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 挑食厌食症 泉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梅苑站 李永芳 2012年4月12日.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仙方活命饮 组 成 二花三钱( 9g ) 防风一钱( 3g ) 白芷一钱( 3g ) 赤芍一钱( 3g ) 当归一钱( 3g ) 乳香一钱( 3g ) 没药一钱( 3g ) 皂刺一钱( 3g ) 穿山甲一钱( 3g ) 贝母一钱( 3g ) 花粉一钱( 3g ) 陈皮三钱( 9g ) 甘草一钱(
Advertisements

教学目的 掌握理气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枳实与枳壳、青皮与陈皮、香附的有 效成分、药理作用 教学内容 理气药的功效主治; 理气药常用的实验方法 理气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枳实与枳壳、青皮与陈皮、香附的有效 成分、药理作用 教学重点 理气药的药理作用; 枳实与枳壳、青皮与陈皮、香附的有 效成分与药理作用。 第十二章.
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概念 :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 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 概念 :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 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 近年来已被公认为一类具有特殊病理生 理基础的身心疾病。在西方国家占胃肠 病门诊的 50% 。患者年龄多在.
胃 痛 针灸学内科病证 针灸学内科病证. 一、概 念 针灸学内科病证 — 胃痛 3 胃 痛 胃痛, 又称胃脘痛, 是指上腹胃脘反复发作性疼 痛为主的症状。因其疼痛部位近心窝部, 又称 作 “ 心痛 ” 、 “ 胃心痛 ” 等。本病与 “ 真心痛 ” 有本质 不同,临床上应加以区别。多见于急慢性胃炎,
手太阴经脉循行图示 中焦 络大肠 沿胃口 上膈 属肺 出腋下 上肢内侧前沿 列缺 鱼 鱼际 大拇指桡侧端(少商) 食指内侧(商阳) 该经脉循行所联络的脏腑器官 : 肺 、大肠、胃、 膈、咽喉、气道 主要病候: 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吸、咳血、伤风、 胸部胀满、咽喉肿痛、缺盆部、和手臂内侧前缘痛、肩.
1 四、足太阴脾经 (一)经脉循行 释 :( 1 )白肉际:又称赤白肉际。手足两侧 阴 阳面的分界处。 释 :( 1 )白肉际:又称赤白肉际。手足两侧 阴 阳面的分界处。 ( 2 )核骨:第一趾骨小头的头部突起。 ( 2 )核骨:第一趾骨小头的头部突起。 ( 3 )踹: 指腓肠肌。 ( 3 )踹:
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 45 穴) (一)主治概要: ① 胃肠病:食欲不振、胃痛、呕吐、 噎膈、腹胀、泄泻、便秘等 ② 头面五官病:目赤痛痒、目翳、眼 睑润动等 ③ 神志病:癫狂等 ④ 热病 ⑤ 经脉循行部位的其它病证:下肢痿 痹、转筋等.
便 秘. 一、概论 定义: 便秘--是指排便频率减少,七天内排便 次数少于 2 ~ 3 次,排便困难,粪便干结.
一指禅推法 常晓波博士 : Mobile:
猪病防治 猪链球菌病的症状与病理变化. 学习目标 1. 掌握猪链球菌病各种类型的症状要点。 2. 了解猪链球菌病的脑膜炎型、关节炎型和 淋巴结脓肿的病理变化; 3. 掌握猪链球菌病的急性败血型的病理变化。
兔子技術篇 保定.注射.採血 動物實驗組 張秀琪.
The Lung Meridian of Hand-taiyin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针灸学内科病证 胃 痛.
小儿推拿疗法 江东区妇幼保健院 胡波瑛.
婴幼儿腹泻.
(2)小儿实用推拿穴位及手法与作用(第二讲)
第十七章  按  摩 黄淮学院体育系 王会凤.
背景音乐 西安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队 梅花三弄(编钟与乐队)
妊娠恶阻.
恶阻 目的要求: 掌握 恶阻的定义及辨证论治。 熟悉 恶阻的病因病机。.
恶阻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妇 科 教 研 室 陶莉莉.
摩 法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康复保健系推拿教研室.
(1)小儿实用推拿穴位及手法 与作用(第一讲) 主讲:周站长
中医药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0~36个月儿童中医调养服务 徐荣谦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推拿学.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按 摩 第一节 概 述 概念 按摩是利用手、足或器械等进行各种手法操作,刺激人体体表部位或穴位,以提高或改善人体生理功能、消除疲劳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胃炎的症状及治疗 3/8/2017.
主题活动三春天的聚会 ——神奇的中草药 大班(下) 文昌湖区萌水镇希望幼儿园 黎萌.
全球健康危机 W. Thomas London, M.D. 翻译:章杨.
生理、病因、病理特点 儿 科 教 研 室.
方剂与中成药 十七、消食剂 医学与健康学院 陈 力.
一.手太阴肺经(11穴) 起穴:中府→上肢内侧前缘→止穴:少商。 本经名穴:列缺。 第三节 十四经穴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云门(LU2)
足厥阴肝经.
非典型肺炎处方 报告人:殷艳芳.
抗痛风药的作用、分类及典型抗痛风药的结构、理化性质和临床用途 蔡楚璇 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
虫积辩证.
手 外 伤.
第四节 经 外 奇 穴 康复医学系老服教研室 罗清平.
消食药.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三、足阳明胃经 (一)经脉循行 体表:起于鼻翼旁,上行眼眶下缘,折回下行口角,在下颌角前分成两支,一支上额角,另一支下沿颈前外下行缺盆,循乳中,夹脐旁两寸,经下肢前缘下行,止于足次趾外侧端。胫部支脉从膝下三寸至中趾外侧,跗部支脉从足背至大趾内侧端,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体内:属胃,络脾。入上齿龈。
消化功能调节药.
呕 吐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 郭淑云.
手阳明大肠经.
TDS检测穴位 解 说 手 册 北京人人健康预防保健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制.
糖尿病流行病学.
利水渗湿药.
鸡蛋知多少 制作人员:郭怡欣 崇家荣 张茅 郑云淇.
胃肠炎(Gastro-enteritis)
第十三章 利水渗湿药.
雷 伟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潘道友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广州医学院 刘义海、潘俊辉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
积 滞 儿科教研室.
积 滞 附属医院中医科 赵丽华.
消 食 剂.
南 京.
保健按摩 见 , 封面页 常 不适证.
白云小学 一(5)班 陶官森.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浅表性胃炎什么症状.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先天性眼球运动功能麻痹 曲海瑛,女,患先天性眼球运动功能麻痹,双眼球不能转动,四处求治23年,未见好转,接受导平治疗20天,双眼球能转动了,巩固治疗三个月,眼球运动功能及视力基本正常。
美 术 专 业 手 语 教育名家工作室 张雪梅
運動穴位按摩 中國經絡學 穴位按摩 手掌按摩 腳底按摩.
科学健走 胡松宇 国家一级健身指导员 科学健走与营养研究中心成员 中国健走高级教练 万步网健走技术指导教练.
功能性胃肠病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
目錄 在中文輸入法底下打標點符號 Backspace退位鍵 Delete刪除鍵 Enter確定鍵 NumLock數字卡鎖鍵
九宫趣味数学──手指关节计算器 上海浦东建平实验小学 王政皓.
9.6.2 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1. 无输出变压器(OTL)的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UCC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小儿推拿 挑食厌食症 泉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梅苑站 李永芳 2012年4月12日

