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杂质质控方法与质量标准研究 药物杂质质控方法与 质量标准的研究 2011年2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假劣药 ←致残←致残 致死→致死→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主讲:李 莉 教研室:药物分析 QQ : Tle : 药物分析药物分析.
Advertisements

—— 国家粮食局油脂研究院科普中心 国家粮食局油脂研究院健康大课堂. 主讲人: 林亭 “ 饮食新概念 ” 科普讲座 饮 食 与 健 康饮 食 与 健 康.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
药物分析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名以清修 利以义制 绩以勤勉 汇通天下 新晋商理念 李安平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PET-CT-SUVmax与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原发灶 径线变化的关系
研究中心: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科 主要研究者:**** 申办者:********公司 CRO:********公司
第一部分 CTD对药品 研发和审评的影响 石磊
药 物 分 析 实 验 实验三 典型化学药的特殊杂质 和相关物质检查.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不确定度的传递与合成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中国药物GCP检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李见明         北京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站长素材 SC.CHINAZ.COM 部 门:服务中心
第 3 章 基本概念.
Harvard ManageMentor®
Harvard ManageMentor®
化学品清单 类型.
第十章 方差分析.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Harvard ManageMentor®
第4章 非线性规划 4.5 约束最优化方法 2019/4/6 山东大学 软件学院.
基准物质(p382,表1) 1. 组成与化学式相符(H2C2O4·2H2O、NaCl ); 2. 纯度>99.9%; 3. 稳定(Na2CO3、CaCO3、Na2C2O4等) 4. 参与反应时没有副反应.
从物理角度浅谈 集成电路 中的几个最小尺寸 赖凯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本科2001级.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3.8.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论文答辩PPT模板 答辩学生:橘子皮 指导老师:PPT工作室.
Three stability circuits analysis with TINA-TI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中国国家标准文献 共享服务平台检索 信息检索与利用 2019/4/29 王婧怡 图书馆615室 科技信息研究所
Home Work 现代科学中的化学键能及其广泛应用 罗渝然(Yu-Ran Luo)
试验名称: 申办方: CRO:.
Web安全基础教程
中国风背景论文答辩模板 某大学某某信息学院 答辩学生:代用名 指导老师:代用名 答辩时间:201X年1月30日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Harvard ManageMentor®
定理21.9(可满足性定理)设A是P(Y)的协调子集,则存在P(Y)的解释域U和项解释,使得赋值函数v(A){1}。
第十一章 配合物结构 §11.1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11.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数据集的抽取式摘要 程龚, 徐丹云.
氧化还原反应.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利用DSC进行比热容的测定 比 热 容 测 量 案 例 2010.02 TA No.036 热分析・粘弹性测量定 ・何为比热容
导 言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需求和供给.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Astrid Schödel 全球质量管理总监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三、小结 思考题.
第三章 原料的选配与混合.
基于列存储的RDF数据管理 朱敏
基因信息的传递.
药品标准及其他国家的药典 邓 珍 喀什地区卫生学校.
XX大学XX学院 多色复古论文答辩PPT模板 X124-2 蓝梦 学号.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本底对汞原子第一激发能测量的影响 钱振宇
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 红磷(P)测试评估报告 市场需求:测试套管中的红磷 推荐机型:Ux-220 高配机型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RefWorks使用指南 归档、管理个人参考文献.
入侵检测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毕玲.
混沌保密通讯 实验人 郝洪辰( ) 李 鑫( ).
实验十八 图谱解析实验 根据谱图,推定未知苯系物的结构
§2 自由代数 定义19.7:设X是集合,G是一个T-代数,为X到G的函数,若对每个T-代数A和X到A的函数,都存在唯一的G到A的同态映射,使得=,则称G(更严格的说是(G,))是生成集X上的自由T-代数。X中的元素称为生成元。 A变, 变 变, 也变 对给定的 和A,是唯一的.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药物杂质质控方法与质量标准研究 药物杂质质控方法与 质量标准的研究 2011年2月

