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外科的现状和进展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 高文根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06/06 e 2007 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 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7 年 12 月 数据来自《 2008 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 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Advertisements

00003-E-1 – December 2005 《 2005 年艾滋病流行最新报告》部分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5 年 11 月 21 日 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鞍山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心脏病的分类  先天性  获得性 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高血压病  心脏瓣膜病  心肌疾病.
调查人数 421 人 回收 415 份 有效卷 402 份 调查结果 目前同学近视人数多.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你知道吗 ?? 70 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心脏病和中风 癌症 慢性呼吸道疾病 糖尿病 慢性病.
第七次实验课 心血管系统疾病(2).
心脏移植 治疗终末期缺血性心脏病 陈 彧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外科.
血管性眩晕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经皮穿刺冠心病介入治疗(PCI)的 回顾与展望
心导管术及冠心病的介入诊断与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王建安.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心内科 任雨笙.
第十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血液循环.
Department Cardiology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迅航基于云服务的 美业Saas软件.
第二十二章 心脏疾病病人 的护理.
新生儿复杂危重先心病的 急诊与亚急诊外科治疗进展
国家级精品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房颤抗凝治疗危险分层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黄晓红.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血管外科 姜维良
麻风愈后者皮肤生理屏障功能的研究 大连市皮肤病医院皮肤生理研究室.
全球健康危机 W. Thomas London, M.D. 翻译:章杨.
中心静脉压(CVP)监测 广东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 李辉.
乳 腺 癌.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PET-CT-SUVmax与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原发灶 径线变化的关系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 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严晓伟.
心血管内二科 科室推介 新矿莱芜中心医院心内2科
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的途径.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心脏疾病的外科治疗 厦门长庚医院 心脏外科 主任医师 陈瑜.
先天性心脏病综述.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 治疗及进展 河科大第一附属医院 汪砚雨.
糖尿病流行病学.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Diseases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评估达力士软膏的长期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
2017/9/10 第三讲 后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宫颈刮片脱落细胞 检查结果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妇产科 宋 磊.
                                                                                                                                                                
牙槽外科基本手术.
心瓣膜病 valvular vitium of the heart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实用网络营销基础 冯英健 2006年8月6日 首页.
黄焕雷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第三篇 脉管学(angiology) 第一章 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l system)  第一节 概述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1、心(heart):二房、二室 2、动脉(artery):大、中、小。 3、静脉(vein) 4、毛细血管(capillary) 人体解剖学——浙江大学.
动脉导管未闭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王树水 主任医师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儿科副主任 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结构性心脏病分会侯任主任委员 招生专业与类型 科研工作 教育经历
急性冠脉病症的病理机制 Nathan Wong.
周成斌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广东省华南结构性心脏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招生专业与类型 科研工作 教育与工作经历
Circulatory System 循环系统 周俊 Department of Histology & Embryology
第三节 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总平方和可以分解为三项: (10.10).
基于列存储的RDF数据管理 朱敏
干细胞再生治疗 症例.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心脏外科的现状和进展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 高文根 心脏外科的现状和进展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 高文根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心脏外科事业在老一辈医学家的努力下从无到有,逐渐在世界医学领域有一席之地。

黄家驷,1906年出生,江西人,祖父曾任嘉兴府知府。父亲任盐运史,35岁时死于大咯血。他5岁丧父,幼小的心灵中就萌发要当一名医生的志愿。 他勤奋好学,远涉重洋。1945年德、日法西斯相继覆灭,他不为美国优裕待遇所动,放弃高薪聘任,决心为开创中国的心胸外科事业披荆斩棘。他迫不及待搭乘太平洋上第一班通航的美军运输机回国。三天三夜的颠簸飞行,在印度转机时行李丢失,但完整无缺地带回整套开展心胸外科手术的器械设备。

他利用带回国的手术器械,较早地在国内开展各种类型的动脉导管结扎术、心包切除术等;他为各地培养了大批心胸外科专业人才,建立和发展了心胸外科专业队伍,为我国心胸外科事业奠定了基石。

