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essor Dr. Jin BQ Dept. of Food Science & Nutrition NJNU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张春玉.  糖尿病  冠心病  高血压  痛风  甲状腺结节  心理健康.
Advertisements

糖尿病的诊治. 1. 糖尿病的诊断分型 2.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3. 糖尿病的治疗 内 容 定义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DM ) 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疾 病群。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 (INS) 分泌缺陷 和(或)作用缺陷而引起。除碳水化合物外, 尚有蛋白质、脂肪等代谢异常。糖尿病诊疗新进展.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 流行病学 临床实验 控制. 糖尿病:问题范围 至少 10 , 300 , 000 美国人已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 而估计另有 5 , 400 , 000 人身患糖尿病而未被诊 出。发病通常早于诊断数年之久 约 90% 的糖尿病患者所患的为Ⅱ型糖尿病 西班牙裔移民 ( 对),黑人,美洲原住民(对)和.
代谢综合症的诊断和治疗 华西医院内分泌科 黄慧. 简史 1988 年 Reaven 将肥胖症、 2 型糖尿病 (或 IGT )、脂代谢异常、高血压、高胰 岛素血症发生在同一病人身上的现象 , 称为 “ X 综合症 ” 。
第 3 章 認識慢性病 ( 一 ). 西元 1952 年與西元 2012 年臺灣十大死因比較表 西元 1952 年順位西元 2012 年 胃炎、十二指腸炎、大腸炎 1 惡性腫瘤 肺炎 2 心臟疾病 結核病 3 腦血管疾病 心臟疾病 4 肺炎 中樞神經系統之血管病變 5 糖尿病 周產期之死因 6 事故傷害.
对糖尿病人的心血管疾病的 早期预防: 通过晚期预防来治疗还是评 估个人的风险? 第一部分 Professor John S Yudkin Professor of Medicine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Norwegian Postgraduate Course in.
饮食与肥胖( obesity ) ( 一 ) 定义及诊断 定义:人体脂肪的过量储存,表现为脂肪细胞增多或脂肪 细胞体积增大,即全身脂肪组织块增大,与其他组织失去 正常比例的一种状态。 超重不一定是肥胖 脂肪的比例增加.
講題 大 綱 認識代謝症候群 認識高血脂症 認識糖尿病 升糖效應與升糖指數 五色蔬果健康飲食 慢性疾病與健康.
第三章 运动与营养. 一、合理膳食的基本要求 1 .膳食平衡,满足人体所需的热能与营养素膳食平衡 2 .对人体无毒无害对人体无毒无害 3 .易于消化吸收 4 .正确的膳食制度.
健 康 工 具健 康 工 具 健康保健工具包培训. 体 温 计体 温 计 使用前先将体温计的水银汞柱甩到 35 ℃以下 将体温计水银端放在腋下最顶端(即腋窝深 处),用上臂将体温计夹紧 测量 5—10 分钟;取出 体温计,读取温度数据.
第三节 临床营养概述 蛋白质 - 热能营养不良 蛋白质 - 热能营养不良 肥胖症 营养与心血管疾病 营养与肿瘤 营养与糖尿病.
均衡飲食及體重控制 2016/9/ 五穀根莖類 2. 油脂類 3. 蛋豆魚肉類 4. 奶類 5. 蔬菜類 6. 水果類 1. 醣類 2. 脂肪 3. 蛋白質 4. 礦物質 5. 維生素 6. 纖維素 2016/9/14.
你知道吗 ?? 70 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心脏病和中风 癌症 慢性呼吸道疾病 糖尿病 慢性病.
肥胖与冠心病 Nathan Wong 翻译:李卫霞 校正:.
脂肪 与 健康 生计081 赵晶晶.
第六章 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 第一节 营养与肥胖
学生常见病防治与合理营养膳食 食品营养与学生保健所.
健康活力班 臺南市海佃國小 張雅芬護理師.
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预防.
心脑血管疾病、卒中、糖尿病病人的健康管理
健康长寿靠自己 北京市老干部局主任医师 阎伦强 单击向前! 文化传播网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 深圳市中医院 治未病中心主任 汪栋材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常见慢性疾病的 营养指导与保健 时间:2014年3月20日 地点:图书馆会议室.
生命期与营养.
单位: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 专业:综合实践活动 作者:张玲
第二十三章 若干疾病的体育锻炼 第一节 运动与高血脂症 第二节 运动与高血压 第三节 运动与糖尿病
