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 本 分 析 篇 证券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 行业分析与区域分析 公司分析.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内容说明:  本培训内容根据 2001 年注册会计师考 试辅导教材《会计》一书和《企业会 计制度》(财会[ 2000 ] 25 号)相关 内容编写.
Advertisements

思政 2 班 帅宇迎. 延长石油 是什么公 司? 什么是 有限责任 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有限公司): 它由五十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 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 3 万元, 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 权、土地使用权等作价出资, 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的.
财务管理 / 第六章 / 第三节 sv.hep.com.cn sve.hep.com.cn 第三节 利润分配 一、利润分配的原则 必须严格遵照国家财经法规进行企业利润分配。 必须正确处理分配与积累的关系,增强企业后劲。 必须坚持维护所有者权益的完整。 必须适当考虑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利益。
2012 年长春高新技术产业股 份(集团)有限公司 小组成员:胡佳英 杨玲 陈依云 骆朱岚.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概况 : 年末流动资产合计( ) 年末流动负债合计( ) 存货( 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资产总额(
“永康杯”2015年度邢台 青年创业大赛创业计划书
项目名称: 公司名称:上海 有限公司 logo: 网站: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上海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居民消费指数CPI.
第三篇 金融热点问题探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研究员 任兴洲 2012年6月
%(GDP) ◇ ◆ 10 ◆ ◆ ◆ ◆ ◆ 6 ◆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 陈 琳.
房地产投资的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概述 资金等效值的计算 财务评价基本报表 房地产投资的财务分析指标.
关于汇率计算.
凯林投资 KAILIN INVESTMENT.
出品 出品 XD 一张图让你看懂 “降准” 对你我生活的影响.
《金融理论与实践》 第三讲 货币政策 中央党校教授 博士生导师 赵长茂 1110.
第10章 投资银行的业务经营(下).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实验五 货币供给的冲击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
按一年以内定期整存整取同档次利率打六折执行
20个常用财务指标 判断短期偿债能力的两大财务指标: 1,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
第4章 证券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
当你走进商场…….
危机 转型 动力 看清中国经济.
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 高一政治 王西伟.
金融风险评估与管理 估值 投资组合 风险管理-三大块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知识模块一 供求理论 主讲人:程春梅(博士、教授) 单 位:辽宁工业大学.
第4章 证券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朱晖.
CHAINFIN 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 供应商 物流商 采购商 融资 签订合同,融资 提供上游企业资质评估 提供资质评估 风控体系
第二章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教师:武科 副教授.
评价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变量 国民经济总体指标 投资指标 消费指标 金融指标 财政指标.
第四章 宏观分析 本章要求: 掌握宏观经济分析的方法 掌握宏观经济运行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了解经济政策变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走势分析.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十四章 财政平衡 第一节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第二节 财政赤字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第三节 运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 赤字的经济效应
课题 I. 复习 II. 购买力平价假说(PPP) III. 汇率 IV. 国际收支帐 V. 危机管理.
财务绩效评价计分方法 1、基本指标计分 财务绩效定量评价的基本指标计分是按照功效系数法计分原理,将评价指标实际值对照相应行业标准值,按照规定的计分公式计算各项基本指标得分。    (1)单项指标得分= 本档基础分 调整分 + 本档基础分=指标权数×本档标准系数 功效 系数 实际值-本档标准值 调整分=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含义、通货膨胀的衡量 通货膨胀的影响、反通胀的对策 货币的价值 通货紧缩 成因、影响、对策
量化视角下的豆粕投资机会分析 格林期货研发培训中心 郭坤龙.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每周交易策略 交易部.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二〇一五宏观投资 策略思考 上海从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7.2.4 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 一、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人 二、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条件 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人是:基金财团。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交易本金 1039亿美元 (2006年3月23日) 评分 (美国标准普尔)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经济学基础 主讲人:方春龙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ETF新军 ——易方达深证100ETF 中国银河证券.
我们能给贫穷者什么希望.
若2002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 亿元,如果 ,那么经过多少年国民生产总值 每年平均增长 是2002年时的2倍? 解:设经过 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002年时的2倍, 根据题意有 , 即.
总体发展 固定利率 固定利率 固定利率 员工发展 公司发展 业务发展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第八章 货币政策.
导 言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需求和供给.
风已顺 水尚浅 多礁石 ——连塑宽幅震荡局势难改
HULUO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通货膨胀对债权人有利,还是对债务人有利?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 基于激励机制的一个设计 李鑫 刘乾坤 中国人民银行绵阳市中心支行.
我们关注的是…… © 2009 Citicsf.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关注的是…… © 2009 Citicsf. All rights reserved.
化工品种做多思路依旧 新湖期货化工团队 发言人 刘丹 Effective Presentation Structure.
Sssss.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基 本 分 析 篇 证券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 行业分析与区域分析 公司分析

宏观分析 产业(区域)分析 公司财务分析 技术分析:无效率市场 基本分析:弱式有效市场 宏观 微观 宏观分析:决定将来的经济情况是否适合投资 产业(区域)分析:分析产业赢利前景,选定良好行业 公司分析:在产业内选择优良的企业。

