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 第十一章胸膜疾病 气胸 (pneumothorax) 长沙医学院内科教研室 阳旭军教授 学时数 2学时 课时数 表2学时.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Advertisements

胸 膜 疾 病胸 膜 疾 病. 第一节 胸腔积液  胸膜腔是一个潜在的腔隙  胸膜腔内液体持续滤出和吸收-处于动态平衡  任何因素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  均可产生胸腔积液.
第六章 呼吸 第 一 节 肺的通气 莲山中学甘春华制作.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 的 组 成 呼吸道: 肺: 鼻腔咽 喉气管支气管 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运动: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有清洁、湿润空气的作用 肺的通气: 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包括呼气 和吸气两个过程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的通气.
1 《 慢 性 支 气 管 炎 》《 支 气 管 哮 喘 》《 肺 炎 》《 肺 结 核 》《 气 胸 》《 慢 性 支 气 管 炎 》《 支 气 管 哮 喘 》《 肺 炎 》《 肺 结 核 》《 气 胸 》 呼 吸 系 统 疾 病呼 吸 系 统 疾 病 李世骐教授主讲.
Amenorrhea 闭 经 马庆良 教授 马庆良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仁济医院 妇产科 仁济医院 妇产科.
咳嗽、咳痰 病因与发病 机制 病因与发病 机制 病因与发病 机制 病因与发病 机制 相关护理 诊断 相关护理 诊断 相关护理 诊断 相关护理 诊断 定义 临床表 现 临床表 现 临床表 现 临床表 现 护理评 估要点 护理评 估要点 护理评 估要点 护理评 估要点.
胸部损伤 Thoracic Trauma 浙江大学医学一系 心胸外科 王永清.
雾化吸入法 定义 目的 常用药物 常用方法 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湿化气道 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通气功能
外伤性脾破裂的护理.
胸部检查 CHEST EXAMINATION.
血气胸的护理 胸心外科 吕美宁.
第十八章 胸部损伤病人 的护理.
损伤性气胸病人的护理说课 益阳医专护理系外护教研室.
气 胸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 赵文.
胸部检查 CHEST EXAMINATION.
概念:指终末细支气管气腔过度膨胀,伴肺容积增大和气腔避的破裂 王俊 2013、12、25
气胸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胸外科 景瑞军.
第二十八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二、特殊人群、慢性阑尾炎.
自发性气胸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 赵洪文.
汪朝晖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心血管病研究所协和医院心内科
创伤性血气胸的紧急处理与转诊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胸心外科 胡建国 陈名久.
第四节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中心静脉压(CVP)监测 广东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 李辉.
胸部检查 胸壁、胸廓及乳房的检查 肺与胸膜的检查.
第二十六章 胸部损伤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 外科教研室.
复旦大学影像系/中山医院放射科 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 张兴伟
肺结核.
诊断学 Diagnostics.
肺 部 望 触 叩 诊断学教研室.
任务5 胸部、肺部评估.
第一节 胸部体表标志 一、骨骼标志 剑突 肋骨 肋间隙 肩胛骨 脊柱棘突 肋脊角 胸骨上切迹 胸骨柄
网状、细线状及条索状影 肺间质的弥漫性病变的影像表现 感染、癌性淋巴管炎、早期粟粒性肺结核 特发性间质纤维化、尘肺、嗜酸性肉芽肿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Lung and Mediastinum Pandect 肺与纵隔总论 胸部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
第九章 气 胸 (pneumothorax).
胸部损伤 外科教研室.
气胸的X线表现.
肋骨骨折 气胸 血胸 食管癌 动脉导管未闭 中国药科大学临床药学教研室 周晓辉.
胸部损伤.
物理诊断技术 闫金辉 精品课系列 NO-6 jpkc.czmc.cn.
呼吸系统总论 淮河临床学院呼吸科.
慢 性 阻 塞 肺 疾 病.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及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组 2014.
Diseases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古陶一中 李素霞.
胸膜炎(Pleuritis) 【概念】 胸膜炎是胸膜发生以纤维蛋白沉着和胸腔积聚大量炎性渗出物为特征的一种炎症性疾病。 【临床特征表现】
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sion)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 (一)保存活髓与保存患牙 (二)无痛与无菌 (三)引流与制洞 (四)清创与避免手术损伤
各位专家、老师好!我是 ,来自 公司。 我公司是美国伟康公司在 国内 地区代理商,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向大家推荐伟康公司及其出色的产品。
第三篇 循环系统疾病 心包疾病 张存泰 学时数:1学时.
Imaging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Respiratory System Assessment
肋 骨 骨 折 rib fracture.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胸 部 损 伤 (Chest Injuries ) 浙医一院 倪一鸣
SARS冠状病毒(SARS-associated coronaviru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脓 胸 Thoracic Empyema.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间变性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秀梅 A.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 第十一章胸膜疾病 气胸 (pneumothorax) 长沙医学院内科教研室 阳旭军教授 学时数 2学时 课时数 表2学时

