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非典即非典型肺炎,是 由变异的冠状病毒引起的一 种传染性极强的呼吸道传染 病。 什么是非典?
Advertisements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六章 免疫与健康 第二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济南第二十中学 霍延英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 可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的特点: ①具有传染性 ②具有流行性 问题引领组Ⅰ: 1 、什么是传染病?其特点是什么? 一、常见的传染病.
运用法律武器 打胜非典战役 —— 张家港市卫生局宣 中华人民共和国 传染病防治法 —— 张家港市卫生监督所 王卫国.
临时交通卫生 检疫指挥组织 中央 / 地方政府 卫生部门卫生部门 农业部门农业部门 交通部门交通部门 质监部门质监部门 外事部门外事部门 临时留验站临时检疫站.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1 常见传染性疾病的预防 复旦大学校医院 胡贯中 :
认识传染病 儿童安全教育工程 · 箭牌乐学计划系列课程. 1. 什么是传染病 2. 传染病的危害 3. 控制传染病的三个环节 4. 传染病的传播 5. 预防传染病的常见措施和方法 7. 秋冬季节常见的传染病 6. 春夏季节常见的传染病.
第 2 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三、传染病 (二) 传染病 三知道 特点 : 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 流行环节 预防措施 1 、 传染源 2 、 传播途径 3 、 易感人群 1 、控制传染源 2 、切断传播途径 3 、保护易感人群 (一)常见传染病类型名称及传播途径.
[ 基础过关 ] 4 .抗生素是一种能够在不损伤人体细 胞的条件下杀死细菌的___, 它由一些 __或__自然合成。人们最早发现的 抗生素是___, 它能使细菌的____, 并使细菌破裂 。 5. 下列疾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 是 ( ) A 、细菌性痢疾 B 、青春期肺结核 C 、破伤风 D .霍乱.
流行性感冒、冠心病、乙肝、龋齿、蛔 虫病、灰指甲、肺结核、爱滋病 传染病: 非传染病: 冠心病龋齿 流行性感冒乙肝 灰指甲肺结核爱滋病 蛔虫病.
传染病及其预防. 下列疾病哪些是传染病?哪些是非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冠心病、乙肝、龋齿、 灰指甲、肺结核 传染病:流行性感冒、乙肝、灰指甲、肺结核 非传染病:冠心病、龋齿.
传染病及其预防. 几种常见的病原体 HIV 立体模式图 蛔虫卵和蛔虫 几种常见的病原体 几种常见的疾病 水痘.
学校学生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芙蓉区疾控中心 2014年2月20日.
传染病 预防的基本措施.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及处理.
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管理与防制 东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李洪福 2014 年11月
传染病疫情报告 滁州二院 医务科
第十四章 疾病预防 与疾病监测.
预防猪流感.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监测所 林君芬 2013年10月29日
邵阳市CDC急性传染病防治科 刘孙杰 2009年3月27日
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H7N9禽流感生存手册 不恐惧 不信谣 不大意.
传染病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of infectious disease
传染病及其预防.
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传染病学.
传染病学总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 谢冬英 2008年03月.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 泉州一中 总务处 医务室宣.
3-2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2) 传染病.
第十八章疾病与免疫 第一节传染病.
狂犬病 我国狂犬病发病数位居世界第二 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 狂犬病 我国狂犬病发病数位居世界第二 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做酸奶.
Epidemiology of Infectious Diseases
感染病的流行病学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 白 浪.
我国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北京协和医学院 流行病学教授 黄建始.
全球健康危机 W. Thomas London, M.D. 翻译:章杨.
传染病.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ectious Disease in Community 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
第三节 生物技术药物和疫苗.
关于非典型性肺炎 Atypical pneumonia.
第18章 疾病与免疫 第一节 传染病 合肥38中 黄菲.
肺结核.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复旦大学校医院 胡贯中
学校传染病 预防控制 长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 防 科 王 小 康 2008年4月14日
我们为什么需要接种不同的疫苗 第十五章 健康的生活 主讲人:郑岑 北京市密云区密云三中.
传染病及其预防.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复旦大学校医院 胡贯中
预防小学生 常见传染病.
肠道病毒的分类关系 脊髓灰质炎病毒 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 新肠道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 肠道病毒属 小RNA病毒科 鼻病毒属.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六章 传染病防治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第三节 艾滋病的监测管理 第四节 国内交通卫生检疫 第五节 医疗废物管理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常见传染性疾病的预防 复旦大学校医院 胡贯中.
第2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第三课时)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第十二章 传染病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of infectious disease
340 水痘.
常见传染性疾病的预防 复旦大学校医院 胡贯中.
常見的傳染病.
第七章 第三节 传染病.
学习目标  □了解常见的传染病;  □ 掌握一些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健康生活。. 学习目标  □了解常见的传染病;  □ 掌握一些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健康生活。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第31章 其他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gilloma Virus.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HIV阳性母亲所生儿童 免疫程序说明 无法确定是否感染HIV的儿童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囊虫病 Cysticercosis.
防蚊灭蚊.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同学们应 1、掌握传染病的概念、特征和预防、控制的措施; 2、理解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各种传播途径的流行 特点及影响人群易感性的因素; 3、了解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

一、传染的概念及特点 传染病的概念 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可在人与人之间或 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传染病的特点 1.有病原体: 2.有传染性: 3.有流行性、地方性和季节性: 4.有免疫性:

二、传染病流行现状 1.一些已被控制的传染病死灰复燃。 2.出现了一些新的传染病。

三、构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一)传染源 传染源(reservoir of infection )是指体内有病原 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它 包括: 1.病人 2.病原携带者 3.受感染的动物

