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的营养与供给 7.1 维生素概述 7.2 脂溶性维生素 7.3 水溶性维生素.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营养学基础知识 Chapter 1. 了解几个概念 营养 营养素 食品(区分:人参、当归、 红枣、枸杞)
Advertisements

维生素 (Vitamins) 第七章. 本章重点:  维生素的概述  维生素的分类  维生素缺乏与相关疾病.
第四章 维生素与辅酶 参与生物生长发育和代谢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 机化合物,由于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不足,所以必须 由食物供给。 脂溶性: A 、 D 、 E 、 K ,单独具有生理功能。 水溶性: B 1 、 B 2 、 B 6 、 B 12 、 C 等,辅酶。
第六章 维生素与辅酶 (Vitamin & Cozymase) 一、维生素的一般概念和类别. 维生素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不可 少的一类有机物质。 在机体内含量很少,在生命活动中,维生 素既不是构成组织的基础物质,也不是能 量物质,但它是一类重要的生命物质,在 代谢中起调节作用,如果缺乏会导致一定.
人体的营养需要 ---- 维生素 B 维生素 B2 维生素 B3 维生素 B5 维生素 B6 维生素 B12.
第六章 维生素化学. 维生素的发现 1906 年,英生化学家 F.G.Hopkins 1911 年,波兰化学家 Funk 发现 Vitamine -致命的胺 对维生素的认识 唐代孙思邈:动物肝防治夜盲症;谷皮熬粥防治脚气病; 1886 年,荷兰军医艾克曼开始研究脚气病; 纯化饲料 纯化饲料 + 极微量牛奶.
第七章 微量元素与维生素的代谢紊乱. 第一节 重要微量元素的代谢、生物学作用及临床意义 宏量元素 微量元素 人体内元素 必需微量元素 非必需微量元素.
第一节 维生素概论 一、维生素的概念 二、维生素种类 掌握维生素的化学结构特点、名称、功能; 重点掌握水溶性维生素与辅酶的联系。 三、学习本章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及有关辅酶 B 族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 硫辛酸 维生素 C.
第七章 维生素. 本章主要内容 维生素概述 水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 第一节 维生素概述 概念: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和健康所必需的一类 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特点: 1 既不是构成组织的材料,也不是供能物质; 2 需要量有限 ( 长期大剂量使用维生素易引起中毒; 长期供给不足时,易导致维生素缺乏症 );
维生素 胡鹏. 概述 定义 共同特点: ①以本体或前体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天然食物中; ②在体内不提供热能,一般也不是机体的组成成分; ③参与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需要量极少,通常 以 mg 、 μg 计,但是必不可少; ④一般不能在体内合成,或合成的量少,不能满足 机体需要,必须由食物不断供给。
第三章 第三章 维 生 素. 第一节 概 述 1 、定义 vitamin 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 的一类微量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人体一般不能合成,只能从食 物中获得.
六大營養素之維生素 脂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 A 維生素 D 維生素 E 維生素 K 水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 B 群 維生素 C.
植物生理 植物细胞生理基础 同工酶. 学习目标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Click to add title n here  掌握同工酶的概念。  了解同工酶的意义。
禽病防治 维生素 D 缺乏症. 学习目标 1. 了解引起维生素 D 缺乏症主要原因; 2. 了解维生素 D 缺乏症的临床症状; 3. 掌握维生素 D 缺乏症预防及治疗方法。
第七章 营养配餐 【知识目标】 ①了解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知道食谱编制理论和方法。 ②掌握食谱编制的基本原则,理解食谱编制的步骤。
母婴护理与保健 孕妇培训课程 胎儿保健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王守军.
庄国洪 Tel: (O) 免疫与健康 庄国洪 Tel: (O)
营养学基础(2) 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吕晓华
第四章 酶化学 ——维生素和辅酶.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生命期与营养.
第四章 维生素与辅酶 第一节 维生素的发现和分类 第二节 脂溶性维生素 第三节 水溶性维生素 第四节 作为辅酶的金属离子
第六章 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
午餐中的数学问题 东高地二小 燕云红.
第 十 八 章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Vitamins and Microelements.
第七节 营养物质间的相互关系 目 的 要 求 在学习前几章的基础上,总结学习并掌握主要营养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养分整体平衡的重要性。
第六章 维生素 ( Vitamin ).
第4章 维生素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脂溶性维生素 第三节 水溶性维生素 第四节 维生素类药物的工业生产.
第六章 维生素与辅酶.
第十八章 维生素和无机物.
第一节 维生素的概述 第二节 脂溶性维生素 第三节 水溶性维生素与辅酶
 维 生 素.
维生素营养(一) 脂溶性维生素的营养作用.
Enzyme 第11章 维生素和辅酶.
维生素A.
维生素A结构和性质、鉴别试验.
第六章 维生素 ( vitamins ).
第九章 人的食物来自环境 第一节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1、小明不爱吃蔬菜,近期刷牙时牙龈经常出血。他体内可能是缺少( ) A、维生素D B、维生素C C、维生素B D、维生素A
第五章 消化和吸收 第一节 营养物质.
维生素饲料.
產品深度剖析.
肺结核.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第四章 营养状况评价.
卫生部“十一五” 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第四章:代谢与平衡 第一节:食物与营养.
第七节 维生素与辅因子.
植物和我们.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第1节 人类的食物.
第七节 维生素 一、概述 (一)共同特点 (二)分类: 1. 脂溶性维生素:VA、VD、VE、 VK。
第七章:维生素 什么是维生素? 维生素(vitamin)是机体维持正常功能所必需的,但在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由膳食提供,在食品中含量极微(仅以mg或ug计)的一大类有机小分子营养素。 特点: ①化学结构各异,生理功能各不相同。 ②不供给人体热量,不是食品和人体的质构成分,但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
糖尿病流行病学.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营养与加工基础.
平衡膳食好处多 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保健室.
学习情景1-1 食用菌及其产业的发展概况.
甲状腺激素.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第四章 维生素与辅酶 脂溶性:A、D、E、K,单独具有生理功能。 水溶性:B1、B2、B6、B12、C等,辅酶。
Chapter 3. vitamin Lipid-soluble vitamin Water- soluble vitamin.
ATP SLYTYZJAM.
营养配餐 ----理论基础知识.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第四节 甲状旁腺与调节钙、磷 代谢的激素 掌握要点: 甲状旁腺素的生理作用 降钙素的生理作用 1.25 — 二羟VD3的生理作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维生素的营养与供给 7.1 维生素概述 7.2 脂溶性维生素 7.3 水溶性维生素