第三章 证券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 宏观经济分析概述 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分析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一、宏观经济分析概述 1.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 在证券投资领域中,宏观经济分析非常重要,只有把握住经济发展的大方向,才能作出正确的长期决策;只有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化,尤其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因素的变化才能抓住市场时机。

一、宏观经济分析概述(续) 2. 宏观经济分析的主要方法 经济指标分析 计量经济模型 概率预测

经济指标有三类: 先行指标:货币供应量、股票价格指数等 同步指标:失业率、国民生产总值等 滞后指标:银行短期商业贷款利率、工商业未贷款、生产成本、物价指数等 在进行宏观经济分析时,经常使用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五个有密切联系的主要综合指标来反映和分析国民经济的主要状况。

计量经济模型 所谓计量经济模型,就是表示经济变量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 运用计量经济模型进行预测的一般过程是,按照一定的经济理论建立数学模型;然后根据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来估计模型参数,进行模型检验;最后,利用通过检验的模型进行预测。 对经济周期进行分析和预测一般采用宏观计量经济模型。

概率预测 概率预测是用概率论的方法对宏观经济活动进行的预测。概率预测实质上是根据过去和现在推测未来。 概率预测方法运用的比较多也比较成功的是对宏观经济的短期预测,即对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利率、个人收入、个人消费、企业投资、公司利润及对外贸易差额等指标的下一时期水平或变动率的预测。

二、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分析 宏观经济因素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主要通过两个途径: 宏观经济的周期性运行 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 具体影响通过以下方式表现:      (1).公司经营效益 (2).居民收入水平 (3).投资者对股价的预期 (4).资金成本

1. 评价宏观经济形势的相关变量 国内生产总值与经济增长率 失业率 通货膨胀率 利率 汇率 财政收支 国际收支

国内生产总值与经济增长率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期内(一般按年统计)在一国领土范围内所产生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国内生产总值指标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国内生产总值的持续、稳定增长是政府着意追求的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也称经济增长率,它是反映一定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变化程度的动态指标,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是否具有活力的基本指标。一般来说,经济增长速度既与本国国力相符,又能保持本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稳定协调发展的,就可以认为是适宜的增长速度。

失业率 低失业率(或高就业率)是经济社会追求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当失业率很高时,资源被浪费,人们收入减少,在这种时期经济上的困难还会蔓延到影响人们的情绪和家庭生活,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美国失业率走势(2007-2013) 2009.10:10.2% 时期 预测值 前值 现值 公布日期 2013年8月 7.4% 7.3% 2013-09-06 2013年7月 7.5% 7.6% 2013-08-02 2013年6月 2013-07-05 2013年5月 2013-06-07 2013年4月 2013-05-03 2013年3月 7.7% 2013-04-05 2013年2月 7.9% 2013-03-08 2013年1月 7.8% 2013-02-01

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市场货币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每单位纸币所代表的价值减少,引起物价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通货膨胀常被视为经济的头号大敌,政治家和银行家天天对通货膨胀的危险性做出判断。通货膨胀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十分复杂。 适度的通货膨胀对证券市场有利,过度的通货膨胀必然恶化经济环境,而且人们将资金用于囤积商品保值,这将对证券市场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

利率 从宏观经济分析的角度看,利率的波动反映出市场对资金供求的变动状况。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市场利率有不同的表现。 在经济持续繁荣增长时期,资金供不应求,利率上升; 当经济萧条市场疲软时,利率也会随着资金需求的减少而下降。 除了与整体经济状况密切相关之外,利率还受到物价上涨幅度的牵制。

汇率 在当前国际分工异常发达、各国间经济联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汇率的变动对一国的国内经济、对外经济以及国际间的经济联系都产生着重大影响。 汇率变动对国际化程度较高的证券市场影响程度较大,币值大幅波动会影响国际投资者对该国的信心,造成资本外流,导致股价下跌。但对国际化程度较低的证券市场影响较小。

财政收支 财政收支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方面。财政收入是国家为了保证实现政府职能的需要,通过税收等渠道集中的公共性资金收入;财政支出则是为满足政府执行职能需要而使用的财政资金 。 如果财政赤字过大,弥补手段不足以平衡收支;或者即使总量上能勉强平衡,却又形成结构上的失衡,就会引起社会总需求的膨胀和社会总供求的失衡。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其他往来中所产生的全部交易的系统记录。这里的“居民”是指在国内居住一年以上的自然人和法人。 国际收支中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经常项目主要反映我国的贸易和劳务往来状况;资本项目则集中反映我国同国外资金往来的情况,反映着我国利用外资和偿还本金的执行情况。全面了解掌握国际收支状况,有利于从宏观上对国家的开放规模和开放速度进行规划、预测和控制。

2. 宏观经济变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国内生产总值变动与证券市场 经济景气变动与证券市场 通货膨胀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国内生产总值变动与证券市场 GDP是一国经济成就的根本反映,持续上升的GDP表明国民经济良性发展,制约经济的各种矛盾趋于或达到协调,人们有理由对未来经济产生好的预期;相反,如果GDP处于不稳定的非均衡增长状态,不均衡的发展可能激化各种矛盾,从而导致一个大的经济衰退。