主要内容 一、药物标准研究的几个重要指导原则 二、化学药物中杂质控制及测定方法 三、药物杂质研究的基本思路

一、药物标准研究的几个重要指导原则 药品杂质分析指导原则 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SFDA: CHP2010年版二部附录XIX F CHP2010年版二部附录XIX C CHP2010年版二部附录XIX A SFDA: 化学药物杂质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 ICH: 新原料药的杂质研究指导原则(简称 Q3A(R))、新制剂的杂质研究指导原则(简称 Q3B(R) ) FDA:仿制药申请:原料药杂质研究指导原则(讨论稿)

SFDA:化学药物杂质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 药物标准研究的几个重要指导原则 SFDA:化学药物杂质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 特点和指导思想: 为杂质研究提供基本的思路和和方法,而不是对杂质研究作出硬性的机械要求。 􀂙具有指导作用,具备先进性和前瞻性,方法学要求尽量与国际发达国家和组织的指导原则一致。 􀂙不完全照搬国外的指导原则,在充分考虑药品的安全与质量可控前提下,以我国药品研发的实际情况为本指导原则制订的基础。

SFDA:化学药物杂质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 药物标准研究的几个重要指导原则 SFDA:化学药物杂质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 内容设置及考虑: 总体考虑:以“创新药”和“仿制药”为切入点,阐明杂质研究基本的思路和和方法,其它类型注册现象,依据创新程度和能否获取对照药物,参考上述研发思路。 内容设置:明确杂质的含义和分类;提供杂质研究方法的规范思路;如何有效控制杂质-方法选择和限度确定、优化制备工艺、确定有效期等。

药物标准研究的几个重要指导原则 杂质的合理控制 A.质控限度的考虑ICH Q3A(R)中推荐的“质控限度”是根据原料药每日剂量来制订的。如果所制订的限度超过该限度值,就必须提供所订限度的合理性依据。 某些情况下,“质控限度”可调高或降低。比如,当有证据表明某药物中的杂质与副作用相关,就很有必要降低该杂质限度。相反,如果杂质与安全性无多大关联,杂质限度值可以设定高一些。 FDA会根据患者人群、药物分类及历史数据等因素考虑申请者对杂质限度的调整。

药物标准研究的几个重要指导原则

杂质的合理控制 B.杂质限度的研究方法 如果杂质水平超过了ICH Q3A(R)中推荐的“质控限度”,可参考决策树来制订杂质的合理限度。 药物标准研究的几个重要指导原则 杂质的合理控制 B.杂质限度的研究方法 如果杂质水平超过了ICH Q3A(R)中推荐的“质控限度”,可参考决策树来制订杂质的合理限度。 杂质限度研究应考虑诸多因素,包括患者人群、每日剂量、给药途径和用药持续时间等。 杂质限度研究可以用含有拟控制杂质的原料药,也可直接用分离出来的杂质进行。 杂质限度研究可以采用下面三种方法:

药物标准研究的几个重要指导原则 杂质的合理控制 第一,对比分析法 仿制药(ANDA)中原料药的杂质可采用相同的分析方法(如HPLC研究方法),与FDA已批准的同品种进行对比研究。一般情况下,已批准同品种应选择参比产品(RLD)。 如果无法获得RLD药物,也可与具有相同给药途径的药物进行对比研究(如片剂与胶囊比较)。 建议用具有可比性的样品(如样品的留样时间要一致)进行稳定性研究,以获得有意义的杂质对比研究结果。如果原料药杂质水平与FDA已批准的同品种的杂质水平相当,那么可以认为该杂质得到合理控制。

杂质的合理控制 第二,科学文献和主要代谢物法 如果已定性杂质的水平得到科学文献的充分论证,那么该杂质的限度就无需进一步论证。 药物标准研究的几个重要指导原则 杂质的合理控制 第二,科学文献和主要代谢物法 如果已定性杂质的水平得到科学文献的充分论证,那么该杂质的限度就无需进一步论证。 如果某杂质本身也是原料药在体内的主要代谢物,通常也认为该杂质已得到合理控制。 第三,遗传毒性研究法 考虑到遗传毒性试验既费时间又代价不菲,此法一般是在前两种方法都无法对杂质合理研究论证才采取的方法。 这项研究可以采用含拟控制杂质的制剂或原料药,也可以使用分离得到的杂质直接进行研究。

