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留白— 學生憂鬱問題與自傷防治 源泉國民小學
校園憂鬱與自傷防治 什麼是憂鬱症狀? 有憂鬱症狀=得了憂鬱症嗎? 什麼是憂鬱症? 憂鬱症的形成是單一因素嗎? 悲觀的人比較容易患憂鬱症? 憂鬱症它會造成什麼影響?
容易自殺/自傷的心理疾患 心理疾患 比例 憂鬱症 87.1% 物質濫用 61.9% 酒癮 44% 情緒不穩定人格 27.6% 器質性精神疾患 6.9% 精神分裂症 6% 適應障礙 1.7% 見 鄭泰安 2000
我們對自殺可能存在的迷思 會說想要自殺的人,不一定真的會自殺。 自殺乃是突然發生,不可能提早預防。 想自殺的人並不會尋求幫助。 會跟別人說想自殺的人,其實只是想得到別人的注意。 有憂鬱症的人一定會自殺。 兒童不會知道任何自殺方法。
探討學童自傷(殺)的原因 急性壓力事件(導火線) 1.在學校受到排擠 2.考試失常 3.至親因意外驟然過世 4.身邊(或偶像)有人自殺身亡 5.用來自殺的工具 容易取得……
探討學童自傷(殺)的原因 自殺的潛在性因素 *生物性因素 *性格因素 *過去的自殺史
探討學童自傷(殺)的原因 自殺的潛在性因素 –生物性因素 1.大腦功能的失常 2.精神疾病 3.慢性疾病
探討學童自傷(殺)的原因 自殺的潛在性因素 –性格因素 1.持久性的負面思考習慣 2.較差的挫折忍受度 3.不足的問題解決能力和技巧 4.習慣以逃避的態度面對問題 5.個性比較衝動 6.過度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 7.會用比較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表現 8.個性較為依賴 9.人際關係較為疏離 10.不容易與朋友建立親密關係 ……
探討學童自傷(殺)的原因 自殺的潛在性因素 –過去的自殺史 約有25﹪至50﹪的自殺身亡個案過去都曾有過想自殺的念頭或自殺未遂;因此,此因素若與精神疾病結合,則自殺的危險性將大為提高。
憂鬱的辨識 【低落性情感疾患(Dysthymic Disorder)】 至少兩年期間內,憂鬱心情的日子比正常心情的日子多。在兒童,心情可能為易怒而非憂鬱,所需最低期限僅為一年。 以下症狀至少出現兩項: 胃口不好或吃得過多 失眠或嗜睡 活力低或疲累 低自尊 專注能力減退或困難做決定 感覺無望 已造成重大痛苦或損害其社會、人際或學業功能
憂鬱症所引起的問題 功能變差,學業成績退步 身體不適到處求醫,做過多不必要的檢查,浪費醫療資源 增加家庭的負擔 自我傷害,自殺或傷害他人 人際關係受損 青少年行為問題與人格發展偏差 物質濫用(煙、酒、藥物)
憂鬱症的簡易辦識 常感到空虛、悲傷、心裡很痛苦,心頭重重 以前常做的事都沒興趣,不想去做 易怒、不安和焦慮 不想跟人接觸或講話,或與人相處時也沒有愉快、溫馨的感覺(行屍走肉) 很多身體症狀,不易用單一疾病解釋,一般治療反應不佳 覺得活下去已經沒什麼意思或感到負擔沉重
憂鬱與自殺 憂鬱症患者有15%死於自殺。 自殺死亡者生前達憂鬱症診斷者高達87%。 自殺在台灣已是十大死因第九位(在男性為第八大死因),自殺率逐年上升,民國95年已達每十萬人口19.3人,全年有4,406人死於自殺。其中男性是女性的2.3倍。 1-14歲人口,自殺非三大死因之一;15-24歲人口,自殺則為第二大死因;25-44歲壯年人口,自殺是第三大死因。
台灣的自殺現象 台灣的自殺死亡率近十年來介於十萬分之7.6至十萬分之19.3(衛生署,2007),逐年漸增。 自民國八十八年起更由國人第十大死因提升至第九大死因(男性為第八大死因)。 自殺未遂的人數約為自殺死亡人數的10-20倍(WHO) 。
