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与中国文化 第六讲 方言与移民的关系.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走进社区、走进部门、走进农村 民进海宁市总支部. 民进海宁总支开展 “ 走进社区、走进部门、走进农村 ” 活动: 1 、为了积极履行民主党派的职能,搜集社情民意,为政府工作出谋划策。 2 、让民主党派走进群众,让群众了解民主党派。 3 、通过 “ 三走进 ” ,进行访贫问苦,搜集民情民声,构筑群众与政府的桥梁,
Advertisements

供瘤动脉超选插管 的临床价值探讨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介入科 顾建平 年 5 月 · 上海 在肿瘤的介入性诊疗工作中, 供瘤动脉的超选插管有其重要的 临床意义。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付俊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03 级 学号: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物种从数量和种类 来说都占了地球上物种数量和种类的绝大 多数。但教材上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介绍。 这篇论文将从昆虫的生存特性和生理特 点来介绍地球上昆虫繁盛的原因。
思政 2 班 帅宇迎. 延长石油 是什么公 司? 什么是 有限责任 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有限公司): 它由五十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 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 3 万元, 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 权、土地使用权等作价出资, 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的.
§1.6 中国人口迁移. 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问题一: 历史上我国人 口迁移的方向是什 么?主要原因是什么? 由北向南 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 秦汉始,人口迁,四周散,向南方;安史之乱,南超北;移民、 支边、加战争,自然灾害是原因。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上海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地圖符號:圖例 地圖符號:圖例.
试 卷 讲 评.
第一章、绪论 本章要点: 第一节:语言概说 第二节: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第三节:七大方言区与现代汉语.
主讲人:周大鸣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中国族群研究中心 2006年6月24日
现代汉语 第一章 绪论 2017/3/10.
第三编 三国两晋南北朝各民族间的冲突与融合
中国的工业.
1.6 中国人口迁移.
三年级九班田依可PPT特产 三年级九班田依可 第七单元 特产.

第一章 现代汉语概述.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两晋与南朝.
忆江南.
CET4 translation 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正对旅游产生兴趣,这是近年来的新趋势。年轻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可以归因于他们迅速提高的收入和探索外部世界的好奇心。随着旅行多了,年轻人在大城市和著名景点花的时间少了,他们反而更为偏远的地方所吸引。有些人甚至选择长途背包旅行。最近调查显示,很多年轻人想要通过旅行体验不同的文化、丰富知识、拓宽视野。
黑龙江 吉林 新疆 辽宁 甘肃 内蒙古 北京 河北 宁夏 青海 山西 山东 陕西 河南 江苏 西藏 安徽 上海 四川 湖北 浙江 江西 湖南
方言与中国文化 第二讲 汉语方言的历史形成与现状 阮桂君.
17、高新区( KF5)地块 地块简介 现场照片 地块示意图(版面尺寸有限,图形存在误差)
向量的距离与计算 (1)欧氏距离: Matlab中命令:dist(A,B)计算A中每个行向量与B中每个列向量之间欧氏距离,A的行向量维数必须等于B的列向量维数. 例7. a=[1,2,3],b=[-1,5,6],c=[1,0,1]求a,b,c欧氏距离 解: dist(a,b')=4.6904, dist(a,c')=
社会语言学 第二讲 政区演变、移民与汉语方言的形成
历史时期客家文化的迁徙溯源 11级历史4班 张越.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点是什么? 1、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 2、士族制度形成、发展和衰落。 3、南方相对稳定,江南经济发展。
一、课标要求: 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人口的迁移(空间变化).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1.6 中国人口迁移.
小学新标准英语第四册 Module 6 Unit 2 Was it a big city then?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中国古代自战国到中唐时期的经济重心所在。但随着历史的演进,它的重心地位逐渐丧失,终于在两宋之际让位于长江流域。这个转变由开始到最终完成,其过程如何?原因何在?这些问题有待我们去探索和思考。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苏科版) 10.4 探索三角形 相似的条件(2).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折 线 统 计 图 罗源实验小学 林华锋.
微课主题:简单判定 两极地区的方向 湖南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临朐县寺头初中王晓辉.
                                                                                                                                                                