杂质的合理控制 杂质合理控制的基本原则就是考虑其安全因素。如果满足以下一点或几点要求,某杂质基本可认为得到合理控制: 药物标准研究的几个重要指导原则 杂质的合理控制 杂质合理控制的基本原则就是考虑其安全因素。如果满足以下一点或几点要求,某杂质基本可认为得到合理控制: --当实测水平和拟接受的杂质标准没有超过FDA已批同类药品的杂质水平 --当杂质本身就是原料药的主要代谢物 --当实测水平和拟接受的杂质标准得到科学文献的充分论证 --当实测水平和拟接受的杂质标准未超过体内遗传毒性研究的杂质水平

非专利药物应按照参比产品目录(RLD)设计,并与创新药物或者被FDA批准的首家制剂治疗等效。 药物标准研究的几个重要指导原则 FDA:对非专利药杂质研究考虑要素 从科学的角度透视ANDAs申请时原料药以及药物制剂的杂质。并在ANDAs申请时,为原料药以及药物制剂的杂质定性研究以及定量研究提供建议,也希望能为原料药以及药物制剂杂质标准的建立提供帮助。 非专利药物应按照参比产品目录(RLD)设计,并与创新药物或者被FDA批准的首家制剂治疗等效。

在原料药(API)研发以及放大过程中,合成路线、起始原料和/或中间体等均可能发生复杂的变化,由此影响了杂质谱。 药物标准研究的几个重要指导原则 原料药 生产工艺变化 在原料药(API)研发以及放大过程中,合成路线、起始原料和/或中间体等均可能发生复杂的变化,由此影响了杂质谱。 如:变更最终结晶溶剂可能引入之前产品中不存在的新杂质。

制剂 处方前研究:评估活性成分、辅料,生产过程以及保存条件间的相容性 考察不相容性---二元法 药物标准研究的几个重要指导原则 制剂 处方前研究:评估活性成分、辅料,生产过程以及保存条件间的相容性 考察不相容性---二元法 确认降解途径:文献调研结构类似化合物或者强制降解进行研究 研发过程:考察工艺过程中热、光、氧化、湿,以及包装的影响 研究方法:稳定性研究,化学开发研究,常规批次分析等。

药物标准研究的几个重要指导原则 制剂 研究对象:合成过程中和降解途径引入的潜在副产物,以预测原料药中可能产生的杂质 原料药质量标准是否纳入某个杂质,考虑: ---药物开发过程中各批次产品杂质谱 ---用预期商业化工艺生产的各批次产品杂质谱 质量标准杂质目录应包括: 已知特定杂质-结构可能已知,也可是未知 含量超过鉴定限度的特定未知杂质 对结构未明确杂质,需要清楚地陈诉杂质水平建立过程中所用的方法以及所作的假设。使用恰当的定性分析描述方法(如:未定性杂质A,结构未明确,相对保留时间0.9)

RLD,或者含有相同原料药,以及相同给药途径和特征的不同药物制剂(如片剂对胶囊)进行研究 药物标准研究的几个重要指导原则 制剂杂质可接受的标准 i.对比分析研究 RLD,或者含有相同原料药,以及相同给药途径和特征的不同药物制剂(如片剂对胶囊)进行研究 ii.科学文献以及主要代谢物质 药典,其他文献 如果杂质为主要代谢产物,通常认为可得到控制。 iii.毒性研究

制剂杂质可接受的标准 原料药中杂质可接受限度不应高于质控水平。 该杂质如果纳入USP,限度不应高于药典限度。 药物标准研究的几个重要指导原则 制剂杂质可接受的标准 原料药中杂质可接受限度不应高于质控水平。 该杂质如果纳入USP,限度不应高于药典限度。 如果杂质实测水平超过USP限值,需证实合理性。 合理性得到证实,可以申请修订该杂质的限度。 如果某原料药杂质的限度未纳入USP,而该杂质能通过与FDA批准上市的人用药物制剂进行比较得到确认,则重点在于需使该杂质限度与已批准人用药物制剂实际观测水 平保持一致。 在某情况下,杂质限度可能需要低于控制限度:如代谢杂质的含量过高,可能严重影响其他一些质量属性,如药效;在此情况下,需要将杂质可接受限度调低至控制限度以下。

