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三则 第一课时 常宁一中 陈京龙 2014年12月19日.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付俊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03 级 学号: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物种从数量和种类 来说都占了地球上物种数量和种类的绝大 多数。但教材上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介绍。 这篇论文将从昆虫的生存特性和生理特 点来介绍地球上昆虫繁盛的原因。
Advertisements

教学目标 1. 积累文言词语,熟读背诵 2. 理解文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3. 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 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 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复习 1 、孔子是春秋时期 人,是我国古 代著名的 、 。是 学派 的创始人。 2 、《论语》是怎样的一本书? 3 、背诵《论语》八则第一则。 鲁国 教育家思想家儒家.
学习经验谈. 引言 “ 学习方法 ” 是学习的 “ 内功心法 ” ,掌握好 “ 内功 心法 ” ,能够事半功倍,学习不累。
《论语》十则 1 、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 2 、畅读课文,并且背诵 各则语录。 3 、理解各则语录。 4 、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5 、学以致用。 学习目标: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一课 《论语》六则 孔子(前 551— 前 479 ),名丘,字仲 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是我国古代的 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 代表人物。 《论语》是 “ 语言的论纂( zuăn )” ,是 语录的意思,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 行,共 20 篇,语录体散文。南宋朱熹把.
《论语》十则 ( 公元前 公元前 479)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陬邑 ( 今山东曲阜市 ) 人。他是我国古代著 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还是一位古文.
为了纪念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故里 ––– 山东曲阜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 祭祀活动。
半部《论语》治天下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 ?” (《学而》)
孔孟学习论. 孔子(前 511- 前 479 ), 名丘,字仲尼。 鲁国人。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 教育家、 儒家学派 的创始 人。《论语》是孔子 弟子 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 言 行 的记录,共二十篇。它 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 据。南宋时,朱熹把它 《大学》《中庸》《孟 子》合为 “ 四书 ”
中共咸宁市委党校 邓如松. 孔子是一位历史巨人,《论语》是孔子等人的言论 汇集,是孔子思想和言行的写照,是儒家经典,是 可以发掘利用的思想宝库。我们应当学习研究孔子 和《论语》,从中吸取知识和思想营养。
第 1 课 “ 百家争鸣 ” 和 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 “ 百家争鸣 ” 局面的出现 具体原因: ( 1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阶层的崛起; ( 2 )经济上: 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的崩溃 ; ( 3 )思想文化:从 “ 学在官府 ” 到 “ 学在民间 ” ; 1. 背景: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走进经典名句 — 五年级中华经典晨诵. 1.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人不 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 子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 ” 复习.
文化的长河 1.黄帝和孔子 白鲨小队 张熙童、钱逸洲、胡睿阳、郁海屹.
教学总结与反思教学总结与反思 by 张 Andy. 观念转变 教学设计 教学评价 期末考试 名言警句 教学总结与反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论语》 To learn without thinking, one will be lost in his learning. To think.
第 4 课 宋明理学 东莞高级中学 陈娓斯. 中国古代思想的发端: 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形成: 统治思想的选择和确立: 儒学思想的丰富与更新: 第 1 课《孔子与老子》 第 2 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第 3 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第 4 课《宋明理学》 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长期混战与分.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天平游戏(二).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上海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ASP .NET 程序设计(C#版) 第二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同名教材 配套电子教案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013级高一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前锋学校 2013年12月10日.
教材版本:新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上) 作品名称:同类二次根式 主讲老师:张翀 所在单位:珠海市平沙第一中学.
美丽校园 共同缔造 朱子家训 2016年5月16日.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论语》十则.
Lún 《论语》十则.
学 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 商家中学 王爱军.
机械教研组教学课件 欢迎莅临指导 授课人:王小政 江苏省海安县双楼中等专业学校.
《论语》六则.
知识结构 三角函数.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五年规划 医路前行.
对 培训者 培训的理解 丁革建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孔子的修养之道 ﹎﹎﹎﹎﹎﹎﹎﹎﹎﹎﹎﹎﹎﹎﹎﹎﹎﹎ 爱众亲仁 博学笃行 长沙民政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龙江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与实践高级研修班 成都 2015/9/14
解决问题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市桥陈涌小学 吴秀堎.
儒学大师朱熹 朱熹认真执教.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 ——修辞手法.
云南大学 2015年 学生社会服务计划 往期活动剪影.
同 路 人 敬拜赞美詩歌 45首.
哈利路亚 敬拜歌曲: 1)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2)同路人 3)这一生最美的祝福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小学 叶群芳.
BUSINESS POWERPOINT THE Scenery DESIGN.
2012年十一月十三号 Do Now Write the following in pinyin: 1) 今天是七月十九号吗
Activity 1 看图片,讨论下面的问题: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第4章 非线性规划 4.5 约束最优化方法 2019/4/6 山东大学 软件学院.
清朝 Qing Dynasty.
Reading of English-American Literature
Module2 Unit 1 What’s your name?.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研究生? 系列研讨会 张坤龙
8小鹰学飞.
礼courtesy Value of the Month每月一德.
Module 6 Unit 2 It was amazing.
计算机绘图 AutoCAD2016.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0×5=?.
《我爱你中国》 万先金.
画梦女孩,她的灵魂不属于这个世界 Akiane
找 因 数.
福清市小学英语闽教版五年级上册Unit 5 Part A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小狮子爱尔莎 授课者: 鲁邱云.
校园之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朱子语类三则 第一课时 常宁一中 陈京龙 2014年12月19日

