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急性胰腺炎
一、概述 急性胰腺炎是胰酶在胰腺内被 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 化学性炎症。 特点: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 发热、血尿淀粉酶增高。
二、病因与发病机理 1.胆道疾病:最常见的病因。 2.胰管阻塞 3.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 4.手术与创伤:胰实质,胰管及 胰腺血液供应受损。
5.内分泌与代谢障碍:高钙血症、 高血脂、高血糖等。 6.感染:败血症、流行性腮腺炎、 胆道蛔虫等。 7.药物:噻嗪类利尿剂、糖皮质 激素、四环素等。
三、病理 1.水肿型 2.出血坏死型 四、临床表现 (一)症状 1.腹痛: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 诱因:常在饮酒和饱餐后发生。
部位:中上腹 性质:钝痛、刀割样痛、钻痛或 绞痛。 特点:呈持续性痛,阵发性加剧, 可有放射痛。 缓解或加剧因素:取弯腰抱膝位 减轻,进食加剧。
持续时间:水肿型3~5天,出血坏 死型较长。 2.恶心、呕吐及腹胀 3.发热:中度以上,持续3~5天。 4.低血压或休克:仅见于出血坏死 型胰腺炎。
5.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脱水、代谢性碱中毒、低血钾等。 (二)体征 1.全身状况:轻重不一 2.上腹压痛 3.出血坏死型 (1)局部包块,腹膜炎三联征;
(2)肠麻痹 (3)皮肤紫斑:左腰部皮肤呈蓝色。 (4)Grey-Turner征:两侧胁腹部 皮肤呈暗灰蓝色。 (5)Cullen征:脐周围及下腹部皮 肤呈蓝色。 (6)黄疸
(三)病程 1.水肿型:经治疗1周左右症状 消失。 2.出血坏死型:病情严重,死亡 率高。2~3周可恢复, 常有并发症。
(四)并发症 主要见于出血坏死型。 局部并发症有胰周脓肿、假性囊肿; 全身并发症有消化道出血、败血症及真菌感染; 多器官功能衰竭、慢性胰腺炎、 糖尿病。
五、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WBC:增多,核左移。 2.淀粉酶测定 血清淀粉酶 >5倍即可确诊。 尿淀粉酶 3.淀粉酶、内生肌酐清除率比值
4.血清脂肪酶测定 超过1.5U/L有意义,对病后就诊较晚的患者有诊断价值,且特异性较高。 5.血清正铁血白蛋白 出血坏死型患者72小时内常 为阳性,有助于判断病情和预后。
6.生化检查 持久的空腹血糖>10mmol/L 反映胰腺坏死,预后严重; 低钙血症<1.75mmol/L常见于 出血坏死型; 高甘油三酯血症、低氧血症。 7.影像学检查
六、诊断 七、治疗 (一)内科治疗 1.监护 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血 容量 3.解痉镇痛:阿托品、654-2
4.减少胰腺外分泌 (1)禁食及胃肠减压 (2)抗胆碱药 (3)H2RA、PPI (4)胰升血糖素、降钙素、生长 抑素 5.抗菌药物:喹诺酮类、头孢类
6.抑制胰酶活性 适用于出血坏死型早期。 抑肽酶、氟尿嘧啶、叶绿素a等。 7.腹膜透析 8.处理各器官功能衰竭
(二)外科治疗 适应症: ①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经内科治疗 无效时; ②胰腺炎合并脓肿,假囊肿、弥漫 性腹膜炎或肠麻痹坏死时; ③胰腺炎合并胆石症、胆道炎,壶
腹部梗阻时; ④胰腺炎与其它急腹症如胃肠穿 孔,肠梗阻等难于鉴别时。 (三)中医中药治疗 八、常用护理诊断及措施 1.腹痛 (1)休息与体位
(2)禁食和胃肠减压 (3)缓解疼痛 2.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1)病情观察 (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防休克 3.体温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