药物标准研究的几个重要指导原则 非药典收载原料药以及药物制剂案例研究 ANDA申请人需要提供潜在杂质的摘要,包括结构(如果已知),并解释其来源是降解产物和/或与工艺相关。 鼓励提供杂质预计限度的支持性数据以及合理性证明。通常包括: 1)对待上市非专利药物的批分析 2)基于RLD分析和/或文献信息的质控数据 3)基于最大日剂量的适用鉴定限度和控制限度 4)对于制剂,杂质是否为降解产物

几个重要考虑要点-非药典收载制剂 非专利产品限度与RLD杂质实际水平相当或更严格。 药物标准研究的几个重要指导原则 几个重要考虑要点-非药典收载制剂 非专利产品限度与RLD杂质实际水平相当或更严格。 如果未知杂质在RLD中存在(如:杂质F,相对保留时间2.55),并且提供了结构比较的充分证据(如通过相同的保留时间、MS,UV光谱等),该理论也可以延伸至未知结构的特定杂质。 某些情况下,已知杂质限度可超出原研药物的实际检测水平。特别是当已经有充分的质控数据时,例如杂质是活性代谢产物(杂质A)。 如果未能提供充分的质控数据,预期的限度通常不应超过控制限度。 对于药物制剂,仅需要对潜在的降解产物进行监控,而无需对原料药工艺杂质进行监控。

几个重要考虑要点-非药典收载制剂 与未纳入药典品种类似,需提供潜在杂质的摘要。 可参照USP限度制定预期杂质限度,无需对RLD作进一步分析。 药物标准研究的几个重要指导原则 几个重要考虑要点-非药典收载制剂 与未纳入药典品种类似,需提供潜在杂质的摘要。 可参照USP限度制定预期杂质限度,无需对RLD作进一步分析。 需强调指出,如果某些特定杂质(如RC1)未能被USP药物专论明确鉴别,必须通过其他方法证实其限度。 需证明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虽然USP提供了某药物杂质监测的分析方法,仍需证实其适用性。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方法学研究显示该法并不合 适(如,缺少专属性),开发可接受的替代分析方法以监 测原料药和药物制剂中的杂质。

二、化学药物中杂质控制及测定方法 1.杂质控制的方法 2.杂质对照品的使用 3.药品质量标准中杂质的命名 4.复方制剂杂质控制

化学药物中杂质控制及测定方法 1.杂质控制的方法 杂质的分类 杂质的检测方法 杂质限度的确定

杂质的分类 无机杂质 残留溶剂 有机杂质 正常情况下不应存在的物质(不属于杂质): 外源性污染物(如灰尘等) 交叉污染物(清洁) 清洁剂 化学药物中杂质控制及测定方法 杂质的分类 无机杂质 残留溶剂 有机杂质 正常情况下不应存在的物质(不属于杂质): 外源性污染物(如灰尘等) 交叉污染物(清洁) 清洁剂 人为差错混入 人为加入

杂质的检测方法 生物鉴定法 色谱法 挥发性差异、颜色差异、溶解性差异、酸碱性差异、与某试剂反应的差异、氧化还原性差异 化学药物中杂质控制及测定方法 杂质的检测方法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方法 光谱法(IR-晶型,核磁-异构体) 生物鉴定法 色谱法 专属、灵敏、准确、简捷 挥发性差异、颜色差异、溶解性差异、酸碱性差异、与某试剂反应的差异、氧化还原性差异

杂质的检测方法 由于各种分析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进行杂质分析时,应注意不同原理的分析方法间的相互验证 HPLC与TLC 化学药物中杂质控制及测定方法 杂质的检测方法 由于各种分析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进行杂质分析时,应注意不同原理的分析方法间的相互验证 HPLC与TLC HPLC与CE的互相补充, 反相HPLC系统与正相HPLC系统 HPLC不同检测器结果的相互验证 单一方法不能满足多个杂质的检测时,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互为补充,控制杂质。