7.1 维生素概述 7.1.1 维生素的概念、发现、命名 7.1.2 维生素的基本特征 7.1.3 维生素的分类与特点 7.1.1 维生素的概念、发现、命名 7.1.2 维生素的基本特征 7.1.3 维生素的分类与特点 7.1.4 维生素的营养生理功能 7.1.5 影响维生素需要量的因素

7.1.1 维生素的概念、发现、命名 维生素的概念 维生素的发现 维生素的命名 维生素是维持动物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7.1.1 维生素的概念、发现、命名 维生素的概念 维生素是维持动物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维生素的发现 奇怪的病:坏血病、脚气病等 未知的物质: 谷皮的奇效 维持生命的胺 维生素的命名 发现前后,字母顺序

7.1.2 维生素的基本特征 1、存在于天然食物或饲料中,含量很少。 2、为生物活性物质,易受光照、热、酸、碱、氧化剂等破坏。 7.1.2 维生素的基本特征 1、存在于天然食物或饲料中,含量很少。 2、为生物活性物质,易受光照、热、酸、碱、氧化剂等破坏。 3、维持动物生命活动和保证动物正常生长发育与生产所必需的营养素。 4、动物体内含量极少,除个别维生素在动物体内可自行合成一部分外、大多数维生素必须从饲料中摄取。 5、动物体组织或产品中维生素含量,在一定程度上随着饲粮中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6、饲粮中缺乏或动物吸收利用能力较差时,导致维生素的特异缺乏症或缺乏综合征。

