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課 世界主要意識形態 彰化高中 2011
大綱 ㄧ、意識形態 二、自由主義 ideology 社會主義 VS. 的意義 四、意識形態 三、其他意識形態 的超越 伊斯蘭基本教義派 法西斯、納粹 民族主義 四、意識形態 的超越 大綱
一、意識形態 ideology 的意義 如:『素食主義』者主張吃素食,不殺生,就是一種意識形態 @法國哲學家特拉西(Destutt de Tracy,1754~1836)所創之詞,意指觀念之學(science of ideas) 廣義:主張某種理想生活形式,並以行動來實踐此理想 如:『素食主義』者主張吃素食,不殺生,就是一種意識形態
一、意識形態的意義 狹義:指政治上的意識形態,由一群志同道合者所鼓吹、倡導,因而形成某種特殊的政治制度與生活方式 國家至上,至個人死生於度外 如:愛國主義者強調個人應該位國家犧牲小我的利益 國家至上,至個人死生於度外
Q.宗教信仰與意識形態有關係嗎? 歷史上,宗教常常被統治階層用來作為統治人民的精神工具。 另一方面,宗教也常常被反抗者用來作為反抗壓迫的工具 1302年教宗波尼法八世曾頒佈「唯一教會」通諭,聲明教會的精神權力在政府的物質權力之上 歷史上,宗教常常被統治階層用來作為統治人民的精神工具。 另一方面,宗教也常常被反抗者用來作為反抗壓迫的工具 Benedetto Caetani 1235~1303
意識形態與傳統信仰不同 現代社會的意識形態跟人類過去的政治生活與信仰不同,因為它們都並未倡導或引發具體的政治行動 意識形態的興起是人類進入現代社會的重要現象之ㄧ 現代社會的意識形態跟人類過去的政治生活與信仰不同,因為它們都並未倡導或引發具體的政治行動
二、現代意識形態的興起 ˙背景:近代歐洲社會的巨大變遷… → 衝撞天主教會與封建體制掌控的政治與社會結構… 1.政治:教會神權→君權→民權(人權) 宗教改革1517、美國獨立革命1776、法國大革命1789 2.經濟:市場經濟、工業革命 3.思想:啟蒙運動 → 衝撞天主教會與封建體制掌控的政治與社會結構…
二、現代意識形態的興起 思想家們嘗試由各種角度切入社會問題,對社會變遷提出描述、解釋,並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法,甚提出理想的社會模型,例如– 1.國際間衝突→民族主義(nationalism)→建國運動、主權獨立 2.國內政治衝突: 保守主義 conservatism 民主主義 democracy
3.民生經濟問題: 資本主義(capitalism) 社會主義(socialism) 漸進改革: 費邊社會主義 二、現代意識形態的興起 3.民生經濟問題: 資本主義(capitalism) 貧富 懸殊 社會主義(socialism) 激進革命: 馬克思共產主義 communism 漸進改革: 費邊社會主義 Fabian Socialism
˙總結:現代意識形態興起於18世紀--歐洲受到啟蒙運動與工業革命的影響,人們越來越相信自己可以作為實現理想的行動主體—即:可以透過個人積極行動,來實現理想的群體生活秩序….
三、意識形態的影響力 〈一〉影響人們對世界的認知 意識形態影響人們如何理解世界並解釋世界的種種現象,包括對某些事情視為理所當然、對某些事情視而不見等等 對於同一件社會事件,不同意識型態者會選擇他們自己所偏愛的觀點來解釋,而呈現迥異的現象
三、意識形態的影響力 ˙影響人們對世界的認知 如:洛克主張天賦人權(Natural Right),「君權神授」的觀念就紛紛受到質疑、挑戰,甚至取代 天賦 人權 君權 神授 君權 神授 君權 神授
三、意識形態的影響力 〈二〉提供人們判斷政治行為的標準 如:洛克主張「生命、財產、自由」是人類與生俱來,人們建立國家就是為了要保障這些先於國家而存在的基本人權。 這種思想,提供在美洲殖民地人民判斷:英國在殖民地徵稅、卻無殖民地代表→屬於暴政,而群起反抗…
三、意識形態的影響力 〈三〉提升凝聚力並促進群體整合、促成集體行動的實現 1.內部ㄧ致--凝聚力 2.對外緊張--對外排斥 如:啟蒙運動「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凝聚法國各個社會階層中受啟發者的團結,引發法國大革命
三、意識形態的影響力 〈四〉促成集體行動的實現 如: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78)主張「主權在民」的理想,促成法國大革命之後走向民主政治的制度。