杂质的定量方法— HPLC法 HPLC:专属、灵敏、准确、简捷 ① 峰面积归一法--简便、快捷、重现(可产 生较大误差) 化学药物中杂质控制及测定方法 杂质的定量方法— HPLC法 HPLC:专属、灵敏、准确、简捷 ① 峰面积归一法--简便、快捷、重现(可产 生较大误差) ② 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可用 于未知杂质(有一定误差) ③ 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定量准 确(已知杂质,定位) ④ 杂质对照法--定位、定量准确(已知杂质 ,需用杂质对照品)

杂质限度的确定 完全除去杂质既不可能也没必要,而是控制在安全、合理的范围内,这个允许的范围就是杂质限度 化学药物中杂质控制及测定方法 杂质限度的确定 完全除去杂质既不可能也没必要,而是控制在安全、合理的范围内,这个允许的范围就是杂质限度 通过系统、全面的研究,最终确定杂质限度的基本原则是: 尽可能的低 行得通的低

杂质限度的确定 考虑的基本因素: 杂质的特性(毒性、生物活性) 安全性实验和临床研究用样品的杂质情况及其表现 药品本身的稳定性 化学药物中杂质控制及测定方法 杂质限度的确定 考虑的基本因素: 杂质的特性(毒性、生物活性) 安全性实验和临床研究用样品的杂质情况及其表现 药品本身的稳定性 适当考虑大生产的可行性及批间的正常波动(GMP控制) 检测方法的重现性

杂质限度的确定 考虑的基本因素: 杂质的特性(毒性、生物活性) 安全性实验和临床研究用样品的杂质情况及其表现 药品本身的稳定性 化学药物中杂质控制及测定方法 杂质限度的确定 考虑的基本因素: 杂质的特性(毒性、生物活性) 安全性实验和临床研究用样品的杂质情况及其表现 药品本身的稳定性 适当考虑大生产的可行性及批间的正常波动(GMP控制) 检测方法的重现性

化学药物中杂质控制及测定方法 杂质限度的确定 仿制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 在进行仿制药品杂质研究时,要对已上市的同品种产品的质量进行详细研究(首选原发厂效期内产品),分析其杂质的种类与含量,与“在研产品”进行全面的质量对比 如果杂质谱一致,根据已有国家标准制订相应的杂质限度,或适当提高标准。 如果杂质谱不一致,新杂质的含量高于规定的合理限度,或“在研产品”的杂质含量高于已上市的同品种产品的杂质实测值的两倍 ①应考虑优化产品的处方与制备工艺,将杂质的含量降到规定的限度以内。 ②不能达到要求,则应做必要的安全性研究。

化学药物中杂质控制及测定方法 杂质研究的阶段性 杂质研究是药物研究的重要环节,贯穿于整个药物研究的始终。在申报临床研究前,应对已有批次产品的杂质进行比较全面的检测,根据安全性研究用样品的杂质含量情况,来证明临床研究用药品是安全的。 随着研究的深入,可对杂质分析方法做相应的改进。 创新药物杂质限度的最终确定需要根据临床研究结果综合权衡,申报临床研究时,只能对杂质限度做一初步规定。 如因生产规模放大产生了新的杂质,或已有杂质含量超出原有限度时,应根据表中规定来判断该杂质含量是否合理,如不合理,应考虑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化学药物中杂质控制及测定方法 小 结 药品杂质能否被全面准确地控制,直接关系到药品的质量可控与安全有效。 ①关注杂质检测方法的选择与验证。 ②注意研究过程中所有批次样品(包括各种生产规模)中的杂质进行完整的记录,为制订杂质限度提供重要的依据。 ③确定杂质限度时,要综合考虑杂质的安全性、生产的可行性、合理性与产品的稳定性。确定仿制药品杂质限度时, 要注意与已上市产品的质量对比研究,以充分保证安全性。

化学药物中杂质控制及测定方法 2.杂质对照品的使用 研发初期 研发进行中 临床研究时的质量标准 注册标准 统一标准和药典标准

化学药物中杂质控制及测定方法 2.杂质对照品的使用 质量标准中,是否采用已知杂质对照品应慎重选择,并不是在标准中引入已知杂质对照品就意味着标准质量的提高,在国家药品标准中引入杂质对照品应满足下述条件之一: (1)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需要 分离度需要。可弥补只规定理论板数的不足。 (2)该杂质与主成分的相对响应因子差异较大(超出0.5~2.0)时,加校正因子自身对照法怕不够准确反映杂质的真实含量。特别是响应因子较小的杂质,怕低估其杂质含量。

