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讲:陆游、辛弃疾.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审美经验的直接结果:无利害的快感 康德:审美经验是一种不带任何利害的 愉悦,它不同于感官刺激而来的快感, 也不同于因为善而产生的愉快。
Advertisements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 1 )理解《京口北固亭怀古》一 词运用典故,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 2 )体会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 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第一课 第一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教学目标 知人论世 吟读鉴赏 解读文本 知识迁移 元宵诗词 作者:林娜 广州市第三中学. 教学目标 鉴赏《青玉案 · 元夕》,理解这首词特殊的 立意方式和托寓的表现手法。 品味辛弃疾自甘淡泊、不同流俗的高洁品 性和内心深处浓郁的爱国情思。 返回首页.
7 的乘法口诀. 7 的乘法口诀 外海中心小学 林秀屏 七九 六十三 七二 十四 七四二十八 七七 四十九 七五 三十五 七六 四十二 七八 五十六 七一 得七 七三 二十一.
1 、了解宋诗的特色与分期、宋诗的代表 作家的创作成就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了解本单元所选作品的基本内容、风 格特色。
詞 選. 關於詞 關於詞 起源承襲樂府,受外來新樂影響,改變唐詩的新文體 別稱詩餘、樂府、曲子詞、長短句、倚聲 體制 1. 依字數分:小令 (58 字以下 ) 、中調 (59-90 字 ) 、長調 (91 字以上 ) 2. 詞牌,像現代歌譜,與內容無關。詞牌下小字為題目,才與內容有關。 格律 1.
辛 弃 疾 和辛派爱国词人 中国人民大学 诸葛忆兵. 一、辛弃疾生平 辛弃疾( 1140— 1207 ),初字坦夫, 后改幼安,号稼轩, 济南历城(今属山东) 人。
第十三讲 辛弃疾:英雄不偶的悲愤 一、辛弃疾的生平与创作  辛弃疾( 1140—1207 )字幼安, 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家乡已沦陷于女真人之手。  祖父辛赞的影响  参加起义军,任掌书记  生擒叛徒的壮举  南渡后不容于官场,任职地方,整 顿治安,治理荒政  中年后闲居江西上饶带湖、铅山.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树兰 陈刚 破阵子 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看日历.
主題:時間和日期 二零零九年 七月七号.
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宋济南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第一期(1140-1162)沦陷及起义期 第二期(1162—1181)南渡初期 第三期(1181—1203)闲居带湖、瓢泉时期 第四期(1203—1207) 晚年再起,参与北伐时期.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一) 忧国伤时 1.反映社会的黑暗: 杜甫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1.了解南宋词的分期、总体特征及前人对它的评价。 2.结合李清照的生活背景、文化背景,理解本单元所选的她的两首词;进一步加深对“知人论世”或背景批评这种批评方法的领会。
挚热的爱国豪情: 辛弃疾《摸鱼儿》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 杨 红.
古诗乐园.
我爱记诗词 龙虎塘实验小学第四届 “背诗大王”学期擂台赛.
第十二章 抒情性作品.
Study guide 哪一年nián? 2016年 四月 几月yuè? 星期几? xīng qī jǐ ? 几号? hào r ì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苏教版高二选修2 3.1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词五首.
学习古诗方法 一、知诗人,解诗题。 二、抓字眼,明诗意。 三、想意境,悟诗情。 四、诵诗句,背诗文。

