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下重点考点解析 必修二中国经济史 南师附中 张倩
中国经济史考查分布 08年 09年 10年 11年 12年 13年 14年 15年 累 计 选 择 题 古代史 4 1 2、3 1、4 2、4 4、5 12 近代史 5、6、8 6 9、11 7 6、8 6、7 8、11 16 现代史 9 10、12 13 11 10 非 选 择 题 21 2 22 22(2) 23(3) 分 值 3 56 15 8 59 31 合计 19 34 24 18
从当今社会发展和高考命题情况来看, 中国经济史是我们复习的重点 从世界的视野, 从文明演进的角度, 以生产力发展的标准
高考命题来看: 考查点比较零散,涉及经济史的方方面面,且考 查角度十分灵活。 从考查方式来看,一是关注细节知识;二是关注 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题目呈现看,多以形式多样的方式呈现全新的 经济史料,反映历史的细节,从“小切口”考察 出历史的深度和广度。
特别关键 注重以史实为依托。构建琐碎的史实的框架结构, 特别注重概念的掌握和时空定位。 从不同视角,用不同史观分析历史中的经济生活现 象,学会多元分析和评价。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考试说明: (1)农业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古代中国 农业生产的主要技术成就;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的经营方式;纺织、冶金和制 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商业 春秋战国以来的古代商业;"市"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主要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
知识框架结构 专题性知识联接的框架
时空定位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种经济制度 两种经济政策 三大经济部门 四大经济现象
一种经济制度: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 2、夏、商、西周——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 “井田制”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 形成:春秋——鲁国开始的税制改革, 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 战国——秦国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几种形式 封建社会 以私有制 为主体的 多种土地 所有制 国有土地所有制(如:均田 制) 君主土地私有制 (战国以来) 以私有制 为主体的 多种土地 所有制 国有土地所有制(如:均田 制) 君主土地私有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主要)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一种经济制度 土地制度 两种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 1、 前期:积极为主 重农抑商 后期:消极为主 海禁 阻碍了资本主义 一种经济制度 土地制度 两种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 1、 前期:积极为主 后期:消极为主 重农抑商 经 济 政 策 海禁 阻碍了资本主义 萌芽,落伍于世界 闭关锁国
2、综合认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1)表现:①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商业为末。②在土地问题上, 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逃亡。③强化户籍管理,限制 人口流动。④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 (2)目的:经济上,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小农经济。 政治上,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保证兵源,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巩 固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文化上——中国传统的“重利轻义”为代表的 伦理思想。 (3)重农抑商自商鞅变法以后就是中国传统的经济政策,历朝政府都延 续着一政策。但并非完全禁止商业,工商业是自然经济的必要补充,政 府在一定程度上也重视工商业,如唐代长安“市”的设置也是一种重视 的方式。
一种经济制度 土地制度 两种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 三大经济部门 农业、手工业、商业
1、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三者之间关系 古代商业 古代手工业 古代农业 调 调 整 整 刺 刺 激 手 激 工 农 业 业 发 发 提 提 展 调 整 刺 激 农 业 发 展 提 供 商 品 提 供 商 品 古代农业 古代手工业 提供原料 提供工具,促进发展
2、手工业三种主要形式 经营 形态 经营方式 产品特点 流通方式 地位 主要特征 官营手 工业 官府直接 经营的大 规模生产 (劳役制) 满足政府皇 室需求,不 计成本 不流通 至明代前 期占据主 导地位 农业的补充与 从属;多种经 营形式并存; 技术先进,产 品精美;历史 悠久,领先世 界;私营中资 本主义萌芽产 生 私营手 工业 家庭小作 坊发展为 雇佣劳动 从事商品生 产 在市场上 流通 明中叶后 占据主导 地位 家庭手 工业 个体农户 的副业 家庭消费, 缴纳赋税 剩余部分 出售 一直存在 于社会经 济生活中
3、商业发展的阶段特征 先秦时期,商朝人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 商朝以贝作为货币。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市场形成并繁荣。 秦汉商业发展艰难,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得到发展。 隋唐商业进一步发展,城市中固定的交易场所——市,政府设 置官员管理物价、税收等。市中有邸店、柜坊。唐朝后 期,一些繁华大城市出现夜市。农村草市也发展起来。 两宋商业空前繁荣,打破市坊界限;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币“交子”;市镇和草市繁荣。 明清时期出现商人团体——商帮,涌现出数十座较大的商贸 城市和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商品经济发展向农村延伸,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一种经济制度 土地制度 两种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 三大经济部门 农业、手工业、商业 四大经济现象 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 高、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城市商品经济突 破、经济重心的南移
概念辨析 1、小农经济、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小农经济也可说是自然经济,也可以说是自耕农经济,特点 :分散性(家庭为单位)、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 、自足性(生产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纳税)。 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比如封建社会时期的 社会经济情况就是小农经济占主导,现在偏远的农村,也都大 量存在这种经济现象。但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 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 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 。
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简单地讲就是自给 自足的经济,没有商品交换。它指生产是为了直接 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 换的经济形式。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 不发达的产物。该种经济形态占统治地位的持续时 间涵盖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以及早期的资本主义社 会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主要特征闭塞性、迟滞性 。
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的对称,是商品的生产、交 换、出售的总和。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 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商品经济 最早产生于第二次社会分工即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 并进一步扩大,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时出现了商品 经济的重要媒介——商人。当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商品之间的交换主要由市场调配时,这种社会化, 由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 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主要特征:具 有极强的开放性和进取性。
2、城、市、草市、夜市 古代的“城”和“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 是指用城墙围起来的防御性设施,也是统治者的政 治中心。“市”是划定用于商业活动的场所,一般 在城内,宋以后突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草市” 主要指在离城稍远,交通便利的一些地点自然形成 的民间集市,有的逐渐发展为市镇。“夜市”则指 城市中的“市”在时间上继续延长到夜间贸易。