2.杂质对照品的使用 3.药品质量标准中杂质的命名 (3)该杂质的毒性较大,需要专门严格控制。 (4)杂质定位需要。 研发初期 研发进行中 化学药物中杂质控制及测定方法 2.杂质对照品的使用 (3)该杂质的毒性较大,需要专门严格控制。 (4)杂质定位需要。 3.药品质量标准中杂质的命名 研发初期 研发进行中 临床研究时的质量标准 注册标准 统一标准和药典标准

3.药品质量标准中杂质的命名 (1)通用名称 如果该杂质也是一个药物,可能已有药品通用名称,应直接采用该药品的通用名称。 (2)化学名称 化学药物中杂质控制及测定方法 3.药品质量标准中杂质的命名 (1)通用名称 如果该杂质也是一个药物,可能已有药品通用名称,应直接采用该药品的通用名称。 (2)化学名称 一般情况,杂质没有药品通用名称,但如果化学名称比较简单,可根据《有机化学命名原 则》直接采用化学名称。 (3)“某某杂质A、某某杂质B”的命名方式

4.复方制剂杂质控制 (1)复方制剂杂质控制的主要难点 相对复杂、准确定量困难、更要使用杂质对照品 (2)复方制剂杂质控制的思考 化学药物中杂质控制及测定方法 4.复方制剂杂质控制 (1)复方制剂杂质控制的主要难点 相对复杂、准确定量困难、更要使用杂质对照品 (2)复方制剂杂质控制的思考 可以根据制剂的实际情况, 确定首要研究对象,然后采用适当的方法,分析确定相应杂质的来源,对杂质进行定性研究和归属确定。 (3)质量标准中杂质控制的具体方法 分离和检测方法的确定、杂质定量方法、方法学验证、杂质限度的确定。

三、药物杂质研究的基本思路 目前杂质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创新药杂质研究的思路 仿制药杂质研究的思路 杂质研究的主要内容

药物杂质研究的基本思路 目前杂质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CDE发补或退审的案例中涉及杂质研究方面的占到70.0%左右,而且与制备工艺、处方、质量研究与质量标准、稳定性等药学研究方面相关联。 -研究基础薄弱 -杂质来源不清 杂质的种类和数量不清,无法判断检查方法的全面性和可行性科学的杂质研究,不清楚杂质的来源、产生或引入过程、降解途径 -杂质检查方法缺乏针对性 不知控制何种杂质以及为何控制,缺乏安全性数据的支持 -杂质检查结果难于评价 无法判断与被仿制药是否一致 需要提高杂质研究水平,包括杂质检查方法和验证水平。

创新药杂质研究的思路 药学研究 -杂质的预测, 鉴定 - 分析方法的建立 - 数据的积累 安全性研究 药物杂质研究的基本思路 创新药杂质研究的思路 药学研究 -杂质的预测, 鉴定 - 分析方法的建立 - 数据的积累 安全性研究 -对毒理学和临床用样品中杂质毒性的评估,为最终产品中杂质限度的确定提供安全性依据 特点: 探索--完善--求证--提高 阶段性、多个循环、螺旋式上升 由粗放到精细的过程

创新药杂质研究的思路 一般过程 1)原料药合成工艺路线和制剂处方的研究和确定; 2)根据合成路线分析杂质的类型,初步确定杂质的结构; 药物杂质研究的基本思路 创新药杂质研究的思路 一般过程 1)原料药合成工艺路线和制剂处方的研究和确定; 2)根据合成路线分析杂质的类型,初步确定杂质的结构; 3)建立分析方法,进行系统,规范的方法学验证; 4)确定毒理学研究用样品的批次,进行毒理学研究; 5)根据早期研究的结果确定初步的限度; 6)确定临床研究用样品的批次,进行临床研究;

药物杂质研究的基本思路 创新药杂质研究的思路 7)临床研究期间,进一步优化工艺,减少杂质的量;积累多批大规模样品的试验数据;对于高于鉴定限度的杂质进行结构确证;专注可能因杂质引发的不良反应; 8)综合药学,药理毒理和临床研究的结果制订合理的杂质限度;完善质量标准; 9)上市后,如需要进行工艺变更,需对因工艺变更产生的新杂质进行毒理学研究的桥接试验.