小儿的生理特点: 纯阳之体,稚阴稚阳。心肝常有余,肺脾肾多虚。这些生理特点疾病多以外感及饮食内伤居多。

致病原因 喂养不当 过饱过饥 零食过量 微量元素缺失 脾常不足

四种推拿方法 补脾经 揉板门 摩腹 揉天枢

脾经   【位置】 拇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 旋推或将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脾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脾经。补脾经、清脾经统称推脾经。   【次数】 100到500次。   【主治】 腹泻、便秘、痢疾、食欲不振、黄疸等。   【临床应用】   (1) 补脾经能健脾和胃,补气养。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而引起的食欲不振,肌肉消瘦,消化不良等症。   (2) 清脾经能清热利湿、化痰止呕。用于湿热熏蒸、皮肤发黄、恶心呕吐、腹泻、痢疾等症。   (3) 小儿体虚、正气不足,患斑疹热病时,推补本穴,可使稳疹透出,但手法宜快,用力宜重。

板门 【位置】手掌大鱼际平面。 【操作】指端揉,称揉板门或运板门;用推法自指根推向腕横纹,称板门推向横纹,反之称横纹推向板门。   【位置】手掌大鱼际平面。   【操作】指端揉,称揉板门或运板门;用推法自指根推向腕横纹,称板门推向横纹,反之称横纹推向板门。   【次数】100到300次。   【主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气喘、嗳气等。   【临床应用】   (1)揉板门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运达上下之气。多用于乳食停积,食欲不振或嗳气、腹胀、腹泻、呕吐等症。   (2)板门推向横纹能止泻横纹推向板门能止呕吐。

腹 【位置】腹部 【操作】自剑突下到脐,用两拇指从中间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用掌或四指沿脐周围摩,称摩腹。  【位置】腹部  【操作】自剑突下到脐,用两拇指从中间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用掌或四指沿脐周围摩,称摩腹。  【次数】腹胀,腹痛,疳积,呕吐,便秘等症。  【临床应用】分推腹阴阳能消食理气且降气,善治乳食停滞或胃气上逆引起的恶心、呕吐、腹胀等症,多与推脾经、运内八卦、按揉足三里等合用。

天枢 【位置】脐旁 2寸。 【操作】用食、中二指揉、称揉天枢。 【次数】100~200次。 【主治】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等症。 【临床应用】揉天枢能理气消滞、调理大肠,多用 于治疗因急慢性胃肠炎及消化功能紊乱引起的腹泻、呕吐、食积、便秘等症。临床上多与揉脐同时使用,以中指按脐,食指和无名指各按两则天枢穴,同时揉动。

脊柱 【位置】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指面自上而下作直推,称推脊;用捏法自下而上称捏脊,每捏三下将背脊提一下,称为捏三提一法。 【次数】推100~300次,捏3~5次。 【主治】发热,惊风,疳积,腹泻等症。 【临床应用】捏脊能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具有强健身体的功能,是小儿保健常用手法之一。临床上多与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摩腹、按揉足三里等配合应用,治疗先天和后天不足的一些慢性病症均有一定的效果。推脊柱能清热,多与清天河水、退六腑、推涌泉等合用,并能疗腰背强痛,角弓反张,下焦阳气虚弱等症。

足三里 【位置】外侧膝眼下3寸,股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操作】用拇指按揉,称按揉足三里。 【次数】20~50次。 【主治】腹胀,腹痛,呕吐,泻泄等症。 【临床应用】按揉足三里能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多用于消化道疾患。治疗呕吐,多与推大柱骨、分腹阴阳合用;治疗腹虚腹泻,多与补大肠、推上七节骨合用;另外,还与摩腹、捏脊等配合应用于小儿保健。

祝所有宝宝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