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雷 伟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潘道友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雷 伟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潘道友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雷 伟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潘道友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第四章 推拿穴位 雷 伟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潘道友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2 本章内容 第一节 小儿推拿穴位概说 第二节 头面颈项部穴位 第三节 胸腹部穴位 第四节 腰背骶部穴位 第五节 上肢部穴位 第六节 下肢部穴位

3 本章学习重点 1.准确定位小儿推拿常用穴、特定穴的位置 2.记住小儿推拿穴位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3.学会小儿推拿特定穴的操作方法 4.理解小儿推拿特定穴的特点及命名方法 5.熟悉小儿推拿穴位有关文献

4 第一节 小儿推拿穴位概说 小儿推拿穴位,包括十四经穴、经外奇穴、经验穴、阿 是穴(天应穴)及特定穴等。本章重点介绍小儿推拿特定穴及
第一节 小儿推拿穴位概说 小儿推拿穴位,包括十四经穴、经外奇穴、经验穴、阿 是穴(天应穴)及特定穴等。本章重点介绍小儿推拿特定穴及 常用的经穴、经外奇穴。 一、小儿推拿特定穴特点 1、形状:除了点状、还有线状、面状; 2、分布:主要在双手---小儿百脉汇于两掌,其次为头面 胸背及下肢较少; 3、无经络线相连。

5 第一节 小儿推拿穴位概说 二、小儿推拿特定穴命名 1、根据脏腑命名——大肠,小肠,心经,脾经等。 2、根据人体部位——腹,胁,脊,五指节等。
第一节 小儿推拿穴位概说 二、小儿推拿特定穴命名 1、根据脏腑命名——大肠,小肠,心经,脾经等。  2、根据人体部位——腹,胁,脊,五指节等。 3、根据作用作用——精宁,端正,止泻等。  4、根据阴阳学说——阴池,阳池等。 5、根据五行学说——肝木,肺金,肾水等。 6、根据动物名称——老龙,黄蜂,百虫,龟尾等。 7、根据山谷河流——山根,洪池,天河水,水底等。 8、根据建筑物体——天庭,天门,三关等。

6 第一节 小儿推拿穴位概说 三、两特定穴概念比较 小儿推拿特定穴:小儿推拿所特有,有特定部位、名称、操作 方法和临床作用,不属十四经;
第一节 小儿推拿穴位概说 三、两特定穴概念比较 小儿推拿特定穴:小儿推拿所特有,有特定部位、名称、操作 方法和临床作用,不属十四经; 经络学中特定穴:与经络有密切联系,因有特殊临床功效而得 名,属十四经的一部分。 四、小儿特定穴取穴方法 与经络腧穴学中取穴方法相同: 体表标志法:腕横纹、指纹等; 折量分寸法:膝中至外踝长多少寸? 指量法:中指中节指骨掌面横纹间距多少寸?

7 第二节 头面颈项部穴位 本节知识点 1.准确定位头面颈项部穴的位置 2.记住头面颈项穴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3.学会头面颈项穴的操作方法
第二节 头面颈项部穴位 本节知识点 1.准确定位头面颈项部穴的位置 2.记住头面颈项穴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3.学会头面颈项穴的操作方法 4.熟悉头面颈项部穴位相关文献

8 1、天门(攒竹)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用两手拇指从眉心交替推至前发际,直推30~50次。又称“开天门”是“头部手法一”,常为推拿时的首推穴。 作用: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惊安神。 临床运用:推攒竹疏风解表,开窍醒神,镇静。 外感发热,头痛等症---与推坎宫,揉太阳合用。 烦躁者---与清肝经,按揉百会合用以镇静安神。 ※ 体虚、出汗较多、佝偻病患儿慎用。

9 2、坎宫(眉弓、鱼腰) 位置: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横线。
操作:用两大拇指从眉心沿两侧眉骨向眉梢分推,其余四指轻放在头部两侧固定之,推30~50次。为“推坎宫”或“头部手法二”,属常用手法。 作用: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疼。 临床运用:推坎宫能疏风解表,醒脑明目。 外感发热,头痛---与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合用。 目赤肿痛---与推坎宫,清肝经,掐揉小天心,清天河水合用。

10 3、太阳 外感头疼---用泻法。 位置: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见图。
操作:用两拇指桡侧自眉梢向耳直推为“推太阳”或“头部手法二”,属常用手法。用两手中指端按压于太阳穴,向耳或眼方向揉按之名“揉运太阳”。 作用:推太阳 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疼; 揉运太阳 向眼方向运转为补,向耳方向揉中加按为泻。 临床运用:外感发热、头疼、汗证、内伤诸病症。 外感头疼---用泻法。 内伤头痛---用补法。

11 4、印堂(眉心) 位置:两眉连线中点处。 操作:用拇指甲掐眉心,再用拇指端揉之。掐3~5次,揉20~30次。 作用:醒神开窍、疏风解表。
临床运用:神志昏迷,感冒,头疼。 惊风---与掐十宣、掐人中、掐承浆合用。 外感---与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合用。