一、概述 正常胸腔内没有气体,胸腔内出现气体仅在三种情况下发生: ⑴肺泡和胸腔之间形成破口 ⑵胸壁创伤产生与胸腔的交通 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称为气胸 正常胸腔内没有气体,胸腔内出现气体仅在三种情况下发生: ⑴肺泡和胸腔之间形成破口 ⑵胸壁创伤产生与胸腔的交通 ⑶胸腔内有产气的微生物 1/40

气胸对机体的影响 气胸→胸腔内压力↑→胸内负压变 为正压→压缩肺→静脉回心血流受阻 →产生程度不等的心、肺功能障碍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继发性自发性气胸 1.肺结核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肺癌 4.肺脓肿 5.尘肺 6.胸膜上异位子宫内膜(月经性气胸)

1.常规X线检查,肺部无显著病变,胸膜下(多在肺尖)可有肺大疱,破裂后形成特发性气胸 二、原发性自发性气胸 1.常规X线检查,肺部无显著病变,胸膜下(多在肺尖)可有肺大疱,破裂后形成特发性气胸 2.多见于瘦高体型的男性青壮年 3.胸膜下肺大疱的原因,可能与非特异性 瘢痕或弹性纤维先天性发育不良有关 4.脏层胸膜或胸膜粘连带撕裂,血管破裂可形成自发性血气胸 5

诱因 1.航空、潜水作业无适当防护措施时,从高压环境突然进入低压环境 2.持续人工正压呼吸加压过高时 3.抬举重物用力过猛,剧咳、屏气、大笑

临床类型 一、闭合性(单纯性)气胸 1.胸膜破裂口较小,随肺萎陷而关闭,空气不再继续进入胸膜腔 2.胸腔内压接近或略超过大气压,测定时可为正压或负压,视气体量多少而定 3.抽气后,压力下降而不复升,表明破口不再漏气。胸腔内残余气体将自行吸收,胸腔即可维持负压,肺随之复张

二、张力性(高压性)气胸 1.破口呈单向活瓣或活塞作用 吸气时胸廓扩大,胸腔内压变小 呼气时胸内压升高,压迫活瓣使之关闭 每次呼吸运动均有空气进入胸腔而不能排 出,胸腔内空气越积越多,胸腔内压持续增 高,使肺脏受压,纵隔向健侧移位,影响心脏、血液回流 2.胸腔内压超过10 cmH2O,甚至高达20cmH2O, 抽气后胸内压下降,但又迅速复升。需紧急抢救处理

张力性气胸发生机制示意图

破口较大或因两层胸膜间有粘连或牵拉,使破口持续开启,吸气或呼气时,空气自由进出胸膜腔 三、交通性(开放性)气胸 破口较大或因两层胸膜间有粘连或牵拉,使破口持续开启,吸气或呼气时,空气自由进出胸膜腔 胸腔内测压在0 cmH2O上下波动,抽气后观察数分钟,压力维持不变 10