一、朱熹与作品简介 朱熹像

朱熹轶事 朱韦斋,晦庵父也。酷信地理,尝招山人择地,问富贵何如,山人久之答曰:“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后生晦庵,果为大儒。 文公为同安主簿日,民以有力强得人善地者,索笔题曰:“此地不灵,是无地理;此地若灵,是无天理。”后得地之家不昌。

朱熹,宋建炎四年庚戌(1130年)九月十五日午时诞生于福建尤溪郑氏草堂,字元晦,号晦庵,又称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庆元六年庚申(1200年)三月初九午时病逝于建阳考亭之沧州精舍,寿七十一岁。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 朱熹墓 位于福建省建阳市唐石里(黄坑镇)大林谷

朱熹:嘉定二年诏赐谥曰“文”(称文公),又称朱文公。累赠太师,追封信国公,后改徽国公,从祀孔子庙。明朝通称先儒朱子,崇祯十五年因诏位居七十二子之下,汉唐诸儒之前,特称大贤朱子,清康熙五十一年诏升大成殿配享,位列十哲之次。 文公山

朱熹继承、发展了韩愈的道统论,认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一脉相传,到孟子以后中绝了。他认为二程是直接继承孟子的,“程夫子兄弟者出”,“续夫千载不传之绪”(《中庸章句序》),而他自己是继承二程的。他宣扬道统,也就是认为道学已经掌握了永恒的终极的真理,二程和朱熹的学派,后人称为程朱学派。 朱熹

元代恢复科举后,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试士子,朱学被定为科场程式;在明代被列为儒学正宗,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 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更进一步说,程朱理学的政治目的之一,就是维护上下尊卑的封建等级秩序,是封建制度的理论代言人,自然容易成为极权统治者的喜爱。

在中国史上,朱熹理学的作用和影响力仅次于孔子。朱子理学传到了朝鲜,再传入日本,在日本一度形成朱子学热,影响颇大。黄干《朱子行状》曰:“绍道统、立人极,为万世宗师。”钱穆尊崇朱子,始终如一,晚年撰百万言《朱子新学案》,开宗明义即谓:“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瞻观全史,恐无第三人可与伦比。”

朱熹著作甚多,主要哲学著作是《四书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他平日讲学的问答,后来编为《朱子语类》。 朱子全书 朱熹手迹

