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急性胃肠炎病毒.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第三章 非细胞微生物 【知识目标】 1 .掌握病毒及噬菌体的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理 解病毒的增殖过程。 2 .了解噬菌体的检测方法及与发酵工业的关系。 【技能目标】 1 .学会识别噬菌体在发酵工业中造成的污染。 2 .学会噬菌体检测的方法并处理噬菌体的污染。
狂犬病 狂犬病晚期的犬. 一、狂犬病病原 : 狂犬 病毒属于弹状病毒, 75×180nm 大小,外层为含脂 质的囊膜,内部为含核蛋白的 核心,对脂溶剂敏感,为单链 RNA 病毒。病毒主要存在于感 染动物的唾液和脑组织。 狂犬病病毒结构.
人轮状病毒感染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传染病教研室 谢 晨. 概 述概 述 轮状病毒 (rotavirus , RV) 能引起哺乳类和禽 类动物的感染。引起人类感染的 RV 称人 RV , 是非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感染人 的 RV 主要有 A 组和 B 组。分别导致婴幼儿和 成人急性腹泻,严重腹泻时可伴不同程度的.
第二十四章 其他病毒 第一节 狂犬病病毒 rabies virus 一、生物学性状 1. 根据表面糖蛋白 G 的不同可分为 4 个血清 型。 2. 抵抗力不强,易被强酸、碱、乙醚灭活。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段冠清 病毒性肝炎. 一、病原学  甲肝病毒( HAV ) 基因结构: 基因结构: 5’- 非编码区5’- 非编码区 编码区 编码区 3’- 非编码区3’- 非编码区  HAV 疫苗研究近况.
氨基酸转换反应 ( 一 ) 血液中转氨酶活力的测定 一. 目的 : 了解转氨酶在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在临 床诊断中的意义, 学习转氨酶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 法。 二. 原理 : 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氨基转换酶也称转氨酶, 能 催化 α – 氨基酸的 α – 氨基与 α – 酮基互换, 在氨基酸 的合成和分解尿素和嘌呤的合成等中间代谢过程中.
呼吸道病毒 基础医学院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预防猪流感.
微生物及检验学 肠 道 病 毒.
H7N9禽流感生存手册 不恐惧 不信谣 不大意.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病.
肝炎病毒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第23章 病毒性肝炎 Viral Hepatitis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第27章 肝炎病毒.
肝炎病毒(Hepatitis virus)
第三章 非细胞型生物-病毒.
肝炎病毒.
病 原 生 物 学 医 学 微 生 物 学 Medical Microbiology 广州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第29章 肝炎病毒 1.掌握HBV的形态结构,HBV的抗原—抗体系统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掌握五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
第二十八章 肝炎病毒.
病毒学概述.
(三) 抗原组成 HBV主要有下述4种抗原 1.HBsAg 为HBV 3种颗粒所共有,是机体受HBV感染的标志。代表HBsAg的结构单位。HBsAg大量存在与感染者血清中,是HBV感染者的主要标志。HBsAg刺激机体产生的抗HBs为NT抗体,能与HBV表面结合,使其失去感染性。HBsAg也是制备疫苗的最主要的成分.
四、微生物检验 HSV感染已有疗效显著的抗病毒治疗方法。临床上迫切需要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 (一)标本采集 一般采集病损皮肤粘膜的拭子。新鲜水 疱液含有高浓度的病毒,可用棉签吸取残 存的水疱液后,用力擦拭病损部位的基底 部,以采集感染的上皮细胞。HSV能在病毒.
病例 1.10月28日,20岁男青年来院就诊。3 d前突然畏寒、发热、头痛、乏力和全身酸痛,今起有鼻塞、流涕、咽痛伴有干咳。体格检查:精神欠佳,体温39.5℃,扁桃体充血,稍肿大,心率每分钟90次,两肺呼吸音较粗。实验室检查:白细胞6.3×109/L,中性粒细胞0.61,淋巴细胞0.39。 (1)如何确诊流感的诊断?
肺结核.