心脏疾病外科治疗构成现状 全国: 第二: 瓣膜病(20%-25%); 第三:冠心病(10%-20%) 第一:先心病(60%-65%) 第二: 瓣膜病(20%-25%); 第三:冠心病(10%-20%) *CABG >50% 在少数单位

总数大于八百万 潜在的心脏手术病人 (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为0.7%) 心肌梗塞 约三百万 风湿性瓣膜病 约二百万 先心病 约两百万 心肌梗塞 约三百万 风湿性瓣膜病 约二百万 先心病 约两百万 (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为0.7%) 特发心肌病 一百多万 其他 总数大于八百万

先心病患儿数量在增加, 约25% 是复杂先心 病 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为0.7%, 全国每年有15-20万新患者, 其中60%为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 紫绀性先心病中法洛氏四联症占50%以上。 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的进展 我国先心病患儿平均手术年龄偏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先心病患者的手术年龄正在逐步减小。 婴幼儿复杂重症先心病畸形的比例也随之上升。其中一些手术甚至可在出生后数日或数小时进行。

一、 先心病诊治观念的变化 1、高度重视先心病的三级预防 先心病的防治分为三级: 一级 减少或消除患病危险因素 二级 高危产妇筛查 一级 减少或消除患病危险因素 二级 高危产妇筛查 三级 提高外科手术治疗疗效

科技部“九五”攻关将先心病 的外科治疗列入重大疾病防 治攻关项目,“十五”攻关将 其列入优生优育项目 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等原因,先心病的一级防治几乎为空白,仅在局部地区开始调查;二级防治刚刚起步,所以,在未来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先心病的发病率不会明显下降;因此,三级防治即外科手术 治疗仍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 科技部“九五”攻关将先心病 的外科治疗列入重大疾病防 治攻关项目,“十五”攻关将 其列入优生优育项目

2、目前国外先心病外科治疗患者中约半数手术年龄在6月内。随着我国先心病诊断及手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生儿、婴儿期危重先心病急症外科手术的概念”已得到重视。

除严重的低氧血症者外,反复呼吸道感染、重度肺动脉高压、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患者列入急症、亚急症手术。建立了危重先心病治疗的“绿色通道”:尽早转运尽早诊断,尽量完成完备、及时的术前准备,保持术中过程平稳,积极的围术期机体平衡调整是手术成功的有力保证。各医院完成的急症、亚急症危重先心病患儿数量逐年增长,死亡率明显下降。

二、复杂先心病手术治疗进展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复杂先心病(包括法乐四联症)治疗取得很大进步,其中法乐四联症的手术治疗达到国际水平。肺动脉闭锁、重症法乐四联症合并体肺侧枝,以前通过手术结扎或移植体肺侧枝,创伤较大。近年试用介入治疗栓堵侧枝,然后手术治疗。栓堵时应注意体肺侧枝供血区域肺组织是否双重供血,如无双重供血,则不能栓堵。此外,重症法乐四联症的手术应用同种带单瓣补片,取得良好血流动力学效果。

二、复杂先心病手术治疗进展 1)、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1)、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过去应用心房水平调转血流的手术如:Musturd或Senning手术,远期手术效果不太理想。术后心功能较差,5年存活率85%,20年存活率77%。解剖矫治手术(动脉Switch手术)近三、四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北京安贞医院已成功完成6例手术,年龄最小3天,近中期效果良好,远期效果尚需观察。

2)、改良Fontan 手术 作为一种生理矫治术,改良Fontan 手术的应用逐渐增加。近年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应用较多,应用心房外管道、非体外下完成效果较好。危重病人改良Fontan 手术后,开窗可降低手术早期死亡率。远期随访研究较少,随访时间短,随访超过5年的病例很少,远期死亡率2.98%~9.6%。 Fontan手术 改良Fontan手术

3)、减状手术或分期手术 减状手术或分期手术是开展复杂型先心病手术不可缺少的步骤。早年对一些复杂型先心病常常尽量一期根治,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提高,现在有些病种一期减状手术,二期解剖或生理矫治术可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死亡率。

