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经济大危机 北岸中学 潘正明.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原 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求之与, 抑与之与? ” 子贡曰: “ 夫子温、良、恭、 俭、让以得之。夫 子之求之也,其诸 异乎人之求之与? ” 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 词 语 是邦:任何国家。 与:语气词。 抑:还是、或者。 温、良、恭、检、让: 温和、善良、恭敬、 节俭、谦逊。
Advertisements

走进社区、走进部门、走进农村 民进海宁市总支部. 民进海宁总支开展 “ 走进社区、走进部门、走进农村 ” 活动: 1 、为了积极履行民主党派的职能,搜集社情民意,为政府工作出谋划策。 2 、让民主党派走进群众,让群众了解民主党派。 3 、通过 “ 三走进 ” ,进行访贫问苦,搜集民情民声,构筑群众与政府的桥梁,

第 22 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 记薄 1 、经济体制改革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财务管理 / 第六章 / 第三节 sv.hep.com.cn sve.hep.com.cn 第三节 利润分配 一、利润分配的原则 必须严格遵照国家财经法规进行企业利润分配。 必须正确处理分配与积累的关系,增强企业后劲。 必须坚持维护所有者权益的完整。 必须适当考虑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利益。
环顾 1929—1933 年间的资本主义国家,会发 现一种奇怪的现象 —— 美国有 1040 万英亩的棉花 被全铲倒在地;密西西比河漂满牛奶;巴西有 2200 万袋咖啡豆烧毁或倒入大海;丹麦毁灭了 头牲畜。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奇怪的现象呢?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某某某的 个人简历.
第十四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复习内容: 《世界史下册》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身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
关于汇率计算.
18 . 罗斯福新政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高一历史备课组 万小翠 课标要求: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迅航基于云服务的 美业Saas软件.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自主创业.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胡佛 罗斯福.
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 高一政治 王西伟.
第十八课: 罗斯福新政 柳州市第三中学 李莉.
银行破产 人们生活水平下降 人们生活水平下降 工人失业 美国“生病”了.
专 题 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第二课 罗斯福新政.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罗斯福新政 9号.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曲师大附中 姬晓灿.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说课课件 汾湖高级中学 杨宏宇.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给点阳光我就灿烂 ——工作简历模板.
个人金融产品营销与业务创新 中国民生银行零售银行部 成都.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第24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宝洁的品牌战略.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点对点检测)2013届高三历史三轮专题训练: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
每周交易策略 交易部.
导入 反对法西斯 向罗斯福学习.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交易本金 1039亿美元 (2006年3月23日) 评分 (美国标准普尔)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Harvard ManageMentor®
我们能给贫穷者什么希望.
Activity 1 看图片,讨论下面的问题:
西藏 Tibet.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优化方案 优秀课件】历史必修二(配人民版)专题六 二罗斯福新政
获奖类别: 获奖题目: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研究内容:(400~500字,2~3幅插图)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意大利威尼托大区.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1. 我_____ 我的舅舅不常_____ ,但是我跟他最亲。
范文下载: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Word教程: Excel教程: 优秀PPT下载: PPT教程: 节日PPT模板: PPT素材下载:
通货膨胀对债权人有利,还是对债务人有利?
Enter Qzone.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 基于激励机制的一个设计 李鑫 刘乾坤 中国人民银行绵阳市中心支行.
我们关注的是…… © 2009 Citicsf.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关注的是…… © 2009 Citicsf. All rights reserved.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祝愿我们的国家和党永远强大, 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让我们一起为党呐喊,为党祝福!.
2019/9/19 互联网产业、立法与网规 张钦坤 腾讯法务部.
Sssss.
时事报告 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北岸中学 潘正明

透视美国------探源危机

正面看美国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 1、以电话、无线电报为代表的通讯业 电话的安装量从1915年的525000门增加到1930年20200000门; 2、电器行业 1921年冰箱的产量是1929年的0.6%; 1922年收音机销售额为6000万美元;1929年达到8.42亿美元 3、汽车行业: 1900年到1929年,美国的汽车产量从4000辆跃升至480万辆。 这则材料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发展情况是怎样的?