貳、 自由主義 社會主義 平等 自由 市民階級為了追求保障個人生命發展的自由環境,而形成自由主義思潮 文藝復興,人本主義思想家們認為政經體制的建構,應配合人類天性的基本需要,而人類最關切的問題是:個人生命的保障與發展。 市民階級為了追求保障個人生命發展的自由環境,而形成自由主義思潮 但自由的實踐卻加速了不平等現象,所以接踵而興的民主主義、社會主義,則強調平等。
自由主義(Liberalism) ˙「自由」概念的澄清: 1.Liberty --個人在社會中的自由《彌勒》 個人在社會中有「制度」保障下的自由 2.Freedom: 掙脫束縛,不受拘束《盧梭》 3.意志的自由:人類因為有「理性」,所以有「自由」《康德》(哲學的自由) 19世紀的歐洲人普遍把「自由」放在生命價值的第一順位,認為那是『人』之所以為『人』最重要的特質
Liberalism的Liberty 1.個人在文明社會中, ∵有制度、法規保障,能從容生存其間,充分發展自我,追求幸福,而整個社會也因此獲得進步。 2.人民能夠擁有這種自由(Liberty)的條件: 〈1〉有效率的政府:對外足以抵禦外侮,對內可以維持秩序,執行公權力 〈2〉憲政法治:政府必須受憲法約束,權力有限,不能濫權專制。 〈3〉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存在許多民間團體,可以有效監督政府、落實憲政。 3.自由的目的:追求個人生命的 保 存 與 發 展 ∴自由是「實現自我」的條件,不是最終目的
Liberalism發展的歷史脈絡: 1.興起:17世紀末的歐洲(自由主義之父--洛克,1688年「光榮革命」代言人) 2.經18世紀啟蒙運動的加持,形成普遍影的響力(影響如:美國獨立革命、法國大革命) 3.19世紀自由主義成為有系統的論述,形成完整的意識形態 〈1〉約翰˙彌勒(John Stuart Mill1806-1873)的自由論(On Liberty) 〈2〉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人有理性,所以人有自由 純粹理性 批判 實踐理性 批判 判斷力 批判
Liberalism的內涵: 信念:每一個人都是天地之間獨一無二的個體,每個人的生命旅程都有其獨特的答案需要追尋。 一貫主張:建構一種能讓所有人都能自由發展的社會制度↓ 1.個人主義 4.國家中立 5.財產私有 2.多元寬容 3.立憲政府 6.市場經濟
1.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 ˙人類自我察覺自己是一種具有「理性」能力的特殊動物 ˙「理性」使人類成為具有獨立自主、要求尊嚴的特殊使命-每一個人都是天地之間獨一無二的個體,每個人的生命旅程都有其獨特的答案需要追尋 ˙人類組成政府,就是為了保障個人的人權免受侵害 ˙「人權」是與生俱來的,政府與任何人都不可以隨便剝奪
2.多元寬容 因此,生活在自由主義社會中的人們,必須培養容忍、尊重、欣賞:不同的意見、價值觀、宗教信仰的生活態度 對於16~17世紀宗教的反省:生命的意義、理想生活方式,任何宗教都不可能、也不應該獨斷 因為所謂「美好的生活」很難找到一個單一的解答,所以只有個人擁有自由,才能用自己的方式找到自己認為最適合的生活方式 因此,生活在自由主義社會中的人們,必須培養容忍、尊重、欣賞:不同的意見、價值觀、宗教信仰的生活態度
3.立憲政府 在「原罪」與「性惡」的假設前提下〈人類是亞當的後代?〉人權若要被保障必須建立憲政制度:政府與人民之間權利義務關係必須制度化、法制化(constitution) 代表人物:孟德斯鳩(Montesquieu,1689-1755) 主張: 三權分立 互相制衡
4.國家中立 政府的存在和目的,不是為了實現某一種特殊的價值觀,而是要使擁有不同生命理想和價值觀的所有社會成員,都能在保有其自主性的條件下共同生活 國家是要保護人民、為民服務的,不可成為任何階級、黨派、團體、族群鎮壓異己,或圖謀私利的工具。
5.私有財產 ˙洛克將財產與生命、自由並列為天賦的人權 ∵洛克認為私有財產是個人得以自由發展的必要條件
6.市場經濟 ˙為了交換生活所需形成的市場,在理性、自利的人性下,自然會形成「看不見的手」--使資源分配達到極大化和效率 →∴政府應放任市場自由競爭不要干涉(又稱:古典自由主義,或放任的自由主義)
Liberalism發展與轉折 自由的實踐有利於強者 ∴19世紀 社會革命(社會主義)、政治革命(民主主義)→追求平等 1.古典自由主義(放任的自由主義):主張小政府「干預越少的政府就是越好的政府」 2.逐漸形成: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不平等社會 →經濟無法避免貧富懸殊的現象 →政治多為少數資產階級所把持 〈有$者→有權〉 ∴19世紀 社會革命(社會主義)、政治革命(民主主義)→追求平等