一些复杂型先心病不能作到根治手术,只能行减状手术。小于6月肺血少复杂先心病患儿行主要行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肺动脉重度发育不良应用体肺分流术,大于6月患儿采用双向格林手术增加肺血。肺血多复杂先心病行肺动脉束窄术。手术效果尚好,手术死亡率也较低。没有大组病例报道。为增加左右心系统血液混合,采用Rashkind手术扩大卵圆孔。

瓣膜病 据流行病学调查统计,我国现存心脏瓣膜病患者约250多万人,这些病人多数为青壮年,如不能及时进行心脏瓣膜手术,将对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心脏瓣膜是心脏的重要 组成部分。心脏好比发动 机,那么心脏瓣膜就相当 于其中的阀门,阀门一旦 出了问题,整个发动机的 工作都会受到影响。心脏 瓣膜病就是心脏瓣膜发生 了病变,结果导致了心脏 功能受损,病人出现乏力、心悸、气促、胸 闷,甚至逐渐演变成心力衰竭。因此,对心 脏瓣膜病应该积极进行手术治疗。

病因:心脏瓣膜病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此种病因最多见,约占心脏瓣膜病总数的85%以上。 2、先天性心脏瓣膜病。此类心脏瓣膜病主要见于婴儿和儿童。 3、瓣膜退行性病变引起的心脏瓣膜病。由于瓣膜结构发生退行性病变,瓣叶功能出现异常,引起心脏瓣膜病。 4、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的心脏瓣膜病。主要是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的心脏瓣膜的损害。 5、缺血性心脏病引起的心脏瓣膜功能障碍。

危害性:上述各种原因造成的心脏瓣膜病引起的危害是:一是瓣膜口出现狭窄,相当于阀门开不全,血流在心脏内流通不畅;二是瓣膜关闭不全,相当于阀门关不拢,使得心脏收缩时血流会向后的反方向流动(正常时应该是只向前的一个方向流动)。这两种情况的出现,均会造成心脏负担过重、肺部淤血等,然后出现心脏扩张、肥大和损害,机体供血不足,久而久之导致心脏衰竭和一系列的机体损害,最终危及生命。

治疗方法:心脏瓣膜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目的,一是对病因治疗,如有风湿活动需抗风湿,有感染的抗感染,有心肌缺血要改善缺血状况。二是对伴发的一些症状进行辅助治疗,如有心功能不全时服用强心、利尿药改善心功能,合并房颤时给一些调整心律的药物,并进行抗凝治疗防止出现机体栓塞等。由于心脏瓣膜病变是不可逆转的,一旦出现只会逐渐加重。因此,手术治疗是唯一最有效的手段。

手术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瓣膜修复术,主要用于先天性、退行性、缺血性原因引起的瓣膜病,目前欧美等国这类手术比例很高。

另一种是瓣膜置换术,以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为主,还有一些感染性内膜炎导致的瓣膜病变,国内此类手术占大多数。常用人工心脏瓣膜主要有机械瓣膜和生物瓣膜两大类。生物瓣膜采用生物组织制成,最大优点是换瓣后无需服用抗凝剂,但因生物材料会老化,在15-20年左右需要再次换瓣。因此生物瓣膜主要用于65岁以上老年患者、要生育小孩的年轻女性以及不适宜服用抗凝药的人。

经导管主动脉瓣介入置换 2002年人类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介入置换治疗主动脉瓣狭窄成功 2010年我国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介入置换治疗主动脉瓣狭窄成功

冠心病外科治疗 近年来,冠心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迅速上升趋势,是我国居民死因构成中上升最快的疾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公众健康的重要疾病。

冠心病外科治疗 令人欣喜的是目前世界治疗冠心病的手段越来越先进。心脏介入、心脏搭桥等技术发展很快,体外循环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心脏停跳、心脏不停跳搭桥,以及微创手术已在临床广泛推广,且创伤小,恢复快。

我们认为,年龄在50岁以上的其他疾病患者,都应考虑有无冠心病的问题,必要时行冠脉造影;年龄在60岁以上,高度怀疑冠心病,应该常规行冠脉造影。

也有患者在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了就认为万事大吉了。实际上,这些病人如果不积极治疗,长期心肌缺血,血运差必然导致心功能不全,会第二次、第三次地犯心绞痛,影响生活质量。这类病人还有可能发生心肌梗死、猝死、心律失常等险情,像这样的例子临床上并不少见。有些病人,当时病情很严重,需要做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由于他本人不同意做,没多长时间就发生心肌梗死,再也没有抢救过来。