另眼看美国 视点一:工人工资的变化: 1920—1929年,美国工人工资增长2%,而工厂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到1929年,美国国家财富的三分之一由只占人口总数的1%的人拥有。 ------[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视点二:分期付款的繁荣 1924—1929年间,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农民贷款购买土地、化肥和农用设备,城里人贷款买汽车、收音机、洗衣机,投资者贷款买股票。1926年约有70%的汽车,使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的。 视点三:股票的诱惑 在柯立芝和胡佛担任总统的时代,融资购买股票十分流行,而且人们还可以通过“定金交易”花一美元买到价值10美元的股票,人们第一次发现赚钱的机会是那么多。于是,大量中小投资者争相涌进股市。股票成为这个国家最时兴的投机生意,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随着股价扶摇直上,华尔街陷入了狂热之中,电梯工、接线员和报童也和金融巨头一起玩起了股票。

透视美国------探源危机 ①、直接原因: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 垄断资产阶级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 ①、直接原因: 1、 ②、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在资本主义社会,在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飞速发展,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这就要求各个生产部门必须密切协同、步调一致,进而形成社会化大生产。但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少数垄断资本家占有大部分生产资料,他们为追求利润,不断地扩大再生产,这就势必打破平衡,引发恶性竞争,激化社会生产各个部门之间的矛盾,进而导致经济危机。

俯瞰世界 直面危机 时间: 1929——1933年 开始的国家: 美国 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纽约股票市场崩溃。 俯瞰世界 直面危机 当时美国纽约流行一首儿歌: 梅隆拉响启迪,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 1929年10月24日,是纽约华尔街人的噩梦。股市大崩溃,证券持有人的损失高达260亿美元。从开盘的第一分钟到一小时以后,有13个著名的股票分析师跳楼。随着股票市场的崩溃,美国经济随即陷入毁灭性的灾难之中,可怕的连锁反应很快发生:疯狂挤兑、银行倒闭、工厂关门。一场巨大的灾难,迅速蔓延全美国,进而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时间: 1929——1933年 开始的国家: 美国 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纽约股票市场崩溃。 开始的标志:

股票是: 的 社会经济 晴雨表

直面危机——之特点 涉及范围特别广 持续时间比较长 破坏性特别大 特点 具体表现 从1929年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 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 从1929年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 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2/3; 涉及范围特别广 持续时间比较长 破坏性特别大

珍妮日记 1931年12月24日 圣诞节 大雪 好怀念三年前的圣诞节啊,那是我过的最温暖的一个圣诞节了。 1931年12月24日 圣诞节 大雪 好怀念三年前的圣诞节啊,那是我过的最温暖的一个圣诞节了。 今天家里好冷啊,可是,妈妈说我们没有煤生炉子。因为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好奇怪,爸爸失业的原因竟然是因为煤太多了! 今天,听朋友莉莉说她的爸爸已经跟许多同事一起去参加抗议活动了,希望政府救济他们,但是政府用枪驱逐了他们,但他们说还要再去。好危险的,我不要我爸爸也参与这种活动。不,绝不! 我用什么作为送给爸爸的圣诞礼物呢?我打算制作一个找工作的牌子帮爸爸找工作。牌子上写什么好呢?就写“我懂三种生意,我会三种语言,我打过三年仗,我有三个孩子,我失业三个月,但我只要一份工作!”嗯,就这么写,这是事实,希望往河里倒牛奶的农场主可以给爸爸一个工作。什么时候才能度过这次叫做“经济危机”的困难时期呢?

经济危机的影响

直面危机——之影响 1、人民群众深受其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受沉重打击,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就业工人的工资大幅度下降。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生活恶化。 2、垄断资本家为保持商品价格,维持利润, 大量销毁产品。 3、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造成世界局势紧张.

出谋划策------解决“危机” 在这场危机中,美国遭受到的损失最大,面对危机,胡佛政府一筹莫展,仍然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致使经济危机更加严重,人民怨声载道。假如你想竞选美国总统,针对危机中的具体问题,请你设计解决对策,发表竞选演讲。

金融业方面 问题情境1 材料: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存款。1933年3月3日,就是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 你将采取什么措施恢复银行的信誉,促进金融业的正常运行?

工业方面 问题情景2 到1932年,钢铁工业下降了近80%,汽车工业下降了95%,至少13万家企业倒闭,占全国劳工总数1/4的人口失业。城市中的无家可归者用木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了简陋的栖身之所。 你将怎样解决企业倒闭、开工不足,失业问题?

农业方面 问题情景3 材料: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你将如何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社会保障方面 问题情景4 有人对罗斯福建议说,发放救济款要比大规模兴建工程更经济更省钱。如果你是罗斯福,你会赞同发放救济款的方式还是政府大规模兴建工程的方式? 为了缓解社会矛盾,你将如何进行救济和解决就业问题?

