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论中日经济、文化差异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吴汉森 大门为照片.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金融票据协会 2014 年二季度河北省金融票据市场 运行情况分析会. 目录 全国货币信贷及金融票据市场情况 河北省货币信贷及票据市场运行情况 2014 年二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概况 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票据业务发展概况 票据市场走势分析及票据业务发展建议.
Advertisements

2 你会唱这首歌吗 ? 这首歌反映出我们什么样的情怀? 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 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 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
道德讲堂 第一讲 放眼改革开放 上海市泾南中学 杨丽萍 第一章:放眼 -- 《邓小平时代》
长沙经济发展情况介绍与分析 长沙市委党校经济学部 长沙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李 跃 教授. 一、长沙市的基本情况 二、 2000 年来长沙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三、长沙发展的长板和短板.
解读 十八届五中全会 精神 解读 十八届五中全会 精神. 党的会议 全国代表大会 1 全国代表大会每 5 年召开一次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 “ 党的十八大 ” 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 2 简称中央全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 简称 “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 ”
学科:思想品德 九年级 教科版 第十六课 可持续发展 :控制人口,提高素质 单位:覃塘区东龙初中 周志宾.
C ①以人为本 ②全面发展 ③协调发展 ④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高考真题回放
第三节 学前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 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城投及园区类企业评级方法.
常识判断解题技巧 主讲:付丁丁.
申论时政.
一、亞洲位置 北極海 北亞 歐洲 太平洋 黑海 中亞 地中海 東亞 東北亞 西亞 南亞 非洲 東南亞 印度洋 圖2-5-1亞洲分區圖.
2014年高考政治 二轮系统复习.
三十年來的台灣與中國大陸經濟 包淳亮 中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对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几点认识 乌苏市委党校 沈海龙.
严格水资源管理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王亚红 二○一二年十一月.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齐鲁大地 人杰地灵 2011能力备考 2011年基本能力备考.
第七讲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 实验区保护与建设.
第七课 收入与分配.
微山县干部学习会讲课提纲 区域经济 转型发展与全民创业 中国企业管理无锡培训中心 顾 品 教授.
考 纲 点 击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 要求。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经济持 续协调发展.
大学生就业指导手册 规划就业 规划人生.
1994年,94岁的冰心毅然说:“我要写一部甲午战争大作。”老人多次提笔,可是,竟然一字没留下!不是因为老,因为病,而是因为哭,因为大哭,因为一握起笔就禁不住老泪纵横地痛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笔,纸上惟有落下的热泪。此时此刻的冰心,一边哭,一边说:“气死我了!气死我了!真可恨!真可恨!”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我国文化产业保险发展对策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保险系 李薇 赵家仪.
弘扬宣南文化 促进创意产业 —对发展宣南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考 宣武少年宫 马尧.
2015年镇模试卷评讲 盛英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   第一,创造经济增长速度的世界之最。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经济在过去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保持了年均9.4%的高速度,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刷新了世界纪录。 2007年中国GDP总量上升到世界第四,根据美联社2008年4月10日报道,中国2007年GDP(国内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3.61万亿美元,经济增长率达到1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与思辨 —学习习近平关于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论述
时政热点专题 授 课 时 间 :8 课 时.
复习: 意识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改革开放后一个中国人的一生 初从文,廿六未成,负债十万。涉江湖,觅生计,十年无休,蓄十万。不足购房,遂投股市,翌年缩至万余,抑郁成疾。医保曰,不符大病之条例,拒赔。乃倾吾所有入院一周,无药治愈。友怜之,赊三鹿一包,冲而饮,尿路闭塞而卒。
第三章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以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 加快推进伊春转型发展
第八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我国的政党制度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中央宣传部全国宣传干部学院 秦强 法学博士.
中國宏觀經濟形勢與和諧社會構建 劉美珣教授(清華大學經濟研究所) 書識寶.
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 三中全会精神 此处添加单位名称.
读图辨史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给图片、材料出一个标题 通用汽车的生产 等待领取食物的非洲儿童 发展中国家反经济全球化示威
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星级擂台.
正确履行职责 强化安全管理 红土乡安全生产办公室 谭 金.
承前启后,求实创新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 (2002-2007年)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时间:2011年6月
《造福人民的基本经济制度》 教案课件 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召陵镇一中 林云飞.
第 5 课 坚持科学发展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造福人民的基本经济制度》.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讲授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和基本纲领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2015新课标试卷考情分析及2016年备考指要 清远博爱学校 张立勇
谈“十七大精神与 青年的责任和使命” 广州市第七十五中学党总支书记 吴旭红
和谐社会与文化建设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研究生 郭红保
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目 录 第一章、经济运行仍处于合理区间 第二章、结构调整稳中有进 第三章、客观看待挑战和困难 第四章、下半年仍将保持在合理区间 目 录 第一章、经济运行仍处于合理区间 第二章、结构调整稳中有进 第三章、客观看待挑战和困难 第四章、下半年仍将保持在合理区间.
第七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第二次副首長會議 第一議題籌備情形報告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就业政策与法规 主讲人:颜建仁.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深化首都社会治理体制改革 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 ——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若干问题
全国新课标卷的使用情况 新课标卷 (宁夏卷) (11省用) 新课标Ⅰ卷 (河南等7省) 新课标Ⅱ卷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 政治组:王宏.
子模块1:经济增长及影响因素 子模块2:经济波动与经济周期 实践子模块3:当前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过程及应对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若干重要问题 双击添加署名/公司名/日期.
叶德磊 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此课件仅供教学之用,其中内容不得用于其它出版物)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 区域发展战略概念与内容 1、概念: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 2、内容:制定战略依据、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等,既有总体的、又有行业的、空间的。
形势与政策教学专题 新时期我国科技发展      战略与对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论中日经济、文化差异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吴汉森 大门为照片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中日地缘关系 第二部分 中日历史上的交流与摩擦 第三部分 中日近代经济发展差异 第四部分 日本侵略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一部分 中日地缘关系 第二部分 中日历史上的交流与摩擦 第三部分 中日近代经济发展差异 第四部分 日本侵略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五部分 探索与思考

