽样 是指在已定的可信赖程度下,在假定误差以既定的误差率存在于总体之中的情况下,至少查出一个误差的抽样方法。主要用于查找重大非法事件的审查。

第四节 变量抽样 用途 用于账户余额或报表项目的实质性测试。 目的 通过样本审查的结果推算被审计总体数额,常用于应收账款、存货或费用等的实质性审查。 方法 单位平均数估计抽样 差额估计抽样 比率估计抽样 一、单位平均数估计抽样 具体步骤: 1、明确审计目的,确定抽样总体。 2、确定要求的可靠程度和总体可容忍的最大数额误差。

3、估算总体的标准差。 4、确定样本量。 2 S×U S×U×N 2 公式:n=( )=( ) A A/N 式中:n表示样本量 S表示总体估算的标准差 U表示正态标准差(由表8—3查得) N表示总体量 A表示可容忍的总体量误差 例;资料:对某企业1000张购货发票进行抽样审计,若要求其平均金额的估计误差不超过10000元,可靠程度为95%,预计总体标准差为40元。 要求:根据资料计算应抽取多少张购货发票进行审计?

S×U×N 2 解:依公式:n=( ) A 40×1.96×1000 2 =( ) 10000 =61张 应抽取61张购货发票进行审计。 5、选取样本进行审查。 6、从样本的审查结果推断总体。 二、差额估计抽样。(P196不作重点) 三、比率估计抽样。(P197不作重点) 第五节 抽样结果的评价 1、分析样本误差 2、推断总体误差 3、重估抽样风险 4、形成审计结论

第九章 审计报告 教学目标:1、了解审计报告的涵义、种类和作用; 2、掌握国家审计报告和民间审计报告的内容与种类; 第九章 审计报告 教学目标:1、了解审计报告的涵义、种类和作用; 2、掌握国家审计报告和民间审计报告的内容与种类; 3、掌握审计报告的编制步骤。 教学重点:民间审计报告的编制方法。 教学时数:4节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审计报告的涵义、种类 与作用 一、审计报告的涵义 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结束后,将审计结果向审计委托人(或授权人)所作的书面报告。

二、审计报告的种类 国家审计报告(又称政府审计报告,它是审计机关的内部文件,无法律效力。) 按撰写主体分 民间审计报告(具有法定证明效力) 内部审计报告(无法律效力) 财政财务审计 审计报告 按撰写内容分 财经法纪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 简式审计报告 按详略程度分 详式审计报告

三、审计报告的作用 1、是审计机关作出审计决定和发表审计意见的主要依据。 2、是一种证明文件,可为有关各方提供可靠的信息。 3、是衡量审计工作质量的手段。 4、是审计工作的主要备查文件。 第二节 审计报告的内容和要求 一、国家审计报告的内容和要求 (一)内容: 1、标题:对××单位××事项的审计 审计机关 2、报送对象: 被审计单位

国家审计报告范例P208 3、审计范围:对××时间内××的事项进行审计。 4、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事实。 5、审计依据:法律、制度等。 6、审计结论、处理意见和建议。 7、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名称。 8、审计报告日期。 (二)要求:P210 国家审计报告范例P208 二、民间审计报告的内容与要求 (一)内容: 1、标题:审计报告 2、收件人:××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

A、已审计会计报表的名称、反映的日期或涵盖的期间。 3、引言段: B、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 A、审计依据,即《独立审计准则》。 4、范围段: B、已实施的主要审计程序。 5、意见段:A、会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 B、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允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 6、签章和会计师事务所地址。 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7、报告日期。 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二)审计意见的类型 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上述四个条件要同时具备,才能发表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在下列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会计报表符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 (2)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 (3)其审计已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计划和要求,实施了审计工作,在审计过程中未受阻碍。 (4)不存在应调整或披露而被审计单位未予调整或披露的重要事项。 上述四个条件要同时具备,才能发表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范例(见下页)

1、标题 2、收件人 审计报告 3、引言段 甲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我们审计了后附的甲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 债表以及2003年度的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这些会计报表的编制是甲公司管理当局的责任,我们的责任是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这些会计报表发表意见。 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 以合理确信会计报表是否存在重大错报。审计工作包括在抽查的基础上检查支持会计报表金额和披露的证据,评价管理当局在编制会计报表时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作出的重大会计估计,以及评价会计报表的整体反映。我们相信,我们的审计工作为发表意见提供了合理的基础。 (4、范围段) 我们认为,上述会计报表符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 会计制度》的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甲公司2003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以及2003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意见段

××会计师事务所(盖章) 中国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 中国××市 中国注册会计:×××(签名并盖章) 2004年×月×日 6、签章和会计师事务所地址 7、报告日期 2、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存在下列条件之一时应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A、会计政策的选用、会计估计的作出或会计报表的披露不符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虽影响重大,但不至于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B、因审计范围受到限制,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虽影响大,但不至于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注册会计师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时,应于意见段之前另加说明段。并在意见段中使用“除存在上述问题外”的术语。 △

3、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注册会计师认为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存在下列情况时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1)会计会计报表不符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未能从整体上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严重违反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被审计单位拒绝进行调整。 (3)会计报表严重扭曲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被审计单位拒绝进行调整。 否定意见审计报告范例(另补充)

4、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注册会计师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的条件: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由于审计范围受到委托人、被审计单位或客观环境的严重限制或能产生的影响非常重大和广泛,不能获取必要的审计证据,以致无法对会计报表整体反映发表审计意见时。 此类报告应当删除引言段中对自身责任的描述以及范围 段,并在意见段中使用“由于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可能产生的影响非常重大和广泛”、“我们无法对上述会计报表发表意见”等专业术语。 注册会计师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不是拒绝接受委托,也不是不愿发表意见。 △ 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范例(另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