Liberalism發展與轉折 轉折-1:修正的自由主義 轉折-2:新自由主義 代表人物: 1.約翰˙彌勒(John Stuart Mill,1806-73) 2.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 1883~1946) 3.羅爾斯(John Rawls,1921-2002) 轉折-2:新自由主義
轉折-1修正的自由主義 背景:法國大革命後民主政治發展與的威脅… 1.民主專制:民主政治採多數決,對某些少數人造成專制,影響個人自由 2.社會專制:社會普遍流行的通俗見解或風俗習慣,往往成為強大的支配力量,造成對少數不同思想的人的壓迫,這種壓迫甚至比政治獨裁還要可怕 3.集體平庸:根據常態分配的法則,多數人的意見是通常是平庸的,若社會只能由多數人的意見來引導、不讓少數意見自由發揮,將無創新與進步的可能。
轉折-1 憲政 法治 用憲法保障「民權」:明確列舉政府不得任意干預的自由權(思想、信仰、集會結社自由) John Stuart Mill 約翰彌勒1806-1873 用憲法保障「民權」:明確列舉政府不得任意干預的自由權(思想、信仰、集會結社自由) 用憲法約束「民主」:防止「社會獨裁」,使「民主政府」不能假借多數決的壓力侵害少數人的基本人權 ※形式自由 -消極的自由: 如言論、信仰、 行動、結社… 不受侵犯 憲政 法治
積極政府:國家必須提供個人基本教育、保障基本經濟生活 轉折-1 John Stuart Mill 約翰彌勒1806-1873 積極政府:國家必須提供個人基本教育、保障基本經濟生活 →社會安全制度的推動 ※實質自由(積極的自由):有行使自由的能力—例如有讀寫算的能力、有基本經濟生活能力
轉折-1 政府應適當介入市場,干預經濟活動,以解決市場失靈的困境 有效需求理論:以公共建設投資促成充分就業 凱因斯主義(Keynesianism)盛行於1930~70年代 凱恩斯 (John Maynard Keynes, 1883-1946)
轉折-1 平等自由權原則:每一個人所擁有的最大基本權利,都和他人相等 積極的差別待遇原則:社會與經濟的不平等安排,必須對弱勢者有利 John Rawls, 1921-2002
轉折-2 新自由主義(Neo- liberalism) 背景 1.二次大戰後,歐美各國公營事業普遍出現沒有效率的現象 2.1970年代,諾貝爾經濟獎頒給海耶克、佛利曼的催化效果 代表人物與主張 ˙華盛頓 共識 ˙海耶克 1974年諾貝爾經濟獎 ˙佛利曼 1976年諾貝爾經濟獎 ˙雷根 1911~2004 ˙ 柴契爾夫人 1925
轉折-2 到奴役之路、不要命的自負-社會主義的種種錯誤 沒有經濟的自由,就不會有個人的和政治的自由 雖然19世紀的一些政治學家曾警告我們「社會主義意味奴役」,我們卻一步一步的走向社會主義 海耶克 1899~1992 1974年諾貝爾經濟獎
轉折-2 選擇的自由 反對以社會正義之名干預市場機制,這會影響到個人自由、企業經營的自由與私有財產制度 反對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國家計畫與凱因斯主義 傅利曼(Milton Friedman, 1912~ 1976年諾貝爾經濟獎
轉折-2 解除管制(如開放電信與航空事業之市場競爭) 公營事業民營化 減少社會福利支出、減少財政支出 減稅 以強硬態度對待工會組織 雷根 Ronald Wilson Reagan1911~2004 柴契爾夫人Margaret Hilda Thatcher,1925~
轉折-2 華盛頓共識(Washington Consensus)--國際貨幣基金(IMF)、世界銀行(WB)、美國財政部 貸款給開發中國家紓困的條件:政府減少對經濟干預、解除經濟管制、推動公營事業民營化、經貿自由化、減少社會福利支出 影響:世界的窮國、富國差距越來越大 IMF and WB Meetings 轉折-2
評論 : 新自由主義 自由主義 1.過於強調個別性:積極追求與眾不同。輕視友愛、共享、愛與被愛...等人性共同的渴望 2.自由競爭有利於社會強者的發展:若同時忽視對弱勢群體的支持,必使強者更強、弱者更弱 3.異化人性:追求效率的價值,使工具理性超越目的理性的初衷,人類變得貪婪又空虛 4.自由,會讓大部分人選擇做愛做的事,而不是應該做的事 5.創造性破壞:自由主義經濟 必定面臨景氣循環波動的宿命 熊彼得 1883~1950