7.1.3 维生素的分类与特点 维生素的分类 脂溶性维生素(4种): 水溶性维生素(10种): VA (视黄醇,抗干眼病维生素) 、VD (抗佝偻病维生素) 、VE (生育酚) 、VK (抗出血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10种): VB1(硫胺素)、 VB2 (核黄素)、 VB3(泛酸) 、 VB4(胆碱) 、 VB5(尼克酸) 、 VB6(吡哆素) 、 VB7(生物素) 、 VB11(叶酸)、 VB12(钴胺素) 、 VC(抗坏血酸)

7.1.3 维生素的分类与特点 特点: 脂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 吸收:需要脂肪存在 肠道不断随水吸入 贮存:可贮存于体内 没有贮存 脂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 吸收:需要脂肪存在 肠道不断随水吸入 贮存:可贮存于体内 没有贮存 排泄:通过胆汁从粪中排出 随尿排出 生理作用:有特定的作用 主要与能量传递有关 毒性:过量会中毒 相对毒性较小

7.1.4 维生素的营养生理功能 1、调节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 2、抗应激作用 3、激发和强化机体的免疫机能 4、提高动物繁殖性能 5、改善动物产品品质 6、预防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的疫病 7、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7.1.5 影响维生素需要量的因素 1、动物因素: 2、维生素颉颃物: 3、应激因素: 4、集约化饲养: 5、日粮中营养成分 种类、年龄、生理时期、健康与营养状况及生产水平 2、维生素颉颃物: 如脂肪氧化酶破坏VA;硫胺素酶破坏VB1 3、应激因素: 如动物患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时,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 4、集约化饲养: 由于笼养,饲喂配合饲料,动物免疫力下降、应激因素增加,动物疾病增加或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动物生产性能提高等因素的影响 5、日粮中营养成分 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的含量

7.2 脂溶性维生素 7.2.1 维生素A(视黄醇、抗干眼病维生素)7.2.1.1 理化特性 维生素A只存在于动物性饲料中,植物性饲料中含有维生素元——类胡萝卜素,它们在动物体内可转变为维生素A; 维生素A可在肝脏中大量贮存; 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在阳光照射下或在空气中加热蒸煮时,或与微量元素及酸败脂肪接触条件下,极易被氧化破坏而夫去生理作用。

7.2.1.2 维生素A的营养生理功能 1、视觉:维持动物在弱光下的视力,维生素A是视觉细胞内的感光物质——视紫红质的成分; 2、上皮组织:维持上皮组织的健康; 3、繁殖:参与性激素的形成; 4、生长:促进幼龄动物的生长; 5、骨骼:维持骨骼的正常发育; 6、抗癌:具有抗癌作用; 7、免疫力: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感染能力。

7.2.1.3 维生素A的缺乏症 1、夜盲症 2、结膜炎、角膜炎、干眼病、瞎眼;肺炎、气管炎;肠炎;尿道炎;子宫炎等 3、母畜性周期异常,不孕;公畜精液品质下降,丧失生殖能力。 4、生长缓慢,体重减轻。 5、骨髂、牙齿生长不健全;运动失调、痉挛、抽搐等。

严重的维生素A缺乏导致瞎眼

严重的维生素A缺乏导致瞎眼

严重的维生素A缺乏导致小鼠瞎眼

7.2.1.4 维生素A过量 长期或突然摄入过量维生素A均可引起动物中毒。 猪中毒表现被毛粗糙,触觉敏感,粪尿带血,发抖,最终死亡。

7.2.1.5 维生素A的来源 动物性饲料:如鱼肝油、肝、乳、蛋黄、鱼粉中均合有丰富的维生素A 植物性饲料:青绿饲料和胡萝卜中胡萝卜素最多,红、黄心甘薯、南瓜与黄色玉米中也较多。 冬季,优质干草和青贮饲料是胡萝卜素的良好来源。

7.2.2 维生素D 7.2.2.1 理化性质 常见种类: 理化性质: VD2(麦角钙化醇,存在于植物) VD3(胆钙化醇,存在于动物) 7.2.2.1 理化性质 常见种类: VD2(麦角钙化醇,存在于植物) VD3(胆钙化醇,存在于动物) 理化性质: 纯维生素D为无色晶体,性质稳定,耐热,不易被酸、碱、氧化剂所破坏。 但脂肪酸败可引起维生素D的破坏。