第一部分 中日地缘关系

亚洲

中国 三面陆地,东面海洋。 当今世界陆海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而且多陆、海强邻,如日本、俄国、印度、韩国等。 与周边相当一部分邻国存在着复杂的领土、领海争端。如东海、南海争端。 周边地区与周边国家都存在着众多的跨界民族,以及中国周边分布着一系列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和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日本 位于北太平洋西岸,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 位于东北亚,深嵌主体板块国家中国、俄国,乃至美国中间。 海洋性地理环境是日本地缘文化产生的基本生态条件 。 地缘政治天然所处的大陆诸主体板块边缘或夹层地位,使得日本与同样是边缘岛国的英国一样没有强烈的区域归属的民族心理。

中 国 日 本 隔海邻国,地缘相近

第二部分 中日历史上的交流与摩擦

从历史上讲,中国与日本始终保持着最为密切的关系。发展至今,中日关系在大合作小摩擦的环境中不断前进,主要历经和平交流时期、战争对抗时期、贸易合作时期三个历史发展时期。

“希望你们渡大海如平地,居船上如坐床四船联翩,不日平安归航” ——天皇《送行诗》 和平交流时期——历史上中日和平交流的鼎盛时期当属唐宋。日本开始大量向中国派遣使者,称“遣唐使”。从汉字、围棋到饮茶,遣唐使从中国带走的不光有先进的技术,还有底蕴深厚的中国文化。

战争对抗时期——日本自1931年在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起开始侵华,霸占中国东北三省,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则是掀开了日军全国侵华的序幕,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终于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订投降协议,自此日本侵华战争结束,前后共计十四年。

贸易合作时期——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中日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中日取得双赢局面。中国逐渐取代美国,成为其第一大贸易伙伴。