黑龙江 吉林 新疆 辽宁 甘肃 内蒙古 北京 河北 宁夏 青海 山西 山东 陕西 河南 江苏 西藏 安徽 上海 四川 湖北 浙江 江西 湖南
词曲:闫雪峰 演唱:天孪兄弟 问声过年好 文化传播网
词曲:闫雪峰 演唱:天孪兄弟 问声过年好 同学,同事,亲朋:给各位拜年啦! 叶圭璋
26、清平乐 村居 清平乐 村居.
第八章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辛弃疾与南宋爱国词.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从就业率到就业力 ——大学生就业工作“三境界” 主讲人:弓海军.
第九讲 辛弃疾 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06 月出版
第七讲 辛弃疾与“辛派词人”.
青玉案 元夕.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北宋.
《闲适》阅读鉴赏 江苏省姜堰中学 周永华.
Starter: What is that secret number?.  6  7  8  9  10  Liù 六  Qī 七  Bā 八  Ji ǔ 九  Shí 十.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书 愤 ——陆游.
爱国词人 辛弃疾.
说“木叶” 林庚.
无边落木萧萧下 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叶 落红不是无情物 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说‘‘木叶’’ 林庚. 说‘‘木叶’’ 林庚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既是诗人,又是学者。在唐诗和楚辞的研究中卓有建树,提出了著名的“盛唐气象”。 林庚.
说 “木 叶” 林庚.
说‘‘木叶’’ 林 庚 授课人:张英秀.
年 月 日.
蝶恋花 晏殊.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 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 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 “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 抚使等职。追赠少师,谥忠敏。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21教学资源网整理发布: 26 清平乐 村居 21教学资源网整理发布:
本组课文真实地再现了多彩的童年生活,讲的是别人的故事,却又好像发生在我们自己的身上。
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
26 清平乐 村居 执教人:刘柳.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年、月、日 严怀军
第五课 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 辛弃疾.
高中语文 苏教版必修四 王国维三境界说 薛海兵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南通市教育局.
Welcome.
书  愤 陆 游 漳州一中  黄安娜.
第十四課 宋詩選.
日 月 明 生 星 期 今 天 昨 你 我 他 的 幾 是 qí wŏ Rì yuè jīn tā míng tiān de shēng
买球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2012年十一月十三号 Do Now Write the following in pinyin: 1) 今天是七月十九号吗
语文园地二.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 拓展 问题 探究 练习.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高考诗歌鉴赏指导 品味关键字.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13讲:陆游、辛弃疾

一、陆游 陆游(1125.11.13-1210.1.26) ,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祖父陆佃曾担任过礼部尚书、吏部侍郎等要职,后罢为中大夫知亳州。父亲陆宰做过淮西常平使者、直秘阁、淮南计度转任副使。 杭州陆游纪念馆 盖母唐氏梦秦少游而生公,故以秦名为字,而字其名。 或曰:公慕少游者也。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

十月十七日,予生日也。孤村风雨萧然,偶得二绝句。予生淮上,是日平旦,大风雨骇人,及余堕地,雨乃止 陆游 少傅奉诏朝京师,舣船生我淮之湄。 宣和七年冬十月,犹是中原无事时。 三山杜门作歌 陆游 我生学步逢丧乱,家在中原厌奔窜。 淮边夜闻贼马嘶,跳去不待鸡号旦。 人怀一饼草间伏,往往经旬不饮爨。 呜呼, 乱定百口俱得全,孰为此者宁非天!

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陆游去临安参加吏部考试失利;3年后又参加礼部进士科试,再次失利。 二十游名场,最号才智下。 ——陆游《读王摩诘诗爱其散发晚未簪道书行尚把之句因用为韵赋古风十首亦皆物外事也》 当时兵荒马乱,陆游四处流浪,没有受到系统教育。 陆游的失利,可能由于他过于自信,也可能是他只重视诗歌创作,忽视经义策论的写作。

陆务观初娶唐氏,闳之女也。于其母夫人为姑姪。伉俪相得而弗获于其姑,既出而未忍绝之,则为别馆,时时往焉,姑知而掩之,虽先知挈去,然事不得隐,竟绝之。亦人伦之变也。唐后改适同郡宗子士程。 ——周密《齐东野语》 越剧《陆游与唐琬》 陈阜卿先生为两浙转运司考试官,时秦丞相孙以右文殿修撰来就试,直 欲首送;阜卿得予文卷,推置第一,秦氏大怒。予明年即显黜,先生亦几蹈危机;偶秦公薨,遂已。——陆游《剑南诗稿》卷四 及南宫一人,又以秦桧所讽见黜,盖疾其喜论恢复。——叶绍翁《四朝闻见录》

越剧《陆游与唐琬》 周密《齐东野语》:尝以春日出游,相遇于禹迹寺南之沈氏园。唐以语赵,遣致酒肴。翁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题园壁间云: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见而和之,有“世情薄,人情恶”之句。未几,怏怏而卒。闻者为之怅然。 ——冯梦龙《情史》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栏栅。怕人寻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孝宗一日御华文阁,问周益公曰:“今代诗人,亦有如唐李太白者乎?”益公以放翁对。由是人竞呼为小太白。 ——〔明〕毛晋《汲古阁刊剑南诗稿跋》 史浩、黄祖舜荐游善词章,谙典故,召见,上曰:“游力学有闻,言论剀切。”遂赐进士出身。 ——《宋史·陆游传》 陆 游 周必大 时龙大渊、曾觌用事,游为枢臣张焘言:“觌、大渊招权植党,荧惑圣听,公及今不言,异日将不可去。”焘遽以闻,上诘语所自来,焘以游对。上怒,出通判建康府,寻易隆兴府。言者论游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免归。 ——《宋史·陆游传》

