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茶树病虫害防治 主讲 郭剑雄.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第二篇 外周神经系统药.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外周神经系统主要由传出神经与传入神经系 统组成。 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局麻药.
Advertisements

探究问题 1 、观察任意一 质点,在做什么运动? 动画课堂 各个质点在各自的平衡 位置附近做机械振动,没 有随波迁移。 结论 1 :
第六章 呼吸 第 一 节 肺的通气 莲山中学甘春华制作.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 的 组 成 呼吸道: 肺: 鼻腔咽 喉气管支气管 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运动: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有清洁、湿润空气的作用 肺的通气: 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包括呼气 和吸气两个过程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的通气.
植物生理 植物细胞生理基础 同工酶. 学习目标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Click to add title n here  掌握同工酶的概念。  了解同工酶的意义。
植物保护技术 项目二 农业昆虫的基本 知识.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第十一章 昆虫的消化系统.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第十四章 昆虫的消化系统 掌握昆虫消化道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目的要求 了解昆虫消化道的变异特点; 明确消化道与害虫防治的关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微课比赛 胎盘的形成 姓 名:魏 强 职 工 号: 单 位:动物医学院.
第二章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三节 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第九章 昆虫内部器官的位置.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人的生殖和发育 (人的生殖).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3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第一节 男性生殖 Male reproduction
生殖细胞.
植物学 第四章 苔藓植物 第三节、藓 纲 一、藓纲的一般特征
Welcome 制作:初二备课组.
第3节 激素调节 城东中学 杜守花.
二、骨髓和血细胞发生(概述) 出生前造血器官 卵黄囊 肝 脾 骨髓 出生后造血器官 骨髓 ——红、粒、单、血小板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碘量法应用与实例:维生素C含量测定.
植物和我们.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第1节 人类的食物.
第四节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一、神经系统 昆虫的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是虫体传导各种刺激,保障各器官系统产生协调反应的结构,属于梯型神经系中的腹神经索型神经。 其基本单元是功能和结构相当特化的神经细胞——神经原。按功能划分的类型如下: ① 担负感觉、联系和运动协调中心的中枢神经central.
第十九章 昆虫的激素和外激素.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糖尿病流行病学.
绦虫纲概述 (Class Cestoda) 绦虫 (cestode) 或称带虫 (tapeworm), 属于扁形动物门的绦虫纲
平衡膳食好处多 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保健室.
有机物,它们以植物 或别的动物为食,从 中获得营养物质。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
第15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3节 人体的激素调节.
7.3.人体生命活动的激素调节.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神 经 组 织 Nervous tissue.
第二节 人的生殖 滕州市羊庄镇羊庄中学 甘信用.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受精卵 幼虫 成虫 斑蝶的一生中有哪些激素参与调节过程? 蛹.
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第三节 Gas Transport in the blood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神经系统总论 Introduction of nervous system
ATP SLYTYZJAM.
氮循环 肖子聪.
初中生物 第三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一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授课教师 何才健 东胜九义校.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 第三节 细胞的电活动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
假体腔动物 进化地位 本类群包括九个门,外形差异很大,彼此的亲缘关系不清楚,但都具有假体腔。
药物的跨膜转运.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代谢组学技术及应用新策略简介 代谢组学平台 刘慧颖.
四、胞液中NADH的氧化 1. -磷酸甘油穿梭作用: 存在脑和骨骼中.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崇德小学照片 4.种类繁多的动物 桐乡市崇德小学 陈梅娟.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离子反应.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钩虫与旋毛虫.
Circulatory System 循环系统 周俊 Department of Histology & Embryology
学习单元一 传出神经系统概论.
入侵检测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毕玲.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茶树病虫害防治 主讲 郭剑雄

第二节 昆虫的内部结构 学习目的: 学习意义: 掌握昆虫内部结构和生理功能。 第二节 昆虫的内部结构 学习目的: 掌握昆虫内部结构和生理功能。 学习意义: 获得有关昆虫生命活动和行为习性的基本知识, 为害虫防治和益虫利用提供基本理论。 为学好其他相关课程如农业昆虫学、昆虫生态学、 植物化学保护和昆虫生理生化等打好基础。