第三部分 中日近代经济发展差异

(一) 近代日本经济发展概况 明治维新时期:主导“贸易立国”道路,实行“全盘西化”政策,经济步入高速发展阶段 冷战时期: 受美国的扶持,经济再一次步入腾飞期,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 本世纪初: 政府利用经济刺激手段,保住了日本的经济地位,避免经济快速衰退 二战后初期:经济遭到严重打击,国内经济体系崩溃 上世纪九十年代:经历两个“失去的十年”,经济从巅峰跌落 14

(二) 日本经济模式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 在经历了二战期间的“战时管制经济体制”和二战后一段时间的“统制经济体制”后,五十年代中期之后,日本逐步确立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自由竞争机制。政府控制宏观经济的手段以间接的经济控制为主。

日本的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基础上的政府主导型模式,具有两个显著特点: 强有力的经济计划导向 二战后,日本政府为了使整个经济有秩序地发展,实行了一系列经济计划,形式包括:中长期经济计划、年度经济计划和国土开发、地区开发计划等。内容有主要发展目标、达成目标的基本政策和方针、经济增长速度、国民所得的增长速度等。  卓有成效的产业政策调控  日本产业政策又称产业合理化政策,它是针对产业而不是针对个别公司的,它不以某一公司作为国家重点扶持对象,而以产业作为扶持对象。通产省负责制定和执行产业政策,目标是使资源加速流向有发展前途的产业,并使无竞争力的产业平稳淘汰。 注:通产省:通商产业省。主管工商、贸易管理外汇汇兑和负责度量衡管理

计划法和产业政策法为主导的宏观调控法 日本的计划法 根据国家计划制定经济政策,又根据经济政策制定有关法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逐渐出现了有关经经济计划的法律。在战后如《农业计划》和《配给计划》等。 产业政策法  日本政府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经济计划,实行了与计划相适应的产业政策,并展开了广泛的以产业政策为指导的产业立法活动。

(三) 中国日本经济情况对比 经济总体对比 企业情况对比 经济依赖度 日本的为5.867万亿美元。日本人均GDP和人均GNI分别为45908美元、45180美元。 中国人均GDP和GNI都远远落后于日本,分别仅为5430美元、4930美元。 经济总体对比 世界500强中日本企业的总体排名更加靠前,而且多以制造业为主。 中国企业近年来发展势头旺盛,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多数上榜企业为具有垄断资源的国企央企。 企业情况对比 中国与日本经济可谓是互相依赖。据日本海关统计,2011年日本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为3461.1亿美元,增长14.2%。其中,日本对中国出口1620.4亿美元,增长8.3%;自中国进口1840.6亿美元,增长20%。日本与中国的贸易逆差220.2亿美元,增长488%。中国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地。 经济依赖度

(四) 中国经济模式与日本经济模式的对比 在经济体制方面,中国企业治理与日本的企业治理相似,均强于协调但弱于监控,尽管两国的制度安排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而中国在处理政治稳定与产业结构换代这对矛盾时的作法与日本则完全相反。

极大地促进企业独立研发能力和自主品牌的培养。 日本 侧重于以廉价劳动力为基础的比较优势直接参与全球生产链的分工。 中国 风险 经济严重依赖美国市场,一旦人民币由于国际压力贬值或由于美元危机急剧升值,中国以廉价劳动力为基础的世界工厂模式马上就要面临很大的压力。中国至今没有像日本一样建立起以独立研发能力和自主品牌为基础的国际竞争力。过渡依赖全球化的经济参与,将对中国未来经济带来较大的风险。

在第一次石油危机后对产业结构进行巨大的调整,由资源型的钢铁、造船和化工转向资源节省的家电和汽车。 日本 侧重制造加工型的发展模式,成为“世界工厂”。 中国 风险 为维护世界工厂的运转,中国必然需要一个与其生产相匹配的世界级的供销科,大量使用能源、原材料和设备。这使中国与许多国家的经济磨擦和冲突骤然加剧。中国应该考虑资源效益比,要思考在一定的能源资源争夺水平上如何能实现更高的发展水平,或者反过来说,在追求一定的发展水平上如何能降低与他国在能源资源方面的冲突。