自殺死亡率隨年齡之增加而增高 資料來源:衛生署統計室 若以各年齡組10年來自殺死亡之變動趨勢觀察,死亡人數以45-64歲與65歲以上組增幅最大,10年間增幅均達2.4倍;粗死亡率則以25-44歲增幅最大,達1.7倍;其次為45-64歲之1.2倍,再次為15-24歲之92.0%。 資料來源:衛生署統計室
歷年自殺死亡率男性高於女性 資料來源:衛生署統計室 25.8 22.9 11.7 2005年國人自殺死亡數之4,282人中7成為男性,3成為女性,男性死亡數為女性死亡數之2.3倍;其每十萬人口粗死亡率男性為25.8人,女性11.7人。如以2000年世界標準人口結構調整計算之每十萬人口標準化死亡率,則男性為22.9人,女性10.2人,男性死亡率達女性的2倍以上。 依時間數列趨勢觀之,近幾年來不論粗死亡率與標準化死亡率均有增加,其中男性增幅明顯高於女性。 10.2 資料來源:衛生署統計室
台灣自殺死亡相關特徵 死亡人數逐年提升,但增加率已減緩。 一週當中以星期一自殺死亡數最高,星期六、日最低;12個月份中,自殺死亡數以五月最高,而以春節1-2月份最少。 自殺死亡率男性高於女性,且隨年齡增加而增高。 自殺死亡以離婚者最高,已婚者最低。 自殺方式,以吊死、勒死及窒息自殺居多,氣體自殺居次,但氣體自殺增加較為明顯。 我國社經環境與日韓較為類似,我國自殺死亡率較日韓為低,但近年來南韓自殺死亡率增加甚大,宜引以為戒。 綜合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幾點結論:
國中小校園自我傷害統計 意外事故、惡性腫瘤及自殺是青少年的主要死因。在國中小學生中,自殺是第三大死因;在大專、高中職學生中,自殺是第二大死因。 九十四年全國校園共通報275件自殺及自傷事件,其中國中小有54件(94年教育部各級學校校園事件分析報告) 。 自殺(傷)事件發生次數以11月份最多計41件,其次為5月計38件;5、11月份自殺(傷)率較高,可能與考試壓力有關。 教育部公布2003-2006年各級學校學生死亡人數統計,其中「自殺」高居死亡原因第三位,2003年平均每5.2天有1名學生自殺,如今縮短為每3.6天就有1人。其中大專學生130人,高中職43人,國中27人,國小32人。
預防自殺— 如何讓人不自殺!? --校園中的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生活的樂趣何在 開闊生活的視野,多元化選擇。 肯定每個人的正面價值。 多與人為善,建立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與其教導學生如何不要自殺,不如教導如何喜愛生活、活得快樂
提升生活適應能力 情緒認知課程 壓力調適訓練
情緒認知課程 教導認識負面情緒,辨識壓力來源 提供生命教育課程,認識生命的可貴 增加對自我傷害行為的瞭解,以促進自我表露及察覺同儕可能的自殺意念(Kalafat 1994)
壓力調適訓練 強調問題解決、適應及認知技巧,這些是自殺學生常欠缺的(Rotheram1990) ,評估研究發現可降低自我傷害行為的發生(Zenere 1997)及改善挫折的調適能力(Klingman 1993). 如何避免壓力的累積
如何處理學生的自我傷害意念 及早發現、即時處理 以溫和、不評價的態度了解自我傷害意念的來由 晤談的原則:支持、關懷及情緒同理;認知性技巧;嚴重時考慮短暫住院與藥物治療 簽訂「承諾書」 通知「必須」通知的人—家長、導師、教官…等,但避免引起騷動及造成對個案的傷害 自我傷害意念過於堅決且可用資源有限時,考慮住院治療
生命不留白—憂鬱與自傷防治 國內自殺防治的資源 :24小時直撥專線 單位 電話 口訣 各縣市生命線 1995 依救救我 各縣市張老師 1980 舊幫你 自殺防治安心專線 0800-788-995 請幫幫、救救我 緊急醫療救護專線 119
報告完畢,敬請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