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七节 辽、宋、夏、金、元 经济的发展与对外经济交流`
一、农业生产的发展: 1、北宋 ①农具:犁铧、踏犁 ②农作物交流 ③开梯田(土地资源的利用) ④引进:占城稻(越南) ⑤棉花等经济作物: 反映农产品商品化 ①经济重心完全南移(特征、原因) ②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2、南宋 3、辽夏金农业的发展—我国边疆得到进一步开发
一、农业生产的发展: (1)北宋 (2)南宋 (3)辽夏金 (4)元朝 (5)农业发展的特点: ① 专职:大司农司 ②农书:《农桑辑要》 ③人口增加 ① 经济重心完全南移 ②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强 ③边疆得到进一步开发
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①矿冶业:煤 ②丝织业:两浙、四川(中心) ③制瓷业:五大民窑、景德镇(青白瓷) ④造船业:万石船、隔离舱、 发达地区—江南、东南沿海 ①棉纺业:棉布成为主要衣料、工具 ②制瓷业:景德镇(中心) ③造船业:泉州、广州、明州(中心) 大型远洋海船并装有指南针 2、南宋 3、辽夏金手工业的发展—具有民族特色
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1、北宋 (1)北宋 (2)南宋 (3)辽夏金 (4)元朝 (5)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①棉纺业:黄道婆、松江(中心) ②制瓷业:景德镇(中心) ① 手工技术领先世界 ②出现了一批手工业中心 ③少数民族手工业得到发展且具民族特色
三、商业的发展: 1、北宋 边境互市贸易 ①城市: ②货币:纸币“交子”(四川) ③市场:农村固定市镇 ④商税增加 2、南宋——临安(繁华) 新现象:破市坊界限、取消“宵禁” 娱乐:瓦子 大都会:东京 行会组织发展 ①城市: ②货币:纸币“交子”(四川) ③市场:农村固定市镇 ④商税增加 2、南宋——临安(繁华) 3、辽夏金—南京、凉州、中都(银币) 边境互市贸易
三、商业的发展: (1)北宋 (2)南宋 (3)辽夏金 (4)元朝 (5)商业发展的特点: ①交通:陆路、海运(刘家港) 内河航运—运河(对比隋运河) ②城市:大都、杭州、泉州 商品经济活跃,出现了纸币; 交通发达以海路为主;
四、海外贸易的发展: 1、北宋 ①机构:市舶司 ②商品:出:丝、瓷、茶; 入:香料、珠宝; ①国家多:五十多个 ②鼓励外商,提供居所—蕃坊 ③港口:泉州(世上最大) 2、南宋 3、辽、金—在与高丽的边境设榷场
四、海外贸易的发展: (1)北宋 (2)南宋 (3)辽、金 (4)元朝 (5)特点:对外贸易频繁,以海路为主, 外贸港口世界有名; ①亚洲:高丽(棉纺)日本(印刷) ②欧洲:马可波罗(意) 列班·扫马(畏兀儿) ③西亚、非洲
思考问题: 1、宋元时期我国的海外贸易 为何发达? 2、从两汉到宋元我国对外交往的 特点是什么?
宋元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1)政治方面:北方传统陆路交通受阻; 统治者鼓励外商的政策; 市舶司等贸易机构的设置; (2)经济方面: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经济重心的南移; (3)技术方面:造船业发达;航海使用指南针 (4)海路交通发达,拥有世上最大的贸易港口
从两汉到宋元我国对外交往的特点: (1)先以陆路贸易为主,后以海路贸易为主 汉---陆路 唐---海陆并举 宋元---海路 汉---陆路 唐---海陆并举 宋元---海路 (2)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目的,而着眼于加 强友好往来; (3)海外贸易伴随着文化交流:西方商人给 中国带来西方宗教;中国四大发明等科技 也相继西传(“东学西渐”) (4)海外贸易促进了民族融合----如:回族形成
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大致的三阶段: (1)远古—西晋末 经济重心在北方 (2)西晋末—隋唐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3)五代—元明清 (1)远古—西晋末 经济重心在北方 (2)西晋末—隋唐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3)五代—元明清 经济重心完全南移并不断强化
经济重心南移的特征: 1、北民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工具和经验 ,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 2、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封建割据或局势 混乱时比较突出; 3、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南移有有一定影响。
促使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1、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2、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3、统治者采取了积极措施,如兴修水利 4、政治中心南移有一定作用 5、自然环境与生产力之间辨证发展的必然结果
黄道婆 为我国纺织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作出了重要贡献。
元代棉纺织业有了很大发展,棉纺织工具也得以进一步改进。元代的织布机以脚踏代替了手摇,显著提高了劳动效率。
南宋纸币
通惠河又称大都运粮河,大通河,开凿于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这是由郭守敬规划开通的由大都(今北京)至通州的运河。
宋朝政府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大大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有不少阿拉伯等国商人,来到中国经商,定居在中国,最后安息在中国土地上。碑正面为阿拉伯文,背面刻着“黄公墓”和“百氏坟”两行汉字。这是当时定居中国的阿拉伯人夫妇的合葬墓。
马可波罗像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