訴求:以社會公共的勢力來管理一切經濟活動,將生活與享受的各種資料公平分配,以謀求社會全體生活的幸福為目標 社會主義 socialism 共產主義 communism 背景:19世紀歐洲貧富不均、社會尖銳對立 訴求:以社會公共的勢力來管理一切經濟活動,將生活與享受的各種資料公平分配,以謀求社會全體生活的幸福為目標 強調政治解放 經濟生活安全 主張經濟管制 核心價值 平等 equality
強調政治解放 盧梭(1712-78)的影響: 4.浪漫的性善觀點,成為馬克思的 心靈導師 1.人生而自由,卻無處不在枷鎖之中。枷鎖是指文明。文明社會中的各種社會建構,包括財產權、政治制度道德、法律... 2.回歸自然:成為自己的主人,不要為文明所束縛(高貴的野蠻人) 3.社約論:全意志(general will)與全民主權(主權在民) 4.浪漫的性善觀點,成為馬克思的 心靈導師
評論 為追求最理想的生活,人類必須做自己的主人,脫離束縛 馬克思主張從 經濟平等 --無產階級革命切入 盧梭主張從 政治平等 -民主政治 入手 1818~1883
socialism的派別: 烏扥邦社會主義《utopia》 國家社會主義 馬克思主義 費邊社會主義 英國 德國: (State Socialism) →修正社會主義(revisionism) 馬克思主義 或科學的社會主義(scientific socialism) 英國 費邊社會主義 (Fabian Socialism,1884~) 英國:歐文 (Robert Owen, 1771~1858) 法國 聖西門 (Comte de Saint-Simon ,1760~1825) 法國 傅立葉 (Charles Fourier, 1772~1837)
烏扥邦社會主義《utopia》 觀點和主張的特徵: 1.認為私有制和雇傭勞動制乃是造成人與人之間競爭、敵視、奢侈、貧困、忌妒和不合的原因 2.讚美勞動,鼓吹道德,主張成立種種生產和消費的新制度(例如公社),提倡「各盡所能,各取所需」,屏除私慾,一切為公益;由誠實、正值、勤勞和集體勞動的新人類,建立一個理性和永恆正義的王國 3.影響:對當時整個歐洲的社會人心,產生重大的影響;並且在精神上給予後來的社會主義一種方向上的指引
馬克思 (Karl Heinrich Marx,1818~83) 資本主義的兩項特質 商品化 趨勢 1.標價活動:人們將任何東西都進行標價,後交易 2.標價範圍越來越大:藝術、人格、感情、幻想--- 3.人性變得貪婪:人生的目的已異化成不斷的積累財富 4.貪婪的肇因:私有財產制 剝削 剩餘 價值 1.剩餘價值屬於工人,卻被資本家以利潤、利息、地租的名義剝奪 2.資本家用剩餘價值再投資:形成投資→利潤→在投資的過程 3.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是為了利潤(賺錢),不是因為需要
馬克思共產主義的理論 唯物史觀:人類的歷史是一部物質變遷的紀錄 階級鬥爭論:歷史變遷的推動力是階級鬥爭,階級鬥爭是社會進步的原因 剩餘價值說:商品的價值產生餘勞動過程,但是卻被資本加以利潤、利息、地租的名義榨取 歷史必然論:資本家為了追逐利潤,必定會互相兼併。於是資方人數逐漸減少而勞方人數相對增多。這樣的情勢發展結果,勞方終究會有能力團結起來推翻資方廢除私有財產制度,在資本主義的廢墟上,建立一個沒有階級的共產世界。
建立共產社會的方法 管理物質的勞動公社,逐漸取代管理人的政府,使得國家逐漸萎縮、最後消失 國際勞工大團結,推翻資方所控制的國家、廢除私有財產制度,在資本主義的廢墟上,建立一個沒有階級的世界(社會主義階段) 成立統一的勞動公社,將土地(天然資本)和資本(人造資本)收歸公有 管理物質的勞動公社,逐漸取代管理人的政府,使得國家逐漸萎縮、最後消失 馬克思心目中的共產社會是一個沒有國界、沒有商品市場、沒有貨幣、沒有階級剝削,人人平等,勞動神聖的社會
馬克思主義的影響 共產主義國家不是馬克思主義落實結果,而是馬克思主義+民族主義(nationalism)+反殖民主義(anti-colonialism)+反帝國主義(anti-imperialism)等意識型態的綜合 馬列〈毛〉主義:列寧(Vladimir Lenin,1870~1924)與史達林(Stalin,1879~1953)所詮釋的馬克思理論 特徵:行獨裁與極權政治,實施中央全面控制的計畫經濟 二次大戰後 實施共產主義的國家 歐洲:蘇聯、中歐、東歐諸國 亞洲:中國、北韓、緬甸、北越 拉丁美洲:古巴
德國:國家社會主義 (State Socialism) 俾斯麥(Bismarck Otto Von,1815-98)→…… 1.採納馬克思對於資本主義社會剝削的看法,但拒絕把國家看做僅僅是統治階級的強制性工具 2.鼓吹國家至上,主張國家的權利凌駕私有者的權利之上,以國家的力量來改造經濟制度,實現經濟平等的理想,並將激烈的社會黨人放逐 3.由國家來組織、補助勞工成立工會,以對抗資產階級聯盟的剝削;反對共產主義以階級革命的方式爭取勞工權益 4.既實施國有化,也有限度的保護私有財產。