维生素D的代谢 合成1,25—(OH)2—D3形成与血钙浓度有关: 日粮中钙过多时,1,25—(OH)2—D3形成下降,减少机体对钙的吸收;

7.2.2.2 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 调节钙磷比例,促进钙磷吸收的作用; 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促进钙磷在骨骼和牙齿中的沉积,有利于骨骼钙化; 影响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l,25二羟维生素D还可刺激单核细胞增殖,使其获得吞噬活性,成为成熟巨噬细胞。

7.2.2.3 维生素D缺乏症 1、导致钙磷代谢失调,幼年动物患“佝偻症” ,常见行动困难,不能站立,生长缓慢。 2、成年动物,尤其妊娠母畜和泌乳母畜患“软骨症”,骨质疏松,骨骼脆弱,易折,弓形腿。 3、家禽除骨骼变化外,啄变软,蛋壳薄而脆或产软蛋。产蛋量及孵化率下降。

用维生素D治疗前后的佝偻病

缺乏维生素D的猪

7.2.2.5 维生素D过量 会使早期骨骼钙化加速, 后期钙从骨组织中转移出来.造成骨质疏松,血钙过高,致使动脉管壁、心脏、肾小管等软组织钙化。 当肾脏严重损伤时,常死于尿毒症。

7.2.2.6 维生素D的来源 1、富含维生素D的饲料:动物性饲料如鱼肝油、肝粉、血粉;酵母;经阳光晒制的干草; 3、在密闭的鸡舍内,可安装波长为290~320po的紫外线灯,进行适当照射 4、病畜也可注射骨化醇。

7.2.3 维生素E( 抗不育维生素) 7.2.3.1 理化性质 具有维生素E活性的酚类化合物有8种,其中以α-生育酚效价最高。

7.2.3.2 维生素E的营养生理功能 1、抗氧化作用 2、维持正常的繁殖机能 3、保证肌肉的正常生长发育 4、维持毛细血管结构的完整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 5、参与机体内物质代谢 6、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 7、改善肉质

7.2.3.3 维生素E的缺乏 雏鸡渗出性素质病 动物不孕症;母鸡种蛋白受精率、孵化率下降,胚胎死亡;大鼠胚胎重吸收 白肌病; 肝坏死 雏鸡小脑软化症 脂肪组织炎症,体脂肪变黄

雏鸡小脑软化症: 运动失调,头向下弯曲,僵卧不起 雏鸡的维生素E缺乏症

维生素E缺乏的雏鸡 小脑软化症

维生素E缺乏产生的白肌病

维生素E缺乏的心脏

7.2.3.4 维生素E来源 谷物胚芽中最多 青绿饲料、优质干草中较多

7.2.4 维生素K(抗出血维生素) 7.2.4.1 理化性质 维生素 K是醌类衍生物。其中最重要的是VK1(叶绿醌)、VK2(甲基苯醌类)和VK3(甲苯醌)。 VK1为黄色油状物,VK2为黄色晶体。VK3是人工合成的产品,其中大部分溶于水。 维生素K耐热,但易被光、辐射、碱和强酸所破坏。

7.2.4.2 维生素K的营养生理功能 1、维生素K主要参与凝血活动 2、雏生素K与钙结合蛋白的形成有关,并参与蛋白质和多肽的代谢;

7.2.4.3 维生素K的缺乏 凝血时间延长。 雏鸡缺乏时皮下和肌肉间隙出现出血现象,断喙或受伤时流血不止;患缺乏症的禽类,可在躯体任何部位发生出血,有的在颈、胸、腿、翅膀及腹膜等部位出现小血斑;母鸡缺少维生素K,所产的蛋蛋壳有血斑,孵化时,鸡胚也常因出血而死亡。 猪缺乏维生素比皮下出血,内耳血肿,尿血,呼吸异常、初生忏猪脐孔出血,或仔猪去势后出血,甚至流血不止而致死。有的关节肿大,充满瘀血造成跛行。

饲喂缺乏维生素K的日粮15天后的雏鸡(上图) ——有严重的出血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