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高等教育专题比较[3] 天津大学职教学院 郄海霞.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学术英语课程教学资源 分享与交流.
Advertisements

1 计算机软件考试命题模式 计算机软件考试命题模式 张 淑 平 张 淑 平. 2  命题模式内容  组织管理模式 − 命题机构和人员组成 − 命题程序  试卷组成模式.
数据结构的引入. 通讯录管理 社团机构管理 校园导航管理 通讯录管理 社团机构管理 校园导航管理.
教育与职业. 幼儿园 小学 中学 / 初中 – 高中 文具 书包 / 笔(铅笔、 油性笔、毛笔) / 文具盒 / 纸 / 刀子 / 尺子 / 橡皮 / 剪刀 / 转笔刀 / 墨水 课本 书 本子 其他 字典 / 词典 / 计算器 / 打印机 / 复印机 / 地图 / 电脑 / 录音机 /
LOGO 考研英语导学 Speaker : Lanshire. 课程目录 一 考研英语的重要性 & 难度分析 二 近 15 年命题趋势变化分析 4.
Company LOGO 开放教育学习指南 考试篇. 学习流程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完成形考 面授辅导 注册报考 开学报到.
商学院教学办 工作汇报 王景峰 2014年6月25日.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博士人员科研答辩   答辩人: 答辩日期:.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联系电话: 联 系 人:李爱玲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文献(CASHL)传递 联系电话: 联 系 人:李爱玲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美、德、法、日课程设置 一、美、德、法、日课程设置 二、美、德、法、日课程设置的比较 三、美、德、法、日等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特点
热烈欢迎家长们 来校交流 高二(8)班 2015年11月21日.
以“职业人格”为核心, 全面构建“双四维”德育体系
托福、SAT考试三大趋势 托福、SAT考生将有大幅增加 本科毕业就读研究生的考生仍然占托福考试主体 18岁以下托福考生比例不断上升.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C++面试笔试精要 张立伦 讲师的CSDN博客地址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研究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中期检查
XXXX学院2014年度 本科教学工作总结 2015年1月15日.
课程泛雅 2017/3/15.
网页设计师的职业成长规律 主讲:刘万辉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职称:***(博导、教授、副教授、讲师)
教育硕士课程 课程特色 提供具弹性修课组合 配合不同知识背景的学员 融合个人经验及新知识 促进学员专业提升.
个人简历 MY RESUME 某某某 格式填充更换图片,点击设计一键换色,.
电子信息类专业英语.
教学成果 学生作品 2. 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3. 学生参赛成果.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淄博信息工程学校 ZIBOIT&ENGINEERING VOCATONAL SHCOOL 03 交换机干道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淄博信息工程学校 ZIBOIT&ENGINEERING VOCATONAL SHCOOL 02 认识虚拟局域网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姓 名 出生年月 所在学科 最高学历/位 专业 毕业学校 成果内容 本人业绩 (一)教学内容
五年规划 医路前行.
Add Your Company Slogan
区级课题汇报 (初期) 汇报人:建平中学周宁医 2008年9月27日.
第四节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人工智能技术导论 廉师友编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关于本门课程.
简介IB和AP.
内地高校师范专业 情况介绍 华南师范大学 李伟聪.
北京市外国语学校和外语实验校初中外语 教学改革实验的历程及启示
第三篇 组织工作.
如何利用互联网的英语学习资源.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介绍 信息工程学院 孙俊国
                                                                                                                                                                
授课对象:微电子、电子、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研究生 先修课:数字逻辑电路、Verilog
Harvard ManageMentor®
园林专业本科阶段课程拓扑图:平台期课程 通识 12 数学 14 物理 4 化学 11 英语 6 政治 14
萧惊鸿 Hsiao, Ching Hung 纽约州立大学Oswego校区 现代语言文学系
沈翔 美国Qwest国际通信公司高级工程师
5 Ecological Environment
服务进行时 ---之经典案例.
中国XX大学 毕业答辩模板 此模板可用于本科毕业答辩/硕士毕业答辩/学术研究等.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河北大学申请博士生导师 人员基本情况 彩色照片 小二寸 免冠 一、近五年科研项目情况 姓名:张 芳 出生日期: 职称: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申请者基本情况 姓 名: 导 师: 学 科: 论文题目:.
申请者基本情况 姓 名: 导 师: 学 科: 论文题目:.
甘肃农业大学伏羲学者年度考核 伏羲杰出人才 潘晓婷,女,体育教学部教授,硕士生导师.
计算机绘图 AutoCAD2016.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专业必修课程 田永中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学习数据结构的意义 (C语言版) 《数据结构》在线开放课程 主讲人:李刚
入侵检测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毕玲.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的应用” 点评专家:谭一宁.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辞典类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牛津在线英语大辞典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八章 高等教育专题比较[3] 天津大学职教学院 郄海霞