德國:修正社會主義 柏恩斯坦(Eduard Bernstein 1850~1932) 1.反對馬克思的暴力革命,認為無產階級份子複雜,不可能發生有效的互助精神,只造成缺乏效率的暴民政體 2.主張用緩和漸進的方法→民主的社會主義 ˙以普選代替革命:工人的政治及經濟權利,可以由普選所產生的代表們以正常的立法謀求保障,逐步實行社會主義 ˙為使普選發生效力,應致力於教育 ˙民主的社會主義是與自由主義相合,都在發達與保障自由的人格,即使有許多方法再應用時含有強制性,但目的仍為保障自由
社會民主主義(social democracy) 一種中間偏左的意識型態,屬於改革派、支持普遍選舉制度與議會民主的社會主義。 不贊成殘補式的社會政策,因為那只是治標不治本。主張應該透過國家干預多層次民主(政治民主、產業民主、多元民主與參與是民主),並防止財富集中在少數人的趨勢。 當代的德國、奧地利、瑞典、荷蘭都是社會民主主義的代表。
英國:費邊社會主義 (Fabian Socialism,1884~) 英國費邊社(韋柏夫婦、蕭伯納、威爾斯、貝山特夫人) ※「費邊」Quintus Fabius Maximus Verrucosus ,B.C.275—203是羅馬的大政治家與大將軍, 以不斷迂迴攻擊的戰術困擾漢尼拔的軍隊而聞名 ˙觀點與主張:受英國個人主義影響 1.地主與資本家固然不應獨占社會所創造的價值,勞工階級也不應宣稱有權囊括所有價值 2.財富集中和機會不平等為資本主義最大的弊病,因此當務之急是解決分配問題 3.辦法--廢除不勞而獲 Bernard Shaw, 1856~1950
廢除不勞而獲 英國工黨 (a)經由累進的所得稅與遺產稅的課征,達到實質平等 (b)將土地與企業資本,從個人與階級所有權中解放出來,歸社會共有,長遠目標--產業逐步公有化 (c)尚未公有化的產業,則嚴格限制最高工時和保障最低工資,使勞工的薪資足以維持基本生活水準 Bernard Shaw, 1856~1950 奠定 英國工黨 的理論基礎
評論: 1.對經濟的干預、管制,落入僵化與無效率 人道色彩:關心弱勢,與人的自我實現 不強調競爭力:經濟方面往往必須面對充滿效率的資本主義的挑戰 實踐上產生許多負面效果: 1.對經濟的干預、管制,落入僵化與無效率 2.政治解放常成為政治上奪權的民粹運動,或淪為威權統治者打壓不同理念的工具
調和左右派的第三條路 (the third ways) 左:平等 右:自由 ˙共產主義國家 全面性的經濟計畫 與管制政策的實驗, 帶來經濟的衰退與普遍貧窮 ˙社會民主主義或社會民主 的政黨也發現: 國營事業效率不彰、 社福政策 造成沉重的財政負擔 ˙個人主義、自由競爭 的缺點: 19世紀末~20世紀初, 歐洲經濟波動、 貧富懸殊、 社會對立造成的動亂
第三條路的內涵 紀登斯 ※1920~30年代歐陸已經出現第三條路的意識型態: ˙中間偏右:較支持自由化、民營化 (Anthony Giddens 1938~) ※1920~30年代歐陸已經出現第三條路的意識型態: ˙中間偏右:較支持自由化、民營化 ˙中間偏左:較支持多一點社會福利與公營事業,解決社會不平等問題 1990年代批評柴契爾夫人新自由主義的政策,提出超越右派與左派的主張 重要觀念:保護弱勢、自主性的自由、以責任為基礎的權利、普世的多元主義、強化民主(強民主-審議民主與參與式民主)、平等與包容兼顧 影響:英國新工黨(New Laborus)與布萊爾(Tony Blair,1953~)
第三條路的內涵 對全球化採取積極態度 採取混合性經濟 關注社會正義 推行新福利政策 發展公民文化建立公民社會 1.核心議題 紀登斯 (Anthony Giddens 1938~) 對全球化採取積極態度 採取混合性經濟 關注社會正義 1.核心議題 2.平等必須有助於實現多樣性,不是壓抑差異 推行新福利政策 發展公民文化建立公民社會 1.第三條路的核心主張:公民社會-第三部門 2.有助於多元社會的理想
叁、其他意識形態 法 西 斯 義大利莫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1883~1945)組「國家法西斯黨」,揚言要帶領義大利恢復羅馬帝國時代的榮耀,1922~43年統治義大利 希特勒(Adolf Hitler,1889~1945)組「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勞工黨」,1933~45統治德意志 Q.人類面臨極端恐懼的環境,會產生怎樣的生存策略? ˙法西斯主義與納粹主義誕生於一次大戰後經濟蕭條的社會中,其觀點於行動偏向極端與激進….. ※納粹黨又稱德國國家社會黨(National Socialist Party,德文簡稱Nazi音譯納粹 ,National 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 Partei)