仿制药杂质研究的思路 安全性信息文献 参考已上市产品的标准 药学杂质对比(种类、含量) 安全性研究 杂质限度不得超过被仿产品的限度 药物杂质研究的基本思路 仿制药杂质研究的思路 安全性信息文献 参考已上市产品的标准 药学杂质对比(种类、含量) 安全性研究 杂质限度不得超过被仿产品的限度

药物杂质研究的基本思路 仿制药杂质研究的思路 特点: 主要是采用桥接的研究思路, 通过质量一致性的确认,桥接已上市药品的安全有效性结果(与同类药比较可减少研发疏漏和复杂性) -研究基础 :拟仿产品的相关信息(质量标准、实测结果等为研究工作的重要参考) -研究目标 :杂质水平不超过拟仿产品 􀂙 基本考虑:结合杂质研究指导原则要求、拟仿产品的信息开展研究工作

药物杂质研究的基本思路 杂质研究的主要内容 进行杂质谱的分析 建立合适的分析方法 确定合理的限度要求

杂质研究的主要内容 杂质谱的分析: 包括药物中所有杂质的种类、含量、来源 及结构等信息 (1)分析起始原料中可能存在的杂质 药物杂质研究的基本思路 杂质研究的主要内容 杂质谱的分析: 包括药物中所有杂质的种类、含量、来源 及结构等信息 (1)分析起始原料中可能存在的杂质 (2)分析合成过程中副反应引入的杂质 (3)分析合成过程中产生的降解产物 通过对药物中的不稳定基团和活泼基团进行分析,可以初步推测药物的降解途径和降解产物 通过强制降解试验,分析潜在的降解产物

杂质研究的主要内容-杂质谱分析 专注 :制剂杂质来源的分析 原料药引入的杂质 􀂾 降解产物(制剂杂质研究的重点) � 药物杂质研究的基本思路 杂质研究的主要内容-杂质谱分析 专注 :制剂杂质来源的分析 原料药引入的杂质 􀂾 降解产物(制剂杂质研究的重点) � 制剂制备过程产生的杂质 􀂋 贮藏期间的降解产物 􀂋 原料药与辅料相互作用产生的杂质 􀂋 复方制剂各组分相互作用产生的杂质

杂质研究的主要内容-杂质谱分析 重点专注:仿制药杂质谱的分析 通过拟仿药品质量标准进行分析� 部分品种的国家标准的中有已知杂质检查 药物杂质研究的基本思路 杂质研究的主要内容-杂质谱分析 重点专注:仿制药杂质谱的分析 通过拟仿药品质量标准进行分析� 部分品种的国家标准的中有已知杂质检查 收入EP 、BP 、USP 的品种,通过其质量标准,可得到更多的已知杂质信息 通过拟仿药品实际测定结果进行分析 �采用适当的检查方法(如 LC/MS 等),对拟仿药品进行实际测定,对其杂质情况(杂质种类、杂质 含量)进行研究分析 􀂋 (1)应关注拟仿药品是否有良好的研究基础� (2)应选择有良好研究基础的原研厂产品

杂质研究的主要内容-杂质谱分析 对比试制品及拟仿药品的实测结果 杂质种类--与拟仿品比较,是否有新的杂质出现 药物杂质研究的基本思路 杂质研究的主要内容-杂质谱分析 对比试制品及拟仿药品的实测结果 杂质种类--与拟仿品比较,是否有新的杂质出现 杂质含量--杂质含量是否超过拟仿药品 杂质谱与拟仿品一致或杂质种类较拟仿品少, 各杂质含量不超过拟仿品 -试制品的杂质控制达到了研究目标 􀂋 杂质谱与拟仿品一致或杂质种类较拟仿品少, 但杂质含量超过拟仿品 -改进工艺,降低杂质含量