胡佛 2280万票—1575万票 PK PK 如果竞选成功,我保证将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 2280万票—1575万票 PK 胡佛 PK 罗斯福

罗斯福新政 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中心措施: 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 ①内容 : 各工业企业制定… … ,确定… … ② 目的: 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③ 作用: 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特点: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新政 “ 新 ” 的体现)

重点 聚焦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整顿银行,淘汰小银行,扶持大银行,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 金融方面 新政中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 政府实行“产业复兴法”,同时筹划兴建大规模公共工程,以工代赈,减少失业,刺激生产和消费。 工业方面 农业方面 缩减耕地,屠宰牲畜,稳定农产品的价格,政府以优惠贷款补偿农民的损失。

罗斯福新政 目的: 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直接目的: 根本目的: 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珍妮日记 1933年12月24日 圣诞节 大雪 今年的圣诞节总算有所好转了,妈妈在政府修建的水坝找到了一份工作,收入虽然不多,但是对我们的家庭有很大的帮助。爸爸的工作也稳定了,并且工资也不再任由老板决定了,因为有法律可以依据哦。刚刚收到妈妈的礼物,这个冬天不再寒冷了,我们的生活正在好转。 为带给我们幸福生活的罗斯福总统祈祷,愿上帝保佑他。也希望上帝让困难的生活永远离我而去,噩梦再也不会出现。

影响: ①国内: ②国际: 开创了国家干预和指导经济的新模式 B.使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A.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B.使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C.使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 D.使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开创了国家干预和指导经济的新模式

回首危机 危机启示 面对当今全球金融危机的打击,罗斯福采取的措施对于当今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有什么经验值得吸取的? 回首危机 危机启示 面对当今全球金融危机的打击,罗斯福采取的措施对于当今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有什么经验值得吸取的? 1、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2、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3、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经济危机;

学以致用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经济学家郎咸平说:中国政府正面临破产,每个省都是希腊! 根据经济观察报的实地调研结果显示,江浙地区服装行业开工率不到三分之一,塑胶工业50%,橡胶工业60%,大豆榨滤行业不到30%。海宁皮革城,皮革加工工厂目前停工60% …… 中国的制造业(工业)已出现严重的危机! 据官方数字公布:2010年中国GDP当中70%是钢筋水泥 (机场、高铁、高速公路),各级政府大搞公共建设,投资过猛。 结合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假如你是温总理的助理,在华尔街飓风已经演变为全球经济危机的紧急关头,在中国发展与改革面临一系列重大而关键决策的危情时分,你会提出哪些合理化的建议?请让我们沉着应对,化危为机!

拓展延伸------启迪心灵 我所知道的罗斯福总统 先后就读于哈佛大学、哥 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获得 律师资格。 1910年任纽约州参议员。 1913年任海军部副部长。 1921年(39岁)因患脊髓灰 质炎下肢致残。 1928年任纽约州长。 1932年竞选总统获胜。 1933、1937、1941、1945年 连任美国4届总统。 1945年4月病逝。 Franklin D. Roosevelt (1882---1945年)

轮椅上的总统---自强不息、乐观豁达 ◆1921年夏天,罗斯福 带全家在坎波贝洛岛休 假,在扑灭了一场林火 后,他跳进了冰冷的海 水,因此患上了脊髓灰 质炎症(俗称小儿麻痹 症)。高烧、疼痛、麻木 及终生残疾的前景,并 没有使罗斯福放弃理想 和信念,1924年,他又拄 着双拐重返政坛。1932 年竞选总统已双腿瘫痪。

或许这正是我们实现梦想所需要的! 敢于直面困难、坦率果敢、爱国救民 信念坚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勇于创新…… ★通过对罗斯福个人生平、经历的了解,并 结合课文中1933年罗斯福的就职演说(教 材P.127“学习思考”) ,你发现罗斯福具有 什么样的人格风采? 敢于直面困难、坦率果敢、爱国救民 信念坚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勇于创新…… 或许这正是我们实现梦想所需要的!

思维延伸 著名历史学家黄安年教授指出:“本世纪(指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资本主义国家,为此采取的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为此采取的核心措施是改革开放。

思维延伸 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相同点 ①当时在经济上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困境。 ②都根据本国国情,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③都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④都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⑤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克服了经济困境)。 ⑥都巩固了政权(缓和了社会矛盾)。

谢谢各位领导老师! 祝您一生平安、幸福!

反思危机 危机启示 新政的成功实施说明了什么? 反思危机 危机启示 新政的成功实施说明了什么? 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这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但新政由于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只能遏制当时危机,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 … 学以致用 (1)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3)改革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 2008年夏天,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直至今日,危机仍在继续。面对危机,我们不禁反思: 从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解决措施中你觉得给我们国家 的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启示? (1)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3)改革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 (4)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5)只有工业复兴才能创造财富 … … (6)要勇于创新

罗斯福新政对我国应对金融危机、下岗问题有何借鉴意义 (1)金融危机: ①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②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 ③重视三农问题,保护农民利益; ④调整工业,由过分依赖外需转为依靠内需。 (2)下岗问题: ①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②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 ③实行再就业培训,扩大就业率。