第三节 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比较 高校招生制度的主要类型 高校招生制度的共同趋势

一、高校招生制度的主要类型 证书制 高考制 综合选拔制 开放制

(一)证书制 含义: (1)不举行全国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 (2)高校的招生主要依据中学毕业资格考试证书。学生只要通过高中毕业考试(或会考),并获得毕业资格证书,就基本获得了在大学注册或进入大学学习的资格。

证书制的特点 1.中等教育实行双轨制 英国: 文法中学:参加普通教育证书考试 第六学级继续学习 2年后参加高级水平普通教育证书考试 大学或其他高校 技术中学、现代中学、综合中学和中间学校:职业技术教育 就业或进入职业类高校。只有选修特殊课程的学生才可以参加普通教育证书考试。

法国: 普通高中 高校文理专业 高中毕业会考 大学 技术高中 高校技术专业 普通高中 高校文理专业 高中毕业会考 大学 技术高中 高校技术专业 职业高中:培养技术工人和技术职员,不参加高中毕业会考,只能获得“职业能力证书”(CAP)或“职业学习证书”(BEP)

2.中学毕业考试非常严格 例如,法国的高中毕业会考由各学区按照教育部的统一规定进行,考试分为两个阶段,分别考查学生的法语能力和其他知识,此外有些高校还要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考试通过率较低,每年不能通过毕业会考者占所有考生的30%左右。

3.中学课程设置与大学相互衔接 以法国高中为例 第一年:统一教学 学制三年 后两年:分科教学 A(文学-哲学) 7种方向,即A1,A2,……A7 B(经济和社会科学) 普通高中 C(数学和物理) D(数学和自然科学) E(数学和技术)五科。 高中毕业会考各科和各种方向的考试科目和内容不同,学生一般根据自己在高中的主攻方向选择大学和专业。

4.高校实行“宽进严出”的招生办法,学生入学后淘汰率高 在法国,综合大学的教学分三个阶段,即普通教育阶段、专业化阶段和进行科学研究阶段,第一阶段结束时的淘汰率往往高达50%左右。

(二)高考制 1. 高校通过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择优录取学生; 2.大学统一考试是由专门的考试机构组织的全国性考试; 3.用相同的标准衡量每一个考生,把考生分为不同等级。

日本的高考制 大学招生考试每年举行两次 1979 基础知识和技能 第二次考试 (各大学自主举办):专业领域的知识 1990 个别学力检查 第一次考试(大学入学考试中心举行全国统考): 1979 基础知识和技能 第二次考试 (各大学自主举办):专业领域的知识 “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 ≈我国高考 1990 个别学力检查 个别考试 小论文测验和面试 特别选拔 AO入学考试

法国大学校的高考制 大学校 在法国高等院校中水平最高,学校规模小,招生数量少,但报考者甚多。 考生主要是“预备班”学生和综合大学第一阶段“大学普通教育文凭”持有者,竞争十分激烈,通过国家考试择优录取。 入学考试由教育部和学区统一组织,但也有些学校单独举行或联合组织考试。

(三)综合选拔制 1. 不完全依赖一次性的入学考试,而更看重学生在中学的平时成绩和表现; 2. 大学入学考试不是惟一的,考生可以根据所报考院校有选择地参加; 3. 高校通过全面衡量学生在中学的表现 和综合素质以及入学考试成绩择优录取。

美国的综合选拔制 美国综合选拔制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1)高校入学考试成绩。学术水平测验(SAT)和美国高校测验(ACT)的成绩 (2)中学成绩。高中的平均分数(GPA)、学生在高中学过的课程和学分 (3)推荐信 (4)面试 (5)综合能力和社会经验

暑期计划 一些大学的录取人员明确地说,他们要看申请者在社区服务方面的创造精神。美国的一些高中,甚至把社区服务当作毕业的一个条件。一大批组织暑期计划的公司应运而生。 一家大学申请咨询工作的负责人对申请者提出的建议是:上完高一要去当实习生,一年至少打100个小时的义工,并且要有“真正的工作”经验。如果这还不够,就要到墨西哥10周或到亚洲旅行。

“空缺年”计划 学生在高中毕业和上大学期间,打一年义工,从事社会服务。 美国的孩子想进的大学没有进去,就相当于中国的孩子高考落榜。在中国高考落榜后,要复读。美国的孩子则跑到贫困社区志愿服务,或者到国外旅行,开开眼界,使自己变得更有竞争力。 哈佛大学录取与奖学金部的院长承认,有时经过这一年,同样的学生就变成一个更理想的录取候选人。