日本长期以来以稳定为优先目标,尽管经济长期停滞,其政治与社会的稳定却依然如故。 日本 显出一种大刀阔斧对经济结构进行升级换代的魄力,但在社会保障付出的努力远不及日本。 中国 风险 中国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滞后的结果是收入不平等过大,财富向少数人集中。这种分配不公平的后果是国内需求疲软,而国内需求疲软不仅导致通货紧缩,而且使得中国GDP总值中国内部分所占比例相对较低,从而使GDP对贸易依存度过大。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不平等问题又会反过来很有可能以突然爆发的形式导致政治上的不稳定。

中国以廉价劳动力以基础的比较优势吸引外资,靠大进大出维持的世界工厂模式,不仅在国际上增加了中国经济抗拒外部冲击的能力,并埋下了政治不稳定的根源。

第四部分 日本民族精神与侵略文化

(一)文化发展——借鉴涵化中的文明进步 “如果一个民族没有文明的同化性,不能吸收世界的文明,一定不能进步,不能在文化的生活上面立足。但是如果没有一种自己保存、自己发展的能力,只能被人同化而不能同化人,也是不能立足的。” ——中国近代思想家戴季陶(1891—1949)

1. 赤条条的民族 日本原是赤条条一无所有的,照他们自己的神话来说,只有“剑”、“镜”、“玉”三样神器。 传说镜剑玉是日本天皇权力的象征。代指传说中的三大神器:八尺镜、草薙剑、八坂琼曲玉。

2. 日本的文化母邦——中国 中华文明其生也早,其形也昌,居东亚文明圈核心位置,曾经领先于处在边缘的日本。源于中国的稻作、蚕丝、铸铜、冶铁等生产技艺,汉字、儒学、华化佛教、律令制等观念文化、制度文化被日本选择吸收,结合固有传统,造就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 中国——日本的文化母邦(日本史学家内藤湖南等持此说法)

3. 择强而从的文化结构 古代——中世——近世 日——中——印(“神道”——儒学——佛教) 近代 日本——西洋(原有的“日—中—印”结构与“日—西”结构既相冲突又相融合) 大趋势 不安于亚洲之囿,亟亟于进入西方列强队伍(“脱亚入欧”)

日本人素来着意向强者学习,善于汲纳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营养和前行动力;同时,日本人又有强劲的传统延续力,始终保持超拔的民族根性。

(二)民族精神—岛国环境下的二元性格 “菊与刀”——既好斗又和善, 既尚武又爱美, 既蛮横又文雅, 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 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 既勇敢又胆怯, 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 菊与刀:鲁思.本尼迪科特在她的名著《菊与刀》中,描述了日本人矛盾的民族个性。菊花为日本国花,既象征日本民族对真善美的向往,也意味着的皇族的荣耀;武士刀:武士道精神、“切腹文化”,代表日本民族尚武重义,却又残酷无情。

开放性&封闭性 进取性&保守性 内聚性&排他性 矛盾的 民族精神 自卑性&优越性 容忍性&冲动性

开放性 饥饿空虚 自卑性 学习创新 进取性 封闭性 团队精神 保守性 争让分明 排他性 封闭性 恩情难报 保守性 忠诚之道 内聚性 自卑性 忧患精神 团结合作 1.饥饿空虚,学习创新:开放性使日本文化始终表现出一种好奇的进取精神,总能在民族危机时,通过借鉴别国优秀文化,制度,走上新生。日本地处亚欧大陆的外缘,有一种独立性与封闭性,这又使日本在文化交流的情况下,仍能固守自己的传统,迷恋传统的文化。 2.恩情难报,忠诚之道:日本的社会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它的社会组织,以纵式社会为主,国家观念极强,等级制度严密,人际关系协调,这往往是传统恩情伦理观念加以维持的。正也由于自卑性,个人的人生只有在奉献他人、奉献社会中得到体现。 3.大国意识,巨人形象:日本个人在与大自然的对抗中力量微乎其微,所以基本没有独立的价值观,也没有自我意识。在明治维新后,无论是国力还是其居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并远超东亚各国,使得民族自豪情绪骤然上升,这也加剧了其优越感。 4.团队精神,争让分明:日本企业在对待外国企业时,总是联合起来对抗,这也体现了其忧患意识中生存意识。而对其内部,则体现着很强的的等级观念,争让分明。 5.忧患精神,团结合作:恶劣的自然环境与发展环境,使得他们早早的就树立起了忧患意识,必须团结合作。 自卑性 优越性 进取性 大国意识 巨人形象