防治高血压的非药物措施 措施 目标 收缩压下降范围 6条 1.减重 减少热量,膳食平衡,增加运动,BMI保持20-24kg/m2
食品营养学之- 膳食营养与健康 管 骁 上海理工大学 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糖尿病 概述.
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
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分-- 肥胖、糖脂代谢异常与高血压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华 琦.
告诉病人:得了糖尿病怎么办?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内分泌科 贾克宝.
第四章 营养与疾病 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 膳食、营养与糖尿病 膳食、营养与肥胖 膳食、营养与骨质疏松 膳食、营养与肿瘤 营养与免疫.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全国推广项目指导组
基因工程及转基因生物.
小儿肥胖症 obesity.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中国糖尿病流行现状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全国推广项目指导组.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三)营养与疾病 膳食、营养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合 理选择食物对某些疾病的预防和辅助治疗有着重要的意
病例标题:涟水县病例讨论 关键词: 糖尿病 精神烦躁 意识障碍 提供人:***医生| 来源:****医院| 时间:
病例标题:糖尿病病例讨论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原发性全醛固酮增多症 低钾血症
肺结核.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田 丰.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老年人糖调节受损特点及其与腰围、体质指数 相关性
痛风的防治 与营养 成都中医药大学 营养师培训中心 金沈锐.
第1單元   永續經營健康路 第2章 認識慢性病(一).
抗痛风药的作用、分类及典型抗痛风药的结构、理化性质和临床用途 蔡楚璇 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
第4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高州四中高一生物备课组 黄恒.
如何健康享“瘦”? 張凱綸 營養師 2012年3月21日.
预备年级体育理论 肥胖与消瘦的危害.
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 -bing - -治疗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内分泌科 赵玉岩 THANK YOU.
病例标题:糖尿病病例讨论 关键词: 胰岛素瘤 低血糖症 关键词3 提供人:李恒| 来源:端州区人民医院| 时间: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及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糖尿病流行病学.
平衡膳食好处多 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保健室.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肥胖的防治.
健康體位講座 如何增進健康體適能 演講者:張書軒 老師 96.09.28.
骨质疏松症的遗传学研究(part 2) Hong-Wen Deng, Ph.D. Osteoporosis Research Center
Diabete.
危险因素综合控制,防治心血管疾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孙宁玲
Craig.Hanis,Ph.D. 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 Hoaston 人类遗传学中心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分数乘小数 浙江省诸暨市直埠镇第五完小 章麒鹤.
健康身體彩色人生~ 會說話的身體 松山高中健康與護理 郭靜靜 中華民國一百年九月十八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rofessor Dr. Jin BQ Dept. of Food Science & Nutrition NJNU Nutrition and Chronic Diseases Professor Dr. Jin BQ Dept. of Food Science & Nutrition NJNU

