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 道家的智慧.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原 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求之与, 抑与之与? ” 子贡曰: “ 夫子温、良、恭、 俭、让以得之。夫 子之求之也,其诸 异乎人之求之与? ” 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 词 语 是邦:任何国家。 与:语气词。 抑:还是、或者。 温、良、恭、检、让: 温和、善良、恭敬、 节俭、谦逊。
Advertisements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3 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有 : 。 5 的倍数有 : 。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有 : 。 12 , 18 , 20 , 48 , 60 , 72 , , 25 , 60 ,
淘气的猴子 共 408 个 桃子 平均每个猴子能分到几个桃子? 共 840 个 桃子 平均每个猴子能分到几个桃子?
钟培宁 观察和探究 活动一 : 观察同一植 物的 “ 相同 ” 叶子, 是否 完全一样 ?
半部《论语》治天下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 ?” (《学而》)
走进经典名句 — 五年级中华经典晨诵. 1.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人不 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 子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 ” 复习.

苏轼 苏轼官翰林学士的时候,曾问幕下士 说: “ 我词何如柳七(柳永)? ” ,幕下士 说: “ 柳 郎中词只合十八七女郎,执红牙 板,歌 ‘ 杨柳岸晓风残月 ' 。 学士词须 关西大汉,铜琵琶、 铁绰板, 唱 ‘ 大江东去 ‘’’ 。
兵车行 杜甫 福州十一中语文组 林嵘臻.
小猪.
关于汇率计算.
综合实践活动 设计与实践案例 ——《感恩父母》主题班会.
从宇宙到人生 谈 老子.
文化传播网 庹氏匾额作品欣赏 资料来自单身不贵族QQ空间 点击翻页.
秋 水 《庄子》.
秋 水 《庄子》.
情人节快乐 返 回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庙 曲阜孔林 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上:提出“仁”的学说。 教育上:创办私学、注意     “因材施教”、主     张“温故而知新”。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五年规划 医路前行.
整理者:浙江省建德市新安江第一小学 秦爱军
秋 水 《庄子》.
俄罗斯方块:注意观察游戏中用到的 数学的知识
记时法 扬州市育才小学 周志杨.
《道德经》智慧 清华大学 王晓毅教授 ——《道德经》智慧——.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宝洁的品牌战略.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22岁和苏辙同中进士,谥文忠。曾任翰林学士,时人称苏学士;身为长子,人称苏长公,其弟苏辙人称苏少公。他在政治上主张慎重,反对王安石新法(出身地主阶级),但他历任地方官吏,对人民生计颇为关怀。著有政绩。在文学几个方面都有杰出贡献,其作视野广阔,风格豪迈,个性鲜明,意趣横生。由于屡遭贬斥,作品往往流露出达观放任,忘情得失的思想。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教学目标:掌握鉴赏咏史怀古诗的基本方法,能够较为准确的赏析诗歌。
在PHP和MYSQL中实现完美的中文显示
当代作家李怀宁看了庄子的书,就写了一篇文章
                                                                                                                                                                
云南大学 2015年 学生社会服务计划 往期活动剪影.
野地的花 Flowers of the Field
Geophysical Laboratory

Harvard ManageMentor®
哈利路亚 敬拜歌曲: 1)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2)同路人 3)这一生最美的祝福
心理学 和 新纪元运动.
BUSINESS POWERPOINT THE Scenery DESIGN.
第十章 方差分析.
1085至1125年间的官员地域分布与社会关系 1.
Activity 1 看图片,讨论下面的问题: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Reading of English-American Literature
顺序表的删除.
Three stability circuits analysis with TINA-TI
4.2 证明⑶.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曾在世界 漂流过 Drifter once upon a time.
兔年的祝福 新年快乐! Happy New Year ! 2011 年元旦.
微声盼望 Whispering hope.
Harvard ManageMentor®
Harvard ManageMentor®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Logo 思维 力量 商务展示·企业内训.
野地的花.
愚人节快乐 April Fool's Day.
轻松 qīng sōng 咋样工作才算 钱多 事少 离家近 睡到自然醒.
怜悯人的主 11月30日~12月3日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 新加坡广州 广州阜阳 阜阳利辛.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Module 9 Unit 2 Happy Birthday
_01自己实现简单的消息处理框架模型 本节课讲师——void* 视频提供:昆山爱达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普天下当向耶和华欢呼! 诗篇 100.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路旁的橡树.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一讲 道家的智慧