法西斯主義(fascism) 、納粹主義(nazism) 1.國家至上:極端形式的愛國主義、民族主義與軍國主義 2.精英領導與領袖崇拜:領袖意志就是國家意志,認為民主制度是無效率的 3.強調集體規範:制服、秩序、紀律 4.敵視自由民主,反對個人主義 5.反共產主義與反對社會平等 6.純正種族血統(德國版的法西斯主義):日爾曼人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消滅猶太人與「低等民族」
評論 發展… 1.國家在遭遇經濟重大困境時,政治領導人提供一種轉化痛苦的歸屬與想像 2.以社會達爾文主義「優勝劣敗」的理論,合理化對弱勢族群的屠殺 發展… ˙新納粹主義(neo-Nazism)死灰復燃 --極端恐懼的環境會產生極端的意識型態 1.70年代開始歐洲經濟發展停滯不前,新納粹迅速蔓延→歐美各國與俄羅斯、中歐、東歐等前共產國家 2.崇拜希特勒與卐符號,否認二戰時納粹的屠殺 3.反對新移民、主張白人至上,以合理化他們對新移民所做的種種暴行
人類的反省… 普利摩˙李維(Primo Levi, 1919~87): 種族屠殺不會因為世人譴責納粹而減少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1906~75):納粹的劊子手並非喪心病狂的惡魔,其實他們大都是普通守法的公務員
民族主義(nationalism) 定義: 1.一種建國主義:主張血統、語言、文化或風俗習慣相同(或類似)的族群應該共同建立一個國家(state) 2.19世紀初拿破崙以民族意識為號召,征戰全歐,激起歐洲各地的民族意識,成為散播民族主義最重要的原因 ∴興起時間,主要在19世紀; 地點則是從波蘭、德意志及義大利地區開始 3.英、法等民族國家將nation state的統治模式傳遞到殖民地,引起亞非拉丁美洲政治組織的大變革
民族主義 1.追求主權獨立: ˙通常是以遭受外來欺壓的悲情,藉此強調族群中的所有成員應該團結起來,為民族偉大的使命與獨立建國奮鬥 ˙族國(nation-state):有的強調自身與目前國境內的其他族群差異,主張建立單一民族國家 ˙國族(state-nation):有的主張聯合不同族群,組成複合民族國家
民族主義 2.鼓吹愛國精神: 3.認同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political community): ˙透過學校教育,要求國民向國其敬禮、唱國歌 ˙塑造民族英雄的榜樣,強調外患仇敵的威脅,培養同仇敵愾的情緒 3.認同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political community): ˙安德森(Benedict Andersen,1936~):透過語言政策、歷史傳說、地圖疆域、文學作品、以及建立紀念碑、紀念公園等方法,建構而成的政治共同體 ˙要求為具體的國界與抽象的主權無條件支持,全心全意投入感情、犧牲奉獻
基本教義派-1 (fundamentalism) 基督教基本教義派 ˙堅信聖經內容,反對自由派基督徒對聖經的寬鬆詮釋或與時俱進的調整修正 ˙例子: 美國:南方部份州透過法律等各種手段,阻止學校教授達爾文的「演化論evolutionism」,並強制學校改授「創造論Creationism」 歐洲:比較保守的宗教教派比較重視虔誠的態度與道德自律,不一定把聖經當作教條,不像美國那麼激進
基本教義派-2 (fundamentalism) 伊斯蘭教基本教義派 ˙1979年,伊朗何梅尼(Ruhollah Khomeini,1900~89)發動革命,主張以伊斯蘭教義作為統治依據,並鼓吹伊斯蘭教徒不應忘記神所賦予的使命 ˙內涵: ˙堅持回歸伊斯蘭教法典--可蘭經的經文與傳統,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蘭教國家,依據可蘭經的律法,規範社會結構、行為模式與社會生活 ˙排斥西方文化價值:反對世俗化、西化 ˙強調採取積極手段以抵抗其他文化:教徒應以戰鬥精神與行動來抵抗,稱為jihad(中文中譯為「聖戰」)
評論… 不宜與部分教派的極端主義(extremism)、恐怖主義(terrorism)混為一談,許多基本教義派者反對恐怖的暴力攻擊行動 從多元文化觀點,試圖復興其傳統文化,是一種正面有意義的行動 基本教義派對現存觀念的挑戰: 伊斯蘭教基本教義派 對於女性的諸多規範 基督教基本教義派 挑戰「演化論」