12 5、山根(山风、二门 ) 位置:两目内眦联线之中,鼻根低洼处。见下图。 操作:拇指甲掐,称为掐山根。掐3~5次。 作用:开关窍、醒目安神。
临床运用:惊风、昏迷、 抽搐等,同时该穴常用于诊断,如 见山根处青筋显露为脾虚寒或惊风。

13 6、人中(水沟) 位置:在鼻下人中沟正中上1/3与下2/3交界处。 操作:用拇指指甲掐3~5次,或掐后加揉或掐之醒后即止(不要掐破皮肤)。
作用:醒神开窍。 临床运用:用于急救,对于中暑、窒息、惊厥或抽搐有效。

14 7、迎香(井灶、洗皂、宝瓶 ) 位置:鼻翼外缘旁开0.5寸、鼻唇沟陷中。 操作:用食、中指或两拇指桡侧按揉20~50次。
作用:宣肺气,通鼻窍。 临床运用:治疗感冒或慢性鼻炎等引起的鼻塞流涕、呼吸不畅,多与清肺经、拿风池等合用,配合治外感“四大手法”效果更佳。

15 8、牙关(颊车 ) 位置: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用力咬牙时咬肌隆起处。 操作:用拇指按3~5次或中指揉30~50次。
作用:按牙关开窍,揉牙关疏风通络止痛。 临床运用:按牙关主要用于牙关紧闭;揉牙关治疗口眼歪斜。

16 9、囟门(泥丸 ) 位置: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百会前骨凹陷中。
操作:用拇指自前发际交替推至囟门,或自囟门向两旁分推;或用掌心轻揉之,30~50次。 作用:镇惊安神、通窍。 临床运用:多用于头痛、惊风、鼻塞。 ※小儿前囟正常闭合---12~18个月,手法要轻,勿用力按压。

17 10、百会 位置: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会点,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 操作:用拇指螺纹面、掌心揉按之,也可用灸法。
作用:镇惊安神、升阳举陷。 临床应用:惊风,眩晕,昏厥,脱肛,遗尿等。 脱肛,遗尿---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揉丹田合用。

18 11、耳后高骨(高骨) 位置: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高骨下凹陷中。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作揉、推运、掐法,揉、推运30~50次,掐3~5次。
作用:疏风解表、安神除烦。 临床应用:疏风解表,治感冒头痛。 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合用组成解表“四大手法”治外感表证。 安神除烦,治神昏烦躁----配揉百会、清肝经、清心经。

19 12、风池 位置:颈后发际,平风府穴两侧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凹陷中。
操作:用拇指、食指或拇指、中指相对用力,拿揉、拿5~10次。或一定比例按揉。 作用:发汗解表、祛风散寒。 临床应用:发汗效果卓著,多用于感冒头疼,发热无汗等表实 症;另外,亦可治疗颈项强痛、落枕。

20 13、天柱骨(天柱) 位置: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指自上而下直推,100~300次,称推天柱
骨;或用汤匙边蘸油自上向下刮。 作用:降逆止呕,祛风散寒。 临床运用:推、刮天柱骨能降逆止呕、祛风寒;推板门,揉中 脘,推天柱骨合用疗呕恶;拿风池,掐揉二扇门合用治疗外感 发热,颈项强痛。

21 14、桥弓 位置:颈部两侧,沿胸锁乳突肌成一线。
操作:用拇指指腹自上而下推抹,称抹桥弓;用拇、食、中三指拿捏,称拿桥弓;或用食、中、无名指揉,称揉桥弓。揉3~5分钟,揉捏10次,拿3~5次。 作用:行气活血、软坚消肿、舒经通络。 临床运用:用于治疗小儿肌性斜颈。

22 百会、印堂、人中比较 共性 个性 百会 都具有开窍醒神作用,用于惊风、抽搐。 可灸,重在升阳举陷 印堂 重在疏风解表 人中 重在醒神止痉

23 本节知识点 1.准确定位胸腹部穴位的位置 2.学会胸腹部穴位的操作方法 3.记住胸腹部穴位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4.熟悉胸腹部穴位相关文献
第三节 胸腹部 本节知识点 1.准确定位胸腹部穴位的位置 2.学会胸腹部穴位的操作方法 3.记住胸腹部穴位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4.熟悉胸腹部穴位相关文献

24 1、天突 位置:胸骨切迹上缘正中陷中。 操作:中指端按揉10~30次,称按揉天突;双手拇指对称挤捏 至皮下淤血成紫红色称挤捏天突。
作用:理气化痰,降逆止呕,止咳平喘。 临床运用:用于气机不利,痰涎壅盛或胃气上逆病症;外感发 热、急性扁桃体炎挤捏天突加辨证取穴手法。

25 2、膻中 位置:胸骨正中,两乳头连线中点。 操作:以拇指或中指面揉50~100次,为揉膻中;两拇指自膻中向两旁分推至乳头50~100次为分推膻中;食、中指自胸骨切迹向下推至剑突50~100次为推膻中。 作用: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临床运用:胸闷,咳嗽,气喘,痰鸣等。 分推膻中 揉膻中