国内生产总值变动与证券市场(续) 证券市场一般提前对GDP的变动作出反应,也就是说它是反映预期的GDP变动,而GDP的实际变动被公布时,证券市场只反映实际变动与预期变动的差别,因而对GDP变动进行分析时必须着眼未来,这是最基本的原则。

美国GDP与道琼斯指数

中国GDP与上证综合指数

GDP:持续放缓,增速创近三年来新低 2012年GDP同比增长7.8%,201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7.6%(Q1:7.7%、Q2:7.5%),自2009年一季度以来的最低值,创16个季度新低。 结构调整进入阵痛期… 2013.4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7%,比去年四季度的7.9%略有下降,未能打破中国GDP增速近一年的“7”位徘徊。此前先行公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等一系列经济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呈现缓慢复苏状态。 GDP持续放缓 GDP呈V字形反转 2017/3/10

证券市场走势:1990.12-2013.9上证指数 2006 2007 2009 2010 2008 2011 2001.6.14:2245.42点 2011:2219.42 2012:2269.13 2013.6.25:1849.65 2013.9.28:2160.03 2012 2013

经济景气变动与证券市场 国民经济运行常表现为收缩与扩张的周期性交替。每个周期表现为四个阶段:高涨、衰退、萧条、复苏。当经济从衰退和萧条中开始复苏,继而进入又一个高涨阶段,这就是所谓的景气变动。 景气变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人们对于经济形势的预期。这种预期较全面地反映了人们对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有关信息的切身感受。这种预期又必然反映到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中,从而影响股票市场的价格。因而,股票市场素有“经济晴雨表”之称。

经济景气变动与证券市场(续) (1)经济总是处在周期性运动中,股价的波动超前于经济运动  (1)经济总是处在周期性运动中,股价的波动超前于经济运动  (2)收集有关宏观经济资料和政策信息,随时注意经济发展动向  (3)把握经济周期,认清经济形势  (4)景气来临之时一马当先上涨的股票往往在衰退之时首当其冲下跌

中国制造业活动和经济活动出现企稳迹象?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经济增长在趋稳过程中? PMI:维持荣枯线上方,保持连续11个月 2012年8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制造业PMI:跌破50%的荣枯分水岭,并创下九个月新低后,2012年10月恢复到50.2%,2013.7为50.3%, 2013.8为51.0%,连续11个月保持50%以上。 2012.01 2012.02 2012.03 2012.04 2012.05 2012.06 2012.07 2012.08 2012.09 2012.10 2012.11 2012.12 2013.01 2013.02 2013.03 2013.04 2013.05 2013.06 50.5 51 53.1 53.3 50.4 50.2 50.1 49.2 49.8 50.6 50.9 50.8 2013.08 2013.07 51.0 50.3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 生产指数 新订单指数 PMI 新浪数据 http://finance.sina.com.cn/mac/#boom-5-0-31-2 新出口订单指数 中国制造业活动和经济活动出现企稳迹象?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经济增长在趋稳过程中?

PMI:两大PMI指数探底回升 二季度经济数据或探底?! 50.8% 50.1% 48.2% 49.6% 47.7% 50.3% 51.0% 汇丰PMI2013年8月比7月回升了2.4个百分点! 中国资本证券网  http://www.ccstock.cn/subject/7yjjsj/index.html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经济研究亚太区联席主管屈宏斌评论中国制造业PMI数据时表示:   “2013年8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终值50.1,较7月的十一个月低点47.7回升了2.4个百分点,显示受新订单及产出回暖拉动制造业活动企稳。前期稳增长政策初步见效,企业开始回补库存。预计未来经济可能在目前企稳的基础上进一步回升。” 2013年8月1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和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联合公布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3%,出现环比小幅回升。不过,同日汇丰公布的7月份中国制造业PMI指数环比继续下滑,仅为47.7%。“官方”和“民间”的两份数据再一次出现了背道而驰的状况。 官方PMI指数与汇丰的PMI指数出现明显分歧的状况几乎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而市场也普遍认为产生差异的原因在于彼此调查样本的不同。汇丰调查的样本以中小企业为主,而官方的调查样本涉及31个行业大类、3000家企业,从这一角度而言,官方PMI应该更能全面地反映中国企业的实际状况。官方数据显示,7月份大型企业PMI为50.8%,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中型企业PMI为49.6%,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49.4%,不仅比上月回升0.5个百分点,而且连续两个月回升。 PMI涵盖着生产与流通、制造业与非制造业等领域,分为制造业PMI、服务业PMI,也有一些国家建立了建筑业PMI,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制造业PMI综合指数由五个扩散指数即新订单指数(简称订单)、生产指数(简称生产)、从业人员指数(简称雇员)、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简称配送)、主要原材料库存指数(简称存货)加权而成。PMI综合指数计算公式如下:PMI=订单×30%+生产×25%+雇员×20%+配送×15%+存货×10%。 汇丰PMI预览指数不能确切反映经济状况,不过是汇丰自己搞的些比较小的企业,量小,不精确,无官网。相较而言官方的更具权威性。 不过,汇丰调查的是比较小的企业,更能反映小企业,私企的采购经理指数动向。 两个不同机构发布的经济指数,中国大陆发布PMI指数是根据中国中情做了一些技术调整的,,另一个汇丰银行发布PMI是根据中国际通用编制方法编制的;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反应经济强弱指标,50%为荣枯分界线,高与50%说明经济扩张,50%以下说明经济萎缩,长期在50%以下说明经济衰退。 汇丰的PMI和我们官方的制造业的PMI的区别,主要还是取决于采集的样本的不同,汇丰的PMI更多还是反映中小企业当前制造业的情况,而我们官方的制造业的PMI数据包含面较广,央企等等都纳入了采集范围之内。