第27章 肠道病毒 肠道病毒归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有67个血清型。人类肠道病毒包括 1脊髓灰质炎病毒1、2、3三型、
课时2 DNA的结构与复制 一、高考要求 内容标准及等级要求 学习要求 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B) 说出DNA分子的基本单位
腺病毒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肠道病毒的分类关系 脊髓灰质炎病毒 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 新肠道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 肠道病毒属 小RNA病毒科 鼻病毒属.
第28章 肠道病毒.
肠道病毒 粪-口途径传播 种类繁多,包括小RNA病毒科中的人类肠道病毒,呼肠病毒科中的轮状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等。
Department of pathogenic Biology of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轮状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感染主要是多处幼龄动物(犊、仔猪、家禽等)的一种病毒性腹泻,以萎顿、厌食、呕吐、腹泻和脱水,体重减轻为特征。
急性胃肠炎病毒 呼肠病毒科 轮状病毒 杯状病毒科 SRSV 、 “经典”杯状病毒 腺病毒科 肠道腺病毒 星状病毒科 星状病毒.
第3节 身体的防卫.
病原:痘病毒属于痘病毒科、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该亚科现有8个属,各属成员对动物的致病作用有明显的差异,但它们构造差异不大。
PCR检测HBV DNA 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谢瑞玉.
第十九章 肝炎病毒  .
寻找生命的螺旋 深圳市育才中学 黄俊芳.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13-14学年度生物学科教研室总结计划 2014年2月.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二章 第三节 细 细胞溶胶 内质网 胞 核糖体 质 高尔基体 线粒体 第一课时 浙江省定海第一中学 黄晓芬.
第27章 肠道病毒.
肠道病毒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第29章 肝炎病毒 (Hepatitis virus)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 李冬青
第十九章 肝炎病毒 Hepatitis viruses
肝炎病毒.
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征 乏力 食欲减退 恶心、呕吐 肝肿大 肝功能损害 黄疸
病毒感染与免疫.
第22章 呼吸道病毒 急性呼吸道感染中90%-95%是由病毒引起的。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有正黏病毒科中的流感病毒、副黏病毒科中的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以及腺病毒、风疹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和呼肠孤病毒等。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教学目的 1.熟悉:流感病毒的分型;抗原性变异与流行的关系;红细胞凝集试验的原理与用途。
第31章 其他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gilloma Virus.
病毒学.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医学病毒学 Medical Virology 第21章 肝炎病毒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23章 病毒感染的实验室 诊断技术.
第二十章 虫媒病毒 arbovirus 共同特点 (1)直径20~60nm。单股RNA。20面体立 体对称。有包膜,表面有血凝素。
感染性疾病与感染免疫检测 谢轶 实验医学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胚胎原位杂交检测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病毒的基本性状 林旭瑷 医学院科研C817 TEL:
第八周 呼吸道病毒、胃肠道病毒.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27章 急性胃肠炎病毒