近三年江苏高考试题 1. (2013·江苏单科·1)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 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 ~ 1951 年河 南辉县发掘了 5座大型魏墓,1 号墓出土铁器 65 件 ,其中农具占 58 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 一整套铁农具。 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 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 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 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 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2. (2013·江苏单科·4) 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 :“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 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 A. 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B. 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C. 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D. 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
3. (2014·江苏单科·2)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 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 中县户满三千以上, 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 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 置”。由此可见唐后期 A. 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 B. 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 C. 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 D. 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
4. (2014·江苏单科·4) 明隆庆初年,“ 抚臣涂泽民 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 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 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 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 A. 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 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 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D. 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5.(2015·江苏单科·4)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 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 ”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 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 “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 代农业 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 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 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答案】B
6.(2015·江苏单科·5)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 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 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 ”“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 【答案】D
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 1.(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4)《吕氏春秋 ·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 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 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小农经济 【答案】A
2.(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7)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表1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经济重心南移(文化重心南移) 【答案】B 唐 宋 明 清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3.(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6)宋代东南沿 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 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 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 出( )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宋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 【答案】C
4.(2014·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7)据记载,清 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国有外国货物,民间 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A
江苏高考主观题回顾 (2009江苏单科·21)(10分)历史学家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四 材料二 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一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 ——《徐光启文集》卷十一 材料三 (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一…·伦教荡然,纲常已矣。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 材料四 前明吾乡(苏州)富家甚多,席费千钱而不为丰,长夜流酒而不知醉。……有邹望,亦有田三十万亩,僮仆三千人,……而好讼致穷。 学科网 ——[清]钱泳《登楼杂记》 (1)科举(免役);发展工商业。 (2)崇尚奢侈;逾越传统伦理(道德沦丧);好诉讼。 (3)促进: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阻碍:士大夫受到重农抑商观念的束缚;致富后主要用于购地、消费;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 (2)据材料三、四,士大夫的活动引起了江南社会风气的哪些变化?(3分) (1)据材料一、二,概括江南士大夫致富的主要途径。(2分) 学科网 (3)有学者认为,明代江南士大夫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其阻碍者。请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学者的观点。(5分)
(2010江苏单科·21)(10分)中国古代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到宋代,茶叶已成为中原及周边各族人民“一日不可以无”的日常消费品,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一 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 ——[明]谢肇制《五杂俎》 材料二 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 ——[宋]苏辙《论蜀茶五害状》 材料三 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曰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茶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 ——[宋]庄季裕《鸡肋编》 材料四 (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政府茶叶专卖的主要原因。(3分) 增加财政收入;促进贸易发展;增强军事力量。 (2)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茶叶贸易对宋代商品经济的影响。(4分) 促进纸币流通;经济城镇兴起;城市商业繁荣(市井生活繁荣);地域商人出现。 (3)茶坊、瓦肆等大量兴起,乃宋代开创之新气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城市商业布局、思想、文学等方面的新变化。(3分) 城市商业布局:打破市坊界限;思想:出现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理学);文学:出现一种更易抒发感情,表现市井生活的新体裁(宋词)。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 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 主义的曲折发展
