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產業分析 授課教師______指導
Capter7
意 義 生態旅遊(Ecotour)又稱生態觀光(Ecotourism),是以生態(ECO)為觀光對象的觀光發展模式。 生態在希臘語根據為“Oikos”,是家(house)的意思,指地球上生物的家,亦即大自然環境,吾人所熟知的生態學(Ecology)即是研究生物(Organism)和環境(Environment)間之相互關係的科學,生態旅遊的重點在以不影響生態的前提下,發展觀光產業。 休閒產業分析 - 第一節
意 義 生態旅遊是一種自然取向的旅遊概 念,被視為一種兼具自然保育與旅遊發 展目的之活動。 生態旅遊觀念緣起於1960年代中期,依據世界自然保育 聯盟(IUCN)的定義,生態旅遊是環境責任旅遊,到相對 未受干擾的自然區域享受、欣賞自然環境特性,促進保育、 產生最低遊客衝擊並且提供社區社會經濟利益之行為。其 目的是為了維護旅遊地區的自然和人文資源、幫助當地居 民改善生活、降低遊客對當地環境的衝擊和實現生物多樣 性等永續目標。 休閒產業分析 - 第一節
What is Ecotourism? Ecotourism is defined as "responsible travel to natural areas that conserves the environment and improves the well-being of local people." (TIES, 1990)
以自然和文化資源發展區內的教育、觀賞和解說等活動。 生態觀光之特徵 1. 觀光活動是在一個未受干擾的自然地區。 2. 觀光活動的負面衝擊是最小的。 3. 觀光活動有助於自然和文化資產之保存。 社區積極主動參與活動過程並 因而獲得經濟利益。 5.是一種永續發展且可獲利的事業。 以自然和文化資源發展區內的教育、觀賞和解說等活動。 休閒產業分析 - 第二節
生態觀光規劃之目標 生態觀光所發展出來的觀光產業,均應以生態永續發展(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為其終極之目標 休閒產業分析 - 第三節
一、資源保育面向 生態觀光規劃之目標 1. 自然資源 包括自然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等之維持和恢 復。 2. 社會文化資源 包括文化的真實性、多樣性和傳統等之維持與恢復。 休閒產業分析 - 第三節
二、產業發展面向 生態觀光規劃之目標 1. 遊客體驗 包括旅遊需求之滿足,環境與文化之學習等。 2.當地社區狀況 包括社區生活質量、經濟狀況和社會文化等。 3.觀光產業狀況 包括營收情況、產業規模和市場生命力等。 休閒產業分析 - 第三節
生態觀光規劃之目標 4.相關行業調查 包括相關行業結構、市場生命力等。 5.觀光目的地狀況 包括經濟及社會之影響。 休閒產業分析 - 第三節
生態觀光屬於原野地觀光的一個類型,即在無人居住的原野地(Wildland)、國家公園、森林遊樂區和部分的風景 區所發生的觀光行為。 生態觀光之定位 觀光 非都市觀光 農村觀光 原野地觀光 都市觀光 生態觀光屬於原野地觀光的一個類型,即在無人居住的原野地(Wildland)、國家公園、森林遊樂區和部分的風景 區所發生的觀光行為。 休閒產業分析 - 第四節
一、旅遊之前確認下列事項 生態觀光之原則 1. 確認組團生態觀光業者會遵守相關的生態 觀光之規定。 2. 經濟之收益有一定的比率回饋給當地社區 和環境保育。 3. 旅行業有宜用當地導遊,所需的用品和服 務也都能就地取材。 休閒產業分析 - 第五節
二、旅遊行程中注意事項 生態觀光之原則 將對生態環境負面的衝擊降至最小,分述如下: 1. 社會文化面 具文化敏感度且尊重當地習俗。 扮演好訪客的角色。 (3) 仔細玩賞不要來去匆匆。 休閒產業分析 - 第五節
生態觀光之原則 2. 環境面 讓遊覽過的環境比以往乾淨。 生態之旅有助於自然資源之維護。 (3) 用自己的體力而非機動力量來旅行。 (4) 行走在步道上,將踐踏範圍減至最小。 (5) 除照片外不帶走任何東西。 (6) 不引進外來動植物(Exotic plants and animals)。 (7) 與動物移動路線保持距離。 (8) 熟悉並遵守當地管理規範。 (9) 不購買任何動植物製品。 休閒產業分析 - 第五節
三、回家後注意事項 生態觀光之原則 3. 經濟面 若有消費,以與當地業者交易為原則。 對動植物製品非法交易應予禁止。 1. 協助推廣對該區自然和文化之了解工作。 2. 你因生態旅遊而獲益,因此要思及回饋當 地業者或政府管理單位。 休閒產業分析 - 第五節
世界生態觀光發展之準則 1. 瞭解生態旅遊對在地永續發展所扮演重要的角色。 2. 將生態旅遊潛力極大化,讓其成為保護有形與 無形的自然與人文資產之經濟力量。 3. 透過有效的行銷、教育與訓練,支持生態旅遊 產業與活動。 4. 強化生態旅遊本身的永續性。 休閒產業分析 - 第六節