主 要 内 容 第一节 轮状病毒 第二节 其他病毒 一、分类 THE END 二、病毒特性 三、临床意义 四、微生物学检验 一、嵌杯病毒 第一节 轮状病毒 一、分类 二、病毒特性 三、临床意义 四、微生物学检验 第二节 其他病毒 一、嵌杯病毒 二、星状病毒 三、肠道腺病毒 THE END

第一节 轮状病毒 一、分 类 human rotavirus,HRV 人类轮状病毒属呼肠病毒科轮状病毒属。 第一节 轮状病毒 human rotavirus,HRV 一、分 类 人类轮状病毒属呼肠病毒科轮状病毒属。 根据病毒蛋白VP6抗原分为A~G 7个组,每组分为若干血清型。 人类轮状病毒属A、B、C三组,既可感染人也可感染动物 A组轮状最为常见,病毒主要引起婴幼儿腹泻; B组主要发现在中国引起成人轮状病毒腹泻,故也称成人腹泻 轮状病毒(adult diarrhea rotavirus ,ADRV); C组引起散发腹泻,偶有小规模爆发流行的报道。 D~G组目前仅在动物体内发现。

二、病毒特性 (一)形态结构 球形,直径60~80nm,无包膜,双层衣壳,二十面体对称。 内衣壳的壳微粒沿着病毒体边缘呈放射状排列,形同车轮辐条,故称为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有两种形态,即双壳颗粒与单壳颗粒: 前者为一种成熟的或完整的病毒颗粒,具有外层多肽衣壳,又称L毒粒(light Virion),具有传染性; 后者因在自然条件下失去其外壳,形成粗糙单壳颗粒,又称D毒粒(dense virion),无传染性。

(三)培养特性 不适于在一般组织细胞中培养,需选用特殊的细胞株培养,如恒河猴胚肾细胞、非洲绿猴肾传代细胞等。病毒多肽VP3能限制病毒在细胞中的增殖,故培养前应先用胰酶处理病毒,以降解该多肽。此外,培养时细胞维持液中也应含有一定浓度的胰蛋白酶。 (四)抵抗力 对理化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耐酸、碱、在pH3.5~10.0都具有感染性。室温传染性可保持7个月,经乙醚、氯仿、反复冻融、超声、37℃1小时等处理仍具有感染性。95%的乙醇或56℃加热30min可灭活病毒。

(二)   基因组及其编码蛋白 病毒核心为双股链状RNA ,由11个不连续的节段组成,各含一个ORF,分别编码6个结构蛋白(VP1~4,VP6,VP7)和5个非结构蛋白(NSP1~5)。 VP6 位于内衣壳,有组和亚组的特异性,据之可将病毒分为7个组。 VP4、VP7 是中和抗原,位于外衣壳,决定病毒的血清型;其中,A组病毒根据VP7可分 14个G型,根据VP4可分 14个P型。此外,VP4为病毒的血凝素,与病毒吸附宿主易感细胞有关。 VP1~3 位于病毒核心,分别为RNA聚合酶、转录酶成分和与帽形成有关的蛋白。非结构蛋白为病毒酶或调节蛋白,在病毒复制中起重要作用。

三、临床意义 轮状病毒胃肠炎是病毒性胃肠炎中最常见的一种。 普通轮状病毒主要侵犯婴幼儿,感染的传染源是病人和无症状携带者,病人排出的粪便中病毒含量高达1010/g,粪-口是主要传播途径。 而成人腹泻轮状病毒则可引起青壮年胃肠炎的暴发流行,主要传播途径是水源污染,接触传染也是一条重要的传播途径。 病毒侵入小肠黏膜绒毛细胞内大量增殖,造成细胞溶解死亡,微绒毛萎缩、变短、脱落,代之以缺乏消化酶的鳞形或方形上皮细胞。由于乳糖等不能被消化吸收而滞留在肠内,造成肠黏膜与肠腔渗透压的改变,使液体进入肠腔而造成渗透性腹泻。受损细胞可脱落至肠腔而释放大量病毒,并随粪便排出。病毒同时刺激腺窝细胞增生,使其分泌功能亢进,水和电解质分泌增加。

四、微生物学检验 1.显微镜检:采集病人水样便后,经磷酸钨负染在电镜下观察病毒颗粒,或用免疫电镜检查病毒-抗体复合物。是检测轮状病毒感染的最准确、可靠和快速的方法。 2. 免疫学检测:采用ELISA、反向间接血凝、乳胶凝集等方法检测病毒抗原,可以定量,并可进行P、G分型。 3. 核酸检测:提取标本中的病毒RNA,用10%的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后硝酸银染色,根据11个节段的dsRNA的电泳图谱,可判断病毒的感染,但与血清型不一致。此外,也可用核酸杂交或RT-PCR等技术进行检测和分型鉴定。

第二节 其他病毒 一、嵌杯病毒 caliciviruses 第二节 其他病毒 一、嵌杯病毒 caliciviruses 能引起人类胃肠炎的主要是“经典型”人类嵌杯病毒和小圆形化结构病毒(SRSV)二类。 “经典型”人类嵌杯病毒形态典型,至少有5个血清型,比较常见的是萨帕罗(Sapporo)病毒。 小圆形化结构病毒的原型株是诺瓦克病毒(Norwalk virus,NV)

