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与宇宙 宇宙,是我们所在的空间,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而地球仅是太阳系的第三颗行星; 但太阳系又仅仅定居于银河系巨大旋臂的一侧;而银河系,在宇宙所有星系中,也许很不起眼…… 这一切,组成了我们的宇宙:   宇宙,是所有天体共同的家园。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星球。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都与它所处的宇宙环境和它自身的运动有着密切关系。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为了扩大社会生产活动,人类还要不断开拓新的天地。因此,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应该首先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 2 节 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诞生. 太阳系是怎样形成的?地球的诞生与太阳的形成有什 么关系?认识这些问题,人们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人们每天看到太阳从东面升起,西面落下,而大地是 静止不动的。根据这种感觉,在长达几千年的时间里,人 们一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和其他天体都是绕地 球转动的。
Advertisements

第 2 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太阳系是怎样形 成的?太阳等各 种恒星诞生后, 还会发生变化吗? 恒星真的永恒不 灭吗?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1878年1月,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农民马丁在田野劳动时,偶然发现在天空中飞舞着一个圆形的奇怪物体。消息传出后,美国150家报纸争相报道——这就是人类最先见诸报端的“不明飞行物”,它的英文是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 ,缩写为UFO。
奇妙的太空 彦老师办公室出版社 编辑者:刘钰荧.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诞生.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一.
20 太阳家族 图片收集整理:tonesun.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讲授人:宋潇雨.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1课时) 灵宝市实验中学 赵 吉 平.
小结 第一单元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 天体的概念 (2) 天体的多样性 1.宇宙的物质性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古代张衡小时候夜晚数星星的故事吗?今天这是我们进入高中以来的第一节地理课。我知道大家在初中学过地理,也许你对地理很有兴趣,也许你不曾重视地理,但只要你学过地理,你应该体会到地理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给你很多帮助。现在我们学习的地理与初中时有了许多的不同,它不仅仅是学习某个地理事物在什么地方。人们总是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来形容某人知识的渊博,今天就先带你到海潮的宇宙遨游一番,从宇宙的深处看看我们的地球……
万有引力定律 第一节 行星的运动.
第一节 行星的运动 西山学校 高一物理组秦庆伟.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第四章 太阳和宇宙 复习课件 4.1 太阳和月球.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 宇宙是空间和时间的组合 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 (一) 天体 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云 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
丰富的图形世界(2).
在太阳周围的空间里,有一些天体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按椭圆轨道围绕太阳运动。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天体,构成一个大家庭,称为-----太阳系
第13课 观天认星.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轮复习·必修一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七节 探索宇宙.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章复习课 第三章 万有引力及其应用 ---天体运动(2课时) 洛城中学 何志明.
天体的概念 天体系统的层次 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欢迎各位家长参加本次二年级学生家长开放日活动!
地球.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鹿邑县德源中学.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授课人:湖北省汉川市实验高中 廖平山.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人类认识宇宙的历程 天体和天体系统 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地球.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科技的外太空 泰宁小学 六(2) 齐嘉华.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人教版新课标《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1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太阳系 我们向往 遨游太空…… 刊号:ZQXX001—128.
                                                                                                                                                                
認識太陽系 目的: 認識太陽系的成員: 太陽 九大行星 小行星 慧星.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第三章 辐射 学习单元2 太阳辐射.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5课 太阳系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线段的有关计算.
课题:1.5 同底数幂的除法.
太 陽 的 秘 密 檔 案.
§5.3万有引力定律 一.历史的回顾 1.地心说和本轮理论(C.Ptolemy,约前150)
3.4 圆心角(1).
M31晕中一个著名的球状星团G1的多色测光研究
王新-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LHAASO-威海
我們的太陽系 開始撥放.
星座.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 郑州十一中北校屈俊良 2007年2月.
24.4弧长和扇形面积 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位似.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生活中的几何体.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地球与宇宙 宇宙,是我们所在的空间,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而地球仅是太阳系的第三颗行星; 但太阳系又仅仅定居于银河系巨大旋臂的一侧;而银河系,在宇宙所有星系中,也许很不起眼…… 这一切,组成了我们的宇宙:   宇宙,是所有天体共同的家园。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星球。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都与它所处的宇宙环境和它自身的运动有着密切关系。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为了扩大社会生产活动,人类还要不断开拓新的天地。因此,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应该首先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