蒙罩袍下的爭論 ˙不管是擁護「多元文化」或「普世價值」,追求「個人權利」或「集體認同」,二元對立的思惟常讓人急著選邊站,忽略了事件深層的脈絡… 作者:藍佩嘉 天下雜誌 457期 2010/10 ˙法國國會上議院九月十四日以壓倒性票數通過法案,禁止任何人在公共場所穿戴遮蓋全身的蒙罩袍(burqa)或遮蓋全臉的蒙面罩(niqab)。未來經過憲法委員會審查通過,法案即生效,在半年「教育」期後,在公共場所穿戴蒙罩紗的女性,將被罰款一五○歐元,或接受提倡共和價值的公民教育;強迫別人穿蒙面罩紗者,將被罰款三萬歐元和入獄一年。
法國總統薩科奇是此法案的主要推手,雖然有人批評他此舉是為了轉移退休年金改革引起的社會爭議。他重言強調,蒙罩袍是奴役和貶抑女性的象徵,同時,禁止在公共場所遮蓋全身有助維護公眾安全。法國政府也強調,此法案有助於維護政教分離的立國傳統。法國政府禁止師生在公立學校展現宗教立場,不但不能戴伊斯蘭頭巾,也不能掛十字架項鍊。
據傳,比利時、西班牙及英國等其他歐洲國家也正考慮頒布類似禁令。我們該如何理解這樣的法案?它是保障女性自由、實現兩性平權的手段?還是對伊斯蘭宗教自由的限制、西方中心主義的展現? 從大熔爐到沙拉碗 這樣的爭議,首先,突顯的是「多元文化」與「普世價值」兩者之間的對立。所謂「普世價值」指的是,有些價值應不分社會文化而由全人類共享, 比方說自由、平等。
至於「多元文化」,則強調一個社會應尊重成員在文化背景、價值觀念、生活方式上的差異。過去我們經常聽到「大熔爐」這個比喻,推崇移民應該「同化」,以積極融入主流社會;多元文化的觀點與政策則主張尊重族群間的差異,改用「沙拉碗」的比喻:你是小黃瓜,我是番茄,不用攪碎拌成泥,你還是脆綠,我還是鮮紅,只要有沙拉醬調和一下口味就好。
用以上觀點來看法國的禁令,一方會認為,不同的風俗價值,應該基於「多元文化」的精神而予以尊重,另一方則主張,性別平等乃是「普世價值」,不應該用宗教文化特殊性的理由來正當化歧視女性的風俗。 這樣的辯論貌似涇渭分明,論者只能選邊站,然後遙望對罵。但其實,兩者之間不是非黑即白,灰色地帶才是造成衝突的主要原因。
比方說,所謂「普世價值」真的具有絕對的普遍性嗎?有論者便批評,法國政府面對異族,祭起性別平等的大旗,但碰到法國女性在政治領域或勞動市場上遭遇歧視時,卻選擇性地忽略性別平等的重要。 另一方面,當一個強調「尊重差異」作為一種普世價值的社會,遇上不贊同某些價值或生活方式的社群,該社會應該要求後者改變想法,還是要尊重他們的「不能接受」?與此爭議相關的例子是荷蘭與德國等地近來開始採用的移民入籍考試。
自二○○五年底開始,想要入籍荷蘭的移民,必須花七十五歐元購買一套教材,其中包括一張介紹荷蘭的歷史文化社會的兩小時影碟。影像中包括一些讓伊斯蘭教徒坐立難安的畫面,如躺臥海灘的上空裸體女性,以及熱烈擁吻的男同志。這是尊重多元生活方式的荷蘭政府向移民的喊話,「這就是我們的國家,你若不能接受,就不要成為我們之中的一份子。」
在德國Baden-Wuerttemberg邦二○○五年開始實施的移民考試中,則出現以下問題:「你覺得女人應該順從她的丈夫嗎?」「如果你的兒子跟你說他是同性戀,你會如何反應?」「有人認為猶太人應該為九一一事件負責,你覺得呢?」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來自北美、歐洲、日本等地的移民可以免試,因此,批評者譏諷這項考試其實是針對土耳其移民的「穆斯林測驗」。
跨國女性 跨不過的身體規訓 在禁穿蒙罩袍的辯論裡,突顯的另一條論述主軸,是「個人權利」與「集體認同」的對立。支持禁令者,認為國家與法令的介入,可以幫助個別女性捍衛身體權,以對抗移民或宗教社群強加的壓迫,尤其是父親、丈夫、兄長對女性的控制。反對禁令者則認為,此舉將伊斯蘭文化妖魔化,同時忽略了個別女性可能是自願穿戴罩袍或面紗,自主地實踐其文化認同。
這兩個看法在現實中都有發生的可能,但是,前者假定個人與集體之間是對立的關係,後者假定個人與集體之間是認同的關係,都忽略了移民女性或少數族裔在現實生活中面對的更為複雜的處境。 事實上,要求女性遵守特定文化規範的,未必是男性,也經常是母親。她們對女兒的限制規約,未必或不只是為了控制女兒的自由,也可能因為擔心女兒受到同鄉的鄙視或斥責,進而影響女兒的社會地位甚至婚配機會。
女性的形象經常被用來象徵國族文化的差異,這是為什麼基本教義派運動的嚴格規範多針對女人的穿著打扮,而非男人。在這樣的思考框架下,女性的遷移,相對於男性,被認為可能對於傳統的文化與價值造成更明顯的衝擊。結果,女性在移民社群裡往往面臨比在母國更強的壓力與監控,要證明自己沒有被外來文化所「污染」,她們必須透過身體規訓,來體現、捍衛民族文化的界線,不論是自願,或是被強迫。