通货膨胀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通货膨胀之初,“税收效应”、“负债效应”、“存货效应”、“波纹效应”有可能刺激股价上涨。但长期严重的通货膨胀,必然恶化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股价必受大环境驱使而下跌,短期效应的表现便不复存在。 通货紧缩将损害消费者和投资者的积极性,造成经济衰退和经济萧条,与通货膨胀一样不利于币值稳定和经济增长。通货紧缩甚至被认为是导致经济衰退的“杀手”。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通货的持续紧缩,使消费者对物价的预期值下降,而更多地持币待购,推迟购买。

2008-2013主要经济数据PPI &CPI 软着陆?硬着陆? CPI涨幅重回“2”时代,紧缩政策担忧适度缓解 2013.08:CPI:2.6%,PPI:-1.6% CPI:整体通胀压力<经济衰退预期,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空间! PPI:低于预期,经济复苏遭困局? 2.7% -2.7% 2.1% -2.9% CPI相对稳定 PPI降幅收窄 -2.3% 2.6% -1.6% 数据图表来源:http://news.xinhua08.com/zt/jjsj/201308/ 2013年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2%,非食品价格上涨1.6%。1-5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4%。 2013年4月CPI虽然出现了一定的回升,但其绝对数值仍处于低位,短期内通胀压力并不显著,央行进行资金面调控的空间相对充裕。不过由于进一步放松流动性的条件还不充分,因此未来资金面维持中性状态将是大概率事件。PPI跌幅显著扩大,创近半年来最大降幅。受到4月中各类大宗商品价格下挫的影响,上游生产资料、原材料和采掘业的价格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撤。数据反映出当前总需求仍然疲软,工业品价格的下跌将导致企业再库存意愿继续减弱,经济整体能否维持复苏格局现在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虽然经济复苏并不理想,不过由于市场正处于其中长期底部区域,所以就权益类基金投资而言,仍不失为一个较好的建仓时点。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选股能力强的基金。而债券型基金方面,CPI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很可能由跌转涨,使得债券市场的风险将逐步放大,对于稳健的投资者,可以选择暂时观望,不过激进的投资者可适当参与可转债配置较高的债券型基金。 “软着陆”和 “硬着陆”   硬着陆指的是采用强力的财政货币政策一次性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牺牲较多的国民收入将通胀率降到正常水平,优点是重拳出击立竿见影,往往公众尚未来得及足够的预期就已经达到了政策目的,缺点是经济震动较大,通常有很大的副作用。与之相反的是软着陆,指缓解经济过热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的力度,软着陆使用的力度小一些,可能经济恢复的慢一些但副作用不大,软着陆在相对长的时期内采用连续的政策组合比较平稳的将通胀率降下来,优点是收入相对牺牲较少,缺点是时间较长,且受公众预期影响变数较大,不一定能达到合适的效果。例如带来通货紧缩,失业率上升,贸易赤字等等 “软”和“硬”的区分   “软着陆”和 “硬着陆”的指标主要看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和信贷扩张。   一般来说,当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时,一国就要利用紧缩性政策来压制通胀,但是这时候社会总需求会下降从而经济速度增长变缓或者出现负增长,这就可以形象地称为经济“着陆”。但是,如果一国实行的政策过紧,出现大幅度通胀后,紧接着会出现大规模的通货紧缩,导致失业增加,经济速度下滑过快,这可以叫做经济硬着陆。如果一国较好的实行了紧缩政策,使得过快增长的经济速度平稳的下降到一个合适的比例,而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通缩和失业,就可以叫做经济软着陆。 国家统计局2013.4公布数据显示,3月份CPI涨幅同比回落至2.1%,重回2时代,一季度CPI同比上涨2.4%。 对此,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表示,CPI数据低于市场预期,采取紧缩政策应对通胀的担忧缓解,这对股票市场的影响非常正面,属于利好消息。 通胀回落为货币政策宽松预留空间。 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数据显示,3月份CPI涨幅同比回落至2.1%,重回2时代,一季度CPI同比上涨2.4%。同时,3月份PPI同比下降1.9%。对此,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董事总经理屈宏斌[微博]表示,整体通胀回落为央行货币政策适度宽松预留了空间。     屈宏斌称,3月CPI同比2.1%,环比降0.9%,季调后环比基本与上个月持平。食品价格回落,为CPI回落的主要拉动力量。   PPI降幅扩大至-1.9%(1-2月-1.6%),需求面偏弱拖累企业补库存意愿。整体通胀回落为央行货币政策适度宽松预留了空间。 2008.1—2008.6 稳健 从紧 2008.7—2010 积极 适度宽松 2011—2013 积极 稳健 月份 2013-01 2013-02 2013-03 2013-04 2013-05 2013-06 2013-07 2013-08 CPI 2.0% 3.2% 2.1% 2.4% 2.7% 2.6% PPI -1.6% -1.9% -2.6% -2.9% -2.7% -2.3%