儒家与道家的差异 儒家比较强调伦理学,重视道德修养,容易让人觉得有压力。 道家思想则是采取另外一个角度,强调智慧的觉悟与解脱。

儒家承先启后,道家具革命性格 儒家的“儒”,是古代的一种行业,儒家有其一定的传统,展现承先启后的立场。 道家则具有革命性,因为它用“道”取代“天”,把“道”推到最高的位置。 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是以“天”作为宇宙的最后根源。“天生丞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道家显然是把“道”当作宇宙的最后根源。以“道”代替“天”,而“天”则被降格为和“地”并称。老子:“天长地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久”

人活在世界上,不能没有儒家作为指引,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从家庭出发,然后进入社会,因而我们必须设法实践人与人之间适当的关系。 如果只靠儒家,有时又会显得伸展不开。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完美的,因此有必要去启发与提升自己的心灵。

老子所持的是一种相对的价值观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 选美活动、名人、伟人。做人难、做名人更难,做女名人难上加难。

儒家以人为本位,道家超越人类本位 “天下如此纷乱,如何才能化解?” 儒家采取的路线是从政治上改革,道家认为这种方式,就像五十步笑百步。 超越人类本位,首先必须顺其自然,尽量避免人为的造作,因为人为造作越多,麻烦也越多。所谓“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如果没有标准,每个人都可以开心自在,不用刻意做好事,因为没有所谓的好事可做;不用担心有没有面子,因为所要做的只是活着而已。

老子所推崇的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 第一,只要环保对人类有益,那么借用老子的思想来鼓励环保,对老子而言应该也是何乐不为的事情。 第二,老子本身所处的时代,问题不在环保,而在人间秩序瓦解,百姓无以维生,所以老子希望大家自我约束,学习简朴的生活。 第三,老子主张不争、无为、顺其自然,让一切都保持“自己如此”的状态,而不用刻意去考虑任何人为的措施,连对环保也不例外。

如果以人为本位,就会用人的聪明与能力去设法改造自然界,这就是人为的造作。一旦出现太多的造作,原本自然的会变成不自然,最后将出现灾难。因此,我们必须超越人类本位的想法,才能真正化解世间的问题。

老子的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东郭子问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禾第)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尿溺。”

道是一切的起始(α)与归宿(ω) 在道家看来,道既是万物,却又不是万物,所以我们应该说道“在”万物,而不能说道“是”万物。 它代表了最根本的东西。它是宇宙万物的开始,也是宇宙万物的终结。也就是说,宇宙万物从道生出,最后回归于道。

人间问题来自“知” 宇宙万物原本应该保持平衡与和谐的关系,但是自从出现人类以后,开始产生各种战争和灾难。人间之所以会陷入混乱及痛苦,原因就在于人类的“知”出了问题。

(一)以知为区分:人对万物的关系 人对万物要加以区分,以此追求生活上的保障。 然而,一旦区分就会产生问题,因为事物会开始出现贵贱的差别。 英国作家王尔德( Oscar Wilde,1854~1900)曾说:“人生只有两种悲剧,第一种悲剧是得不到我所要的;第二种悲剧是得到我所要的。”

(二)以知为避难:人与万物的关系 了解我“与”万物的关系之后,让人可以活得下去,却也带来危机。 生存智慧:“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tuī],复归于无极。” 生态伦理:保护大自然