第二节 昆虫的内部结构 一、昆虫体腔的基本构造与各器官的位置 (一) 昆虫体腔的基本构造 1.血腔和血窦 第二节 昆虫的内部结构 一、昆虫体腔的基本构造与各器官的位置 (一) 昆虫体腔的基本构造 1.血腔和血窦 昆虫没有像高等动物一样的血管,血液充满于整个体腔内,所以昆虫的体腔又叫血腔,所有内部器官都浸浴在血液中。整个体腔由分布于背、腹面的两层薄肌纤维膜分成三个血窦。 腹血窦 围脏窦 背血窦

(二) 昆虫体腔的各器官的位置

二 昆虫的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 digestive system 消化道(前肠、中肠、后肠)和唾腺 功能: 二 昆虫的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 digestive system 消化道(前肠、中肠、后肠)和唾腺 功能: 主要是摄取、运送、消化食物及吸收营养物质 还具有控制水分平衡和排泄作用的特殊功能。

(一) 消化道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消化道是一根不对称的管道,纵贯于血腔中央。 自前向后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 不同它的形状因昆虫取食方式和取食的种类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但其基本结构是一致的。类的昆虫,消化道构造的变异较大

1. 前肠结构和机能 结构: 功能: 前肠从口开始,经由咽喉、食道、嗉囊,终止于前胃。 1. 前肠结构和机能 结构: 前肠从口开始,经由咽喉、食道、嗉囊,终止于前胃。 功能: 接受、运送和暂时储存食物+部分消化作用。 常膨大,功能:暂时储存食物;初步消化食物(蜜胃);帮助脱皮等 咽喉 食道 贲门瓣 较特化,特别取食固体食物的昆虫,其内壁形成若干纵褶,内膜特化为齿或刺. 功能:磨碎食物和调节食物进入中肠,兼有过滤作用.

2.中肠的结构和机能 胃盲囊 功能 胃盲囊可增加中肠分泌和吸收面积 中肠亦称胃,是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的主要部位。 短而均匀的管状构造,前端外方有胃盲囊,内方有贲门瓣。 围食膜 胃盲囊 结构- 由中肠的肠壁向外突出成囊状或管状的构造 通常2-6个,位于中肠最前端。 功能 胃盲囊可增加中肠分泌和吸收面积

3.后肠的结构和机能 后肠与中肠之间,外有马氏管,内有幽门瓣,后肠的末端是肛门。 后肠可分前后肠(有的又分回肠和结肠)和后后肠或直肠。 功能:排除未经利用的食物残渣和吸收其中的水分。 直肠垫 功能:扩大回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表面积;有些具有粉碎围食膜和塑造粒状粪便的作用。

4.不同类型口器昆虫消化道的变化 昆虫的消化道因种类不同,在构造上变异很大。常与食性分化相适应. 吸收式口器昆虫的消化道 细长,10-40倍体长(蝇) 前肠无分化,没有前胃,个别有嗉囊 中肠没有围食膜 中肠特长,一般没有胃盲囊 后肠一般无分化,没有直肠垫 常形成一些特殊构造,如滤室,贮菌器等 咽肌发达,形成食窦唧筒和咽喉唧筒 咀嚼式口器昆虫的消化道 粗短,1.3-4倍体长(蝗虫) 多数具有前胃,内有齿状突 中肠分泌围食膜 中肠具有胃盲囊 后肠的直肠特化,有直肠垫