26 3、乳根 位置:乳头直下第五肋间隙。 操作:用食指或中指指端揉30~50次。 作用:化痰止咳,消食化滞。
临床运用:多用于胸闷、胸痛、咳喘等。 乳根

27 4、乳旁 位置:乳头外侧旁开0.2寸。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揉30~50次;用两手拇指、中指拿3~5次。
作用:揉法---宽胸理气,止咳化痰;拿法---降逆止呕。 临床运用:揉乳旁用于胸闷、咳嗽肺气上逆等症,拿乳旁疗呕吐。 乳旁

28 5、胁肋 位置:腋下两胁至天枢一带。 操作:两手掌从小儿两侧腋下搓摩至天枢穴50~100次,称搓摩胁肋,又叫按弦走搓摩。
作用:顺气化痰、开积聚。 临床运用:用于小儿食积、痰涎壅盛、气逆所致胸闷、腹胀、气喘等。

29 6、中脘(胃脘、太仓) 位置:脐上4寸。 操作:用指端或掌根按揉100~300次,称揉中脘;掌心或四指摩中脘5分钟,称摩中脘;沿喉至中脘直推100~300次为推中脘。 作用:宽中理气、健脾和胃、消食和中。 临床运用:多用于消化系疾病,如胃痛,胀满,积滞,呕吐,泄泻,食欲不振等。

30 7、腹 位置:腹部。 操作:用两手拇指沿肋弓角边缘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掌或四指摩称摩腹。 作用: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临床运用:用于乳食停滞,胃气上逆之恶心、呕吐、厌食、腹胀等;在临床中摩腹,按揉足三里,捏脊全用还可用于小儿保健,起强壮身体,健脾和胃,消食的作用。

31 8、脐(神阙) 位置:肚脐正中。 操作:用中指端或掌根揉100~300次为揉脐。用指腹或手掌面摩称摩脐。
作用: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消食导滞。 临床运用:揉脐,摩脐能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消食导滞。 腹泻,疳积---揉脐、摩腹、推上七节骨、揉龟尾合用。

32 9、天枢 位置:脐旁2寸。 操作:用食、中指揉。 作用:疏调大肠,理气消滞。 临床运用:腹痛,腹泻,呕吐,食积等。

33 10、丹田 位置:脐下2寸与3寸间。 操作:用手指或手掌揉50~100次或摩5分钟。 作用:培肾固本,温补下元,分清别浊。
临床运用:小儿先天不足,下元虚冷之腹痛、遗尿、脱肛、急性尿潴留等。 尿潴留---与推箕门、清小肠、揉关元合用。 遗尿、脱肛---与补肾经、推三关、灸百会、揉外劳合用。

34 11、肚角 位置:脐下2寸旁开2寸两大筋。 操作:用拇、食、中三指作拿法,称拿肚角。 作用:理气消滞,止痛。
临床运用:拿肚角,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腹痛,特别是对寒痛、伤食痛效果更好,一般拿3~5次即可。为治腹痛之要法。

35 第四节 腰背腰骶部 本节知识点 1.准确定位腰背腰骶部穴位位置 2.学会腰背腰骶部穴位的操作方法 3.记住腰背腰骶部穴位作用和临床运用
第四节  腰背腰骶部 本节知识点 1.准确定位腰背腰骶部穴位位置 2.学会腰背腰骶部穴位的操作方法 3.记住腰背腰骶部穴位作用和临床运用 4.熟悉腰背腰骶部穴位相关文献

36 1、肩井(膊井 ) 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的中点。 操作:用拇指与食指对称用力提 拿3~5次,称拿肩井;用指端 按之10~30次,称按肩井。
作用:宣通气血、发汗解表。 临床运用:感冒,头项强,肩背 痛,惊风等,作为治疗结束后 的总收法。

37 2、大椎 位置: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操作:用中指端揉20~30次。 作用:退热解表。 临床运用:感冒发热,项强,咳嗽等。

38 3、风门 位置: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用两手拇指或中指揉之。 作用:解表通络,止咳平喘。
临床运用:多用于外感风寒、咳嗽气喘。 外感风寒、咳嗽气喘---与清肺经、揉肺俞、推揉膻中合用。 背腰部肌肉疼痛---与拿委中、拿承山、拿昆仑合用。

39 4、肺俞 位置:在第三胸椎旁开1.5寸。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面揉50~100次,称揉肺俞;自肩胛骨内
从上向下呈“八”字形分推100~300次,称推肺俞,又称分推 肩胛骨。 作用:清肺平喘、止咳化痰。 临床运用:发热,咳嗽,气喘,痰鸣。 外感咳嗽---与治外感“四大手法”、清肺经、揉膻中、揉天突合用。 内伤咳嗽---与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揉足三里、揉膻中、揉天突、捏脊合用。