CPI-PPI差值与大盘叠加走势图 CPI-PPI指标对于股市涨跌有领先作用 CPI-PPI的差值反映的是企业盈利增长情况。通过实证研究发现,CPI-PPI对于工业企业利润有较强的领先作用。CPI-PPI指标也与经济整体增长速度呈较强的相关性。CPI-PPI的差值越小,也就是CPI-PPI指标走势向下,说明企业经营成本增加,企业利润被压缩,企业利润增长速度下降,经济增长趋缓;CPI-PPI的差值越大,也就是CPI-PPI指标走势往上,说明企业利润在反弹,企业利润增长速度上升,经济增长动力强劲。 从研究中发现,股市涨跌与企业盈利增长趋势线基本吻合,区别只是涨跌幅度。当处于企业盈利增长上升期时,股市表现为上涨;而当企业盈利增长处于回落期时,股市无一例外均为下跌。CPI-PPI指标反映的正是企业盈利增长情况,因此,CPI-PPI指标对于股市涨跌有领先作用。

三、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手段主要包括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财政管理体制、转移支付制度等。 积极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 (1)减少税收,降低税率,扩大减免税范围   (2)扩大财政支出,加大财政赤字 (3)减少国债发行(或回购部分短期国债) (4)增加财政补贴

证券交易印花税的调整对股市的影响 时间 调整情况 调整后税率一览 沪市 深市 1990年6月28日 深圳市颁布《关于对股权转让和个人持有股票收益征税的暂行规定》,首先开征股票交易印花税,由卖出股票者按成交金额的6‰缴纳。 - 6‰ (卖方) 1990年11月23日 深圳市对股票的买方也开征6‰的印花税。 6‰ 1991年10月 为了刺激低迷的股市,深圳市将印花税率调整到3‰。 3‰ 1991年10月10日 上海证券交易所对股票买方、卖方实行双向征收,税率为3‰。 1992年6月12日 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家体改委联合下发《关于股份制试点企业有关税收问题的暂行规定》,明确规定交易双方分别按3‰的税率缴纳印花税。 1997年5月12日 针对当时证券市场过度投机的倾向,证券交易印花税率由3‰提高到5‰。 5‰ 1998年6月12日 为了使证券市场能持续稳定的向前发展,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税务总局又将税率由5‰调低至4‰。 4‰ 1999年6月1日 为活跃B股市场,国家税务总局再次将B股交易税率由4‰降低为3‰。 3‰ (B股) 2001年11月6日 财政部决定向A股、B股股权转让双方分别征收2‰的印花税。对买卖、继承、赠予所书立的A股、B股股权转让书据,由立据双方当事人分别按0.2%的税率缴纳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 2‰ 2005年1月23日 为进一步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决定从2005年1月24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2‰调整为1‰。即对买卖、继承、赠与所书立的 A股、 B股股权转让书据,由立据双方当事人分别按1‰的税率缴纳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 1‰ 2007年5月30日 为进一步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决定从2007年5月30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1‰调整为3‰。 2008年4月24日 财政部、国税总局宣布,从4月24日起内地证券交易印花税将由现行的千分之三调降至千分之一。这对苦苦陷入下跌的市场可谓一阵春风。 2008年9月19日 两市A股全线涨停 。沪指收盘报2075.09点,涨幅9.46%,创96年涨跌停制后第二大涨幅。深成指报7154.00点,涨590.93点,涨幅9.00%。 单边(1‰)

证券交易印花税的调整对股市的影响——2007.5.30上证上午恐慌行情

证券交易印花税的调整对股市的影响——2007.5.30上证全天恐慌行情

证券交易印花税的调整对股市的影响——2007.5.30深证上午恐慌行情

证券交易印花税的调整对股市的影响——2007.5.30深证全天行情

证券交易印花税的调整对股市的影响——2008.4.24上证行情 受印花税下调刺激,两市今日高开高走,沪综指开于3539.87点,上涨304.70点,涨幅9.29%,成交额1895.95亿元;深成指开盘12787.38点,上涨1130.61点,涨幅9.59%,成交额733.69亿元。 历次印花税调整对市场的影响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 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和选择性政策工具(包括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指导等)。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利率 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对证券价格的影响 调节货币供应量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政策 )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消费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道义劝告)

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过程分析 内在价值下降 利率上升 影响公司融资成本,减少公司利润 股价下跌 股市部分资金转化为储蓄 利率上升 影响公司融资成本,减少公司利润 股价下跌 股市部分资金转化为储蓄 公开市场业务 购进有价证券 货币供应量增加 股价上涨 调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 资金供求 股价 选择性工具 控制信贷 股价