第三课:水 Leçon 3 水和土,活动一:地图 Activité 1, page 44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Geophysical Laboratory
普通话 台语 广东话 白捷 CHIN301班.
60年前我们吃的是什么? 50年前我们吃的是什么? 40年前我们吃的是什么?.
1085至1125年间的官员地域分布与社会关系 1.
Multi-Function PowerPiont Template
Positive gate bias-Induced Reliability in IGZO TFT
LO GO 通用工作汇报PPT模板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北纬.
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以我国为例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 学习目标:
文化传播网
China’s Native High Performance IPv6 Backbone Plan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4月24日6时8分 / 45.
西藏 Tibet.
职场培训●工作计划●汇报总结●项目策划 明确目标 精准出击 动态 红黑双色,版式工整,通用实用,动态页面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澳大利亚 迪肯大学 DEAKIN UNIVERSITY 紧密相关 • 不断创新 • 快速响应 James Sun 孙琎 迪肯大学中国区主任
10/19 今天的学习目标 (Today’s Learning Objectives)
函 数 连 续 的 概 念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Internal River Transportation
第15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主要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2017 多功能简洁实用PPT模板 木子尧 市场部.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五、话题写作 基础写作 请根据以下信息介绍端午节。 [写作要求] 只能用5个句子表达全部内容。 [评分标准]
基因信息的传递.
3.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多元文化概論.
3.3.2 两点间的距离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方言与中国文化 第六讲 方言与移民的关系

导言

方言演变的两种情况 讲同一种语言的人向不同地区迁徙,在不同 的条件下经过发展演变,成为不同的方言。 说甲地方言的部分居民在某一历史时期迁移到乙地,久而久之,同一种方言在甲、乙两个地方演变成不同的方言。

一、移民特征和方言演化的关系 移民数量的多少 移民原居地 迁徙时间的长短 移民特征 移民新居地 迁徙距离的远近 方言演变 移民方言 土著方言

1.移民方言取代土著方言

2.移民放弃自己的语言而用当地语言

3.移民语言和当地语言融合

4.移民远距离转移仍保持固有方言 海外闽语粤语

5.移民的原有方言在新居地演变成新方言

6.移民造成民族错居并引起方言的更替

7.移民引起毗邻地区方言发生不同程度的质变

8.移民的方言冲淡了土著方言的特征

(三)三次大规模北民南迁的浪潮 西晋永嘉之乱导致晋室南迁,形成南北分裂局面,北方汉人大规模南迁。此后,中唐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难再度引起北人南迁的移民浪潮。移民沿东中西三条路线南下。

1.永嘉南渡及其余波 (1)中原战乱与北民南迁 (2)移民的来源和分布 (3)东晋南朝侨州郡分布表

(1)中原战乱与北民南迁

四次迁徙高潮 A。永嘉初 B。东晋立国江南后 C。4世纪中期 D。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

(2)移民的来源和分布 A东线:移民循邗沟和淮河流域东南向的支流,向东南方向迁移,因此处于邗沟南端的今江苏扬州及长江南岸的镇江、常州一带成为山东和苏北移民的集合地,长江两岸集中了大量来自北方的流民,东晋建立的第一个侨县——怀德县,就在建康附近,目的是安置从琅琊南迁的近千户北方移民。河南也大多向东南迁入安徽。

B西线是指关中移民沿陆路从金牛道(南栈道)进入四川。

C另外,部分来自关中地区和洛阳一带的居民沿汉水南下,进入今陕西汉中和湖北襄樊一带,形成中线。

总的来说,这次移民主要来自今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以及安徽、江苏二省的淮北地区,其中尤以山东和河南输出人口最多。

(3)东晋南朝侨州郡分布表 地 区 安 徽 江 苏 西 湖 北 南 河 四 川 陕 山 东 甘 肃 合 计 侨 州 郡 数 70 93 3 56 4 18 32 28 21 1 2 328

2.安史之乱后北民南迁 (1)南迁原因以及区域 (2)唐代后期至五代时期各阶段北方移民分布表 (3)本次移民路线的特点

(1)南迁原因 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唐末农民大起义造成中国历史上第二股移民大潮。

南迁区域 受当时形势的影响,南迁移民主要来自黄河中下游和关中地区。今河北、山东和河南北部地区是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主要战场,受战祸影响最深,南迁人口也最多。关中地区为唐朝政治中心所在,安史之乱、吐蕃东侵以及唐末农民大起义都把这一地区作为首要目标,战祸惨烈,外迁人口也很多,是仅次于华北平原的南迁人口的重要来源地。 此外,今甘肃、陕西西部地区也有部分汉人在吐蕃东侵的推动下进入四川和鄂西。