冠心病外科治疗 对于存在严重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冠脉搭桥术是最终且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体外循环下CABG 非体外循环下CABG CABG

非体外循环下CABG(Off-pump Coronary bypass )可以避免传统体外循环手术所致损伤,有利于保护心肺功能,已成为心脏外科医师探索的方向。

经过近40年的发展,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已日趋成熟,搭桥材料也呈多样化趋势。

1 自体静脉 以大隐静脉为代表的自体静脉易于获得,短期内通畅率较高,长期以来一直被作为标准的搭桥材料。

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其缺点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长期随访结果表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之后,第1年内有10%~15%的移植静脉堵塞,第1~6年每年递增1%~2%,第6~10年每年递增4%。10年后仅有60%的移植静脉通畅,这些“通畅”的移植静脉中,仅有50%没有明显狭窄 。

病理检查显示造成“移植静脉病”的原因为血栓、内膜增生和粥样硬化。其中内膜增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且为粥样硬化创造了条件,因而成为目前研究的热门。与此对应的改良方法有加用外套管、使用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剂、近距放射治疗、转基因治疗、激光治疗等,其早期疗效均已得到证实,但中、长期效果尚不得而知 。

2 自体动脉 自体动脉就其结构而言比自体静脉更适合作为冠状动脉搭桥材料,其良好的通畅率已为人们所认识。

Tomizawa及其同事对2987条动脉桥及1225条大隐静脉桥进行的术后造影表明:就早期通畅率而言,左侧乳内动脉(胸廓内动脉)最佳,右侧乳内动脉其次,桡动脉和胃网膜右动脉再次,大隐静脉最差 。Tatoulis对3220例完全使用动脉桥的患者进行的研究显示:左侧乳内动脉5年通畅率为97%,右侧乳内动脉5年通畅率为89%,桡动脉1年通畅率为91%。这进一步表明自体动脉桥有良好的远期效果。多支病变全部使用动脉材料可降低手术风险,通畅率高,远期效果好 。目前常用的自体动脉有如下几种:

乳内动脉 自从Green率先使用乳内动脉作为搭桥材料以来,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乳内动脉桥有良好的通畅率和远期效果,明显降低死亡率 ,目前左侧乳内动脉已公认为首选搭桥材料。对多支病变而言,使用双侧乳内动脉搭桥与使用单侧乳内动脉搭桥进行的6~15年随访表明:两者住院期间死亡率相近,前者远期通畅率更高,7年再手术率和心梗发生率低,尤其对于EF<0.4、年龄低于71岁的患者而言,前者死亡率和再手术率低于后者。曾有使用双侧乳内动脉易导致纵隔感染报道,但Hiroshi认为这可通过尽量保护胸骨前软组织和胸骨活性来加以避免 。

LIMA 与LAD 的CABG 是恢复冠状动脉血供的持久而有效的治疗方式, 研究表明, 其桥血管10年通畅率达到95%, 患者存活率及生活质量等改善更佳, 目前公认是冠状动脉再血管化的金标准。PCI、静脉桥血管等均不能达到这一治疗效果。

桡动脉 桡动脉比乳内动脉使用少,但临床使用效果也较满意。Laco对桡动脉桥进行长期临床和造影结果评估后认为,桡动脉桥48个月通畅率>90%,与乳内动脉相近 。Beghi则认为常规使用桡动脉安全、有效 。

胃网膜右动脉 胃网膜右动脉的效果一直存在争议,Lev-Ran对胃网膜右动脉桥和大隐静脉桥作的对比发现:胃网膜右动脉并未表现出更大的优越性

锁骨下动脉和腋动脉 用于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安全有效,因其迄今为止未出现任何大的并发症而受到推崇 。