利率历次调整及走势 2012.6.8央行时隔三年半首次降息,扩大利率浮动范围(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定为基准利率1.1倍,贷款利率浮动下限定为0.8倍)。 2012.7.6央行不到一个月第二次非对称降息,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 6.56% 7.47% 6.31% 07-12-21 6.0% 4.14% 3.5% 3.25% 3.0% 央行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央行宣布不对称减息 专家赞利率走向市场(近四年来首次不对称出招) 央行近期密集降息显示出决策层刺激实体经济增长的决心和力度。看点: 不到一个月两度降息显示刺激实体经济增长决心 非对称降息央行希望尽力保护储户利益 下调贷款利率下限强调房贷利率区间不调整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2年7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自同日起,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作调整,金融机构要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各项住房信贷政策,继续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 如此密集出台降息措施,实为近年来所罕见。“央行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再次宣布降息,充分体现了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意图。” 央行此举释放出强烈信号,即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银行业手握存贷差已赚得盆满钵满,应向实体经济“让利”,从而推动经济“回温”。 自去年末以来,中国货币政策“渐行渐宽”,连续两度降息、三次降准、四轮逆回购,均意在为市场注入资金,从而加大信贷投放,支撑经济增长。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信号非常明确”,央行就是要向市场表明支持实体经济、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决心。 “上次降息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此次进一步扩大为0.7倍,继续扩大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利率市场化改革再次加速。”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中国央行宣布降息的同时,欧洲央行宣布将存款利率从0.25%下调至0%,将再融资利率由1.0%下调至0.75%。英国央行虽然维持利率不变,但将国债采购项目额度增加了500亿英镑至3750亿英镑。   算账>   房贷   40万30年期房贷每月少还66元   用5年以上贷款基准利率调整为例,30年期限40万元贷款。降息前,贷款基准利率为6.80%,每个月需要偿还2607.7元,30年下来,本息和总计为938772.27元,利息为538772.27元。   降息后,贷款基准利率为6.55%,每个月需要偿还的月供为2541.44元,比降息前少了66.26元,30年下来的本息和总计910177.95元,利息为510177.95元,比降息前节省了28594.32元。   存款   10万元1年定存最多少575元   以基准利率计算,市民此前存10万元定期存款,一年下来获得利息3250元,而在降息之后为3000元,利息少了250元。不过目前绝大多数银行的一年期存款利率都在3.575%,因此一年下来存款利息为3575元,降息后如果按照基准利率计算,利息少了575元。如果按照1.1倍基准利率计算,利息则少了275元。如果按照几家国有大行的一年期存款利率3.5%计算,则利息最多减少500元,最少减少200元。 2.25% 10-10-20 11-7-7 2012 7.6

2012.7.6央行不到一个月第二次降息 央行近期密集降息显示出决策层刺激实体经济增长的决心和力度。 昨收: 2201.35 今开: 2203.73 最高: 2227.47 最低: 2185.52 成交量: 7656万手 成交额: 707.7亿 振幅: 1.91% 涨幅:1.01% 央行近期密集降息显示出决策层刺激实体经济增长的决心和力度。 央行宣布不对称减息,专家赞利率走向市场(近四年来首次不对称出招)。 非对称降息央行希望尽力保护储户利益。 下调贷款利率下限强调房贷利率区间不调整。 刺激经济增长 时隔1个月央行再度降息 近年来首次非对称降息,房贷利率下限仍为7折,降息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会压缩银行利润空间   2012.7.6,央行再度宣布降息。本次降息是非对称的,央行调降了存款利率0.25个百分点,基准利率从3.25%降至3.0%,另外将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从6.31%调降至6.0%。与此同时,央行宣布将贷款基准利率的下限扩大至基准利率的0.7倍。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下限仍将保持在此前的7折。   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央行同样在一个月以内两次降息,时间分别是当年的9月15日和10月8日。业内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形势下滑的风险正在加大,形势不容乐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经济研究所所长毛振华认为,2012上半年经济数据不太乐观。“降息本身就是一个信号,说明了政府和央行刺激经济增长的立场。而贷款利率降幅大于存款利率降幅,使这一立场更加坚定。”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此次央行降息,说明政策信号强烈,放松银根,会有助于刺激经济增长。   澳新银行分析师认为,此次降息,多少有些出人意料,在很大程度上也表明,下周一即将公布的通胀数据可能会低于市场预期。   下调贷款利率的下限也表明央行将更加快速地推进利率市场化,同时,商业银行的利润也将被进一步挤压。但由于银行的存贷差已经进一步减少,中国的商业银行可能也不愿意向企业提供过低的贷款利率。   分析人士认为,在物价持续走低、我国内外需明显不足的大背景下,央行近期密集降息凸显了稳定经济增长的强烈意图。而非对称降息以及再次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对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振企业信贷需求则具有重要意义。   算账>   房贷   40万30年期房贷每月少还66元   用5年以上贷款基准利率调整为例,30年期限40万元贷款。降息前,贷款基准利率为6.80%,每个月需要偿还2607.7元,30年下来,本息和总计为938772.27元,利息为538772.27元。   降息后,贷款基准利率为6.55%,每个月需要偿还的月供为2541.44元,比降息前少了66.26元,30年下来的本息和总计910177.95元,利息为510177.95元,比降息前节省了28594.32元。   存款   10万元1年定存最多少575元   以基准利率计算,市民此前存10万元定期存款,一年下来获得利息3250元,而在降息之后为3000元,利息少了250元。不过目前绝大多数银行的一年期存款利率都在3.575%,因此一年下来存款利息为3575元,降息后如果按照基准利率计算,利息少了575元。如果按照1.1倍基准利率计算,利息则少了275元。如果按照几家国有大行的一年期存款利率3.5%计算,则利息最多减少500元,最少减少200元。   银行理财师称,降息周期下,投资思路应该有所改变。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可能会因为降息而下调,对于投资期限没有要求的投资者来说,长期理财产品仍然是配置的重点,短期理财产品只作为辅助性配置。   股市   降息释放信号,长期利好股市   对于此次降息对股市影响,东方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金麟表示,央行的降息对银行股来说是一个负面。同时他表示,这次不对称降息是利率市场化的一个信号释放。金麟认为,这次降息与此前都一样,央行没有出现一个明显的利率下调政策,而是把利率浮动作为其目的,信号十分明显。一旦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将有对利率自行自主定价的权限。   西南证券研发中心业务总监许维鸿认为,一个月内央行第二次降息,第二次下调贷款下浮空间,显示了货币当局对稳增长的态度,也显示了利率市场化的坚定方向,总体利多股市。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说;就下半年A股而言,利好累积效应逐渐显现。著名证券分析人士沙黾农则表达更直接:突然降息有着浓厚的救市意味。   楼市   利好在第三四季度会有反应   央行新政策规定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作调整,金融机构要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各项住房信贷政策,继续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   在楼市屡传回暖信号的时候,央行再次降息对房地产又会起到怎样的影响?重庆铭腾机构总经理吴小飞昨日说,这个信号不是针对房地产的,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不会放松。   上半年,货币政策已调整多次,现在已有明显的效果:与去年相比,商业贷款相对容易了。“房地产调控的大方向没变,有一部分开发商仍然相当谨慎。”此前,开发商年初定下的销售目标一般都比较保守;但货币政策调整几次后,2月、3月和5、6月市场的两波反弹,让八成开发商都完成了50%的年度销售任务。   此次降息,对楼市是利好,但反应到市场有延后性,效果在第三、第四季度会有所体现,“我们比较看好下半年”。