考试说明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洋务派创办的近 代工业及其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抗战时期 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3)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地位 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民族资本主义在中 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知识框架结构 专题性知识联接的框架
时空定位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变:指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这一变化在鸦 片战争后的30年间表现较明显。同时每一种经济形 式也在不断变化中,有呈上升趋势,有呈下降趋势 。 二化:一是指全球化。近代中国经济的变化与资本 主义世界市场密切联系。一是指近代化。近代中国 自然经济的解体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洋务运动开 始了中国的近代化,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真正意义 上的中国近代化。
全面认识中国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 1.解体的原因 (1)资本主义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 因。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 和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 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2)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鸦片战争 后,中国的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国内市场的扩大,不断诱使 着农业生产目的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
2.解体的特点 (1)解体动力:主要来自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冲 击。 (2)解体的速度:在国内发展不平衡。资本主义入侵较早的沿海 、沿江地区交通便利,商业比较发达,解体的速度快一些,边 远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解体的速度较慢。 (3)解体的结果:由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不是商品经济成熟发展 的结果,因此在自然经济解体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 品经济体制
3.解体的影响 (1)自然经济解体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准备了自由劳动力 、市场和资金,从而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 定了基础。 (2)自然经济的解体,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商品化的程度 增强,但是同时中国经济也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 附庸。 (3)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根本基础,自然经济的解体 ,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在根本上冲击着封建制度。
从整体上把握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个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2大阶级 无产阶级的壮大 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壮大 3大障碍 外国资本主义 2大阶级 无产阶级的壮大 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壮大 3大障碍 外国资本主义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4个阶段 “春”:1895-1919 “夏”:1927-1936 “秋”:1937-1945 “冬”:1946-1949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1.地位 (1)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2)始终未能在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 2.作用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改变了中 国近代的经济结构,有利于社会进步和中国现代化。 (2)从政治上看,它推动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和壮大,为维新变法 运动和辛亥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同时,它还推动无产阶级 队伍逐渐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 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地冲击 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 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 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 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 ,在夹缝中生存,难以独立发展。 【思维启迪】国家独立是民族经济振兴的基本前提,要坚持独 立自主,优化投资环境,保障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民族 经济繁荣则为维护民族独立提供物质保证。
概念辨析 近代工业、洋务企业、民族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 近代工业:相对于传统手工业而言的,即采用机器 生产的企业; 近代工业:相对于传统手工业而言的,即采用机器 生产的企业; 洋务企业: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洋务企业是不是民族工业?什么是民族工业?(史学争议) 人教版:将洋务企业排除在民族工业之外,民族资 本主义等同民族工业。 人民版: 表述前后似矛盾,正文和导语、小结中表 述不同,没有定论。
官僚资本 19世纪后期清政府洋务派大官僚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形式 开办的近代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是中国官僚资本的雏形。 1936年以后,近现代历史文献中使用的官僚资本一词,主要是指国民党 统治集团中的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四大家族,凭借国家 政权的垄断力量,通过发行公债、苛捐杂税、商业投机、通货膨胀等 手段巧取豪夺而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工商企业。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 期,四大家族利用自己的政治特权和战时经济统制手段大发横财,进 而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到1949年,官僚资本大约占有全国工矿和交 通运输业固定资产的80%,垄断全国钢铁产量的90%,煤产量的33% ,发电量的67%,并拥有全国最大的银行和十几个垄断性贸易公司。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人民政府在全部没收官僚资本的基础上, 直接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baidu
近三年江苏高考试题 1. (2013·江苏单科·8)右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 的发展状况。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 B. 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D.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2. (2014·江苏单科·7) 在20 世纪20 年代浙江上 虞县的下管村,“ 生产上它是一个农业社会,…… 下 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 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 外来的‘洋货ˊ…… 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 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据此 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 A. 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 B. 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 C. 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 D. 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