上述問題並沒有簡單的標準答案,可以指引我們實現「多元文化」與「普世價值」、兼顧「個人自由」與「群體文化」的快樂結局。我只能說,我們必須跳脫二元的思考邏輯,看到移民或少數族裔必須面對的現實困境。單純用立法禁止特定風俗,或是要求特定族群融入主流,都容易引起更多的文化衝突,以及讓移民衍生強烈的被排斥感。這是歐洲正在面對的難題,在新移民日益增加的台灣,我們也應該正視「多元文化」這門複雜課程,不只是請新移民表演跳舞、煮家鄉飯而已。 (作者為台大社會系副教授)
肆、意識形態的超越 文明衝突理論的興起: ˙時間:冷戰結束 ˙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1927~2008) ˙八個主要「文明」(civilization): 西方基督教文明、俄羅斯東正教文明、伊斯蘭教文明、中國儒教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拉丁美洲文明、非洲文明
文明衝突理論的內涵 2.各國互動越來越受文明因素影響 1.非西方文明的興起 19世紀以來西方文明原佔優勢地位,20世紀晚期這種優勢逐漸消退 日本、中國等非西方文明逐漸擴大影響力,包括經濟與軍事力量 2.各國互動越來越受文明因素影響 冷戰時期,東西陣營互動受意識型態影響;1980年底冷戰結束後,全球政治正沿著文化的界線進行重組,以新的合作與衝突模式取代冷戰時期的方式
文明衝突理論的內涵 2.各國互動越來越受文明因素影響 各地區的人民越來越以祖先、語言、宗教和習俗界定自己的身分;區域合作也受影響,如歐盟統合卻老是拒絕土耳其的例子 (1987年正式申請,至今尚不能如願) 3.當代文明衝突現象 ˙主要是以美國為核心的西方文明與非西方文明〈伊斯蘭文明與中國文明〉之間 ˙目前最紛擾的地區都是為在文明的「斷層線」上,如波士尼亞、車臣、高加索區、中亞、喀什米爾、中東、西藏、斯里蘭卡、蘇丹等 ˙伊斯蘭基本教義派的jihad,和911事件的發生似乎證明其理論
評論: ˙杭廷頓《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具有濃厚的西方中心主義色彩,視非西方文明為威脅 西方普世主義(western universalism)及其危機意識 ˙哈佛大學社會學者貝爾(Daniel Bell,1919~)認為:不論是左派還是右派的意識型態都已經精疲力竭,民主政治與資本主義已經是歷史最後的結局 ˙杭廷頓《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具有濃厚的西方中心主義色彩,視非西方文明為威脅
評論: 西方普世主義(western universalism)及其危機意識 ˙1990蘇聯瓦解,日裔美籍學者福山(Francis Fukuyama,1952~)出版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指出所有國家都會建立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制度 福山(Francis Fukuyama,1952~)
杭亭頓理論的問題 1.對世界文明的劃分有沒有簡化的嫌疑? 2.現代及未來的衝突真的只有文明之間的衝突嗎? 3.「文明衝突」能夠解釋國際衝突、族群衝突及階級之間的衝突嗎? 4.不同文明之間不能夠和平共處,彼此尊重嗎? 薩伊德(阿拉伯文:إدوارد سعيد,英文:Edward Waefie Said,1935年11月1日-2003年9月25日)
尊重不同文明與世界和平的展望 ˙「文明衝突論」容易形成刻板印象(stereotype),合理化偏見(prejudice)與歧視(discrimination) ˙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的努力是世界和平的前提 ˙具影響力的領袖人物,切勿因一己之私,藉由教義或信條的詮釋,操弄宗教、族群的衝突,以破壞和平的對抗手段,牟取個人的私利
肆、意識形態的超越 2000年八月,在聯合國所召開的「千禧年世界宗教及精神領袖和平高峰會」...聖嚴法師在開幕致詞中,嚴正指出「世界宗教之間,依然有著彼此衝突,甚至引發戰爭的事實」,他同時呼籲世界各主要宗教領袖:「為了世界永久和平,如果發現你所信奉教義,或有不能寬容其他族群之點,若有與促進世界和平牴觸之處,都應該對這些教義作出新的詮釋。」 資料摘錄自:嚴長壽 <夙昔典範 深耕台灣未來> 2009/2/22 中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