(三)以知为启明:由道来观看一切 知要从区分、避难,再到启明,这一步是最难的。启明就是“道我一致”,不再从自己,而是从道来看这个世界。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成语典故 世事洞明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念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念更多的书,而是为了借此明白事理,而摆脱烦恼与束缚。启明之知正是如此。

超越外在限制,向内探求 老子的思想比较偏向于对人生许多事情都要“保持距离”,这样才能够保全自己。学了道家之后,就像把握了最基本的防身之道,可以了解自己的限制,划定自己努力的范围,而不会随波逐流。 道家思想的重点最后会回归内在自我,强调减少受到外界的干扰,尤其是耳目的干扰。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 tián 打猎)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

 老子的三宝 老子的三宝是:“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 六十七章》)

(一)慈 慈代表母性的特质,譬如母亲的爱称为慈爱。 道的慈爱是没有等差的,不分贵贱、好坏、美丑,就好像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从来不会有所区别。 老子说:“慈故能勇。”(《老子 六十七章》)只有真正的慈爱才能表现出勇敢。由此可知,老子所谓的勇敢,并不是逞凶斗狠。又说:“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莎士比亚说:“女子虽弱,为母则强。”

(二)俭 “俭”是对待物质的一种态度。俭也代表节制欲望,如果一个人的欲望层出不穷,是不可能接近道家的。道家的基本原则是“少私寡欲”,一个人如果多私多欲,不可能快乐。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 苏东坡的《前赤壁赋》中就写道:“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三)不敢为天下先 苏东坡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首宋词的内容与气势,真让人低回再三。事实上,豪杰也有无奈与可怜之处,因为争来争去也不过这么大一个地方,美好人生就在钩心斗角中度过,最后剩下的还是空。

庄子的逍遥 庄子所处的时代比老子的更乱,所以他没有“保持距离,以策安全”的机会。他的想法是:投身到变化之中,随顺变化,使自己不受到伤害。这种思想展现出来,又比老子的思想更为生动而精彩。 超越的智慧。庄子思想是道家的进一步发展,所以也是不以人类为中心,表现出超越的性格,所超越的是空间、时间、义与利、生与死等相对的观念。

(一)超越空间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涘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流顺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之面目,望洋向若尔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tí]米之在大仓乎!

(二)超越时间 时间上的执着与空间上的执着也是一样,人往往希望自己活得越久越好,但是庄子告诉我们,如果和乌龟或树木相比,一个人即使活到八十岁都算短命,因为任何一只乌龟都可以活一百年以上,任何一棵树都可以活二三百年以上。如果了解这一点,又何必计较谁活得高寿呢?换言之,时间上的比较也是相对的。

(三)超越利与义 如果我们一天到晚都在想自己该做什么事,不但辛苦而且无谓,因为这个世界上该做的事情太多了,永远也做不完。 对他人照顾过多,可能扼杀他的生机,使他失去自由发展与成长的机会。

(四)超越生与死 死亡其实是回家,是回归人类生命的来源,也就是回到道的怀抱,这应该是一件愉快的事。

处世态度:外化而内不化 “外化”是外表的言行与别人同化。真正的道家是无法从外表判断出来的,因为他们和一般人一样,和外界的一切有来有往,自由互动,并不会因为学习了道家思想,行为举止就稀奇古怪。 “内不化”的“内”代表精神,精神上要和道结合,内心持守不变。 由此可知,道家的境界是一般人难以想像的,他们表面上和别人一样,但是内心却和道来往,因此能够享受快乐而圆满的境界。

结论:以儒道思想作为生活准则 儒家的人世思想加上道家的超脱智慧,使人能够应对各种人生的处境。 儒家所说的是人与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因此可以为我们所用;但如果整天都专注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会耗尽心神,因此必须有自己的心灵世界,而此时就可以参考道家思想。庄子教导我们投人变化之流,同它一起变化,但是内在的精神世界则必须与道相通。 人活在世界上,如果能用超越的心灵看这个世界,也就是从道的眼光来欣赏一切,就会觉得万物无一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