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新古典时期 第十二章 边际学派的先驱者 第十三章 边际学派第一代 第十四章 边际学派第二代 第十五章---第十七章 新古典学派 第三篇 新古典时期 第十二章 边际学派的先驱者 第十三章 边际学派第一代 第十四章 边际学派第二代 第十五章---第十七章 新古典学派 第十八章 数理经济学 第十九章 制度学派 第二十章 福利经济学
第十二章 边际学派的先驱者 第一节 边际学派概览 第二节 边际学派的先驱人物
第一节 边际学派概览 一、历史背景 二、主要信条 三、为谁谋利 四、为何有用 五、长远影响
第二节 边际学派的先驱人物 奥古斯丁.古诺 朱尔斯·度比 约翰海因里希·冯·屠能 赫尔曼·海因里希 ·戈森
奥古斯丁•古诺 (Augustin Cournot,1801—1877) 第一位将数学应用于经济学分析的经济学家 古诺的完全垄断理论(价格歧视:朱尔斯·度比) 古诺的双头垄断理论(相互反应的不确定性:埃奇沃思) 《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的研究》
朱尔斯·度比 (1804—1866) 视经济学为业余爱好的工程师 确立了需求曲线的的概念 引出消费者剩余 垄断价格歧视 《效用与衡量》
约翰·海因里希·冯·屠能(Johann H Von Thunen,1783-1850) 克拉克的先驱 位置理论 边际生产力 《孤立国》
第十三章 边际学派第一代 威廉·斯坦利·杰文斯 卡尔·门格尔 弗里德里希·冯·维塞尔 欧根·冯·庞巴维克
威廉·斯坦利·杰文斯 (William Stanley Jevons,1835-1882) 英年早逝的经济学家 价值理论(边际效用递减,等边际效用规则,交换理论,论劳动) 公共政策 其他(保险与赌博理论,经济周期,指数理论) 《政治经济学原理》
卡尔·门格尔 (Carl Menger,1840-1921) 父子经济学家 价值理论 归与理论 《经济学原理》
弗里德里希·冯·维塞尔(Friedrich von Wieser,1851-1926) 经济术语的发明家 “边际效用” “机会成本” “经济计划” 交换价值与自然价值 《社会经济学》
欧根·冯·庞巴维克 (Eugen von Bohm-bawerk, 1851-1914) 维塞尔的妹夫 利息理论 对马克思的研究与批判 《资本与利息》
第十四章 边际学派第二代 第一节 弗朗西斯 Y.埃奇沃思 第二节 约翰·贝茨·克拉克
弗朗西斯 Y.埃奇沃思 (francis Y.Edgeworth,1845-1926) 记忆力惊人的独身者 使数学在经济学的使用广泛化 提出“无差异曲线”的概念(帕累托、希克斯) 表明了双头垄断中的不确定性 区分了平均产品与边际产品 《数学心理学》
约翰·贝茨·克拉克 (John Bates Clark,1847-1938) 代表了美国的边际主义 发明“边际生产力”一词 分配的边际生产力理论 《财富的分配》
第十五章 新古典学派:马歇尔 (Alfred Marshall,1842-1924) 喜欢户外运动的经济学教授 “……我以为对历史学家而言,1000年才算是时间。这使我总在想这个问题。我相信我可怜的《经济学原理》随同我忠实的朋友们一起,将会变成一堆废纸。想得越多我越不明白50年后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样。” 《经济学原理》
理论贡献 效用与需求(边际效用、理性消费者选择、需求法则、消费者剩余、需求弹性) 供给(现期、短期、长期) 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数量表达、几何图示) 收入分配(工资、利息、利润、租金与准租) 成本递增与成本递减行业(企业生命周期循环、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规模报酬递增与递减、税收与补贴的福利效应)
第十六章 新古典学派的货币经济学 约翰·古斯塔夫·克努特·威克塞尔 欧文·费雪 拉尔夫·乔治·霍特里
克努特·威克塞尔 (Knut Wicksell,1851-1926) 受刺激而改学经济学 “作为一个货币理论家,他在死后赢得的国际威望甚至比马歇尔和瓦尔拉还要大” —熊彼特 《利息与价格》
理论贡献 价格水平变化 公共政策含义 强制储蓄 论不完全竞争 理论上打破了实物经济与货币经济的二分法,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分析了以利率为中心的货币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方法上打破了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分析,引入了动态分析
欧文·费雪 (Irving Fisher,1867-1947) 人生坎坷,心态乐观的丰收者 利息理论(费雪效应) 货币数量论 货币政策 《资本与利息》
拉尔夫·乔治·霍特里(R.G.Hawtrey,1879-1975) 多产而长寿的政府官员 “拉尔夫·霍特里的一生证明了两点:第一,经济学家一辈子不断发表文章和著作是可能的;第二,不在大学里任教而树立经济学家的名声也是可能的。” —马克·布劳格 《收入与货币》
理论贡献 经济周期的货币理论 货币政策 在其漫长的一生中,始终认为经济周期实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应该通过银行利率调节对批发商和零售商的信贷,而不是靠调节公共财政支出。
第十七章 新古典学派的不完全竞争 经济学 皮耶罗·斯拉法 爱德华·黑斯廷斯·张伯仑 琼·罗宾逊