(2)唐代后期至五代时期各阶段北方移民分布表 安史之乱时期 藩镇割据时期 唐末 五代 合计 江南 数量 47 11 46 34 138 百分比 35 17 21 18 四川 12 141 60 231 14 38 30 淮南 16 7 69 9 江西 25 8 23 68 19 6 福建 2 92 22 127 1 荆襄 10 13 3 4 5 湖南 55 岭南 32 133 65 401 159 758 100 (2)唐代后期至五代时期各阶段北方移民分布表

(3)本次移民路线的特点 首先是由关中直接进入四川地区的移民数量大增,单独形成一条西线。 中路则由关中和华北平原西部进入今南阳、襄阳一带,而后再下江陵、鄂州,穿过湖南北部,进入湘中地区和岭南。 在东路,移民沿大运河、汴河、泗水等水路,从华北进入淮南、江南,而后经皖南进入江西。在此,移民又分为两支,一支向东越过武夷山进入福建,一支沿赣水翻过大庾岭进入广东北部。

3.靖康之乱后北民南迁 A靖康之乱时期北方人们的南迁 B宋金对峙时期北方人口的南迁 C南宋蒙元对峙时期

南宋时期的移民在地理分布上的特点 A.北方移民迁出地有所变化。西晋末、唐末时期的移民多来自关中和华北平原,而南宋时期的移民中则包括了大量荆襄地区和江淮地区的人口。

B.移民迁居地也有所变化。前两次大移民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如江东、湖北、赣北等地,而这次移民已大量迁往丘陵地区如今江西、福建、湖南、两广和海南地区,其中尤其以江西、福建两地接受移民最多。由于大量移民迁入,江西、福建人口迅速增长,人地茅盾开始突出,从宋代开始,江西、福建成为中国南方移民的主要输出地区,江西移民向湖南的迁徙、福建人口向两广及海外地区的迁移构成了元明清时期中国移民史的主要内容。

C.这次南下移民数量之多,分布之广,都是空前绝后的,它对南方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加强了唐后期五代形成的全国人口分布和经济南重北轻的割据。江南、江西、福建等地吸收移民较多的地区发展成为全国经济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数量跃居全国前三位,并成为后来人口输出的主要地区。

(五)移民与方言 具体来说,移民对语言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促进语言的扩散; 第二,促进语言自身的整合与分化; 第三,移民语言冲击或者融合土著语言,形成新的语言或方言。

(六)南方六大方言的形成历史 汉语方言分区示意图 官话 7.1亿 73% 湘语 赣语 吴语 客家 东南方言 闽 粤语 语

吴语 ①吴语源自北方姬姓部族,吴国的始祖与周王室有直接的亲属关系。 太伯 仲雍

吴太伯、太伯弟仲雍, 季历果立,是为王季, 皆周太王之子,而王 而昌为文王。太伯之 季历之兄也。季历贤, 奔荆蛮,自号句吴。 而有圣子昌,太王欲 立季历以及昌,于是 太伯、仲雍二人乃奔 荆蛮,文身断发,示 不可用,以避季历。 季历果立,是为王季, 而昌为文王。太伯之 奔荆蛮,自号句吴。 荆蛮义之,从而归之 千余家,立为吴太伯。 ——《史记吴太伯世家》

②吴越合一 《吕氏春秋贵直篇》: 夫齐与吴地也,习俗不同言语不通。…… 夫吴之于越也,接土邻境,壤交通属, 习俗同,言语通。

③古吴语的范围 根据《左传哀公十二年》记载,古吴语的北端在今江苏如皋东。 三国时期,东吴以京口(今镇江)、建业(南京)为都城,江淮一带居民大批涌入江南,同时安徽、江西一带居民也则向东迁移,吴语北界遂开始由淮河向长江退缩,西界则向江浙东移。此次吴语边缘地区向中心区的移民史籍多有记载: 古吴语还包括闽越(今福建闽语地区)。闽越一带周时归越国统治,秦初属会稽郡,秦征服东欧(今温州一带)、闽越后,析置闽中郡,汉时分封为东海国、闽越国,闽越后来仍属会稽管辖。