3 组织工程材料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解决一些患者缺乏可用的自体搭桥材料的问题,人们开始尝试使用组织工程材料(经处理的静脉)。Lamm及其同事使用脱细胞后再种植自体内皮细胞的同种异体静脉作为搭桥材料的12例患者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中未使用免疫抑制剂,术后3个月15条桥中有13条通畅,通畅时间最长的桥超过3年 。Haverich则选择在异种血管基质上种植增强表达NO(一氧化氮)的自体血管内皮细胞,并进行了大量动物实验,初步结果令人鼓舞 。这为冠状动脉搭桥增加了新的可选择的材料。

5 钛合金管道 2001年Emery报道了冠状动脉搭桥的一种新方法,即使用L型钛合金管道建立永久性左心室——冠状动脉桥。动物实验中,钛合金桥2周通畅率为100%,4周通畅率为75%。但其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

总之,在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动物实验后,冠状动脉搭桥材料呈现多样化趋势。目前,自体动脉—尤其是乳内动脉,以其优良的通畅率和临床效果得到大家的青睐,成为冠状动脉搭桥材料的主流。当缺乏自体动脉和自体静脉时,需要采用补救性材料。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正在研究组织工程材料、人造血管和钛合金管道,这些材料短期效果均较肯定,但远期疗效尚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

近年来, 随着微创手术和PCI 的发展, 临床医师开始探索更为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 逐渐孕育出CABG 与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PCI 的杂交技术( hy brid pocedure) , 它凝结了传统心脏外科和介入技术的优势, 减少了治疗的侵入性, 提高了治疗效果, 将成为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治疗发展的重要方向。

冠心病的杂交治疗是指小切口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 MI􀀁OPCABG) 结合PCI, 具体方法是通过外科手术行左乳内动脉( LIMA ) 与左前降支( LAD) 的CABG, 极大地提高远期通畅率; 其余冠状动脉则采用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PT CA) 或支架置入术达到再血管化。

杂交手术治疗冠心病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尽管目前公开发表的资料中患者总数较少, 但已提示该手术并发症低、病死率低、住院时间短、感染发生少、术中术后血制品使用少及神经系统损害轻等优点。这归功于杂交技术结合了外科微创手术与PCI 的成果, 采用了较小的切口、避免了体外循环、不需要对主动脉进行操作等技术, 已经初步证实对高龄、心功能差、肾功能不全、肥胖、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尤为适宜。

主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也有称为主动脉内膜剥离症或壁间动脉瘤,是由于不同原因造成主动脉内膜破裂,在内膜和中外层间有血液通过时的压力导致大血管纵向剥离,形成双腔主动脉(double-barrel),或主动脉瘤样扩张。少数病人可能没有内膜破裂而是中层出血形成夹层。 主动脉夹层形成的原因很多,动脉硬化、高血压、动脉中层囊性坏死、马凡氏综合症、主动脉缩窄、大动脉炎、外伤及梅毒等。除外伤之外,其病理基础都是主动脉中层和平滑肌的改变。

主动脉瘤包括真性动脉瘤与夹层动脉瘤,主动脉瘤手术近年来明显增多。一方面是由于高血压与动脉硬化病人数量的剧增,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手术技术与设备的进步。深低温停循环以及脑保护方法的改进,降低了主动脉弓动脉瘤手术的死亡率与并发症,胸部降主动脉瘤手术的脊髓并发症也已减少。

主动脉瘤 真性动脉瘤 夹层动脉瘤

主动脉弓置换始于-1960th 目前的治疗手段:外科手术+血管内介入 目前主动脉瘤死亡率已有了显著的降低

对于I、II型夹层动脉瘤,特别是合并主动脉关闭不全者,是外科手术的适应症。手术原则是切除内膜撕裂的部分主动脉,修复两端的剥离内膜,用人工血管移植接通主动脉管道,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使用人工瓣膜置换主动脉瓣。

对于III型夹层动脉瘤的治疗,可采用降主动脉人工血管移植术,对于相应器官受累时,应考虑血运重建,如肋间动脉、肾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重建术。对于破口局限者,孙衍庆等主张采用破口修复降主动脉成形术。由于近年无创性诊断技术的提高,对III型夹层动脉瘤剥离内膜可准确定位,血管内支架已广泛用于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治疗。一般认为只要瘤体距离左锁骨下动脉超过2cm,动脉瘤本身无过度迂曲,介入通路通畅,假腔较小,就可以考虑采用覆膜支架介入治疗。这种方法可以减轻手术、麻醉、体外循环等对患者的创伤和应激。