3.(2015·江苏单科·8)下表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 对表中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直接导致了1914~1915年工业发展 B.火柴进口量的递减影响着华商投资额的递增 C.火柴业发展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 D.反对“二十一条”推动了1920年的投资高潮 年代 进口火柴(万罗) 新厂数 厂均资本额(万元) 1914 2383.58 10 4.92 1915 2097.34 9 3.30 1916 2062.07 4 1.42 1917 1559.43 8 5.47 1918 1334.08 3 0.66 1920 848.43 23 9.67
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 1.(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8)1852年,一位 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 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 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 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小农经济顽强 抵抗外国经济 【答案】D
2、(2014·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8)据研究, 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 2、(2014·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8)据研究, 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 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答案】D
江苏高考主观题回顾 (2011江苏单科·22)(13分)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 材料二 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任何变革都像分娩一样,总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后,产妇随即恢复正常,而且因为添了小宝宝而沾沾自喜。……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有些女孩则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销售到美国去,出息不错。 ——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民国初年》 材料三 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 ——方鸿铠等修,黄炎培等纂《川沙县志》(民国二十六年版)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3分) 经济因素:洋务企业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 (2)依据上述材料,指出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痛”的表现。(4分) 表现:收入的减少;传统谋生手段的消失;对新生产方式的不适应;百无聊赖;对世风 日下的感慨。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6分) (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略。
(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40) 材料一 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齐国借助“边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 ,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文》等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10分)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体系,通商口岸不断增加。魏源认为海运“优于”河运者有四利:利国、利民、利官、利商。1842~1846年,茶出口增长一倍,丝的出口增长将近五倍;1846~1856年,差出口有增长55%丝的出口增长三倍多,海关税收从1861年的490余万两增加到1902年的3000余万两。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1885年,海军衙门设立。随着西方商品与资本输出的扩大,部分国人提出与列强进行“商战”。1904年,张謇上奏朝廷,请准各省成立海洋渔业公司,购置新式渔轮,发展海洋渔业。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条约,允许百姓出国,“毫无禁阻”,仅南洋地区,就有中国移民500万人。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只是,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15分)
参考答案: (1)从沿海利用到远洋开拓;先进技术应用于航海;以经济、 文化交流为主,和平利用;以民间交流为主;海洋意识不足。 (2)主要变化:在西方冲击下海禁政策失效,政府被动参与海 洋利用;海洋权益的各方面都受到西方列强的干预控制;通商 口岸增加,海外贸易拓展;对海洋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深入;海 洋管理机构逐步建立,试图建立有效的海防力量;海外移民、 留学成为重要现象,对国内的影响加深。 启示:加强海洋领土及海权意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考试说明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实践 "一五"计划、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 (2)经济体制改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 体制改革;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确立。 (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经济特区的创办;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上海浦东的 开发和开放;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知识框架结构 专题性知识联接的框架
时空定位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个核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个方面: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三个阶段:1949-1956(过渡时期) 1956-1976(曲折探索时期) 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新时期)
过渡时期 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认识 1.“一五”计划的特点 (1)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集中发展重工业是发展生 产力的内容,三大改造是变革生产关系的表现。 (2)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注意协调重工业、轻工业与农业之间 的关系。 (3)计划具有指导性,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 的热情。
2.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 (1)工业化是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的经济前提,也是 进行三大改造的基础。 (2)三大改造是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大步骤,也 是实行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3)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质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改 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 使中国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飞跃 ,两者是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相 互关联,不可分割,因此被比喻为“一体两翼”。
曲折探索时期 1956~1976年探索中的核心问题及经验教训: 1、核心问题 (1)建国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2)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问题。 2、经验教训 (1)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可照搬别 国模式。 (2)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处理好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际的关 系,反对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生产关系的变革一 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不可以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阶 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与阶级斗 争之间的关系。
改革开放时期 1、中国改革的历程,可以分为以下阶段 (1)1978年——1992年“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 ①1978-1984,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在农村,先是农民自发进 行包产到户,然后得到了党和国家的肯定,再由点到面, 逐步展开,普遍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而形成了 新中国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新的“农村包围城市”。 ②1984-1988,逐步将改革开放的重点转向了城市,转向了 大中型企业,转向了全面和系统配套改革,在各个领域都 展开了全方位的改革开放。 ③1988—1991年底,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 阶段特点:试验性和探索性 (2)1992年——2007年 改革进入“深水区”阶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发展阶段