德国的综合选拔制 德国各大学有独立的招生考评体系和方法,但共同的特点是都采取“综合选拔制度”,即高考分数、平时成绩及申请者的综合素质,三者合一。 具体来说,除了高中学业成绩和高中毕业成绩外,学生的领导才能,外语水平,打工经验,社区服务的经历,荣誉奖状,专长(如音乐、艺术、体育),老师在推荐中对学生学业、能力、性格的评价,学生成绩在年级中的名次,“申请论文”中叙述的学习目的和计划以及从中表现出来的潜力、知识面、学术兴趣和写作水平,都是校方录取时考虑的因素。

(四)开放制 既不依据高中毕业资格考试证书,也不举行全国统一入学考试,只要符合入学年龄,并且有学习的需求都可以入学。 通过“宽进严出”的方式来保证教学质量 。 (1)美国的社区学院 录取本地区所有申请入学的中学毕业生和18岁以上的任何公民。 (2)英国的开放大学 学生不受年龄、社会地位和学历的限制,入学年龄从21~70岁不等。

二、高校招生制度的共同趋势 (一)招生制度的多样化 法国不同类别的院校采用不同的招生办法,综合大学实行证书制,高等专科学校实行高考制,部分法律专业则采用开放的招生办法。 在美国,大部分的四年制高等院校采用综合选拔制,但部分州立学院和社区学院则采用开放的招生办法,目的是使这些院校更好地满足本地区的需要,主要为本地区服务。

英国大学的招生考试,主要为GCSE考试和GCE A级水平或GCE AS级水平两种形式。 法国综合大学的招生考试为“高中毕业会考”,考试采用初试与复试相结合的办法综合衡量学生的成绩,初试又分笔试与口试,复试有口试与操作考试。 日本1990年开始实行的“大学考试中心考试”,国语、地理历史、公民、数学、理科、外语6个学科反映了高中知识教育的核心目标,各大学自主决定考试的科目及分数,可以从中选择1—6科。

(二)录取标准的综合化和多样化 美国是采取综合选拔制录取学生的典型国家。日本除主要依据全国统一高考的成绩外,还要参考各高校的个别考试成绩。 名牌大学的录取标准非常严格,对学生的要求较高,特别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发展。如美国的研究型大学、英国的古典大学、德国的综合性大学、法国的大学校等。 一般本科院校入学标准相对较低,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其他方面的能力要求不很高,招生主要通过高校与学生的双向选择来进行。 短期高等教育机构或本科层次以下的高校招生通常比较灵活,甚至不设置入学门槛,取得高中毕业证书即可入学,如美国的社区学院、日本的短期大学、英国的开放大学、法国的短期技术大学、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等。

(三)高校自主招生 英国高校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对招生负全责,每个高校都根据学校的情况和专业设置情况设立自己的招生标准,高校招生时根据申请者的情况考虑是无条件录取还是有条件录取; 美国是典型的地方分权制国家,高等教育事务由各州负责,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录取学生; 日本的高校招生由大学自主决定,文部省不能干预; 法国和德国的高等学校也拥有独立地行使录取新生的权力。 中国:逐渐加大重点高校自主招生的权力。

(四)招生管理的现代化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各国都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使招生工作客观有效。各国的申请和录取工作都实现了网络化,申请者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各高校的招生情况。 美国高校招生 日本考试阅卷

(五)更加关注招生中的公平性 美国的一些名牌大学开始取消早期招生制度,所有学生都在同一时期申请入学,并为新生设置了各种各样的奖学金,在资助政策上向少数民族和贫困学生倾斜,增加对这类学生的资助力度。 2006年英国教育部宣布:2012年将彻底废除目前学生根据教师估计成绩进入大学的做法,全面实行凭高中会考成绩进入大学的制度。

讨论: 我国近年高校的自主招生以及今年出现的“联考”说明了什么问题?有哪些优点和弊端?自主招生是否真正自主? 我国的自主招生将来能否和高考制平行存在?高考制在我国能否取消?

第四节 高等学校课程比较 各国本科生课程构成情况 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一、各国本科生课程构成情况

(一)美国高等学校本科生课程构成 1.普通教育课程 普通教育(general education):相对于专业教育或者职业教育而言,又被称为博雅教育或通识教育,它提供最基本和最普遍的知识和经验。 普通教育课程是本科生课程中保证知识广度的部分,通常涉及多个学科领域。 核心课程 组织形式 分配必修课程 自由选修课程 名著课程

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 20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新任校长博克在本科生学院开设了“核心课程” 。 “核心课程”将基础课分成了六大类、十个领域,每个学生必须从八个领域中各修一门课程方可毕业,这十个领域见表1:

表1 哈佛大学本科生“核心课程”举例 资料来源:舸昕编著.从哈佛到斯坦福[M]. 东方出版社,1999. 45-46. 核心课程类别 表1 哈佛大学本科生“核心课程”举例 核心课程类别 部分课程举例 外国文化 印度的社会与政治、伊斯兰宗教与文化、文化大革命 文学艺术A 悲剧及人类冲突、莎士比亚:早期剧作、美国文学与美国环境 文学艺术B 20世纪艺术的抽象含义、亚历山大大帝的形象、从莫扎特到拉威尔时期的室内乐 文学艺术C 希腊文明的英雄概念、中世纪时代、奥古斯塔的罗马 历史A 现代世界经济、当代中国的连续性和变革、国家主义与社会主义 历史B 美国南北战争、古巴革命、美国与越南 道德伦理 现实主义与道德主义、道德及国际关系、孔子的人文主义:自我修养与道德社会 社会分析 经济学原理、语言的知识、宗教与现代化:文化革命及现世主义 科学A 相对论与量子物理学、从阿基米德到基本粒子物理学、大气 科学B 人类行为生物学、视觉与大脑、进化生物学 资料来源:舸昕编著.从哈佛到斯坦福[M]. 东方出版社,1999. 45-46.

分配必修课程(Distributed Requirements) “对学生必须修学的学科领域(一般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以及在各领域内至少应修习的课程门数(或最低学分数)做出规定的通识教育课程计划”。 20世纪初哈佛大学的“集中”与“分布”制和耶鲁大学的“分组必修制”

自由选修课程(Free electives) 不强求学生一定要修学普通教育课程,而是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在布朗大学,几乎没有必修科目的规定,认为学生是成年人,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学校只负责提供各种各样的课程。这种形式的普通教育又被叫做“自助餐式”教育计划。

名著课程(Great book program/Curriculum)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翰·厄斯金(John Erskine)提出 ; 20世纪30年代赫钦斯在芝加哥大学倡导伟大经典(Great Books)运动 ; 这种课程强调要学习所有西方文明中的经典课程,要对所有的重要经典进行阅读和讨论,通过这种方式来锻炼学生的读、说、写、思考、计算等能力;极力反对高等学校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

2.专业教育课程 主要为学生提供某个学科领域的专门知识和职业技能,它为学生将来的职业计划做准备,这类课程主要由专业学院和研究生学院来提供。 专业主修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 专业副修课程 选修课程

(二)法国综合大学本科生课程构成 1年: “学士”学位≈我国大学三年级 2年: “硕士”学位≈我国学士学位水平 法国综合大学分段制教育 第一阶段:2年,设“大学普通学业文凭”,≈我国专科层次。 1年: “学士”学位≈我国大学三年级 第二阶段 2年: “硕士”学位≈我国学士学位水平 第三阶段 :一年准备性质的课程学习,并完成论文,获得“深入学习文凭” 攻读博士学位(2-4年) 完成博士论文,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

法国综合大学分段制教育课程结构 第1年:必修的公共课 +定向性的选修课程 第2年: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一个专业方向 ,选修课+必修课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专业基础教育和适当的专业教育 第三阶段: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专业教育课程

(三)德国高等学校本科生课程构成 《高等教育总纲法》 课程主要根据专业的需要设置,与专业无关、单纯为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程只占很小的比重,即使是任选课也与专业有关。 德国大学没有专门的教学计划,学习的科目、考试的时间都由学生参照各专业领域的要求自己来安排。

各类课程的比重:基础课约占一半以上,专业课约为四分之一。必修课在全部课程中占很大的比重。 秉承“小课”教学的传统。 强调独立学习,无论什么课程,教师极少面面俱到,由学生自己在课后查阅资料文献。

二、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一)课程改革的综合化 麻省理工学院要求学生必须跨学科选课学习。本科生必修不少于8门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的课程,每门一个学期,至少9个学分,合计72个学分。其中3门课必须从指定的文科科目中选修。

斯坦福大学规定了八个学科领域,所有学生必须从文学和艺术,哲学、社会和宗教思想,人类发展、行为和语言,社会过程和机构,数学科学,自然科学,技术和应用科学等七个学科领域中各选一门课程,从西方文化传统领域选一门系列课程(由三门相互关联的课程组成)。

(二)课程改革的多样化 提高选修课的比重和构建多样化跨学科课程 美国:高校普通教育课程多数为跨学科课程。目前,美国高校中53%的学士学位课程计划有跨学科主修课。 日本:增设选修课或提高选修课比重。 名古屋工业大学将专业必修课的比重从原来的75%压缩到50%,增加了专业选修科目数量。

(三)课程改革的国际化 美国 MBA专业必须开设完整的国际管理课程,如国际学、国际管理知识、外语以及1/3的国际管理专业课。 日本 神户大学以“个人与集体的交流”和“世界区域间的交流”为主题,设置国际文化学部。

(四)课程改革的信息化 美国:把情报信息工作视为国家的第二资源,在一些大学增设专业门类繁多的情报科学课程。 日本:将信息处理教育作为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在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The End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