History Before 85s in the last century Deficiency: Protein, Lipids and CH2O Vitamins, Microelements In 21th century from 90s Over account Chronic diseases

Causes Food supply: Richer Sports: Less Energy exhausted < Intake BMI: 25-30, Obesity

Obesity1 Base of chronic diseases Chronic diseases with nutrition Nutritional unbalanced for long time 1 With protein metabolism: 痛风 2 With lipids metabolism: hyperlipidemia, AS 3 With CH2O: DM 4 With NaCl: Hypertension

Obesity2 我国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估计人数分别为2.0亿和6 000多万。大城市成人超重率与肥胖现患率分别高达30.0%和12.3% 儿童肥胖率已达8.1%,应引起高度重视。与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资料相比,成人超重率上升39%,肥胖率上升97%,预计今后肥胖患病率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

Obesity3 人体测量指标:主要三种(腰围、臀围等) 1 身高标准体重法 肥胖度(%) = [实际体重(kg) - 身高标准体重 (kg)]÷身高标准体重(kg)×100% 判断标准:肥胖度≥10%为超重 20%-29%为轻度肥胖 30 %-49 %为中度肥胖 ≥50%为重度肥胖

2 皮褶厚度 一般不单独使用 判定方法: 肥胖度≥20% 两处的皮褶厚度≥80% 或一处皮褶厚度≥95% 为肥胖 肥胖度<10% 2 皮褶厚度 一般不单独使用 判定方法: 肥胖度≥20% 两处的皮褶厚度≥80% 或一处皮褶厚度≥95% 为肥胖 肥胖度<10% 无论两处的皮褶厚度如何,均为体重正常者。

3体质指数(BMI) 判断标准: BMI<18.5为消瘦 18.5~25为正常 >25为超重 >30为肥胖

物理测量法:测量骨骼重量和体脂在体内和皮下的分布(活龄计) 化学测量法:对机体瘦组织成分进行计算 (公式) WHO中心性肥胖标准: 男性腰围≥ 102厘米;女性腰围≥88 厘米

Obesity4 分类 1 遗传性:染色体或DNA突变导致 ,家族史 2 继发性:脑垂体-肾上腺轴病变 内分泌紊乱等疾病、外伤 3单纯性:营养过剩的全身性脂肪过量积累

Obesity5 危害 肥胖与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缺血性心脑疾患、癌症、变形性关节炎、骨端软骨症、月经异常、妊娠和分娩异常等很多疾病有明显的关系。 肥胖可增加死亡的危险性。有研究表明,中等度的肥胖(BMI≥27)死亡率明显上升。

Obesity6 预防与控制 方法不当 1 平衡膳食、控制能量摄入 1 过度节食 2 适量运动、增加消耗 2 短期超强度运动 预防与控制 方法不当 1 平衡膳食、控制能量摄入 1 过度节食 2 适量运动、增加消耗 2 短期超强度运动 3 持之以恒 3 药物控制

Diabetes meflitus,DM1 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外周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糖代谢紊乱外,还伴有脂肪、蛋白质、水及电解质等多种代谢紊乱 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力和体重减少的 “三多一少”

DM2 发病率 2006年: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在5%~6% 欧洲:2% 美国:5%。非裔美国人患病者13% 中南美裔美国人17%,美国土著人50% 日本:3%~4% 印度:是日本的7倍多 澳大利亚:2.9% 巴基斯坦:1.5% 菲律宾为:9.7% 中国:2.6%

DM3 中国 大城市20岁以上糖尿病患病率由4.6%上升到6.4% 中小城市由3.4%上升到3.9%。 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升高 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率高3倍 下肢坏疽高5倍 尿毒症高17倍 双目失明高25倍

DM4 危险因素 诊断标准 饮食结构 遗传因素 生理、病理因素 空腹血糖(FBG)≥7.0mmol/l;,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符合上述标准之一的患者即诊断为糖尿病

DM5 Ⅰ型糖尿病:即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Ⅱ型糖尿病:即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其它类型糖尿病:如妊娠期糖尿病 感染性糖尿病等

DM6 糖尿病膳食营养调控: 1 营养治疗目标:制定膳食营养计划 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保持较好的代谢控制 减少急性和慢性并发症的危险 通过营养控制改进健康 2 营养治疗原则:因人而异,合理饮食结构 合理餐次分配和持之以恒 减少口服降糖剂量、胰岛素剂量

脂代谢异常与心脑血管疾病 我国成年居民 1 血脂异常:成年居民为 18.6% 三项指标:高胆固醇血症2.9% 高甘油三酯血症11.9 %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7.4% 2 高血压:18.8% ,城市>乡村 3 动脉粥样硬化

营养膳食预防 1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理想体重 2 限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 3 提高植物性蛋白的摄入、少吃甜食 4 保证充足的膳食纤维摄入 5 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6 饮食清淡、低盐和少饮酒 7 适当多吃保护性食品 高血压诊断标准: 收缩压>=140mmHg 或舒张压>=90mmHg 或近两周内服用降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