探索宇宙  宇宙是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     宇宙是物质世界,它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     《淮南子·原道训》 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即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

天体 1、概念: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通称天体。 2、分类: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 3、最基本的天体:恒星和星云。

恒星 是由炽热气态物质组成,能自行发热发光的球形或接近球形的天体都可以称为恒星。     自古以来,为了便于说明研究对象在天空中的位置,都把天空的星斗划分为若干区域,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把星空划分为三垣四象二十八宿,在西方,巴比伦和古希腊把较亮的星划分成若干个星座,并以神话中的人物或动物为星座命名。

云星 星云 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呈云雾状外表,同恒星相比质量大、体积大、密度小,主要成分是氢。

天球 面对满天的星星,我们怎样表示它们在天上的位置呢? 人们为了研究天体在天空中的位置和运动,引进了一个假想的圆球,它的球心就是观测者,它的半径是任意长。这就是天文学家把天空想象为一个巨大无比的圆球,叫做天球,星星好像缀在天球球面上。这样一来,星星在天上的位置可以用星星的两个球面坐标数值来表示。 。

观测太空(星座与星图) 晴朗的夜空里,分布着无数闪闪发光的星星,它们三五成群组成各式各样的图案,有的明亮有的暗淡,颜色也各不相同。壮丽的星空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激发人们去探索宇宙天体的奥秘。   认识星空,观察天体,进一步了解星体的物理性质,是学习天文学的入门途径之一。观察星空,可以培养科学观察能力;认识星座,掌握星空运行的规律还可判定时间,季节以及辨别方向。认星既可以培养科学情趣,也是一种有益的科学文化活动。

大熊星座又名叫北斗七星,其斗柄在不同季节指向不同,秋天斗柄朝西,冬天斗柄朝北,春天斗柄朝东,夏天斗柄朝。,

国际上把天空划分为88个星座,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终年可见的有三个星座:大熊星座、小熊星座、仙后星座。 九月份可见天顶附近的星座有三个:天琴座、天鹰座和天鹅座。

天体系统 银河系 1、含义:运动着的宇宙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 2、级别: 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总星系 天体系统 银河系 1、含义:运动着的宇宙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 2、级别: 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总星系 行星系 恒星系 河外星系 3、银河系:是由众多恒星及星际物质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它的直径约10万光年,太阳与银河系的中心相距约3万光年。(恒星就有2000多亿颗) 4、1光年=94605亿千米

太阳系 太阳系是由受太阳引力约束的天体组成的系统,它的最大范围约可延伸到1光年以外。太阳系的主要成员有:太阳(恒星)、九大行星(包括地球)、无数小行星、众多卫星(包括月亮),还有彗星、流星体以及大量尘埃物质和稀薄的气态物质.在太阳系中,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其它天体的总和不到有太阳的0.2%。太阳是中心天体,它的引力控制着整个太阳系,使其它天体绕太阳公转,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都在接近同一平面的近圆轨道上,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

太阳系模式图

太阳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系里唯一的一颗恒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太阳位于银河系的对称平面附近,距离银河系的中心约33000光年,在银道面以北约26光年,它一方面绕着银心以每秒250公里的速度旋转,另一方面又相对于周围恒星以每秒19.7公里的速度朝着织女星附近方向运动。   太阳的直径为139.2万千米,是地球的109倍;太阳的体积为141亿亿立方千米,是地球的130万倍;太阳的质量约为2000亿亿亿吨,是地球的33万倍。它集中了太阳系99.865%的质量,是个绝对至高无上的“国王”。然而,在宇宙中,它还只是一颗质量中等的普通恒星。   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星球,没有固体的星体或核心。太阳从中心到边缘可分为核反应区、辐射区、对流区和大气层。其能量的99%是由中心的核反应区的热核反应产生的。太阳中心的密度和温度极高。太阳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氢(质量约占71%)与氦(质量约占27%)。太阳的大气层从内到外可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太阳活动 太阳表面和大气层中的活动现象,诸如太阳黑子、耀斑和日冕物质喷发等,会使太阳风大大增强,造成许多地球物理现象──例如极光增多、大气电离层和地磁的变化。太阳活动和太阳风的增强还会严重干扰地球上无线电通讯及航天设备的正常工作,使卫星上的精密电子仪器遭受损害,地面电力控制网络发生混乱,甚至可能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中宇航员的生命构成威胁。因此,监测太阳活动和太阳风的强度,适时作出“空间气象”预报,越来越显得重要。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1、光球层黑子:它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 2、色球层耀斑: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②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 ③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日冕层:太阳风(带电离子流)