皮耶罗·斯拉法 (Piero Sraffa 1898 - 1983) 师从马歇尔的意大利人 1926年发表了一篇具有影响力的论文 《用商品生产商品》
爱德华·黑斯廷斯·张伯仑 (Edward H. Chamberlin, 1899-1967 ) 书斋经济学家 垄断竞争理论 限制条件 《垄断竞争理论》
琼·罗宾逊 (Joan Robinson, 1903-1983 ) 唯一的女经济学家 买方垄断 垄断竞争下的剥削 消除剥削的措施 《不完全竞争经济学》
第十八章 数理经济学 里昂·瓦尔拉 瓦西里·里昂惕夫 约翰·冯·诺伊曼与奥斯卡·摩根斯坦 约翰 R.希克斯
里昂·瓦尔拉 (Leon Walras,1834-1910 ) 洛桑学派的创始人 深受古诺和父亲的影响 提出和倡导一般均衡 《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
瓦西里·里昂惕夫 (Wassily Leontief,1906 – 1999) 自信的经济学家 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投入产出表 里昂惕夫之谜 《投入产出经济学论文集》
博弈论的开创者 约翰·冯·诺伊曼 (John von Neumann, 1903-1957) 奥斯卡·摩根斯坦 (Oskar Morgenstern, 1902-1976) 《博弈论与经济行为》
博弈论的发展 谢林与奥肯:通过博弈论分析加深了人们对冲突和合作的理解 美普林斯顿大学纳什:提出合作性博弈与非合作性博弈的区别(囚徒困境) 德国波恩大学的哈德·泽而滕:提出了“子博弈完善纳什均衡”,建立了“博弈树”图形,对威胁或虚张声势的情况进行处理(动态博弈) 伯克利加州大学的豪尔绍尼:证明如何分析信息不完全情况下的博弈,即在参与博弈的各方互不了解对方目标形势下,如何求得最优策略行为和均衡(不完全信息博弈) 谢林与奥肯:通过博弈论分析加深了人们对冲突和合作的理解 博弈论的运用从根本上改造了经济学
约翰 R.希克斯 (John Richard Hicks ,1904-1989) 经济学家的经济学家 设计IS-LM模型 提炼了“消费者剩余”概念 改进了“一般均衡” 《价值与资本》
第十九章 制度学派 制度学派概览 托尔斯坦·本德·凡勃仑 韦斯利·克莱尔·米切尔 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
第一节 制度学派概览 一、历史背景 二、主要信条 三、为谁谋利 四、为何有用 五、长远影响
托尔斯坦·本德·凡勃仑 (Thorstein Veblen,1857-1929) 放荡不羁的天才 《有闲阶级论》
托尔斯坦·本德·凡勃仑 (Thorstein Veblen,1857-1929) 有闲阶级 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批判 成立技人员代表会议解决
韦斯利·克莱尔·米切尔 (Wesley Clair Mitchell, 1874-1948) 凡勃仑的得意弟子 经验研究的重要性 对经济周期的研究 《经济周期》
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 (John Kenneth Galbraith,1908-) 最高的经济学家 依赖效应 企业行为理论 《经济学和公共效应》
第二十章 福利经济学 维尔弗里多·帕累托 阿瑟·塞西尔·庇古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 奥斯卡·兰格 肯尼斯·阿罗 詹姆斯 M.布坎南
维尔弗里多·帕累托 (Vilfredo Pareto,1848 - 1923) 新福利经济学的开拓者 帕累托最优 《政治经济学手册》
阿瑟·塞西尔·庇古 (Arthur Cecil pigou,1877-1959) 剑桥学派的最后一位传人 认识到市场失灵(庇谷税) 创立了旧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 (Ludwig von Mises, 1881-1973) 基本观点:计划经济用公有制代替了私有制,用计划体制代替了市场调节。没有自由市场,就没有价格制度,就不能进行经济计算。没有经济计算的经济体制必定资源配置失误,效率低下。 《货币与信贷理论》
奥斯卡·兰格 (Oscar Lange,1904-1965) 波兰经济学家 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 《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肯尼斯·阿罗 (Kenneth Arrow,1921-) 好学的硕士士兵 阿罗不可能定律 《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
詹姆斯 M.布坎南 (James Buchanan,1919-) 公共选择理论突出的特点是把政治决策的分析和经济学理论结合起来。 公共选择理论是经济学在政治学中的应用,公共选择的主题就是政治科学的主题:国家理论,选举规则,选民行为,党派政治,官僚体制等等。 《个人投票选择与市场》
新古典时期小结 一、研究主题: 分析方法和工具的变革(边际效用及定量分析) 经济学的精确化和科学化(斯密模型的数量化过程) 注重微观领域的决策和均衡(自由主义) 二、研究者:专业化、理科化、多元化 三、经济学的地位:自成一体 四、解决之道(资源与欲望冲突):效用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