在庐山建立“白鹿洞书院”,进行讲学。与当时的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并为“四大书院”,并誉为我国四大书院之首。

朱熹在潭州(今湖南长沙)修复岳麓书院。

朱张渡

白鹿洞书院学规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教之目”。 “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为学之序”。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的“修身之要”。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接物之要”。

朱熹在10岁时就“厉志圣贤之学”,每天如痴如迷地攻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他自己回忆说:“某十岁时,读《孟子》,至圣人与我同类者,喜不可言”。从此,便立志要做圣人。以后他又教育学生说:“凡人须以圣人为己任”。

二、研习第一则 1、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数(shù)过:几次 略晓:大略通晓 厌:通“餍”,满足 得趣:明白其中旨趣 愦愦(kuì):昏乱不清醒 2、请把自己还不理解的词句提出来,大家讨论解决。

【翻译】读书应该读到手不释卷之时,才能领略到书中真意。如果只是粗读几遍,大概了解书中大义就感到满足,便又想去找其它书来看,那么,对这看过的这一卷书,也就不能明白其中真正的含义,获得它的趣味。人的心灵是天理存在的地方,勤用心才会更明白事理。只有头脑清醒,整日用心,才会看多少书,领会多少道理。如果懒惰倦怠,那么精神就会混乱不清,总是这样昏昏沉沉,不通道理,就太可惜了。

3、理解分析 (1)此卷主要讲了一种什么样的读书方法?请结合具体的句子予以简要分析。 他主张精读,熟读精思。 读书的目的是:领会其中真味。理解书中深刻的义理。    天理是儒家的最高的道德规范,穷天理是提高精神境界。    熟读、精思、不贪多 (只有通过熟读,才能掌握书中的义理,即真味。从反复诵读入手,才能真正把书读通、读透。他还特别指出读书中的不好习惯,“读之数过,略晓其义即厌之”,读得不深不透,也就是说没有弄懂书中的真趣。)

(2)在你的印象中,还有那些名言警句是谈论此类读书方法的?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有得尔。” 若读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4、朱子读书六法总结: 熟读精思 循序渐进 虚心涵泳 切己体察 著紧用力 居敬持志

1、循序渐进。即从基础知识读起,一本本读通,读时对文献中字、词、句、篇等要逐一弄通,在打好基础的同时,有系统、有步骤地从低向高、从浅入深的进行阅读。 2、虚心涵泳。即要仔细认真的阅读,反复自我切磋、研磨、体会、切忌马虎从事,或自以为是。(什么是“涵泳”?“涵”,《辞海·词语分册》的解释是“沉浸”;“泳”,自然就是游于水中) 3、切己体察。即要结合思想、经验、阅历、需要,去体验文献中的意味,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4、熟读精思。即要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和思考,深刻领会其要旨,使书中之话好象出于自己口中,其思想似如自思。 5、著紧用力。即要聚精会神、下苦功、花大力。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毫不松懈,刻苦用功。 6、居敬持志。朱熹继承了程颐“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之说。“敬”的本义就是恭敬,不放肆。在这里,“敬”是端正态度,就是说,诚心诚意、兢兢业业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读书也不例外。居敬也就是要从内心中严格尊崇礼法,专一有恒,一刻也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特别是要排除杂念,不受外界诱惑,所以“敬”又通“静”。心静自然诚,诚心诚意、兢兢业业地去学习,去做事,个人修养也就能顺利提高了。“持志”是要有坚定志向。朱熹说:“立志不定,如何读书?”要立定学圣贤之道、修身复性的志向,才能真正取得成效。

三、拓展探究 请对朱熹提出的熟读的读书方法,结合自己的读书生涯,谈谈自己的看法或感悟。(300-500字) 参考拟题: 我对朱熹“熟读法”的理解 朱熹“熟读法”给我的启示 朱熹“熟读法”的实质(内涵) 我看朱熹的“熟读法” 朱熹“熟读法”的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