(二)消化特征与治虫的关系 各类昆虫因其摄取食物和消化机能不同,肠内的酸碱度也不同。 昆虫的消化吸收在中肠中,消化道中能否吸收,与消化道中酶有关,而酶要在一定PH值时才能有活性。 很多蛾、蝶类幼虫的中肠液PH为7.2~10,而甲虫,中肠呈酸性,PH值为5~7。中肠的酸碱度关系到一些杀虫剂的效果。 一般说,酸性的胃毒剂在碱性的中肠内易分解,溶解度大,发挥的毒效高。如用敌百虫防治鳞翅目害虫比对其他害虫更好,敌百虫可在碱性胃液的作用下,形成毒性更强的敌敌畏。 又如苏云金杆菌使昆虫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其产生的伴孢晶体蛋白,在碱性条件下被分解成具杀虫活性的小肽,因而对害虫表现毒性。 因此,要发挥一种杀虫剂的有效毒力,除了解其性能外,还应了解害虫的消化生理。

三、昆虫的排泄系统 (一)昆虫的排泄器官 主要有着生于中、后肠交界处的马氏管。 其他如体壁、消化道壁、脂肪体、围心细胞等在不同昆虫中也起着不同的排泄作用。 马氏管

三、昆虫的排泄系统 (二)排泄系统的功能 排泄体内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含氮废物; 具有调节体液中水分和离子平衡的作用; 使昆虫体内保持正常的生理环境。

四、呼吸系统 (一)构造与机制 1.构造 :呼吸特点为气管性呼吸。主要为气管和气门组成。气管由大气管、支气管、微气管。 昆虫的呼吸作用与高等动物不同,主要是气管系统进行呼吸。外表为气门,一般每节都有一对气门,气门内为气管,吸收O2,呼出CO2。 (一)构造与机制 1.构造 :呼吸特点为气管性呼吸。主要为气管和气门组成。气管由大气管、支气管、微气管。 气门(spiracle):气管在身体两侧的开口 气管(trachea)(主气管、支气管) 气囊(air sacs):气管的膨大部分 微气管:气管分支末端位于组织的部分

(一)构造与机制 气门:开口在体壁上形成凹陷,位于身体的两侧,低等昆虫和内寄生昆虫一般没有气门,主要通过体壁呼吸(体壁薄)。一般昆虫气门有10对,中、后胸各一对,腹部1~8节各一对。胸部第一对气门,主要管头部呼吸作用,腹部最后一对气门管理后面几节腹节的呼吸,所以这两对气门比其它的大。气门与外界构造主要是开闭机构,控制外界其它物质侵入及避免体内过多水分蒸发。

气管的分布和排列

(一)构造与机制 2.机制 昆虫呼吸作用主要靠空气扩散作用与通风作用。 气管的扩散作用:昆虫活动后,体内氧气不断消耗,使微气管里氧的分压低于大气中氧的分压,这样空气中氧气通过气门逐渐扩散到气管里,而二氧化碳的呼出也一样。

2.机制 气门的通风作用:开放气门让气体进入,由于气管里螺旋构造可以加强通风作用。 昆虫呼吸的氧气由气门进入主气管,再进入支气管、微气管,最后到达组织、细胞和血液内。呼吸作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再循着微气管、支气管、主气管至气门排出 。

(二)呼吸与治虫的关系 1.熏蒸剂对呼吸酶有抑制作用 如溴甲烷、氯化苦以及细胞毒剂氢化物 等,导致呼吸代谢率降低而死亡。 如溴甲烷、氯化苦以及细胞毒剂氢化物 等,导致呼吸代谢率降低而死亡。 提高熏蒸剂作用效果的途径: 提高环境温度或二氧化碳的浓度,使昆虫呼吸加强。 2.油乳剂和黏着展布剂的作用 由于气门亲油疏水,油乳剂易进入气门,黏着展布剂可堵塞气门。

五、神经系统 昆虫的一切生命活动都受神经的支配。昆虫通过神经的感觉作用,接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刺激,再通过神经的调节与支配,使各个器官形成一个统一体,做出与外界条件相适应的反应活动。 (一)基本构造 昆虫的神经系统在消化道腹面,腹部体壁的内面,它是分散的神经系统,独立性较强,低等。每个体节都有神经。由中枢神经、交感神经、外周神经组成。