日本文化养育出的民族性格有许多优胜之处,诸如—— 坚韧的 团队意识 集体荣誉感 讲求礼节 勇毅不屈 自然主义的审美意识 一流的 工作精神

武道—日本侵略文化的精神支柱 “有人欲问大和魂, 朝日山樱香袭人”。 ——武士道精神就是武士为荣誉而仇杀与切腹的一种精神和信仰, 如樱花般瞬间凋落, 此乃真正的大和民族精神或大和魂。

(三)侵略文化—偏执狭隘的民族根性 如此文雅执礼、勤谨而有序的日本,何以自 19 世纪末以来多次发动外战,并在战争中表现得特别顽强,格外残暴?又可怪异的是,战后七十年日本取得卓越的经济、文化成就,何以拒不反省近代历史上的战争罪行?

地缘因素影响下,日本侵略文化呈现两大特性: 单一集团性 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一个人的人性、良知等, 完全被集团的道德标准所淹没,丧失理性的判断标准。 好战扩张性 掠夺资源,尚武好战,表露出海盗本性。

1.日本近代侵略史 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所谓“富国强兵”路线,开始对外向海陆两个方向扩张侵略。 第一阶段:向东海扩张。 1872年日本吞并琉球王国,1879年设立冲绳县。 1874年,日以琉球渔民受到台湾少数民族袭击为借口,出兵台湾。 1885年日本对钓鱼岛进行调查,图谋霸占。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次年1月乘机窃取钓鱼岛,4月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勒索白银2.3亿两。

第二阶段:向大陆扩张。 《马关条约》中,日一度割占辽东半岛,但在俄法德三国干涉下被迫放弃。日视俄为大陆扩张的主要障碍,提出“卧薪尝胆”,大力扩张陆军,准备与俄争霸。 1904年日本发动日俄战争,次年与俄签订《朴茨茅斯条约》,迫俄承认其独占朝鲜半岛,并与俄瓜分中国东北,取得南库页岛。 1905年日宣布朝鲜为其“保护国”,1910年正式并吞朝鲜。

第三阶段:向太平洋扩张。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摧毁美太平洋舰队,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在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缅甸等地制造多起大屠杀。 1945年8月,日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接受《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被盟国剥夺侵略扩张得来的一切领土。 --这标志着近代以来,日本向大陆和海洋侵略扩张的路线彻底破产。

2. “神国意识”笼罩的岛国情结 面积狭小,人口稠密,资源匮乏。 整个列岛处于太平洋地震带板块之上, 地震、海啸、台风等自然灾害频繁。 自我封闭、排他意识,强烈的危机感、狂傲又不安于现状的性格 岛国情结

日本的岛国情结又被“神国意识”左右。神道,又称神道教,是日本固有的宗教,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以传统的民间信仰为基础,吸收佛教、儒教等思想逐渐系统化、理论化,不仅在传统的宗教实践中形成了天照大神为中心的宗教信念,而且还构成了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诚心尊奉的道德、情操、礼仪,形成了日本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事物的基本看法。

“神国”是笼罩日本人的集体理念,使日本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包括其他岛国民族。神国说脱胎于神道,乃日本的精神之根,《古事记》《日本书纪》等神道元典将日本说成“天神创造之国”(神国),日本人是“天孙之后裔”。