九大行星 1、九大行星距太阳远近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2、运动特征: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 3、结构特征: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4、地球具有生命的条件:①安全的宇宙环境、②稳定的光照、③适宜的温度、④液态水、⑤大气。

九大行星图片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形状,顾名思义,是“球”形的。不过,对于“球”形的认识曾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公元前五六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从球形最完美这一概念出发,认为地球是球形的。到了公元前350年前后,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月食,根据月球上地影是一个圆形,第一次科学地论证了地球是个球体。我国战国时期哲学家惠施也早已提出地球呈现球形的看法。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5艘海船,用3年时间,完成了第一次环绕地球的航行,从而直接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从此,人们便一致把我们所在的世界称为“地球”。    最早算出地球大小的,应该说是公元前3世纪的希腊地理学家埃拉托斯特尼。他成功地用三角测量法测量了阿斯旺和亚历山大城之间的子午线长,算出地球的周长约为25万希腊里(39600公里),与实际长度只差340公里,这在2000多年前实在是了不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17世纪末,人们对地球是正圆球的主张开始有了怀疑。1672年,法国天文学家李希通过测定,发现地球赤道的重力比其他地方都小,提出大地是扁球形的主张。    17世纪末,英国大科学家牛顿研究了地球自转对地球形态的影响,从理论上推测地球不是一个很圆的球形,而是一个赤道处略为隆起,两极略为扁平的椭球体,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20多公里。1735~1744年法国巴黎科学院派出两个测量队分别赴北欧和南美进行弧度测量,测量结果证实地球确实为椭球体。    本世纪50年代后,科学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为大地测量开辟了多种途径,高精度的微波测距,激光测距,特别是人造卫星上天,再加上电子计算机的运用和国际间的合作,使人们可以精确地测量地球的大小和形状了。通过实测和分析,终于得到确切的数据:地球的平均赤道半径为6738.14公里,极半径为6356.76公里,赤道周长和子午线方向的周长分别为40075公里和39941公里。测量还发现,北极地区约高出18.9米,南极地区则低下24~30米。    看起来,地球形状像一只梨子:它的赤道部分鼓起,是它的“梨身”;北极有点放尖,像个“梨蒂”;南极有点凹进去,像个“梨脐”,整个地球像个梨形的旋转体,因此人们称它为“梨形地球” 。其实地球确切地说,是个三轴椭球体。 

流星与陨石

彗星 彗星以扁长的轨道绕日运转, 彗星由彗核、彗发和彗尾三部分组成,其主要部分是彗核,它是由冰物质组成的,彗星在背向太阳的一面形成很长的彗尾。彗星俗称扫帚星。著名的哈雷彗星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为76年。

月球 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升上夜空,清澈的月光洒满大地,让人产生无数情思遐想。文人墨客更是对月亮倍加青睐,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江上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还有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都可称得上是脍炙人口的咏月佳句。   月球俗称月亮,也称太阴。皓月当空,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它上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称为“海”。著名的有云海、湿海、静海等。而明亮的部分是山脉,那里层峦叠嶂,山脉纵横,到处都是星罗棋布的环形山。 位于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公里,可以把整个海南岛装进去。 最深的环形山是牛顿环形山,深达8788公里。除了环形山,月面上也有普通的山脉。高山和深谷叠现,别有一番风光。   月球的年龄,大约也是46亿年,它与地球形影相随,关系密切。月球也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是地球的3/11。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面的重力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

月相 1、概念: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2、成因: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但能发射太阳光。由于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 3、规律:上上西西、下下东东。(如下图) 4、意义:是一种计量时间的尺度,如农历月(朔望月29.53天),每个星期7天。

月食

日食

地球仪( 经线和经度 纬线和纬度 定义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度垂直相交的线,也叫子午线。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圆孤状况 都是半圆状 除极点外,其余都是圆, 长度 相等 赤道最长,越向极点纬线圈越短,极点成点。 指示方向 指示南北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特殊线 20°W、160°E、0°经线、180°经线 赤道、极点、回归线、极圈 半球划分 20°W和160°E经线圈为东西半球分界线 赤道为南北半球分界线

地图的三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