2、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原因 (1)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 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2)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解 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从而积累了实践经验。 (3)邓小平南方谈话,冲破了思想束缚。 (4)国内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特别是世界经济全球 化的趋势,要求经济体制改革要有重大突破。
特点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关系市场化; 二是企业行为自主化;三是宏观调控间接化;四 是经济管理法制化。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的特性,是指市场经济体 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而形成的制度性特 征。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有的,是区别 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特征。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所有制结构上: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②宏观调控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 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发挥计划与市场两 种手段的长处。 ③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 并存。 ④根本目标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 为根本目标。
3、对外开放格局特点的理解 (1)全方位指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我们在坚持 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 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关系。 (2)多层次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 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全国 性的由沿海开放地带、沿江开放地带、沿边开放地 带和内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3)宽领域指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科学 、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
4.近现代中国两次对外开放的比较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项目 原因 核心内容 意义 土地改革 新解放区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 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发展 农业合作化 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把土地等生产资料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 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人民公社化 党的一些领导人错误认识 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公有化规模 挫伤农民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民自发,中央认可 在坚持公有制前提下,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
概念解析 1、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是指在一定所有制基础上的组织管理国民经济的体 系和制度。 (1)改革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改革的内容是调整、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 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3)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5)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第一步改革的重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 顺农民和集体的关系。第二步改革的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 村商品经济,理顺农民与国家关系。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进行扩大全民所有制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试点 开始的,不断深化。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各种市场,形成统一开放的市 场体系,由市场形成价格,保证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各种 经济资源由市场来发挥决定性配置作用。
管理体制、经营体制、产业结构等术语 以农村为例: 经营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管理体制——撤公社建乡镇政府 产业结构——兴办乡镇企业,非农产业等
2、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
近三年江苏高考试题 1.(2013·江苏卷·10) “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 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 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共85篇,1959年共15篇, 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 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 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 ①“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 ②“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 ③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 ④1960年基层队“大跃进”有所反思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④
2.(2013·江苏卷·12) 右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 情况。 “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 经济理论是 A. 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 B. 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 C.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 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
3. (2013·江苏卷·10)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 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 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他们一直 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 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 度。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 A. 发动农业合作化运动 B.“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C. 确立了人民公社体制 D. 农业生产责任制萌发
4.(2015·江苏卷·13) 邓小平说,我们的同志就 是怕引来坏的东西,最担心的是会不会变成资本 主义……无论怎么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还是 主体,得益处的大头是国家,是人民,不会是资 本主义。这一讲话应该出现于 A.改革开放大幕拉开之际 B.浦东开发与开放之时 C.“南方谈话”发表之后 D.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初
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 1.(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31) 图5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 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 计划(工业化) 【答案】A