(二)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是指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 后,在侵入新的易感者之前,在外界环境中停留和转移所 经历的全过程。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必须依附于一定的媒 介物,例如空气、水、土壤、食物、手、蚊子、苍蝇及日 常生活用品等,参与病原体传播的媒介物称传播因素。

1.经空气传播:可分为飞沫、飞沫核和尘埃三种 形式。 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①传播机制易于 实现,病人常为传染源周围的易感者,病例常连 续发生,若易感者集中,可导致疾病爆发或流行; ②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一般冬春季多发, 间隔几年发生一次流行(如流脑每隔8~10年流行一 次);③儿童多发;④地区分布或传播非常广泛, 常呈全球性分布,发病率高;⑤流行强度与人口 密度、人口流动有关。

2.经水传播: 它包括两种传播方式: (1)经饮水传播: (2)经疫水传播: 经水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3.经食物传播: 经食物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病人有食用含有病原体食 物的病史,不食者不发病;若系一次大量污染,可致爆发 或流行;停止食用该食物后,疫情可平息;多发生于夏秋 季,一般不形成慢性流行;与经水传播相比,患者的潜伏 期较短,临床症状较重。

4.经接触传播: 接触传播有两种方式: ①直接接触传播 ②间接接触传播 经接触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病例多呈散发, 可形成家庭或同室内成员间的传播;无明显的季 节性;流行过程缓慢;在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和卫 生习惯不良的人群中病例多发;加强对传染源的 管理和严格消毒可减少病例的发生。

5.经节肢动物传播: 其传播方式有两种: ①机械性传播 ②生物性传播 经节肢动物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6.经土壤传播: 经土壤传播疾病的意义大小主要取决于病原体 在土壤中的存活力,人与土壤接触的机会与频 度以及个人卫生习惯等。

7.医源性传播: 一般分两类:①易感者在接受治疗、预防及各种检测试验 时,因使用污染的器械、针筒、针头、导尿管等而感染某 些传染病。②生物制品单位或药厂生产的生物制品或药品 受污染而引起疾病传播。

8.垂直传播:是指病原体由母体传给子代的传播,又称 母婴传播。 垂直传播包括以下三种形式: ①经胎盘传播,是指孕妇体内的病原体经胎盘血液使胎儿 感染。 ②上行性传播,是指病原体经孕妇阴道通过宫颈口到达绒 毛膜或胎盘引起胎儿感染。 ③分娩引起传播,是指分娩时胎儿通过严重污染的产道所 致的感染。

(三)人群易感性:是指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 染病易感的程度。 1.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原因: (1)新生儿的增加; (2)易感人口的迁入; (3)免疫人口的死亡; (4)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 2.影响人群易感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1)预防接种; (2)传染病流行后免疫人口增加; (3)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

四、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两个因素 (一)自然因素 : 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理、土壤、动植物等因 素。其中以气候与地理因素尤为重要。 (二)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经济、文化水平、医 疗条件、卫生设施、防疫工作、生产劳动及居 住生活条件、风俗习惯、宗教等人类活动所形 成的一切条件。

五、传染病的防制措施 预防性措施 防疫性措施

(一)预防性措施 1、经常性措施 (1)开展针对传染病的健康教育 (2)改善卫生条件 (3)建立健全消毒隔离制度 (4)加强国境卫生检疫

2、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的种类: (1)人工自动免疫 (2)人工被动免疫 (3)被动自动免疫

3、计划免疫 :是根据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水平 分析,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对特定人群进行某 些疫苗的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预防、控制 和最终消灭传染病的目的。

(二)防疫性措施 1、对病人的措施: 对传染病病人应采取“五早”措施,即早发现、早 诊断、早报告、早隔离和早治疗。

法定传染病的种类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 类、乙类和丙类三类39种。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2种。 乙类传染病是指: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 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 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 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25种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 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10种

2、对病原携带者的措施 : 消除病原携带状态 加强教育 做好随时消毒 调换职业 必要时可进行隔离

3、对接触者的措施 (1)应急接种: 对潜伏期较长的传染病,可进行 自动或被动免疫。 (2)药物预防:对某些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可采 用药物预防。 (3)医学观察:对某些比较严重的传染病的接触 者应每天视诊、测量体温,特别要注意早期症状, 以便及早发现新病人。医学观察不限制接触者的 日常活动。 (4)留验:对甲类传染病的接触者应严格隔离或 收留在检疫机构所设立的留验所,在进行医学观 察的同时限制接触者的活动范围。

4、对动物传染源的措施 对有经济价值的动物,例如牛、羊、马等如果所患疾病非 烈性传染病,由兽医部门进行隔离、治疗。对无经济价值 或虽有经济价值但患烈性传染病如狂犬病、疯牛病、炭疽 等应予杀灭,如杀犬、灭鼠等。对病畜尸体要彻底焚化或 深埋,严禁剥皮食肉。

5、对传播途径的措施 (1)消毒:指消除和杀灭外环境中的病原体。 ①预防性消毒 是指对可能被病原体污染的场所 和物品进行的消毒。 ②疫源地消毒 是指对现有或曾有传染源存在的 场所进行的消毒。 (2)杀虫:杀虫是指杀灭有害昆虫(节肢动物)。 杀虫分预防性杀虫和疫源地杀虫。

6、针对易感者的措施 (1)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 (2)加强个人防护

7、针对疾病暴发流行时的紧急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 有传染病暴发或流行时,除采取一般性措施进行 防治外,当地政府报经上一级地方政府决定,可 采取下列紧急措施。 1.限制或者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者其 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2.停工、停业、停课; 3.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 4.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

(三)疾病监测:是指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的动 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上报和反馈, 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国际监测的传染病包括疟疾、流行性感冒、脊髓灰质炎、 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回归热五种。我国又增加了登革热,故 我国是六种。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