④吴楚接触 《水浒传》中山东人宋江在江州(今九江)浔阳楼题反诗称“心在山东身在吴”,可见宋时仍视江州为吴地。

⑤江淮官话与吴语之关系 永嘉丧乱后,北方人口南迁。 唐安史之乱后,又有大批北民南迁入吴。 靖康之难,宋室南渡,北民三度南迁。对杭州话的影响甚巨。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五十八:四方之民云集两浙。百倍常时。

⑥吴语的最终确立 吴语最晚到三国魏晋时已经完全形成,晋以后流行以婉约细腻著称的吴歌,歌中女性以“侬”自称,“吴侬”即成为吴人、吴语的别称。

现代吴语的分布 分布在江苏省东南部和上海市,浙江省及其毗连的赣东北、闽北地区;此外安徽南部也有14个市县穿插吴语。吴语分为太湖、台州、瓯江、婺州、处衢、宣州六个片,包括常州、苏州、上海、杭州,天台,瓯海、温州,金华,衢州、上饶,铜陵等128个市县。

移民与湘语 湘语的前身是南楚语。楚源自华夏集团祝融八姓之一的芈姓部族。 湘语的形成晚于吴语。春秋时代,湖南属百越,战国初年,楚国南取洞庭、苍梧(今湘、资流域)以后,又西并沅、澧流域,湖南全境属楚国所有,古楚语通行全境。而楚人也来自中原,殷商时代,楚人居住地的中心在今河南濮阳一带。 殷末中原大乱,楚人鬻熊率族人西南迁徙至丹阳,成为南方楚国的始祖,南迁楚人多用语言当然也属华夏语言,后来才演化成楚语,时间约在西周时期。 战国以后,楚国活动中心迁至淮河流域,今湖南境内的古楚语又慢慢演化成湘语。由于古吴语与古楚语形成时代差不多,所以二者比较接近,今天吴语和湘语也还有不少相同之处,如浊声保留完整。

现代湘语的分布 主要分布在湖南的湘水、资水、沅水流域以及广西的全州、兴安、灌阳和资源。湘语分为长益、娄邵、吉溆三个片,包括长沙、益阳、衡阳,娄底、邵阳、全州,吉首、溆浦等61个市县。

三国东吴辖区及于湘地,吴语和湘语更趋混同。 《吴越春秋》记载: 伍子胥奔吴至江中遇渔夫,渔夫所唱吴歌与楚辞很接近: 日已西兮, 余心忧悲, 月已迟兮, 何以渡为, 事寝急兮将奈何! 江西一带介于南楚和吴之间,是所谓的“吴头楚尾”的过渡地带,汉时属豫章郡,与湘地开发大体同步,其人口同一时期也从35万增至166万。安史之乱后,长安、洛阳土族及鄂北、豫南一带百姓又大批涌入湖南、江西。 古楚语和吴语差别不是太大。 三国东吴辖区及于湘地,吴语和湘语更趋混同。

赣语的分布 主要分布在赣江中下游和抚河流域及鄱阳湖地区,以及湖南东部、西南部,湖北东南部,安徽南部,福建西北部。赣语分为昌靖、宜浏、吉茶、抚广、鹰弋、大通、耒资、洞绥、怀岳九个片,包括南昌、靖安、平江,宜春、浏阳,吉安、茶陵,抚州、广昌、建宁,鹰潭、弋阳,大冶、通城、岳阳,耒阳、资兴,洞口、绥宁,怀宁、岳西等101个市县。赣语的主要特点是,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读为送气清音。

客家话 第一次:两晋之际,河南、山西移民进入江西北部和江浙西部地区; 第二次:唐末黄巢起义后,两晋以后迁居江西北部和浙江西部的中原移民再次南下迁徙到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和广东韶关地区;第二次南迁到达赣南、闽西,移民语言仍然没有融入当地方言,日后独立形成了客家方言。 第三次:宋元之际客家人由赣南、闽西徙居粤东以及广西钦州廉州地区;宋末蒙古元人南下,客家人第三次迁徙,到达粤东、粤北,客家话随之扩散到那一带。“客家”之称也许是相对于当地有土地的“主户”而言,抑或是对当地少数民族“土家”而言。 第四次:清初客家人由闽粤进入江西北部、广东西部、四川和广西中部地区; 第五次: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广东发生土客大械斗后,粤西客家大量迁徙海南岛、广西中部以及海外地区。