(一)病毒特性 呈圆球形或多面体状,无包膜。 “经典型”人类嵌杯病毒直径31~38nm,表面有杯状凹陷,棱高低不平。 病毒的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有2或3个ORF,分别编码非结构和衣壳结构蛋白。 人嵌杯病毒尚不能在细胞或组织中培养,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 嵌杯病毒耐乙醚;对热敏感,50℃ 30min或紫外线照射可被灭活。

(二)临床意义 “经典型”人类嵌杯病毒和SRSV均可引起急性病毒性肠炎,但以后者更为重要,是世界上引起非细菌性胃肠炎爆发流行的最重要的病原体。 SRSV可发生在任何季节所有年龄的、世界各地的人群中爆发流行,冬季更为多见。 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传染源可以是污染的食物、水或人。 病毒感染后引起小肠绒毛轻度萎缩及黏膜上皮细胞的破坏,潜伏期一般24h,然后突然发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轻度腹泻等症状。感染为自限性,预后良好,一般不导致死亡。

(三)微生物学检验 由于目前人类嵌杯病毒尚不能进行体外细胞培养,且粪便中的病毒含量很低,难以获得足量的抗原以制备其诊断血清,故实验室诊断主要以电镜或免疫电镜检测粪便中的病毒颗粒为主,但敏感度较低,仅有约1/3~1/2的标本可检测出。 RT-PCR也可用于诺瓦克病毒的检测,但阳性率较低。 近年来建立了ELISA和ELISA阻断法检测血清中诺瓦克病毒的抗体,并已应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二、星状病毒 astrovirus (一)病毒特性 属星状病毒科(astroviridae),包括人、哺乳动物和鸟类星状病毒。人星状病毒临床常见至少的有7个血清型。 (一)病毒特性 球形,直径28~30nm,无包膜 ,少数病毒表面有5~6个角状突起,外形呈星状,有鉴定意义 病毒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长约7.0kb,两端为非编码区,中间有3个重叠的开放读码框架,编码5~6种衣壳蛋白。 病毒不易在体外培养,有胰酶时可在某些细胞内增殖,产生CPE。

(二)临床意义 经粪—口途径感染,发病以婴儿2岁以内居多。感染无明显季节性,一般为散发性,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 无症状而携带病毒的乳儿可引起托儿所哺乳班幼儿胃肠炎的暴发流行。病毒主要侵犯十二指肠黏膜,并在其中大量繁殖,造成细胞损伤和死亡,同时病毒释放到肠腔中。 临床表现类似于轮状病毒胃肠炎,但症状较轻。潜伏期3~4d,发病突然,症状包括发热、头痛、恶心、腹泻等。感染后可产生抗体,有保护作用,免疫力牢固。

(三)微生物学检验 诊断主要包括利用电镜或免疫电镜直接检查粪便标本中的病毒颗粒。此外,将粪便接种细胞培养出现CPE后,再用免疫电镜或中和抗体试验可鉴定病毒的血清型。

三、肠道腺病毒 人腺病毒分为A~F 6个组49个血清型,其中D组的39型、尤其是F组的40、41、42型是引起婴幼儿胃肠炎的重要病原体,称为肠道腺病毒(enteric adenovirus,EAd)。肠道腺病毒的感染在婴幼儿急性腹泻中的所占的比例,仅次于轮状病毒,列第二位。 肠道腺病毒为直径70~80nm的双链DNA病毒,其形态结构、基因组成、复制特点、致病性与免疫性与其他腺病毒基本相同。 不易在组织培养细胞中增殖。

诊断根据免疫电镜检测粪便中肠腺病毒颗粒或用免疫荧光法等检测粪便中肠腺病毒抗原,也可用PCR结合核酸杂交检测病毒特异性的基因。 病毒通过人与人的接触传播,也可经粪—口途径及呼吸道传播,主要侵犯5岁以下的小儿。感染无明显季节性,夏秋季略多。可呈暴发流行。潜伏期较其他胃肠炎病毒长,约10d,临床表现为较重的腹痛、腹泻,稀水样便,呕吐较轻,可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少有呼吸道症状和发热。 诊断根据免疫电镜检测粪便中肠腺病毒颗粒或用免疫荧光法等检测粪便中肠腺病毒抗原,也可用PCR结合核酸杂交检测病毒特异性的基因。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