利率历次调整对股市的影响 次数 调整时间 调整内容 公布第二交易日股市表现(沪指) 24 2012年7月6日 一年期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 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 7月6日,开盘:2203.73点,收盘2223.56点,涨1.01% 23 2012年6月8日 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 6月8日,开盘:2306.22点,收盘2281.45点,跌0.51% 22 2011年7月7日 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 7月7日,开盘:2813.19点,收盘2794.27点,跌0.58% 21 2011年4月6日 4月6日,开盘:2964.21点,收盘3001.36点,涨1.14% 20 2011年2月9日 2月9日,开盘:2778.70点,收盘2774.07点,跌0.89% 19 2010年12月26日 12月27日,开盘:2842.81点,收盘2781.40点,跌1.90% 18 2010年10月20日 10月20日,开盘:2947.51点,收盘3003.95点,涨0.07% 17 2008年12月22日 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 12月23日,开盘:1990.05点,收盘1897.23点,跌4.55% 16 2008年11月26日 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 11月27日,开盘:2012.69点,收盘1972.82点,涨3.95% 15 2008年10月29日 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 10月30日,开盘:1732.77点,收盘1763.61点,涨2.55% 14 2008年10月8日 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率各0.27个百分点 10月9日,开盘:2125.57点,收盘2074.58点,跌0.84% 13 2008年9月16日 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 9月16日,开盘:2049.81点,收盘1986.64点,跌4.47% 12 2007年12月21日 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 一年期贷款 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 12月21日,开盘:5017.19点,收盘:5101.78点,涨1.15% 11 2007年09月15日 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 9月17日 开盘:5309.06点,收盘:5421.39点,涨2.06% 10 2007年08月22日 8月23日 开盘:5070.65点,收盘:5107.67点,涨1.49% 9 2007年07月20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7月23日 开盘:4091.24点,收盘:4213.36点,涨3.81% 8 2007年05月19日 5月21日 开盘:3902.35低开127.91 报收4072.22 涨幅1.04% 7 2007年03月18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 3月19日,开盘:2864.26 报收3014.442 涨幅2.87% 6 2006年08月19日 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 8月21日,沪指开盘1565.46,收盘上涨0.20% 5 2006年04月28日 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调0.27%,到5.85% 沪指低开14点, 最高 1445,收盘1440,涨23点,涨幅1.66% 4 2005年03月17日 提高了住房贷款利率 沪综指下跌0.96% 3 2004年10月29日 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均上调0.27% 沪指大跌1.58%,报收于1320点 2 1993年07月11日 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9.18%上调到10.98% 沪指下跌23.05点 1 1993年05月15日 各档次定期存款年利率平均提高2.18%; 各项贷款利 率平均提高0.82% 沪指下跌27.43点

央行历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情况 九天两调准备金率:从2010年11月29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距离前一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仅9天。 一个月时间内第三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10年12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010年六次上调准备金率,2011年六次上调 2011.12.5,近三年首次下调准备金率 2012.2.24,年内首次下调准备金率 2012.5.18,年内第二次下调准备金率 21.5% 20.0% 18.0% 16.5%