40 5、脾俞 位置:在第十一胸椎棘突旁开1.5寸。 操作:用两手拇指或中指面揉50~100次,称揉脾俞。 作用:健脾胃,助运化。
临床运用:呕吐、腹泻、疳积、食欲不振、水肿、慢惊风、四 肢乏力等。 脾虚腹泻---与补脾经、补大肠、揉脐、摩腹、推上七节骨合用。 疳积---与补脾经、掐揉四横纹、揉足三里、捏脊等合用。 呕吐---与推天柱骨、揉中脘、揉天突、摩腹等合用。

41 6、肾俞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用两手拇指或一手食指、中指面揉50~100次,称揉肾俞。 作用:滋阴壮阳,补益肾元。
临床运用:腹泻、遗尿、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42 7、脊柱 位置: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指、中指沿脊柱由上往下推100~300次,此法为推 脊;捏法自下而上3~5遍。
作用: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强健身体。 临床运用:重推脊法---清热,配清天河水,退六腑,推涌泉 轻推脊法---安神,治疗夜啼; 捏脊是保健手法之一,与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摩腹、按揉足三里合用可强身健体。

43 8、七节骨 位置: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长强穴)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螺纹面作推法,由上往下推为推下七节,由下往 上推为上七节。
作用:理肠。 临床运用:推上七节骨能温阳止泻,多用于虚寒腹泻,久痢等 症。配按揉百会,揉丹田治气虚下陷的脱肛,遗尿等。 推下七节骨能泻热通便,用于肠热便秘证、痢疾等症,配清大肠,揉天枢、摩腹合用。

44 9、龟尾(尾闾、长强、尾尻) 位置:尾椎骨端。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面揉100~300次。 作用:通调督脉,调理大肠。
临床运用:揉龟尾能通调督脉之气,调 理大肠的作用。揉龟尾、揉脐、推七 节骨合用治腹泻便秘。 “龟尾七节,摩腹揉脐”乃小儿腹泻之通法。

45 第五节 上肢部 本节知识点 1.准确定位上肢部穴位的位置 2.学会上肢部穴位的操作方法作用 3.记住上肢部穴位作用及临床应用
4.熟悉上肢部穴位相关文献

46 1、脾经(脾土) 位置:手指拇指桡侧缘或拇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用拇指螺纹面于患儿螺纹面上,旋转推移,或屈起小儿拇指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此法为补脾经。直小儿拇指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清脾经。 作用:旋推 屈指推---健脾和胃; 向指尖直推---清脾胃之火。

47 1、脾经(脾土) 临床运用: 补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肌肉消瘦、消化不良等症。
清脾经能清热利湿,化痰止呕。用于湿热重蒸,皮肤发黄,恶心呕吐,腹泻痢疾等症。 小儿脾胃薄弱,不宜攻伐太甚,一般多用补法,体壮邪实者方能用清法。 小儿体虚或正气不足,患斑疹热病时,推补本穴,可使陷 疹透出,但手法宜快,用力宜重。

48 2、肝经(肝木) 位置:手指食指螺纹面。 操作:用拇指螺纹面在患儿食指螺纹面上作旋推,或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为补肝经。由指根向指尖直推为清肝经。 作用:平肝熄风、解热除烦。 临床运用:清肝经能平肝泻火,熄风镇惊,解郁除烦,多用于惊风,抽搐,烦躁不安,五心烦热、目赤口苦等。 肝经多用清法,如肝阴虚者,以滋肾养肝法代之。

49 3、心经(心火) 位置:手指中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用拇指螺纹面在患儿中指螺纹面上作旋推,或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为补心经;反之直推为清心经。推100~500次。 作用:清心导热。 临床运用:清心经能清热退心火。常用于心火旺盛而致的高热神昏,面赤口疮,小便短赤等。临床中多与清天河水,清小肠合用。 ※心经多以清为主。需要补可补后加清,或补脾经代之。

50 4、肺经(肺金) 位置:手指无名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用拇指螺纹面在患儿无名指螺纹面旋推或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为补肺经。反之直推为清肺经。推100~500次。 作用:补法补益肺气;清法可宣肺清热。 临床运用:补肺经能补益肺气,用于咳嗽气喘,虚汗怕冷的肺经虚寒证。清肺经能宣肺清热,疏风解表,化痰止咳,用于外感发热,咳嗽,气喘,痰鸣等肺经实热症。

51 5、肾经 (肾水) 位置:手小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用拇指螺纹面在患儿小指螺纹面上作旋推,或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也称补肾经;反之为清,称清肾经 。推100~500次。 作用:补肾经具有补肾益脑,温养下元的作用;清肾经能清利下焦湿热。 临床运用: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肾虚腹泻,遗尿,虚喘等。 ※肾经穴一般多用补法,需用清法时,多以清小肠代之。

52 6、五经 位置 :五手指罗纹面,即脾、肝、心、肺、肾经。
操作 :用一手拇指或中指从患儿拇指运或掐揉至小指,运50~100次,掐揉3~5次,称运五经和掐揉五经。患者掌心向下,五指并拢,术者拇指放在患儿掌背,其余四指并拢在患儿掌面,向指端方向直推,推50~100次,称推五经。五经穴有运法、掐法、揉法、推法4种操作。 作用 :推五经能解表退热。 临床应用 :主治外感发热