白首而困下吏,久安佐郡之卑;黄冠而归故乡,辄冀奉祠之乐。……伏望某官因材授任,与物为春。察其愚无所能,乏细木侏儒之用;哀其穷不自活,捐太仓红腐之余。特暇闲官,使安晚节……某谨当收身末路,没齿穷山,玩仙圣之微言,乐唐虞之盛化。 ——陆游《上二府乞宫祠启》 《入蜀记 过巫山》(节选) (七月)十四日,晚,晴。开南窗观溪山。溪中绝多鱼,时裂水面跃出,斜日映之,有如银刀。垂钓挽罟者弥望,以故价甚贱,僮使辈日皆餍饫。土人云,此溪水肥,宜鱼。及饮之,水味果甘,岂信以肥故多鱼邪?溪东南数峰如黛,盖青山也。

盖再三熟计,虽复强聒,彼护短者决不可回,但取诟耳,若可回,虽诟固不避也。……士以功名自许,非得一官,则功名不可致。虽决当绌,尚悒悒不能已,况以疑绌乎? ——陆游《答王樵秀才书》 3年后,陆游又写信求职。在给宰相虞允文信中,用文学手法叙述自己的穷苦,“大丞相所宜哀也”。 乾道七年(1171),四川宣抚使王炎辟陆游为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陆游从夔州调往南郑,在王炎幕府中襄理军务。他充满了信心,提剑四顾,踌躇满志。

秋波媚 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一年后,王炎调离,陆游被改调为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离开南郑前往成都。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范成大帅蜀,游为参议官,以文字交,不拘礼法,人讥其颓放,因自号放翁。 ——《宋史·陆游传》 和范待制秋兴(陆游) 策策桐飘已半空,啼螿渐觉近房栊。 一生不作牛衣泣,万事从渠马耳风。 名姓已甘黄纸外,光阴全付绿尊中。 门前剥啄谁相觅,贺我今年号放翁。 范成大 淳熙五年(1178),孝宗将陆游从四川召回,先后外放为福建路提举常平茶盐公事、江西常平提举。 任期将满,给事中赵汝愚弹劾他“奏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出川时还“携成都妓剃为尼而与归”。最后孝宗令其以主管成都府玉局观名义回家养老。

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起知严州,过阙,陛辞,上谕曰:“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 ——《宋史·陆游传》 陆游将早年著作严加删选,得2500余首刊为《剑南诗稿》20卷。严州任满后,又被召赴临安任军器少监。次年光宗即位,改任朝议大夫礼部郎中。不久又遭弹劾,被以“嘲咏风月”罪名罢官。

题老学庵壁(陆游) 此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茅只数椽。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 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 1192年陆游68岁,在和唐婉沈园别后38年时,故地重游,无限感慨。 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陆游) 其一 枫叶初丹槲叶黄,合阳愁鬓怯新霜。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

其二 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 越剧《陆游与唐琬》 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阕壁间,偶复一到,而园主已三易其主,读之怅然。 ——诗前小序 沈园二首(陆游)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做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绍熙五年(1194)七月,宁宗即位,韩侂胄当政,筹划北伐,陆游喜出望外。庆元六年(1200),他被起用为直华文阁,并赐紫金鱼袋,后兼实录院同修撰、兼同修国史,主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及三朝史。朝廷特许他免奉朝请。 武林 陆游 皇舆久驻武林宫,汴雒当时未易同。 广陌有风麈不起,长河无冻水常通。 楼台飞舞祥烟外,鼓笛喧呼明月中。 六十年间几来往,都人谁解记衰翁? 开禧二年(1206),韩侂胄对金宣战,不久溃败。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咏梅图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陆游北伐主张失败,投降派打击他,他消极颓废,无可奈何,因作此词。 ——毛泽东 书愤(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垢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示儿(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嘉定二年(1209)秋,陆游患膈上疾,冬转剧,腊月底去世,享年86岁。

二、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今济南)。祖父辛赞为家计所累,未能南下,曾任金朝治下亳州谯县令。辛弃疾因父文郁早亡,幼年随祖父在谯县读书,立下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 大父臣赞,以族众拙于脱身,被污虏官,留京师,历宿毫,涉沂海,非其志也。每退食,辄引臣辈登高望远,指画山河,思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常令臣两随计利抵燕山,谛观形势。 ——辛弃疾《美芹十论》

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并以节使印告召京。 ——《宋史·辛弃疾传》 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 ——《宋史·辛弃疾传》 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洪迈《稼轩记》