台灣生態觀光之發展 台灣為了發展國內觀光產業,於2001 年5 月由行政院通過「國內旅遊發展方案」,該方案發展策略之一為「結合各觀光資源、主管機關,共同推動生態旅遊」。 行政院觀光發展推動小組及交通部為了落實這項方案,並配合聯合國發布2002 年為「國際生態旅遊年」以及亞太經濟合作(APEC)會議共同發布的「觀光憲章」,於是在2001 年8 月成立專案小組,開始研提生態旅遊計畫。而行政院也於2002 年宣布為台灣生態旅遊年。 休閒產業分析 - 第七節
2005年由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國土資源工作分組 提出「生態旅遊白皮書」,以生態旅遊觀念的定義與精神 為核心,積極倡導生態旅遊活動。 2009年8月中華民國永續生態旅遊協會推動生態旅遊遊 程認證標章,讓台灣的生態旅遊也進入標章認證的時代。
一、生態旅遊發展之檢討 台灣生態觀光之發展 關於台灣生態旅遊之經營管理可以從政府部門、經營者與旅遊當地社區等三個層面進行探討。 生態旅遊經營管理 經營者 政府部門 旅遊地社區 休閒產業分析 - 第七節
台灣生態觀光之發展 (一) 政府部門 休閒產業分析 - 第七節 1.為區隔生態旅遊與大眾旅遊,提供遊客不同選擇,對於合 法之生態旅遊地點或生態旅遊 遊程 ,應核發生態旅遊標 章,並加強研訂「生態旅遊地、生態旅遊遊程標章認證作 業要 點」, 針對申請、審核、核發、管理作有系統規 定。 2. 依據修正之發展觀光條例,訂定「自然 人文生態景觀區專業導覽人員管理辦法 」,規定導覽 人員資格、訓練內容以 及導覽人員收費、管理方式,並已公告 實施。惟目前「自然人文生態 景觀區」 之劃設辦法中央沒有訂定,基層相關政 府單位及生態旅遊地經營單位也不知如 何劃設。 休閒產業分析 - 第七節
台灣生態觀光之發展 (二) 生態旅遊經營者 休閒產業分析 - 第七節 1. 對生態旅遊的意涵與實質作法不了解,招攬之所謂生態旅 遊業務形態多與「資源保育」、「教育遊客」及「利益回 饋」等目標相違背。 2.尚無專責生態旅遊之專業導 覽人員與專業之生態旅遊 遊程企劃人員,無法真正 進行生態旅遊業務。 休閒產業分析 - 第七節
台灣生態觀光之發展 (三) 生態旅遊地社區 休閒產業分析 - 第七節 1. 目前多數觀光旅遊活動,不但未提升旅遊地社區居民之經 濟效益,反而為當地社區帶來環境污染以及負面之社會文 化等影響。 2. 有意願從事生態旅遊相關業務者,可能缺乏足夠的資本或 相關的能力與技巧。 3. 生態旅遊相關機制尚未建立,使得社區居民無所依據。 新聞資料: 阿里山蓋飯店 「廢水零排放」 縣府有疑慮 檜意森活村開放帶來交通衛生衝擊 休閒產業分析 - 第七節
二、生態旅遊發展之展望 台灣生態觀光之發展 (一) 政府部門 1. 為維護與管理生態旅遊區的環境 及資源,建議政府部門運用柔性 管理,諸如運用免稅、補貼等機 制或創業輔導,來鼓勵居民從事 生態旅遊 行業,或是以評鑑制 度來確立生態旅遊產品的分級訂 價。 休閒產業分析 - 第七節
台灣生態觀光之發展 2.建議中央相關主管機關應積 極研議自然人文生態景觀 區之劃設辦法,以利相關 目地事業主管機關劃定區 域並執行『自然人文生態 景觀區專業導覽人員管理 辦法』辦理專業解說人員 培訓工作 3.建議中央相關主管機關應積極研議生態旅遊地或生態 旅行社之認證標章,可學習哥斯大黎加所推行之永續 觀光認證(Certification for Sustainable Tourism, CST) 休閒產業分析 - 第七節
台灣生態觀光之發展 4.為充分運用台灣豐富之生態資源,建議未來規劃 台灣10大生態旅遊遊程,以不同生態特色包裝, 吸引國際觀光客來台從事生態旅遊,包括遊程規 劃、遊程簡介、操作手冊以及英語導覽解說人員 培訓、宣傳推廣等工作。 休閒產業分析 - 第七節
台灣生態觀光之發展 (二) 生態旅遊經營 1.為積極推動生態旅遊,建議未來透過中華民國 永續生態旅遊協會技術協助,培訓生態旅遊 領團人員,帶領遊客從事生態旅遊。 2.目前的生態旅遊操作型式並未區分等級,建議 業者配合生態旅遊者的需求,設計不同程度 的體驗行程、規劃各種體驗步道,以提供遊 客多樣化的遊憩選擇。 3.提升導覽與安全服務品質 休閒產業分析 - 第七節
台灣生態觀光之發展 (三) 生態旅遊地社區 1.社區或部落相關單位宜積極建立民宿分級訂價 、套裝遊程分級定價和公基金之回饋機制 2.為了降低對當地的衝擊, 生態旅遊業者在旅遊過程 中,應積極教導遊客生態 旅遊活動方式,應與當地 居民進行良性的互動,並 減少對當地居民生活的干 擾。 休閒產業分析 - 第七節
結 論 展望未來,生態旅遊具體措施有待繼續落實,希望 相關政府、業者與社區等單位各依權責持續推動生態 旅遊工作計畫,加強生態環境維護、社會文化保存、 經濟效益提升,宣傳台灣生態之美,達成永續觀光目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