(一)基本构造 中枢神经由(1)脑:管头部,支配取食;(2)咽喉下神经节:管上下颚、下唇;(3)腹神经索:胸部3个神经节,管3 对足,2对翅;腹部8个神经节,管生殖器及腹部附肢,支配运动。 交感神经:与中枢神经系统相连,支配消化、循环、呼吸等内脏活动。 外周神经:由神经纤维分布在体壁内呈网络状与各种感觉器官如感受器、味觉器、嗅觉器、听器等感觉器官相连,接受外界刺激而引起反应。 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为神经原(神经细胞体和神经纤维组成)。从构造上分为单极神经原、双极神经原、多极神经原。从功能上分为感觉神经原、联络神经原、运动神经原。

(一)基本构造 1.神经细胞(神经元 ) 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树状突 端丛 侧支 轴状突 神经细胞体 结构: 神经细胞体, 轴突, 树状突, 端丛, 神经围膜 ,侧支。 树状突 端丛 侧支 轴状突 神经细胞体

(一)基本构造 2.神经细胞的类型和功能 形态:单极、双极、多极神经原 功能:感觉、运动、联络神经原

(二)功能 神经活动的特点在于兴奋和传导。 其功能为反射作用:接受外界的刺激,经过神经调节和支配,产生各种相应的反射活动。神经活动最基本的过程是反射弧:(1)感受器接受刺激发生兴奋;(2)感觉神经纤维传导兴奋到中枢神经;(3)中枢神经调节动作,并由运动神经传到反应器上;(4)反应器产生有效的动作。

(二)功能 神经冲动的传递:神经原有传递和兴奋的特性,其接受外界刺激后发生生物电反应,引起膜电位置的改变而引起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神经冲动靠乙酰胆碱传递。昆虫接受刺激后,神经末梢产生乙酰胆碱刺激传递给前一个神经原→运动神经原。冲动后,由另外神经末梢分泌乙酰胆碱酯酶将乙酰胆碱分解成乙酸与胆碱,这样冲动兴奋就停止。

(三)杀虫剂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上述神经传导过程中,若胆碱酯酶失去活性,则乙酰胆碱必将有增无减,传导不断进行,导致昆虫兴奋过度,消耗大量能量,抽搐痉挛死亡。常用的有机磷杀虫剂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等均为神经毒剂,它们进入虫体都是扰乱神经机能而使昆虫中毒死亡的。如有机磷杀虫剂中的磷原子具有强电子吸引力,能与胆碱酯酶结合成不可逆反应的磷化胆碱酯酶,酶即丧失活性。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和高浓度的烟碱和毒扁豆碱都能抑制昆虫的神经传导作用。

六、生殖系统 昆虫的生殖系统是产生卵子或精子、进行交配、繁殖种族的器官。所以它们的结构和生理功能,就在于增殖生殖细胞,使它们在一定时期内达到成熟阶段,经过交配、受精后产出体外。生殖系统位于消化道的背侧方,生殖孔多开口于腹部末端。 (一)构造 生殖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1)外生殖器官(雄性在第九腹节,雌性在第八、九腹节);(2)内生殖腺(雄为睾丸,雌为卵巢)。

(一)构造 1、雌性生殖器官 1对卵巢、 2根侧输卵管、 1根中输卵管 1个受精囊 1对附腺个生殖腔。

(一)构造 2.雄性生殖器官及功能 精巢:由精巢小管组成 输精管、贮精囊 射精、管附腺

(二)生殖系统与防治的关系 1.在进行害虫预测预报上应用 通过解剖观察雌成虫卵巢发育进程和卵量,进行产卵期和发生期预测,这样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利用性引诱防治 利用性外激素诱集诱杀害虫,两性能产生性外激素,招引异性昆虫交配。 3.进行害虫绝育 利用一生只交配一次的害虫,把雄虫经过辐射或化学处理,使之生殖器官不能产生精子,这样再与雌虫交配,就不能产生后代,减少害虫的数量。