满江红(辛弃疾) 鹏翼垂空,笑人世、苍然无物。还又向、九重深处,玉阶山立。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且归来、谈笑护长江,波澄碧。 佳丽地,文章伯。金缕唱,红牙拍。看尊前飞下,日边消息。料想宝香黄阁梦,依然画舫青溪笛。待如今、端的约锺山,长相识。 1162年至1181年,是辛弃疾一生中游宦时期。他虽宦迹无常,但政绩卓著。 乾道元年(1165),他上《美芹十论》提出抗金主张和措施。五年后进《九议》,提出富国强兵收复失地大计。

乾道四年(1168),辛弃疾任建康府通判,开始创作词。淳熙元年(1174)中秋夜,他作《太常引》。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乾道八年(1172),辛弃疾任滁州知州。他简赋舒征,收容流亡,修整街市,发展生产,使滁州面貌焕然一新,“荒陋之气”一洗而空。 自是流逋四来,商旅毕集,人情愉愉,上下绥泰,乐生兴事,民用富庶。——崔敦礼代严子文《滁州奠枕楼记》 辛弃疾 淳熙二年(1175),赖文政茶商起义,辛弃疾临危受命担任江西提点刑狱。 他步步为营,围追堵截,终于将赖军逼入困境。后赖文政接受招安,辛弃疾将其押到江州处死,起义军被全部处理。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摸鱼儿(辛弃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淳熙六年(l179),辛弃疾任潭州兼湖南安抚使。 郁孤台

辛弃疾在长沙整顿乡社、改革税法、弹劾贪官、兴办教育等,很有建树。 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傔人在外,战马铁甲皆备……时秋霖几月,所司言造瓦不易。问:“须瓦几何?”曰:“二十万。”弃疾曰“勿忧!”令楔官自官舍,神祠外,应居民家取沟瓦二,不二日,皆具僚属叹伏。 ——《宋史·辛弃疾传》 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宋史·辛弃疾传》

加右文殿修撰,差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粜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官吏、儒生、商贾、市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粜,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其值自减。民赖以济。 ——《宋史·辛弃疾传》 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 ——《宋史·辛弃疾传》

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以言者落职”,退居上饶城郊“带湖”“稼轩”新居。隐居带湖和铅山瓢泉20多年。 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辛弃疾) 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 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鲙哉? 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东冈更葺茅斋,好都把轩窗临水开。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丑奴儿(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鹧鸪天 辛弃疾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袒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捉银胡禄,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淳熙十五年(1188),他第一本词集《稼轩词甲集》问世。

瓢 泉 辛弃疾一直希望重返前线,完成统一大业。1188年,他在瓢泉附近的鹅湖寺和好友陈亮把酒言欢,“长歌相答,极论世事”,共商恢复大计。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贺新郎·同甫见和,再用韵答之 辛弃疾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嘉泰三年(1203),韩侂胄做宰相,想进军中原、建功立业,任命辛弃疾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辛弃疾积极向韩侂胄建言策划,并到会稽做侦察敌情、赶制军装、训练军队等进军准备工作。

送辛幼安殿撰造朝(陆游) 稼轩落笔凌鲍谢,退避声名称学稼。 十年高卧不出门,参透南宗牧牛话。…… 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 但令小试出绪余,青史英豪可雄跨。 古来立事戒轻发,往往谗夫出乘罅。…… 开禧元年(1205),辛弃疾任镇江知府。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韩侂胄不采纳他的建议,还猜忌他的忠心。开禧元年(1205)秋,辛弃疾被人弹劾“好色贪财,淫刑聚敛”再次罢职,他从镇江回到铅山再度隐居。在走村穿林间,仍仿佛看到万马奔腾,听到战鼓雷动。 沁园春(辛弃疾)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濛濛?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词家争斗秾纤,而稼轩率多抚时感事之作,磊落英多,绝不作妮子态。 ——毛晋《稼轩词跋》 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 ——梁启超 青玉案(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开禧二年(1206)五月,韩侂胄北伐惨败。十二月宋向金求和。第二年秋,金以索韩侂胄首级为议和条件。韩大怒,想再对金用兵,并请辛弃疾出山。 辛弃疾痛心疾首,一病不起。他仰天悲叹,上奏请辞。韩侂胄又进封他为“朝请大夫、朝议大夫、枢密都承旨”,命他立刻到临安。 当年九月十日,辛弃疾与世长辞。陆游在绍兴沉痛悼惜,写下“君看幼安气如虎,一病遽已归荒墟”的祭诗。 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突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