53 7、大肠 位置: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操作:从食指尖直推到虎口,为补;反之为清。推100~300次。
临床运用:补大肠能涩肠固脱,温中止泻,用于虚寒腹泻,脱肛等病症。 清大肠能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多用于湿热,积食滞留肠道,身热腹痛,痢下赤白,大便秘结等症。

54 8、小肠 位置:小指尺侧,自指端到指根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推,由小指尖推向指根为补,反之为清。 作用:清小肠能清热利尿,泌别清浊。
临床运用:温补下元;清利下焦 实热,治疗遗尿、尿闭、发热。 ※本穴多用清法。补小肠能滋阴补虚。若阴虚水亏,小便短少,可用补法。

55 9、肾顶 位置:小指顶端。 操作:用中指或拇指按揉,30~50次。 作用:收敛元气,固表止汗。 临床应用:治疗自汗、盗汗或大汗
淋漓不止等症。 气虚自汗---与补脾经、、补肺经、推三关、揉足三里等合用。

56 10、肾纹 位置:在手掌面,小指第二指间横纹处。 操作:用中指或拇指按揉。30~50次。 作用:祛风明目,散瘀结。
临床应用:高热,鹅口疮,手足逆冷。

57 11、四横纹 四横纹 位置: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的第一指间横纹处。
操作:用拇指甲掐,掐后继揉为掐揉四横纹;四指并拢,从食指横纹,推向小指横纹处,称推四横纹。掐揉各3~5次,推100~300次。 作用:健脾和胃、行气导滞。 临床运用:消化不良,疳积,腹痛,腹胀,肠鸣。 ※掐揉四横纹---治疗小儿疳积的要穴,与补脾经、揉中脘、按揉足三里、捏脊等合用,也可用毫针或三棱针点刺。

58 12、小横纹 位置:掌面食、中、无名、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 操作:拇指甲掐。 作用:退热、消胀、散结。 临床应用:脾胃热结,口唇破烂,腹胀。

59 13、掌小横纹 位置: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 操作:中指或拇指按揉。揉100~300次。 作用:清热散结,化痰止咳。
临床应用:痰热咳嗽、口舌生疮。

60 14、板门 位置:从虎口经鱼际直至总筋之间的一条 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按揉之称揉板门。自拇指根推向腕横纹,称板门推向横纹,反之称横纹推向板门,推100~300次,揉50~100次。 作用:揉板门---止咳化痰、降逆平喘; 推板门---止泻、止呕。 临床运用:揉板门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运达上下之气。用于乳食停积,食欲不振或嗳气,腹胀,胀泻,呕吐等症。板门推向横纹能止泻,横纹推向板门能止呕吐。

61 15、内劳宫(牢宫) 位置:掌心中,屈指时中指、无名指端之间中点
操作:用拇指甲掐之为掐内劳;揉之为揉内劳。用拇指罗纹面或中指端运内劳宫,运10~30次,揉100~300次,掐3~5次。 作用:掐内劳---发汗退热;揉内劳---清心退热。 临床应用:揉内劳宫清热除烦,用于心经有热而致的口舌生疮,发热,烦渴等症。运内劳宫,能清虚热,对心肾两经有热最宜。

62 16、内八卦 位置 :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所作圆周。
操作:自乾至兑沿圆周运100~500次称顺运内八卦;反之为逆运内八卦;部分卦位上分运100~200次称分运八卦。 作用:顺运---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逆运---降气平喘;分运---安魂、定魄、止咳 、清热、 止泻、止呕、发汗。 临床应用:顺运用于乳食内伤、腹胀、纳呆等症;逆运用于咳嗽、呕吐。

63 17、小天心(鱼际交) 位置:在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内劳之下总筋之上。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揉按20~30次,称揉按小天心。用指甲由小天心掐运至内劳或由内劳掐运至小天心3~5次,称为掐运小天心。 作用:揉按小天心---滋阴清热; 掐运小天心---镇惊安神。 临床运用:阴虚内热,久热不退,惊风眼翻。(惊风握拳眼往上翻:由小天心至内劳;惊风握拳眼往下翻:由内劳至小天心)

64 18、总筋 位置:掌后腕横纹中点。 操作:用拇指甲掐或指端揉按之。掐3~5 次,揉按100~300次,称为掐总筋、按总筋。按总筋与分手阴阳同属上肢常用手法。 作用:掐总筋具有退热止呕,镇惊止痉之功。 临床运用:发热、呕吐、惊风、抽搐。

65 19、大横纹 位置:仰掌,掌后横纹。 操作:从掌后横纹中点向两侧分推;从两侧向中间合推100~300次。
作用:分阴阳---调和气血阴阳;合阴阳---化痰平喘。 临床应用:分阴阳用于阴阳不调,气血不和之虚症;合阴阳用 于痰结喘咳、胸闷之实症。