杂质研究的主要内容-杂质谱分析 杂质谱与拟仿品不一致,有超过鉴定限度的新杂 质;已知杂质含量超过拟仿品 -鉴定新杂质结构 药物杂质研究的基本思路 杂质研究的主要内容-杂质谱分析 杂质谱与拟仿品不一致,有超过鉴定限度的新杂 质;已知杂质含量超过拟仿品 -鉴定新杂质结构 -分析产生新杂质的原因,改进工艺,降低杂质含量至 鉴定限度以下 -有明确安全性数据的杂质,应降低其含量至安全范 围,并在质量标准中进行控制。 -超过质控限度的未知安全性杂质,应提供其安全性论 证资料。

药物杂质研究的基本思路 杂质研究的主要内容-杂质分析方法的研究 根据主成分及杂质的理化性质、化学结构、杂质的控制要 求,采用适当手段将杂质的信号放大,易于辨认和定量。 􀂾 化合物结构特征、理化性质、剂型特征、工艺过程、标准要 素、 …… 􀂾 综合设计、严谨研究、规范验证 􀂾 专属、灵敏、准确、简捷。 􀂾 分析方法各有局限,注意不同原理分析方法间的相互补充和 验证。

杂质研究的主要内容-杂质分析方法的研究 专注之1、方法的合理性色谱方法(HPLC、TLC、GC) 药物杂质研究的基本思路 杂质研究的主要内容-杂质分析方法的研究 专注之1、方法的合理性色谱方法(HPLC、TLC、GC) HPLC:杂质是否有UV吸收(检测器的选择)、溶液是否稳定、方法本身是否引起药物降解等 TLC:固定相的选择、显色方式(UV吸收的差异、显色剂灵敏度的差异)、溶液是否稳定性、薄层固定相是否会引起药物的降解等

杂质研究的主要内容-杂质分析方法的研究 专注之2、 测定值是否真实反映杂质的含量 如: HPLC检测波长的选择--- 药物杂质研究的基本思路 杂质研究的主要内容-杂质分析方法的研究 专注之2、 测定值是否真实反映杂质的含量 如: HPLC检测波长的选择--- 申报资料中比较常见的做法: (a) 直接将主药的最大吸收波长选作检测波长; ( b)简单地套用含量测定的色谱条件。实际仍是以主药的最大吸收波长作为有关物质检测波长; (c) 以样品进行破坏性试验(酸、碱、热、光照、氧化等)后的溶液做紫外扫描。由于未破坏主药所占比例较大,故破坏性试验后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一般 仍为主药的最大吸收波长。 若盲目地将主药的最大吸收波长确定为检测波长,则杂质在此波长下的吸收可能偏低,某些杂质甚至无吸收,这样会造成对杂质含量的低估甚至漏检,从而不能反映产品的真实质量。

杂质研究的主要内容-杂质分析方法的研究 正确的做法: 药物杂质研究的基本思路 杂质研究的主要内容-杂质分析方法的研究 正确的做法: ( a)对产品中可能存在的杂质(合成原料、中间体、副产物以及降解产物)的紫外吸收特性进行研究。 -已知杂质的紫外吸收特性可采用对其流动相溶液直接进行扫描的方法考察; -未知杂质(如未知降解产物等)可通过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考察其紫外吸收情况。 (b)根据各主要杂质及主成分的紫外吸收特性,选取响应值基本一致的波长作为有关物质的检测波长。 若对不同杂质难于找到均适宜的检测波长; -可选择在不同波长下分别测定; -或采用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杂质研究的主要内容-杂质分析方法的研究 专注之3、建立的方法是否可有效检出所有杂质 如:HPLC洗脱方法的选择— 等度洗脱 梯度洗脱 药物杂质研究的基本思路 杂质研究的主要内容-杂质分析方法的研究 专注之3、建立的方法是否可有效检出所有杂质 如:HPLC洗脱方法的选择— 等度洗脱 梯度洗脱 -极性大的化合物可能被掩盖;极性小的化合物难以被洗脱,甚至保留在柱上 -无紫外吸收或检测波长处吸收相差较大的多种化合物,有时在单一检测波长处不能检出

药物杂质研究的基本思路 杂质研究的主要内容-杂质分析方法的研究

Presentation Title Goes Here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