七、循环系统 (一) 循环器官的构造及功能 昆虫的循环系统是由一条背血管(大动脉和心脏)组成。血液从血管流出后在体内循环,它是开放式循环,它不在血管里循环,而在整个体腔里循环。 循环:血液先通过心室(心室有心门)→心门→动脉→三路→身体各部位。 1.构造 心脏由系列膨大的心室组成,心室之间或心室后部两侧有1对心门。心室数目因昆虫种类而异,一般8~12个。心室是血液进入心脏的地方,最后三个心室末端封闭。在各心室外面均有成对的扇形翼肌与体壁相连。

(一) 循环器官的构造及功能 保证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无机盐和水分输送至各组织; 内分泌腺体分泌的激素传送到作用部位; 2.功能: 保证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无机盐和水分输送至各组织; 内分泌腺体分泌的激素传送到作用部位; 自组织中携带出代谢物,并输送到其他组织或排泄器官。 吞噬入侵的微生物,死亡的血细胞等。有些昆虫的血液具有毒性,能分泌到体外,用以抵抗外敌的进攻。

1.昆虫血液的颜色和组成: 除摇蚊幼虫为红色外,其他都为无色,或黄色、绿色、蓝色及淡琥珀色。 血液的组成:由血浆和悬浮在血浆中的血细胞组成。 (二) 昆虫的血液 1.昆虫血液的颜色和组成: 除摇蚊幼虫为红色外,其他都为无色,或黄色、绿色、蓝色及淡琥珀色。 血液的组成:由血浆和悬浮在血浆中的血细胞组成。

(二) 昆虫的血液 2.昆虫的血液功能 储存和输送水、养料和代谢废物 (二) 昆虫的血液 2.昆虫的血液功能 储存和输送水、养料和代谢废物 机械作用:血压产生的机械作用协助孵化、脱皮、羽化,某些昆虫的口器和新羽化成虫翅的伸展 止血作用:有些昆虫因机械作用或天敌造成身体局部受伤后,血液可在伤口处形成凝血块,以防止血液外流和异物侵入 免疫作用:昆虫的免疫机制主要是血细胞的吞噬、成瘤和包被作用以及血浆的凝集和溶菌作用等。 代谢功能:参与结缔组织的形成、表皮的形成和鞣化、组织解离和物质分解、合成多种酶等代谢功能。

八、内分泌系统 (一)组成 1.内分泌器官→内激素(保幼激素、蜕皮激素、心侧体激素)→控制昆虫的生长发育、变态、滞育、生殖、交配等。 2.外激素腺体→外激素或信息素(性抑制激素、性外激素、集结外激素、示踪外激素、告警外激素等)→影响个体的行为、发育、繁殖。 激素:分泌系统分泌的活性物质,能支配和协调昆虫个体各种生理功能。

脑激素 3.内激素及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脑神经分泌细胞和脑激素 前胸腺和蜕皮激素 咽侧体和保幼激素 心侧体及其激素 调控 前胸腺 咽侧体

4.外激素及其生理功能 一、种内信息素 性信息素、示踪信息素、报警信息素、群集信息素 二、种间信息素 利它素(有利于接受者): 蚜虫和蚂蚁 利己素(有利于释放者):瓢虫, 草蛉等

(二)昆虫激素与治虫的关系 应用昆虫激素可以干扰昆虫行为和破坏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对人畜无害,不污染环境和害虫抗药性产生,所以也称第三代农药。 1.保幼激素:其作用是控制害虫生长发育,卵不能孵化,幼虫不能化蛹或蛹不能变成虫,使之畸形,没有生命力或不能生殖,产生间接杀虫效果。 2.脱皮激素:使昆虫体内激素平衡失调,产生生理障碍或发育不全而死亡。 3.性引诱剂:诱捕大量雄虫,减少发生数量,使雄虫迷失方向或干扰正常的交配行为,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也可作为害虫预测预报的依据。也可将性外激素与黏胶、农药、灯光等配合,直接诱杀害虫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