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 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近春园(朱自清《荷塘月色》原址)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 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欣赏散文的一般步骤 朗读 感受 品味 评论
1、如何理解题目《荷塘月色》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 月色:月光。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月色是文章描绘的中心,它是作者心目中向往、追求的和谐宁静的境界。
思考1 A.本文写了朱自清一次怎样的经历? 参考:月下散步 B.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参考:A.作者的行踪.B.作者思想感情.
思考2: 作者的行踪如何? 参考2:家里----路上-----荷塘------(路上)----门前(家)
思考4: 梳理作者的感情历程。 心不宁静----独处求静----无所有-----惦念江南。
怎样理解“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一般都认为,这句是“文眼”确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所谓“文眼”,是我国散文创作的经验总结。古人说“揭全文之指,或在片首,或在片中,或在片末。”散文有“眼”,意境才会有虚实,题旨才会有隐现。起首句“心里颇不宁静”,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的“片言”,后三句紧接着由此自然地破题,点出“荷塘”与“月色”。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才想起荷塘,继而夜游荷塘。这个“文眼”安在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第三自然段表达了什么心情?“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到了另一世界里。”“另一世界”是怎样的世界?此时“我”与平常的“我”有什么不同?如何理解“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这句话的作用? 这段月下内心独白抒发了暂离现实的逍遥之乐和获得短暂的人生的自由和宁静之后的淡淡愉悦。“另一世界”是一个宁静超然、没有纷争没有压制的自由世界。此时的作者超然物外,没有世俗的烦恼,没有痛苦和不快,心境平和安宁,是一个摆脱了现实困扰的“自由的人”。 这一段独白揭示了作者喜爱荷塘月色的真正原因。“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这一句,一方面表现了作者获得暂时宁静的淡淡的喜悦之情,另一方面又很自然地收束感情,转入对景物的描写,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静 月下的 幽雅宁静 荷塘 动 田田 出水很高 像婷婷舞女的裙 ( ) 荷叶 荷花 荷香 荷波 荷韵 零星 袅娜 明珠 星星 美人 缕缕 ( ) 荷叶 荷花 荷香 荷波 荷韵 零星 袅娜 明珠 星星 美人 静 月下的 缕缕 渺茫的歌声似的 幽雅宁静 荷塘 凝碧的波痕 动 叶子更见风致
本 体 喻 体 原句 相 似 点 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 很相似 舞女的裙 …… 荷 叶 一粒粒 的明珠 月光下,白色荷 花与一粒粒 的明珠相似 …… 碧天里 的星星. 刚出浴的美人 白花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 碧天的星星相似. 荷花的纯净洁白和刚出浴的美人相似. 白 花 (荷花) …… …… 渺茫的 歌 声 渺茫的歌声和微风中荷香的 断断续续,若有若无 清 香
叠词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有一种韵律美,渲染出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
以亭亭的舞女的裙来比喻叶子,有一种舒展、旋转的美。荷叶本是静的,作者想像它是动的,这是以动写静,以虚写实。
用博喻(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描绘说明同一个本体的比喻句)写出了月光下的荷花的各种姿态。 用写女子姣美神态的词来写荷花, 赋予荷花生命的活力和感情,拟人手法 写出了荷花的情态美。 用博喻(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描绘说明同一个本体的比喻句)写出了月光下的荷花的各种姿态。
用“歌声”比“清香”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感觉的印象,即“感觉的相通与转移”)而这样的感觉也只有在静静的月夜下才感受得到,就更突出了宁静的氛围。
通感:利用各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法。
修辞手法:通感 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通感就是移觉。 举例:(1)她笑得很甜。(视觉转为味觉) (2)人靓歌甜。 (听觉转为味觉)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转为听觉) (4)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 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视觉转为听觉)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月光如流水一般, 地泻在这一片叶子与花上。 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 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着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却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塘上的月色 月光 月影 如流水 静静地泻薄薄的青雾浮起 叶子和花仿佛在 牛乳中洗过一样 朦胧优雅 像笼着轻纱的梦 灌木的黑影 杨柳的倩影 实 月光 叶子和花仿佛在 牛乳中洗过一样 塘上的月色 虚 朦胧优雅 像笼着轻纱的梦 灌木的黑影 杨柳的倩影 实 月影 光和影和 谐像名曲 虚
月光如水 薄雾似纱 花叶如梦 黑影斑驳 杨柳如画 光影似曲 塘上月色 虚实相生
荷塘 月色 画 面 是 —美丽的 美 气 氛 是 —宁静的 静 雅 格 调 是 —雅致的
第6自然段 思考12: 1.本段写了什么?跟哪一段相照应? 2.重点写什么? 3.写作思路如何? 4.本段的情感转折点在哪里? 5.景物总体特征如何?
1.本段写荷塘四周环境,跟第二段相照应. 2.重点写树. 3.写作思路:总写树之多----树色----树姿----树梢上的远山----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
4.情感转折点是:“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表明仍摆脱不了绵绵的愁绪。 5.景物清淡朦胧,宁静悠远.
朱自清看到的景构成的画面给人一 种什么样的感觉? ----朦胧、静美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朱自清为什么能写出这么宁静的荷 塘月色呢? ----心情好,兴致高 朱自清有没有得到宁静呢?是不是 真正的宁静?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得到宁静,不是真的宁静
树色“阴阴的”具有一种朦胧的感觉,月光淡淡的,好像作者的心头也有一层挥之不去的愁云。灯光“没精打采的”毫无生气。蝉声蛙声的热闹更衬出了“我”心境的不宁静,有淡淡的哀愁。作者还是无法得到真正的宁静。 以乐景写哀情
从课文内容看,作者是边走边看的,看了又有所想,他想到了什么? ----江南旧俗 他为什么会想到江南旧俗呢? ----①心里宁静,但宁静里又有淡淡的 哀愁。(“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 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令我到底掂着江南 了。”) ----②深化主题(回到过去,说明对现 实不满,尤其是最后不觉到了家更说明 摆脱不了现实,宁静也只是片刻的。)
7、8段 1.江南采莲,向往憧憬. 2.想到江南采莲风俗乃是由眼前之景而触景生情,表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也是想把自己从“颇不宁静的心情”中解脱出来。 4.最终没有解脱出来.“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可看作是作者又回到现实。5.文章首尾呼应,全文在孤寂的氛围中结束.
全文小结: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文中描绘了美的景、美的情。其特点是写月光和写荷塘交叉,动的刻画与静的描写交错,抒情和写景交融,形成一幅素雅、朦胧、静美的画面。文章用词精当,语言清丽,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如动词的选择、叠词的使用、博喻和通感的运用,不仅描写形象,而且十分传神。
写作特点: A:语言技巧的运用 1.自然清新新颖,不欧化; 2.遣词造句准确,贴切 比喻、通感、叠词:”轻轻”、”悄悄”、“曲曲折折”、“田田”、“阴阴”等。 B:融景于情,即景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