客家话的分布 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四川等七省区,主要集中在广东东部、中部,福建西部和江西南部地区。分布比较集中的客家话可以分为粤台、粤中、粤北、惠州、汀州、宁龙、于桂、铜鼓八个片,包括梅县、新竹、高雄、兴宁、惠阳、韶关,和平,惠州,英德,长汀,宁都、龙南,于都、桂东,铜鼓、浏阳等200多个县市。

移民与赣语、客家语 赣语和客家语的形成年代最晚。在东晋南朝时期的第一次汉族南迁高潮中,部分移民进入赣北、赣中地区,他们使用的语言自然成了赣、客家语的前身。 中唐以后至两宋时期,赣、客家语进一步发生分化: 一方面,大批北方移民源源不断地进入江西地区,与先期的移民语言融合,形成了赣语。 另一方面,一些原来聚居在此地的北方移民则继续南下,进入赣南、闽西,由于地形闭塞,这部分移民长期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走上了独立的发展道路,最终形成了客家民系和客家话。

粤语 粤语的形成晚于吴语、湘语,未见于上古文献。西周以前,岭南一带土著居民基本上是越族。春秋战国时,楚人逐渐进入岭南。 楚悼王还派吴起发兵平定百越,使楚文化进一步渗入岭南。 秦统一六国即派50万大军平岭南,家眷随军就地驻扎,设立桂林、南海、象三郡,设置官吏,又派遣大量士兵、罪犯等戍守岭南,这些官员和士卒使用的语言就成为日后粤语的先声。古粤语当由楚语、越语和北方汉语融合而成。

粤语与移民 粤语不是秦代出现的古粤语后世独立发展的产物,由于历代均有中原移民进入岭南,所以粤语不断受到各个时代中原语言的冲击和影响,与北方方言处于同步发展的状态。正因为如此,粤语虽然形成时代较早,较多地保留了中原上古汉语的特点,在形态上却并不显得古老,它有一整套完整的文白读音系统,以至任何现代歌曲都可以用粤音来演唱。

粤语的分布 当地人叫“白话”,分布在广东、广西,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此外,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北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华侨大多也说粤语。粤语分为广府、四邑、高阳、勾漏、吴化、邕浔、钦廉等七个片,包括广州、深圳、珠海、韶关、梧州,鹤山,高州、阳江,四会、玉林,吴川、化州,南宁、柳州、邕宁,钦州、北海等88个县市。

移民与闽语 闽语的形成比粤语晚,但早于客赣方言。 秦代虽在浙南、福建地区设立了闽中郡,但是没有任何资料可以证明秦代曾经设县或者移民于闽。 直到西汉后期,今福建境内才出现一个东冶县(今福州),说明已有少量移民由北而南进入了福建,但当时境内仍然以越人、越语占主导地位。

移民与闽语 闽语的形成应在汉末三国晋初的百年间。这一时期由于中原多故,孙吴立国江东,大量移民进入江南,使江东、浙北地区人口迅速增加,一部分人分别从海路和陆路移民福建,沿海地区和闽西北相继建立了罗江、汉兴、建安等十一县,特别是孙吴时期将越人外徙江淮之间,北方移民大量进入福建,从而形成了古闽语的基础。 由于福建地形闭塞,加上唐宋以后福建人口已呈饱和态势,接受移民有限,受北方方言的影响相对较小,所以保留了较多的古汉语特色,比先其形成的吴语、粤语在形态上更显得古老,本字无考的读音很多。 由于移民进入福建的路线不同,而沿海和内地之间长期相互隔绝,所以古闽语的内部差异越来越大,时至今日,闽语仍然可分为闽北话和闽南话,相互之间根本不能通话。

闽语的分布 分布在福建、台湾、海南大部地区、广东东部雷州半岛;此外,广西、浙江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也都有闽语。《中国语言地图集》把闽语看作大区,下分为七区:闽南区、莆仙区、闽东区、闽北区、闽中区、琼文区、邵将区;包括厦门、台北、潮州,莆田、仙游,福州、福安,建瓯,三明,海口、文昌、万宁、崖县、东方,邵武、将乐等111个县市。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