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对股市的影响 表中为生效日期,股市反应为消息公布后首个交易日 33 2012年2月24日 (大型金融机构)20.5% 20.0% 0.5% 下跌0.60% (中小金融机构)18.0% 16.5% (大型金融机构)21.0% 20.5% 上涨0.27% 17.0% 32 2011年12月5日 (大型金融机构)21.5% 21.0% 上涨2.29% 17.5% 31 2011年06月20日 (大型金融机构)21% 21.5% 下跌0.90% (中小金融机构)17.5% 18% 30 2011年05月18日 21% 上涨0.95% (中小金融机构)17% 29 2011年04月21日 (大型金融机构)20% 上涨0.22% (中小金融机构)16.5% 17% 28 2011年3月25日 (大型金融机构)19.5% 上涨0.08% (中小金融机构)16% 27 2011年2月24日 (大型金融机构)19 % 19.5% 上涨1.12% (中小金融机构)15.5% 16.0% 26 2011年1月20日 (大型金融机构)18.5% 19.0% 下跌3.03% (中小金融机构)15% 15.5% 25 2010年12月20日 (大型金融机构)17.5% 18.5% 上涨2.88% (中小金融机构)14% 15.0% 24 2010年11月29日 下跌0.15% 14.5% 23 2010年11月16日 (大型金融机构)17% 上涨1.04% (中小金融机构)13.5% 14% 22 2010年5月10日 (大型金融机构)16.5% 下跌1.23% 不调整 - 21 2010年2月25日 (大型金融机构)16% 下跌0.49% 20 2010年1月18日 (大型金融机构)15.5% 16% 下跌3.09% 19 08年12月25日 -0.5% 下跌4.55% 13.5% 18 08年12月05日 (大型金融机构)17.00% -1% 下跌2.44% (中小金融机构)16.00% -2% 17 08年10月15日 下跌0.84% 16 08年9月25日 下跌4.47% 15 08年06月25日 1% 下跌7.73% 14 08年05月20日 下跌1.84% 13 08年04月25日 下跌2.09% 12 08年03月25日 15% 上涨2.53% 11 08年01月25日 下跌2.63% 10 07年12月25日 上涨1.38% 9 07年11月26日 13% 下跌2.4% 8 07年10月25日 12.5% 上涨2.15% 7 07年09月25日 12% 下跌2.16% 6 07年08月15日 11.5% 上涨0.68% 5 07年06月05日 11% 4 07年05月15日 10.5% 上涨2.16% 3 07年04月16日 10% 上涨0.13% 2 07年02月25日 9.5% 上涨1.40% 1 07年01月15日 9% 上涨2.49% 表中为生效日期,股市反应为消息公布后首个交易日

分析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影响应注意的问题 关注有关统计资料信息,认清经济形势 从各种媒介了解经济界人士对当前经济的看法 分析过去类似形势下的政府行为及其经济影响 关注年度财政预算 在预见和分析财政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相应政策对经济形势的综合影响(比如通货膨胀、利率等),结合上市公司的内部分析,研究个股的变化趋势

我国股市政策效应回顾

2001年10月23日中国证监会宣布暂停国有股减持

2001年10月23日中国证监会宣布暂停国有股减持

2005年6月——红色6月 15小时推出4道,管理层创造证券市场新记录 6月12日20时29分发布:控股股东有望在二级市场增持流通股; 6月12日23时38分发布:央行拟向申万华安提供再贷款; 6月13日11时53分发布:下调股息红利税的消息; 6月13日11时57分发布:暂免征收股权分置试点改革中发生的印花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4条消息的最大间隔时间只有约15个小时!密度之大,前所未有。 如果算上之前公布的拟允许上市公司回购股票、以及允许基金公司用固有资金购买基金等2项政策。仅在6月以来的8个交易日,公布的政策已经达到6项。 涉及的管理部门包括央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证监会。市场人士据此认为,管理部门正在合力助推证券市场走出困境,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政策信号。

国资委出台股权分置改革办法2005.6

宏观经济政策轨迹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变换次数 时间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1 1994年—1997年 适度从紧 2 1998年—2003年 积极 稳健 3 2004年—2007年 4 2008年初—2008年上半年 从紧 5 2008年下半年—2010年 适度宽松 6 2011年—2013年至今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随着我国经济运行态势和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我国在宏观调控两大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导向和搭配上已有6次变换。 第一次是针对1992年至1994年的经济过热和严重通货膨胀,采取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第二次是为了应对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克服国内需求不足并防止通货膨胀再起,转换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第三次是进入新世纪后,为了防止经济在回升中的偏热趋向,2005年至2007年财政政策由“积极”转为“稳健”、货币政策则继续保持“稳健”; 第四次是2008年初,为了“双防”,即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财政政策继续“稳健”,而货币政策转为较为严厉的“从紧”; 第五次是2008年下半年开始,为了应对美国次贷危机转化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财政政策由“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由“从紧”转为“适度宽松”; 第六次就是最近这一次,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财政政策继续保持“积极”,而货币政策转为“稳健”。在丰富的实践中,我国的宏观调控水平不断提高、应对能力不断增强,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上证综指走势图(1994-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