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提问 1、二分二至日的日期? 2、今天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而后向南还是向北移动? 3、今天的昼夜长短情况?而后白昼怎么变? 4、今天长春与北京两地哪个地方昼更长?正午太阳高度更大?
上天、入地、下海是人类向自然界挑战的三大壮举。目前,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载人宇宙飞船可以在太空遨游,可谓上天有路,但对于我们脚下的地球却是入地无门。地球外部圈层我们可以看到,但是地球内部到底什么样子呢?
必修一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和手段了解地球内部呢?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和手段了解地球内部呢?
5000多米, 地球半径的1/500. 泛到上层→ ≤450千米; 物质到地球表层, 地球半径—6371km ★目前,世界最深的矿井不过300米 ★江苏省东海县的亚洲第一井也就深 5000多米, ★最深的钻井,不过12000多米,不到 地球半径的1/500. ★火山喷发能将地下几百千米的岩浆 泛到上层→ ≤450千米; ★地壳运动能掀起地下20~30千米的 物质到地球表层, 地球半径—6371km
目前,我们主要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来获得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
地球的内部圈层 划分依据——地震波 地震波 纵波(P波)primary 横波(S波) secondary 地震发生时,地下物质受到强烈的冲击会发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就叫地震波。 划分依据——地震波 地震波 纵波(P波)primary 横波(S波) secondary
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 分 类 特 点 传播速度 所经物质状态 纵波 横波 较 快 固体、液体、气体 较 慢 固 体
思考: 地震发生后,陆地上震中的人们有何感觉?这与在海洋中航行的人们的感觉是否一致? 理论上,地震发生后,陆地上震中的人们首先感觉到上下颠簸,然后感觉到地面摇晃。而在海洋中航行的人们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这与地震波的传播特点有关。
思考:图中,横波在地球内部传播,其速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不连续面 思考:图中,横波在地球内部传播,其速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横波 纵波 15 深 度 千 米 4000 3000 2000 5000 6000 1000 速度(千米/秒) 9 12 6 3 F E 33 2900 在地下33千米处,速度明显增加;在地下2900千米处,横波完全消失。
思考:图中,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其速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横波 纵波 15 深 度 千 米 4000 3000 2000 5000 6000 1000 速度(千米/秒) 9 12 6 3 F E 33 2900 在地下33千米处,速度明显增加;在地下2900千米处,速度突然下降。
地壳 莫霍界面 地幔 古登堡界面 地核 图1.25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课本P21的活动 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什么?
地壳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地幔 外核 内核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鸡蛋有蛋壳、蛋白、蛋黄三层 地球有地壳、地幔、地核三层
上地幔 下地幔 外核 内核 地壳 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厚薄不一,大洋部分薄,大陆部分厚 地幔 图1.27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地幔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这里可能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外核 地核 温度、压力和密度很大。 内核
思考: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地壳就是岩石圈吗? A 地幔 B 地壳 地核
易错点解析--地壳、软流层与岩石圈的位置关系 【例】有关地壳和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岩石圈是由地壳和地幔组成的 B.地壳的厚度比岩石圈大 C.地壳就是岩石圈 D.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的顶部
改进深部钻探技术,结合相关方面的科学设想。 根据火山喷发的物质,获取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相关信息。 想一想:除了地震波,我们还可以通过那些渠道或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 改进深部钻探技术,结合相关方面的科学设想。 根据火山喷发的物质,获取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相关信息。 地表的温泉、热泉可知地球内部有丰富的地热资源。 地球物理遥感探测技术 其他的手段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示意图 图1.28 地球外部圈层示意
其中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 和岩石圈的上部。 概念 组成 其他 大 气 圈 水 生 物 气体和悬浮物质,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包围地球的复杂系统 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 水圈里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生物圈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其中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 和岩石圈的上部。
课堂练习 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的示意图分析A、B、C分别代表什么圈层? B 大气圈 A C 生物圈 水圈 岩石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