微创心脏外科的现状和进展 1997年5月,国际上成立了国际微创心脏外科学会,并出版了学会的官方杂志《The Heart Surgery Forum》,在心脏外科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微创心脏外科手术的目的,就是通过改变手术途径,减少手术创伤,增加美学效果,促进患者康复。目前,微创心脏外科的观念已经被多数心脏外科医生接受,并且在相关技术的支持下迅速得到发展。

微创心脏外科的种类和现状 (一) 小切口心脏外科手术 (二)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的心脏手术 (三) 机器人心脏手术 (四) 介入方法在心脏外科中的应用

(一) 小切口心脏外科手术 自1992年Wilson等报道了部分胸骨切口后,逐渐有大量小切口被用于临床,由于这类切口术后疤痕小,较美观,因此,受到病人的好评。病人强烈的愿望,是医生实施小切口手术直接的动力。由于小切口手术不需要特殊的辅助设备,因此,临床应用相对容易,这便使小切口手术得到了广泛的开展。目前,国外已经有大量关于小切口心脏手术的报道,国内多数开展心脏手术的单位也开展或尝试过小切口心脏手术。目前国内开展的小切口手术大多采用胸骨上段小切口、胸骨旁小切口、胸骨完全横断法、胸骨下段法、右胸骨窗法和左胸骨窗法等方法,这些径路的小切口手术都有其明显的局限性,应用范围有限。

(二)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的心脏手术 人们对手术切口及手术入路创伤的认识是胸腔镜用于临床心脏外科的主要原因,这种手术被称为电视胸腔镜辅助的心脏手术。其用途可以有两个方面,一是作为辅助的手段,仅用于改善显露;另一个用途是全胸腔镜下的心脏手术。这种手术最早由Chang等在1996年报道,以后不少作者也进行了尝试,完成的手术包括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单纯主动脉瓣手术或二尖瓣手术及冠脉旁路移植术等。胸腔镜能提供良好的视野,使手术操作可以通过非传统切口完成,从而使损伤进一步减小。这种手术的优点包括切口小、比较隐蔽、损伤小、出血少等,多数作者认为这种手术是一种较为肯定的微创手术。但就目前国内报道的文献显示,仅一个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就需要三个切口,切口总长度也在5cm左右。电视辅助的心脏手术需要一些特定的技术支持,这些技术包括:(1)熟练的胸腔镜操作技术;(2)特定情况的体外循环建立及维持技术;(3)紧急情况出现时的应急处理方案等。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技术要求,是这种手术开展有一定的难度,手术的推广相对有限。

(三) 机器人心脏手术 在美国,每年有1700例病人应用机器人操作系统进行心脏微创手术,并且每年增加400例或每年增加25%。大多数心脏手术为二尖瓣手术和內镜下冠脉搭桥术。机器人冠脉手术的范围包括机械手取乳内动脉人工冠脉吻合,小切口或正中开胸停跳或不停跳搭桥,直至完全胸腔镜下的冠脉旁路移植术(TECAB)。吻合已成功运用于所有冠脉,甚至是序贯桥和使用吻合器。机器人手术的病人输血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开胸病人,但住院费用显著增加,目前国内还不能大规模地开展该项手术。

我们的使命: 在中国还需建设上百个像阜外一样大的心脏病医院. 全国性的心脏医疗服务体系同样需要建设

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心血管病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粗略估计目前大约有8百万患者需要接受心脏外科治疗,但每年的手术量仅仅约11万例,全国只有约15家中心的年手术量能超过1千例。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的心脏外科事业将为满足患者的基本就医需要而努力,仍需建设更多的心脏中心,需要培训更多科研与临床并重的学术型心脏外科医师。我国的心脏外科医师应该直面挑战,把握机遇,使心脏外科在我国得到良好的持续发展,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