66 20、十宣(十王) 位置:十指尖指甲内赤白肉际处。 操作:拇指甲逐一掐,各3~5次或醒后即止,称掐十宣。 作用:清热、醒神、开窍。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急救。治疗高热惊风,抽搐,昏厥。

67 21、老龙 位置:中指甲后一分处。 操作:用大指甲掐之。 作用:镇惊开窍。 临床运用:急惊暴卒,昏迷不醒。

68 22、端正 位置:中指甲两侧赤白肉际处,桡侧称左端正,尺侧是右端正。 操作:用拇指、食指对掐或对揉,掐3~5次;揉30~50次。
作用:止呕、镇惊。 临床应用:揉右端正可止呕;揉左端正止泻。掐多用于小儿惊风。

69 23、五指节 位置:掌背手指五个第一指间关节。 操作:用拇指掐后揉,3~5次,称掐揉五指节;拇指螺纹面揉五指节,30~50次。
作用:安神镇惊、祛风痰、通关窍。 临床应用:掐五指节多用于惊惕不安、惊吓啼、惊风等;揉五指节主要用于胸闷、痰喘等症。

70 24、二扇门 位置:掌背中指根本节两侧凹陷处。 操作:用两拇甲掐之,继以揉法。 作用:掐揉之能发汗透表,退热平喘。
临床运用:急惊风发热者,口眼歪斜(歪斜向左:掐右手穴,歪斜向右:掐左手穴)。 ※二扇门是发汗要穴。

71 25、二人上马 位置:手背无名及小指掌指关节后凹陷。 操作:用拇指掐3~5次,称掐二人上马;拇指、中指相对用力揉称揉二人上马。
作用:滋阴补肾,顺气散结,利水通淋。 临床运用:多用揉法,主要用于阴虚阳亢,潮热烦躁,牙痛,小便赤涩等症。

72 26、外劳宫 位置:在掌背正中与内劳宫相对。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面揉100~300次,或用拇指指甲掐3~5次。 作用:温阳散寒,升阳举陷。
临床运用:外感风寒,腹痛腹胀腹泻,脱肛,遗尿,疝气等。 揉外劳宫可用于一切寒证。

73 27、威灵 位置:手背二、三掌骨歧缝间。 操作:用掐法称掐威灵。掐3~5次。 作用:开窍醒神。 临床运用:惊风。

74 28、精宁 位置:手背无名指及小指本节后歧缝间。 操作:用掐法称掐精宁。 作用:行气、破结、化痰。 临床运用:气喘,干呕,惊风。

75 29、外八卦 位置:手背与内八卦相对处。 操作:用拇指顺时针方向掐运100~300次,称运外八卦。 作用:宽胸理气、通滞散结。
临床运用:用于胸闷,腹胀,便结。

76 30、一窝风 位置: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处。 操作:用拇指掐之,掐后继揉运数十次。 作用:温中行气,止痹痛,利关节。
临床运用:急慢惊风,各种腹痛,关节屈伸不利。

77 31、膊阳池 位置:手背一窝风上3寸,与内间使相对处。 操作:用拇指甲掐之,掐后加揉按。掐3~5次,揉100~200次。
作用:掐、揉膊阳池能止头痛,通大便,利小便。 临床运用:治疗感冒头痛,大便秘结,小便不利。 便秘---与清大肠、运外八卦、摩腹、推下七节骨合用。 小便不利---与推箕门、揉关元、清小肠等合用。 感冒头痛---与治外感“四大手法”、拿风池等合用。

78 32、三关 位置: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条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指、中指指面,自阳池推向曲池为推三关;
作用:补气行气,温阳散寒,发汗解表。 临床运用:主治一切虚寒病症,对非虚寒病症宜慎用。

79 33、天河水(天河) 位置:前臂正中,总筋至曲泽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指沾凉水又内劳官起经过总筋直推至曲泽穴处,每轻推一次结合吹气一口。此法又名为“大推天河水”。 作用:清天河水能清热解表,泻火除烦。 临床运用:大推天河水清热之力稍弱,主治一般热证或表热证。 打马过天河:清热之力较强,主治高热或伴昏迷者。

80 34、六腑 位置:前臂尺侧,肘至阴池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指、中指指面自小儿肘部推向手腕100~300次。
作用:退六腑能清热,凉血,解毒。 临床运用:本法性寒凉,对温病邪入营、血,脏腑郁热积滞,壮热烦渴,腮腺炎及肿毒等实热证均可应用。 ※平素便溏,脾虚腹泻者,本法慎用。 退六腑与推三关,是大凉大热法可 单用或合用 1:3---推一退三 3:1---推三退一

81 本节知识点 1.准确定位下肢部穴的位置 2.记住下肢部穴位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3.学会下肢部穴的操作方法 4.熟悉下肢部穴的有关文献
第六节 下肢部 本节知识点 1.准确定位下肢部穴的位置 2.记住下肢部穴位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3.学会下肢部穴的操作方法 4.熟悉下肢部穴的有关文献