天皇是神性与人性兼备的“现人神”,拥有“万世一系”皇统,是日本国家及国民之象征;天皇权威自然天成、毋庸置疑,必须无条件遵从;尽管天皇并不实际治理国家,但任何人不得挑战天皇权威。 图一为传说中的第一位日本天皇,神武天皇;图二为现今天皇家族,明仁家族。

神道—日本侵略文化的思想基础 神道教 侵略文化 日本民族在古老的自然崇拜活动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神道教,其崇拜对象是太阳。 中国儒家学说传入日本之后融入神道教,神权与皇权结合,发展封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神道教 侵略文化 印度佛教学说传入日本之后融入神道教,日本人将崇拜佛教之神就与崇拜神道神皇完全统一起来。 西方近代文化传入日本之后融入神道教,在政治上借鉴德国的君主立宪体制,从而继续维护和加强日本天皇的神圣权威。对内迅速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对外疯狂侵略扩张以图其帝国主义霸权。

天皇制 公元1192年, 镰仓幕府政权的确立, 标志日本古代天皇制最终崩溃。古代天皇制作为精神象征衰而不亡,成为幕府统治的傀儡。 公元645 年, 借助中国儒家与道教思想, 结合本国原始神道教, 日本真正建立起了以天皇为君主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皇道唯一,君权神授。 天皇制 皇国国体优越论:日本政府把天皇置于权力的核心, 通过宣扬皇国史观、神人天皇等观念, 使之深深烙印在了大和民族的心灵之上,引领着大和民族以东亚邻国为侵略征服对象, 走上军国主义之路。此思想与法西斯思想不谋而和,二战前形成了皇权法西斯专政。 大和民族优越论:受欧美文化与本国武士道精神的影响,日本人迷信他们的国家, 是世界无比的国家, 他们的皇室是世界无比的统治者, 他们的民族是世界最优秀的神选民族。近代的大和民族优越论服务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扩张战争, 扮演了一种侵略理论的角色。

在“神国意识”统辖下,“岛国根性”容易催生极端民族主义和侵略有理论。日本历史上(尤其是近代)屡次发动对外战争,便是其表现。

3.罔顾善恶分野的价值观 耻感文化 VS 罪感文化

“耻感文化”所形成的“日本道德的困境”,是日本国民被军国主义降服的道德原因。 “耻感文化”是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对大量二手资料分析后,给日本文化类型下的定义。顾名思义,所谓耻感文化便是注重廉耻的一种文化心态。特征是这种文化中非常在乎别人怎么说、怎么看、怎么议论。故其行为将被以诸多的外在社会因素和标准规范所制约、支配。 日本人将羞耻感视为德行之本,其权威地位与西方伦理中的“笃信上帝”、“回避罪恶”相等;日本人不承认死后报应及天堂地狱之说。 “耻感文化”所形成的“日本道德的困境”,是日本国民被军国主义降服的道德原因。

“人情”伦理:力求保持两者之平衡,而将善恶分野置之不顾。 恪守义务、本份、自制诸道德准则 追求感官享受

日本文化具有“善恶不分”或“善恶混同”的特点。日本人始终拒绝把恶的问题看作人生观。他们相信人有两种灵魂,但却不是善的冲动与恶的冲动之间的斗争,而是“温和的”灵魂和“粗暴的”灵魂(即“和魂”与“荒魂”)。两个灵魂都是必需的,且在不同场合下都是善的。

日本人始终明确否认,德行包含同恶进行斗争。日本近代的宗教家及国家主义者宣称“日本人天生性善,可资依赖,没有必要与自己性恶的一半进行斗争,只需要洗净心灵的窗口,使自己的举止适合各种场合。日本人的伦理世界是分工精细、各自为政的,日本人缺乏或不屑于整体性的道德评价;注重具体行为的道德审视,忽略从总体上对人对事作出严格的是非判定。