临床表现 气胸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的因素 1.气胸发生前肺基础疾病及肺功能状态 2.气胸发生的速度 3.胸内积气量及压力

诱因 持重物、屏气、剧烈体力活动,偶有睡 眠中突然发病 症状 ◆突感一侧胸痛、气促、憋气,可有咳 嗽,但痰少 ◆小量闭合性气胸通常先有气促,数小时 后渐平稳 ◆积气量大或原有较严重的慢性肺疾病 者,患者不能平卧,或健侧卧位

◆张力性气胸迅速出现严重呼吸循环障碍,患者表情紧张、胸闷、挣扎坐起、烦躁不安、发绀、冷汗、脉速、虚脱、心律失常、奇脉、甚至意识不清、呼吸衰竭 ◆原有严重哮喘或肺气肿基础上并发气胸时,胸闷及呼吸困难无明显改变,必须和原先症状仔细对比,可作胸部X线检查鉴别

体征 呼吸运动减弱 及胸内振水声 ◆望诊: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胸部隆起、 ◆触诊:触觉语颤减弱 ◆叩诊:过清音或鼓音。右侧气胸肝浊音界下降 ◆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液气胸时可闻 及胸内振水声 ◆血气胸时,如失血量过多可使血压下降,甚至发生失血性休克

影像学检查 一、X线胸片 1.纵隔旁出现透光带示有纵隔气肿 2.气胸线以外透亮度增高,无肺纹可见。有时气胸显示不清晰,作呼气位胸片 3.大量气胸时,肺脏向肺门回缩,外缘呈弧形或分叶状,注意与中心型肺癌鉴别 4.大量或张力性气胸示纵隔及心脏移位 15

5.肺结核或肺部炎症时胸膜多处粘连,发生气胸多呈局限性包裹。局限性气胸在后前位胸片易遗漏,需结合透视变动体位易见 6.液气胸可见液平面,结合透视变动体位可见液面移动 二、CT对于小量气胸,局限性气胸以及肺大疱与气胸的鉴别,比X线敏感和准确

右侧气胸,肺组 织被压缩95%以 上,被压缩肺上 缘呈弧形的细线 条影响(气胸线) 肺野无肺纹理

外伤后大量气胸

诊断 ◆症状 ◆体征 ◆X线

鉴别诊断 1.支气管哮喘与阻塞性肺气肿 2.急性心肌梗死 3.肺血栓栓塞症

4、肺大疱(肺巨型空洞、肺囊性改变) 肺大疱为圆形透光区,大疱边缘无发丝状气胸线,疱内有细小的纹理,为肺小叶或血管的遗留物。肺大疱向周围膨胀,将肺压向肺尖、肋膈角、心膈角 气胸者胸外侧的透光带,无肺纹理可见 5、其他:消化性溃疡穿孔、胸膜炎、肺癌、膈疝,有的急性胸痛、上腹痛及气促

治疗 目的:促进患侧肺复张、消除病因、减少复发 影响因素:年龄、基础肺疾病、气胸类型、肺萎陷时间长短及治疗措施 复张时间长:老年人;交通性气胸>闭合性气胸;有肺基础疾病及肺萎陷时间长者;单纯卧床休息肺复张>胸腔闭式引流或胸腔穿刺;有支气管胸膜瘘、脏层胸膜增厚、支气管阻塞者易导致慢性持续性气胸

一.保守治疗 1.小量闭合性气胸(<20%),7--10天内可吸收。气胸发生后24--48小时内有可能症状加重 2.严格卧床休息,酌情予镇静、镇痛药物 3.吸氧(<40%浓度) 4.基础疾病治疗 5.监测病情,防止发生呼吸衰竭(A-V分流致Q/B比例失调;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25

二.排气疗法 (一) 胸腔穿刺抽气 1.积气量<20%,可自行吸收 ◆闭合性气胸 1.积气量<20%,可自行吸收 2.积气量>20%,胸腔穿刺排气或人工气胸测压、排气。气量较多时,可每日或隔日抽气一次,<1000ml/次,直至肺大部分吸收,余下积气自行吸收