82 1、箕门 位置:大腿内侧,膝盖上缘至腹股沟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指、中指指面自膝盖内侧上缘至腹股沟作直推法约100~300次。
作用:利尿清热。 临床应用:尿潴留---揉丹田、按揉三阴交合用 。 小便赤涩不利---与清小肠合用。 尿闭---自上往下推 水泻无尿---自下往上推,利小便,实大便。

83 2、百虫 位置:膝上内侧肌肉丰厚处。 操作:用大指和食指、中指对称提拿3~5次,称拿百虫法;拇指端按揉10~30次,称揉百虫法。
作用:疏通经络、止抽搐。 临床运用:多用于下肢瘫痪麻痹等症。

84 3、膝眼 位置:膝盖两旁凹陷中。 操作:用大指、食指同时揉50~100次、按10~20次、掐拿3~ 5次两侧膝眼,分别称按揉膝眼法和掐拿膝眼法。 作用:揉---痛经活络;按、掐、拿---息风止搐。 临床运用:用于小儿麻痹后遗症,膝关节扭挫伤等。 按揉膝眼

85 4、足三里 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开1寸。 操作:用拇指端按揉50~100次,称揉按足三里。 作用: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路。
临床运用:腹涨,腹痛,泄泻,呕吐,下肢痿软无力。

86 5、前承山 位置:小腿胫骨旁,与后承山相对。 操作:用拇指甲掐3~5次,称掐前承山;拇指螺纹面揉该穴30次,称揉前承山。
作用:息风定惊,行气通络。 临床运用:用于治疗角弓反张,下肢抽搐,小儿麻痹症、下肢肌肉萎缩。

87 6、三阴交 位置:内踝直上3寸,胫骨后缘凹陷中。 操作:用大指、食指指端按揉,称揉按三阴交,揉20~30次,按3~5次。
作用:通血脉,活经络,疏下焦,利湿热,通调水道。 临床运用:主要用于泌尿系疾病:遗尿、癃闭、小便赤涩不利。

88 7、解溪 位置:踝关节前横纹中,趾长伸肌腱和踇长伸肌腱间。 操作:用拇指甲掐3~5次或拇指指端揉50~100次。 作用:解痉、止吐泻。
临床运用:主要用于惊风,吐泻。

89 8、大敦 位置:足大指毛际处。 操作:用大指甲掐之。 作用:熄风止痉。 临床运用:惊风。

90 9、丰隆 位置:外踝尖上八寸,胫骨前缘外侧1.5寸,胫腓骨之间。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揉20~40次。 作用:化痰平喘,和胃气。
临床运用:用于痰涎壅盛、咳嗽气喘等症。

91 10、委中 位置:腘窝中央横纹处。 操作:用拇食指端拿窝中筋腱或掐按 之,前者名为拿委中;后者为掐委中。 作用:活气血、舒筋脉、解痉。
临床运用:惊风,抽搐,下肢痿软。

92 11、承山 位置:腓肠肌腹下人字形凹陷中。 操作:用食、中指指端钩拨筋腱3~5次,称拿承山。 作用:通经活络,止痉息风。
临床运用:用于惊风抽搐,下肢痿软,腿痛转筋。

93 12、仆参 位置:昆仑穴直下半寸处。 操作:大指或拇、食指重拿之,继以揉之。 作用:益肾健骨,舒筋活络,安神定志。
临床运用:腰腿痛,霍乱转筋,晕厥、惊风等。

94 13、昆仑 位置:足外踝后缘和跟腱内侧中间的凹陷处。 操作:用大、食指对称拿或掐之,继面揉之。 作用:解肌通络、强腰补肾。
临床运用:头痛、惊风、腰痛、下肢痉挛、足跟痛等。

95 14、涌泉 位置:足掌心前1/3与后2/3交界处的凹陷中。
操作:用拇指指腹着力,向足趾方向直推100~300次,称推涌泉;用拇指指腹在涌泉穴按揉30~50次,称揉涌泉 。 作用:推涌泉---滋阴退热,引火归元; 揉涌泉---降逆止呕,理肠止泻。 男:左揉转+按---止吐,右揉转+按---止泻; 男女:左右相等揉按---止吐止泻; 女:左揉按---止泻,右揉按---止吐。 临床应用:呕吐,泄泻或吐泻兼作,久热不退。

96 附一:推拿法归类 一、解表类 推攒竹、推坎宫、运太阳、运耳后高骨、拿风池、挤捏大椎、揉迎香、拿肩井、推三关、推天河水、掐揉二扇门、揉外劳、掐揉一窝风、黄蜂入洞、清肺经等。 二、清热类 清肝经、清心经、清脾经、清肾经、清大肠、清小肠、清胃经、清天河水、打马过天河、退六腑、掐揉小天心、掐揉总筋、掐揉内劳宫、清板门、掐四横纹、推小横纹、揉掌小横纹、揉肾纹、重推脊、揉涌泉、掐十宣等。