善恶不分概念的来源——神话故事 一次,天照大神之弟素盏鸣尊闯入姐姐的房间,天照大神担心其图谋不轨,遂将其驱逐出去。不料,素盏鸣尊竟在天照大神举行“尝新仪式”(新谷登场、先祭神祖)之际在旁边拉屎。他还在姐姐的卧房上端挖洞,往里投入“倒剥皮”的斑驹(男子性器)。由于恶行昭昭,素盏鸣尊被逐出天国,流放到“根之国”(黑暗之国)。即使这样,素盏鸣尊仍然是日本众神中一位招人喜爱的神,受到尊敬。

在日本神话中,素盏鸣尊性格暴戾、任性,犯下不少错误。这样的神在世界神话中虽不罕见,但在高级的伦理性宗教中,这种神则被排除在外,因为伦理性宗教会把超自然的东西划分成善恶两个集团。在日本,人们对素盏鸣尊的善恶是非似乎不以为然,反而对他尊敬有加。

缺乏善恶对立的价值观是日本道德的致命伤。缺乏善性、理性的思想指导,日本民族容易偏执于民族私立而剑走偏锋,使扩张和暴力成为他们的主题词

效忠和勇武是武士阶级的理想和价值,背叛和怯懦为武士所鄙弃。武士文化的内核则是服从强者, 蔑视弱者, 崇尚优胜劣汰, 弱肉强食, 炫耀武力, 以力服人。对主子恭顺、忠诚,可以剖腹, 可以集体自杀; 对弱者、异族, 则刀劈、枪刺, 可以强奸, 可以屠杀。 近代日本政府则大肆歌颂这种侵略性十足的精神, 并把这种武士道精神大加利用, 来为日本的侵略战争服务。

(四)总结 “没有一个民族天生就是侵略性的民族。由于历史的合力(来自自身传统扭曲性发展,又效法近代西方的帝国主义),造成近代日本武力扩张的军国主义特性,导致一个洁净、爱美、讲礼的民族走向战争的不归路,其今天之当国者还迟迟回避反省。

第五部分 浅论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是亚洲乃至世界十分重要的一组国际关系。从战争与和平视角观之,长期游走中日之间的诗人、史学家郭沫若(1892—1978)曾用“两千年玉帛、一百载干戈”来概括中日关系,庶几确当。

冯天瑜在2013年9月举行的一次《跨文化对话与中日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作题为《从历史纵深看中日关系》发言,提出从更广阔、更深远的文化眼光看待中日关系的建议(共三点)。

第一,从历史流程观测,在很长时期中日关系是亲善友好、互动互利的,此即所谓“两千年玉帛”。从汉字、围棋到饮茶,日本在与中国的文化交流中,带走的不光有先进的技术,还有底蕴深厚的中国文化。应当把中日关系纳入这一宏阔的历史流程,方不会一叶障目,而可以见到希望、见到大势。

第二,日本特殊的自然条件让其有一种空间上的生存危机感,企望向外扩张,当其国力强盛时,就将这种诉求变为行动。而日本如此动作,往往选择中国处于衰弱之际。中日间的“一百载干戈”,正是日本攻击时处弱势的中国造成的,中国起而自卫、奋然抵抗。

第三,“化干戈为玉帛”是今人的责任。就日本方面而言,要深刻反省历史和战争认识等问题,可以参考德国二战后认真反省从而得到法国等欧洲国家谅解的做法。就中国方面而言,也存在问题,如谈中日关系时,百载干戈说得多,而两千年玉帛讲得不够,包括百载干戈时期中日人民间的友谊、互助也讲得太少。而发扬两千年玉帛的历史传统,正是解决中日关系问题的出路所在。

我们既要铭记“一百载干戈”血的教训,也不能忘却“两千年玉帛”造就的文明光华,要勇于和善于“化干戈为玉帛”。

古人言:“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研究日本经济是为了让我们看清自身 在发展中面对的挑战与风险。 研究日本民族精神是为了理解日本文化在根源上存在的糟粕,并加以警惕。近代日本文化具有侵略的特性,我们应总结不幸的历史, 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更好地面对今天,谨记“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放眼今日世界, 和平与发展乃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全球化时代, 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共同生存于一个地球村, 应该和平相处, 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 才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方向。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