紧急抢救 1.消毒针插入胸膜腔排气 2.大注射器连接三路开关(三通)抽气 3.胸壁插针尾端用胶管连接水封瓶引流 ◆高压性气胸 紧急抢救 1.消毒针插入胸膜腔排气 2.大注射器连接三路开关(三通)抽气 3.胸壁插针尾端用胶管连接水封瓶引流 4.用粗注射针尾部扎上橡皮指套,指套末 端剪一小裂缝,插入胸腔临时排气

(二) 胸腔闭式水封瓶引流 部位:患侧锁骨中线外侧第二肋间;或腋前线第4--5肋间;局限性气胸或液气胸需X线透视下选择适当部位 压力:水封瓶侧导管于水面下1--2cm,使胸腔压力保持在1—2 cmH2O以下 高度:水封瓶应放在低于患者胸部的地方,>50cm,以免瓶内的水反流入胸腔

水 封 瓶 闭 式 引 流 装 置

拔管:未见冒出气泡1--2天后,患者不感到憋气,听诊呼吸音恢复,经透视或胸片肺已全部复张,可拔管 如无气泡冒出,患者症状缓解不明显,应考虑为导管不通畅,或部分滑出胸膜腔,需及时更换导管或其他处理 多管胸腔闭式引流(气胸分隔) 双侧胸腔闭式引流术(双侧气胸) 30

负压吸引闭式引流术 如闭式引流术后肺持久不张时应用 负压:-8—-12cm H2O,宜持续开动负压吸引机 无气泡冒出,胸透肺已复张,可夹住引流管,停止负压吸引,观察2--3天,透视气胸未复发可拔管

三.化学性胸膜固定术 目的:预防复发 方法:胸腔内注入硬化剂,产生无菌性炎症, 使脏层和壁层胸膜粘连,从而消灭胸膜 腔隙 适应症:持续性或复发性气胸 双侧气胸 合并肺大疱 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

药物:四环素粉针剂、灭菌精制滑石粉、50%葡萄糖等 具体方法(胸膜粘连疗法) 药物:四环素粉针剂、灭菌精制滑石粉、50%葡萄糖等 方法:先闭式引流使肺完全复张,注入适量利多卡因后转动体位,15--20分钟后注入粘连剂,转动体位,夹管观察24h,吸出多余药物。2--3d后X线透视气胸已愈可拔管 35

四.手术治疗 适应症: 内科治疗无效的气胸—长期气胸,血气胸,双 侧气胸,复发性气胸,张力性气胸引流失败 者,胸膜增厚致肺膨胀不全或影像学有多发 性肺大疱者 方法: 胸腔镜 开胸手术

五.并发症及其处理 (一)脓气胸 常由坏死性肺炎、肺脓肿、干酪样肺炎并发,病情危重常有支气管胸膜瘘形成。 积极应用抗生素(全身及局部),必要时根据情况考虑手术 (二)血气胸 肺完全复张后出血多能停止 抽气排液及适当输血 如出血不止,可考虑开胸结扎出血的血管

(三)纵隔气肿与皮下气肿 1.原因 肺泡破裂间质性肺气肿沿血管鞘纵隔气肿、皮下气肿(胸、腹部、上肢) 高压气胸抽气或闭式引流后针孔或切口皮下气肿气体进入肺间质、循血管鞘、经肺门纵隔气肿

2.纵隔气肿临床表现 症状:干咳、呼吸困难、呕吐、胸骨后疼痛向双肩及双臂放射。疼痛因呼吸运动及吞咽动作而加剧 体征:发绀、颈静脉怒张、脉快而速、低血压、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心音遥远、心尖部可听到清晰的与心跳同步的“卡嗒”声(Hamman)

3.X线:纵隔旁或心缘旁(主要为左心缘)可见透明带 4.治疗: 随胸腔内气体排出而自行吸收 吸入高浓度氧有利于气肿消散 影响呼吸循环功能时,胸骨上窝穿刺或切开 40

再见

负压吸引水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