97 附一:推拿法归类 三、止咳化痰类 四、消食化滞类
推揉膻中、揉乳房、揉乳根、补脾经、清补肺经、补肾经、揉肺俞、揉膻中、分推肩胛骨、运内八卦、揉掌小横纹、按揉天突、开璇玑、按弦走搓摩、按揉丰隆 四、消食化滞类 清补脾经、揉板门、掐揉四横纹、运内八卦、揉中脘、分腹阴阳、摩肚脐、摩腹、按揉足三里、揉脾俞、推小横纹等

98 附一:推拿法归类 五、止腹痛类 揉外劳宫、掐四横纹、揉中脘、揉肚脐、揉丹田、揉按足三里、拿肚角、掐揉一窝风、拿后承山、按揉肾俞、按揉脾俞等。 六、止泻类 补大肠、板门推向横纹 、补脾经、补肾经、向上推按后承山 揉左端正、揉龟尾、 推上七节骨、 捏脊、揉脐、 摩肚脐、 揉天枢 、按揉足三里、揉涌泉等

99 附一:推拿法归类 七、止呕吐类 八、止抽搐类
清胃经、清补脾经、横纹推向板门、清肝经、逆运八卦、揉膻中、揉中脘、揉按涌泉、 直推中脘 、分腹阴阳 、推天柱骨、按足三里等。 八、止抽搐类 拿合谷、拿肩井、拿曲池、拿百虫、拿委中、拿后承山、拿昆仑、 拿膝眼等。

100 附一:推拿法归类 九、止腹泻类 十、通大便类
补大肠、板门推向横纹 、补脾经、补肾经、向上推按后承山 揉左端正、揉龟尾、 推上七节骨、 捏脊、揉脐、 摩肚脐、 揉天枢 、按揉足三里、揉涌泉等 十、通大便类 清大肠、按揉膊阳池、 向下推按后承山、 摩腹、 推下七节骨 、揉龟尾 、运外八卦等

101 附一:推拿法归类 十一、醒神开窍类 十二、镇惊安神类 掐人中、掐天庭、掐山根、掐十宣、掐老龙、掐端正、掐威灵、掐精宁、按牙关等。
开天门、按揉百会、揉小天心、清肝经、掐揉五指节、轻推脊、猿猴摘果等。

102 附二:五指经络内外秘旨 大指属脾,脾气通于口,络联于六指,通腹部天枢穴,手之列缺穴,足之三里穴。
  大指属脾,脾气通于口,络联于六指,通腹部天枢穴,手之列缺穴,足之三里穴。   食指属肝,肝气通于目,络联于食指,通于小天心,足之太溪穴。   中指属心,心气通于舌,络联于中指,通背心俞穴,手之中冲穴,足之涌泉穴。

103 附二:五指经络内外秘旨 无名指属肺,肺气通于鼻。络联于无名指,通胸部膻中穴,背部的风门穴。
  小指属肾,肾气通于耳,络联于小指,通目达瞳仁,手之合谷穴,足之大敦穴。   食指外侧属大肠,联络于虎口,直达食指侧巅。   小指外侧属正肠,联络于神门,直达小指巅。

104 本章小结 推拿穴位 小儿推拿穴位概说 头面部穴位 胸腹部穴位 腰背骶部穴位 上肢部穴位 下肢部穴位 小儿百脉汇于双掌,有特殊的位置和作用
以疏风解表,镇静安神为主 以宽胸理气,健脾和胃、理气消食为主 以调整脏腑,清热止泻为主 特定穴位多,以调整脏腑,疏风解表,健脾和胃,消食化滞、清热散结为主 以息风止痉、止抽搐,治疗局部病症为主

105 思考题: 目标检测 一、选择题 1.小儿特定穴多分布在 2.临床上“龟尾七节,摩腹揉脐”常用于治疗 二、简答题
A.头面 B.上肢肘以下 C.下肢膝以下 D.腰背 E.胸腹 2.临床上“龟尾七节,摩腹揉脐”常用于治疗 A.腹痛 B.腹胀 C.腹泻 D.便秘 E.疳积 二、简答题 1.小儿推拿特定穴位和经络学说中的特定穴的区别? 2.试比较揉中脘、摩腹、分腹阴阳、拿肚角四法作用异同点。

106 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二、简答题 1. 小儿推拿特定穴位,与经络学中的特定穴,是两个不同概念。前者为小儿推拿所特有,有特定的部位、名称、操作方法和临床作用,不属于十四经穴;后者是十四经穴的一部分,与经络关系密切,因为有特殊的临床功效而加以命名。 揉中脘、摩腹、分腹阴阳、拿肚角四法,均能健脾和胃,理气消食,为临床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所常用。揉中脘主要用于脾胃虚弱,或胃脘胀满,食积不化等症,分腹阴阳主要和胃理气,降逆止呕。摩腹主要用于消化功能紊乱、腹泻、便秘等。拿肚角主要能止腹痛、除腹胀,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腹痛、腹胀。


Download ppt "雷 伟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潘道友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