2、(2014·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31)“一五”计划 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 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 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试说明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表现及其影 响因素。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近代以来铁路公路的建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变 革与发展。 (3)大众传媒的发展影 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 所起的作用;影视事业的发展;互联网的兴起。
知识框架结构 (表一)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服饰 饮食 住宅 社会习俗 变化原因 近 代 中 国 晚清时期 1840~1911 洋布、洋装(西装)渐渐 进入百姓生活;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设计的 中山装受新派人士欢迎;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服装 五花八门:西服、旗袍、 粗布大衫,学生装,欧洲 风格的裙子等 西餐、面包、 咖啡等,吃西 餐成为一种时 尚 西式洋楼、 中西合璧的 豪宅 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 废止缠足”,改革婚姻制度 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 有反清革命色彩 1、西风东渐:①鸦片战争后 、西方国家的生产生活方式和 民主思想涌进我国②先进中国 人的探索(洋务、戊戌、辛亥 、新文化)③改革开放 2、三次工业(科技)革命影 响、全球化的影响 3、社会变革(转型)的影响 :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新中 国成立、改革开放后都发生重 大变化 4、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改善人 民生活放在首位,改善人民生 活(如建国后分土地住房给农 民、城市解决就业问题、统购 统销政策、菜篮子工程、安居 工程等) 5、人们自身需求的推动,思 想观念变化的推动 民国时期 1912~1949 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 服和废止缠足令;倡导改革 婚姻制度、婚丧仪式、社交 礼仪等 农村仍处于落后、封闭之中 。 现 改革开放前 1949~1978 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统购统销政策(凭票证计划 供应),保障基本物质生活需要; 生活水平差距不大 ,总体较低 革除陋习;社会风气发生根 本变化 改革开放后 1978以后 颜色从灰蓝色为主变为五 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 多样化 1987年,基本 解决温饱问题 ;“菜篮子工程 ” 人均居住面 积逐年增加 ,楼房为主 ,更宽敞和 舒适。“安 居工程” 树社会新风、休闲生活等
(表二)近现代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变迁概况 交通工具的发展 通讯工具的变迁 水路交通 铁路交通 公路交通 民用航空 时 期 晚清时期 (1840~1911) 19世纪70年代初 期,洋务派在上 海建立轮船招商 局 淞沪铁路; 80 年代唐胥铁路标 志中国铁路诞生 ; 奠定中国近代铁 路网基本格局 20世纪初,汽车 开始出现在上 海;修路技术传 入中国 1909冯如制成第一 架飞机——航空事 业开始; 1920 年首条航线开通:北 京~天津——民航开 始 福建巡抚在台湾主 持架设第一条有线 电报线; 20 世纪初上海崇明装 置无线电台; 19世纪80年代,外 国开始在上海设立 电话公司 民国时期 (1912~1949) 陆续修建,进展缓 慢 陆续修建公路 发展缓慢 新中国 时期 1949~ 1978 国家统一管理; 呈现萎缩状态, 有的转向高档旅 游服务业 宝成铁路;兰新铁 路等 公路网逐渐建 立汽车工业和 石油工业发展 发展有限 逐渐形成全国通讯 网络 1978 以后 加快铁路建设; “九五”期末铁 路运营总里程亚 洲第一、世界第 四1997起几次火 车提速 迅速发展 发展迅速成为世界 民航大国 电讯产业快速发展 2003年末,固定电 话和移动电话数量 世界第一互联网发 电子邮件 影 响 推动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对人民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 观念和生活方式。
(表三)大众传媒的变迁 类别 名称 时间 意义 影响 报刊 19世纪中前期 外国人在华最早办的报 (略) 略 19世纪70年代起 《中国从报》《万国公报》 19世纪中前期 外国人在华最早办的报 (略) 略 19世纪70年代起 国人自己创办报刊 《申报》 1872(上海) ~1949 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 文报刊 《时务报》 戊戌变法期间 宣传改良思想,思想启蒙 《民报》 辛亥革命期间 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期间 宣传民主、科学的新文化思想 《红色中华》《新华日 报》《解放日报》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时期 夺取革命胜利发挥重要作用 《中央日报》 维护国民党一党专政 《人民日报》 新中国成立后 宣传党的路线、政策、方针 种类、数量大增 改革开放以来 电影 《定军山》 1905年 标志中国电影事业起步 《歌女红牡丹》 1931年 第一部有声电影 《渔光曲》 1935年 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风云儿女》 插曲《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国 歌 电视 北京电视台试播 1958年 中国电视事业起步 互联网 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1994年 成为“第四媒介”
近三年江苏高考试题 1. (2013·江苏单科·6) 1909 年,《京华百二竹 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 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 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 表明 A. 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 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C. 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 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2. (2014·江苏单科·6)右侧漫画《发辫之将来》从 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 A. 盲目崇尚西洋风尚 B. 刻意保存传统精华 C. 旧有观念根深蒂固 D. 主动破除国人陋俗
(2015·江苏单科·11)下图是1949年3月美国记者伯恩斯拍摄于上海 的两张照片。从中可以看出( ) A.民族工商业受到列强与官僚的双重挤压 B.国民政府覆灭时上海陷入了混乱与动荡 C.下层民众遭受了没有硝烟的侮辱与伤害 D.中国社会萌生着反差强烈的富裕与贫穷 【考点】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 社会习俗变化的表现
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 1、(2014·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30)20世纪20 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 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 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 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 是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C
江苏高考主观题回顾 (2009江苏单科·22)(12分)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观念逐渐改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 材料二 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 ——《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 材料三 婚姻不是件私事;……在任何地方一个男子或女子要得到一个配偶,没有不经过一番社会规定的手续。 ——费孝通《生育制度》 (1)据材料一、二,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答案要点: (1)变化:从遵从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 (2)经济基础:从传统小农经济到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家庭关系:从传统纲常伦理(父为子纲)到家庭成员的平等自由; 社会条件:社会制度的变革(新中国的成立);社团组织(家庭妇联)的支持;法律 保障(新婚姻法的颁布)。 (3)视角:历史考察;社会关系考察。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当事人越来越 自由,但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婚姻自由总是相对的。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为婚俗背景的经济基础和家庭关系,从传统到近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中“我”的婚姻态度发生变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7分) (3)据材料一、三,不同学者在婚姻自由度问题上的视角分别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全面认识这一问题?(3分) 学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